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艾灸療法及注意事項
現在防病保健,養生延年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自覺的要求,在好多的養生保健的方法中,店主還是比較喜歡艾灸療法的,艾灸療法是針灸療法的一部分,該法成本低廉,操作簡單,又很容易掌握,最主要的是療效比較顯著,很方便家庭使用。
艾灸療法適用範圍涉及內、外、婦、兒各科的急、慢性疾病。在中國古代是最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尤其肩周炎、頸椎病、乳腺炎、前列腺炎、盆腔炎、糖尿病有特效。中醫上認為艾灸具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生養舉陷、拔毒泄熱、防病保健的作用。對於各位中老年朋友和虛寒證患者可以做為首選的自我養生保健方法。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分為間隔灸、直接灸、艾條灸、溫灸器灸,其中使最常用的是間隔灸、艾條灸和溫灸器灸;
間隔灸,又稱隔物灸,是指在艾炷下墊一襯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因其火力溫和,具有艾灸和藥物的雙重作用而易於被患者接受。因其襯隔藥物的不同,又可分為多種灸法。其中最常用的是隔姜灸和隔蒜灸。 隔姜灸,是用薑片作間隔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取新鮮生薑一塊,將新鮮生薑切成約0.3~0.5cm厚的薄片(大小取決於施灸部位及所選用艾炷的大小),中心處用針穿刺數孔,平放在穴位上,上置艾炷點燃施灸,當患者感到灼痛時,可將薑片連同艾炷稍許上提,使之離開皮膚片刻,稍停放下,亦可隨即更換艾炷,再行灸治,根據病情反覆進行,直到局部皮膚潮紅濕潤為度。本法簡便易行,一般不會引起燙傷,臨床應用較廣。生薑味辛,性微溫。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散寒,溫中健脾,止嘔的作用。故此法多用於治療外感表證和虛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風濕痹痛,嘔吐、腹痛、泄瀉等。
隔蒜灸,是用蒜作間隔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在古代流傳很廣,許多中醫外科書中都有論述。最早的記載見於《肘後備急方》:「灸腫令消法,取獨顆蒜,橫截,厚一分,安腫頭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壯。不覺消,數數灸,唯多為善。勿大熱,但覺痛即擎起蒜,蒜焦更換用新者,不用灸損皮肉。」又《千金方》記載可治瘰癧,《醫學入門》謂治癰疽腫毒,《醫宗金鑒》載述可治瘡毒。 臨床上常用的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用獨頭大蒜切成約0.3~0.5cm厚的薄片,或搗成蒜泥,中間用針穿刺數孔,放在穴位或患處(如未潰破化膿的膿頭處),上置艾炷點燃施艾,每灸2~3壯,換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5~7壯。因大蒜液對皮膚有刺激性,灸後容易起泡,故應注意防護。本法多用於治療未潰瘡癤等。 鋪灸或長蛇灸:其法取大蒜500克,去皮搗成泥膏狀,使患者俯卧,於其脊柱正中,自大椎穴至腰俞穴鋪蒜泥一層,約2.5cm厚,6cm寬,周圍用棉皮紙封固,用手將艾絨搓捏緊實後放於蒜泥中間,在頭、中、尾三處點火施灸,直到患者自覺口中有蒜味時停灸。灸後,以溫開水滲濕棉皮紙周圍,移去蒜泥。因蒜泥和火熱的刺激,脊部正中多起水泡,局部應注意防護。此灸法有消腫、拔毒、止痛、發散的作用,目前臨床上適用於治療癰、疽、瘡、癤、蛇蠍毒蟲所傷,腹中積塊及肺癆等。
隔鹽灸,是用食鹽作間隔物而施灸的一種灸法,因本法只適於臍部,故又稱神闕灸。 其方法是:患者仰卧,以純凈乾燥的食鹽適量研細或炒熱,填平臍孔,再放上薑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臍部凸出,可用濕麵條圍臍如井口,再填鹽於臍中,如隔姜灸樣施灸。加放薑片的目的是隔開食鹽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鹽遇火起爆,導致燙傷。臨床上一般施灸3~9壯,對於急性病症可根據病情多灸,不拘壯數。此法對急性腹痛、吐瀉、痢疾、四肢厥冷和虛脫等證,具有回陽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陽、肢冷脈伏之脫症,可用大艾炷連續施灸,不計壯數,直至汗止脈起,體溫回升,癥狀改善為度。
直接灸,又稱明灸、著膚灸,它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而施灸的一種方法。古代稱為「著肉灸」,如《千金要方》載,「炷令平正著肉,火勢乃至病所也。」又《外科精要》的灸高竹真背疽病案,先施隔蒜灸無效,「乃著肉灸良久。」施灸時可在皮膚上塗點香油或紅花油等,以防其傾倒。著膚灸因其對皮膚刺激程度及灸後有無燒傷化膿的不同,又分為化膿灸(無瘢痕灸)和非化膿灸(瘢痕灸)兩種。
化膿灸,是用黃豆大或棗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以灸至皮膚起泡,並致局部產生無菌性化膿現象、結痂,脫落後留永久瘢痕,又稱瘢痕灸,能改善體質,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從而起到治療和保健作用。該法在唐宋時期非常盛行,如《針灸資生經》中說:「凡著艾得灸皰,所患即瘥,若不發,其病不愈」。說明古代灸法,無論是治病,還是保健,一般要求達到化膿,即所謂「灸瘡」,認為能否形成灸瘡是取得療效的關鍵。 操作方法: (1)選擇體位和點穴:古人對此十分重視,如《千金方》曰:「凡點灸法,皆須平直,四肢無使傾倒,灸時孔穴不正,無益於事,徒破皮肉耳。若坐點則坐灸之,卧點而卧灸之……。」 (2)艾炷的安放和點火:先在施灸的穴位處塗以少量的蒜汁、香油或紅花油,以增強粘附和刺激作用。艾炷放好後,用線香將之點燃,直至艾炷全部燒盡,艾火自熄,除去艾灰,另按所需壯數,重新點燃艾炷。每灸完一壯,以紗布蘸冷開水抹凈所灸穴位,復按前法再灸,一般可灸7~9壯。由於此種灸法較痛,故在燒近皮膚,患者感到灼痛時,可在施灸穴位周圍用手指輕輕拍打,以減輕痛感。 (3)敷貼藥膏:灸治完畢後,應將局部擦拭乾凈,然後在施灸穴位上敷貼玉紅膏,可1~2日換貼一次。數天後,灸穴逐漸出現無菌性化膿反應,如膿液多,膏藥亦應勤換,約經30~40天,灸瘡結痂脫落癒合,局部留有疤痕。在灸瘡化膿時,局部應注意清潔;避免污染,以免並發其他炎症。同時,可多食一些營養較豐富的食物,促使灸瘡的正常透發,有利於提高療效。由於化膿灸耗傷精血較多,故古人對灸後的調養頗為注意,《針灸大成·灸後調攝法》記載:「灸後不可就飲茶,恐解火氣;及食,恐滯經氣,須少停一二時,即宜入室靜卧,遠人事,遠色慾,平心定氣,凡百俱要寬解。尤忌大怒、大勞、大飢、大飽、受熱、冒寒。至於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養胃之物,使氣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氣。若過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滯病氣矣」。如偶爾發現有灸瘡久不癒合者,可採用外科方法予以處理。 對身體很弱、糖尿病、皮膚病及面部穴位不宜用此法。 非化膿灸:臨床上以達輕微燙傷為度,施灸後皮膚不致起泡,或起泡後不致透發成灸瘡,灸後不遺留疤痕,即稱為非化膿灸,又稱無瘢痕灸。臨床上多用中小艾炷。 具體操作:先將施灸部位塗以少量香油或紅花油,然後將小艾炷放在穴位上,並將之點燃,不等艾火燒到皮膚,當患者感到灼痛時,即用鑷子將艾炷夾去或壓滅,也可待病人感到發燙後再繼續灸3~5秒鐘後,更換艾炷再灸,連續灸3~7壯,以局部皮膚出現輕度紅暈為度。因其不留瘢痕,易為患者接受。
艾條灸,又稱艾卷灸,是艾灸法的一種,是用特製的艾條在穴位上薰灸或灼燙的方法。如用在艾絨中加入辛溫芳香藥物製成的葯艾條施灸,稱為葯條灸。 艾條灸有懸起灸和實按灸兩種。 (1)懸起灸 是將點燃的艾條懸於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種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膚約3cm,灸10~20min,以灸至皮膚溫熱紅暈,而又不致燒傷皮膚為度。懸起灸按其操作方法分為溫和灸、迴旋灸和雀啄灸。 溫和灸,是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離皮膚2~3cm,進行熏烤,當患者有溫熱舒適感覺時,固定不動,以局部溫熱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穴灸30min左右,至皮膚紅暈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覺減退的患者及小兒時,醫者可將左手食、中兩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生的手指來測知患者局部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距離,掌握施灸時間,防止燙傷。 另外,為避免術者疲勞,或難以掌握距離而燙傷患者,醫者可用拇、食、中指持艾卷,同時小指放於患者穴位附近施灸。 雀啄灸,是將艾卷燃著的一端對準穴位,類如小雀啄米一樣的一起一落、忽近忽遠地施灸,—般可灸5min左右。此法熱感較強,須注意防止燒傷皮膚。 迴旋灸,是將點燃的艾卷接近灸的部位平行往複迴旋熏灸(距皮膚約3cm)。一般可灸20~30分鐘。 (2)實按灸 實按灸,即是將藥物艾卷點燃後,裹以數層粗布,乘熱按到穴位或施術部位上,使熱氣透達深部的一種施灸方法。由於用途不同,艾絨里摻入的藥物處方各異,常用的有太乙神針和雷火神針等。 太乙針: 又稱太乙神針。操作時,先審定施灸部位,作好標記,將該葯條在酒精燈上燒透,迅以預先備置的粗布6~7層將燒紅的一頭,裹在布內,趁熱按熨於腧穴或患部,使藥味透過布層,深入肌膚,直達病所,如病人感覺太燙,可將「針」(艾卷)略提起,等熱減再灸,待冷後再燒,再熨,如此反覆。每次治療時每穴灸6~7次。施灸時應備兩支太乙針葯條,以便一支燃燒時,用另一支施灸,可使火力不輟,效果更佳。這種灸法,能溫行氣血,祛除寒濕,故對一般風寒濕痹,沉痼之疾,皆可治之。 雷火針: 又稱雷火神針。首見於《本草綱目·卷六》,是太乙針的前身。本法除艾絨中摻入的藥物處方不同外,其操作方法、適應證與太乙針相同。
溫灸器灸
溫灸器灸,是利用專門工具灸器施灸的一種方法。用灸器施灸,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最古老的灸器是以某種物品來充當的,如《肘後備急方》卷三記載的用瓦甑充當灸器,《千金要方》卷二十六中用葦管充當灸器,以及明代龔信的《古今醫鑒》記述的以銅錢充當灸器等。而清代李守先《針灸易學》卷上記載的以泥錢作為灸器,清代高文晉《外科圖說》中繪製的灸板和灸罩,清代葉圭提出的面碗灸器和清代的銀制灸盞,已是古代專用的灸器。 用溫灸器施灸,可以較長時間地連續給病人以舒適的溫熱刺激,且使用方便。目前較為常用的有如下幾種: 溫筒灸: 操作方法:施灸前,先將艾絨及葯末放入溫灸器的小筒內燃燒,然後,用手持柄將溫灸器懸置於擬灸的穴位上方,或患病部位上方來回溫熨,直到局部皮膚髮熱出現紅暈、病人感到舒適為度。一般灸20~30min。本法多適用於婦人、小兒及懼怕灸治者,患者較易接受,因此目前應用較廣。 盒灸: 灸,是用一種特製的盒形木製灸具,內裝艾條並將溫灸盒固定在患者身體上而施灸的方法。按其規格分大、中、小三種。 操作方法:施灸時,把溫灸盒置於所選部位,點燃艾條後,對準穴位放在鐵紗上,蓋好即可(溫灸盒蓋用於調節溫度)。每次約灸20~30min,並可1次灸多穴。
溫杯灸,是將艾絨放在杯子或小茶碗內點燃而熏灸的方法。
艾灸禁忌:
1.空腹,過飽,酒後,極度疲勞和一切熱性紅腫疾病者禁止艾灸,防止暈灸。
2.嬰幼兒、昏迷患者、感覺障礙、皮膚潰瘍處、腫瘤晚期、糖尿病、結核病、出血性腦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婦禁止艾灸。
艾灸注意事項:
1.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靜,大怒、大喜、大悲之後,不宜馬上艾灸。
2.艾灸後,要樂觀愉快,心情開朗,精心調養,戒色慾,勿過勞,清淡素食,以助療效。
3.使用灸法調理要有耐心,勿急於求成,灸從久,要有長久堅持下去的信心,這樣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於養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恆。
4.艾灸的時間,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須避忌。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較好。
5.艾灸的不良反應,一般無不良反應,但由於體質和癥狀不同,開始施灸可能引起發熱、疲倦、口乾、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忌,繼續施灸即能消失。
6.一般施灸後,要避免著涼,秋冬季待穿戴整齊後,頭上和身上的汗出去後,再出門。春夏艾灸後,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當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風寒。
7.在艾灸之前後,都要喝一杯溫白開水,有利於艾灸後排毒。
推薦閱讀:
※冬病夏治正當時 這8種病艾灸效果好
※艾灸究竟有沒有作用呢?如果有用,是什麼原理?
※炎夏三伏,艾灸治這類冬病見效最快!
※艾灸之家的首頁-單氏療法
※增肥的方法小小艾灸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