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 道教 佛教 印度教
儒教儒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形成的特殊形式的宗教,中國是否存在儒教,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不存在儒教,「儒」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中的一家,是一個學術派別。「儒」這個字,原本是古代對學者的尊稱,它的字義是「優」及「和」的意思,說他們的思想學問,能夠安定別人,足以說服別人。所以它只能稱為「儒家」。有的認為存在儒教,孔子教主,漢武帝利用政治權利把孔子學說宗教化,定儒教於一尊。隋唐時期「佛」、「道」、「儒」並稱為三教,此後,三教出現合一的趨勢。在封建政權的支持下,儒教體系完成於宋代,它以中國封建倫理「三綱」、「五常」為中心,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養方法。信奉「天地君親師」,「君親」是中國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天地」是君權神授的神學依據;「師」相當於解釋經典、代天地君親之言的神職人員。《四書》、《五經》是儒教的經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規定的宗教儀式。童蒙人塾(學)讀書,開始接受儒教的教育時,要對孔子的牌位行跪拜禮。從中央到地方各州府縣建立孔廟(又稱文廟、夫子廟、學宮等)。作為教徒(儒生)定期聚會朝拜的場所。雖然在認識上各有不同,但是無論稱為「儒教」或是「儒家」,其創始人均是一個孔子。儒教(家)學說,很符合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利益,到漢武帝時,就向全國宣布,拋棄百家的學說,表彰儒家的思想,要大家閱讀「六經」。使用儒家思想來治國,把儒家思想提到唯一獨尊的地位,從此以後,各個朝代實行「科舉制度」,都以儒家作為考試做官的唯一課題,這就迫使人們非學習儒學不可,因此,儒學得以長期發揚光大。儒學統治中國達千年之久,它起了穩定封建秩序、延長封建社會壽命的重要作用。道教道教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道教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符錄派與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複雜.丹鼎派注重清修鍊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太平經>>與<<周易參同契>>開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論,卻無相應的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朴子.內篇>>儘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老子>>與<<莊子>>也成為道教產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道教產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道教一詞道見於<<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見道教的產生可以由<<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而注>>三書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誌.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與產生的社會背景如下: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第二來源於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第三來源於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道教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產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的產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太平經>>的神仙系統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系統:即天地陰陽系統.與神仙系統.這兩者是平行關係,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周易參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老子想而注>>是進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為天師道以後,成為道教的正宗.佛教佛教產生於:公元前六——五世紀的古代印度,創始人悉達多。喬達摩。喬達摩,是位於今天尼泊爾境內釋迦族的王子,後來被信徒尊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賢者」。佛即佛陀,梵文音譯,意思是覺悟者。釋迦牟尼得道後在恆河流域中部地基金會傳播自己悟得的真理,信徒日眾,由此組成教團,形成佛教。(閱讀)佛教認為:現實人生是一種常無我的苦難,只有皈依佛祖,通過修持,才能到達彼岸,獲得解脫。佛教把解釋人生和世界各種問題的道理歸結為「四諦」、「十二因緣」和「八正道」。在以後的傳播中,上述道理又被進一步發揮概括為「三法印」,意即三條不能改變的根本義理。佛教最初在印度本土發展,一度取得國教地位,並向外傳播。釋迦牟尼逝世後,佛教分裂成許多派別,經過長期演變。佛教流傳至今主要分三大系: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傳佛教。伊斯教勢力進放南亞後佛教日益衰敗,十三世紀在印度本土基本消失,但是在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繼續發展,至今仍有廣泛影響。佛教的傳播大體分:南北兩路,形成三大支系。1、 南傳佛教,以小乘為主,主要影響斯里蘭卡、東南亞各國和我國雲南地區少數民族。該派拒絕小乘之名,自稱上座部佛教。2、 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一路經中國內地傳至朝鮮、日本。另一路分別由內地和印度傳入西藏,形成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主要影響我國西藏、青海,內蒙以及蒙古地區。三大支系:1、佛教約在公元一世紀由西域傳入中國內地,隋唐時期達到鼎盛,在漢族地區形成許多自成體系、完全本土化的宗派。2、大約在公元七世紀,佛教傳入西藏地區,其後經歷了曲折漫長的發展,形成了眾多的派系。3、 十五世紀初,生於青海湟中的宗格巴在對各教派改革的基礎上創立格魯派,因該派喇嘛帶黃帽,故又稱黃教。十七世紀格魯派在西藏地區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以後又得到清朝政府的承認和支持。格魯派因此成為藏傳佛教的正統派和最有實力的教派。小乘的主要經典是《阿含經》大乘佛教主要經典是《般若經》、《維摩經》、《大般涅經》、《法華經》、《華嚴經》、《無量壽經》印度教簡介印度教源於古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和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馬克思曾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慾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義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可以說「印度教」囊括了一神論、多神論、泛神論和無神論。19世紀英國殖民地曾用了20年時間對印度教作了系統的調查,當年英國外交部曾宣布:無法對印度教作出一個準確的定義,它既是有神論的宗教,又是無神論的宗教,既是多元論的宗教,又是一元論的宗教;既是禁欲主義的宗教,又是縱慾主義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也是生活方式等等。「印度教」(Hinduism)一詞並非印度人民對自有宗教的稱謂,而是外來人強加的。在印度所有經典中都沒有這個詞的出現。"Hindu"實為"Sindhu"一字的訛傳。此字本指自古以來就被西方國家稱為"India"(印度)的國度,是由希臘人從波斯人借用的字。後來由於印度周邊地區的穆斯林無法念清楚"Sindhu River"(印度河)中的第一個字母"S",因此把該字念成了"Hindu"。這個字後來就被外國人用來代指生長在由印度河及恆河澆灌的土地上的人民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因此,確切地說,印度教是由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不同信仰組織集合而成的。不過,儘管有那麼多的信仰,但大多數的根源都來自一個,即成書於公元前5000年前的《韋陀經》(又譯「吠陀」)。《韋陀經》有四部:娑摩(Sama Veda)、耶柔(Yajur Veda)、梨俱(Rig Veda)、阿闥婆(Atharva Veda)。這四部《韋陀經》教義主要分兩個部分:祈求世間福報及達到靈性解脫。每一部分又各自分出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層次。正是這些林林總總的不同目標及不同層次才構成了印度教各種信仰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印度教中所崇拜的神有很多,但主要的神有:至尊神奎師那和他的擴展羅摩神、創造之神大梵天、破壞之神濕婆、維繫之神毗濕奴。印度教認為善惡有因果,靈魂有輪迴。善行能讓人死後升天,惡行則讓人死後墮為畜牲。印度教主張禁慾和苦行,以達到靈魂的凈化。印度教還主張非暴力,不殺生,即使踩死一隻螞蟻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連雞蛋都不吃。印度教有嚴格的種姓制度,即人分為從高貴到低賤的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各種姓間界限分明,不通婚,不往來,不變更。印度教還有形形色色的教律,諸如:重男輕女、寡婦不能再嫁、已婚婦女不能在大庭廣眾下拋頭露面以及童婚等等。印度教的經典主要是四部《韋陀經》,此外還有作為韋檀陀哲學來源的《奧義書》和《森林書》、歷史文獻《往世書》、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以及《博伽梵歌》和一些宗教聖人傳記等。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內部矛盾很嚴重的印度,不僅沒有分裂還保持了經濟高增長?
※印度教諸神簡介
※中國海軍035G型退役潛艇出口鄰國,印度為何著急上火?
※為什麼印度不學習中國8.3嚴打來維持社會治安呢?
※印度洪水泛濫 50萬人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