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的智商開發太早了嗎?
王蕾作者六十秒讀懂專題在普遍認為中國基礎教育負擔太重的背景下,諸如"德國法律禁止學前教育"、"國外幼兒園完全不教知識"等說法長期在國內具有市場,但實際上,前者本是誤讀法條的以訛傳訛,後者是一廂情願的誤解,國外學前教育大綱同樣要求語言、數學等基本能力培養。而且,不僅是幼兒園的發源地德國,英美等發達國家都在不斷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重視幼兒的早期培育。因此,在家長缺乏早期教育知識的情況下,一味倡導"孩子就該什麼都不學",拒絕任何符合教育規律的早期能力培養,是另一種極端誤區。[閱讀全文]想知道更多網易另一面,《文科不學數學是反智》網易另一面,《英語無用論,不顧事實,罔顧邏輯》余強,《歐洲39 國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和趨勢》,2009陳萍,《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在中國的引進及其影響》關注我們導語:近日,俞敏洪在教育論壇上發表演講,舉例德國孩子八九歲前不學數學,卻出了很多數學家,認為是中國孩子開發智商太早,導致後勁不足。但實際上,有關德國的例子是由來已久的以訛傳訛,而其"十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什麼都不學"的主張更是無視教育規律,有矯枉過正的誤導性。"德國沒有學前班"、"德國法律禁止學前教育"等報道是誤讀法條,以訛傳訛近年來,有關"德國人拿走一半諾貝爾獎"的教育神話反思不斷見諸報端,其中最著名的歸因便是"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其後還出現了"德國教育法禁止學前教育"等變種,俞敏洪所稱"德國孩子七八歲前不讓學數學"也當屬此列。實際上,此類說法純屬誤讀法條後的以訛傳訛。德國憲法中有關"廢除學前教育"的條文是魏瑪共和國時期所頒布,指的是廢除擁有提前升學特權的三年制小學,雖然指代詞語相同(Vorschule),詞義卻與當代所指幼兒園類的學前教育完全是不同概念。前者因學費高昂而淪為"貴族專屬",之後出於教育公平性而被明文廢除。至於"德國教育法禁止學前教育"、"德國沒有學前班"等說法也無實證,事實上在德國漢堡市仍然存在學前班的形式,作為介於學前和小學之間的教育機構,家長可選擇讓孩子進學前班還是幼兒園。與傳言相反,德國不斷立法加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以提高教育質量早在1837年,第一家現代學前教育機構便誕生於德國,而幼兒園"kindergarten"一詞也是源自德語。雖然目前為止,學前教育僅屬於福利事業,不屬於正式教育體系,但德國政府卻在不斷立法加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1999年,德國聯邦政府建立關於兒童日托機構教育質量的國家標準體系,開始對各類學前教育機構進行規範。2004 年,德國出台了《幼兒園教育條例》和《發展和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建議書》,以保障學前教育與基礎教育之間的連續性。而根據2005年實施的《托幼機構拓展法案》,聯邦政府每年投入1.5億歐元以增建全日制托幼機構,滿足幼兒入托教育需求,保障學前教育的發展。不止德國,英美等國也同樣專門立法保障學齡前兒童都有公平的教育機會1965年,為改善貧困兒童的學前教育,切斷貧困境遇循環鏈,美國國會通過《經濟機會法》,開始在幼兒園等機構實行"開端計劃"(Head Start),保障3-5歲的兒童不因貧困而缺乏優質學前教育,繼而在後續教育中處於弱勢地位。1994年,這項計劃的服務範圍被延伸到3歲以下的幼兒,全面覆蓋0-5歲的學齡前兒童。而1998年,出於類似原因,英國也開始進行"確保開端計劃"(Sure Start),關注處境不利的0-4歲兒童學前教育,保證讓所有學齡前兒童都能公平享受到社會交際、語言能力等學前教育。國外幼兒園"完全不教知識"是一廂情願的誤解,學前兒童也學"語、數、外"國外學前教育理論的確注重順應孩子的天性,但也不是像國內理解的那樣"完全不教知識","成天只有玩"。2003年,德國因為近年學生在國際測試表現很不理想,開始制定聯邦層面的教育質量評價標準,各州也相應出台相關標準,其中涵蓋了學前教育改革計劃。在2004年版的柏林幼兒學前教育計劃大綱中,除了社交、音樂、美術、科學等項目,還重點明確要提高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在數學基礎教育一項下,也列有具體教學目標,包括算數及簡單加減乘除。同樣在美國,如加利福利亞州的學前教育課程大綱中,也涵蓋了語言聽說讀寫及數學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至於外語,德國有不少幼兒園開設英語教學,由家長學生自主選擇,美國也有提供雙語教學服務的學前機構。此外,各類課外輔導機構在歐美也不乏市場需求,教育對象涵蓋學齡前兒童。此外,德國孩子八九歲時不僅要學數學,而且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並不亞於中國學生俞敏洪在演講中所稱"德國孩子八九歲前不讓學數學"毫無事實根據,德國學生不僅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基礎數學課程,而且在數學邏輯思維上能力並不亞於中國學生。根據西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系進行的一項關於各國小學課本內容難度的比較調查,在總體難度、知識寬度、內容深度及練習難度等四項比較中,中國僅在練習難度一項上高於德國。而在華中科技大學與德國海德堡大學聯合進行的中德兩國小學1-4年級學生數學能力抽樣調查中,研究報告顯示,在數學加減乘除的運算領域,中國學生成績明顯高於德國學生,但在邏輯思維與空間視覺方面的測試上,中國學生無明顯優勢, 有些項目測試甚至低於德國學生。美國還為有需要的學前兒童提供額外擴展教育,"智商開發早"論易誤導家長排斥必要早教俞敏洪還舉例稱"美國數學是眾所周知的"白痴水平",我的孩子在美國讀六年級還在算8+7等於多少,但是全世界前100位數學家,美國出了接近80位。"由此得出結論"中國孩子智商開發太早,導致後勁不足"。先不提美國教育系統中的資優教育計劃(Gifted & Talented program)讓天資優異的學生,包括學前兒童,可以額外學習更具深度的課程,在普遍認為中國基礎教育負擔太重的背景下,這類單純將"出數學家或拿諾貝爾獎"跟"基礎教學簡單"進行劃等號的因果聯繫,繼而得出"十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什麼都不學"的俞敏洪似結論具有相當的市場,卻有矯枉過正的誤導性。這類倡導很可能將原本就缺乏早教知識的中國家長推向完全不要早教的反面立場,甚至排斥必要的早期閱讀、數學意識等能力培養,而後者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等歐洲經典教育理論所提倡的早教方式。
推薦閱讀:
※號稱強過中國052D:袖珍海軍擁世界第一宙斯盾護衛艦
※中國最為精粹之---茶道文化
※他22歲拿世界冠軍,改美籍後 成中國勁敵 培養出2位奧運冠軍
※如何制定中國學生營養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