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10個得以善終的開國名將

中國歷史上10個得以善終的開國名將2008年12月05日 10:23鳳凰網歷史綜合

1, 周勃(西漢)

要論起西漢開國將領的功勛,周勃肯定無法和韓信等名將相提並論,如果說漢初三傑以及英布等人都是漢朝建國的謀略家的話,那麼周勃則可算是漢朝開國的急先鋒。從沛縣起事開始,老周就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可稱是劉邦軍中最老的班底。史書上對劉邦屠殺功臣大書特書,而事實是,劉邦對待如周勃這樣最早跟隨他打江山的「發小」還是比較厚道的,他不信任的,恰是那些半路加入的勇將們。從劉邦滅秦到楚漢爭雄,老周的軍隊始終是漢軍的開路先鋒。從三秦會戰到成皋會戰的關鍵戰役中都立下大功。老周此人,表面粗獷,鄙薄書生,作戰勇猛,看似是憨厚可愛的粗人一個,實則謀事周密,粗中有細。而這一點,也只有劉邦看得透,很早就認定他將來會是扶保劉氏江山的關鍵人物。論軍事才能,老周並非是如韓信這樣的謀略帥才,但也可以算是一個稱職的將才,這也是劉邦對他始終放心的重要緣故。象周勃這樣軍事才能中上之資而又忠心耿耿的臣子,既不會對劉家的權位造成威脅,更能在關鍵時刻承擔起保衛皇族的重任,劉邦留下周勃,是他為劉家江山做的最聰明的一件事。劉邦去世後,呂氏勢力日益坐大,周勃充分發揮了他「能裝」的特點,裝傻裝憨,讓呂氏勢力對他輕視,卻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奪取了軍隊指揮權,這才株殺了諸呂勢力,保全了劉漢的江山。此時的老周,扮豬吃老虎的本事已經爐火純青。然而功高震主的憂患還是發生了,靠周勃擁立大功即位的漢文帝先是削奪了周勃的官職,讓他歸鄉養老,不久以後又派廷尉調查他謀反的傳言,幸好有文帝的老媽薄太后說情,老周才躲過了一劫。不過歸根到底,還是老周本人謹慎小心的做人方式救了他。可惜他的兒子周亞夫雖然軍事才能遠勝過他,做人卻失敗的很,最終落得在七國之亂後被漢景帝逼死的下場。

2, 耿弇(東漢)

同樣是一代名將,同樣是開國功臣,東漢開國名將耿弇的下場可比西漢第一名將韓信好太多,韓信位及人臣,卻仍免不了兔死狗烹,耿弇平山東,滅張步,征隗囂。東漢王朝一半以上的國土都是他打下來的。說他功高震主一點也不過分,可比韓信幸運的是,老耿遇到了一個好老闆—光武帝劉秀。劉秀曾對老耿說:「朕終不使耿弇為淮陰也」。事實也證明了劉秀是個講信諾的人,終東漢一朝,老耿家世代富貴,出了大將軍二人,將軍九人,卿十三人,娶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將、護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數十百人,與漢共興衰。與劉邦的多疑猜忌相比,劉秀的胸懷簡直象個君子。東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在建國後基本都是高官厚祿,基本沒有發生如西漢時那樣功臣遭屠戮的慘劇。不過這也確實歸功於老耿家比較會來事,想帝王之所想,早在征討張步的時候,老耿家就主動把兄弟子侄送到劉秀身邊做人質,以示自己忠心,而在東漢建國後,耿弇更是主動交出兵權,安養於家。比起西漢開國初功臣飛揚跋扈的情景,東漢的名將們都可以算是低調的可以了。沒了牙的老虎碰上了胸襟寬廣的主人,皆大歡喜的結局當然是正常的。

3, 賈充(西晉)

要說耿弇的結局首先要歸功於他會做人的話,賈充的結局可有理由讓一干冤將大鳴不平。作為西晉王朝的老臣子,賈充輔佐了司馬氏父子三代人,司馬懿韜光養晦的時候,賈充是第一高參。司馬家奪權的時候,地方曹氏家族的造反基本是賈充去鎮壓的,曹末帝放手一搏的時候,也是賈充派人要了他的小命,為司馬氏的上台立下了潑天大功。偏偏這個人也一點不低調,在朝廷里飛揚跋扈的可以,看誰不順眼,想整誰就整誰,有時候連年輕的司馬炎的帳也不買,西晉征吳的時候,賈充自恃老臣身份極力阻撓,惹的司馬炎大發脾氣,放到朱重八或者劉二漢的手上,老賈估計有九條命也沒用,可司馬炎發完了脾氣後,也僅僅是發了道詔書申斥了他一番,平吳勝利後,還專門派人送金帛撫慰他。也沒見給老賈來個「秋後算帳」。三年後老賈病故於家中,說來說去,只能說司馬炎是個重感情的人,當年司馬昭立太子時,正是賈充的堅持,才使司馬炎被扶上位。而司馬炎對這位「賈叔叔」也一直心存感激。惡狗遇到了好主人,只能說是老賈命好了。不過報應還是應在了下一代身上,幾年後,老賈的女兒賈南鳳成了晉惠帝的皇后,把西晉王朝禍害的烏煙瘴氣,直接搞得二世而亡。最終在八王之亂的戰火中,老賈全家也最終沒逃過被整族屠戮的命運。

4, 韓擒虎(隋朝)

隋朝的四大開國名將(賀若弼,韓擒虎,高穎,史萬歲)中,韓擒虎無疑是結局最好的一個,其他的三人,基本都在日後隋王朝權力鬥爭中慘遭株殺,惟獨韓擒虎獨善其身。在隋朝統一南北的戰爭中,韓擒虎可為第一功臣,平滅陳朝,俘虜陳後主,都是老韓的赫赫戰功。韓擒虎此人,是真正文武雙全的將才,天生武功好(據說十三歲就擒殺過猛虎),書也讀的好,並且懂得讀書抓主題(讀書通大略而不尋字摳句),這也養成了老韓用兵持重富有將略的特點,最善於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勝利,比如滅陳的時候,他避實擊虛,率先攻克建康,擒拿陳朝末帝,而另一路賀若弼的隋軍卻還在費牛勁的攻城。這也造成了滅陳之後,賀若弼因不服韓擒虎的功勞,與韓擒虎爭功對韓擒虎拔刀相向的情景。不過恰是因為讀書多的緣故,老韓對於歷代功臣的下場自然是感同身受,因此也養成了他在官場上氣度寬宏的特點,面對賀若弼的挑釁,老韓以理辯理,卻並不在封賞問題上斤斤計較。滅陳後,老韓因為縱容士兵不法的緣故被隋文帝剝奪了賞賜,老韓卻泰然處之,並未象賀若弼那樣上竄下跳。而在政治鬥爭中,老韓也屬於那種只知低頭幹活不知抬頭搶功的人,在滅陳之後的幾年裡依然兢兢業業,為隋朝防備突厥,成為突厥最害怕的隋將,也避開了朝堂上敏感的政治糾紛。與之相比,其他的三大開國名將就沒這麼幸運了,高穎和賀若弼都因開罪於隋煬帝而被害。史萬歲因被誣陷捲入廢太子案而遭隋文帝殺害。之所以同人不同命,除了老韓去世過早的緣故外,為人處事上的氣度也無疑是重要原因。老韓去世後,其子參與楊玄感謀反案,失敗後不知所終,而深得老韓兵法真傳的好外甥李靖,則成了唐朝代隋的急先鋒。老韓若泉下有知,不知會做何感想。

5, 李靖(唐朝)

身為唐太宗李世民旗下的一代名將,李靖在唐朝的開國戰爭里指哪打哪,所向無敵。連盛極一時的突厥都是被他一戰平滅,威風八面的突厥可汗硬是被他逮到長安吃了牢飯,立了如此驚天大功,不被猜忌顯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襟懷坦蕩的李世民,也不可能對這樣的功臣一點懷疑都沒有。事實上終貞觀一朝,對於李靖的流言蜚語也是長時間沒停過,先是平滅突厥後,御史蕭禹等人就彈劾李靖治軍無方縱容搶掠,搞的打了勝仗的老李先被唐太宗一通呵斥。後來征討吐谷渾勝利後,又有人彈劾李靖橫行不法。其實與其說這是小人陷害,不如說這是唐太宗的御人手段而已。打個巴掌給糖吃,就看你聽話不聽話了。還好老李是個很懂進退的人,他保身最大的手段就是「能忍」,戰場上是人見人怕的勇將軍,生活中卻是個謙虛樸實的好好先生。御史彈劾他他能忍,候君集等人誣陷他他能忍,甚至平日里和人在公共場合發生衝突,也必先退讓三分。受了窩囊氣的時候也不辯白,乾脆利落的交出兵權閉門謝客。國家徵召的時候立刻慨然而出,受命於危難,十足的一個任勞任怨的老黃牛形象。於是忍來忍去,當年那些飛揚跋扈的政敵們不是犯事就是得罪,惟獨低調謙虛的老李善終於家。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李靖在老虎身邊裝了幾十年黃牛,最終沒被老虎吃掉,著實不容易啊。

6, 曹彬(北宋)

要問北宋開國第一名將是誰,那自然非曹彬莫屬,評書里把老曹稱做北宋的「文武雙狀元」,雖然有誇大之嫌,但老曹能打仗確是事實。南唐和後蜀都是他平滅的,而且這個人心腸恁好,很少縱容士兵搶掠,並且在這個事上能做到既不得罪百姓也不開罪同事。比如打南唐的時候,他故意裝病,讓眾將在他病榻前發下誓言,絕不濫殺濫搶,這才大軍開撥。宋朝開國的趙氏兄弟對曹彬都是恩寵有加。不過他最大的本事還是在於「能混」二字上,自古以來,武將立大功而得罪小人,已經是朝堂里的尋常事,曹彬奇就奇在即使和小人也能保持非常好的關係,比如有個田欽祚,是宋軍里出了名的會打小報告整事的人,別人懼他老曹偏偏不懼,征蜀的時候主動把他帶到身邊。後來老曹才解釋:對付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打仗的時候把他帶到身邊,分他點功名堵他的嘴。做人能混到這份上,曹彬不飛黃騰達也難。宋史里稱曹彬「寬厚淳樸」,其實光靠寬厚淳樸,是很難在官場上立足的,得象老曹這樣,想小人之所想,時刻會來事,才終能立於不敗之地。

7, 吳璘(南宋)

單以開國功勛來論,吳璘與岳飛一樣,都是再造宋朝的功勛人物,如果說岳飛是南宋最優秀的進攻型將領的話,那麼吳璘和他的兄長吳階就是南宋最優秀的防禦型將領,宋金戰爭時,正是他在川陝戰場接連挫敗金軍的進攻,才為南宋徹底穩固住了戰線,並為岳飛的北伐創造了條件。而連接南宋生命線的川陝防線也在他的打造下成了北方強敵難以衝破的銅牆鐵壁,即使在百年後的宋蒙戰爭中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比岳飛的蒙冤身死,吳璘則一生富貴,手握重兵,在宋金和議後又享受了幾十年的和平時光,終以新安郡王的爵位善終於家。究其原因,一者當然是老吳比較會做人,在涉及個人安危的「和戰問題」上從來都是謹慎小心,絕不枉發評論,一切行動都堅決「聽指揮」,自然是讓猜忌心甚重的宋高宗感到放心。另一個原因卻是,老吳長年鎮守在川陝前線,一面避開了朝堂上的是非旋渦,另一面,川陝戰場的重要地位,也使宋朝統治者不可能輕棄這位善於防守的方面大員。還有一點至關重要,對比岳飛韓世忠的部隊,老吳手下的川陝兵更具私家軍性質,從高級將領到中層將校幾乎都是由吳家宗族子弟壟斷,不管是打仗還是官場鬥爭都死抱成團。在重文輕武的宋代,這種情況只能說是宋金戰爭時代的特殊產物了。這樣的團隊自然讓宋朝皇帝不敢輕動。評書里的楊家將是虛的,宋金戰場上的吳家將卻是實打實的,真箇是手裡有槍,心中不慌。老吳去世後,川陝戰場的吳氏勢力已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並險些在孝宗時期釀成軍變,著實驚出了宋朝君臣一腦袋冷汗。

8, 張弘范(元朝)

要問誰是南宋王朝最後的掘墓人,答案不是如伯顏等蒙古名將,卻恰恰是這位叫張弘范的漢人。南宋都城臨安是他打下來的。趙昰的東南小朝廷是他撲滅的,最後的崖山戰役,也是他全殲了張世傑的水軍,迫使宋朝君臣跳海自殺,終於替元朝政府拔掉了宋室皇朝的最後一顆小苗,可謂是對元朝政府居功至偉。單從軍事角度講,老張確實是不世出的將才,他親手指揮的多場宋蒙戰役都可堪稱是殲滅戰與攻堅戰的經典,最後的崖山會戰更為後人引為冷兵器時代最高水準的海戰範例。這樣一個手握重兵又極負軍事才能的漢將,不被忽必烈猜忌顯然是不可能的。象同樣手握重兵的漢族名將史天澤就為保住自己主動交出了兵權。事實上,在元朝建立後,隨著統治的日益鞏固,忽必烈已經漸漸開始更改了信用漢臣的國策,轉而以信用色目人的方式打壓漢臣。特別是在阿合馬受寵後,元朝廷內的漢人地位更是急轉直下,可以想見,假使張弘范活到當時,以他的漢人身份與背景,估計日子也好過不到哪去。不過老張畢竟運氣好,崖山之戰後不久就染病身死,躲過了忽必烈時代漢儒與色目人之間一次次血腥的權力鬥爭,實在是乾的好不如死的早啊。

9, 湯和

說實話,能在唐宗宋祖手下討活路的功臣並不稀罕,能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尋個善終,才是真正的奇蹟。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史實已是耳熟能祥,可湯和偏偏能在一次次政治浩劫中安活下來。老湯與朱元璋的關係不一般,他不僅僅是老朱的功臣,更是老朱的「發小」。童年時和朱元璋一起放牛,青年時正是他的一封信把窩在破廟裡討生活的朱元璋拉上了造反之路,才有了窮小子變皇帝的神奇過程。朱元璋濠州投軍時,湯和還是朱元璋的上司,可從那時候開始,老湯就對朱元璋必恭必敬,成為朱皇帝最早的鐵杆親信。以湯和的履歷和地位,在建國後他不可能不招致朱元璋的猜忌,但湯和的優點正是他這種「識時務」的判斷力與處事方法。對比明朝建國後藍玉的飛揚跋扈與胡惟庸的弄權,湯和卻基本做到了與世無爭,實為老資格元勛的他極少炫耀自己的功勞,更不參與功臣之間種種爭權奪利的敏感鬥爭。元朝滅亡後,湯和是第一個主動交出兵權的將領,後來倭寇擾邊,又是湯和受命戍守山東沿海,確保了明朝海疆的安全,功成後毫不爭功,把朱元璋的賞賜分給故交後歸養故里,這種與世無爭的態度也使老朱終於對他放下了戒心。老資格的湯和在明朝建國後的官位遠不如許多功臣那樣顯赫,而他的結局無疑卻是最好的,說起這位老好人的一生,真讓人感嘆吃虧就是福啊。

10, 洪承疇

南明名士夏完淳被俘後痛罵洪承疇的典故可謂是盡人皆知,但單以清朝開國而論,洪承疇確為清朝坐穩江山的功勛人物,清軍入關的基本戰略是他制訂的,南明的反抗烈火也是他主持撲滅的。特別是他在江南等地區軟硬兼施的施政方略,為清朝統治者坐穩江山起了重要作用。其實在永曆政權敗亡以後,清廷內前明漢臣的日子就成了王小二過年了,吳三桂等手握重兵的地方軍閥自不必說,如洪承疇這樣的內閣大員也日益受到猜忌。順治十六年,永曆政權覆滅後,時任南方五省總督的洪承疇也被以「目疾」的理由召回京修養,解除了他專鎮一方的大權。且並未給他任何的封賞。老洪歷經明清兩朝,久歷宦海沉浮的老官僚,自然聞得出這其中的政治風向標。返京後的老洪一直稱病在家,基本不過問任何政事,到了康熙元年,隨著順治的去世和滿洲四大臣的輔政,老洪深知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經徹底結束了,於是就很識趣的上書告歸。並於三年後病逝於家。對於老洪來說,保全自己的原因不僅僅在於他激流勇退的精神,更在於他死的恰倒好處。八年以後,雲南王吳三桂舉兵造反,爆發了震撼清廷的三藩之亂,而當初吳三桂之所以能夠鎮守雲南,恰是老洪在永曆政權敗亡前向清廷建議的結果。倘若老洪當時還健在的話,恐怕也是難脫干係。和張弘范一樣,老洪也確實是一個死的是時候的人物。

相關閱讀:

許世友臨終前對楊尚昆說:「我完蛋了」(圖)

中國紅色家族:一家中出了四個中央委員(組圖)l

開國元帥賀龍:抗戰以後為何官職越做越小(圖)

中共最年輕的開國上將肖華失蹤之謎(圖)

特殊原因:解放軍20位未獲受銜的高級將領(圖)點擊進入更多精彩>>>
推薦閱讀:

戲說乾隆曹大人是誰的人?
「蘭學」是什麼?
轉載,複習,金土罌粟——漫談納粹德國的興起與華爾街金融集團
成聯:中國歷史百位精英人物聯譜
路西法是什麼意思?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名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