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泰國五年動蕩後回到「原點」
社評:泰國五年動蕩後回到「原點」
2011-7-08 10:55來源:環球時報評論 0 條 查看評論 【字體:大 中 小】
他信的妹妹英拉在泰國大選中勝出,泰國政治似乎又回到5年前他信執政時的「原點」。這5年泰國經歷了「紅衫軍」和「黃衫軍」的激烈對抗,社會撕裂嚴重,泰國經濟在下坡路上滑得更遠了。收穫是泰國社會大體測出了該國民主的現實質量:反民主在該國走不通,但民主必須做國王和軍隊的朋友。
但泰國在進步,對「原點」的回歸大概是「螺旋上升」式的。其實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民主都在進步,但這些進步的性價比和對人民福利的有效性也不能不看。東南亞多數國家都是民主和舊制度權威錯綜交替的「亞民主」地區,現在看來這種體制的社會成本相當高,人們理想中的民主時代遠未到來。
亞洲學習西方民主體制最成功的國家是日本和韓國。日本沒在民主體制上反覆折騰,跟它接受了一個凌駕於本國政治之上的權威———美國的軍事佔領有關。日本戰後的政治起步,不僅是美國編寫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美軍強制執行的。韓國的情況略有不同,但韓國對美國的政治附庸地位也是明顯的。
日韓都是「小國」,地緣政治給它們帶來的「幸運」,東南亞國家很難複製。日韓抵近冷戰時的蘇聯,東南亞則相對「偏僻」多了。台灣的幸運與日韓有類似之處,它在美國戰略版圖上,曾是對抗紅色中國的前哨。
民主的建立和威權社會向民主的轉型都需要成本,歐美國家當年把這些成本大多轉移到了窮國,西方民主大框架確立的時代,恰恰是亞非拉國家最黑暗的時期。日、韓和台灣的民主演進和準備過程,得到了美國經濟的扶持。物質不高度豐富的社會引入西方式民主,它們所面臨的社會利益拼殺,比發達國家要激烈得多。能駕馭這種拼殺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目前看來失敗的比成功的要多。
泰國的民主實踐,大概不能做中國的榜樣。日本喪失部分主權的做法,沒一個國家會主動選,那是日本戰敗並遭到核攻擊的結果。中國社會目前對發展民主的共識和決心已成,現在和未來我們要做的是搞清民主的內涵,並以最小的社會代價實現那些目標。
選舉被定義成西方民主的第一要義,似乎選舉競爭越強越民主。如果是這樣,民主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表現實在令人膽戰心驚。選票顯然沒有在泰國及很多國家給人民帶來真正的權力,因為如果選票真把人民變成了主人,他們決不會選擇國家的動蕩不安。
人民的最高願望是生活不斷向好,是社會的和平與進步,是每個人的權利得到保障,但又不能以一己之利阻礙社會公益的實現。這些不是選舉能夠涵蓋的,當選舉能推動這些目標實現時,它就是真民主。當選舉破壞這些目標實現時,它就是偽民主,甚至是民主的敵人。
由於民主都是走出來的,中國應根據自己的實情,不斷在民主的實質內容上邁步,求實而不務虛。西方的民主模式給我們提供了重要借鑒,很多新興國家及不發達國家的做法,就像是我們的「免費試驗區」。如果我們每一次還都要往自己身上扎「試驗針」,中國的大街上也要出現紅衫軍和黃衫軍的對立,從而折騰出一條路,那我們實在太蠢了。
推薦閱讀:
※泰國入境與簽證須知
※二小姐總結這些年在泰國買房的一些問題!看完這篇再買房!
※在湄公河殘酷殺害13名中國船員的竟然是泰國政府軍
※沙美島
※普吉島自由行強烈推薦
TAG: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