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變換取勢?——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1集
這是目前網路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三級課程「裹束」
第二十一集|變換取勢
之二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筆記|
L3-21 變換取勢 2
接續第20集課程,繼續講取勢實例。(之前疏漏此集,書友們明察秋毫,故此及時補上。)
聽見過「起伏」這個詞嗎?「起伏」在書法古籍中經常出現。它形容線條就是有高有低,用於手腕就是「起倒」。當你搖腕的時候,筆心一起一倒,寫出來的線條就有起伏。
《玉堂禁經》兩次講到「起伏」,一次是:「又有用筆腕下起伏之法,用則有勢,字無常形。」這句話是「九用」的綱領,「九用」關鍵就是用腕。「用則有勢,字無常形」,是說用腕就有勢,寫出來的字形就有變化。
《玉堂禁經》最後總結時又講到「起伏」:「起伏失勢,豈止於散水烈火?其要在權變。」為什麼懂得用散水、烈火這些筆勢,還被批評為「起伏失勢」?因為 「其要在權變」,不懂得變換只是死套筆勢,成了僵化的公式,千人一面,當然不好。
所以這兩句話的要點,就是這八個字, 「字無常形」,「要在權變」。
對於取勢來說,現在又上了一步了,或者說更難一點了。
本來以為書法就是寫字,依照筆順就可以,學過二級課程,以為套筆勢就是高手,現在才知道,用筆勢還要會變化。你想如果所有的人、所有的作品,取勢都是一樣的,那不又等於於一種印刷體,列印出來就是書法作品了。但套筆勢比較容易,要有變化就難多了。
2.3 起
上次講「聞雞起舞」取勢,第三個字是「起」。
「起」字左邊是「走」,右旁是「巳」。這個字對於聽過二級課程的人來說,套用筆勢應該沒有問題。「走」第一勢「土」,奮筆勢,也有人先寫豎的,那就是豎筆勢。下面是三牽綰。「巳」由奮筆勢和鳥雛勢所組成。
現在的問題是請你取勢變個樣,字無常形,有沒有第二種、甚至第三種樣子,這事馬上就犯難了。我來給大家仔細分析一下。
我上次說過,欲求大圈的變化,可以看看篆隸的寫法。這是青銅器銘文中的「走」字,上面不是「土」,而是一個奔跑的人。
你看這個人正在努力揮動兩個手臂,就是運動員那個姿勢。秦始皇時整理小篆,變成這樣,注意上面那個腦袋,寫得很歪。後世隸書、真書,就是從篆書演變而來的。
「走」字上面奔跑的人,大致變形為三種:一是變成了「大」字,戈法化勢。二是捨不得運動員的頭,所以寫成「夭」或「犬」,這還是戈法化勢。三是把線條全部拉直,「大」字就變成了「土」字。兩個腳現在變成了一直線,這是一字馬功夫,完全沒有奔跑的形象,其實跟泥土一點關係都沒有。
「走」字下面的三牽綰是什麼意思呢?這是「止」字的變形,本來是人腳的象形。人腳有五個腳趾,在古文中通常用「三」表示多。所以簡化一下,就是這個字,腳趾只畫三個就夠了。再往後又簡化了,金文、小篆中變成了這樣,很顯然,這是書寫草率所形成的,取其簡便。
隸書中就出現了三種情況:單獨寫就是「止」。作為偏旁,會變出三牽綰這個筆勢。再要快點,把豎橫都縮短為點,變成兩點一捺。
至於「走」字右旁的「巳」的取勢,剛才講過,是奮筆勢和鳥雛勢,如果帶趯就是蠆毒勢,但寫「起」字通常無須寫一趯。
鳥雛勢本身是豎橫用圓弧連接,如果拆開,不連接,那就是豎橫兩筆,豎筆勢。還有人寫成豎加點,便成倚人勢。
前面我們把「起」字分為四個筆勢,這是最基本的分法。
現在我們的選擇多了,其中三個筆勢有多種變化。如果你數學好,你可以算算有多少種搭配。其中有一些搭配在古代書法作品中是常見的。
如柳公權《神策軍碑》中的「走」字,上面寫了個「大」,戈法化勢,下面是三牽綰。他的另一個作品《玄秘塔》,「起」字的「走」也是這樣寫的。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起」字,「走」字旁先寫了一個「犬」,下面是三牽綰。「犬」也是戈法化勢,或者說是戈法倒筆書,我在二級課程 34 課中講解過。
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起」字,起手有一撇。看上去是個「夭」字,這也是戈法化勢。現在你能理解了吧?他們的寫法都是有根據的。
這是顏真卿《多寶塔碑》,「起」字的「走」有兩種取勢:左邊這一個「走」,上面是「土」,下面是三牽綰。右邊這個三牽綰變成了兩點一捺。
請各位注意,這時候「走」字的取勢分法不同了:上面取十字勢,省出一橫和下面的兩點一捺組成了「之」字形,這就是袞筆勢。
傳為張即之《杜甫詩》,「走」的取勢也是這樣。袞筆勢中間兩點,現在看的很清楚。
這是王羲之《金剛經》「趣」字,可以清晰地看到筆勢的分法。「走」上面是十字勢,下面類似於走之旁,這是袞筆勢。
這種兩點一捺的取勢,在書法作品中相當普遍,我這裡可以舉出一連串的例子,從王羲之、智永、虞世南、歐陽詢,一直到我們熟悉的《陰符經》,「走」都是分為十字勢和袞筆勢。
袞筆勢中間兩點,可以分寫,也可以連寫。王羲之《黃庭經》、歐陽詢《九成宮》是分寫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和《陰符經》是連寫的。
這是「越」字,也有「走」字旁,取勢和剛才的「起」字一樣。
「起」字右旁的「巳」,《陰符經》的寫法,應該是先寫一豎,然後移位寫三橫,也就是豎筆勢三開,移位一次。
「巳「也可以取奮筆勢加倚人勢。
如王羲之《黃庭經》中的「起」字,右旁的「巳」,就是這樣取勢的。歐陽詢《張翰帖》中有一個「起」字,看起來有點怪。其實右旁的「巳」,跟王羲之取勢一樣,只不過拉長了一點而已。歐陽詢這個「起」的四個筆勢,十字勢、袞筆勢、奮筆勢和倚人勢,還是非常清楚的。
2.4 舞
「聞雞起舞」最後一個字,「舞」。
「舞」字 有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是「無」的簡省,省去了四個點,下面是「舛」。
「舞」字最早和「無」是同一個字,這個字中間是「人」,左右手各提著一樣東西,這東西究竟是什麼,至今未能確定。後來兩個字分開,分別表示一個意思:「無」字下面加了兩個腳,表示跳舞的「舞」。沒有兩個腳的,就是有無的「無」。
我們現在寫的「舞」字,下面的「舛」,其實就是兩個「止」字,舞者的左腳和右腳。
先來看看「無」的取勢。
第一勢撇橫,瞑人勢。剩下這一堆橫豎筆畫怎麼辦?不用依照著筆順去寫,應該分成兩個筆勢,兩個橫筆組成奮筆勢,四個豎筆組成豎筆勢。
漢代蔡邕講過一句話:「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有勢不要停下來,勢完了不可阻止。在書寫時,順勢而行是一個基本原則。
如「無」字的取勢,瞑人勢是第二筆是橫勢,所以接下來寫橫勢比較好,這就是順勢而行。如果接下來先寫豎筆勢,就不如橫勢那樣順。除非只剩下一個豎筆勢,那沒辦法,只好改變行勢的方向。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無」字,這是行書,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取勢。第一勢沒用瞑人勢,而是一個三開豎筆勢。然後四個豎筆組成第二個豎筆勢,三開半。下面加一個連波勢,整個字就完成了。這個寫法完全可以搬到真書中的。
現在我們取勢變化比較多了,「舞」字上半可以參考「無」。
你看這三個「無」字,都是真書,但第一勢都不相同。也就是說,這樣已經可以寫出三種字形。
順便提醒一下,這三個「無」下面四點的取勢也是不一樣的,臨帖時看筆勢,要練習一眼就看出來,這樣下筆才有把握。
至於「舞」字下面的「舛」,左邊是飛帶勢,很明顯。顏真卿把飛帶勢的一點寫得有點長,學篆書。右邊橫豎橫豎,可認為是一個奮筆勢。
要注意,這第一豎是可以省略的,如《陰符經》兩個「既」字,一個有這一小豎,另一個就沒有。
也就是說,奮筆勢兩開可以寫成多種形狀。一種是把豎筆移位,好像這一個。另一種只寫橫橫豎,也是可以的,其實是把中間的豎筆當做飛度的虛筆處理了。
唐《兗公頌》「舞」字,就有這種取勢。
故宮博物院藏張即之真書《雙松圖歌》的「舞」字,最後一勢也只有兩橫一豎。
蘇東坡寫「舞」,經常最後加上一點,既是補空,又是補筆。書法中經常用搬移點畫位置的手法,草書尤為常見。
簡言之:
取勢變化,往往和篆隸結構有關。
懂得文字演變,可以幫助理解筆勢變化。
書法字典提供了很多變換筆勢的實例。篆隸本身不講使轉,但真行草書的使轉不是憑空而來的,現在讀過中小學的人,只是認識了一批字。而這些字怎麼來的,本義是什麼,如何演變,都很茫然,創作時就缺乏變換的知識。好在近代出版了很多書法字典,網上也有,查閱起來非常快捷方便。普通字典是解釋字義的,書法字典是提供字形的。
但你使用的時候要注意,晉唐以前的作品比較嚴謹可靠,越到後來字形變化越大,有些人是亂寫,毫無根據,只求痛快,你使用時要小心。謝謝。
本節要點:
字無常形,要在權變。
「起」字取勢的變化。
「舞」字取勢的變化。
複習思考:
運用這兩堂課所講的變換取勢知識,把「聞雞起舞」這四個字寫出三種不同的字形。(提示:未必每個字都有三種,只要其中幾個字有變化就可以。)
「春暖花開」這句話,你能寫出兩種不同取勢的字形嗎?
書友們可以將自己寫的這四個字,發給我們,然後我們集中分享出來。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黃簡講書法」
三級課程|裹束
(點擊標題即可觀看視頻內容)
01、什麼是裹束?
02、裹束得到什麼?
03、筋的作用
04、取勢
05、如何結字(1)
06、如何結字(2)
07、節的作用(1)
08、節的作用(2)
09、節節加勁
10、讀懂小圈
11、骨的作用
12、肉的作用
13、骨肉技法要點
14、皮的作用
15、血的作用(1)
16、血的作用(2)
17、血的作用(3)
18、讀懂墨色
19、濃墨與淡墨
一級課程:用筆(共51集)
二級課程:用筆(共35集)
可在底部菜單中隨時調取閱讀
編輯/老伍
推薦閱讀: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課程 譯者簡介
※【牛頭NLP入門課程04】感官類型1--外感官 - Powered By NLPU.COM...
※按這張「課程表」洗澡能健體
※組織體育課程教學觀摩的另外一個思路
※關於數學課程走向的思考(孫曉天教授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