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有男孩,要交給他這件事,越早越好,長大後才會有出息
1
哭泣的權利,沒有男孩女孩之分
你生的男孩還是女孩?
你有沒有想過,對待男孩和女孩哭,我們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
如果是女孩跑著跌倒,哪怕只是手掌輕輕蹭破了一塊皮,嗚嗚哭了起來,家長都會及時給予關懷:「哎呀,痛不痛?」
如果是小男孩,態度截然相反:
「不就是破了皮嗎?有什麼好哭的?」
「別再哭了啊!再哭就不是男子漢了!」
「沒出息,哭什麼哭!」
尤其是第二句,恐怕很多父母都對兒子說過吧。
當孩子開始哭時,我們會心煩。經常有這樣的情形,孩子為一點小事哭起來,我們立刻失去了好心情,感到惱火、不安、厭倦和憤怒。
於是,我們很多人就把「男孩」看成堅強和勇敢的代名詞。
認為只有弱小的、令人憐惜的女孩才有權利哭泣,男孩一旦哭泣就被認為是懦弱的表現。
哭是每個孩子的權利,可是卻慢慢成為了女孩的「專利」。
知乎上有人說的好:不讓男孩子哭,這就跟舊社會時,「女孩子么,就在家裡相夫教子,出來拋頭露面幹什麼」一樣令人髮指,充滿性別歧視。
在這一點上,其實沒有性別之分。因為男孩也是人,和女孩一樣有著感性、理性。
2
會哭的孩子,才能成為「男子漢」
對所有孩子而言,哭是內心壓抑情緒的一種宣洩。
男孩經常發脾氣、哭鬧,是在向我們傳遞一種信號:我需要安撫,需要被看見,需要被接納。
原因是:哭泣能癒合孩子內心的創傷。通過哭泣讓孩子認識情感,體會情緒波動,再慢慢學會控制情緒。
譬如說,
孩子會在與親人分離時,失聲痛哭;
他會在獲得成功時,流下激動的淚水;
他會在看到了觸動人心的場景時,默默流淚;
他會在獲得莫大的恩惠時,流下感動的淚水。
眼淚,就是負面情緒的消解劑,哭過的心情更加澄明。
這個時候,家長口中的「不準哭」,就是一種暴力的壓制。
當一個孩子想哭卻不能哭的時候,等同於剝奪了他的情感完整地表達和流淌出來的機會。
孩子嗚咽著咽下了眼淚,但情緒沒有平復,只是暫時被遏制。
這個情緒出口一旦被阻塞,不良情緒會直接以「暴力」或「極端」的方式來發泄,比如摔打東西、撞牆、打人、抑鬱自殺等。
慢慢地孩子長大後,他有悲傷不知道如何釋放,喜愛也不懂表達,以至於壓抑自己的個性。
小時候沒哭夠的男孩,長大後就會變成不會哭泣的男人。
這些孩子多半非常懂事,壓抑了自己許多想法和需求,如果沒有合適的宣洩渠道,總有一天要爆發。
就像前不久中興那位跳樓的工程師,從小被父母灌輸著「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思想,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願哭出來,最後把自己逼向了絕境。
我想如果他能暫時放下男人的「面子」,找個沒人的地方,痛哭一把,釋放一下內心壓抑已久的情緒,或許可以避免一場悲劇的發生。
所以說,男孩童年的隱忍,會給成年後的心理健康埋下了脆弱的伏筆。
作為父母,我們千萬不要急於給男孩貼標籤,說他們窩囊、沒骨氣。而是讓孩子哭完、哭個夠,讓他情緒自然平復。
完完整整的哭過一次,才是男子漢。不哭的孩子,反而更令人擔心!
3
如何讓孩子學會抒發情感?
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說,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學會與孩子共情。
這份共情,表示我們理解他,接受他的悲傷是調整他的情緒的開始。
1、不要在男孩哭泣時責備他,而是引導他理智地表達情感。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需要家長耐心去感受、接納他們。
首先做到不發火,不指責,然後讓孩子哭泣,將內心矛盾和衝突都釋放出來,他就會冷靜下來。
接著,慢慢蹲下來,與孩子進行平等交流:
第一句話說:「哦,寶貝,媽媽知道……(剛才發生的什麼事)」
第二句話一定要說:「媽媽知道你不開心(這很重要)」
第三句話是:「媽媽愛你,媽媽理解你」。
媽媽弄清事情的原委時,他就立刻選擇了理智地表達。
這樣他會很快開心起來的,最後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讓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覺呼出去效果更好。
2、正確處理孩子的哭鬧情緒,是建立良好性格的開始。
父母愛孩子的第二一步,首先要告訴他們,不要隱藏情緒。
如果他感覺沮喪,可以說出來;如果他感到煩躁或憤怒,可以通過運動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
因為他們是孩子,需要本能地情緒情感的表達。
只要我們正確引導男孩,讓他知道哭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形成溝通障礙的話,他就自然會停止哭泣,好好說話。
3、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孩子哭鬧不止時,父母要學會反思。
哭泣雖然是一種權利,但是太愛哭就不是好現象了。
如果男孩特別愛哭,動不動就哭,此時,我們就要思考,是不是我們太過於保護他,太溺愛他,太嬌慣他?
父母懂得放手,鼓勵他去探索,創造機會讓他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男孩為他們的行為負責……這樣男孩長大之後,就會更有自控力,不易被情感衝動支配。
養孩子是個慢功夫,家有男孩,更要多一點耐心。當孩子哭鬧時,臉皮也要厚一點,這是你的孩子,管別人怎麼看呢!這就是潤物無聲的教育。
推薦閱讀:
※危機中拿什麼拯救我們的男孩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再不分床睡就遲了,尤其是男孩子!
※《男孩說明書》
※陪產是個技術活,讓你從男孩長成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