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也改不掉孩子壞習慣?你需要這句話
「為什麼孩子總是看電視,我改不掉這個習慣?」
「為什麼孩子總是愛發脾氣,給他講道理也不聽?」
「我的孩子總是愛吃手,用盡各種辦法也改不掉。」
「我的孩子晚上入睡習慣不好,怎樣改正?」
以上問題,都是各位媽媽反覆提問的吧?
敲黑板、劃重點!毛豆媽用心理學來告訴大家:
解決孩子壞習慣的關鍵,在於培養習慣的「路徑依賴」。
什麼叫習慣的「路徑依賴」?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圓球,我們怎樣才能讓他去某一個地方呢?
最聰明的辦法,並不是推著球走。而是:在球的兩邊輕輕挖出兩條淺淺的通道,再把球所在的板子稍稍往下傾斜。球自然而然會沿著那條通道的線,乖乖的往下滑去。
那條通道,就叫做「路徑依賴」。孩子的性格,就要靠給他創造出合適的環境,輕巧而不費力的引導他到你想去的地方。
得到這個結論,緣於我的一次旅行。
之前,我發過多少誓言:再刷微博就剁手!再上淘寶就挖眼!再刷朋友圈就斷食!
結果照舊。
一次旅行徹底改掉了這個習慣。清風斜陽下,我們躺在躺椅上聽著海浪聲,與國內浮躁環境隔絕的我,絲毫沒有拿起手機的慾望。那一周我每天看手機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
關鍵是,這種通過改變環境的戒除真的好容易,一點挫敗感也沒有!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羅斯說,人們大多有一種系統化傾向,會使其忽略塑造他人行為的環境。這種根深蒂固的結果就是「基本歸因錯誤」。我們總是喜歡把孩子的行為歸咎於孩子的個人特質,而不是孩子所處的環境。
所以,改變孩子的最佳辦法是什麼?就是改變環境。
比你痛罵孩子、向孩子講道理、沖孩子發火、承諾獎勵、武力威脅都管用。
而且化刀光劍影於無形,完全無痛、時間短、無痕(怎麼好像無痛人流的廣告了,囧)。
什麼樣的環境,出什麼樣的孩子。
原來我是非常抵觸學區房的人,覺得買學區房的父母都是冤大頭。現在覺得,他們其實是充滿了世俗智慧的一群人。
出於習慣的「路徑依賴」,學區房身邊的孩子一水兒的會考試、多讀書。在這個環境里,至少孩子能養成讀書、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基本脫離了街上不三不四孩子的隊伍。
上層貴族精英當然可以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培養international氣質,但是對於廣大中產階級、小康之家來說,對學區房的擁簇,是他們用心理學原理做出的最實際的選擇。
再舉個毛豆的例子。毛豆小的時候很愛看電視,在客廳的爬行墊上爬的時候,喜歡抬起頭,望著電視閃動的大屏幕。
那麼小的孩子,我當然不能給他講道理。所以讓他愛上繪本只用了一招:把爬行墊搬回書房。
爬行墊的左邊是繪本架,右邊是拼搭積木。我知道,有一隻小球叫做「毛豆的好習慣」,正在沿著我精心挖出來的路徑,緩緩移動,最後應該能到我想去的地方。
一個普通媽媽會想:「為什麼孩子的行為這麼糟?他一定是個不好的人。」
一個聰明媽媽會想:「我該如何營造情境,激發出孩子好的一面?」
孩子真的只愛看電視、不愛看書嗎?不是的。是你無意識營造了看電視的環境,他也才不知不覺得跟著看起來。
孩子真的專註力差嗎?不是的。是你無意識把給了他太多玩具的選擇。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為什麼流傳了幾百年還很牛?很大原因就是發現:環境的設置可以改變孩子。
比如,這是蒙台梭利為9個月的寶寶在客廳準備的玩具區,玩具分三類收納好,擺放整齊:會滾動的玩具、會響的玩具、毛絨水果。簡單的環境讓寶寶更專註。
比如,這是蒙台梭利專門為3歲孩子設置好的穿衣區域,有矮凳、準備好的衣服、一個放臟衣服的籃子。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生活自理,而是因為沒有適合的環境自己嘗試。
順著這條思路,毛豆媽給你提幾條簡單的小建議:
1. 不要總向孩子說「不」。如果孩子總是惹麻煩,在家裡的一角設置一個「自由天地」,在這裡孩子做什麼都可以。
說「不」是利用你的權力來約束孩子,孩子很可能聽不懂,聽得懂也不會高興,總之效果很差。
在你給孩子的」自由天地「特殊區域里,孩子可以挖土、搗泥、建築、畫畫、製造混亂、隨心所欲的創造。在這裡地方里,孩子可以隨心所欲做他任何想做的事情,而不會損害任何東西。
對於很小很小的小寶寶來說,是圍欄。在圍欄里裝上你認為安全的玩具。
對於兩三歲以上的寶寶,是他們自由揮發的天地。可能是一個隨心所欲的玩具角,也可能是他們自己收納、整理衣物的自我空間。
下圖是一個蒙特梭利家庭環境,媽媽為三歲的兒子在房間里設置了一個矮櫃,併購置了四個竹編收納筐放四種不同的衣服,有連身睡衣、襪子、褲子和上衣。孩子學會自己疊衣服,自己分類,自己收納,特別有成就感。
2. 如果孩子在惹煩你,不一定是他的性格不好,可能是無聊,他找不到有意思的事情去做。用畫畫的黑板架、可以造型的黏土、有意思的手指畫來打發他的時間。發脾氣的時候也別跟他較勁,把他帶入更有趣的新環境,多用有意思的活動佔據他的時間。
3. 最後是很多人抱怨的——我培養了再多的好習慣,全被老人給帶回去了,咋辦?
這裡要說一個真實案例:有位媽媽再也無法忍受,說通老公,搬離了老人家,很快,孩子挑食、看電視、說髒話的習慣在一個星期之內奇蹟般的全部消失了。
外國父母的孩子也會受老人影響,但是很小,因為國外的家庭有清晰的界限感,而中國沒有。中國老人們已經無法改變了,說再多也沒有用。
如果孩子和老人在一起受到了消極習慣的影響,可以這樣做:如果孩子還小,就爭取在家裡多呆一些時間,讓孩子在你影響的蔭護下受到更積極的影響。如果孩子能送幼兒園就送幼兒園,爭取減少對老人的依賴。實在忍不了,全職或兼職一段時間、找個可信的保姆、把重心暫時由事業轉移到孩子身上,都是可行的辦法。為了形成孩子的好習慣,你值得擁有。
最後再重複一遍:
普通媽媽會想:「為什麼孩子的行為這麼糟?他一定是個不好的人。」
聰明媽媽會想:「我該如何營造情境,激發出孩子好的一面?」
而你,是聰明媽媽嗎?
推薦閱讀:
※為什麼孩子一回家就把門關上
※讓孩子獨睡有哪些好處?
※十二生肖各生個什麼屬相的孩子最旺運?選准了天生好命橫財不斷
※為什麼我們小的時候總有「小屋」、「秘密基地」情結?
※誰說不能打孩子?這4種情況,孩子不打就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