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學者關於「愛情」的科學研究,值得看看

讀書筆錄:愛情這玩意,用得著東西方學者科學研究它么(兩篇:海倫·菲舍爾和王暉龍)。

海倫·菲舍爾:解密愛情與出軌

(一)——對你情有獨鍾

莎士比亞曾經問道:愛情是什麼?我想我們的祖先對這個問題的困惑,從一百萬年前他們圍坐在篝火邊或者躺著看星星的時候就開始了。

當人們陷入愛情的時候……會發生的是另一個人開始被賦予了「特殊意義」。肖伯納說,愛情中的人會誇大一個女人和另外一個女人的差別……雖然你也可以列出你不喜歡她的地方,但對缺點馬上置之不理,然後全力去愛她。

不僅這個人對你來說有特殊的含義,你會全身心的關注他或她,你會對他極度的吹捧。而且你也精力異常的旺盛,就像一個波利尼亞人說的那樣:「我覺得彷彿飛到了空中」,你會整晚都睡不著。你會一直走到黎明。

當事情進展順利的時候,你會覺得興高采烈,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你又會陷入極度的失望和恐慌。你完全依賴於這個人,就像一個紐約的商人對我說「她喜歡的任何東西我都喜歡」。簡單,愛情就是這麼簡單。

(二)——愛是想念你

愛是有魔力的,當愛上了,笑的最多的是你,哭的最多的也是你,笑是因為在一起,哭是為了想念他。不管是笑還是哭,你都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你有一個可以想念的人。

當你陷入愛情的時候,你會對性有極強的佔有慾,我想這種現象是遵循達爾文進化論的,也促進了人類的進化,因為愛情讓兩個人緊緊綁在了一起,這種關係牢固到足以讓兩個人在一起生兒育女。

愛情最重要的特徵是渴望,對某個人,不僅是性上的,還包括感情上的渴望。當然能和她同床共枕是很好的,但你更期待他會給你打電話,約你出去,等等,希望他告訴你他愛你。

愛情另外一個主要特徵是動機。因了這個動機,你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行動,你想得到這個人。

愛情的最後一個也同樣重要的特徵是痴迷。你一天之中有多少時間是在想念這個人的?——「整天整夜,從來沒停止過想念」你會為……這個人去死嗎?——「是的」。

我曾經認為愛情就是一系列的情緒,從非常強烈到非常微弱的,但事實上,愛情是一種驅動力,來自於心靈深處的動力,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慾望。人們如果被愛拒絕,就會為此輕生。人們為愛而生,為愛而殺,為愛而死。

愛情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大腦組織,是從最初的交配和繁殖發展而來的最基本的三種不同的大腦組織,其中一種是性慾:對性的一種渴望。W.H.Auden稱之為:不能忍受的神經性衝動。第二個就是浪漫的愛情:那種讓人歡欣鼓舞,使人痴迷的情竇初開。第三種就是依賴,那是一種從長期伴侶那裡才能體會到的寧靜和安全。

對性的渴望,使你走出去在人群中尋找伴侶,這種渴望會使人魂不守舍。而浪漫愛情會使你專註,只與一個人發生關係,因此你儲蓄著交配的能量,等待時機。而第三種大腦系統—依賴,則發展成使你能夠對他很忍耐。這種寬容至少可以幫你撐過撫養小孩這段時間。

(三)——愛情的生理因素

愛上一個人,並不是單單心理的感受,同時也是生理信號的釋放。

愛情的三個大腦系統中,性、浪漫愛情和依賴,它們是可以同時存在的,這就是為什麼偶然的性愛也不是那麼隨便的,隨著性高潮的到來,你的身體會釋放多巴胺,多巴胺是和浪漫愛情聯繫在一起的,你會愛上那個剛剛和你「一夜情」的人,同時伴隨性高潮,身體還會產生「後葉催產素」和「後葉加壓素」,這些都是與「依賴」相關的激素,這就是為什麼你與別人發生關係之後,你會感覺到自己和他緊緊的聯繫在一起了。

但是這三個情感系統,並不總會綁在一起,你對相處了很久的一個伴侶有很深的依賴和責任感,同時你又強烈的愛著另外的人,同時你可能對第三個人產生性慾,簡單的說,我們能在同一時間愛很多人。

我認為,人類並不是一個被創造出來享樂的物種,我們是一種被創造出來繁養後代的物種,我認為幸福是我們發現、我們創造的。

我對愛情,性和依賴的研究已經有30年了。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你會愛上某一個人而不是另外的人。你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愛上某個人,時機很重要,距離也很重要,神秘感很重要。你可能由於某個人很神秘而愛上他,因為神秘感可以使你腦中的多巴胺上升,讓你越過那道閘門而墜入愛河。

你愛上那些正好符合你「愛情地圖」的人,他符合你在童年時期潛意識裡設定的擇偶清單。

我還認為,你將會被那些和你有互補特質的人所吸引,這正是人們正在努力研究的課題。

在百萬年前,人類就發展出三個大腦系統:性慾,愛情和對長期伴侶的依賴。這些循環系統深深紮根於人類的大腦中,它們將與人類一起長期共存,這就是莎士比亞說的「塵世的煩惱」。

(四)——男女之間的差異

男女之間的差異在愛情,甚至是婚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想要經營好一份愛情我們就要了解他們之間最起碼的差異。

差異之一是女性的語言能力。女性是聊天高手,女性可以迅速找到正確的辭彙,最清楚的說明事情,這種能力在月經周期中雌性激素達到頂峰時提高。但是就算是在月經的時候,她們的表現都比普通的男性好。女人善於交談,她們早在百萬年前就如此,語言是她們的工具。

事實上Solzhenitsyn曾經說過,「擁有一個偉大的作家就像擁有了另一個政府」。而美國作家54%是女性。

語言能力只是女性擁有的眾多特性的一個,女人還擁有非凡的人際技巧和談判技巧,有著豐富的想像力,有想像力和長遠計劃形成的大腦路線。她們是思路縝密的思考者,因為女性大腦各部分聯繫得更好,在她們思考的時候,能收集更多的數據,組合成更加的複雜的形式,看到更多的選擇和結果。她們能進行條理清楚的整體性思考,稱為「網路思考者」。

而男人則會剔除他們認為不相關的事,只專註於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思考方式偏向按部就班。

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男性天才還是偏多的,但是世界上的白痴也是男性偏多的。

我認為我們正在建立一個合作型社會,一個逐漸認同男性和女性才能的社會並且給與重視和利用。

我們在性表達上,再一次回到了百萬年前非洲大地上的情景。因為這就是以打獵和採摘為生活方式的社會具有的性表達,我們婚姻的平等狀況正在恢復遠古時代。

有個說法就是,21世紀的婚姻可以被稱為「對等婚姻」、「純潔的婚姻「,也可以稱為「彼此不承擔法律義務的婚姻「,一種在平等主體間建立的婚姻,回到了遠古時代人類精神高度一致的形式。

我們也看到了人們對浪漫愛情的追求,美國91%的女性和86%的男性並不會因為對方具有自己心中的所有品質而結婚如果他們不愛對方,對37個國家的研究發現,世界各地的人們,只希望與他們所愛的人結婚。

這個時代女性也變得越來越有魅力,女性從未像現在這樣有吸引力,沒有哪個時期的女性像今天這樣如此的有教養,有魅力。

我非常確信,在人類進化的歷史上,最有條件創造完美婚姻的時機,就是現在!

王暉龍:《愛情的實質是付出與接納》

人類真正偉大的發明根本不是某一種具體的工具,而是擁有一種把整個人類連接起來的感情,它的名字便叫做愛情。

人類在發明了愛情之後,才真正地從動物界凸現出來,而顯示出人格與魅力的美來。

我們確實可以把愛情的發明歸結為這樣兩個基本進程,即付出的進程,和接納的進程。

對於一個人類個體來說,愛情的出現,也要經過一開始的付出,通過給予別人,達到他者對這種給予的接納,最終才確立了愛情。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寫道,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他很敏銳地指出了給予與得到的區別,並向我們揭示了愛情關係中給予是真正擁有動力的人類能量源泉,而不是索取與得到。

我們在現實中最慣常使用的說法是,得到一份愛情,找到愛的對象,感到來自他人的愛等等,這些說法統統讓我們產生一種誤解,即把愛情視作一種得到,因為得到所以才是愛情存在的證明。

但愛情的實質,在給予與得到兩者之間,卻更加是給予。與其說得到一份愛情,不如說是我得到了一份可以付出愛情的關係;擁有了愛的對象,意味著我的愛情的付出有了確定的對象;感到來自他人的愛,則表示我能體會到他人對我的愛的付出,甚至也喚起了我想要付出自己的愛的感情。

給予是把自我的能量輸出,而不是用這種力量去做交換。有的人說「你愛我,我才會愛你」,這樣的人壓根不可能真的愛人。

有一種隱藏更深的類似說法,一個人在擇偶的條件上要求說「要找一個對我好的」,如果她的潛台詞真的是「你先對我好,然後我才會對你好」,那麼這樣的人她也不可能真的願意付出。

對一個人的真正擁有愛情的最清晰表現是,願意對這個人不計回報地付出。

並且給予是真正有力量的行動。它並不因為這種付出的不計回報,就真的沒法喚起愛的對象的愛情,恰恰相反,有力量的付出,一定會喚起對方的愛情。不能喚起對方愛情的付出,那叫做犧牲;犧牲並不是給予。

在男女的戀愛關係中,愛情的最有力證據是,雙方都願意為對方付出。如果只有一方付出,而另一方只是一味地索取,而不能回饋自己的生命能量,這樣的愛情關係屬於欺騙。

在單相戀的關係中,追求者的做法只能算是犧牲,而不屬於付出的範疇;被追求者無法被這種犧牲所感染而喚起愛情,只會感到負擔和壓迫,這樣的愛情關係屬於傷害。

實際上,在現實中所有的「不完美」而「在一起」的戀愛關係中,往往是欺騙與傷害的混雜,這也是我們從每一個狗血的愛情故事裡見到的最多的成分,裡面布滿著欺騙與傷害,讓愛情中的男女深陷其中備感痛苦。

弗洛姆對給予作為愛情實質的一個方面,有著清醒的認識和精妙的分析。但他卻對愛情的另一個實質,即接納,關注得太少,甚至完全忽略了它。

接納是愛情的另一個實質,它和給予一起,構成了愛情的全部實質。

丈夫從花園裡折了一支鮮花,輕步走進卧室,插到還在熟睡的妻子床頭的花瓶里,讓她能夠在一睜眼的時候就看到那一抹美麗的顏色。妻子醒來的時候,果然看到了鮮花,因此感到快樂與滿足。我們可以說,她得到了丈夫插在花瓶里的鮮花,也由此接納了丈夫對他的愛與付出。如果妻子看到鮮花後對丈夫的做法並不真的出於心地里感到歡喜快樂,而是只禮貌性地敷衍微笑,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她得到卻沒有接納。

我們經常會說「一段感情經歷」,這句口頭語很好地揭示了愛情過程的有限性,即它是有長度限制的,類似於一條線段。給予是愛情的出發和起點,接納是愛情的到達和落點。

人類的付出在本質上是相近的,它是一種人的生命能量的消耗,即給予是一種無差別的能量散射,它對應著各種可能性的未來發展方向;接納是就其中的一種可能性的接受,承認它,固定它。

給予喚起愛情的傳遞過程是:我向你的付出,是我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喚起了你的生命能量;你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成就你的付出。整個人類的付出和給予,構成了人類的奉獻精神、勞動精神。

接納意味著能量的吸收。作為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力量,接納也具有傳遞的特性:我接納你,就是承認你的獨特與個性,就是對你的個性化發展路徑的鼓勵。

你在得到認可的情況下,也就會選擇認可和接受別人的獨特與個性。整個社會對個性差異和多樣性的承認與鼓勵,構成了社會的參差多態、幸福本源。

在所有的給予和所有的接納中,有一些閉環的存在,即兩個對象之間發生「給予――接納――給予――接納」的閉環關係,這個時候就出現了愛情。或者說是,世間真正完美的愛情,都表現為愛情雙方的相互付出與接納。

給予能喚起愛情的原理就在這裡,並不是每一個具體的給予,都喚起有「回報」的愛情,而只是給予喚起給予;並不是每一個具體的接納,都意味著對方的同等接納,而只是接納喚起另一個接納。當且僅當,給予與接納成雙成對地出現時,愛情成立了。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要獲得甜蜜愛情的秘訣就是要修鍊兩種力量,給予的力量和接納的力量,在這兩種力量的發揮中,「接受命運的安排」。

推薦閱讀:

侯猛 | 分久必「和」?——法律研究的知識類型【第3講】
人相研究——掌相
數字能量之手機號深度研究(十六)手機號中0與5揭秘完整版
源流研究——艾孔起源祖及其傳世追蹤
杜曉勤:二十世紀李白研究

TAG:愛情 | 科學 | 學者 | 研究 | 關於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