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最文化的節日
韓國端午祭 |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
端午是上古風俗遺存最多的節日,也是風俗形成最複雜的節日。從某種意義上說,端午是個「最文化」的節日。
1起源與夏季時令密切相關
端午就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和很多傳統節日一樣,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怎樣形成的,已經是一個很難說清楚的問題了。
根據學者的考證,作為夏季里最大的傳統節日,端午的起源、形成與夏季的時令有著密切的關係。
上古先民在日夜循環、寒暑更替中,逐漸體驗到自然季節變換的節奏,並制訂曆法對此加以記錄。仲夏正是陰陽交替的月份,仲夏的至日被稱為夏至,是一年裡白晝最長的一天,從此以後,白晝漸短,黑夜漸長。古人認為,夏至的至,就是陽氣至極,陰氣始至,也就是陽氣達到極盛,陰氣開始逐漸上升。
以夏至為分界的自然界變化,影響先民的生產和生活,必然引起先民的關注,為了提示這一陰陽變化的關鍵時日,就要舉行一定的儀式。這儀式也就是端午風俗的濫觴,它是以「陰陽爭,死生分」為最重要的背景。
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並不一定是五月五日,俗話說:「夏至難逢端午節,百年難得歲交春。」當然也是有可能的,如宣統元年(1909年)、1977年的夏至就是農曆的五月五日,只是「難逢」罷了。
將端午節俗活動的中心時日確定在五月五日,當是三國時期的事。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池田溫注意到中國傳統節日的特殊現象,那就是有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這樣月與日重複的節日。他將有關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這四個節日起源的文獻記載作了梳理,認為這四個重數節日幾乎都出現於東漢末期,而定型於三國時代。
他又分析中國歷史上由干支記日向序數記日的轉變,中國上古習慣使用天干地支組合的六十甲子來記日,這一傳統形成於殷商,影響綿延至今。但從戰國末期開始,已經開始出現用二日、三日等序數的表示方法。他的結論是,三國以後,正式的國家文件仍大量使用干支記日,但日常的記日中,序數記日已經普及,而重數節日的出現,是以這一變化為背景,是記日從干支走向序數的重要一環。端午節期的確定,乃受到重數節日序列形成的影響。
「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代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烹烏角黍。」此時,端午節日應該已經定型了。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初年曾改稱端午為夏節。1914年1月,北京民國政府內務部呈文定年時四節,其中寫道:「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給假一日。」當時袁世凱為大總統,批准了這個呈文。但夏節以及秋節、冬節的說法,僅短暫地存在於曆書和月份牌上,民間仍沿襲舊稱,惟農曆的元旦在法理上改稱春節後,逐漸為民眾所接受。1930年3月,為配合推行陽曆、廢除陰曆,內政部和教育部向南京國民政府提出,以陽曆時間實行原附於陰曆下的傳統節日,將陽曆的5月5日定為端陽,該辦法經文官處審核,改端陽為重五。至1934年,由於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曆,這個關於傳統節日的改革也隨之中斷。
2祭祀儀式里流傳下來的賽龍舟、吃粽子
端午的節俗活動雖然繁複,但如果將它分析一下,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禳災,也就是祛毒除惡、辟邪驅鬼;另一類就是祭祀,由龍圖騰的祭祀,轉而為具體歷史人物的祭祀。
先來說說祭祀。近古以來,五月五日的節俗活動經不斷整合,祭祀上主要保留著賽龍舟和投角黍(吃粽子)兩大儀式。這兩大儀式,本是同一儀式中的兩個過程,角黍是在龍舟上投的,但具體如何進行,已不可稽考。
上古的端午節一定是和祭祀活動有關的,這可以從受華夏文化影響形成的韓國江陵端午祭中看得更清楚。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端午祭祀活動逐漸和一些具體的歷史人物掛上了鉤,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屈原。
這個故事人們已經聽得太多了:屈原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當地百姓聞訊後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百姓們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這就是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習俗的來源。
據學者考證,自兩晉以後,文獻中就出現了五月五日祭祀屈原的記載,可見,關於端午紀念屈原之說,確實是在端午節定型成熟之初就出現了。
除了屈原,關於端午祭祀的對象還有種種其他的說法。比如祭祀春秋時期吳國忠臣伍子胥,比如祭祀春秋末年越王勾踐,比如祭祀春秋時代晉國忠臣介子推,比如祭祀東漢孝女曹娥等等。到了近代,甚至有端午紀念烈士秋瑾的說法出現。
端午節到底祭祀誰,真的沒那麼重要了,總之都是為了宣揚真善美和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的精神。而賽龍舟和吃粽子,就在這種祭祀活動中流傳下來,成為端午節最知名、最重要的兩項活動。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當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晉代周處的《風土記》是最早記錄端午競渡的文獻,說明那時「端午競渡」已成為風氣。而記錄龍舟競渡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最早文獻,是梁代吳均、宗懍和唐代魏徵留下的資料。
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3插艾草系絲線喝雄黃禳災辟邪「躲端午」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北京諺語中就有「善正月,惡五月」的說法。五月初五更是惡中之惡、毒中之毒。如果端午和夏至正好相逢,就更是大惡了。這一說法的風俗背景,就是「陰陽爭,死生分」的夏至與毒月惡日的疊加。
《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以祛除邪氣。關於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將不利其父母」。另有俗說認為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個普遍現象。
直至民國時期,社會上還有「躲端午」的習俗。傳說端午節正午,是所有妖魔鬼怪散災害人的時間,人們不能到室外活動,這叫「躲端午」。城鎮商人特別迷信躲端午,無論坐賈行商,還是沿街叫賣,正午時一律停止活動,躲在家中喝雄黃酒,下午亦不開門營業。端午節正午各戲院均開台演出許仙白娘子戲,便於人們到戲院看戲避災。
端午節的另一類民俗活動,就是為了禳災辟邪的目的而發展起來的。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端午節,人們通常在門口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插或懸在門上。因菖蒲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形,插在門口可以辟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艾草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所以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也一直流傳。
五色線又稱五綵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端午節最初是給女孩子過的節日,是中國的女兒節。端午當天,人們用紅綠黃白黑五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叫系五彩長命縷、續命縷,可以起到辟邪保平安的作用。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到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焚燒。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綵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雄黃性溫、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服,主要用作解毒、殺蟲,外用治療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雄黃少量飲用,可治驚癰、瘡毒。古人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中國神話傳說中常出現用雄黃來克制修鍊成精的動物的情節,比如變成人形的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黃酒,就會失去控制現出原形。
歷史傳說
朱元璋君臣巧對端午聯
據說朱元璋擅長作對聯,閑暇時便常和一些他特別賞識的愛卿一起,相互作對聯逗趣。
一年端午節,他在賜宴群臣時,忽然雅興大發作出一上聯,讓群臣來對下聯。朱元璋的上聯是:
端門北,午門南,朝廷賜宴於端午。
端門、午門是朱元璋宮殿的兩個門,恰好湊成「端午」的節日名稱。下聯要對得精巧,對得工整,還真不容易。正當大臣們費盡心機苦思冥想時,群臣中有一個叫沈思的官員對出了下聯:
春榜先,秋榜後,科場取士在春秋。
原來在明代,有春榜和秋榜之分,春榜在先,也叫甲榜,錄取進士;秋榜在後,也叫乙榜,錄取舉人。「春秋」二字恰好湊成孔子的著作,意指科場取士遵循孔子的儒家之道,十分貼切。朱元璋聽了沈思對出的下聯,也不禁拍案叫好。
(本文寫作參考王稼句編著《端午》、張俊偉編著《解讀端午節》、馬春耕劉玉蘭編著《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等,特此致謝。)
民俗拾趣
端午節鬥百草
鬥百草這種遊戲之所以受歡迎,最初是因為古俗認為五月為「惡月」、「毒月」,五月五日時,「五毒」最為猖獗,危害最甚。為了防百病、治百病,必須採集百草來解厄,以渡過難關。
為了看看誰採集的藥草種類最多、數量最大,人們便想出了一個活躍氣氛、提高效率的做法,名曰「鬥草」。到了六朝後期,鬥百草逐漸成了一種遊戲習俗。唐代以來,鬥百草逐漸成為婦女和孩童的玩意兒。
鬥百草有兩種玩法:「文斗」和「武鬥」。其中的「武鬥」就是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人的拉力和草的承受力的強弱來決定輸贏,以不斷者為勝。古時端午鬥百草,「武鬥」的大都是兒童。
「文斗」即各人把自己收集的各種花草拿來,然後一人報一種花草名,另一人接著拿出花草並對答花草名稱,如狗耳草對雞冠花,一直「斗」下去,直到最後見分曉。這種「文斗」,結果大都是誰收集的花草多、種類全,誰就能報到最後,也就是贏家。
《紅樓夢》中,有關於鬥百草的一段精彩描寫: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寶玉生日那天,眾姐妹們忙忙碌碌安席飲酒作詩。各屋的丫頭也隨主子取樂,薛蟠的小妾香菱和幾個丫頭各采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有羅漢松。突然豆官說,我有姐妹花,這下把大家難住了。香菱說,我有夫妻穗。豆官見香菱答上了,不服氣地說:「從來沒有什麼夫妻穗!」香菱爭辯道:「一枝一個花叫『蘭』,一枝幾個花叫『穗』。上下結花為『兄弟穗』,並頭結花叫『夫妻穗』,我這個是並頭結花,怎麼不叫『夫妻穗』呢?」豆官一時被問住,便笑著說:「依你說,一大一小叫『老子兒子穗』,若兩朵花背著開可叫『仇人穗』了。薛蟠剛外出半年,你心裡想他,把花兒草兒拉扯成夫妻穗了,真不害臊!」說得香菱滿面通紅,笑著跑過來擰豆官的嘴,於是兩個人扭滾在地上。眾丫鬟嬉戲打鬧,非常開心。
異域採風
日韓怎麼過端午?
前些年,關於韓國「端午申遺」的事件,曾經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
準確地說,所謂韓國「端午申遺」,是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吉林延邊大學高敬洙教授指出,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後來也傳到了周邊各個國家。在東方國家尤其是韓國,已有1000多年的傳統了。
韓國江陵的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有所不同。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說法,只是在農曆五月五日一天,一般是搞龍舟賽和吃粽子等活動。而韓國江陵端午祭的內容比較廣泛,是把端午節擴展開來,用一個多月的時間來慶祝,完全變成了江陵地區的一個地方慶典。主要內容有:
祭祀活動。對當地的英雄人物,值得紀念的人物都會進行祭祀,從4月5日到5月7日之間活動不斷。
各種遊戲。以舞蹈為主的戴假面具跳舞和各種歌唱比賽,有傳統的歌謠比賽,也有青年人參加的現代歌曲。
端午節的前後兩天將廣泛舉行各種活動。包括遊戲和摔跤、盪鞦韆等體育運動。這些活動引來周邊和附近民眾的廣泛參加,這幾年也迎來了世界各地的遊客。
日本也有端午節。日本的端午節是由日本平安時代(公至794-1192年)的貴族階層從中國引進的。後來,這個節日傳入民間。到了江戶時代,端午節的各項要素已經普遍存在日本民間生活之中了。
日本的端午習俗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外,獨特之處是掛鯉魚旗、擺武士偶人。在日本,端午節主要是男孩子的節日,所以,每到端午節,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掛出鯉魚形狀的旗子。豎鯉魚旗是希望孩子像鯉魚那樣健康成長,有中國「望子成龍」的意思。鯉魚旗不是隨便豎的,有一個男孩掛一條。從鯉魚旗的數量可以知道此戶人家有多少個男孩子。家裡還要擺出相應數量的武士偶人,表示孩子未來能成為武士。
1948年,端午節被日本政府定為法定的兒童節,成為日本五大節日之一。
推薦閱讀:
※煙標上的節日 驅鬼逐邪之神--鍾馗
※中國春天有什麼傳統節日
※佛教節日祥解
※八一建軍節,我們一起穿「軍裝」!!!
※讓你「無限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