中國評論新聞:謝明輝:粵港澳將稱霸世界大灣區經濟
中評社台北10月30日電(作者 謝明輝)粵港澳將稱霸世界大灣區經濟 一、前言 今年7月7日,歷時8年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依目前進度,可望於年底正式通車。這座從命名就可以看出來,所連接的正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是目前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解決了香港與珠江西岸地區及澳門三地之間的陸路客貨運輸需求,將三地原本3小時以上的陸路交通時間縮短至1小時以內,打造港珠澳一日生活圈,所創造出約1.4兆美元的商機,與美國紐約灣區相當。 自2013年10月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東協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即引起國際極大關注。2015年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正式被寫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國家文件中,成為海上新絲路極重要的一環。以香港、珠海、廣州、深圳和澳門等城市為首所形成的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指日可待。 二、灣區經濟與全球三大灣區 所謂「灣區經濟」就是圍繞著沿海口岸的港口群和城市群所衍生出來的經濟效應。灣區經濟可以說是現今全球最重要的濱海經濟形態,也是當今國際經濟版圖的亮點,全球的整體經濟量中的有60%就是來自港灣地帶及其直接腹地。灣區經濟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目前國際上實際已存在許多一流的灣區,例如: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等,以開放性、創新性、高效性,以及國際化等特質塑造出獨特的區域經濟模式。一般來說,紐約灣區是國際金融中心,舊金山灣區是全球著名的科創基地,東京灣區則擁有日本最大的工業城市群及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分述如下: (一)美國紐約灣區:位於美國岸,城市群包含35個郡,面積約2.1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340萬人。全美有三分之一的五百大企業總部設在紐約灣區,其中紐約曼哈頓是美國的經濟核心區,華爾街是世界金融心臟,GDP達1.4兆美元,約佔美國經濟總量的7.8%。 (二)美國舊金山灣區:位於美國西海岸,城市群包括奧克蘭、聖荷西等城市,面積約1.7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60萬人。舊金山灣區是,是美國西海岸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以高科技聞名於世,其中的矽谷為世界高科技研發基地,包括:微軟、Google和蘋果等眾多科技巨擘總部皆設於此,GDP達0.8兆美元,約佔美國經濟總量的4.5%。 (三)日本東京灣區:在日本關東,城市群包括東京、千葉和神奈川的一都兩縣,面積約3.6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300萬人。東京都與千葉和橫濱所形成的京葉和京濱兩大工業帶。除了重工業外,80年代開始,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逐漸興起,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GDP高達1.8兆美元,約佔日本經濟總量的36%。 三、粵港澳大灣區的出台 對於經濟快速飛躍成長的大陸來說,透過經濟開放程度較高的灣區,可以向外經濟輻射帶動內陸經濟加速發展。對於粵港澳三地而言,因地緣相近、語言相相通,早就有不少建設「灣區」的提議。在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回歸前,就有香港商人胡應湘同珠海市政府提出建造伶仃洋大橋,將香港與珠海用陸路串連起來,可說是大灣區的原始構想。 到了2008年大陸發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後,粵港澳三地展開了積極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探索。2009年,粵港澳三地編製「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提出粵港澳應合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鎮群。2011年,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要「深化粵港澳合作」、「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2015年,粵港澳大灣區首次寫入「願景與行動」文件中。2016年,大陸發布「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同年,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台建設」。 至此,粵港澳三地經過長時間的互補發展,逐漸具備建成世界一流灣區的基本條件。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日益成形,「九市兩區」形同一把扇子,以廣州、香港、澳門為主形成的扇骨,支撐起包括深圳、珠海、佛山、肇慶、江門、中山、東莞、惠州等多個城市的扇面,輻射範圍涵蓋整個泛珠江三角洲,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六千萬人。這個區域可說是大陸最早進行改革開放的地區,擁有世界級的港口群,不僅國際化與市場化的程度高,近年的創新與高效發展,撐起了大陸12%以上的全國經濟總量。 四、粵港澳大灣區與海上新絲路 面積大於兩倍歐盟的大陸,採取因地制宜的區域型經濟發展是必要的作法,在中共十八大時就是以「板塊」概念來建構大陸區域發展的戰略。今中共十九大預料會出現「新區」與「灣區」兩個概念。除了雄安新區之外,與「一國兩制」相關的香港、澳門,應會和廣東組成「粵港澳大灣區」。 由於網際網路近來在大陸的普及,打破灣區傳統的地理藩籬,加速創新資源以更有效的方式連接,於是有了「大灣區」概念的提出。而無論是從先天地理位置的獨特性,還是產業歷史發展的軌跡,「粵港澳大灣區」可以說是最具有發展成一流灣區的潛力。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在於已經聚集了相當完整的製造、科技、金融與娛樂等產業鏈,各城市間相輔相成。例如,香港金融和科技服務業領先,可以成為新金融中心,深圳的科技和創新生態完善,可作為新矽谷。澳門就是娛樂城,可以全力發展休閑娛樂與博奕產業。而廣州、珠海、佛山等城市的製造業可藉由「中國製造2025」進入「工業4.0」新時代。只要進一步加大各城市間的整合協同,將可打造出全球獨一無二的完整灣區生態。 對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依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長馬化騰在今年初兩會期間的提議,有五點具體建議如下: (一)建立粵港澳科技灣區常態化合作機制,共同制定粵港澳三地科技創新政策。 (二)發揮香港「超級聯絡人」角色,為科技產業創新牽線搭橋。 (三)堅持不懈引進高端人才,建設全球創新人才「棲息地」。 (四)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產業,為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 (五)發揮強企引領作用,促進香港經濟轉型升級、保持國際競爭力。 早在今年初即已可嗅出大陸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氛圍。「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今年首度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報告中強調「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日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上報至大陸國家發改委,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第四大灣區已初步成形。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一帶一路」的架構下,可補足大陸南部城市群的版圖,完善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並帶頭支撐起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是「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一路」,由東南海路加強互聯互通建設。依官方公布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合作方向顯示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沿海出發,往西經印度洋、西非、北非,延伸至歐洲。另外一條是則由沿海出發往東進入南太平洋。而粵港澳大灣區都會是重要的出發地之一,擔負起海上新絲路的發展重任。 五、結語:粵港澳將雄霸世界大灣區經濟 (一)美日隕落,大陸崛起 美國世界霸權的地位如自由落體般快速隕落,去年由「灣區委員會」(Bay Area Council)發布的調查報告就發現,有52%的人認為在今後5年內舊金山灣區的經濟將面臨大幅衰退;認為不會面臨縮減的人只有20%左右。而日本經濟失落已20年,安倍三箭失准,未能發揮振衰起敝的作用。安倍經濟學功敗垂成,日本經濟正邁向失落的第三個10年。反觀大陸,粵港澳大灣區正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根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規劃研究」的預測,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將追平東京灣區。到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全面超越世界其他各個灣區躋身全球經濟總量的第一灣區,集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先進位造業基於一身。可以想見,在不久的將來,透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外發展的戰略帶動下,一個具備更為開放、創新、高效率和國際化條件的粵港澳大灣區,勢將成為海上新絲路建設的核心樞紐和重要支撐區,未來更將稱霸世界大灣區經濟。 (二)「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台灣三者互動 1.台灣經濟救命丹:台灣可藉由以下三個層次的策略參與一帶一路: (1)政府層次:重回「九二共識」政治基礎,才能讓兩岸兩會重啟交流,為服貿協議、貨貿協議的談判解套。 (2)企業層次:兩岸企業一家親,台商陸企深化合作,可以是上下結盟、分包的關係;也可以是股東制的水平關係。台灣企業界應該以大帶小、成群結隊,才能建構堅強團隊來掌握「一帶一路」商機。 (3)民間智庫層次:現階段兩岸中央層級的官方交流及聯繫活動已全部中止。但兩岸的和平發展絕不能因為綠營執政,就切斷了8年來好不容易經營所獲得的成果。因此,此刻加大民間智庫交流成為兩岸發展的當務之急。 2.粵港澳灣區可說是得天獨厚,香港的強項是金融服務業,深圳是科技創新的新矽谷,澳門是博奕休閑的娛樂城,廣州、珠海、佛山等廣東大城是製造業的中樞。台灣可以就金融、高科技、娛樂服務、製造等產業與之相互加強交流與互動,從中尋求合作商機,順勢向海上新絲路前行,帶動台灣經濟再次高飛。 (作者謝明輝為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執行長) |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人的收入差距持續惡化?
※奧林巴斯、尼康集體退出中國轉戰東南亞,中國製造真出問題了嗎?
※從體育看 中國經濟本該輝煌
※悅濤丨中國經濟L型的斷崖之憂:債務、通脹、全球化見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