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風采】不可不知的傳統經典家訓(二)
孔子家訓
【故事】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兒子孔鯉「趨而過庭」,就是小步快走。(在長輩面前你走路要「趨」,低著頭,很快地這樣走過去,這叫「趨」。那麼孔鯉看見父親孔子站在庭院裡面,於是低著頭「趨」。)孔子說:「站住,學詩了嗎?」孔鯉說:「沒有。」 「不學詩何以言」——不學詩怎麼會說話?
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鯉又「趨而過庭」,孔子說,「站住,學禮了嗎?」孔鯉說:「還沒有」。「不學禮何以立」——不學禮怎麼做人?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賞析】這個故事就叫做「過庭語」,也叫「庭訓」。學詩和學禮,講的就是讀書和做事,這是人生很重要的兩個問題。
琅琊王氏家訓【故事】琅琊王氏有中華第一望族之稱,自漢諫議大夫王吉「始家臬虞,後徙臨沂都鄉南仁里」,即開創了家族貴顯的先河,後經東漢魏晉南北朝至唐末約一千年,族中竟有六百餘人將名字刻在了人類文明史上,單宰相就有九十二位。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過乎讓:此五者,立身之本。
【賞析】言行能一致,是信的極點;把美名推讓給別人而自己承擔過失,是德的極點;傳播好名聲使親人顯赫,是孝的極點;兄弟和樂,宗族歡欣,是悌的極點;在財物面前沒有比謙讓更好的了:這五條,是立身的根本。
錢氏家訓
【故事】無錫鴻山錢氏(原籍浙水),先祖吳越王錢鏐。錢其琛、錢正英、錢學森、錢偉長、錢玄同、錢三強、錢基博、錢鍾書、錢復……包括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錢永健,都是錢王后裔。三十多世,僅遍布海內外的科學院院士就有100多人。有評論稱錢氏家族千年興盛,近代俊彥接踵的原因就出自家族重視傳統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而《錢氏家訓》所起的作用尤為重要。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讀經傳則根柢深,看史鑒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報厚。祖宗雖遠,祭祀宜誠。子孫雖愚,詩書須讀。娶媳求淑女,勿計妝奩。嫁女擇佳婿,勿慕富貴。
【賞析】《錢氏家訓》基於儒家修齊治平的道德理想,從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角度出發,為子孫訂立了詳細的行為準則。錢鏐在臨終前,曾向子孫提出了十條要求,被後世稱作《武肅王遺訓》。一千多年來,遺訓和《家訓》世代相傳,更得到子孫後代的身體力行,成為立族之本,旺族之綱。
范仲淹家訓【故事】范仲淹早年有不為良相,當為良醫的志向。然後對子弟的教育也是忠恕之道,所以子孫發達,代有達人。范仲淹立範氏義莊,也是很大的功德,對子孫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奠定了家族發達的基礎。蘇州天平山的高義園,就是這些歷史遺存。
妄想莫起,想亦無益,美色莫迷,報應甚速。待人莫刻,一個恕字,作事莫霸,眾怒難犯。女色莫溺,汝心安乎,淫書莫看,譬如吃砒。立身莫歪,子孫看樣,果報莫疑,眼前悟出。降驚莫損,及早回頭,淫念莫萌,怕有報應。暗室莫愧,君子獨慎,國法莫玩,政令森嚴。
【賞析】范仲淹為官清廉,盡職盡責,千古名篇 " 岳陽樓記 " 就是在這一時期寫成的。其中的精華絕妙之句: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至今仍廣泛傳頒,激勵後人。一生治國有略,教子有方,他的兩個兒子先後都成了宋朝的宰相,繼續為實現他富民強國的遠大理想而奮鬥。
朱熹《朱子文集》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諂媚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
【賞析】凡是品性忠厚為人忠誠守信,能指出並批評我過錯的人,是有益的好友;那些為人諂媚行事輕薄,對人傲慢不莊重,引導人作惡的人,是損友啊。
提到《朱子家訓》,大多數人都認為指的是《朱柏廬治家格言》,即「黎明即起,洒掃庭除…」這就完全錯了。《朱子家訓》和《朱柏廬治家格言》是兩篇完全不同的由兩個人寫的文章,不能把《朱柏廬治家格言》通稱《朱子家訓》,朱子指的是朱夫子朱熹。
曾國藩家訓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恆, 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
【賞析】曾國藩的家訓散見於他的家書中。曾國藩家訓詞約義豐,包羅甚廣,不少人將其稱之為千古第一家訓。
左宗堂的《與陶少雲書》
【故事】左宗棠從20歲開始就參加進士考試,6年當中,3次入京考試,全部鎩羽而歸。就這麼個看似落魄的落榜生,卻成為了清朝的封疆大吏,收復新疆,成為民族英雄。下面是左宗棠寫給女婿的信:
學業才識,不日進,則日退。須隨時隨事,留心著力為要。事無大小,均有一當然之理,即事窮理,何處非學?昔人云「此心如水,不流即腐。」…果能日日留心,則一日有一日之長進;事事留心,則一事有一事之長進。由此累積,何患學業才識不能及人邪!
【賞析】學識和才幹,一天不用心,就留出一天的差距,千日不用心,就留下千日的差距。所以隨時隨地要留心,要勤於琢磨。不管什麼樣的事務,無論它怎樣微小,其中很可能蘊藏巨大的信息量和規律——「均有一當然之理」。因此,就身邊碰到的事情進行琢磨,一定能琢磨出道道來,從而領悟到真理和科學原理——「即事窮理」。
司馬光的《家范》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敗子」。愛而不教,使淪於不肖,陷於大惡,入於刑辟,歸於亂亡,非他人敗也,母敗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數。
【賞析】當人母親不擔心她不慈祥,擔心的是過於溺愛而不知道教導他們。對於母輩,司馬光認為:慈母之所以敗子,關鍵在於愛而不教,只是過分的寵愛和溺愛。它小則使兒女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知稼穡之艱,不曉生計之難;大則使兒女們任性孤行,不顧綱紀,無法無天,以至於干出不忠不孝、喪盡天良的事,到頭來身入囹圄,身首異地,成為社會上的渣滓和罪人。
司馬光說,《家范》比《資治通鑒》更重要。欲治國者,必先齊其家。就研究立身處世和處理複雜的身邊矛盾而言,《家范》確實比《資治通鑒》更重要,更實用。我么都應從古訓中汲取智慧,做一個世事練達之人。
推薦閱讀:
※六法教學精髓四
※崑山教師研修網-完善名著推薦與閱讀《朝花夕拾》的教學設計
※教學資源
※太極劍法抹劍和帶劍和抽劍基本劍法練習圖文教學
※[轉載]三正易經教學、輔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