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將開創人口政策的新紀元

作者:易富賢,愛思想專欄學者,《大國空巢》作者,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員。點文末「閱讀原文」可查看易富賢專欄。

2018年機構改革,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標誌著一個「視人口為負擔」的舊時代的結束,一個「尊重生命、保障人權、視人口為財富、將人當人看」 嶄新時代的開始!

人口結構滿目瘡痍

人口再生產和物質再生產是人類社會的兩大支柱。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物質再生產的歷史性轉折,由此取得了三十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而同時開始的獨生子女政策,卻挖了一個人口坑,幾十年的計劃生育,尤其是生育率從1989年的2.29跳躍性下降到1991年的1.8、2000年的1.22、2010年的1.18、2015年的1.05,使得中國從一個少年中國變成了中年中國,很快就要變成老年中國。

年輕人越多,創新活力就越強。中位年齡反映了經濟活力,日本、歐盟、台灣、韓國隨著中位年齡的提高、勞動力/老人的下降,經濟增長率直線下降。1980年中國的中位年齡是22歲、印度20歲、美國30歲、俄羅斯31歲、歐盟33歲、日本33歲、世界(除中國外)23歲,2015年中國38歲、印度27歲、美國38歲、俄羅斯39歲、歐盟43歲、日本46歲、世界28歲;2030年中國高達46歲、印度只有32歲、美國40歲、俄羅斯43歲、歐盟47歲、日本52歲、世界32歲,2050年中國更是高達56歲,印度只有40歲,美國44歲、俄羅斯44歲、歐盟50歲、日本55歲、世界36歲。可見,未來上百年,在相互競爭的主要大國中,中國面臨最不利的人口結構。

過去是青年中國追趕中年美國,兩國的經濟差距不斷縮小;今後是老年中國追趕中年美國,兩國的差距將繼續拉大。印度憑藉年輕的人口結構,經濟增速已經超過了中國,2060年前後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日本、歐盟由於低生育率導致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社會和經濟活力不斷減弱。而2000年以來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比歐盟、日本還要低,今後的人口危機也更嚴重。

2015年65歲以上老人不到1.3億,1個老人對應6.9個20-64歲勞動力,養老金已經開始初現危機;而到2030年老人增至2.3億,1個老人只對應3.6個老人;2050年老人增至3.5億,1個老人只對應1.7個勞動力,而印度、美國、俄羅斯、世界的1個老人則還對應4.4個、2.4個、2.4個、3.9個勞動力。

可以說,幾十年視人口為負擔的計劃生育(尤其是生育率從1990年的2.3躍降到2000年的1.22),奠定了2012年經濟下行和今後長期衰落、社會危機的人口學基礎。今後三億多老人老無所養,數億病人病無所醫,四千萬光棍找不到老婆,上千萬失獨家庭對生活喪失希望。今後很多社會問題可用一句話來概況:都是計劃生育惹的禍!

果斷決策

由於這種新的執政理念,在政局初定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果斷決定於2014年開始實行了單獨二孩政策,遲遲不動的人口政策終於「動」了起來。之所以只實行單獨二孩政策,是因為主流人口學家和國家衛計委預測,如果全面放開二孩,生育率將反彈到4.4、4.5,每年將出生4700萬、4995萬人;即便是單獨二孩,生育率也將反彈到2.4。面對這種人口恐嚇,即便秦皇漢武也不敢全面二孩,更不敢停止計劃生育。於是中央決定先只實行單獨二孩。當時國家衛計委預測單獨二孩後每年會多生兩百萬人,生育率將反彈到1.8。

但是《統計公報》公布,單獨二孩出生高峰年的2015年反而少生了32萬人;《衛生統計年鑒》則顯示,2015年比2014年少生了64萬人,比2012年少生了90萬人;2015年「小普查」顯示生育率只有1.05,而不是1.8,更不是2.4。

單獨二孩低於預期後,儘管國家衛計委仍然宣稱「符合預期」,但國家領導人迅速決定於2016年實行全面二孩政策。之所以只實行全面二孩,是因為國家衛計委預測,全面二孩後,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生育率將分別為1.63、2.0、2.1(與兩三年前所預測4.4、4.5呈天壤之別);2017年會比2015年多出生455萬人,比2016年多出生343萬人。

但是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只比2015年多生68萬人,比2016年還少生63萬人。2016年的年度抽樣調查則顯示,該年的生育率只有1.24而不是1.63;2017年的出生人數比2016年還少3.5%,那麼生育率只有1.22左右,根本沒有2.0。

全面二孩再次遇冷,儘管國家衛計委領導仍然宣稱「全面兩孩政策的政策效應還是非常明顯的」,「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根本不值得擔憂,可以說,中國未來幾十年乃至一百年內都不缺勞動力」,而主流人口學家也宣稱要等到2020年之後才能再次調整人口政策。但是國家領導再次果斷決策,迅速在2018年兩會期間宣布從國務院部委中拿掉「計劃生育」。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宣布實行全面二孩,2016年1月1日政策就開始實施,可見中央領導人的心情之急切。2018年3月13日宣布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筆者相信中央很快就會取消生育限制,出台修養生息的政策。

人口再生產的歷史性轉折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廟堂都沒有了,泥菩薩還能撐幾天?「計劃生育」從國務院部委中剔除了,意味著中國將從「人口控制」轉向「人口發展」。雖然2018年憲法修正案仍然保留了「計劃生育」,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職責也包括「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但是此「計劃生育」非彼「計劃生育」。

控制生育的計劃生育是一抓就靈,鼓勵生育是百求不應。控制人口,成立一個部門(計生委),依賴一門學科(人口學)就足夠了。廢止生育限制應該很快就可以實現,但是重建一個發展人口的新體系卻任重道遠,是需要多學科、多部門參與的系統工程,人口學反而顯得無足輕重。只盯著「人口」,可以「製造人口問題」,但是解決不了人口問題的。

有人認為,既然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職責包括「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那麼今後鼓勵生育也將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來承擔,讓原計生委系統的人員和主流人口學家去落實。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生育率不但不可能提升,反而會不斷下降。一方面,發展人口並非靠單一部門就能完成的。美國、英國都沒有專門負責人口政策的部門,但是生育率卻能穩定在1.8-2.1。而日本有少子化對策擔當大臣負責鼓勵生育,但是日本的生育率只有1.3、1.4;德國有聯邦家庭事務、老年、婦女及青年部負責鼓勵生育,但是生育率只有1.3左右;韓國有衛生與福利部負責鼓勵生育,但是2002-2017年生育率一直波動在1.1、1.2的超低水平。

另一方面原計生委系統的人員和主流人口學家長期接受的是「人口是負擔」的教育,思維方式很難改變,對於人口發展來說,他們是負起點,比零起點的普通人更低。

筆者相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所負責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只是與生育相關的非常具體的事務性工作。建議將原計生人員則臨轉崗分流,善後處理計劃生育的後遺症,比如給失獨家庭、老無所養的老人提供看護服務。

人類文明的主軸就是發展人口、發展經濟。在甲骨文里,「帝」字象花蒂之形,蒂落生果,表示有造物之德。《周易》上講「天地之大德曰生」,天有生育萬物之功,故稱為帝,可見自古最高領導人(帝)的首要職責就是發展人口。現在中國人口結構滿目瘡痍,鼓勵生育的難度比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更大,筆者建議在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下成立人口安全領導小組,統籌人口再生產,力挽狂瀾,收拾人口殘局。

《易》:「日新之謂盛德」;《詩經》:「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從單獨二孩、全面二孩政策,到現在從國務院部委中撤銷「計劃生育」的戶口,再到今後出台修養生息政策,人口政策的不斷「日新」、「維新」,標誌著我們的制度有強大的自我糾錯能力、和持續發展的活力。

經濟政策是五年政策,政治制度是百年政策,人口政策是千年政策。看似波瀾不驚的人口政策調整,其實是人口再生產的歷史性大轉折,其偉大的歷史意義遠遠超過十一屆三中全會!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雖然中國早已錯過了調整人口政策的時機,但是如果能夠大刀闊斧對經濟、政治、社會、衛生、文化、教育、倫理、城市規劃等進行綜合改革,有效提升生育率,那麼給今後幾十年的經濟和社會注入持續的活力,將改變無數家庭的命運,改變社會的各個層面,影響今後數十年、數百年國運,功近而德遠!


推薦閱讀:

Jim O』Neill 在 2001 年創造「金磚四國」概念的背景和原因是什麼?後來媒體關於金磚四國的流行看法有誤讀的地方嗎?
溫拿之路啊, 你是陽關道還是鬼門關?
O編輯總結:第三隻眼看現代中華文化與世界的關係(9)
時間不多了,「搶人」背後的危機
如何看待聯合國發布的人口發展趨勢報告

TAG:政策 | 人口 | 20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