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作家:蕭紅
蕭紅(1911-1942),原名張乃瑩,筆名蕭紅,悄吟,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0年,為了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家庭,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與魯迅相識,同年完成長篇小說《生死場》,次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生死場》是最早反映東北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生活和鬥爭的作品之一,引起當時文壇的重視。魯迅為之作序,給予熱情鼓勵。抗日戰爭爆發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應李公僕之邀到山西臨汾,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1940年去香港。蕭紅帶有左翼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還有一部長篇小說《馬伯樂》,但質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長篇是寫於香港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小說如《牛車上》、《小城三月》。
「蕭紅」是她發表《生死場》時使用的筆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筆名。被譽為「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並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蕭紅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應該說直接影響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的是蕭軍的出現,並走進了她的生活。
蕭紅父親張廷舉,早年畢業於黑龍江省立優級師範學堂,長期擔任官吏,具有濃厚的封建統治階級思想。他對蕭紅冷漠無情,促使蕭紅最終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親姜玉蘭,生一女三子,蕭紅是第一個孩子。1919年8月母親病故。幼年時一直和祖父生活,無憂無慮,代表作《呼蘭河傳》就是回憶那時生活的。
同年12月,父親張廷舉續娶,繼母梁亞蘭對蕭紅姐弟感情一般。
蕭紅乳名榮華,學名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遒瑩。她深得祖父張維禎的喜愛,經常帶她到後花園玩耍。這裡面的後花園,也就是後來出現在《呼蘭河傳》裡面的大花園,一個擁有她很多記憶的地方。由於受到祖父以古詩為主的啟蒙教育,使蕭紅從小就打下較好的文學基礎。
1920年蕭紅進入呼蘭縣立第二小學女生部讀書,1924年升入縣立第一初高兩級小學。她學習刻苦,成績優秀,作文尤其突出,曾多次得獎。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呼蘭縣也掀起反帝愛國熱潮,蕭紅第一次參加學生運動,上街遊行、示威,聲援上海工人、學生的愛國鬥爭。
在蕭紅上小學期間,由父親包辦把她許配給呼蘭縣駐軍邦統汪廷蘭之子汪恩甲。
1926年蕭紅小學畢業,因父親阻撓、逼婚,沒能繼續上中學,輟學在家。經過一年的頑強抗爭,父親被迫妥協。
1928年蕭紅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因反抗包辦婚姻。1930年離家出走。1932年在哈爾濱與蕭軍相識,並開始為報刊寫稿。1933年自費出版與蕭軍合著的小說散文集《跋涉》。1934年與蕭軍一起到上海,與魯迅交往密切。魯迅為她的《生死場》校閱並寫序言,列入「奴隸叢書」出版。1936年隻身東渡日本養病。這時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橋》,短篇小說集《牛車上》等。1937年初歸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曾在山西臨汾民族革命大學任教,並隨同西北戰地服務團輾轉各地,寫有短篇小說集《曠野的呼喚》,散文集《回憶魯迅先生》和《蕭紅散文》。
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貧病交迫中堅持創作,出版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1年12月日軍佔領香港,因病重無法回內地,次年病逝。代表作為《生死場》和《呼蘭河傳》。她的作品多取材於家鄉,以其敏銳纖細的藝術感受力,樸實細膩的筆調,寫出當時東北鄉村小鎮的閉塞與荒涼,塑造的人物鮮活可愛,風格明麗凄婉,瀰漫著憂鬱和感傷氣息,為詩化小說的精品。
其實在東北作家群中,最具藝術才情的作家是蕭紅。蕭紅的中篇《生死場》,寫東北農村人民在沉滯閉塞生活中的掙扎,以及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後他們的苦難與走向鬥爭。
蕭紅的後期代表作《呼蘭河傳》於童年生活的回憶中描寫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畫出沉默的國民的靈魂。
蕭紅的作品處處透著悲涼的氣息。
蕭紅小說的特點:是以抒情筆調寫自我主觀感受;散文化的小說結構;重文化風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寫,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畫;無完整的故事情節,然而韻味深長。一些記敘她童年趣事的小說,十分有趣。著名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評價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由此看出蕭紅許多作品十分有趣。
1933年3月,蕭紅參加了中共黨員金劍嘯組織的賑災畫展,展出她的兩幅粉筆畫。同時,在蕭軍的影響下,蕭紅開始從事文學創作。
1933年4月,以悄吟為筆名發表了第一篇小說《棄兒》。
1933年5月21日,她寫出第一部短篇小說《王阿嫂的死》。作品通過描寫王阿嫂一家的悲慘遭遇,憤怒地控訴了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這篇小說發表以後,她便以悄吟作筆名陸續發表了《看風箏》、《腿上的繃帶》、《太太與西瓜》、《小黑狗》、《中秋節》等小說和散文,從此踏上文學征程。
「牽牛坊」是畫家馮詠秋的宅院,因院內種植牽牛花而得名,是位於道里水道街(今道里兆麟街)的一處平房。蕭紅、蕭軍經常到這裡參加左翼文化人的聚會,常來的還有羅峰、白朗、金劍嘯、舒群等人。通過與他們接觸,使蕭紅開闊了眼界,增加了文學知識,而且還受到了一些共產黨員愛國進步思想的影響。
蕭紅還積极參加社會活動,與蕭軍、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團體「星星劇團」中擔任演員,以實際行動支持抗日。由於引起敵偽特務機關注意,劇團於公演前解散。
1933年8月,長春《大同報》文藝周刊《夜哨》創刊,蕭紅做為主要撰稿人,在夜哨上發表了《兩個青蛙》、《啞老人》、《夜風》、《清晨的馬路上》、《八月天》等許多作品。
同年10月,蕭紅與蕭軍合著的小說散文集《跋涉》,在中共黨員舒群等人的幫助下,自費在哈爾濱出版。蕭紅署名悄吟,蕭軍署名三郎。《跋涉》的出版,在東北引起了很大轟動,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也為蕭紅繼續從事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跋涉》集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偽統治下社會的黑暗,歌頌了人民的覺醒、抗爭,帶有鮮明的現實主義進步色彩,引起特務機關懷疑。為躲避迫害,蕭紅、蕭軍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幫助下,於1934年6月逃離哈爾濱,經大連乘船到達青島。
在青島,他們與先到這裡的舒群一家住在觀象一路一號。蕭軍在《青島晨報》任主編,蕭紅集中精力,勤奮寫作,不久完成著名中篇小說《生死場》。此間,他們與上海的魯迅先生取得聯繫,並得到魯迅的指導與鼓勵。
在蕭軍、蕭紅還沒有來到青島之前,他們認為這裡「既未被侵略者的鐵蹄踐踏,又無走狗們的橫行不法」……然而來到青島不久,他們就發現自己的想法錯了。當時青島雖尚未淪為殖民地,但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下,特務橫行,民不聊生。面對黑暗的現實,蕭軍曾寫下了這樣沉痛的詩句:
歸來了。/這是我的祖國,我的母親!/在那裡,/有鞭撻,有輾壓……/這裡也是一樣?/我的祖國,我的母親!———/在那裡,/有罪惡,有不平……/有盈街的乞丐;/有漫天的哭聲……/這裡也是一樣?———/我的祖國,我的母親!/這美麗的都市……/這就是合理的社會嗎?———
這血淚凝成的詩句,正是當時青島社會的真實寫照;這震撼人心的聲音,正是對那人吃人社會的強烈控訴。這種種不合理的社會現象,進一步激發了兩位年輕人胸中的反抗怒火和對千百萬遭奴役的同胞的深切同情……
兩蕭到達青島後,靠了舒群等朋友的幫助,在觀象一路1號一所石塊壘成的二層小樓租了一間房子居住。這裡地處海邊,環境優美,左右兩邊都可以看到大海。那碧藍的海水,起伏的群山,翠綠的樹林,飄蕩的船帆……都強烈地吸引著這兩位渴望自由的青年,使他們常常暫時地忘卻生活的貧困和煩惱,陶醉在美好的想像之中。
青島美麗的風光,並不能減少他們心頭的憂傷,更不能削弱他們的戰鬥意志。這時,蕭軍被朋友介紹到《青島晨報》文藝副刊當編輯,工作之餘便創作長篇小說;蕭紅則一面創作,一面在家操持家務。此時他們的生活,是相當困苦的。據他們的朋友回憶說,這時蕭紅身穿舊布旗袍,腳穿後跟磨去一半的破皮鞋,頭髮用一根天藍色的粗糙綢帶束著,每天要到街上買菜,再回到家中劈柴燒飯,做俄式大菜湯和烙蔥油餅吃。後來窮得連大菜湯、蔥油餅也吃不成了,就到馬路上去賣傢具……儘管生活如此艱難,他們仍勤勉不輟地潛心創作。在近半年的時間內,蕭軍完成了著名的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蕭紅也完成了她的第一部中篇小說《生死場》。這兩部作品,是他們奉獻給千千萬萬不願作奴隸的人們的最好禮品,也是奠定他倆文學史地位的成功之作。
這兩部作品寫成後,他們寄給了遠在上海的魯迅先生。魯迅對這兩部作品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多方設法介紹出版,並親自為這兩本書寫序。在序言中,他讚揚《八月的鄉村》是描寫東北被佔領小說的「很好的一部」;「『要征服中國民族,必須征服中國民族的心』!但這書卻與『心的征服』有礙。」而對《生死場》,魯迅則讚揚它「敘事和寫景,勝於人物的描寫,然而東北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緻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正當兩蕭想繼續留在青島生活和寫作的時候,意外的情況發生了。隨著省會濟南以及山東各地中共地下黨組織遭破壞,青島的地下黨組織也遭到嚴重破壞,市委書記高菘以及舒群等地下黨員被捕,作為黨的外圍組織的《青島晨報》也被迫停刊。這種政治氣候的突變,迫使兩蕭不能再在青島呆下去了。就在這年的11月1日,他們躲開了警察和特務的監視,拋棄了所有傢具,搭乘一艘日本輪船逃離青島去了上海,開始在魯迅先生的親切關懷和幫助下,投身於更加艱辛複雜的文學事業……
12月19日,魯迅在梁園豫菜館請客,特意將蕭紅、蕭軍介紹給茅盾、聶紺弩、葉紫、胡風等左翼作家。這些人後來都成為蕭紅的好朋友,對她的創作和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不久,葉紫、蕭紅、蕭軍在魯迅的支持下結成「奴隸社」,並出版了「奴隸叢書」。
此外,魯迅還利用自己在上海的關係,積極向出版社推薦他們的作品,蕭紅等人的書稿不但被介紹到當時陳望道主編的《太白》、鄭振鐸主編的《文學》,有時還轉到良友公司的趙家壁那裡。在魯迅的熱情幫助下,蕭紅到上海後寫的第一個短篇小說《小六》很快就在《太白》上刊出。
隨後,散文《餓》,短篇小說《三個無聊人》分別刊登在《文學》和《太白》上。從此,蕭紅的作品便陸續在上海發行的《生活知識》、《中學生》、《作家》、《文學季刊》、《中流》等多家雜誌上發表。蕭紅也開始在上海文學界嶄露頭角,成為一顆閃亮的文學新星。
1935年月12月,蕭紅的中篇小說《生死場》以「奴隸叢書」的名義在上海出版,魯迅為之作序,胡風為其寫後記,在文壇上引起巨大的轟動和強烈的反響,蕭紅也因此一舉成名,從而奠定了蕭紅作為抗日作家的地位。
《生死場》原名《麥場》,後由胡風改名為《生死場》,是她以蕭紅為筆名的第一部作品。
《生死場》以淪陷前後的東北農村為背景,真實地反映舊社會農民的悲慘遭遇,以血淋淋的現實無情地揭露日偽統治下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表現了東北農民的覺醒與抗爭,讚揚他們誓死不當亡國奴、堅決與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民族氣節。
《生死場》的發表,符合時代的要求,呼喚民族意識的覺醒,對堅定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鬥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蕭紅在作品中大膽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願望,抒發了她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魯迅在為《生死場》所作的序言中稱讚蕭紅所描寫的「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生死場》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社會影響很大。蕭紅也因此成為三十年代中國文壇知名的女作家,從而確立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呼蘭河傳》是蕭紅後期的代表作,也是蕭紅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這是作者在現實生活陷入極度困惑和迷茫時,企圖以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喚回一縷情感和精神上的希冀與慰藉。所以作者刻意採用一種回憶性的溫馨浪漫的語調,童稚化的爛漫天真的視角,展開了故鄉呼蘭河城充滿詩情畫意的風土人情。因為作者感情的強力貫注,這其中的人和事與《生死場》中判若兩樣。雖然作者對故土民眾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仍不乏批判的意識,但都顯得漫不經心和微不足道。同時,孤僻「自閉」的影子也映在了童年的自我身上,卻遠沒有所曾享有的生活的溫馨安穩來得沁人肺腑。
蕭紅的《呼蘭河傳》乃至她後期的全部創作由於偏離了左翼文學的政治化得軌道,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個人性、自我化之路。這在左翼陣營中招致批評和非議乃是不足為怪的。但亦如茅盾所說,與她在「情調」、「思想」上的缺失相對應的,是她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功。當然,這也不是純藝術的技巧化的成功,而是一種源於作者短促生命和凄美個性的悲劇性的成功。這且說明,政治理想的貫注和技巧性的錘鍊之外,真正藝術的成功在於生命的投入與付出。
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從《生死場》到《呼蘭河傳》孕育並造就了一種蕭紅式的獨特的小說文體。這種小說文體的發展道路就是「中國現代小說的散文化」。其意義在於「從一個方面實現了文學史的銜接、承續,在審美意識上溝通了現代文學與傳統文學」。更準確地說,是吧傳統文學中最高雅的部分——詩和「文」(散文),與現代文學中已經代替了詩而成為主體的部分——小說,實現了新的對接。正是這一「對接」造就了現代文學中最具生命力的內容。
1940年12月20日,蕭紅在寂寞、苦悶懷舊的心情中,寫完了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作品通過對自己故鄉的回憶,以樸素率直、凄婉細膩的筆調,真實而感人地再現了她童年時代東北農村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揭示了舊的傳統意識對人民的束縛和戕害,表達了她對家鄉人民苦難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時,對舊風俗、舊習慣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呼蘭河傳》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是蕭紅又一部有影響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凄婉的歌謠。」《呼蘭河傳》的完成,標誌著蕭紅文學創作已進入成熟時期。茅盾稱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1941年4月,美國進步作家史沫特萊回國途經香港,特意到九龍看望病中的蕭紅。後來蕭紅聽從史沫特萊的建議到瑪麗醫院做全面檢查,才發現患有肺結核。於是,在10月份住院打空氣針治療。因受醫院冷遇,11月底蕭紅返回九龍家中養病。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九龍陷於炮火中。當天,柳亞子先生應蕭紅之約,到九龍樂道蕭紅住處去探望她。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駱賓基護送蕭紅從九龍轉移到香港,住進思豪酒店。
1942年1月12日,日軍佔領香港。蕭紅病情加重,被送進香港跑馬地養和醫院,因庸醫誤診而錯動喉管手術,致使蕭紅不能飲食,身體衰弱。
1月15日,端木蕻良和駱賓基將蕭紅轉入瑪麗醫院。第二天,蕭紅精神漸復,她在紙上寫下「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月21日,瑪麗醫院由日軍接管,蕭紅又被送進紅十字會在聖提士反設立的臨時醫院。1月22日,蕭紅與世長辭,在戰火紛飛中,寂寞地離開了人間,享年三十一歲。
1月24日,蕭紅遺體在跑馬地背後日本火葬場火化後,葬於淺水灣。
1942年5月1日,延安文藝界舉行蕭紅追悼會,在延安的作家及文化藝術工作者深切悼念蕭紅。
1957年8月15日,中國作家協會廣州分會將蕭紅骨灰,從香港遷到廣州銀河公墓,重新安葬。
推薦閱讀:
※現代家居風水禁忌,你觸犯了第幾條?
※易經角度解析現代網路計算機
※愛情的現代化思考
※公法與私法的現代詮釋
※格局微調救空間 120平現代簡約時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