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漢族的族源分析 - 歷史天空 - 社會人文 - 搜狐圈子

古代漢人的產生:

炎帝神農氏的部落有西邊姜水的也有江漢南方的,有苗黎。好像以南方為主。炎帝部下祝融乃重黎之後的黎苗。炎帝部下的黎苗還有昆吾,蘇,顧,溫, 董諸姓。炎帝後來又與黃帝爭中原,後來被黃帝打敗了。黃帝是從西邊來的。黃帝姬姓。 但炎帝之後的蚩尤,這位三苗九黎的首領與黃帝在中原反覆交戰。最後在涿鹿被打敗了。黃帝得到了蚩尤的大批俘虜。黃帝的部落稱為百姓而那些俘虜稱為黎民(也就是炎帝或蚩尤的後代)。現在的苗人還有比漢文的古史更為詳細的關於蚩尤與黃帝打仗的傳說。再後來大禹建立了夏。這部分中原人自稱為華夏人。後來東邊的子姓的商人把大禹的子孫從中原趕走了。其中一支逃到了西邊的周原。商人是東夷的一支。商人被滅後,許多殷商人逃到東夷,箕子逃到朝鮮,建立箕子朝鮮是不是也和這個親近得族源關係有關?現在某些韓國人稱漢字是韓國人發明的,他們的根據就是商族人屬於東夷人,韓國有東夷血統,其實他們犯了邏輯顛倒的錯誤,依他們的說法,韓國人是中國人才對。子姓的商人與夏人確實有很大的不同。周人祖先是姜嫄後人,是一起源於姜水的母系部落。周人的確是炎黃一支的後代,但是是旁支。

戰國齊人中有許多東夷的血統。周穆王滿西征犬戎。戎秦附之。秦當時是西戎諸部中的強者。秦在周平王后乃至齊恆稱霸時,還有很濃的畜牧味。春秋戰國五百餘年,周,楚,吳,越,秦各國人民與文化開始融和。一個新的文化與民族漸漸形成。

西元前206年,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漢人,漢文化終於出現了。大漢可不是東周列國的繼續。劉邦出自沛。沛今江蘇。古為吳屬地。漢繼承了夏,商,周及楚,吳,越,秦。大漢與周之不同就在於漢包括了楚吳越秦。漢還有閩,粵和甘涼。而原東周僅為大漢的一小部,也談不上是主體。漢人或漢族自秦一統起,經兩漢,四百四十餘年,漢本部各地方融和一體,漢人,漢族,漢文化到了東漢完全確立了。後經三國,西晉又約百年。晉襲漢,漢文化進一步發展。

古代漢人大劫難——五胡亂華至隋

晉八王之亂後中原人口大減,民不聊生, 經濟蕭條。西元304年匈奴人劉淵乘機稱王。攻城掠地,在中原屠殺漢人。西元308年劉淵稱帝。西元311 年,劉淵之子劉聰的部將劉曜攻入洛陽,大肆燒殺搶掠。一次屠殺三萬民眾。洛陽化為一片廢墟。西元316 年劉曜攻入長安。西晉亡。

漢族及其先人在中原苦心經營二三千年的家園完全喪失了。永嘉南渡,衣冠東渡。匈奴,羯,氐,羌,鮮卑五胡亂華,橫行中原。劉曜,石勒石虎及子孫,符氏家族,乞伏國仁,禿髮烏孤,赫連勃勃,沮渠蒙遜,慕容,拓跋 在中原燒殺淫搶,無惡不作。陷一城而屠一城。 屠殺漢人一次就數萬乃至數十萬。甚至把漢人當烤肉食之。五胡亂華,一百三十餘年裡,中國北方數百里荒無人煙。

五胡亂華後, 北方原來的漢人所剩無幾。匈奴,羯,氐,羌,鮮卑先後十六國一次又一次的征服中國北方,重複地屠殺漢人。到了後來已無漢人可殺,就互相殘殺。一直到了北魏時,鮮卑舉國遷入中原的無人之境,在中原建立了北魏鮮卑國,北魏的人民以鮮卑為主體,包括鮮卑化的漢人,半鮮卑化半漢化的匈奴和其它胡人。

隋唐漢人的產生——鮮卑血統的漢人

北魏時,普通漢人與鮮卑人通婚很普遍。到北齊北周時,北朝人血統以鮮卑為主。漢人血統平均恐不到三,四成。中原先是戰亂中心,後又是北魏鮮卑的統治中心所在。漢人殘留的要少的多。高歡算是漢人。但早已鮮卑化了,是鮮卑化漢人。他在統治北魏,東魏時,靠的是未漢化的六鎮鮮卑人和鮮卑化的漢人及鮮卑化的匈奴人。他不僅不提倡漢話,反而提倡講鮮卑話。恢復鮮卑體制。

自永嘉年間至隋大業三百年,一個以鮮卑人和鮮卑化的漢人為主體包括鮮卑化的匈奴及其它胡人的新民族逐漸在中國北方產生。事實上,複姓長孫(拓跋),慕容,尉遲,呼延,宇文固然是鮮卑姓。而北方的周(普),奚(達奚),伊(伊婁),丘(丘敦),車(車焜),穆(丘穆),陸(步六孤),賀(賀賴),劉(獨孤,或匈奴劉淵之後),樓(賀樓),於(勿忸於),連(是連),仆(仆闌),苟(若干),梁(拔列),略(拔略),寇(若口引),羅(吒羅),茹(普陋如),葛(賀葛),封(是賁),阿(阿伏),延(可地延,呼延),鹿(阿鹿恆),駱(他駱拔),薄(薄奚),桓(烏丸),和(素和),侯(胡古口引),渾(古渾),婁(匹婁),鮑(俟力伐),盧(吐伏盧),雲(牒雲),是(是雲),利(吒利),副(副lu),那,如(如羅),扶(乞扶),單(阿單),幾(俟幾),兒(賀兒),古(吐奚),畢(出連),何(賀拔),莫(莫那),蘆(莫蘆),韓(出大汗),路(沒路真),高(是樓),解(解枇),房(屋引),狄(庫狄),潘(破多羅),薛(叱干),費(費連),祝(叱盧),溫(塭盆),杜(獨孤渾),稽(紇奚),呂(叱呂),等等也都是鮮卑姓。

北周大象三年,楊堅稱帝建隋。至開皇九年,楊堅滅陳。一統中國。楊堅為北魏貴族,世世代代與鮮卑貴族通婚。是一個地地道道鮮卑貴族。楊堅從小就沒有用過漢姓,一直是只用鮮卑姓名。楊堅最多只有四分之一的漢血統。

西元618年,李淵稱帝建大唐。李淵祖上為鮮卑大貴族,世代為鮮卑將領。李淵的祖父李虎是鮮卑化的漢人。李淵同時又是後來隋朝的皇親(是鮮卑那一方血親而非漢方血親)。李淵不會超過八分之三的漢人血統 。而中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的唐太宗李世民恐只有十六分之三的漢人血統。自北魏起,在中國北方一個以漢化的鮮卑人和鮮卑化的漢人為主體的新民族逐漸形成。而到唐時就成了北方唐人。唐朝的宰相至少有二十多個是鮮卑人。唐初將領薛仁貴就是一個唐化的鮮卑人。大唐的長孫皇后,是北魏拓跋氏皇族的嫡系。大唐以鮮卑皇族為後,而母儀天下。而唐高宗僅有三十二分之三的漢人血統。故有史家說大唐,至少初唐,是一個鮮卑皇朝也不算太過分。所以,鮮卑人是地地道道的唐人。鮮卑人的後代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人。南方的唐人是東晉年間衣冠東渡的北方漢人與南方漢人的後代。北方唐人是唐化的鮮卑人與唐化的鮮卑化漢人的融合。經唐,五代三百餘年,一個新的民族產生了。那就是唐人。

漢人的又一次大劫難——近代漢人的產生

靖康二年。開封城破。北宋亡。不久女真金人入主中原。中國北方人再次被外族統治,又成了亡國奴。北方宋人的家園被金人所奪。大批的宋人死於戰亂,幾百萬宋人離家逃難。大批北方宋人南遷。又是一場浩劫。一百餘年,中原和北方被金人統治。契丹遺民,宋遺民,古女真混居。西元1234年,金亡。中原大地在蒙古鐵蹄蹂躪之下。北方唐宋遺民又遭受一次滅頂之災。在中原的古女真人無法回關外,滯留在中國北方,也融合為漢人。古蒙古人在中國北方橫行了七,八十年後才亡南宋。蒙古人在這七,八十年間在中國北方燒殺淫搶。到了元末,中國北方人是北宋遺民,蒙古人,古女真遺民和契丹遺民的結合,中國北方人中唐宋人的血統平均不到三分之二,蒙古,女真,契丹合佔三分之一強。也就是說原漢人血統約佔三分之一。元末,殘暴的蒙古統治使原宋民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終於四處反抗蒙古統治。

明恢復漢制。漢人重新統治中國。明時,明人包容了契丹遺民,古女真遺民。他們完全融入明文化中。明初有南方漢人北遷的。有些是隨北伐大軍進入北方,有些隨朱元璋派往北方的官員或隨其子去北方封地時遷入北方的。朱棣於1421年遷都燕京。所以有不少南方漢人來到北方。中國的政治中心也就移到了黃河以北。明代漢文化也有發展的。手工業和商業都有較大的發展。

明亡。 漢人又做了亡國奴。滿清統治中國二百六十七年。清入關初的幾十年里,殺的漢人可真不少。到了清末,北方人中的後女真血統大幅度增加。近聞有人做了DNA基因調查,努爾哈赤一個人的基因在河北遼寧一帶高達一百萬。

西元1911年,滿清皇朝一夜竟亡。民國時把原明人的後代都稱為漢人,旗人願自認漢人的也就是漢人了。

當代漢族的族源如此複雜,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就缺少如日本或韓國民族的凝聚力了.中華文化是包容的文化,我們在近現代丟掉了傳統文化,我們的民族失去了凝聚力,豈不如沒有粘合的龐大積木建築,總有一天轟然倒塌?


推薦閱讀:

當代西方民族理論的主要淵源
程金華|當代中國法律實證研究考——及其基本立場
戳中當代青年人淚點的十段話
儒釋道精神對當代商業倫理的影響
語出不凡,堪稱中國當代魯迅

TAG:社會 | 歷史 | 人文 | 漢族 | 社會人文 | 天空 | 圈子 | 搜狐 | 當代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