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針灸取得神效特效的關鍵點

針灸取得神效特效的關鍵點

針灸取得神效特效的關鍵點 在針灸臨床工作當中經常遇到所應用穴位及部位並無差錯,但療效卻不理想,但是很多針灸前輩用同樣的穴位確取得驚人的療效,比如張士傑老前輩只一太溪就可以治療很多疾患人稱「張太溪」,其實「所異者術也」,也就是針灸的內手法的應用不同,個人的理解及悟性不同而已,這就是所謂的「中醫傳方不傳量」針灸就是「傳穴不傳術也」所謂的術包括:燒山火,透天涼,以及象滯針手法等很多獨特的行針手法的應用,具體的靈活應用則和醫者個人修為及疾病的辯證施針有很大的關係。(一)基本手法1. 提插法即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由淺層向下刺入深層的操作謂之插,從深層向上引退至淺層的謂之提,如此反覆地上下呈縱向運動的行針手法,即為提插法。對於提插幅度的大小、層次的變化、頻率的快慢和操作時間的長短,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部位和針刺目的等靈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時的指力一定要均勻一致,幅度不宜過大,一般以3~5分為宜,頻率不宜過快,每分鐘60次左右,保持針身垂直,不改變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通常認為行針時提插的幅度大,頻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頻率慢,刺激量就小。2. 捻轉法即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向前向後捻轉動作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在腧穴內反覆前後來回的旋轉行針手法,即為捻轉法(圖5-19)。捻轉角度的大小、頻率的快慢、時間的長短等,需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的部位、針刺目的等具體情況而定。使用捻轉法時,指力要均勻,角度要適當,一般應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單向捻針,否則針身易被肌纖維等纏繞,引起局部疼痛和導致滯針而使出針困難。一般認為捻轉角度大,頻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轉角度小,頻率慢,其刺激量則小。(二)輔助手法 行針的輔助手法,是行針基本手法的補充,是為了促使得氣和加強針刺感應的操作手法。臨床常用的行針輔助手法有以下幾種1. 循法針刺不得氣時,可以用循法催氣。其法是醫者用手指順著經脈的循行徑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輕柔的循按。《針灸大成》指出:「凡下針,若氣不至,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氣血往來,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至沉緊。」說明此法能推動氣血,激發經氣,促使針後易於得氣。2. 彈法針刺後在留針過程中,以手指輕彈針尾或針柄,使針體微微振動,以加強針感,助氣運行(圖5-20)。《針灸問對》:「如氣不行,將針輕彈之,使氣速行」。本法有催氣、行氣的作用。3. 刮法毫針刺入一定深度後,經氣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針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上而下頻頻刮動針柄,促使得氣。本法在針刺不得氣時用之可激發經氣,如已得氣者可以加強針刺感應的傳導和擴散 4. 搖法毫針刺入一定深度後,手持針柄,將針輕輕搖動,以行經氣。《針灸問對》有「搖以行氣」的記載。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針身而搖,以加強得氣的感應;二是卧倒針身而搖,使經氣向一定方向傳導。5 飛法針後不得氣者,用右手拇、食指執持針柄,細細捻搓數次,然後張開兩指,一搓一放,反覆數次,狀如飛鳥展翅,故稱飛法。《醫學入門》載:「以大指次指捻針,連搓三下,如手顫之狀,謂之飛。」本法的作用在於催氣、行氣,並使針刺感應增強。(三)得氣、候氣、催氣和守氣1.得氣古稱「氣至」,近稱「針感」,是指毫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提插或捻轉等行針手法,使針刺部位獲得「經氣」感應,謂之得氣。針下是否得氣,可以從臨床兩個方面分析判斷。一是患者對針刺的感覺和反應,另一是醫者對刺手指下的感覺。當針刺腧穴得氣時,患者的針刺部位有酸脹、麻重等自覺反應,有時出現熱、涼、癢、痛、抽搐、蟻行等感覺,或呈現沿著一定的方向和部位傳導和擴散現象。少數患者還會出現循經性肌膚目閏動、震顫等反應,有的還可見到針刺腧穴部位的循經性皮疹帶或紅、白線狀現象。當患者有自覺反應的同時,醫者的刺手亦能體會到針下沉緊、澀滯或針體顫動等反應。若針刺後未得氣,患者則無任何特殊感覺或反應,醫者刺手亦感覺到針下空松、虛滑。正如竇漢卿在《標幽賦》說:「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浮沉;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這可以說是對得氣與否所作的最形象的描述。 得氣與否以及氣至的遲速,不僅關係針刺的治療效果,而且可以藉此窺測疾病的預後。《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刺之要,氣至而有效」。充分說明得氣的重要意義。臨床上一般是得氣迅速時,療效較好,得氣較慢時效果就差,若不得氣時,就可能無治療效果。《金針賦》也說:「氣速效速,氣遲效遲」。依次,在臨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氣時,就要分析經氣不至的原因:或因取穴定位不準確,手法運用不當,或為針刺角度有誤,深淺失度,對此就應重新調整腧穴的針刺部位、角度、深度,運用必要的針刺手法,這樣再次行針時,一般即可得氣。 2.候氣《針灸大成》說:「用針之法,以候氣為先」。當針下不得氣時,需取留針候氣的方法等待氣至。亦可採用間歇運針,施以提插、捻轉等手法,以待氣至。前者為靜留針候氣法,後者為動留針候氣法。留針候氣,要有耐心,不可操之過急。 3.催氣是通過各種手法,催促經氣速至的方法。《神應經》云:「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搖動、進退、搓捻,其針如手顫之狀,是謂催氣」。此外,如刮動針柄、彈搖針身、沿經循攝等法,也都有催氣的作用。4.守氣是指在使用候氣、催氣之法針下得氣後,患者有舒適感覺時,醫者需採取守氣方法,守住針下經氣,以保持針感持久。《素問·寶命全形論》曰:「經氣已至,慎守勿失」,《靈樞·小針解》說:「上守機者,知守氣也……。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只有守住針下之氣,才能在此基礎上施以不同手法,使針刺對機體繼續發生作用。(四)補瀉手法 1 捻轉補瀉針下得氣後,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操作時間短者為補法。捻轉角度大,用力重,頻率快,操作時間長者為瀉法。也有以左轉時角度大,用力重者為補;右轉時角度大,用力重者為瀉。2 提插補瀉針下得氣後,先淺後深,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小,頻率慢,操作時間短者為補法。先深後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者為瀉法。3 燒山火法將針刺入腧穴應刺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再將針刺入中1/3(人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然後將針刺入下1/3(地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即慢慢地將針提到上1/3,如此反覆操作3次,即將針按至地部留針。在操作過程中,或配合呼吸補瀉法中的補法,即為燒山火法,多用於治療冷痹頑麻、虛寒性疾病等。4 透天涼法,將針刺入腧穴應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再將針緊提至中1/3(人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然後將針緊提至上1/3(天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將針緩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覆操作3次,將針緊提至上1/3即可留針。在操作過程中,或配合呼吸補瀉法中的瀉法,即為透天涼法,多用於治療熱痹、急性癰腫等實熱性疾病。(五)影響針刺補瀉效應的因素 1.機體所處的機能狀態在不同的病理狀態下,針刺可以產生不同的調整作用(即補瀉效果)。當機體處於虛憊狀態而呈虛證時,針刺可以起到扶正補虛的作用。若機體處於虛脫狀態時,針刺還可以起到回陽固脫的作用;當機體處於邪盛狀態而呈實熱、邪閉的實證時,針刺可以起到清熱啟閉、祛邪瀉實的作用。例如,胃腸功能亢進而痙攣疼痛時,針刺可解痙止痛;胃腸功能抑制而蠕動緩慢、腹脹納呆時,針刺可加強胃腸蠕動,提高消化功能,消除腹脹、增進食慾。大量的臨床實踐和實驗研究表明,針刺當時的機體功能狀態,是產生針刺補瀉效果的主要因素。 2.腧穴作用的相對特異性腧穴的主治功用,不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相對特異性。人體不少腧穴,如關元、氣海、命門、膏肓、五臟俞等穴,都能鼓舞人體正氣,促使功能旺盛,具有強壯作用,適宜於補虛益損。此外,很多腧穴,如人中、委中、十二井、十宣等穴,都能疏泄病邪,抑制人體功能亢進,具有祛邪作用,適宜於補虛瀉實。當施行針刺補瀉時,必須結合腧穴作用的相對特異性,才能產生針刺補瀉的效果。 3.針具及手法輕重因素影響針刺補瀉因素與使用的針具粗細、長短,刺入的角度、深度、行針時的幅度、頻率等有直接關係。一般來說,粗毫針的指力要重,刺激量大,細毫針用的指力較輕,刺激量就小。毫針刺入腧穴的角度、深度不同,其刺激的輕重程度也不同,一般直刺、深刺的量要大些,平刺、淺刺的量要小些。行針時的幅度、頻率不同,與針刺手法輕重密切相關。提插幅度大、捻轉角度大、頻率快者,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刺激量就小。


推薦閱讀:

楊維傑先生董氏奇穴及傳統針灸研討題(第八回)
針灸的操作方法
普濟方卷四百十五 針灸門 腧穴 背腧部
誰可以提供針灸的穴位歌訣.有的謝謝了 - 已解決 - 搜搜問問
中醫中藥針灸耳針療法有效治療老慢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哮喘

TAG: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