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經典碑帖欣賞
(一)《宣示表》
《宣誓表》三國魏 鍾繇 故宮博物院藏 真跡不傳於世
點評:
《宣示表》是鍾繇楷書中最為精妙之作。相傳晉王導東渡時將此表縫入衣袋攜走,後來傳給侄子王羲之,王羲之又將此表傳給王修,王修死後帶著它入土,此表從此不見天日。此書結構嚴謹,用筆厚重,點畫遒勁而顯朴茂,字體寬博而多扁方。梁武帝蕭衍讚譽:「式巧形密,勝於自運」。
《宣示表》的前世今生:
現在所能見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論者部認為是根據王羲之臨本摹刻,始見於宋《淳化閣帖》共18行。後世閣帖、單本多有翻刻,應以宋刻宋拓本為佳。短短十餘行字帖便於複製雕刻,彼時或宮廷或官府或民間多有刊刻,然而宋代刻石(或刻木)大多沒有流傳下來,明清二朝繼而依舊拓或臨本翻刻偽托,以訛傳訛,致使《宣示表》面目紛呈,後人不得不將古拙的刻本視為鍾繇親筆,流美的視為王羲之臨本,自欺並欺人,或以書法辯高下,或以藏印定是非,或以題跋尋真偽,或以文獻討依據,或以尺寸度大小,一廂情願對號入座,致使聚訟紛紜。
《宣示表》最著名者見於叢帖者有:《淳化閣帖》、《大觀帖》等,見於單刻帖者有:「宋徽宗刻本」、「賈似道刻本」等。賈似道刻本有兩種宋拓,其一原跡曾入北宋政和內府,淳佑十一年(1251年)經俞松裝裱,鈐有「政和」、「宣和」、「悅生」葫蘆印,後續《鍾繇還示帖》,尾有董其昌墨跋,此本今不知下落。其二原跡北宋曾入宣和內府,宋徽宗細筆題籤「羲之臨鍾繇帖」,南宋末年歸賈相似道,鈐有「賈似道印」及「悅生」葫蘆印。此卷宋拓本今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者介紹:
鍾繇(151-230),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漢獻帝時,他以孝廉入仕,先後擔任侍中、尚書僕射,官至東亭武侯,魏初時拜相,因曾官居太傅一職,故世稱「鐘太傅」。
鍾繇工書法,精隸、行、楷三種,尤善楷書。鍾繇的書法保留古風,瀟洒流暢,渾然天成,疏密有致,骨瘦剛勁,書若飛鴻戲海,鶴舞游天。後人評價其隸書入神,八分入妙,和大書法家胡昭並稱「胡肥鍾瘦」。
(二)《平復帖》
《平復帖》西晉 陸機 23.7厘米*20.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平復帖》是草書演變過程中的代表作,字體介於章草、今草之間,屬草隸,猶存隸意,但無波磔,禿筆枯鋒,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是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中年代最早的書法真跡,也是除了發掘出土的戰國竹簡、帛書和漢代木簡以外,我們能看到的中國最早用毛筆寫在麻紙上的字帖,流傳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平復帖》被收藏界譽為「中華第一帖」和「萬帖帖祖」。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為牙色麻紙本墨跡,9行84字,作者用禿筆寫於麻紙之上。
《平復帖》的前世今生:
考證《平復帖》原是《晉賢十四帖》中的一件,曾與眾多名家字帖集中在一卷大軸上,《晉賢十四帖》在北宋年間被人從大軸上一一割截下來,歸屬不同的藏家。基中的陸機帖輾轉流入宋徽宗御府,成為皇宮中的一件珍玩,痴迷於書畫的宋徽宗,得到此帖,愛不釋手,親自在帖上加蓋雙龍璽印。從此,人們按照宋徽宗題字所書,將其稱為《平復貼》。
在這張手帕大小的字帖上,留有歷代收藏者印記或題跋,卷上所鈐71方印記,猶如一部收藏簡史。最早的一方印記,鈐自唐末鑒賞家殷浩。明萬曆時,被大收藏家張丑擁有,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等人也精心收藏。在清代時,首先為乾隆皇帝的母親所擁有,然後,又輾轉到成親王手裡。同治年間,又轉入恭親王奕訴手中。民國初年,歸於末代皇帝溥儀堂兄,溥儒等人名下。
1937年,溥儒先生喪母,欲出讓《平復帖》以辦喪事。在此期間,一些清朝遺老,如阿聯、孟錫圭、朱蓬壽,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等都曾致函溥儒先生對《平復帖》易手表示惋惜,怕像恭王府出讓的唐韓干《夜照白圖》那樣,流失海外。信致溥儒先生,大意為,現已民國,喪事可否從儉,《平復帖》可否暫押鹽業銀行,云云。並托傅增湘先生向溥儒先生致意此帖為祖傳,還是留在本族為好。此事經傅增湘先生從中斡旋,最後張伯駒不惜傾家蕩產,從溥儒手中以4萬大洋購回此帖,當時,4萬大洋足可以買下京城內,恭王府的宅院。後歷經艱險,悉心保管,才使《平復帖》未流失海外。
張伯駒得到《平復帖》後,幾個日本人表示,願出5倍價格,以20萬大洋的高價收買《平復帖》。張伯駒答覆他們說:「金錢易得,國寶難求,我中華民族之國寶,只要到了我張伯駒手裡,就絕不會再流入異國他鄉,所有外國人就死了這條心吧!」
抗戰爆發以後,張伯駒和夫人潘素將《平復帖》縫入衣服夾層中,攜往西安避難,一路上擔驚受怕,寢食不安。《平復帖》在張伯駒的保護下,躲過了戰爭的劫難。
1956年,張伯駒夫婦將《平復帖》捐獻國家,才使這件流傳坎坷的稀世珍寶入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者簡介: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官至平原內史,史稱「陸平原」。他出身名門,祖父陸遜為三國名將。陸機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流傳下來有104首樂府詩和擬古詩,以《文賦》最為著名。善書法,《平復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且真實可信的名人書法真跡。
(三)《中郎帖》
《中郎帖》南宋紹興御書院摹本 23.3厘米*25.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點評:
《中郎帖》又名《八月五日帖》,是謝安寫的一封報喪書信,心中告知中郎突然去世的消息,同事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痛苦不堪,難以忍受的情感。該帖左邊有南宋高宗「德壽」璽印。據此璽印及紙、墨推斷,該帖應該是南宋紹興御書院所臨摹的古帖。雖不是謝安的真跡,但依舊寶貴。米芾在《謝帖贊》中稱其書法:「山林妙寄,岩廓英舉。不繇不羲,自發淡古。」
作者簡介:
謝安(320-385)字安石,東晉政治家,書法家,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晉孝武帝時,任尚書僕射,領吏部,加後將軍,進中書監,後被封為「建昌縣公」。他年輕時寓居會稽,與王羲之等人縱情山水、談文論詩數十年。在書法上,他擅長楷、行、隸書,推崇王羲之而輕王獻之,有《每念帖》、《六月帖》、《告淵明帖》等書跡傳世,存於《淳化閣帖》、《大關帖》、《寶晉齋》等從帖中。
(四)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晉)王羲之【唐摹本】(局部) 23厘米*14.8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 藏
點評:
《快雪時晴帖》和王珣的《伯遠帖》、王獻之的《中秋帖》一同被乾隆皇帝收藏於紫禁城養心殿暖心閣(堂名「三希堂」),並被定為「三希」之首。內容是王羲之寫給「山陰張侯」的信札。以圓筆藏鋒為主,體式自然優美。或行或楷,或流或止,宛如行雲流水。筆法圓勁古雅,無一字不表現出作者的悠閑逸致。雖短短二十餘字,卻顯其和諧中妙合造化的意境,於行書中帶有楷書筆意,前後兩次「頓首」作連筆草書,第二行「果為」也作連筆。
作品的前世今生:
《快雪時晴帖》唐初賜丞相魏徵,傳於褚遂良。宋初為蘇舜元、蘇舜欽兄弟所得,蘇氏世代仕宦,收藏宏富,僅此帖就有三本。曾經宋宣和內府,米芾《寶晉齋》為有「褚」印者。南宋初入高宗內府。明代由朱存良藏,後由賣畫者售與王穉登,以後轉手吳國廷、劉承禧。劉卒後又歸吳國廷。元朝時先為張氏所有,後入元內府,趙孟頫受命提拔。明時為朱成國、王稚登所得,清時馮銓、馮源濟父子所有。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十八日壬戌,馮源濟進獻康熙皇帝,入內府。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遂將此貼和《中秋帖》、《伯遠帖》同貯於養心殿內,額其室為「三希堂」,此帖為三希之首。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內戰中敗北,退居台灣時除帶走大量黃金外,還有2972箱南遷文物中的精品。其中就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蘭亭序》
《蘭亭序》 晉 王羲之(唐馮承素摹) 24.5厘米*69.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點評: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謝安、孫綽以及本家子侄凝之、獻之等人在山陰蘭亭舉行「修禊」之典,大家即興賦詩,王羲之酒後為此詩集寫下了序文手稿,即《蘭亭序》。序中描述了蘭亭周圍的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換了之情,抒發作者對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人生感慨。書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通篇攲斜疏密,錯落有致,歷代書法家稱其為「天下第一行書」。其真跡亦佚,傳世的有馮承素、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家摹本,其中以馮承素摹本最為精美。
《大道帖》
(晉)王羲之 (傳為米芾摹本) 27.7厘米*7.9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 藏
釋文:大道久不下,於先未然耶
點評:
米芾言:「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王羲之的《大道帖》是其草書的代表作。文僅十字,前五字一筆連綿,次兩字連綴,複次字兩字又勾連,最後一「耶」字以末筆豎畫一貫而下,氣勢如虹。整體看來,《大道帖》宛若天際行雲,潛龍出淵。
喪亂.二謝.得示帖
(晉)王羲之 【唐摹本】 28.7厘米*63厘米
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藏
點評:
《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三帖共一紙,日本人稱其合稱為《喪亂帖》。唐內府雙鉤填墨摹本,唐代傳入日本。有說是鑒真東渡時帶去的,也有說是日本「遣唐使」帶回。大約成書於永和八年(352),王羲之50歲左右。王羲之此時的書法已經擺脫了隸書和章草的殘餘,用筆挺勁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輕重緩疾極富變化,有激宕瀟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行草體的典型作品。有專家推斷,此種體式的字應更接近王羲之書法的本來面目。
《喪亂帖》屬於信札,隨手擬就,信筆而書,更能體現出王羲之的書法特徵。該帖作於喪亂時期,作者心情悲憤鬱悶。因無意於書,故書法更顯率意淋漓,完全不同於《蘭亭序》輕鬆歡樂的格調。該帖先行後草,時行時草;時而迅疾,時而滯頓,充分反映出其感情由壓抑至激越的劇烈變化。
此貼在日本流傳了1300多年,被視為國寶。由於去日久遠,千餘百年來國內書法家對此帖竟一無所知。知道100年前,任駐日欽使隨員的楊守敬搜集散出的書籍字畫並將《喪亂帖》摹成書跡,國內學界才大開眼界,沒想到世上還有勾摹如此精良的王氏墨跡。
頻有哀禍.孔侍中帖
(晉)王羲之 【唐摹本】 24.8厘米*42.8厘米
日本東京前田育德會 藏
點評:
《頻有哀禍貼》、《孔侍中帖》二帖共一紙,唐代內府摹本,與《喪亂.二謝.得示帖》同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作,被視為日本的國寶。全帖章法嚴謹,布局合理,字間傾側、俯仰、勾連,筆畫輕疾、圓轉、牽引,結體多有取橫勢者,在活潑的行書筆意中帶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結體上有顯示出欹側取妍的藝術效果。
釋文:
頻有哀禍,悲摧切割,不能自勝,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九月十七日,羲之報。且因孔侍中信書,想必至。不知領軍疾後問。
憂懸不能須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報。
初月帖
(晉)王羲之 【唐摹本】 26.3厘米*32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 藏
點評:
《初月帖》為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書帖之一。其結體謹嚴,草法規範,頗具古意。即使重複之字,其體式也力求變化。字與字之間,或二字相連,或三字相連,如「老攜幼孫,顧盼生姿」。整體見之,行氣貫通,流暢飄逸,錯落跌宕,具有典型的今草特點。
釋文:
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今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便通信。
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
吾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上虞帖
(晉)王羲之 【唐摹本】 23.5厘米*2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點評:
《上虞帖》又名《夜來腹痛帖》,為王羲之中年以後寫的一封信札。筆力清勁,體勢靈動綽約,點畫精到,風格遒美,豐肌秀骨,多數人認為遠勝於《何如帖》。該帖歷史上曾為南唐內府、北宋內府、明代晉王府、清代梁清標、商載、程定夷等所藏,被《淳化閣帖》收錄。
釋文:
得書知問。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想行復來。修齡來經日,今在上虞,月末當去,重熙旦便西,與別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審時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遠宦帖
(晉)王羲之 【唐摹本】 24.8厘米*21.3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 藏
點評:
《遠宦帖》又名《有別貼》,是王羲之寫給好友周撫的信札。《蘭亭序》是王羲之行書書法的代表作,而《遠宦帖》是其草書作品中的翹楚。該帖結體形態秀美,用筆轉折靈活,曾被北宋大觀內府、宣和內府、金明昌內府、南宋賈似道,明項元汴,清耿會侯、安岐等人所藏。
長風帖
(晉)王羲之 【臨摹本】 27.5厘米*40.9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 藏
點評:
《長風帖》由四段組成,又分稱《長風帖》、《賢室委頓帖》、《四紙飛白帖》。草書是王羲之晚年書法藝術追求的重點,對後世的影響也最為深遠,其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聖」。
作者簡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五)王獻之
中秋帖
(晉)王獻之【傳為米芾摹本】 27厘米*1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點評:
《中秋帖》乾隆帝定為「三希」之一,王獻之「一筆書"的代表作。」一筆書「是王獻之在張芝的章草和王羲之的今草基礎上的獨創,筆勢連續不斷,宛如滔滔江河之一瀉千里。此帖線條牽連,瀟洒飄逸,豐潤圓熟,氣韻鮮潤,表現出一種雄姿英發的爽爽之氣。
帖用竹料紙書寫,這種紙東晉時尚製造不出,約到北宋時方出現。從行筆中可知,所用毛筆是柔軟的無心筆,而晉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筆,吸水性較差,筆的提、按、轉折往往不能靈活自如,常出賊毫,如此帖那種豐潤圓熟、線條連貫、行氣貫通、瀟洒飄逸的效果是寫不出來的。有人認為現存之帖是米芾臨摹本,同樣難能可貴。
此帖曾經宋代宣和、紹興內府,明項元汴,清內府收藏。民國時溥儀將其攜出宮外,流散民間。建國前和王珣《伯遠帖》一起被典當於香港一家外國銀行。1951年底,典當期將滿時,國外有人意圖購獲,周恩來總理聞訊,當即指示有關部門購回,入藏故宮博物院。
釋文: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鴨頭丸帖
(晉)王獻之 【唐摹本】 26.1厘米*26.9厘米 上海博物館 藏
點評:
《鴨頭丸帖》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信札。「稿行之草」是王獻之獨創的書體,《鴨頭丸帖》是此種書體的代表作。筆跡轉折清晰,起落分明,氣脈相連。全帖用墨有致,墨色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行筆宛如行雲流水,流暢自然。結體錯落有致,妍美質樸。曾經北宋宣和內府、南宋紹興內府,元天曆內府,柯九思,明內府、吳用卿等所藏。崇禎時藏吳新宇家,清光緒時為徐叔鴻所得。
釋文:
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
廿九日帖
(晉)王獻之 【唐摹本】 26.37厘米*11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 藏
點評:
《唐摹本萬歲通天帖》之一,雙鉤技術精妙,有「下真跡一等」之譽。書體上楷、行、草三者混雜,章法生動,顯得非常自然。用筆秀媚飄逸,風流俊美,筆意連貫而舒展,在漫不經心的揮灑中寄情翰墨,王大令師古創新的風貌躍然紙上。
釋文:
廿九日,獻之白。昨遂不奉別,悵恨深。體中復何如,弟甚頓。匆匆不具。獻之再拜。
作者簡介: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出生於會稽山陰(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東晉書法家、詩人。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幼學於父,胸有大志,在王羲之數子中最具稟賦,且勇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後又兼取張芝。諸體皆能,以行書和草書聞名,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與其父相比,二人在書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為顯,獻則以行草為能。父之靈和,子之神駿,皆古今獨絕,父子二人並稱為「二王」。
(四)
伯遠帖
(晉)王珣 25.1厘米*17.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
點評:
《伯遠帖》是王珣問候患病親友的一封信札,是乾隆皇帝「三希」中的唯一晉人書法真跡,被後世評為「天下第四行書」。董其昌稱之為「尤物」,在《畫禪室隨筆》中評價說:「瀟洒古澹,東晉風流,宛然在眼。」通篇用筆精熟,疏朗飄逸,從中我們可以窺到晉人「尚韻」之風。該帖行筆自然流暢,俊麗秀雅,為早期行書的典範。
北宋時曾入宣和內府,後流落民間,為明董其昌、清安岐等人收藏。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進入內府,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並藏在「三希堂」。1911年以後至1924年溥儀出宮以前,《伯遠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貴妃所居的壽康宮,溥儀出宮之時,敬懿皇貴妃將此帖帶出宮,後流散在外,輾轉為郭葆昌收藏。1950 年周恩來總理指示在香港將《伯遠帖》、《中秋帖》購回,交故宮博物院收藏。
釋文:
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作者簡介:
王珣(350-400),字元琳,小字法護。原籍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著名書法家,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官至尚書令,卒贈車騎將軍。家范世學,在世時名重一時。董其昌評其曰:「王珣瀟洒古澹,東晉風流,宛然在眼。」其傳世墨跡《伯遠帖》,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一直被書法家、收藏家、鑒賞家視為稀世瑰寶。?
推薦閱讀:
※書法字帖中為什麼沒有把碑帖反色的,都是黑底白字?
※趙孟頫書法培訓教程之筆畫的寫法(二),附優美碑帖,收藏!
※集類《履園叢話》(清)銭泳撰●叢話九·碑帖
※十三少碑帖介紹:宋·蘇軾《李白仙詩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