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
06-16
中國天文學動畫﹝干支紀年,節氣,歲差,明製渾儀,水運儀象台﹞
儀器
儀器
「渾儀、渾象」 | 西漢甘露二年 (公元前五二年),天文學家耿壽昌「鑄銅為象」,製成了有史可查的最早渾象。至東漢年間,天文學家張衡設計和製造第一台「水運渾儀」,它利用水力透過齒輪系統推動渾象本體每天旋轉一周,渾象上所顯示的星體出沒跟實際觀察十分?合。另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於貞觀七年 (公元六三三年) 所製的渾儀,其結構分外、中、內三層。外層稱六合儀,由子午環、地平環和百刻環交結成固定的框架;中層稱三辰儀,由赤道環、黃道環和白道環等構成,中層各環間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但其整體可繞極軸旋轉;內層叫四游儀,由極軸、赤經雙環和窺管組成。後至唐開元十一年 (公元七二三年),高僧一行與梁令瓚製造了一台「水運渾天」,比張衡所製的有較大改進。除了渾象本身和「水激輪」的動力部分外,它還附有一個自動報時的機關,由兩個木人敲鐘、擊鼓來報時,每到一刻,一木人自動擊鼓,而每到一個時辰,另一木人則自動敲鐘。兩木人的動作是由木櫃中交錯的「輪軸勾鏈」來推動,並由「關鎖」來控制,「關鎖」的作用和後來擺鐘中的擒縱器原理相仿。李若瑟把一行和梁令瓚這一創造看成世界上第一個擒縱器,並認為他們的「水運渾天」是世界上機械天文鐘的始祖。 |
「水運儀象台」 | 宋蘇頌和韓公廉等人研製。是一台把渾儀、渾象以及計時和報時裝置結合起來的大型天文儀器,可說是集宋代以前天文儀器成就之大成。 |
「巨型圭表」 |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為減少測量的相對誤差,改良舊有圭表而製成了巨型圭表,他把表的高度從八尺延長到四丈,圭長也相應增至一百二十八尺,圭的寬度為四尺五吋,圭面上有一寸深的水渠與水池相連,充水後,可檢驗圭面是否水平。圭由石砌成,而表則為銅製,原長五丈,入地一丈四尺,在圭面上露出三丈六尺,表頂分出兩條龍,支撐著一道橫樑,橫樑至表頂為四尺,故橫樑離圭面正好四丈。在橫樑兩端可繫鉛垂線,以確定表是否直立在圭旁。 |
「景符」 |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發明。它是一個寬兩寸、長四寸、中間有一小孔的銅葉,北高南低地放在一個架子上。把景符連同架子放在「巨型圭表」的圭面上來回移動,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可在圭面上清晰地看到太陽和圭表上橫樑的影像。當橫樑的影像正好平分太陽影像時,即可由此正確地讀出日影的長度。據說這種方法所測量的日影長度可準確到兩毫米左右,相當於太陽去極度誤差三分之一角分,在當時實在是難能可貴的精確度。 |
「窺幾」 |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發明。是「巨型圭表」上的一種附屬儀器。它是一張長方桌,桌面上開有長縫,桌子長六尺,寬兩尺,高兩尺,長縫長兩尺,寬兩寸。將窺幾順著南北方向放在圭面上,人在幾下觀測,幾面狹縫中有兩根界尺,稱為「窺限」。觀測時,使兩根窺限分別與天體及圭表上的橫樑上下邊緣成一直線,然後取兩窺限的中值,由此可算出天體在圭面上的「影長」,從而求出該天體的去極度。 |
「元觀星台」 |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按照他的「巨型圭表」原理建造,即現存的登封測景台。它是個以測影為主,兼有觀星和記時等多種功能的古天文台。從現存的遺跡中看,它確實是一座十分雄偉的古代天文建築物。 |
著作
《靈憲》 |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編著。其中說:「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微星之數,蓋萬一千五百二十。」顯示自司馬遷以後的二、三百年中,中國天文學家觀測和記錄的星數大大增加。又指出:「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 ...當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闇虛』。在星則星微,遇月則月蝕。」說明月光是反照日光的結果,及月之盈虧形成等原理。另外又提出:「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認為我們所在的天地是有限的;但天外有天,在我們的天地之外,還有無窮無盡的世界。張衡還在《靈憲》中討論了天地的起源:「太素之前,幽清玄靜,寂寞冥然,不可為象。厥中惟虛,厥外惟無,如是者永久焉。斯謂溟涬,蓋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無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並氣同色,渾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其氣體固未可得而形,其遲速固未可得而紀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謂龐鴻,蓋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萬物成體,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昇位,無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以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陽,故平以靜。動以行施,靜以合化,堙鬱構精,時育庶類,斯謂無元,蓋乃道之實也。」張衡把天地萬物的生成演化概分為三個階段,稱為「溟涬」、「龐鴻」及「天元」。「溟涬」是道的「根」基,是形成天地的原始物質處於虛無無形的「太素之前」階段;第二階段是「龐鴻」,是「道」發育的技「干」,物質從無形變為有形,無氣連在一起,顏色相同,渾沌不清;最後是「天元」,是「道」結的果「實」,萬物逐漸有了形體,元氣各自分開,有了剛、柔和清、濁之別,然後天地形成,萬物滋育。 |
《麟德曆》 | 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編定。於唐麟德二年 (公元六六五年)頒行全中國。《麟德曆》以《皇極曆》為基礎而作出許多改進﹔它首次廢除了以前曆法中不少繁瑣的計算,並以一三四零為各種天體運動週期的奇零部分的公分母,因而大大簡化了計算;它採用定朔法,並吸取了《戊寅元曆》的教訓,改變朔的進位方法,避免了連續出現四個大月或三個小月的現象,自此以後,定朔法一直被沿用下去;另外,《麟德曆》中廢除了閏周,完全依靠觀測和統計來求回歸年和朔望月的精密數據;又首次提出了食差的校正項,亦即是改正周日視差對交食的影響。而《麟德曆》的缺點是沒有考慮歲差問題。 |
《晉書五代史天文律曆志》 | 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編著。在書中有關於彗星的論述:「史臣案,彗體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皆隨日光而指。」顯示李淳風當時已發現彗星本身並不放光,只因受太陽照耀而發亮,並指出了彗尾總是背著太陽這一規律﹔比歐洲同一發現早了約九個世紀。 |
學說
「渾天學說」 |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其著作《渾天儀注》中詳細記述了「渾天學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裏有水,天之包地,獨殼之裏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則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覆地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繞地下,故二十八者宿半見半隱。其兩端謂之南北極... ...兩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強。天轉如車穀之運也,周旋無端,其形渾渾,故曰渾天也。」張衡把天地比擬為一枚雞蛋,天象是蛋殼,而大地則是蛋黃處於中心﹔另外,天象如車輪般運轉不止,結果造成斗轉星移的現象,這正是「渾天學說」的基本見解。 |
「千里差一寸」 | 中國古代認為,於夏至日在南北兩地用八尺長的表來測量日影長度,若影長相差一寸,兩地應相距一千里,這可說是天文大地測量方法的萌芽。後至唐代,高僧一行等人發展中國首次大規模天文大地測量,証明了這一數據不可靠,「千里差一寸」之說是錯誤的。 |
推薦閱讀:
※占星學的天文學基礎
※天文專家:特殊曆法絕無凶兆
※江曉原 | 必須正確才是科學嗎? ——以托勒密天文學說為例
※北京古觀象台的精美天文儀器(二)
※河圖洛書與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