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年節---北京人的文化(2)
第一章歡歡喜喜過新年(1)
1998年是農曆戊寅年,即人們常說的虎年。曾經最講究「老禮兒」、而今也愛趨新求變的北京人,是如何度過這個虎年的呢?據《北京晚報》1998年2說12日報道,傳統的春節習俗發生了很大程度的變異。過年去遠方、奔京郊旅遊、朋友聚會、去文娛體育場館娛樂健身已經成為北京居民春節生活風俗的重要內容,而傳統的節日活動,除逛廟會仍很受老百姓的喜愛外,其它的一些習俗越來越式微了。
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回想起來,在十幾年前,人們還都是一家子在除夕夜徹夜不眠,飲酒玩耍,以辭舊歲迎新年。這就是傳統的「守歲」習俗,也是春節過年活動的高潮之一。但在如今這世紀之交的北京,「守歲」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十之八九的北京居民,其守歲的內容是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當時鐘指向零點時,新年的鐘聲驟然響起,電視里的節目出現聆聽鐘聲、燃放焰火花炮的場面。這也是一種現時代的春節民俗事項。
春節,也就是過年,一般認為是由原始社會的「臘祭」演變而來的。所謂的臘祭是古時人們在秋收後,為報答神令的恩惠而舉行的歲末盛大祭祀活動。堯舜時人們已開始過春節,但對春節的稱謂尚不一致。《爾雅·釋天》云:「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春節的時間在一年之首。在古代,歲首的時間也不相同。夏朝的歲首與現今相同,商朝在農曆十二月,周朝在農曆十一月,秦朝和漢代初期在農曆十月。漢武帝太初元年採用「太初曆」,規定以孟春正月為歲首,即夏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以後的兩千多年時間裡,直到辛亥革命(1912年)之前,我國一直使用農曆(也稱陰曆、舊曆、夏曆)。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新年。」因此,在傳統中國的很長一段時期里,民間過年都以農曆為準,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年禧」。辛亥革命後,開始採用公曆紀年,又稱「陽曆」,陽曆元月一日為歲首,民間出現了陽曆年的說法。陽曆年在機關、學校及洋行比較流行。但老百姓對陽曆年缺少認同感,一般不舉行任何節日慶祝活動。因此,後來人們就把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元旦是一年的第一天。元旦的到來,標誌著舊的一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因此,春節,也就是過年,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傳統節目,老北京人也概莫例外。它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日,也是除舊布新的節日。正因為春節是這樣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所以有關春節的禮儀習俗也異常複雜多樣。這些禮儀習俗,既包括世俗間人與人之間的禮俗風尚,也包括聖俗間人與神的禮俗行為。所有這些節日習俗,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種種關係的總結,也是對新的一年樁樁物事的鋪墊。
傳統中國的春節,延續一段較長的時間。北京的春節,一般從頭年臘月八日開始,俗稱「送信的臘八粥」,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歷時一個多月。整個春節節日活動,猶如一出連台戲,如果把臘八看作為北京人春節拉開了序幕的話,那麼除夕之前的日子就是這齣戲的發展、過渡,而除夕之夜則達到高潮,並且這一高潮將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夜這齣戲又高潮疊起,一直到「龍抬頭」的二月二,才最終拉上過年這齣戲的幃幕。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古都,北京人的春節習俗和過年心態,典型地反映了傳統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徵。其中熬臘八粥、祭灶、守歲、拜年、祭神等是北京人過年的傳統節日習俗活動。
送信的臘八粥
老北京諺云:「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從北京的氣溫變化而言,臘月初七初八,通常是極為寒冷的,但每年一度的臘八節,卻又十分熱火朝天。因為北京人歷來視臘八節為「年禧」到來的信號,俗語有云:「送信的臘八粥」,民間謠諺又云:「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拉拉二十三……」說的都是這個意思。
農曆的十二在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別稱是「臘月」,古時也稱「蜡月」。這種稱謂與自然季候並無太大關係,而與歲時之祭有關。臘與蠟在古代基本通用,指冬季的祭神祭祖。因這種祭祀活動在十二月舉行,所以便稱十二月為臘月或蜡月。人們在這一天用自己一年中的收穫物來祭祀祖先和眾神,感謝他們的恩賜。最初的「臘祭」,夏周以來便已出現,但並無固定的日期。漢代以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為「臘日」。到了南北朝時,有些地區確定了臘日的具體時間,即「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見《荊楚歲時記》)。後世民間俗稱臘日為「臘八」。
臘日的風俗,古代主要是祭神祭祖,所祭的神祗除祖先外,主要是五祀,即祀門、灶、戶、井、中liu(雨留)。此外,舊時臘日還有「臘鼓驅疫」的風俗,即所謂的「儺」。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基於原始崇拜的巫術習俗活動,近代在貴州的一些地區演化為「儺戲」,其面具是古儺面具的活化石。
古代的臘日擊鼓驅疫的習俗在當今幾乎不復存在了,現今最流行的臘日習俗是吃「臘八粥」,製做臘八醋和臘八蒜。因為這種粥是寺院於佛成道日紀念佛祖的,所以也稱之為「佛粥」。宋代大詩人陸遊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詩中說:「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景物新。」
臘八粥的起源,說法頗多。有的認為是為了祭祀神農;有的說是祭祀八神;有的說是朱元璋為憶舊時之苦而賜的名;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岳飛,有的說是食粥驅鬼,等等。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普遍為人們接受的說法是為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得道成佛。
據佛教傳說,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之子喬達摩·悉達多,因見眾生為生、老、病、死,受別離、怨僧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苦所逼迫,及當時四姓種族階級之不平等,為了尋求解脫之道,毅然捨棄王位,遍游印度名山大川,訪問奇人長者。夜則出深宮,獨坐菩提樹下,靜觀思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苦行六年,但略無所獲。有一年的臘月八日,當他行至摩揭陀國的尼連河畔時,因連日的勞累與飢餓,便載到在菩提樹下。一位叫蘇耶妲(意譯「善生」)的牧女發現了他,就將隨身攜帶的雜糧加上一些野果,用泉水和牛奶熬成粥,餵給他吃。這碗平常的粥,對於多時不見米水、奄奄一息的的釋迦牟尼來說,不啻是一道美味佳肴,吃下後頓覺精神振奮,體力立即得到恢復。他就在尼連河中洗了個澡,來到菩提樹下靜坐沉思,尋求解脫之道。後來釋迦牟尼終於證得無上大覺,悟道成佛。在後世佛教中,臘月初八日被稱為佛的成道節。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寺院為了不忘釋迦牟尼成道前的艱難,於成道之日,即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日,佛門弟子舉行誦經活動,並用豆果黍米熬粥供佛,饋贈四方善男信女,稱為「佛粥」、「臘八粥」、「福德粥」或「福壽粥」,以廣結功德善緣。
在我國,吃臘八粥的習俗至晚在唐朝已經出現,並且都認為與佛教有關。唐人李福在《臘八粥》一詩中寫道:「臘月八日粥,傳子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人。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據《析津志》中也記載:「十二月八日,禪家謂之臘八日,煮紅槽粥供佛。」到了宋代,此俗十分流行。宋人的筆記中出現了大量的關於當時寺院及百姓人家製作臘八粥的記載。宋人吳自牧在《夢梁錄》中云:「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設紅糟,以麩乳諸果筍芋為之,供僧或饋送檀施貴宅等家。」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當時臘八粥的做法,主要是在粥里加上核桃仁、松子仁、栗子和柿子等,做成的粥稱為「五味粥」或「七寶粥」。周密的《武林舊事》中還提到了醫家的「臘葯」:「八日,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醫家亦多合藥劑,侑以虎頭丹、八神、屠蘇,貯於絳囊,饋贈打架,謂之臘葯。」明清時期,沿襲了這一習俗。明人陳耀文在《矢中記》中說:「宋時東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謂之『臘八粥』。」《酌中志》也詳細描述了臘八粥的做法。《咸道以來朝野雜記》中也說:「十二月初八日為浴佛日,各寺觀煮粥供佛。」
臘八粥的習俗又被認為與朱元璋有關。在明代,民間傳說朱元璋幼年貧困,曾給某地主放牛。飢腸軲轆時,與夥伴拼湊得到一些大米、栗米、紅棗等五穀雜糧(一說掘鼠洞所得),熬粥充饑。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在臘月初八日忽然想起此事,就命御廚用五穀雜糧熬粥,吃後龍心大悅。因這一天是臘八日,就稱之為臘八粥,並在民間流傳開來。朱元璋賜名的說法產生較晚近,但現今民間所做的臘八粥,確是按照傳說中朱元璋熬臘八粥的故事,用五穀雜糧摻以紅棗混熬而成的。
事實上,臘八粥習俗的起源與食粥驅巫鬼的俗信有關。《荊楚歲時記》云:「冬至日,量日影,作赤豆粥以禳災。」其注文曰:「按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傳說怒觸不周山的共工氏有個不肖之子,死為疫鬼害人,但他怕赤小豆。於是人們在這一天作小豆粥,吃了這種粥,便可禳祛瘟神疫鬼。古時臘八食赤豆粥時,要先進行「打鬼」儀式,用赤豆打「鬼」,驅鬼後再食粥,可以祈得年豐人旺。《酌中志》卷三說:「初八日吃臘八粥。先期數日,將紅棗捶破泡湯,至初八時加粳米、白米、核桃仁、菱米煮粥,供佛聖前。戶牖園樹井灶之上,各分布之,舉家皆吃。或亦互相饋送,誇精美也。」在這裡,不但全家都吃,而且還塗抹在窗檯、樹木、井灶等處,即是取其可以辟邪之意。解放前的河北張北、遵化等地,這一習俗仍有傳行(見《張北縣誌》、《遵化縣誌》)。到了後世,冬至日作赤豆粥的習俗已不再傳承。但我們由此可以推見:食臘八粥的習俗應該有兩個淵源,一個是我國的冬至日作赤豆粥,一個是佛寺在臘八作五味粥,而且前一個淵源產生的時間在前,更為久遠。
清康熙中葉,皇帝還常把臘八粥頒賜給有功文武百官,以示榮寵。《燕京遊覽志》載:「十二月八日,賜百官果粥。」雍正時,皇帝令官窯特製白地青花細磁粥罐,遍賞親貴近臣。一時之間,「都中官員,士庶作硃砂粥」,「士庶有力之家,豐殺不同,饋送相荀,示故典也。」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奉世宗之命,雍和宮的萬福閣等處,擺開大鍋,熬起臘八粥,還請來喇嘛誦經,熬得的粥分送給王公大臣食用。民間臘八日熬粥的習俗更加風行。
臘八節在北京,早在元代便已成民間歡慶節日,這天最重要的行動是吃「臘八粥」,製做臘八醋和臘八蒜。臘八粥流傳到民間後,又被稱為「八寶粥」。不喝臘八粥,北京人認為半年會連粥也喝不上。
在北京雍和宮,陳列有一口直徑達2米,深達1.5米的大銅鍋,據說就是當年熬臘八粥用的。雍和宮的臘八粥遠近聞名。每鍋粥用米十二石,棗豆等雜糧乾果一百斤,乾柴萬斤。共熬五鍋。熬粥時有隆重的儀式,朝廷派「監粥大臣」、「供粥大臣」主持。熬好的粥供給宮中及王公貴族文武百官,並裝罐封寄各省總督巡撫食用。極少部分散發京師百姓。所以,普通老百姓當年能享用到雍和宮的粥是一件很榮幸的事。
北京人熬臘八粥,其用項有五:一曰供神佛,二曰供朝廷,三曰民眾自食,四曰濟貧,五曰饋贈。舊時北京還有給貓犬雞雛以臘八粥的。其中最主要的用途是供佛祀祖與親友間的饋送。按北京人的習慣,臘八粥通常是在黑夜裡就熬好了,先敬神祭祖,然後合家老幼共食。一碗一碗,盡量的喝。喝歸喝,無論大人孩子,往碗里盛的時候,只准用勺舀,誰也不準在鍋里攪和,也不準在鍋里挑揀自己愛吃的蓮子啦、花生啦什麼的。說也奇怪,熬好的一鍋臘八粥,擱著不動它,或老是一勺一勺的往外盛,它就不會「懈」,一直稠糊糊的,若是一攪和,它就變成湯湯水水了。有些特別遵行古風的家庭里,天還沒亮,就已吃過臘八粥。「臘八粥」要煮得多一點,不可一頓吃完,取「富貴有餘」之意。
怎樣製作臘八粥呢?臘八粥的種類很多,因此其製作有不同講究。從文獻記載看,清人富察敦崇在其《燕京歲時記》中作了最詳盡具體的描述:「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碎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則傷味。每至臘月七日,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並用紅棗、桃仁等製成獅子、小兒等類,以見巧思。」這樣的臘八粥已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與其說它是佛粥,勿寧說它是反映上層社會奢糜生活的一道美食。
在舊時的北京,臘八粥的原料主要是芸豆、豌豆、小豆、豇豆、綠豆、小米、大米、高粱米等摻在一起,組成八種雜豆米,俗稱「臘八米」。當時的米糧店一進入臘月後,就有「臘八米」出售。尋常百姓就把「臘八米」買回家,加上紅棗、栗子等,熬成粥後加上紅糖、白糖,還有的再家上玫瑰、桂花糖等。講究的人家,要去掉有顏色的雜豆,只用江米(糯米)、薏仁米、菱角米、雞頭米(芡實)、去芯蓮子肉等,熬成雪白晶瑩的上等臘八粥,放置在特製的粥盒裡,綴以「粥果兒」,即用果脯蜜餞、荔枝肉、桂元肉、桃仁、松子、染紅的瓜子仁以及青、紅絲等擺成的圖案或花樣。這就是真正的「八寶粥」。
甜臘八粥的製作過程是:白米洗凈。蓮子用溫熱水泡軟,剝去外衣,用牙籤將中心挖去。花生用熱水泡後,將外衣剝去。桂圓去掉外殼,肉剝下。藕颳去外皮,洗凈,將藕節切除,沖洗一下切成小丁。材料處理好後,將蓮子和花生同時放進鍋里,先放些水煮數沸,再加多量之水,白米倒下,藕丁和入,改用溫火蓋著煮,待米粒膨脹,如水太少,可酌加水,並加葡萄乾,稍事攪勻,但是不要多加翻動,多動米粒會散碎而粘在鍋底。此後,只須用微火熬煮。至粥稠膩時,加桂圓略煮,即將砂糖與腌桂花落鍋拌勻,木瓜絲散在面上,然後分盛於飯碗中,稍待進食。此粥甘香稠潤,美味可口,熱氣騰騰,有暖和腸胃的作用,為寒冬中的佳品。
咸臘八粥的做法是:糯米洗凈,薏仁(即薏米)中雜質揀去,洗凈之後,浸在水中。香菇用水泡浸,待柔軟時,柄部切除,略沖洗切成小丁。冬筍去外籜,除根部,周圍削凈,切成小丁。荸薺削去外皮,洗凈切成小丁。茨菰剝去外衣,洗凈切成小丁。豌豆略洗。芹菜去老梗和葉,洗凈切成細粒。材料都處理好後,將鍋中放生油,煮至沸時,香菇倒下,加鹽炒一下,筍子和入略炒盛起。鍋內注下清水,薏米和入,先煮一刻鐘,糯米傾下,添入水成大湯,用溫火溫煮。待米粒膨脹,將菰丁和筍丁倒入,續火煮沸,豌豆落鍋,稍加炒動,仍用溫火煮沸。荸薺和茨菰放進鍋里,酌加食鹽略予翻動,熬至稠膩時,芹菜散下,略煮盛起。此粥鮮潔生脆,稠美好吃,別具風味。北京人認為如配以鹽腌黃白菜,香甜脆美,更是佳絕。誠如富察敦崇所言:「京師臘八節互相饋贈臘八粥,必定以鹽腌白菜為副。」
舊時京城市民貧富差別懸殊,雖然說每逢臘八節家家戶戶都吃臘八粥,但是熬臘八粥的原料可大不相同。有錢的富貴人家熬臘八粥,用的是桂圓、蓮子、核桃仁、干百合等珍貴幹果。大戶人家的臘八粥都要多熬一些,除分贈親友外,也分贈街坊鄰居較貧苦的人家,因為他們的臘八粥多只有小米和廉價的干棗而已。小孩子們吃完,還要盛一些撒在院子里的花木叢中。據說這樣做後,春回大地時花木會更蔥翠茂盛。
如今做臘八粥已不再象從前那樣講究了,只要配上八樣乾果就算是八寶粥了,有的甚至不一定非八樣不可。但也有少數人家用腌臘魚鴨、山珍海味煮成鹹粥,卻失去了佛教齋粥的原意。一般家庭煮臘八粥所用的材料不外糯米、桂圓、蓮子、紅棗、白果、薏仁、芡實、花生、青紅絲、紅豆、赤豆、綠豆、白瓜子、杏仁之類,湊為八種,加紅糖、白糖熬煮成為稠粥。
熬臘八粥時有個竅門,一定要先把豆、米、果淘凈分開放,豆和果用水浸泡數小時。先在鍋里少放些水燒開,放入豆和堅硬類的果,煮5至6分鐘後加一碗涼水,可使浮在面上的豆和米沉到鍋底,再用文火煮5至6分鐘。這時在鍋內加足水,大火煮,待豆煮八成時,將米、果放進,中火煮5分鐘,改為文火煮爛,粥熬粘即可。吃粥時為了美觀,味更濃香,可加入白糖、青紅絲、瓜子仁、葡萄乾等擺成圖案。臘八粥還可根據食用者不同的需要來熬制。如家中有糖尿病人食用臘八粥,可放含糖量低的米類,挑選含碳水化合物低的蔬菜,鮮菠菜(帶根),白菜、油菜、白蘿蔔、空心菜,加入粥內煮。如果家中有高血壓病患者,粥內可加入芹菜、馬碲、蓮心、黑木耳、香蕉、藕、山楂、蠶豆、綠豆、花生仁。在臘八粥內加入枸杞、雞內金、鮮菠菜根、土豆、紅薯、鰱魚、鯽魚的肉茸,有益於胃病患者早日康復。在臘八粥內加入鮮牛奶、香蕉、菠菜、松子仁(研碎)、黑芝麻洗凈晒乾,炒熟研碎了,一起熬,食時加蜂蜜。對於便秘者是有益的食療。根據人們各種不同的口味和不同的情況來熬制,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則可為全家人帶來歡樂。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在家做上一鍋五彩繽紛的臘八粥,窗外寒風瑟瑟,屋內熱氣騰騰,別有一翻食趣。現今臘八粥不必自己準備米果,商場里有現成配好的作料,買回家用鍋一煮,極為方便。老北京民謠說得好:「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兒就是年。臘八粥吃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意思是說,過了「臘八」,就是臘月二十三「送灶神」了。吃過臘八粥,年關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對於那些債台高築的人來說,債主即將踵門逼債,難挨的日子開始了。所以老北京民間俗諺有:「送信兒的臘八粥」之說。
舍粥的粥廠
過去北京多旱澇之災,荒年戰亂較多。貧苦百姓聚集京師,有礙社會安定。於是政府決定,在京師設立若干粥廠,舍粥於貧民。不僅臘八舍粥,從小雪節至立春,每日舍粥一次。
普濟寺粥廠,是北京最有名的粥廠。康熙三十六年邑人王遷獻設,在廣安門外距城二里許的關帝廟。四十四年,府尹錢晉錫以其事上聞,聖祖仁皇帝頒賜御書「膏澤回春」匾額,還立了一通御制碑,以表其事。
功德林粥廠也很有名。康熙戊子年,山西僧人王元章募建。在德勝門外,每年夏天施茶、葯,冬季施粥,其經費由僧人募化。雍正元年,御史鄧齊孔奏聞,奉旨由雍和宮賞給濟貧銀一千兩。乾隆元年,順天府尹孫岳頒奏:「功德林近年收養貧民較前倍增,與普濟堂事同一律,懇恩賞給粟米,以廣皇仁。」奏旨:「每年賞給普濟堂粟米三百石,內拔給功德林一百石,並由崇文門稅稞司每年賞給功德林經費一千兩,散給貧民,皆歸廟僧經理。」光緒四年,府尹周家楣訪聞廟僧戒行不嚴,奏准比照普濟堂例,每年由順天府派員輪管。
此外,北京還有粥廠數十家:
朝陽閣粥廠,乾隆四十五年建,在朝陽門外。
壽福寺粥廠,乾隆年間范同度開設。
圓通觀粥廠,道光五年設,在宣武門外南橫街。
長椿寺粥廠,咸豐四年十月設立,在宣武門外土地廟斜街。
關帝高廟粥廠,同治元年十月設,在正陽門外長巷三條衚衕內。
普賢寺粥廠,同治元年九月設,在東直門外東中街。
廣通寺粥廠,同治元年十月設,在西直門外北關。
關陽庵粥廠,同治四年設,在阜城門外關廂,由願學堂分出,庵內並設守正義學。
白雲觀粥廠,同治四年願學堂分出在西便門外。
宏慈寺粥廠,同治四年願學堂分出,在德勝門外。
二聖廟粥廠,同治四年願學堂分出,在東便門外。
關帝廟粥廠,同治四年願學堂分出,在永定門外。
崇壽寺粥廠,同治五年內務府郎中文錫設,在西直門外竹桿井。
雙關帝廟粥廠,同治五年文錫設,在海淀。
培善粥廠,同治五年設,在廣渠門內卧佛寺。
益生堂粥廠,同治七年十二月文錫設,在朝陽門外七條衚衕觀音寺內。
羅道庄粥廠,同治九年侯選道王海設,在西便門外。
法塔寺粥廠,同治九年設,在廣渠門內岡子上。
崇效寺粥廠,同治十年十月設,在宣武門外棗林街。
普善局粥廠,光緒元年設,在正陽門外打磨廠,普善水局紳士管理。
種善粥廠,光緒三年十月紳士王廷佐設,在朝陽門外神路街南海會寺。
玉清觀粥廠,光緒四年設,在岡子上。
禮拜寺粥廠,一光緒四年清真諸首事收養回民設,在朝陽門外南中街;一光 緒五年十月設,在宣武門外教子衚衕禮拜寺外。
三忠祠粥廠,光緒四年,肅王府管家頭等待衛倭和設,在東便門外三轉橋。
法源寺粥廠,設立年月未祥,在廣安門內磚兒衚衕。
蘆溝橋粥廠,在彰義門外,距城四十里。
今北京西單北大街的舍飯寺衚衕,清朝這裡設有法光寺,明朝稱蠟燭寺,俗稱舍飯寺,因貧苦人至此,寺中舍飯充饑而得名。
北京從前有句俗話:「送信的臘八,要命的糖瓜,救命的餃子。」這意思是說,從臘月初八到臘月二十三,是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時期。所以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之說。禦寒是致關重要的。饑寒交迫的窮苦人家,雖然在臘八這一天能吃上一碗臘八粥,但不一定能熬過臘月二十三。假如能吃上一頓過年餃子,那就太幸運了。
臘八醋和臘八蒜
吃過臘八粥之後的北京人,大多要精心釀造一壇臘八醋和臘八蒜。這臘八醋和臘八蒜是為過年吃餃子作準備的。過年吃餃子蘸臘八醋,吃臘八蒜,這是老北京人的傳統習慣。《春明採風志》中說:「臘八蒜亦名落八醋。臘日多以小壇甑貯醋,剝蒜浸其中,封固,正月初間取食之,蒜皆綠,味稍酸,頗佳,醋則味辣矣。」醋和蒜,通常都是容易腐爛變質的。可是在寒冬臘月,因為氣溫較低的關係,久存而得以保鮮。
做臘八醋和臘八蒜的原料通常用陳年老醋和紅皮大蒜,一般不用白皮馬牙蒜。做法比較簡單。在臘八這天,把大蒜一頭頭、一瓣瓣的剝去皮,裝在一個小口的罈子里。壇檯子為什麼要小口呢?這是因為罈子里必須裝上大半罈子濃度高的醋,然後把剝好的大蒜瓣兒,洗凈,晾去水分,再泡入醋罈子里,還要把罈子口密封起來,才能泡好臘八蒜。罈子的口小,才容易封緊不透氣。各家的口味不同,醋和蒜的比例也不同。關鍵是以醋泡過蒜為宜,蒜不宜太多。
北京人喜歡吃南方人製作的酸辣白菜和酸辣蘿蔔。但是,會做的人不多。於是便出現了北京風味的酸辣白菜和酸蘿蔔。這就是在泡「臘八蒜」時,還可以加入些紅白蘿蔔或大白菜。在這個月份,紅白蘿蔔和大白菜正是上好的時候,把這幾樣東西一起泡在「臘八蒜」里,泡好後,蘿蔔和白菜也有了蒜的辣味了,吃時確實別有一番滋味!把「臘八蒜」泡起填充好口後,放置在房屋的一個角落裡,最好不要搬動,切不可中途打開罈子。要一直泡到大年三十晚上,才能打開。在這二十來天當中,原是一瓣瓣雪白的蒜頭,都已變成鮮艷翠綠的顏色。如果有興緻的話,不妨嘗嘗醋,它已經不是酸的,變成濃厚的酸辣味道了。「臘八蒜」主要是為過年吃餃子時吃的。也只有過年時吃餃子才有「臘八蒜」吃。因此平時沒有人泡「臘八蒜」,也沒有人以「臘八蒜」配餃子吃。
第一章歡歡喜喜過新年(2)
忙年
二十三祭灶天
灶君廟與火神廟
忙年
北 方 有 句 俗 話 說:「 過 了 臘 八 就 是 年」, 在 往 日 舊 時代,的 確 是 喝 過 了 臘 八 粥,年 的 腳 步 就 近 了。到 了 臘 月 廿 四 日 送 灶 後,過 年 的 氣 氛 更 是 一 天 比 一 天 濃, 似 乎 空 氣 中 就 可 以 嗅 出 絲 絲 興 奮 的 氣 息 。
其實進入臘月以後,過年的氣氛就一天天濃起來。人們開始準備各種年貨,操持過年的各項準備工作。人們把這一繁忙現象稱為「忙年」。在老北京人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二十三祭灶天(亦說「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亦說「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亦說「滿香斗」),三十兒晚上坐一宿,初一上街扭一扭。」年前各項活動格外忙碌。俗話說:「過個大年,忙亂半年。正要消閑,趕上種田。」
在傳統中國社會,過年是勞作了一年的老百姓最重要的事情。說過年要忙亂半年,確有誇張之嫌,但忙碌個把月乃至近兩月,在過去並非危言聳聽。《紅樓夢》中所描述的過年時間,從臘月初,一直到二月二「龍抬頭」,「可見昔時所說『過年』,差不多年前、年後,陸陸續續有兩個月的時間了」(見鄧雲鄉著《紅樓風俗譚》)。
過年時忙忙碌碌的諸多雜事稱「年事」,它一方面是對過去一年的了結,另一方面是為過年作準備。又因為過年與全社會各方面的人士有關,所以社會上各行各業的都在圍繞著過年忙亂。《紅樓風俗譚》中作了精彩的概括:「在經濟方面,欠人家的要準備償還,人欠的要準備索取,商號、人家一年的收支要結算,過年的費用要籌措;在家庭方面,要買年貨,要作新衣,要辦年菜,要準備敬神祭祖,要安排送禮拜年請客等等;在社會上各種娛樂活動,都在積極準備,各寺廟也都在準備各種敬神活動。」
忙年諸事中最具色彩的活動是販賣採買。趕 辦 年 貨,是 過 年 的 要 務 之 一。在 以 往 的 農 業 社 會 里,商 業 交 易 行 為 不 如 現 代 頻 繁,交 通 也 不 如 現 代 發 達,僻 居 鄉 村 的 鄉 民 往 往 都 趁 著 過 年 前 這 幾 天,帶 著 秋 收 後 盈 余 的 糧 食,到 城 鎮 里 去 置 辦 年 貨,采 買 的 項 目 不 勝 枚 舉,從 吃、穿、用 的 日 常 用 品,到 過 年 應 景 鞭 炮、春 聯 等,總 要 滿 滿 裝 載 了 一 車 才 算 滿 意。店 家 們 也 都 准 備 上 好 貨 色 來 爭 取 這 一 年 當 中 最 大 的 一 筆 進 帳。
歷史文獻中留下了許多精彩的記述。《日下舊聞》引《帝京歲時紀勝》載:「臘月,諸物昂貴,蓋年景豐裕,人工促忙,故有臘月水土貴三分之諺。高年人於歲逼時,訓飭後輩,謹慎出入,又有二十七八,平搶平抓之諺。」沈太侔的《春明採風志》云:「凡年終應用之物,入臘,漸次街市設攤結棚,謂之竄年。如臘八日前菱角、米、棗、栗攤。次則年糕、饅首、乾果、葉煙、麵筋、乾粉、香乾、菜乾、干蔥、瓣蒜、糙碗、平鋪、木枝、芝麻秸、門神、括錢、字畫、對聯。又有棱絹、佛花、鞭炮、衛畫、蜜供、元宵、魚、蝦、野性各類,皆棚也。琉璃、鐵絲、油彩、轉沙、碰絲、走馬,皆燈名。風箏、jian(革建)毛、口琴、紙牌、拈圓棋、陞官圖、江米人、太平鼓、響壺廬、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買辦一切,謂之忙年。」《京都風俗志》載:「十五日以後,市中賣年畫者,棋布星羅。如桌几筆墨,人叢作畫,則賣春聯;五色新鮮,千張炫目,則賣畫幅者;以及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人家鋪肆,擇日撣掃房屋,謂之掃房,整頓內外一切什物。買麻秸、柏枝、米面、菜蔬、果品、酒肉、雞魚,凡食用之物,置辦一新,以備過年。」清代北京俗曲《十二景》中寫道:「臘月里,整一年;封印後,官事畢。掃房與祭灶,多忙亂,百般樣子東西買得全。貼門神,掛對聯,紙馬香錁神前獻。」顧 祿 的 《 清 嘉 錄 》卷 十 二 中 有 一 條 「年 市」,詳 細 記 載 了 年 市 所 販 售 的 商 品 及 熱 鬧 的 過 節氣 氛:「年 夜 已 來,市 肆 販 置 南 北 雜 貨, 備 固 民 歲 晚 人 事 之 需, 俗 稱 「 六 十 日 頭 店 」,熟 食、 豚 蹄、雞、 鴨 較 常 貨 買 有 加, 紙 馬 香 燭 鋪,預 印 路 頭 財 馬,紙 糊 元 寶, 緞 疋,多 澆 巨 蠟, 束 名 香, 街 坊 吟 賣 篝 燈, 燈 草,掛 錠, 牌, 簾, 及 簞 瓢、箕 帚、竹 筐、 磁 器、 罐 器、 鮮 魚、果 蔬 諸 品 不 絕 ,鍛 磨、 磨 刀、殺 雞 諸 色 工 人,亦 應 時 而 出,喧 於 城 市, 酒 肆, 葯, 各 以 酒 糟、 蒼 術、辟 瘟 丹 之 屬 饋 遺 於 主 顧 家, 總 謂 之 「 年 市 」。」
自 廿 五 日 至 除 夕 這 五 天,由 於 家 神 俱 已 上 天, 百 無 禁 忌,所 以 民 間 也 多 在 這 幾 天 內 舉 行 婚 嫁。
為 了 點 染 新 春 的 喜 氣在 廳 堂 里 插 一 盆 花 也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擺 設。因 此 年關 一 近,花 市 的 交 易 也 就 特 別 熱 絡。最 常 見 的 應 景 花 卉 有 桃、李、梅、牡 丹、芍 葯、吊 鍾、水 仙、報 歲 蘭 等 等。 也 有 人 喜 歡 在 過 年 時, 捧 一 株 金 橘 的 盆 栽 回 去。腦 筋 動 得 快 的 生 意 人 會 在 樹 干 上 扎 起 紅 色 的 爆 竹 及 亮 晶 晶 的 元 寶 掛 飾,名 字 就 叫「搖 錢 樹」。
除了置辦年貨、準備年菜以外,還有祭灶、掃房、沐浴、封印等習俗活動。祭灶是忙年中很重要的事項,後面有專門描述,此處簡要描述其它諸項習俗。
掃房
掃房,舊時稱「撣塵」、「掃年」、「撣新」,俗稱「掃房子」、「除塵」、「除殘」、「打塵埃」、「掃塵土」等,一般在臘月二十四舉行,也有的在臘月二十五進行。北京民諺中有「二十四,掃房日」之語。掃 年 的 風 俗 也 有 悠 的 歷 史。崔(宀 是)的 《 四 民 月 令 》 中 提 到 了 十 二 月 時:「 齋,饌,掃 除。」舊 式 的 家 庭 每 年 清 掃 之前,還 要 事 先 翻 看 黃 歷,挑 選 一 個 黃 道 吉 日 來 進 行。掃 除 積 年 的 塵 埃,不 僅 是 為 了 迎 接 新 年,對 環 境 衛生、維 護 健 康 也 有 極 大 的 益 處。上文《十二景》中即提到了掃房。《京都風俗志》載:「人家鋪肆,擇日撣掃房屋,謂之掃房,整頓內外一切什物。」掃房包括打掃房屋、粉刷牆壁或糊牆紙、糊窗花等。雖然名義上是掃塵土,但最初的動機並不簡單,而是古代「逐疫」習俗演化的結果。逐疫的目的在於驅除害人的鬼魅,與「撣塵」的目的在拔除不祥,都無非是為祈求人畜平安,遠離疫病災害。所以北京人非常重視一年一度的「除塵日」。早自臘八,遲到除夕之前,務將內外打掃乾淨,粉刷油漆房子,修理傢具等,使一年一度的新年新歲,更有除舊飾新的氣象。
掃房習俗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一般認為它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到了唐宋時期,此風盛行。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載:「十二月盡……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洒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清秦嘉謨《月令粹編》稱十二月二十四掃除:「十二月二十四掃屋塵,名曰『除殘』。」顧祿《清嘉錄》則說二十三、四、七日不拘:「臘將殘,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在二十三日、二十四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由此可見,清代掃房的時間並不固定,雖說一般在臘月二十四前後進行,如老北京童謠所說:「二十四,掃房日」,但有的在臘月十五左右進行,有的在二十三祭灶前擇一「宜掃舍」的吉日進行,說是「不能讓灶王爺頂著土上天」。
春節前掃房,是舊京風行的一種節日習俗,其意在於除舊布新,使新年有一個新氣象。《帝京歲時紀勝》載:「送灶神後,掃除祠堂舍宇,糊裱窗ge(木鬲),貼彩畫玻璃窗眼,剪紙吉祥葫蘆……整齊祭器,擦抹什物……神堂懸影,院內設松亭,奉天地供桌,系天燈,掛琉璃。」掃房時所用的掃帚、毛撣、簸箕等,都要用新的。掃房前,首先由長輩翻曆書選出一個好日子,全家老小齊動手,將室內傢具等搬到院內,擦拭乾凈,掃除屋內牆角頂棚的塔灰、蛛網。要撕去牆壁上的舊年畫,待牆壁粉刷或裱糊後,再貼上新年畫。至於佛堂、祠堂,更要精心打掃,八香爐、蠟扦、花筒、海燈碗、供碗等,擦得油光鋥亮。有錢人家的掃房更講究,要持續三五天,但不老這些老爺太太們親自去干,而吩咐給僕人去干就行了。雖然選大吉大利的日子,但難測天氣的好壞,尤其冬天多雪,如果碰上了,心中就禁不住嘀咕,擔心來年的運氣。假使當日太陽照得暖烘烘的,也象徵新年一切順利,家人就會很高興。
「掃房」最要緊的一件事是通煙囪,工人爬上屋頂,用稻草紮成球狀,穿以長竹竿,從煙囪口通下來,不斷轉動,把煙灰刷掉。因為遇到過厚的煙灰很容易燃燒,過年要做年飯,煮祭品,一燒就是一整天,為了安全,一定要把煙囪通刷乾淨,預防火災,預防煤氣中毒。其它傢具、餐具、燈具等,也要在臘月二十五這一天通通的擦拭得乾乾淨淨。這件事通常要全家人參與的,而且每個人都要細心地去作。
除了打掃房屋之外,老北京掃房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糊窗戶。在老北京,舊式民居在玻璃未出現前大多糊紙,即使在玻璃已相當普及的今天,有些地方,尤其農村的窗戶仍用紙糊。因經濟條件所限,當時紙糊的窗戶一般一年只換一次。換窗戶的時間正是在每年的臘月掃房日進行。人們剝掉舊的,換上新的。在這一節日活動中,出現了一種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活動----剪窗花。窗花的本來意義是辟邪驅祟。《帝京景物略》載:「門窗貼紅紙葫蘆,曰收瘟鬼。」但在後世這一意義顯然淡漠了。在北方的一些地區,每到臘月二十幾,村裡的閨女、媳婦就要忙活起來,剪出一幅幅喜慶吉祥的窗花。民間窗花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儼然成為一種獨特的民間工藝品,為過年帶來更加喜慶的氣氛。
沐浴
除掃塵土之外,北京人還有個習慣:春節之前,在臘月二十五日之後,春節之前洗澡理髮,據說有消災去病之靈驗,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正如《帝京歲時紀勝》所說的那樣:「歲暮齋沐,多於二十七日,諺云: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在老北京,除夕前人人都要洗澡、理髮。因生活條件所限,舊時人們的洗浴並不象現今的那般容易。而且,在古代,沐浴帶有祓除的信仰意義。如同三月三的禊祓、六月六的沐發一樣,臘月的沐浴也是禳災消禍的巫術手段。從當時的社會生活發展水平看,由於受當時用水設施和生活習慣的影響,老北京人不經常洗澡是可以肯定的事。但人長時間不洗澡,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利。正因如此,一年中不多的幾次洗澡就被賦予了特定的意義。春節是除舊不新的日子,無論從民俗信仰的角度看,還是從社會生活的角度看,在春節前洗一個澡都是十分必要的。清趙懷玉《洗啾唧詞》的小序說:「常俗:臘月二十七夜浴,謂洗啾唧,祓除之意也」,其詞云:「歲即闌,洗啾唧。今夕何?臘月二十七……年年但祝身康強,蠲痾滌穢容相羊。」
封印
進入臘月後,官府也要停止辦公,迎接新春佳節,此即「封印」。《燕京歲時記》載:「每至十二月,於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內,由欽天監選擇吉期,照例封印,頒示天下,一體遵行。」《北京風俗志》(稿本)則記載,清朝每年年底都要擇吉日舉行封印儀式。每年臘月十九日或二十日封印。正月十九日或二十日開印。封印當日,本部滿漢尚書二人、滿漢侍郎各四人先後到部舉行封印典禮,以酬一歲之勞。由司務廳特派一名聲音洪亮的贊禮官,先高唱「請列位大人就位」,各尚書等依照位置站立在公案之前。贊禮官再唱「請寶印入匣」,掌印官預先將堂印放在印匣外邊,此時當眾將印收入匣內,用黃色包袱將印匣包裹。接著贊禮官高唱「拜----跪,叩首,再叩首;興,三叩首」,連唱三次,合起來共三跪九拜。最後唱「封印大吉,各位大人祿位高升」。儀式完畢後,官員們依次退班。封印後,各部大門柱上都貼上很寬的紅紙條,上首寫「本部遵於某年月日時封印大吉」,下首寫「本部遵於某年月日時開印大吉」等字樣。正月開印的儀式與封印基本相同,只是贊禮官唱到「開印大吉」後,由司務廳揀不很重要的公事先用印三顆。在用每顆印時,贊禮官都要高唱「用印一顆,加官進祿;用印兩顆,祿位高升;用印三顆,諸位大人連升三級」之類的激勵話。開印之後,各部門彩正式辦理公務。在封印期間,因官府不再視事,形成暫時的無政府狀態,犯奸作科的人劇增。在前門一帶,封印一畢,萬騎齊發,擁擠不堪,園館居樓均無隙地。乞丐無賴們出入市肆間攫貨偷盜,毫無顧忌。所以老年人訓戒晚輩到了除夕時謹慎出入----「二十七八,平取平抓」。
與封印相關,梨園戲館在臘月也要封台封箱。舊京的戲班,一般每日都有演出,只有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以後才停演幾天準備過年。臘月二十三演出結束後,將戲箱、戲台封了,待正月初一再開箱演戲。人們將這一舉動稱為「封箱」,所演的戲,稱「封箱戲」。演封箱戲要舉行隆重的儀式。有的數戲班合演一次後停演。有的名演員要出拿手戲,或雙出、反串。正月初一的「開箱戲」又稱「開台戲」,也要舉行開台儀式,演出一些吉祥戲。在正戲開始前,要先演「跳加官」、「跳財神」、「跳靈官」等,正戲最有名的是《天官賜福》,祝觀眾新春發財快樂。
私塾學堂,也解館放學,歡度新年。《燕京歲時記》載:「兒童之讀書者,於封印後,塾師解館,謂之『放年學』。沈太侔《春明採風錄》記載:「放年學,私塾封印放學,至明年開印上學,專館則除夕上元各放數日而已。」其意與現今學校放寒假無異。
二十三祭灶天
臘月二十三,是北京人祭灶的時間。灶神也叫灶王、灶君、灶君菩薩,老北京人稱他為「灶王爺」。關於灶神的來源,可謂眾說紛紜。《淮南子》說黃帝、炎帝、祝融「死作灶神」,職司人間善惡。《莊子》說灶神是一位美女,「其狀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五經異義》說灶王姓蘇,名吉利。灶王奶奶姓王名博頰。傳說中灶神又是一位老婦人,她最先用灶,人們為報答她的恩德而沿用祭灶習俗。目前比較流行的關於灶神的傳說,出自唐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書中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他的夫人叫「卿忌」,六個女兒都叫「察洽」。他常在每月的最末一天上天報告人們的罪狀,並根據罪行的大小折人的陽壽。
祭灶的風俗在我國古已有之。一般認為祭灶最初是為了表達對火的崇敬和紀念讓人用火的先灶者,屬於自然崇拜的一項內容,後來演變為祭祀灶神。先秦兩漢的史書中都有這方面的記載,可見祭在在古代是相當流行的。 《 禮 記·禮 器》 篇 中 就 有 祭 灶 的 記 載。《論語》中說:「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抱朴子》云:「孟夏可以祀灶。」《禮記》中記述的古代「七祀」,除土地、井、門戶、道路等外,就有灶神。《呂氏春秋》、《白虎通》、《史記》等書也有記載,但當時的祭灶在夏天舉行。漢代以後,改在臘月進行。祭祀灶神而得福的典型例子,見於《風俗通義》、《後漢書》、《搜神記》等的記載。《 後 漢 書 ·陰 興 傳》中說,有一個叫陰子方的,當臘日的早晨做飯時,灶神忽然現了原形。子方就連聯叩拜,接受灶神的祝福。正好家裡養了一隻黃羊,就趕快殺了黃羊,奉祀灶神。從此以後,陰子方就發跡了,家中的財寶滾滾而來。到了三輩以後,更加人財兩旺。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爭相仿效,也在送灶日殺黃羊祭祀。周 處 《 風 土 記 》 則 說 :「 今 吳 以 臘 月 廿 四 日 夜 記,其 謂 神 翌 日 朝 天 日 一 歲 事, 故 前 期 禱 之。」唯 恐 灶 神 上 天 後 說 了 任 何 不 利 自 宅 的 話。吳 人 祭 灶 時, 會「 以 酒 沃 門, 謂 之 醉 司 命。」 宗 檁《 荊 楚 歲 時 記 》 記 荊 楚 一 帶 的 祭 灶 習 俗 則 是 在 臘 日 ( 十 二 月 八 日 ),「 並 以 豚 酒 祭 灶 神」。
雖然說祭灶的習俗早就存在,但貼灶馬、「糖瓜祭灶」的習俗則到了唐宋才出現。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在:「二十四日交年……貼灶馬於灶上,以酒糟塗抹灶門,謂之醉司命。」所謂的「灶馬」,即灶神畫像。一般是木版彩印,中間有身著官服的早王爺,身邊有灶王奶奶,兩邊有時有「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等聯語。但最初的灶馬,則是一種紅色的蟲子,多生於灶間的鍋台上,俗稱灶雞。《酉陽雜俎》寫道:此種蟲名叫灶馬,形狀如同促織,多生於灶房的壁穴間,若是某人家的灶房中多生此種蟲,則是不缺飯吃的兆頭。在北京人的風俗中,灶馬是神馬,指木版紙印神像。馬亦可寫作「碼」,讀作「馬兒」。《燕京歲時記》對此有專門的解釋:「京師謂神像為神馬兒,不敢斥言神也。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司命」即指灶神,全稱「東廚司命」。吳自牧《夢粱錄》載:「二十四日,不以窮富,皆備蔬食餳豆祀灶。」人們出於對火、對灶的崇敬,創造出灶神。最初的灶神僅限於職掌灶火,但到了後來,灶神的權力擴大到考察人間的所作所為,上告天帝。此時的灶神儼然已是天帝派駐人間的全權監察代表,即《敬灶全書》所謂的「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在清朝末年,舊京市面上有一種叫《灶王經》的善書。書中說:「灶王留下一卷經,念與善男信女聽。我神姓張名自國,玉皇封我掌廚中。來到人間查善惡,未從做事我先清。」
可以看出,唐宋以後,灶神的地位發生了有趣的變化。正因為他既操持司命大權,可直接向天帝報告,又與人們生活最接近,能名察男女老幼的一言一行,所以人們既怕它,又離不開它,甚至也不能用對付其它神的「敬而遠之」的態度了敷衍它。根據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經驗,封建官府的各級官吏都是可以通過行賄買通的。於是人們就相信灶神同樣也是可以買通 的。每到祀灶之日(宋代以後主要在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就設法用粘糖等封住它的嘴巴,並用好話奉承它,於是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祭灶風俗。 由 祭 灶 的 供 品 看 來,人 們 對 這 位 會 打 小 報 告 的 灶 神 敬 畏 的 程 度 一 直 在 降 低。 早 先 還 用 黃 羊、豚 酒 等 牲 醴 慎 重 的 祭 拜。 到 後 來 乾 脆 就 酒 將他 灌 醉。 宋 朝 以 降,灶 神 根 本 就 成 了 被 開 玩 笑 的 對 象, 宋 人 祭 灶 使 用 一 種 稱 為 「 膠 牙 餳 」 的 灶 糖, 用 意 非 是 使 灶 神 上 天 後 說 些 甜 言 蜜 語。 也 有 人 說 是 要 讓 灶 神 的 齒 牙 被 糖 黏 住, 說 不 出 話 來。 北 方 常 見 的 灶 糖 有 所 謂 的 「 糖 瓜 」, 就 是 麥 牙 糖 沾 芝 麻 做 成 葫 蘆 或 瓜 形。 另 一 種 「 關 東 糖 」 ,是 以 江 米 磨 粉 加 飴 糖 制 成, 又 硬 又 脆, 可 以 久 存。
這種習俗在老北京極為盛行。祭灶所用的這種餳糖,北京叫「關東糖」,俗稱「糖瓜粘」。北京俗曲所謂「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夢梁錄》中的所謂「餳豆祀灶」,其中「餳」是為了粘住灶神的嘴,「豆」是給灶王爺馬匹上天時加的料。《燕京歲時記》說:「二十三日祭皂,古用黃羊,近聞內廷尚用之,民間不見用也。民間祭皂,惟用南糖、關東糖、糖餅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所以祀神馬也。」《北平風俗類征》引《食味雜詠注》:「歲除祀灶,南北俗五不用糖,又加糯米糰子,大小戶皆然,雲以之粘灶神口,則不於玉皇前言人罪惡。」《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載:臘月「二十三日,為祭灶君日,所謂東廚司命也。皆於上燈後祀神,以糖瓜、糖塊及什錦南糖為供品。」《北平風俗類征》載:「祭灶所用之供品,糖為大宗,有關東糖、南唐、糖瓜等種類。考其所以用糖之原因,據謂此日灶王升天,將各人善惡報告上帝。若盡情報告,則所作之惡事過多,必受上天之懲罰,故以糖粘其口,使之緘默寡言。有用糖一塊放於灶火中者,有用熔化之糖粘於灶王口中,並祝曰『好話多說,不好話少說』。」總之,在人們心目中,灶王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的監督善惡之神。他是一個有相當權勢的王爺,誰對它好,它就保佑誰在來年裡平安無事,乃至升官發財。誰要是得罪了它,它就會懲罰誰,就會遭不幸。每年臘月二十三他都要朝奏玉帝。凡人居家過日子難免有不周之處,為了避免灶王爺在玉皇大帝跟前說自家的壞話,人們就用各種辦法業對付它,用麥芽做的糖瓜或江米粘住它的嘴,使他不能在上天之後,胡言亂語。
老北京人流行祭灶也與當時北京的生活環境有關。從前北京人住房,都是磚木結構的,防火性能不佳,最怕著火。相傳灶君就是火德真君,是天上掌管火事的火神。祭奠灶君菩薩,可以預防火災。家裡有了火神保佑,自然是一種良好的寄託。於是老北京人,差不多家家戶戶供灶王爺。
「金灶」與「燒灶」
老北京供奉的灶王爺主要有兩種:「金灶」與「燒灶」。
金灶用於常年奉祀,又分雙座、單座。雙座用於有配偶的人家,單座為無配偶者所用。金灶系木版水彩印像,印刷精細。供金灶的大多是農民和城市裡的小門小戶。神紙的上方是二十四節氣表,正中是身穿官服的灶王爺,身邊是灶王奶奶的神像,當間有一馬夫牽馬;左右有「功曹「,是專管記錄人間善惡的神吏;下面(桌前)是「聚塵盆」,左右分別是一隻公雞、一隻狗,寓意雞犬寧家。買灶王爺神紙的時候,人們特別注意檢查二十四節氣部分的紙張是否有小孔?如有,最為忌諱。因為按迷信講,那個月會出虧空。至於賣灶王爺的店鋪,最擔心的是付出雙張,假如買主發現,就是麻煩事,因為灶王爺重張「預兆」要分家,非吵起來不可。灶王爺神紙也有不帶灶王奶奶的,那時專為買賣鋪戶預備的。因為舊時商店沒有女店員的緣故,所以老北京還有個歇後語是:「買賣家的灶王爺----光棍堂」。
燒灶是大戶人家在臘月二十三從香蠟鋪請來的灶神紙像。《京都風俗志》載:「二十三日晚間,於供桌設灶神紙像,或有二像者,謂之張灶、李灶,其一又曰燒灶」。這種神像系極粗糙的木版水彩印之而成,上題「司命之神」四字。大戶人家平日不供「金灶」,只是到了祭灶日,才把燒灶夾在一個木製的神紙夾子上,擺在正堂八仙桌後的正中央。
過去,老北京人祭灶王爺要新灶王爺像,像從市場上買得。不過舊時買灶王爺像,不能說「買」,只能說「請」。我國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曾創作過一個相聲段子叫《買佛龕》,別具幽默風格。相聲中說:舊時北京有位老太太,上了歲數,有點迷信,家裡供灶王爺,每月初一、十五燒香今佛,磕頭禱求。
甲:真有這樣的老太太,到初一、十五燒炷香,還磕頭哪,家裡年輕人就說:「您
燒香有什麼用?有錢買冰棍兒吃好不好!「
乙:真是。
甲:老太太不願意聽了:「有什麼用?求佛爺保佑!我這麼大歲數還活幾年,燒
香求佛就為保佑你們。」
乙:為保佑別人。
甲:其實老太太保佑誰啦?
乙:保佑誰啦?
甲:保佑賣香的啦。
乙:怎麼保佑他啦?
甲:您想啊,她要不買香,賣香的不就歇業了嗎?
乙:對呀。
甲:這種迷信老太太還主張供神。
乙;供什麼神?
甲:灶王爺。老太太說:「灶王爺是一家之主。」對灶王爺非常虔誠,早晚三炷
香。到了初一、十五還得犒勞灶王爺。
乙:嗯,吃頓好的?
甲:來半碗清茶。等到臘月二十三,是個大典。
乙:祭灶。
甲:買點兒糖瓜兒,擱桌上擺擺,臨完大伙兒一吃。
乙:叫人吃啦。
甲:把她那份兒神像一燒!愣說他「上天言好事」去啦。
乙:上天去啦?
甲:還得等他「回宮降吉祥」。
乙:他還能回來。
甲:不買他可不回來。
乙:買呀?
甲:買還不能說買,得說請。
乙:哦,請。
甲:可是不給錢人家不讓拿。
乙:多新鮮哪!
甲:老太太把這份兒燒了以後,又到紙店買一份兒新的,很尊敬地抱著,碰見一
個街坊小夥子。誰見著老太太都要說句話兒。
乙:那當然了。
甲:「大娘,出門兒啦?哈----買灶王爺啦?」這不是好話嗎?
乙:是呀。
甲:老太太不願意了。
乙:怎麼?
甲:年輕人說話沒規矩,這是神像,能說買嗎?這得說「請」。
乙:啊?
甲:「哦,大娘,我不懂,您這神像多少錢請的?」。「就他媽這麼個玩藝兒,
八毛!」
乙:老太太一心疼錢,也罵上啦!
在民間俗信中,灶王爺是受玉帝派遣常駐下界每戶人家的特派員,主管監察這一家成員的是非善惡,重點是對婦女。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上天述職,也就是向玉帝稟報這一年這家人的種種表現;三十夜隨著諸神下界回歸原崗位繼續新的一年工作。反映到灶王爺像的供奉行為中,人們一般把灶王像貼在灶火台正面上端,兩邊是聯語。人們熟知的對聯如:「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或「東廚司命」。臘月三十日晚上祭灶時揭下焚化,臘月三十日再請一份新的貼上。
祭灶儀式
祭灶儀式在臘月二十三晚飯後進行。祭灶的供品比較簡單。一般供品有關東糖、糖瓜、南糖三至五碗,涼水一碗,草料一碟。《北平風俗類征》引《霓裳續譜》載:「北平俗曲雲『臘月二十三,呀呀yao(口約),家家祭灶,送神上天,祭的是人間善惡言。一張方桌擱在灶前,阡張元寶掛在西邊。滾茶涼水,草料俱全。糖果子糖餅子,正素兩盤。當家人跪倒,手舉著香煙,一不求富貴,二不求吃穿,好事兒替我多說,惡事兒題我隱瞞。』」北京俗曲《門神灶》中唱道:「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一桌供,西邊配上兩碟糖。黑土乾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讚,贊那灶王爺降了吉祥。」這首俗曲描寫了舊北京當時家家祭灶時的場面和真實情景。
舊時,普通人家祭灶,通常都在夜間掌燈時分舉行。屆時,家家在院內立桿,懸掛天燈。祭祀開始時,點燃祭祀專用的羊油小紅蠟,俗稱「小雙包」。蠟扦下壓著黃錢、千張、元寶敬神錢糧一、至四份。由男主人主祭上香,跪拜後,祝以隱惡揚善之詞,嚴禁婦主祭,婦女只能在室內掃除爐灶。上香後依尊卑長幼,依次三叩首。待香燭燒近時,再行三叩首,將灶君神像揭下,連同香根、錢糧、草料等一併置於庭院中的錢糧盆中焚燒。祭灶時念念有詞兼「行賄」,如有一首這樣的《祭灶歌》:「灶王爺本姓張,騎著馬上上方,見玉皇奏本章,好話多說,壞話少說。」祭祀完畢,主人家將所有的糖與供品撤下,將糖剁碎,先往灶里投一塊碎糖,說是粘粘灶王爺的嘴,或者把關東糖在火上烤熔往灶王爺嘴巴上抹,給灶王爺點甜頭。然後全家分食糖塊。
祭灶是舊曆新年到來的信號。每逢此日,為了表示慶賀,人們還大量燃放鞭炮,所以老北京又把祭灶日稱為「過小年」。童謠稱:「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
一些窮苦之家,飯都吃不飽,哪有錢買關東糖祭灶。因此,舊京民間有歌謠流傳:「灶王爺,本姓張,一碗涼水三柱香,今年小子混得窮,明年再吃關東糖。」北京又有歇後語:「灶王爺伸手----拿糖」之句,寓意對方辦事情缺乏合作精神,講價錢,講條件過於剋扣。還有「灶王爺上天----離板」之句,寓語對方辦事情,缺乏章法,脫離準則,離板,即離譜之意。你「離板」,是因為從前北京人家供灶王爺的位置,大多有一塊板,是用作上供時放「糖瓜」使的,灶王爺一伸手,不就拿到糖了嗎?灶王爺上天,自然也就離開這個板了。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為什麼祭灶都由男人擔當,女人迴避呢?大概是因為,女人平時在廚房時候多,暴露問題一定不少,惟恐給灶王爺提了醒,向玉帝稟報時更添油加醋,所以要由男人祭灶。《日下舊聞考》載:「京師居民祀灶,猶仍舊俗,禁婦女主祭,家無女子,或迎鄰里代焉。」有的不僅不能由婦女主祭,甚至不能讓女人看見,祭後的糖果有不上女孩子吃。《帝京景物略》載:「<記>稱灶老婦之祭,今男子祭,禁不令婦女見之。祀余糖果,禁幼女不得令啖。」但有時婦女也不是絕不許拜祭,而是由男人先拜,女人後拜而已。《京都風俗志》云:「祭時男子先拜,婦女次之,諺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闊祭灶」與「窮祭灶」
所謂「闊祭灶」與「窮祭灶」是相對不同社會階層而言的。「闊祭灶」指的是豪門巨賈在祭灶時大講排場,不但供品豐盛,把關東糖碼得像大塔一樣,而且還給灶王爺糊升天用的車馬。如天寶進店劉家,每年送灶時都要糊一乘八人抬的官轎。東四六條的倉韓家,每年送灶時要糊一匹大馬。祭畢,將灶王碼兒及錢糧往放在轎內或馬鞍子上,點火焚化。「窮祭灶」是貧苦人家的祭灶方式。人們在灶台或牆壁的吊板上擺一碗水,燒三炷香,磕三個「素頭」,把灶王碼兒就地一燒,也算是對得起灶王爺他老人家了。
祭 灶 的 日 子在不同的地方 而 有所 不 同。習 慣 上, 商 家 到 歲 末,就 要 清 算 全 年 的 帳 務。 所 以 送 灶 同 時 也 是 催 債、 討 債 者 絡 繹 不 絕 於 途 的 時 候。 不 過,討 債 最 多 只 到 除 夕。一 等 吃 過 年 夜 飯, 就 算 沒 收 到 債 款, 主 客 見 面 時, 也 得 拱 起 手 來 互 道 恭 喜。所 以 北 方 有 句 俗 話 說:「 要 命 的 關 東 糖, 救 命 的 餃 子 」( 除 夕 夜 吃 餃 子 ), 就 是 形 容 這 種 情 形。
俗 傳 灶 神 上 天 稟 秦 人 間 一 年 善 惡 後, 廿 五 日 就 是 上 帝 下 降 之 日, 它 要 稽 查 是 非, 以 降 禍 福。 所 以 在 這 一 天 大 家 特 別 要 謹 言 慎 行, 尤 其 要 告 誡 小 孩 不 得 口 出 穢 言, 以 免 招 致 不 詳。
北京的灶君廟和火神廟
北京崇文門外花大街路北,有一座都灶君廟,廟中供奉灶王爺。這座廟宇有數層殿堂,規模不小,是全國最大的灶王廟。這座古廟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年間重建,原每年八月初一至初三有廟市。現在廟內的建築多經改建,成為東花市小學的校舍。僅存原廟門外的一對鐵獅子。這對鐵獅子為一雄一雌,均高約0.9米,長1.60米,原先分列廟門兩側,雄獅居左,雌獅在右,呈半蹲踞狀,雄獅右前爪下踩一繡球,雌獅左前爪踏一小獅,二獅相向對顧,風姿雄健.由於日久年深,獅身被摸蹭得光滑發亮,猶如塗了一層閃光的黑漆.鐵獅鑄造於康熙二十九年(1689年),雄獅項下鑄有「崇文門外上頭條巷童子聖會誠獻」銘文,
此外還有捐助者個人名氏共45人及「大牛、二牛、三牛」等文字。這對鐵獅子在久遠的歲月里不僅給灶君廟壯了門面,同時也給人們留下一句歇後語:「灶君廟的獅子----鐵對兒」,用來形容友好者的親密無間,形影不離。
灶王爺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樂,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在其成為家神之後,主要在各家各戶享受香火,社會上的灶王廟倒不多了。如今北京市海淀區四道口有灶君廟路,其地有一株古槐,是早年立於灶君廟山門前的一株神樹。灶君廟派出所所在地,就是當年灶君廟故址。
北京的火神廟
1、火神廟,內一區,火神廟大街12號。
2、火神廟,內三區,國子監街。
3、火神廟,內五區,地安門外大街地安橋北。
4、火神廟,內五區,地安門西。
5、火神廟,內五區,地安門外大街92號。
6、火神廟,內六區,火神廟衚衕5號。
7、火神廟,內六區,火藥局火神廟衚衕。
8、火神廟,內六區,內宮監衚衕。
9、火神廟,外二區,李紗帽衚衕西火神廟夾道。
10、火神廟,外四區,白馬寺坑。
11、火神廟,外三區,花市西大街32號。
12、火神廟,外三區,夕照寺西里南。
13、火神廟,外三區,柴市。
14、火神廟,外五區,南堂子。
15、火神廟,外二區,琉璃廠。
這是民國年間,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進行調查之後,編寫而成的一個資料,記載的是當時尚存在的,沒有斷香火的寺廟。當時已經荒廢的火神廟則未予收錄。因此,這個數字並不是所有火神廟的數字。北京最有名的火神廟是火德真君廟。
一、火德真君廟
火德真君廟,俗稱火神廟,坐落在地安門外大街77號,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傳為元建。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修。殿宇改作琉璃瓦頂,並建重閣,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俗稱火神廟。
廟坐北朝南,有門東向。東向山門內外各有一座牌樓。山門外有旗杆,山門內有鐘鼓樓,山門之間,黃琉璃筒瓦綠剪邊歇山頂。前殿為靈宮之殿,面闊三間,歇山,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二層殿面闊三間,勾連塔建築,前為硬山箍頭脊,後為歇山,蘭琉璃瓦綠剪邊筒瓦頂。三重殿為二層,硬山調大脊,蘭琉璃瓦綠剪邊筒瓦頂。四重殿為二層,為萬壽景命寶閣,硬山調大脊,黃琉璃瓦頂。東西配樓二層,硬山調大脊,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殿後有亭,可望什剎海。現如今佛殿寶閣建築基本完好,難神塑早已去向不明。前半部已為民居,後半部為招待所佔用。院子里尚有零星石塊於地上。
明代天啟年間,皇帝曾頒旨,每年六月二十三日祭火神,每到這一天舉國祈禱,預防火災。為什麼六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不過舊時北京此時多乾旱,氣溫高,一時易燃物品容易發生火災,此日祭火神呼喚臣民慎火,也是有意義的。據北京古文獻記載:「天啟丙寅五月初六已時,天色皎潔,忽有聲如吼,從東北方漸至。京城西南角灰氣湧起,屋宇動蕩,須夷大震一聲,天崩地塌,昏黑如夜,萬屋平沉,東自順城門大街,北至刑部街,長三四里,周圍十三里,盡為齏粉,屋數萬計,人以萬計。王恭廠一帶,糜爛尤甚,殭屍層疊,穢氣熏天,瓦礫盈空而下,無從辨別街道門戶。震聲南自河西務,東自通州,北自密雲、昌平、變相同。城中屋宇無不震裂,舉國狂奔,象房傾記,象俱逸出。遙遙雲氣,有如亂絲者,有如五色者,有如靈芝黑色者,衝天而起,經時方散。歙天監周司歷奏曰:「五月初六已時,地鳴,聲如霹靂,從東北艮位上來,行至西南方有雲氣障天,良久未散。」占曰:「地鳴者天下起兵相攻,婦寺大亂。」又曰:「地中洶洶有聲,是謂凶象,其地有殃。地中有聲混混,其邑必亡。」魏忠賢謂妖言惑眾杖一面,乃死。後宰門火神廟學巍煥。初六日早,守門內待忽聞音樂之聲,一番粗樂過,又一番細樂,如此三疊。眾內待驚緝。巡輯。其聲出自夜中,方推殿門入,忽見有物如紅球,從殿中滾出,騰空而上。俄而東城震聲發矣。哈噠門火神廟廟祝,見火神颯颯行動,勢均力敵將下殿,忙拈香跪告曰:「火神老爺,外邊天旱,切不可走動。」火神舉足欲出,廟祝哀哭抱住。方在推讓間,而震聲旋舉矣。「
昔日北京多火災,為祀求神靈保佑平安,北京建了許多座火神廟,有皇室建的,也有民間建的,還有商店合建的。
在紫禁城中軸線上,宏偉壯觀,規模最大的火神廟在御花園內,稱欽安殿,殿內的火神,稱為真武大帝,如今還安穩地「坐」在殿堂里。他臉紅,眉紅,頭髮紅,雙目怒瞪,猶如火焰四射一般。明清兩代24位皇帝都曾在這位火神面前頂禮膜拜,虔誠祈禱。
據說火神是農曆六月二十三日出生的,所以,在皇宮裡,每逢這一天,大臣們都要到火神廟為火神過生日。虔誠的帶著紙錢、線香,在火神塑像前點燃,在供桌上擺好水果、點心等供品,供奉火神品嘗。在燒過香火作輯磕頭之後,水果和點心就留給太監們飽餐了。據說心誠則靈,每年朝拜這麼一回,火神就可以保佑皇宮平安無事。
至於火神是否六月二十三日出生的,暫時還不好考證清楚,反正古書上一直是這麼寫的。如果從防火觀念出發,此議也甚合情理。農曆六月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正是盛夏季節,暑熱異常,氣溫頗高,在這種情況下,是最容易發生火災的。尤其在唐代之後,我國發明了火藥。火藥在高溫影響下會發生爆炸。當火藥用於皇家的時候,火藥爆炸則會震擊皇宮,乃至動搖皇帝的寶殿。有名的明清火藥局爆炸案,多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歷代的雷擊火災,也多發生在這個時候。因為在盛夏時節,宜慎火,做好防雷工作。於是高明的古人便給火神編造了一個誕辰之昌。適為暑熱之時,正是開展消防工作的好時機。現如今科學發展了,相信火神避火功能的大概不多了,也沒有人在農曆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火神了。不過夏季火災可比當初複雜多了。某些化學易燃物品在高溫影響下易於失火的增多了。為此,在這個時節,積極做好防火工作,採取防暑降溫措施則是十分必要的。
火神廟是北京的一種特有文化。以北京琉璃廠火神廟為例,這裡街長不足一公里,有兩座火神廟,路北的火神廟,為皇家資助建成,旨在保護這一帶的書店、紙店、古玩店免受火災洗劫。這裡的文化市場實際是以火神廟為中心的。沒有火神廟,就沒有琉璃廠。有人從魯迅日記中統計過,魯迅在北京期間,曾到琉璃廠來過四百八十多次,買了3800件東西。魯迅去琉璃廠大多要去火神廟,所購文化用具、圖書典籍,大部分是購自於火神廟。
第一章歡歡喜喜過新年(3)
門神·春聯·年畫
年糕·壓歲錢
除夕之夜
門神、春聯、年畫
門神
春節前貼門神,是北京人很早以前就有的習慣。在我國民間,門神是受到普遍信仰的神祗。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人們對門神的理解可謂五花八門。古代祀典中的五祀,其中之一便是祀門。《禮記·王制》曰:「大夫祭五祀。」鄭註:「五祀謂司命也,中liu(雨留)也,門也,行也,厲也。」《禮記·祭法》曰:「大夫立三祀,曰族厲,曰門,曰行。」《禮記·喪大記》的注云:「君釋菜,以禮禮門神。」這種對門的信仰,是原始自然崇拜的反映。在遠古時代,人們認為凡與人日常生活有關的食物,皆有神在,人們要小心奉祀,以報其恩德。這是祭思門神的最早來源。在魏晉之時,這種觀念依然十分流行。據《初學記》引《玉燭寶典》載:「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門戶。」又引《荊楚歲時記》曰:「今州里風俗,望日祭門,先以楊枝插門,隨楊枝所指,仍以酒脯飲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到了後世,五祀成為國家祭典的重要儀式,民間信仰中的門神則與其原始形態分道揚鏢了。
古代門神的主要職能是驅惡避邪,保障家庭平安。一般認為,門神的這種功用是由桃符演變而來的,並最後定位於神荼、鬱壘二位神話人物身上。《搜神記》引《黃帝書》云:「上古之時,有二神人……度朔山,山上有大桃樹,二人依樹而住。於樹東北,有大穴,眾鬼皆出入之穴。荼輿、鬱壘主統領簡擇萬鬼。鬼有妄禍人者,則縛以葦索,執以飴虎。於是黃帝作禮歐之:立桃人於門戶,畫荼輿、鬱壘與虎以象之。今俗法,每以臘終除夕,飾桃人,垂葦索,畫虎於門,左右置二燈,象虎眼,以祛不祥。」《三海經》、《風俗通義》等都有類似的記載。神荼、鬱壘本是神話人物,兩漢以後門神逐漸成為人們避凶納吉的偶像。以桃木驅鬼的信仰,在我國古已有之。於是人們在除夕時懸掛桃人,門上畫神荼、鬱壘的神像,以此來驅鬼避邪。據《淮南子》載:桃符以兩塊長約七八寸,寬一寸余的桃木做成。上面書寫除禍降福的吉利語。春節到來之際掛在大門兩側,以驅除鬼邪。人們又將神荼、鬱壘的像畫在桃木板上或紙上,貼在大門兩側,並稱之為「門神」《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到了後來,這種風俗簡化為懸桃符驅邪,而守衛門戶的職責自唐以後逐漸轉交給鍾馗和武士門神。但在宮廷以及貴族家庭,仍然沿用除夕懸掛神荼、鬱壘神像的習俗,一直到清代。《北平風俗類征》引《北京歲華記》載:「元旦貴戚家懸神荼、鬱壘,民間插芝梗、柏葉於戶。」而民間的武士門神像上,也常標有神荼、鬱壘的名字。
在民間傳說中,門神據說是東周列國時代的魯班發明的。他在主人家的門扇上製作一個螺獅形狀的門鎖和門環。寓意避邪。也許是螺獅體形微小,不太引人注意吧,後人又改用猛獸頭像製作門鎖和門環,稱作鋪首。然而,在北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門神,即不是螺獅,也不是神獸,而是「人」。第一個以武將為題材的門神是直接印在門上的。據說西漢時代,一位王爺患病,想早些痊癒,命人在殿門上畫了一位勇士像,名叫成慶,意在借武士的威風,驅走病魔。可是民間對他並不了解,老百姓從早已熟知的古老神話中,選擇並確定了自己的門神----神荼和鬱壘。傳說他們是兄弟倆,頗受黃帝信任,對惡鬼毫不留情,黃帝命此二神統轄天下歷鬼。這二神守在鬼門邊,一發現傷害好人,幹了壞事的惡鬼便提去喂老虎。人們崇敬執法嚴明的神荼和鬱壘,於是按照神話的提示和自己的想像,用桃木雕成手拿蘆索的兩個神人,代表神荼和鬱壘,放在大門兩旁,用來御魔驅鬼。為了簡便,後人又在左門扇上畫神荼,右門扇上畫鬱壘。他們身披盔甲,手持青銅牆鐵壁大板斧,也有直接把他們的名字寫在門面上的。
在唐代,出現了一位赫赫有名的門神----鍾馗。據說,唐明皇患惡性症疾,昏睡之中,見小鬼盜走愛妃楊玉環的紫香囊及自己的玉笛。氣惱之中,又見一大鬼大步流星跑來,提住小鬼,挖去雙眼,一口吞食。唐明皇問大鬼的來歷,回答名叫鍾馗,生前受小人陷害,未考中武舉,羞惱之下,撞死在殿前。死後立誓要掃清天下妖孽,祛邪去災。唐明皇醒後便命畫家吳道子據夢畫了多幅《鍾馗捉鬼圖》,分贈群臣,並「欽告天下,於歲暮掛鐘馗像祛邪魅。」這是《唐逸史》、《補筆談》中記載的有關鍾馗的傳奇故事。至今,鍾馗依然是民間喜愛的門神。
我國民間有在門戶懸掛神怪之物,以恐嚇妖魔、驅鬼辟邪的習俗。神荼、鬱壘因為會捉鬼唯虎而被奉為門神。到了唐玄宗時,行貌猙獰古怪、能劈吃小鬼的鐘馗問世以後,迅速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不久人們就把他的畫像貼在門上、壁上,取代了神荼、鬱壘的門神地位。在普通人家的門上、壁上,都貼有一張猙獰可怕的畫像,一手持劍,一手抓按妖怪。人們相信,貼上這種圖象,家中就可以不受鬼的攪擾。對鍾馗的來歷,前人曾作過詳細的考證。中國古代曾稱一種棒槌為「終葵」。古人在舉行驅除鬼疫的儀式中,總要揮舞「終葵」。日久天長,「終葵」就成為驅鬼的象徵,從而在人們心目中具有了辟邪的神通。在唐朝李延壽所著的《北史》中,有一人名堯鍾馗,字辟邪,可見「鍾馗」是一件辟邪的東西。自魏晉至隋唐,常有人以鍾(與「終」音同)葵為名,以求壓制邪鬼。如北魏有叫楊鍾葵、於鍾葵的;北齊有叫宮鍾葵、慕容鍾葵的;隋朝有叫喬鍾葵、總寶鍾葵的;唐朝有叫張鍾葵的。唐代除了虛構了上述鍾馗捉鬼的故事外,還出現了鍾馗捉鬼圖,而且相傳為吳道子所作。從此以後,鍾馗捉鬼的傳說不脛而走,從宮禁的民間廣泛流傳。據《北平風俗類征》引《舊京遺事》云:「禁中歲除,各宮門改易春聯,及安放絹畫鍾馗神象。象以三尺長素木小屏裝之,綴銅環懸掛,最為精雅。先數日各宮頒鍾馗生於諸皇親家。」《京都風俗志》也有十二月懸掛鍾馗的記載。
以武士作為門神在我國也歷史久遠。《漢書·廣川王傳》載:「其殿門有成慶畫,短衣大絝長劍。」可見當時已有圖繪勇士於殿門的作法,但尚不能確定其作用是否與門神相當。到了宋代,除了神荼、鬱壘、鍾馗之外,也常有畫武士為門神者。只是當時所畫的像僅僅是象武士,而並沒有具體的指出這個武示是什麼人物。元明以後,才開始出現秦瓊、尉遲恭、胡二將軍、溫嶠、岳飛元帥等稱呼。
在武士門神中,迄今流傳最廣的是秦瓊、尉遲恭二位名將。他們充當門神的故事最初見於《西遊記》第十回,《歷代神仙通鑒》卷一三也有記載。據傳說,在唐代,唐太宗有兩位將軍,一個是勇猛無比的尉遲敬德,一個是每戰必勝的大將秦叔寶。傳說太宗患病,常聽見有鬼呼叫,遂命二將軍戌裝守門,鬼不再來。於是太宗命畫工繪二人像懸於宮門,從此平安無事。此二人能鎮鬼的故事傳到民間,亦被人們尊為門神。近代以來,人們大多以這二位將軍為門神畫像。以溫嶠、岳飛為門神的信仰,主要流行於江蘇蘇州地區。而趙雲、趙公明、燃燈道人、損臏、龐涓等,因為他們都是小說《三國演義》、《封神演義》、《孫臏演義》中的重要人物,故而受到民間的崇信,在一些地區被尊為門神。
除了上述種類的門神外,還有一類祈福門神。這類圖象所繪的人物,雖然稱為門神,其實際作用並不是為了守衛門戶,而只是把他貼在屋門上,為的是祈求福運。這類人物中最有名的是賜福天官,有的繪福祿壽三星,代表功名與祿位。有的繪天仙聖母與送子娘娘,表達一種求子的願望。有的繪和合二仙,象徵和睦。這是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思想的轉變,人們對門神的要求也在發生變化:在原本辟邪免災的基礎上,還希望從它們那兒獲得功名利祿。最遲到明代,武士門神的畫像上經常添畫「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皆取美名,以迎祥祉。」到了後世,索性取消了門神的祛邪義務,專為人們祈福,於是民間形成了以天官、狀元、福祿壽星、和合、財神等為門神的習俗。《北平風俗類征》引《京都風俗志》就有記載:「(十二月)中旬,人家換桃符、門神、鍾馗、福祿天官、和合。」清宮各處所貼的門神與眾不同,可分八類:一將軍,分金將軍、紅將軍、綠將軍及滿雲金紅綠將軍共六種;福神,分綠加官、白加官二種;三勇士;四童子;五麒麟,六娃娃;七神判,分滿雲(石朱)判即福判二種;八三星,即福祿壽三星。各種門神從乾清門至後宮,都要按定製分別張貼。雖然門神的種類很多,但從民間信仰的角度看,門神就是門神,只需畫上一個勇士即可,不必實有其人。正如《北平風俗類征》引《燕京歲時記》所言:「門神皆甲胄執戈,懸孤佩劍,或謂為神荼、鬱壘,或謂為秦瓊、敬德,其實皆非也,但謂之門神可矣。夫門為五祀之首,並非邪神,都人神之而不祀之,失其旨矣。」
就老北京的習俗看,雖然門神有各種不同的版幅,但老北京沿用秦瓊、尉遲恭二位武將的彩繪木刻版畫。按當時習俗,凡是沒有「門心」的大門才貼門神。門神算雖是北京人所謂的「家宅六神」之一,但從來不受香火,不享受任何供養。除了春節外,北京人在新婚大喜等重要日子,也要貼帶雙喜字的將軍或童子麒麟、和合二仙的門神等。
春聯
春聯是楹聯的一種,又名「對聯」、「對子」或「春貼」,是我國人民過年時最喜愛的年貨品種。新年貼春聯,是北京風俗之一。春聯的前身叫「桃符」。古人認為鬼畏桃木,桃木可以驅邪,於是新年門上都要插上它,以驅災避禍。《太平御覽》引《典術》載:「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厭伏邪氣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門,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門,以厭邪氣。」另據《三海經》、《風俗通義》、《搜神記》中載:在東海的度朔山,山上有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住著神荼、鬱壘二神,常以葦索縛鬼喂虎。其中也提到立桃人於門戶,祛除不祥。從漢代開始,用桃作厭勝工具的習俗逐漸流行起來,出現了桃人、桃印、桃梗、桃板、桃符等。《風俗通·祀典》云:「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索,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衛凶也。」在這幾種桃制厭勝具中,桃人是以桃木削成人行,沒有文字元號,立於門旁。桃梗的行制基本與桃人相同。桃印、桃板、桃符,都有符號,最初是巫術咒符,後來畫有神荼、鬱壘的畫像,木刻或寫字的出現較晚。宋人黃復休在《茅亭客話·蜀先兆》中載:「先是,(五代)蜀主每歲除日,諸宮門各給桃符一對,俾題『元亨利貞』四字。時偽太子善書札,選本宮策熏府桃符,親題曰:『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八字,以為詞翰之美。」當時這些製品不僅僅見於除夕,
據 說 歷 史 上 第 一 幅 春 聯,是五代十國後蜀之主孟昶在廣政二十七年(964年)創 作 的。五 代 以 前, 過 年 時 人 家 都 在 門 上 掛 驅 邪 的 桃 符。 據 《 宋 史 》 「 蜀 世 家 」 記 載, 有 一 年 過 年, 孟 昶 命 令 宮 中 大 學 士 辛 寅 遜 題 詞 在 桃 符 上, 但「昶 以 其 非 工 自 命 筆 題 云:『 新 年 納 余 慶,嘉 節 號 長 春 』。」這種上下句聯語的桃符(春聯),在宋代開始普遍流行。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其著名的《元日》詩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後來,文人墨客競相效法,相沿成習,天下流行。宋代流行的是掛木製桃符的習俗。《東京夢華錄》云:「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夢粱錄》也載:「釘桃符,貼春牌。」
「春聯」一詞正式出現在明朝初年。而紙制的春聯也是明清時才興盛起來的。所以明清所說的桃符,除了木製的以外,更多的是紙制的。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後,「除夕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幅。」頒旨後,親自微服上街觀賞。看到家家戶戶貼出了紅色的春聯,一 派 升 平 景 象,心 中 十 分 喜 悅。偶 然 間發現一戶人家未貼春聯。經查問,原來是一戶閹豬為業的窮人,自己不會寫又無錢請人代筆。牧童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原諒了他,要 過 筆 墨,親自書寫了一幅春聯送給他。聯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後 來 這 戶 人 家 知 道 這 是 御 筆 親 書 的 對 聯,就 裱 背 起 來,掛 在 中 堂 上,燒 香 敬 奉。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後仍沿襲南都之制。京城人家特別是那達官貴人之家、王府門第,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以示喜慶。
到了清朝中期,北京的春聯,已發展到鼎盛時期,在北京城裡,不論是民宅,還是商家,每到春節來臨之際,無不春聯盈門,春風畫意甘雨宜人。由於紙制的春聯容易製作,費用也小,所以其行制也多了起來。除了傳統門框的對聯外,增加了們楣上的「橫批」,也稱「橫楣」,從而構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完整的春聯類型。此外還有斗方,即在一塊方紙上對角寫字,或寫一個字,如「福」,或在每角寫一個字,成四字吉語,如「吉祥如意」,貼在影壁、門扇、柁頭上。還有一種「帖子」,用單條的紙,貼在一些窄的地方,如米面櫃、缸以及車轅處,上面寫有「米面如山」、「日行千里」等。春聯已成為一項古老的文化傳統習俗,並且一直沿襲至今。
春聯一般是以紅紙為底的對聯,用 墨 汁 或 金 粉 寫 上 吉 祥 的 對 句,在 新 年 期 間 貼 在 大 門、牆 壁、房 門、倉廚 等 地。 《燕京歲時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祭皂以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或用朱箋,或用紅紙,惟內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紙,緣以紅邊藍邊,非宗室者不得擅用。」可見舊時貼春聯有許多講究。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一般人家一律用紅紙;有死喪的人家用藍紙;寺廟用黃紙。
貼春聯,講究是書寫而成的。要有針對性的,而不是印得的,現成的,千篇一律的。舊京有專門為人們寫春聯的「對子鋪」,人們稱之為「對鋪」、「書春鋪」等。從業者多是私塾的老師和學生,以及賦閑的文人。他們在店鋪前擺個攤子,貼出寫有「點染年華」、「書春墨庄」、「借紙學書」、「代耕」、「翰墨」、「塗鴉」等的紅紙簽。行紙一應俱全,包括聯對、橫批、門心、抱柱、斗方、春條、佛對等。書寫春聯用的紙張,包括順紅、梅紅、朱箋、擦油土箋、木紅、萬年紅等。《燕京歲時記》載:「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春 聯多用吉祥如意的詞句以對仗形式寫成,內 容 要 講 求 對 句 工 整,含 意 吉 祥, 可 算 是 中 國 文 學 的 一 種 特 殊 文 體。可以認為,春聯是整個楹聯中最受群眾歡迎的對聯形式之一,表達了人們新年伊始圖個吉利的傳統心態。當然,有些有共性的春聯,還是被廣為應用的,如「春回大地,五福臨門」,「春到人間福滿堂,天增歲月人增壽」,「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運盈門天賜福,花開富貴滿堂春」。這些春聯雅而不俗,經久而被流傳了下來。
由於人們的社會職業和文化素養不同,因此出現了許多不同職業類別的春聯。人們往往能從春聯上得知這戶人家的職業和社會階層。舊時京城有許多行業,各行各業書寫春聯,有不同特點。下面是各行各業專用的春聯:
1.理髮業:「雖是毫端末枝,居然頂上功夫。」「臘鼓催人除積舊,春風拂面看更新。」「滿面春風由我手,一年生意出人頭。」「不教白髮催人老,更喜春風滿市塵。」
2.鞋業:「經年足跡無虛度,開泰春風滿市塵。」「晴雨行皆利,中西式並參。」
3.書店:「除夕喜迎新世界,回春爭讀好文章。」
4.酒樓:「一盅兩體春日好,萬戶千家祝太平。」「四海桃符迎旭日,滿堂春若醉椒花。」
5.藥店:「花臨圜(口貴)如佳客,葯采峨嵋最上峰。」「參若靈丹長生藥,元體天地好生德。」
6.航業:「御風鼓輪,大川利涉。」「乘風破浪,壯志堪酬。」
7.酒業:「杏花深處好,竹葉釀來佳。」「仙體釀成天上露,香風佔到世間春。」
8.運輸旅遊:「攬天地山川文物,為東西南北主人。」
9.米店:「轂乃國之寶,民以食為天。」
10.茶葉:「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掃雪應憑陶學士,辯泉猶得陸仙人。」
11.山貨:「品羅萬有貨財殖,山出諸珍寶藏典。」
12.布業:「經綸有緒原同錦,衣被群生總賴棉。」
13.顏料油柒:「誰是生涯多粉錦,原來世界重輝煌。」
14.綢緞業:「此中有錦繡,以外無文章。」
15.印刷業:「莫算文章交印板,從知大雅貴扶輪。」
16.珠寶業:「光華能照乘,聲價重連城。」
17.眼鏡業:「江山澄氣象,冰雪凈聰明。」
18.鐘錶業:「刻刻催人資警省,聲聲勸爾惜光陰。」
19.旅館業:「乾坤到處皆吾室,風月誰家不是鄰。」「相逢皆萍水,小住息風塵。」
20.饅頭店:「燕京景色春光美,山東饅頭大又香。」
除了不同職業有不同的春聯外,不同的居室也需貼不同的春聯,比如:
客廳春聯:「留客風吹竹,吟詩月滿堂。」「如意花明仁壽鏡,豐年玉映吉祥雲。」
堂房春聯:「花徑晴光暖、草堂瑞氣浮。」「春如草堂添喜色,花飛書案有清香。」
房門春聯:「春風來小屋,和氣滿香閨。」「菱花光映紗窗曉,竹葉香浮草戶春。」
重門春聯:「燕報重門喜,鶯歌大地春。」「風送鳥聲來上苑,月移花影過重門。」
書房春聯:「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文章醉我非關酒,風雅宜人不在山。」
年畫
年畫,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由於每逢春節之際張貼,故稱年畫。年畫歷史悠久,最早出現的是「門畫」,俗稱「門神畫」,是由古人「驅凶避邪」的祈年活動演變而來的。它 的 起 源 和 春 聯 一 樣, 都 和 古 代 的 桃 符 有 關。應 劭 的 《 風 俗 通 義·祀 典 》引 《 黃 帝 書 》中提到了東海度 朔 山 上 有桃 樹,神荼 與 郁 壘以 葦 索縛鬼喂 虎。 漢 代 縣 官 多 在 臘 日 或 除 夕 「 飾 桃 人,垂 葦 茭, 畫 虎 於 門」, 以 抵 御 邪 崇 的 進入。到了南北朝 時,就 將 神 荼、郁 壘 直 接 畫 在 桃 板 上。《荊楚 歲 時 記 》載「造 桃 板 著 戶,謂 之 仙 木, 繪 二 神,貼 戶 左 右, 右 神 荼, 右 郁 壘, 俗 謂 之 門 神。 」也 有 人 直 接 將 神 荼、郁 壘 的 名 字 寫 在 桃 木 上,省 去 了 繪 畫 的 麻 煩。桃 符 發 展 到 後 來,漸 漸 分 化 成 春 聯 及 門 畫,其 中 的 門 畫 就 是 年 畫 的 前 身。唐宋時期,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盛行貼年畫。到了明清時期,年畫得到鼎盛的發展,各種流派風格的年畫相繼出現。如天 津 的 楊 柳 青年畫、江蘇蘇 州 的 桃 花 塢年畫、 山 東 濰坊 的 楊 家 埠年畫、四川綿竹年畫等。到了現代,年畫的品種和風格有了更大的發展,其手法和內容得到擴展,形成了今天內容廣泛、品種多樣、表演豐富的一種我國獨特的、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畫種。
年 畫 的 種 類,按作用可分為門畫、中堂畫、門箋、掛曆、年曆畫等。內容多為喜慶、吉祥、人壽、年豐、招財、進寶、鎮邪、避鬼等傳統題材,後又擴展有反映社會生活、山水風光、道德風氣等內容。
「門畫」的作用與門神相當,用以鎮鬼避邪。神荼、鬱律、秦瓊、尉遲恭、鍾馗、趙公明等都作門畫。隨著時代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英雄形象出現在門畫上,如歷史上的武將、農民起義的首領,甚至英勇善戰的解放軍戰士。貼門畫已跳出傳統的範疇,而成為一種傳統的慶新年的習俗得以傳承下來。
中堂畫是年畫的重要品種,主要擺放在住宅的正堂位置,並在其上安置祖宗的靈位、菩薩神像,四周貼有「五穀豐登」、「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福祿壽禧」等吉祥條幅,祈求神靈的保佑。現代的中堂畫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了傳統的福祿壽等內容外,人民領袖、民族英雄、歷史名人,以及山水花年鳥、樓亭廟宇、飛禽走獸,乃至書法、攝影等等,都受到人們的歡迎。
「門箋」是過年時貼在大門的門楣上的一種小型年畫。它上變平齊,下邊呈梯形或鋸齒形的三角剪口,每張有一相同的圖案紋樣,有的圖案是打孔鏤空花紋上配有吉祥的詞句,幾張並聯貼在一起。一般認為,門箋是由古時候的招幡紙演化而來的。人們生怕鬼魂進家作怪,就到寺廟或請巫婆在紙上畫雙咒符,帶回貼在門楣上驅邪。又怕風吹雨淋保存不長,就在紙邊扎幾個小孔過風。這就是打孔門箋的雛形。如今的門箋已基本擯棄了本來的迷信意義,雖然仍保留了傳統的形式,但內容上多以「五穀豐登」、「富貴安康」、「來年興旺」等祈望生活幸福的字句來表達群眾的心愿。
從製作工藝上分,年畫可 分 為 版 畫 、 刻 紙、 紙 繪三 種。版 畫 是 以 木 刻 圖 案, 再 按 圖 上 色 而 成。這 一 類 的 年 畫 以 天 津 的 楊 柳 青、山 東 濰坊的 楊 家 埠、河 南 的 朱 仙 鎮、蘇 州 的 桃 花 塢 及 廣 東 的 佛 山 鎮的年畫 最 為 著 名。年 畫 的 特 色 因 地 而 異,但 是 它 們 的 用 色 活 潑 大 膽,含 意 吉 祥卻 是 一 致 的。刻 紙是 用 刻 刀 在 紙 上 雕 鏤 圖 案,畫 面 的 設 計 極 具 巧 思, 雕 工 細 膩 處,可 以 傳 達 出 極 生 動 的 姿 態。 紙 繪的 年 畫 內 容 以 神 像 為 主,神 荼、郁 壘、鍾 馗、財 神、天 官 賜 福 等 都 是 很 受 歡 迎 的 題 材。
正式稱年畫,始於清代的光緒年間。北京傳統年畫多來自天津楊柳青,俗稱為「衛抹子」。主要是木刻水印,線條單純,色彩鮮明,畫面熱烈。其主要題材有表達福祿壽禧、吉慶平安的;有春牛、金雞、胖娃娃、花鳥的;有表現《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等名著片段的;有《雪景圖》、《圍景》、《漁家樂》、《桃花源》、《鄉村景》等風景的,以及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傳統戲劇等內容,體現了勞動人民對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的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很受城鄉人民喜愛。其中的《五瑞圖》最為膾炙人口。《五瑞圖》包括椿樹、萱草、芝蘭、磐石和竹五種物體。椿樹,古人把它比作父親,象徵長壽;萱草,象徵母親,因為萱草一名忘憂草,有了煩憂,向母親訴說,煩愁自解;芝蘭象徵好子弟;磐石表示穩固;竹表示平安。《五瑞圖》所表示的是:在新的一年父親壽比南山,母親福如東海,子孫綿延,家基昌隆,萬事平安。我國著名的國畫家齊白石、徐悲鴻、蔣兆和、李可染、黃胄都曾創作過深受北京人歡迎的年畫。每年春節之前,北京的年貨市場上有專門的畫棚子,年畫是最暢銷的商品。
北京人作畫印畫,至少已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了。1974年我國考古界在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中,發現了一大批遼代文物,其中有一幅釋迦牟尼佛畫像,就是在燕京印刷的。在古代歷史上,北京榮寶齋木版水印畫,享有盛名,早年曾承印過許多年畫。當年魯迅、西締先生曾委託榮寶齋印製《十竹齋箋譜》。楊柳青畫界,同北京畫界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互相取長補短,提高國畫技藝水準。隨著改革開放大好形勢的發展,北京年畫開始走向世界。現代北京年畫,是用多種先進方法印刷的,而且形式多樣,有中堂畫、條屏、掛簽、斗方、窗頂、桌圍、灶畫、喜幅等數十種形式。題材十分廣泛,有山水花鳥、戲劇人物、民間傳說以及反映現實生活的勞動生產和四化建設等,彩色繽紛,絢爛多姿,風格獨特。
俗話說:「有錢無錢,買畫過年。」新春佳節貼年畫已遍布北京城鄉。
年糕
北京人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蒸年糕,吃年糕。
年糕據說源於伍子胥。傳說:吳王夫差不聽大臣伍子胥「聯齊抗越」的主張,發兵攻打齊國。伍子胥預料到自己將有殺身之禍,就偷偷地和幾個親信說:「我死了以後,如果國家有難沒糧吃,你們到象門城牆下挖地三尺,就可找到能吃的東西。」不久,伍子胥果然以「私通齊國」、「阻撓攻齊」的罪名,被吳王夫差逼迫自殺。伍子胥死後不久,越國就趁機出兵攻打吳國。夫差連打敗仗,城裡居民處在彈盡糧絕的困境之中。伍子胥的部下想起伍子胥生前的囑咐,就帶領軍民到象門牆下去挖糧,果然挖到了許多可以吃的「城磚」。原來它是糯米粉蒸煮後壓制而成,特別堅韌,既可做磚砌城,又可充饑。從此以後,每逢過年,吳國的百姓都要蒸糯米糕,用以紀念這位為國為民的伍子胥。
為什麼過年要吃年糕?這主要是為人們討個吉利兒,粘粘糕的諧音正是「年年高」。過年比一年更高哩! 再 加 上年糕 有 著 變 化 多 端 的 口 味,幾 乎 成 了 家 家 必 備 的 應 景 食 品,年 糕 的 式 樣 有 方 塊 狀 的 黃、白 年 糕,象 徵 著 黃 金、白 銀,也 有 條 狀 的 寧 波 及 福 州 年 糕,造 型 模 仿 銀 條,都 是 以 形 狀 寄 寓 新 年 發 財 的 意 思。因此,過年備餐,蒸年糕是必不可少的。
從 前 的 年 糕 制 作 全 憑 手 工。前 一 天 就 要 先 把 糯 米 浸 泡 一 夜,再 用 石 磨 磨 成 米 漿,裝 進 布 袋 後,在 袋 上 放 石 頭 重 壓。等 水 份 瀝 乾 後,再 將 米 團 取 出,加 上 配 料、調 味,然 後 在 蒸 籠 中 以 炭 火 慢 慢 蒸 熟。 想 蒸 出 色、香、味 俱 全 的 年 糕,就 絲 毫 馬 虎 不 得。 巧 手 的 主 婦 們 往 往 可 以 憑 著 多 年 的 經 驗,在 每 一 個 步 驟 都 拿 捏 得 恰 到 好 處。
年 糕 的 口 味 因 地 而 異。北 京 人 喜 食 江 米 或 黃 米 制 成 的 紅 棗 年 糕、百 果 年 糕 和 白 年 糕。 河 北 人 則 喜 歡 在 年 糕 中 加 入 大 棗、小 紅 豆 及 綠 豆 等 一 起 蒸 食。山 西 北 部 在 內 蒙 古 等 地,過 年 時 習 慣 吃 黃 米 粉 油 炸 年 糕。有 的 還 包 上 豆 沙、 棗 泥 等 餡。山 東 人 則 用 黃 米、紅 棗 蒸 年 糕。北 方 的 年 糕 以 甜 為 主,或 蒸 或 炸,也 有 人 乾 脆 沾 糖 吃。
南 方 的 年 糕 則 甜 咸 兼 具。例 如 蘇 州 及 寧 波 的 年 糕,以 粳 米 制 作,味 道 清 淡,除 了 蒸、炸 以 外,還 可 以 片 炒 或 是 煮 湯。甜 味 的 年 糕 則 以 糯 米 粉 加 白 糖、豬 油,再 加 上 玫 瑰、桂 花、薄 荷、素 蓉 等 配 料,可 以 直 接 蒸 食 或 是 沾 上 蛋 清 油 炸。廣 東 的 蘿 卜 糕、芋 頭 糕,制 法 與 眾 不 同。先 將 蘿 卜 或 芋 頭 切 碎,混 合 炒 香 的 臘 肉、蝦 米、冬 菇 等 作 料,再 加 入 米 團 後 蒸 成。馬 蹄 ( 荸 薺 ) 糕 也 是 廣 東 名 產,作 法 是 荸 薺 去 皮 磨 成 粉,加 米 粉 和 白 糖 蒸 成。
傳 統 的 觀 念 認 為,蒸 制 年 糕 的 成 敗, 關 系 著 來 年 運 氣 的 好 壞。所 以 蒸 年 糕 時 有 些 禁 忌。例 如 不 准 說 不 吉 祥 的 話,不 准 大 聲 吵 鬧 等 等。
老北京人吃年糕,都是頭幾天就蒸好的,年糕的種類很多,北京地區就有切糕、白糕、盆糕、花糕等等。其製做方面和原料的精選各有不同。但既然是年糕,多突出一個「粘」字,多以粘米、粘面為主。故年糕又稱粘粘糕。
北京人吃年糕,常見有白年糕、棗年糕、果料年糕,五仁年糕,小坨年糕等。北京近郊早年不產江米,江米來自江南。只有富戶人家才吃江米小棗年糕。普通人家,多食用黃米年糕。其作法同蒸米飯大同小異。只是要放些江豆,紅小豆,得先把豆子煮開了鍋,半熟之後,再同米同蒸,棗要選用小棗,以北京密雲小棗為最上乘的。要把有蟲眼的或腐爛的挑出來,洗凈,用開水先沖湯一下,棗皮上的浮塵就全被沖洗掉了。
用黃米面或江米面加棗泥、桂花、果脯加水調勻,上屜蒸20分鐘,磕在盤中,擺上餐桌,十分使人食慾倍增,食之清香,風味獨特。喜歡吃甜食的人家則在年糕上加些白糖,或用油炸年糕之後,再放些果脯輔料,加糖食之。不論老人和兒音童都喜歡吃。
除了年糕以外,北 方 的 許 多 省 份,過 年 時 還 要 包 餃 子。 雖 然 餃 子 早 已 是 普 及 大 江 南 北 的 日 常 點 心, 但 是 除 夕 夜 吃 的 餃 子 卻 另 有 一 番 特 殊 的 意 義。舊 時 以 天 干 地 支 來 計 時,除 夕 夜 亥 時 一 過 便 交 子 時,正 是 新 年 最 新 初 的 時 刻。據 說 這 時 吃 了 餃 子,表 示 「開 張 大 吉,萬 事 如 意。」 又 因 為 此 刻 正 交 子 時,所 以 吃 餃 子 諧 音「交 子」 ( 時 )。此 外,餃 子 因 為 形 似 元 寶,過 年 時 吃 餃 子, 尤 其 帶 有 「招 財 進 寶」 的 吉 祥 含 義。
餃 子 以 面 粉 為 皮,餡 的 內 容 則 是 五 花 八 門。傳 統 的 作 法 是 以 豬、牛、羊 肉 為 餡。搭 配 大 白 菜、芹 菜、韭 菜 及 蘿 卜、瓜 類 等 蔬 菜。新 式 的 作 法,則 不 拘 山 珍 海 味 皆 可 作 餡。例 如 雞、 鴨 肉,鯉 魚,蟹 黃,蟹 肉,魷 魚, 鮑 魚, 蝦 仁,海 參,魚 翅,魚 肚,干 貝,猴 頭 菇 等,均 可 入 餡。最 「正 統 」 的 餃 子 吃 法:是 清 水 煮 熟, 撈 起 後 以 調 有 醋、 蒜 末、 香 油 的 醬 油 為 佐 料 沾 著 吃。也 有「 炸 餃 子」、「烙 餃 子」 ( 鍋 貼 ) 等 吃 法。河 南 及 陝 西 的 部 分 地 區 多 將 餃 子 與 面 條 一 起 煮 了 吃,名 叫 「金 絲 穿 元 寶」 內 蒙 及 東 北 一 帶,還 有 人 將 餃 子 放 進 白 肉 酸 菜 火 鍋 中 煮 食,別 有 一 番 風 味。
貼福字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所謂的「五福」,即五種人生理想,也泛指個人和家庭的幸福。在民間,「五福」是福、祿、壽、喜、財。宋歐陽修《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詩云:「事國一心勤以瘁,還家五福壽而康。」春聯中也常見「五福」一詞,如「人臻五福,花滿三春」、「三陽臨吉地,五福萃花門」。
「五福」之說始見於《尚書》。據《尚書·洪範》載:「五福,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所謂「攸好德」意指「所好者德」,「考終命」指善終。「壽」升為五福之首。其它幾福也多與福相關。如「康寧」,即健康安寧,「考終命」, 即「皆生佼好以至老也」。這五種福都是傳統中國人的人生重要追求。
北京人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在大門上或照壁上貼福字,以示新春接福之意。福字,古寫作「福」,意為一口有其田,不愁吃和穿。後來,才加上了表示祭祀之意的「礻」旁,這是一個會意字,所指內容包括五福,反映了老北京人對健康長壽、頤養天年,富足充裕,康寧太平,修養美德的追求與祈望。有的人家還把福字倒著貼,這並不是失誤,而是故意的,為取其諧音,意為福到了,討個吉利兒。
不僅貼福字,還在室內的花瓶上插設銀嵌有福字的飾物。年輕的婦女過年時還要在頭上佩戴紅絨福字頭飾,也是討個吉利兒。
除夕守歲
年夜飯
除夕之夜,北京人稱作年三十兒,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夜晚,是夜庭院廳堂打掃得乾乾淨淨,春聯、門神、年畫、福字都粘貼整齊,張燈結綵,男女老少,合家人等,都要穿新衣戴新帽,姑娘們,新媳婦們都要精心地把自己打扮一翻,老太太們也要插戴紅石榴花,喜氣洋洋迎新年。
過 年 的 高 潮,就 在 除 夕 夜 的 年 夜 飯 了。年 夜 飯,又 稱 團 年 飯,最 重 要 的 意 義 在 於 全 家 團 聚。不 管 平 日 是 在 什 麽 地 方 為 生 活 奮 斗,到 了 除 夕 這 一 天, 分 散 各 地 的 游 子,一 定 會 風 塵 仆 仆 的 趕 回 家 來 團 聚, 在 家 的 成 員 也 一 定 要 等 會 全 家 都 到 齊 了,才 能 開 動。有 些 地 方 習 俗,即 使 家 未 能 趕 回 家 吃 團 年 飯,也 要 在 桌 上 為 他 擺 一 副 碗 筷,並 且 夾 一 些 菜 餚 在 碗 里,表 示 家 人 仍 等 待 他 回 家 團 圓。習 慣 上,年 夜 飯 吃 得 愈 久 愈 好,有 的 人 家 會 一 直 吃 到 深 夜。
除 了 上 述 幾 種 常 見 的 過 年 應 節 食 品 外,每 位 家 庭 主 婦 都 還 要 挖 空 心 思 烹 調 出 一 桌 色香味 俱 全 的 年 夜 飯。年 菜 除 了 講 究 精 致、豐 盛 外, 好 的 口 彩 也 是 必 備 的 條 件。如 北 京 人 的 年 飯,以 黃、白 兩 色 米 煮 成,稱 為「金 銀 米」上 面 插 有 松 柏 枝,並 以 金 錢、棗、栗、龍 眼 等 為 裝 飾。江 南 人 以 風 乾 茄 蒂, 混 合 果 蔬,煮 成「 安 樂 菜」 吃 年 夜 飯 時,一 定 先 挾 一 口 安 樂 菜。魚 因 為 諧 音「 余」 也 是 一 道 也 不 可 少 的 年 菜。就 連 不 產 魚 的 北 方,也 要 在 桌 上 擺 一 條 木 刻 的 魚 應 景,以 示「年 年 有 余」。
辭歲、守歲、踩歲、驅歲
這 些除夕 習 俗,有的產生很早。據 《 風 土 記 》載:「 蜀 之 風 俗, 晚 歲 相 與 饋 問, 謂 之 饋 歲。 酒 食 相 邀 為 別 歲。 至 除 夕 達 旦 不 眠, 謂 之 守 歲 。」在後世,這些習俗都得到了傳承。
辭歲,又稱「別歲」。除夕之夜,家人團聚,拜家廟,祭祖宗,吃團圓飯,就是一種辭歲習俗行為。《燕京歲時記》載:「凡除夕,蟒袍補褂走謁親友者,謂之辭歲。家人叩謁尊長,亦曰辭歲。新婚者必至岳家辭歲,否則為不恭。」
除夕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徹夜不眠,包餃子,做年飯,玩牌,飲酒,談古論今,辭舊年迎新年,俗稱守歲。午夜燃放煙花爆竹,孩子們歡呼跳躍。「爆竹聲中一歲除。」相 傳 守 歲 可 以使自己或者父 母 長 壽。所 以 除 夕 夜 通 常 是 家 家 燈 火 輝 煌,通 宵 不 眠,等 子 時 一 到,鞭 炮 聲 此 起 彼 落。新 的 一 年 就 來 臨 了。《民社北平指南》載:「除夕夜多不寐,曰『守歲』。」《康熙宛平縣誌》載:「立桃符,貼春聯、門神、掛錢,插芝麻秸,燃松枝於庭,熏藏術於室。撤祀先之餘,闔家飲食之,曰守歲』,爆竹聲達旦。」
大年三十夜,有的住家,在庭院里遍撒芝麻秸,家人步行其上,噼啪作響,謂之踩歲。因「 歲」 與「 崇」 同音,這 些 習 俗 或 多 或 少 都 帶 有 驅 邪 的 含 意。又取「芝麻開花節節高」之意,加之芝麻粒多,所以又高壽多福之意。《民社北平指南》中提到了「插芝麻秸」之舉。《春明採風志》載「 除 夕 自 戶 庭 以 至街門,行處,遍撒芝 麻秸,踏之有聲,謂 之『踩歲』。」《燕京歲時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在 除 夕 晚 上, 許 多 農 家在 院 子 里 以 松 柏 燃 起 一 堆 柴 火, 稱 為 「 燒 松 盆 」,俗稱「驅歲」。取松柏常青之意。又歲與祟諧音,踩歲、驅歲,乃是為了驅鬼祟,祛不祥,故驅歲 據 說 可驅 除鬼 崇 。《酌中志》載:「院中焚柏枝柴,名曰『驅歲』。」
太平鼓
舊時北京,每到年節來臨之際,市場上便有賣年鼓的。所謂年鼓,又叫太平鼓,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兒童玩具。以鐵皮為圈,下安木柄,兩面蒙皮革紙,上綴鐵環數個,隨擊隨搖,作響,其聲清脆悅耳,除夕之夜,孩子們各持其鼓或歌舞在家中,或走出家門來到小巷之中,小朋友們齊敲太平鼓,白光如輪,歌聲鼓聲交融,環絡索鐵錚錚,踏歌連臂格外動聽,是一種創造迎新春,過新年歡樂氣氛的最佳方式。清代恭親王奕新詠太平鼓詩云:「六街擊鼓散春聲,紙團熨貼平,不比花腔傳樂府,呂須信手打愁城,錫簫遠近來相和,竹馬前頭韻自迎,臘後大剛十日,果然兩點落輕輕。」
祭祖送、接財神
在除夕之夜,祭祖,送、接財神是老北京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古時,北京住家多有佛龕,除供奉神像外,還供奉自家祖宗的牌位,大戶人家還有自家的祠堂家廟。如今北京恭親王府花園內還保留有其家的祠堂,在鼓樓西大街路此,今西藏自治區駐京辦事處,清朝末年,曾是醇天府的家廟。不論有無祠堂,一律將宗親三代牌位亮開。滿族人的習慣,祖宗的影像或牌位,供在屋內西牆。祭祖活動一定要上供,供品因家境情況而異,普通百姓之家給祖宗上供,素餡餃子兩盤,筷子兩雙。富戶人家則要大擺供品,供桌之上,百果、月餅、蒸食、炒菜等,甚至整豬整羊滿堂皆是。午後開始,香煙繚繞,莊嚴肅穆。老北京人認為百善孝為先,不僅在長輩生前要特別孝敬,過世之後,也要年年祭祀,以示慎忠追遠,表達盡孝之心。這是一項傳統美德。
送、接財神
據說大年三十晚上,正當百姓除夕守歲之時,天上的諸神下界,靜悄悄地來到人間,考察善惡品行。因此 ,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恭謹行事,不得妄言妄行,同時庭院中要擺上天地桌,香案、香爐,點燃香燭,恭候聖駕。由家長帶領全家人,對天三叩首,以求諸神在新的一年裡,多加關照,賜與幸福。對於普通家庭或商家來說,迎接財神,是最為重要的,以求其招財進寶,日進斗金。在新的一年裡,致富發財。對於窮人來說接財神還有另一層意思,按照舊的規矩,各商家年底結帳,要打發夥計外出討債。一些還不起債者,則紛紛外出躲債。但是,只要等到除夕接財神之後,按慣例任何商家都不再討債。欠債的窮人也就可以安心過年了。
北京傳說中的財神的趙公明,源於元明間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其形象為:頭帶鐵冠,手執鐵鞭,黑面濃須,跨虎威猛。這是一位虛構的人物,在神界被封為元帥,手下有招寶、納珍、招財、利市之神,專司招財納福之職。趙公元帥是如何走入民家的?傳說臘月三十這天傍晚時分,正當人們等待著接財神的時候,總會有人敲門,呼曰「送財神爺來嘍」,主人打開門一看,來者是一位童子,喜笑顏開,手持一搭子木刻水印的財神像,還時,主人便從腰間取出幾個銅子兒,接過一張財神爺像,高高興興地回屋。「送 財 神 爺」 成了小 孩子 最 熱 門 的 臨 時 行 業。所以北京的窮孩子們都在這一天傍晚,低價買來 一 疊 財 神 爺 畫像。這種像極粗糙,系木板水色印刷,印有「增福財神」字樣,正中印一戴紗帽的財神像。小孩子們走街串巷,挨門挨戶地叫賣。通 常 送 財 神 爺 的 來 到 家 門 口,家 主 人為了討個吉利,絕不能說「不要」,而要客客氣氣地說:「勞您駕,快接進來。」即使家 中 己 經 有 了,也 要 回 答 「 請 過 了 」,絕 不 能 說 「 不 要 」,以 免 組 斷 財 路。有的人家一個除夕之夜,能夠接來十幾張財神像。這是為了討個「財神到家,越過越發」的吉利。回民住家向來不接財神,如遇有送財神爺者,不說「不要」,而說「隔教」二字,小販即知其意,致歉退步而去。
除夕大年初一子時,民間要燒香放爆竹迎接諸神下界,俗稱「接神」。
爆竹
北京人放鞭炮最集中的時間,莫過於過年。大年三十入夜後,北京四城鞭炮不斷,午夜時分,鞭炮之聲,如雷震天,煙花騰空而上,五顏六色,無論是小衚衕,還是四合院,硝煙瀰漫,長時間不散,為京城一大盛景,營造了春天的氣息。爆竹有多種,一曰響炮,放之有聲,一曰三級浪,燃之高起,一曰地老鼠,不響不起,只在地面帶著一團火快速旋轉。一曰砂鍋兒,是一種用泥封外皮的花棒兒,燃放時,有數道火光騰空而起,但聲響不甚大。清朝宮廷中燃放的爆竹,多是從全國各地精選的。其品種之多,不下百種,據說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特別喜歡爆竹,並曾親自設計爆竹式樣,促進爆竹更加完善。
清朝人李聲振著《清代北京竹枝詞》云:「一聲爆竹除殘臘,換盡桃符逐崇回。且緩屠蘇守歲飲,聽他萬戶震天雷。」謝文翹在《都門新年詞》中寫道:「通霄爆竹一聲,煙火曲來盛帝京。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昇平。」
在北京歲時民俗中,驅鬼避邪是人們燃放爆竹的初衷,古人認為除夕午夜,於庭前燃放爆竹,可以避惡鬼,保平安。相沿成俗,歷代如此。既然爆竹有這樣大的功能,有誰家過年不願意避惡鬼,圖吉祥呢?於是家家戶戶在除夕燃放爆竹。
有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窮裁縫,活計不好,生意欠佳。眼看到年底了,連買鞭炮的錢也沒有。怎麼辦呢?他左思右想,想出了一個高招兒,除夕之夜,門外頭,鞭炮齊鳴,唯獨他家冷冷清清。此時,他叫徒弟取出兩把竹尺,然後師徒倆用力的在工作台上拍打,噼啪作響,連續不停地拍打,響聲持續不斷,用以助興取樂。他笑對鄰居說:「誰說我買不起炮仗,難道你沒聽到我們震耳的響聲嗎?
《北平風俗類征》云:「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競購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貧困之家即謀食維艱,索逋孔丞,亦必爆響數聲,香焚一柱,除舊年之瑣瑣,卜來歲之蒸蒸。此習尚類然也。「
為了徹底驅除鬼穢,鞭炮製做與燃放,逐漸形成了一種攀比和競爭。看誰家鞭炮放得高,放得響,放得光彩奪目。鞭炮火藥的用量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具有火災爆炸的危險性。
建國初期,北京一家火藥廠發生爆炸事故,傷亡人數眾多,塌毀房屋很多,為此,周恩來總理下令,所有城內之火藥廠、化工廠一律限期搬遷至遠郊區,遠離民居的地方。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發展,北京人口增多,建築密集,越來越顯示出,在這種環境中,大量燃放煙花爆竹的危險性。每年春節,數以百計的人被鞭炮炸傷眼睛,住進醫院,數以百計的民居因為燃放鞭炮而引起火災。鞭炮的雜訊污染和空氣污染也大大超過了允許的限度。有鑒於此,1993年10月12日,北京市第10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北京市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同年12月1日施行。至此,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朝陽區、海淀區、丰台區、石景山區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地區。目前北京市人民政府還正在採取措施,逐步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一規定,得到了廣大市民的擁護。
壓歲錢
吃 過 年 夜 飯, 孩 子 們 最 期 待 的 時 刻 就 來 臨 了。 通 常 這 個 時 候, 長 輩 們 會 端 坐 堂 上, 接 受 晚 輩 的 叩 拜 辭 歲。 辭 歲 時, 小 孩 子 要 說 吉 祥 話 祝 福 長 輩, 長 輩 們 就 會 拿 出 事 准 備 的 紅 包 賞 給 兒 孫。「 紅 包 」 就 是 「 壓 歲 錢 」。
壓歲錢又稱押祟錢或壓勝錢,是用來鎮壓邪魅的意思,始於漢朝,形式是一種佩帶型的飾物,正面鑄有吉祥用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斗劍、星斗等。到清代,過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之風盛行。 過 年 給 壓 歲 錢 的 習 俗 始 見 於 清 朝。 《 清 嘉 錄 》 卷 十 二 記 載:「 長 幼 度 歲,互 以 糕 果、朱 提 相 獻,謂 之『壓 歲 盤』。長 者 貽 小 兒 以 朱 繩 綴 百 錢, 謂 之 『 壓 歲 錢』。置 橘、荔 諸 果 於 枕 畔,謂 之『 壓 歲 果 子』。元 旦 睡 覺 時 食 之,取 讖 於 吉 利,為 新 年 休 徵。」 從 前, 硬 幣 是 內 方 外 圓 的 銅 錢,講 究 一 點 的 人 家, 會 用 彩 繩 穿 錢,編 作 龍 形, 掛 在 小 孩 的 床 腳,或 者 是 掛 在 床 帳 上。 據 說 可 以 鎮 壓 邪 崇。
明清時,北京人的壓歲錢大多用紅繩串著,由長輩賞給未成年的晚輩。有兩種贈與方式,一是以彩繩穿錢,編成龍形,放於床底,一是用紅線穿錢,直接掛於未成年晚輩的脖子上。民國以後,流行用紅紙包100文銅元,寓「長命百歲」之意。或包一枚大樣,象徵「財源茂盛」、一本萬利「。使用鈔票後,家長們則喜愛選用號碼相連的新鈔票,寓意」速速發財「,」速速高升「。這種壓歲錢,一般都要在春節之前準備好,到初一那天,兒孫滿堂,就要熱熱鬧鬧的散發出去。從前給壓歲錢的一般都是長輩給晚輩,但也有晚輩給長輩的。叫百歲錢,子女們獻長輩百歲錢,表達他們的孝意和敬重之心,以報撫養之恩,使桑榆晚景,得常從事私人善舉,以為樂道。不論長輩給晚輩壓歲錢,還是晚輩給長輩百歲錢,都是一種祝福,是表示一種愛心。給多少不是頂重要的事,不要攀比,因為社會上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是不同的,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給壓歲錢,有兩個傳統的規矩是應當注意的。一是壓歲錢不準與人交換。作母親的千萬不要把奶奶給孩子的壓歲錢,又從孩子手裡要過來,轉手給了孩子舅家的孩子。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精神措傷。二是作晚輩的接過壓歲錢時,不要默默不語。一定要說聲謝謝的話和祝福的話,如「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祝外公外婆健康長壽」等等。
作孩子家長的,在孩子得了壓歲錢之後,指導孩子如何使用壓歲錢也是很很重要的。一定要教育孩子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不要亂花錢,將壓歲錢儲蓄起來,作為日後的教育基金也是一個好辦法。
第一章歡歡喜喜過新年(4)
說年
百官趨朝賀正旦
拜年與忌門
好吃不過餃子
財神·人日·順星
正月十九燕九節
打金錢眼·摸石猴·會神仙
填蒼節
說年
我 國 人 民 一 向 重 視 農 歷 新 年。 雖 然 自 公 元1912年 就 廢 除 陰 歷, 改 用 陽 歷。 但 是,沿 用 了 數 千 年 的 陰 歷 新 年,始 終 在 民 間 占 據 了 極 為 穩 固 的 地 位。陰 歷 過 年 的 盛 況,決 非 陽 歷 新 年 所 能 取 代。
許 慎《 說 文 解 字 》 說:「 年,谷 熟 也,從 禾,千 聲」。由 此 可 見,年 的 原 始 意 義 和 農 事 收 成 有 關。古 代 的 農 業 技 術 不 如 現 代 發 達。中 華 文 化 的 發 源 地 ─ 黃 河 流 域 ─ 氣 候 條 件 又 只 能 達 到 一 歲 一 熟,所 以 在 辛 苦 的 耕 種 過 後, 收 成 的 季 節 通 常 也 就 狂 歡 慶 祝 的 時 機。這 樣 一 次 耕 耘 收 獲 的 周 期,就 稱 為 一 年,慶 祝 收 成 時,除 了 慰 勞 自 己 一 年 來 農 事 的 辛 苦 外,也 要 感 激 上 天 的 賜 與,並 祈 求 來 年 能 有 同 樣 的 豐 收。臘 祭 就 是 這 些 兼 具 酬 答 及 祈 願 性 質 的 歲 末 祭 祀 總 稱。應 劭 的 《 風 俗 通 義· 祀 典 》 說:「 臘 者, 獵 者, 言 田 獵 取 禽 獸,以 祭 祀 其 先 祖 也。或 日:臘 者,接 也, 新 故 交 接,故 大 祭 以 報 功 也。」 至 於 臘 祭 的 對 象,據《 禮 記·月 令》載:「天 子 … … 臘 先 祖、五 祀,勞 農 以 休 息也。」「五祀」指 的 就 是 門、戶、中 溜、行等 神 祗。而《禮 記·郊 特 牲》另 外 提 及:「天 子 大 蠟 八」。這 里 的「八 蠟」指 的 是 八 種與 農 業 有 關 的 神。臘 祭 原 本 表 示 一 個 生 產 周 期 的 結 束,一 直 要 到 歷 法 確 定 以 後, 臘 的 種 種 祭 祀 才 逐 漸 被 分 散 並 融 入 現 在 陰 歷 年 的 各 項 習 俗 中。
過 年 時 值 新 舊 交 接 之 際, 各 方 面 的 除 舊 布 新 措 施 就 成 了 這 個 節 期 的 主 要 任 務。過 往 一 年 如 有 任 何 疾 病 災 禍,都 要 趁 這 個 時 機 舉 行 一 個 象 徵 性 的 儀 式 加 以 驅 除,確 保 它 們 來 年 不 再 為 害 世 間。這 就 是「 儺」的 由 來。《 論 語·鄉 黨》 記 載 孔 子:「 鄉 人 儺,朝 服 而 立 阼 階。」孔 安 國 註:「儺,驅 逐 疫 鬼 也。」漢 朝 儺 儀 進 行 的 方 式 在 《 漢 書·禮 儀 志》中 有 詳 盡 的 記 載:「先 臘 一 日,大 儺,謂 之 逐 疫,其 儀,選 中 黃 門 子 弟 年 十 歲 以 上,十 二 以 下,百 二 十 人 為子。皆 赤 幘 制 執 大 方 相 氏 黃 金 四 目 蒙 熊 皮 玄 衣 朱 裳 執 戈 揚 盾 十 二 獸 有 衣 衣 毛 角 中 黃 門 行 之 冗 從 仆 射 將 之 以 逐 惡 鬼 於 禁 . . . . . . 因 作 方 相 與 十 二 獸 呼 因 偏 前 後 省 三 過 持 炬 火 送 疫 出 端 門 門 外 騶 騎 傳 炬 出 宮 司 馬 闕 門 門 外 五 營 騎 士 傳 火 棄 雒 水 中 百 官 官 府 各 以 木 面 獸 能 為 儺 人 師 訖 設 桃 梗 郁 儡 葦 茭 畢 執 事 陛 者 罷 葦 戟 桃 仗 以 賜 公 卿 將 軍 特 侯 諸 侯。」 臘 祭 及 大 儺 都 是 歲 末 重 要 的 祀 典,民 間 的 儀 式 或 許 比 不 上 宮 廷 的 盛 大,但 是 它 們 酬 神、驅 邪、 祈 福 的 基 本 精 神 卻 是 相 通 的, 盡 可 以 從 現 存 的 許 多 過 年 的 習 俗 中,找 出 臘 與 儺 殘 存 的 痕 跡。
關 於 過 年 的 來 歷,有 許 多 不 同 的 傳 說,其 中, 以 年 為 怪 獸 的 說 法 流 傳 最 為 普 遍。相 傳 在 遠 古 的 時 代,我 們 的 祖 先 時 常 遭 受 一 種 怪 獸 的 威 脅, 這 只 凶 猛 的 野 獸 叫 做「 年」。 年 的 頭 和 獅 子 一 樣 威 武,身 軀 比 大 象 還 要 粗 壯,力 大 無 窮,它 只 要 一 聲 怒 吼, 馬 上 山 搖 地 動。年 平 時 捕 捉 百 獸 為 食, 到 了 冬 天,它 找 不 到 冬 眠 的 動 物,食 物 短 缺,它 就 下 山 騷 擾 民 宅,一 開 始 只 是 獵 食 牲 畜, 到 後 來 甚 至 吃 人。百 姓 們 被 年 驚 擾 得 不 得 安 寧。
時 日 一 久,人 們 逐 漸 發 現 這 頭 年 獸 的 弱 點,原 來 它 害 怕 三 樣 東 西:一 是 紅 色,二 是 火 光,三 是 響 聲。 因 此 人 們 就 想 了 個 辦 法。到 了 冬 天,年 要 出 現 時, 家 家 戶 戶 都 在 門 里 還 通 宵 不 睡,敲 敲 打 打 的 弄 出 各 種 聲 響。這 天 夜 里, 年 正 要 進 村 獵 食,只 見 家 家 戶 戶 門 前 都 有 紅 色 及 火 光, 嚇 得 回 頭 就 跑。人 們 看 見 年 跑 了,膽 子 一 壯,更 加 勁 的 敲 打 器 具,一 路 追 向 前 去,年 嚇 得 跑 進 深 山,再 也 於 敢 出 來 了。第 二 天 天 一 亮,大 家 高 與 得 出 門 互 道 恭 喜, 還 張 燈 結 彩,殺 雞 宰 羊,飲 酒 設 宴 來 慶 祝。為 了 紀 念 這 次 的 勝 利, 以 後 每 到 冬 天 的 這 個 時 間, 家 家 戶 戶 都 貼 紅 色 的 對 聯 在 門 上, 並 點 燈 燃 燭,敲 鑼 打 鼓,晚 上 通 宵 守 夜。 第 二 天 早 上 也 互 相 祝 賀 道 喜。這 些 習 俗 一 代 代 的 流 傳 下 來,就 是 現 在 的 過 年。
百官趨朝賀正旦
正月初一日為元旦,拜年是清晨第一件大事。大街上人來人往,上至朝官,下至庶人,相識者遇見,都要下馬下轎,作揖打躬,互道新年好。
此時的宮廷內,也是人聲鼎沸,正舉行百官趨朝賀正旦的禮儀,歷代皆然。金代,每逢元旦,皇帝即御座,鳴放鞭炮之後,接受皇太子及文武百官的參拜。致詞、奏樂、皇帝要舉行酒宴招待臣僚,同時,相鄰各國如宋、高麗、寧夏等也都遣使來賀。元代元旦早晨,「百官待漏於崇天門下」,屆時,入朝行慶賀禮。元人傅若金詩《次韻元日朝賀》描寫元代正旦朝賀時寫道:「宮漏崔朝燭影斜,千官鳴玉動晨鴉。宴罷戴花經苑路,詩成傳草到山家。」從詩中反映來看,元代元旦朝賀也在五更。百官在燭光燈影中上朝,玉佩叮鐺鳴響,連早晨甜睡中烏鴉都被驚醒了。朝賀後還要賜御宴並帶花以示歡慶,朝賀以後,百官脫去公服,「與人相賀」,相賀之時,「贈與手帕」。
明清以來,宮廷朝賀禮儀更加隆重。清《帝京歲時紀勝》記載說:「除夕之次,夜小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玉河競響,肩與簇簇,車馬轔轔。百官趨朝,賀元旦也。聞爆竹聲如擊浪轟雷,遍乎朝野,徹夜無停。*D*D俗說謂新正拜年,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車馬喧鬧,追歡競日,可謂極一時之勝也矣。」真可謂是盛況聖會。
拜年與忌門
拜年的方式有多種多樣,通常是由族長帶領若干人換家逐戶拜年。舊時北京人拜年,只要遇上長輩或同輩年長的,都要行三叩首禮。滿族人叩頭前的不作揖,漢族人叩頭前後全要作揖的。北京城裡拜年,遇本人在家,必須請坐受禮,若本人不在家,則「朝上」,就是向這家的客廳布置為上首的地方,虛叩三頭,如在其上。舊時拜年,還有兩個忌諱。
一是正月初六以前婦女不許出門。謂之「忌門」。因此,實際上,轟轟烈烈的拜年「大軍」皆為男性,而無女性娘子軍。
二是頭年辦過喪事的人家,正月十五日之前,孝子不出門拜年,謂之「守孝」。因此,凡頭年辦過白事之家,春節拜年則較冷清。
在北京城區和郊區的一般百姓之家,正房中堂屋,多留有佛龕,到人家拜年,一般不是面對著主人叩頭,而是對著佛龕,一面叩頭,一面呼道:「兒伯、兒叔、兒兄:給您叩頭啦!」主人應聲道謝:「免禮啦!」賜坐,賜茶,略備乾鮮果品招待,互問平安,少坐即去。有的大戶人家,還備拜年簿,向來此拜年者,一一簽名在冊,以資紀念。
好吃不過餃子
春節吃餃子,是老北京人流傳已久的文化習俗,俗語有云:「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過餃子。」表達了北京人對餃子的喜愛。古時餃子,又叫做餛飩,但與現在的餛飩不同。據三國時《廣雅》一書記載:「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偃月,就是半月形,正是現在餃子的形狀。餃子的雅號甚多,過去把餃子稱為「扁食」或「煮餑餑」。《燕京歲時記》曾談到過年吃餃子的情況:「每屆初一,無論貧窮富貴,皆以白面做角而食之,謂之『煮餑餑』」。有的定做四隻車輪狀的水餃,給趕車使牲畜的男人吃,祈望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的春種秋收。
餃子,還稱作「水點心」。《酌中志》就記載有北京人春節「吃水點心,銀錢卜吉,賀新年。」「吃水點心」就是吃餃子。何謂「銀錢卜吉?」就是在包餃子的時候,往餃子餡里暗放一個銀錢兒,包進餃子當中,看誰吃到這個帶銀錢的餃子,卜食者終年大吉,討個吉利。通常掌廚的在包餃子時,已經做了暗記號。等煮熟之後,好撈在最關鍵的主子的碗里。主子吃到有銀錢的餃子時,自然心情高興萬分。
春節吃餃子,還有祝福人丁興旺的意思。因為正月初一盛巽同享,各種扁食,名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在一個大家庭里,假如有一位新媳婦,在餃子下鍋之後,掌廚的先撈出一個餃子,盛在小碗里,送到新媳婦的嘴邊,問其嘗過生熟如何?怎麼問法?不能問「熟了嗎?」只能問「生不生?」其實,這時的餃子已經煮熟了,但不能說「熟了」,而只能說「生」。眾人聽之哈哈大笑。掌廚的接著說道「那就在加點火啊!」全家人笑個不停。繼而,餃子端上來,晚輩者,要給高堂長者先夾上一個放進小碗里,老人第一句話,必然說「餃子好」,因為餃子同交子諧音。因此,老人的話也是含糊的,家裡人誰都知道。這話的真正含義是更年交子時,祝福人丁興旺。
從前,北京人吃餃子,是有等級差別的。富戶人家固然想什麼時候吃餃子都好辦,打發好才包餃子下鍋就是了。然而,對於窮苦人家來說,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吃得上餃子的。不過人家再窮,正月初一,哪怕是借錢,借面,也得包頓餃子吃。還有一天,也是要力爭的,就是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舊例破五食餃子。如果正月十五還能再吃一頓餃子,那就是屬於中產等級了。
過去老北京人迷信鬼神者不少。有錢人家,給神仙上供。可以上全豬全羊。中產等級的每年正月初一起五更,給神仙供餃子。相傳餃子祭神可全家平安,財源茂盛,人畜興旺。這當然是一種精神寄託,討個吉利而矣。
北京人做餃子餡,有葷素兩種。這要決定於各自條件,信仰和習慣。通常最講究的是三鮮餡,鮮嫩滑爽,香氣回鮮,有的住家愛吃豬肉大蔥餡餃子的,把餃子煮熟之後,一個餃子就是一個肉丸子,實在好吃極了。
北京人吃餃子通常是全家動手,其樂無窮。剁餡是有節奏的,聲音清脆,格外使家庭中增添一種歡樂的氣氛。用擀麵杖擀餃子皮兒,在每個家庭中差不多都有一名快手「冠軍」,凡稱得起「快手」者,一個人擀皮兒,能供幾個人包,猶如手下飛花,速度之快,格外可觀。
清貧的百姓之家,吃餃子做餡,多用晾乾的野菜,如薺菜,馬齒莧,薊菜,茄子皮等。北京德勝門外有「薊門煙樹」,古稱「燕京八景」之一。這一帶從前遍地生長著野菜,叫薊菜,馬齒莧等,老北京人每年春天,總要到此,采些野菜,包餃子,這是經濟餃子。一些吃不了的野菜,就晾乾,留到春節吃。老北京人艱苦樸素,自食其力之風,在春節吃餃子這件事上,也表現了好的傳統。
北京人吃餃子之後,總習慣再喝一碗餃子湯,這有個說法,叫做「原湯化原食」。何謂「原湯化原食?」是助消化嗎?未經驗證。主要是喝過餃子湯,就不必再沏茶了。省茶、省水。再就是,煮餃子時難免有破皮的,餃子湯中也有點油星兒。喝了它,也是一種廢物利用。如果白白倒掉,豈不是浪費嗎!北京人做餡偏咸,說是「咸中有味」,吃過餃子之後,喝上一碗餃子湯也格外清爽可口。
還有一種說法:餃子又稱元寶,餃子湯,又稱元寶湯。喝上一碗元寶湯,則也是圖個吉利。過春節,無論是吃餃子,還是吃別的什麼菜肴,總要使用比平時較多的餐具。而昔日的餐具多是瓷的,容易碰碎或摔碎。因此,過春節收拾傢伙,都要格外小心,最忌諱餐具相碰發出響聲。偶爾脫手落地被摔碎時,哪怕是主人所最心愛的餐具,誰也不加責備。此時,有一個善頌善禱的好詞兒就會在眾人口中脫口而出:「歲歲(碎)平安。」本來是出於不慎摔壞了一件磁器,因為是過春節,反而討來了一個吉利兒。
財神·人日·順星
財神
北 京 市 初 五 開 市 時 , 掌 櫃 的 要 帶 領 所 有 伙 計 們 祭 神 , 祭 拜 後 將 神 、 紙 錢 請 到 門 口 , 放 在 芝 麻 秸 , 松 木 枝 架 上 一 焚 , 稱 為 「 送 神 」 。 伙 計 們 還 要 去 租 借 各 種 敲 擊 樂 器 , 外 頭 一 放 起 鞭 炮 , 里 頭 就 開 始 敲 鑼 打 鼓 、 搖 算 盤 , 熱 熱 鬧 鬧 的 開 張 , 說 是 「 響 響 當 當 , 大 吉 大 利 」 。
人日
農曆正月初七日,為人日,是人勝節,或曰七元。這是一個古老的節日。老北京人對此十分重視。古代盛行占卜之術,人日節,也屬於占卜之遺風。關於人日的文獻,首見於西漢東方朔《占書》:「歲後八,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清明,則所生物育,陰則災。」就是說從正月初一至初八,觀察天氣變化情況,如果正月初一,天氣晴朗,則雞生繁衍;如果這天是陰天,則雞生瘟疫,不得康寧。以此類推,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人生繁衍,萬事如意;如果這天是陰天,終日不見日出,則不吉利,預兆災難。當然,這只是一種占卜之說,未必科學。比如北京還說瑞雪兆豐年,就是說,假如正月初一下大雪,就予兆來個豐收年景。此說與《占書》的論點則相矛盾。矛盾歸矛盾,歷史歸歷史,在北京歷史上,確實有不少人隆重慶祝人日。《燕京歲時記》就記載有:「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
老北京人,正月初七日,除注意觀測天氣陰晴外,還習慣在這一天吃春餅,卷合子菜(醬肘子,小肚等熟肉)。有的人家還要在這一天,於庭院之中,支起灶火,灘煎餅,北京煎餅是由黃米豆面雞蛋混合製作的,薄如紙,大如掌,食之鬆軟香脆,格外可口。為什麼灘煎餅不在廚房裡做,還要在庭院之中做呢?主要是藉此炊煙「熏天」,可以帶來瑞氣吉祥。人日節,北京人還有剪綵紙造像,貼於屏風之上的習慣,也有互相贈送或戴於頭上者,據說可以帶來好的運氣。
順星
正月初八日,為順星,相傳這一天晚上,天上的星宿都要降人間,為人類排憂解難。據 說 每 人 每 年 的 運 道 如 何 , 完 全 操 在 他 個 人 值 年 星 宿 的 手 里 , 而 每 年 正 月 初 八 正 是 「 諸 星 下 界 」 的 日 子 , 在 這 天 到 廟 里 燒 香 祭 星 , 可 以 獲 得 星 宿 的 垂 佑 。 若 在 家 中 「 順 星 」 , 是 在 初 八 晚 上 等 星 星 出 齊 後 , 在 庭 院 里 擺 上 香 案 , 供 上 「 星 神 」 , 以 元 宵 為 供 品 , 再 以 五 色 燈 花 紙 , 捻 成 一 百 零 八 個 燈 花 兒 , 用 油 泡 在 粗 磁 做 的 小 燈 盞 里 , 燃 起 來 散 放 於 庭 院 各 處 , 就 可 以 去 災 了 。因此,人們要舉行祭星活動。老北京人對此項活動是十分重視的。《燕京歲時記》云:「黃昏之後,以紙蘸油,燃燈108盞,焚香而祀之,謂之順星。」也有的人家燃燈49盞,也有的人家以家中最年長者之歲數燃燈的。點燃之燈,有的放置室內,有的放置室外,謂之「散燈花」,據說此舉可以迎來與自家生肖有關的星宿,保佑家人平安。
那裡找來這麼多燈具呢?不用著急。舊時每到正月初五,初六,初七,就有鄉下人進京賣燈的,叫賣聲:「數燈支碗來。」這是一種極小的燈具,是用膠泥燒制而成的,大如高足酒杯,專為城裡人祭星之用,基本是一次性的,很便宜,一個銅子一個或幾個。
北京白雲觀有元辰殿,俗稱順星殿,殿內供有許多觀星宿望仙氣之神。不論您屬什麼,在這裡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肖之神。老北京人,習慣在正月初八日,游白雲觀,觀順星,在元辰殿尋找自己的屬性之神,燒香叩頭,可望在新的一年裡得星居的垂佑,萬事如意。
據傳說,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人在一年中的命運如何,完全掌握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裡。而每年正月初八日,諸星下界,因此,要在這一天祭星,有條件的則去游白雲觀,同這位星宿神秘的相會。這天晚上還有一個忌諱,本命年的人,不宜出門。他應當在家守燈,直到燈熄。老北京人好善施捨。每到正月初八日這一天,京城內外的庵觀寺院都要四門大開,僧侶誦經,迎接施主前來敬佛施捨。北京宣武門內象來街,早年有座石燈庵,每年正月初八日放生,飛禽鳥雀放飛,魚蝦螺蚌投入皇城金水河。在僧侶們作梵語的同時,數以千計的鳥兒被放飛縱羽空翔,數以千計的魚蝦被放生,水中盡游,獲得新生。有此這般善舉之施主,據說可以獲得佛祖的護佑,可以益壽延年。
正月十九燕九節
正月十九日,為燕九節,又稱宴九和燕邱。這個節日始於元代,主要活動地點是白雲觀。旨在紀念著名道士邱處機。
白雲觀,位於北京復興門外西南約一公里處。其前身最初始於唐代的天長觀。據唐劉九霄《再修長觀碑略》記載,唐玄宗為「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立天長觀。現在,白雲觀中仍供奉著一尊唐代石刻的老君像。另據元朝王鶚《重修天長觀碑略》記載,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天長觀焚毀殆盡,只留老君石像。這場大火使這座道觀香火熄滅長達22年,直到1224年又重修改名為太極宮。1227年又改名為長春宮,明代初年改名為白雲觀。相沿至今。
邱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人,生於金皇統八年(1148年),19歲出家學道,從師王於寧海之昆崙山。後人溪(今陝西寶雞)隱居,他繼承了王以道為主,兼收入、釋理論的全真學說,以苦修和善交結成名。雲遊天下,八方都道,創立了道教全真龍門派。到了公元1188年,邱處機的影響日益煊赫,他被當時的金趄統治者征赴京師,受命主辦春節醮事,職高功懋,金朝末年,邱處機在全真道中已居大宗師的地位。1219年邱處機應成吉思汗之詔,率弟子十八人,完成了一次政治上的壯舉,到西域雪山,晉見成吉思汗,進言止殺,講解長壽,深得器重,賜號「神仙」,東歸之後,駐燕京太極宮,受命掌天下道觀。邱處機主張的「敬天愛民為本,清心寡欲為先」的治世養生之術,得到了成吉思汗的讚賞和極力推崇。成吉思汗曾頒詔天下,對邱神仙的門徒應加以信敬和保護,並免徵一切差役和稅賦。1227年成吉思汗頒旨改太極宮為長春宮,並詔天下「出家善人皆隸馬,賜以金虎牌,道家事一仰神仙處置。」這樣一來,邱處機主持下的道教金真派,便興盛起來,營建者棋布星落,參謁者雲駢霧集,教門宏闡,所未有。1227年夏天,邱處機死於長春宮,按道教說法即是「遺蛻成仙」,他的弟子們把他安葬在長春宮的下院處順堂,東甲第為觀,號曰白雲。元末長春宮被毀於戰火。明初重建時,以處順堂為中心展開,並依堂白雲之號,正式確立了白雲觀的名稱。在以後幾百年里,白雲觀一直是全真道教掌教之所。因為邱處機的誕辰是農曆正月十九日,為了懷念他,大都人至是日致酹祠下,逐漸演變為燕九節。每到這一天,大都士女傾城前往,南城長春宮,白雲觀、法事燒香,縱情宴玩以為盛節,猶有昔日風紀。
打金錢眼·摸石猴·會神仙
正月十九日燕九節,白雲觀里的道士們將各處殿堂打掃得乾乾淨淨。迎接施主在觀之外院,有一白石橋,俗稱為窩風橋,橋下無水,得石室二,東西對向,兩老道身穿百納袍,各據其一,不食不飲,眉垂目瞑,盤膝端坐,前懸一個直徑一尺多的木雕塗金粉的金錢,錢眼兒處系一小銅鐘,施主用硬幣擊中金錢,方孔,可博一歲之吉利,一年順遂,萬事如意。中與不中,皆無下拾之蹊級。人們為了圖個吉利兒,凡游白雲觀者,多至此處打金錢眼,中與不中,也不一定在意。好在投幣不多,也是對該觀的一種微薄的捐獻。
當人們站在窩風橋上投幣打金錢眼的時候,您會聽到一個神秘的傳說,白雲觀窩風橋,窩風洞,相傳當初有一僧人同白雲觀道士不和,遂在白雲觀西側建西風寺,想用西風驅散白雲。白雲觀道士則建窩風橋,窩風洞,橋下並沒有水只是為了抵卸西風。這不過是一種傳說。其實,窩風橋並非正名。其正名曰泮橋。橋下曰泮池。泮者,水也。春秋時,魯國之水名,作宮於其上,稱作泮宮。漢文帝命博士撰王制,遂謂天子之學有辟雍,諸候之學有泮宮。從此以後,說經者皆以泮宮為學宮。科舉時代稱生員入學為入泮。白雲觀乃邱祖說經傳戒道場,為長春宮故址。在此修築泮橋、泮池,其名之高雅可想而知,有人說窩風橋下並沒有水。這是眼下的情形。其實在從前白雲觀一帶曾是一片水鄉的。明正德元年從白雲觀重修碑》稱白雲觀「南帶蘆溝,北枕西湖,登臨瞻顧間,氣象萬千,浪風披拂,那蓬萊之真境。」清康熙四十五年《重修白雲觀碑記》稱白雲觀「崗巒起伏,瀠纖環抱,若龍鳳舞,朝拱之狀,真勝境也。」乾隆皇帝白雲觀瞻禮詩云:「希敷萬民語,寧渠為求仙。」白雲觀當初是一個四面臨水的蓬萊仙境,引水入觀,觀內有兩座橋,除泮橋外,還有一座甘雨橋。天空的白色祥雲,給觀內降下甘雨,是為吉利。今北京圖書館收藏有古繪白雲觀圖,此處標註名稱為泮池,池上之橋為泮橋。
摸石猴·會神仙
燕九節,白雲觀摸石猴是一項傳統活動。
白雲觀山門前三個門洞都是漢白玉右雕花拱券,中間門石拱券上在祥雲瑞鶴之間,雕刻了兩個十厘米左右的石猴,造型十分活潑可愛,格外引人入勝。傳說用手撫摸石猴,能去病延年,無疾病者撫摸石猴可以吉祥如意。
白雲觀的石猴,是傳說中神猴,是為吉祥物。是北京特有的文化現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猴為常見的攀援類動物。在古代詩文中「猴啼」與「虎嘯」是同樣重要的。尤其是在古典小說《西遊記》塑造了能夠騰雲駕霧的齊天大聖,美猴王孫悟空之後,猴的文化意蘊更加深厚。作為吉祥物,猴與侯諧音,是一個別具特色的內含。侯是中國古代的爵位之一。
《禮王制》云:「王者之祿爵,公、侯、伯、子、男、凡等。」自此以後,五爵號有變化。比如漢代只有王、侯二等。明代只有公、侯、伯三等。但歷代都有侯爵。人們希望加官封侯,為表達此種心態,便選擇猴的侯的象徵,這種情形多見於雕刻吉祥圖案,如封侯掛印*D*D猴向楓樹上掛印的構圖。馬上封侯*D*D猴騎馬的構圖。這兩種圖案多見於古代的官府屏、壁之上。亦見於畫稿、文具、什物、配器等。此外還有「輩輩封猴」圖,為母猴背子猴的構圖,背同輩諧音,多見於畫稿、文具和玉佩器等。
白雲觀的石猴也是吉祥物,騰祥雲,駕瑞鶴,日行十萬八千里,寓意吉祥和順。撫摸石猴果然能治病嗎?據醫學專家說:凡頸椎炎、戶周炎、關節炎患者,活動四肢,高舉手臂,能促進血液循環,延伸韌帶,潤滑骨腔。將有益於保健和輔助性醫療。白雲觀山門拱券共有兩隻石猴。一在高處,一在低處。高位者距地面1。8米,低位者距地0。3米,人們在撫摸石猴時,必然要高高興興地拾級而上,低頭撫摸低位石猴,仰首撫摸高位石猴。
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活動四肢,高舉手臂,放鬆筋骨,寓醫於樂,至少是有益無害的。如今白雲觀每年春節期間,都要舉行民俗迎春會,除了傳統的打金錢眼,撫摸石猴等活動項目外,還可以騎毛驢逛廟會,觀賞相聲、曲藝、木偶、魔術、雜耍等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可以品賞北京風味的年糕、豌豆黃、煎餅、小窩頭、艾窩窩、元宵、春卷、麻花、冰糖胡蘆。還可以購買民俗工藝品,如空竹、風箏、風東、面人以及乾鮮果品,兒童年玩具,旅遊紀念品等,使人們能夠在迎春會上買到滿意的節日商品,高高興興地過春節。與此同時還使中外賓客在遊樂中,了解北京傳統文化,陶冶情操,提高春節活動情趣。
會神仙
正月十九日,是邱處機的誕辰。據說已經「遺蛻成仙」的邱神仙,每年正月十八日深夜,還要靜悄悄地返回白雲觀,要下凡超度眾生,來時變幻不定,或化為官宦縉紳,富商大賈,或化為販夫乞丐,或化為少女幼童,並於正月十九日與屆時前來白雲觀為他祝福的善男信女默默會面,保佑來者平安如意,去病消災。據說凡有緣者,都能得以相會的,故曰:「會神仙。」舊時,每逢正月十八日晚,不少人就來到白雲觀後面的雲集園,這裡有小蓬萊之稱,但見假山錯落,鳥語花香,亭台軒榭,氣氛十分幽靜,人們在這裡徹夜不眠,靜等神仙下凡,等到天明時分,未見神仙,於是再到成千上萬的人群中去會神仙。
是日,白雲觀內外遊人如蟻,摩肩擦背,到處遊逛,以期會見神仙。多少年來,人們對此舉,有虔誠者,也有持半信半疑否定態度者。多數人還是為了遊覽,看熱鬧。因為北京燈節,例以十八日收燈,城中遊樂頓寂,至次日,即正月十九日,都中士女,閑來無事,便借會神仙為由,傾國出城來到白雲觀,聯袂嬉遊,席地布飲。北京人稱此為要煙九,這是因為來這裡,不在於會不會神仙,而在於觀看這裡的煙花、戲劇、雜耍、賽馬、摔跤等文藝體育項目。
清末出版的《北京指南》認為會神仙是一種帶有迷信色彩的活動,「十九日,燕九節,人家食品,或面角、或春餅,西便門外白雲觀,走馬博賽,游事最盛,富家士女,多留宿者,曰會神仙。蓋以是夕有神仙下降,變化凡人,所幻之狀,男女貴賤均有之,迷信者得一遇也。」舊時已有人認為「此風俗之不善也。」《京都竹枝詞》也有「繞過年霄未數天,白雲觀里會神仙,沿途多少真人降,個個真人只要錢」的記載。《青箱堂詩集》則云:「相傳此日真人至,不見凌風駕鶴來,偕君且向樽前醉,莫笑黃梁夢未回。不論會到神仙與否,白雲觀內向來是以小漆佛最為有名的,游者出資購之,也可留作游觀會神仙的紀念。
填倉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日為填倉節,也叫天倉節。是正月的最後一個節日,也是北京人慶祝五穀豐登的節日之一。何謂填倉節?就是在這天的黎明時分,在自家的宅院里,用篩過的草木炭,畫若干個象徵糧囤形狀的圓圈,並在其中撒上一些五穀雜糧。之後,在自家佛龕上燒香,以示敬天,祈禱五穀豐登,糧倉滿囤。
相傳在很早以前,我國北方遇到連年旱災,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封建帝王不管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樣,橫徵暴斂,餓殍遍野。看守糧倉的一個官吏,目睹這一慘景,於心不忍,便把糧倉打開救濟了百姓。他明明知道,這樣做皇帝絕不會饒恕他的。於是,他讓老百姓把糧食運走了以後,就把糧倉一把火燒了,自己也活活燒死在裡面。這件事發生在正月二十五,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好心的官吏,重修被燒壞了的「天倉」,就決定這一天為「填倉節」。北京民諺云:「填倉,填倉,小米乾糧雜麵湯。」從前,北京人大多生活艱苦,很少吃精米白面。到了過填倉節的時候,吃頓小米乾飯和雜麵湯,就算改善生活了。當然,也並非所有人家皆吃小米乾飯雜麵湯。富戶人家則殺雞宰羊,鮮魚美酒齊備,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盡飽而去。京城內外所有的糧店米食,最重視填倉這個節日。每到這一天,要祭祀倉神,鞭炮相接不斷,還要烹調飲食,犒勞夥計,祝福在新的一年裡,米糧生意興隆。《燕都雜詠》云:「佳節近填倉,灰龍引更長,女紅停一月,針線歲時忙。」按慣例,家庭主婦們在正月里是不做錢線活的。「女紅停一月」,即其意也。過了填倉節,門前撒上引龍的灰圈,大啖餅餌之後,就說:「針線歲時忙」了。按舊俗,填倉節這一天,凡富戶人家,都要差人到糧店買些米面回家,以充實自家儲備。正如《帝京歲時紀勝》載:「當此新正節過,倉廩為虛,應復置而實之,故名其日曰填倉。」
推薦閱讀:
※都說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可是比起西方文化中國文化真的優秀嗎?
※為什麼中國人如此喜歡聖誕節?
※為什麼《張楊導演我愛你》女主不是佛教徒
※新華視點:反腐新詞揭示出多少種官場"灰色文化"?
※藏傳佛教中的度母-藏人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