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傳》教案
屈原列傳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課的文言常用實詞和通假字;正確理解文中出現的古今異義詞,複習鞏固判斷句與被動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品味文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學習本文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梳理文章,學習並歸納課文中的文言字詞句。
2、研讀課文,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課文簡析】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也是我國最早的大詩人。讀《屈原列傳》,我們必會被屈原那種為了國家而置個人利益榮辱於度外、存君愛國之情生死以之的偉大愛國精神所深深感動,更會被他出淤泥而不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所深深折服。而這些正是當前的社會和青少年應繼承和弘揚的。
【教學設想】
本文篇幅較長,疑難字詞較多,因此本文應在老師的指導講讀下進行;同時讓學生分組合作交流,解決力所能及的一些問題,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就屈原身上所體現的和被作者寄寓的一些精神和感情,著眼於建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並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後大段的夾敘夾議之文。
【教學難點】
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在文中作用以及文中所蘊含的作者感情的理解為難點。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講讀
【教學準備】
請學生提前預習並嘗試翻譯文句。
【課時安排】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研讀1—3段,梳理文言字詞句,理清該部分的行文思路。
一、導入新課:
由曾學習過的《離騷》一文導入,請學生介紹屈原生平及作品,老師稍作補充。
二、結合課前預習,梳理文章,解決文言字詞句。。
(一)研習第一段: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明確】在先秦,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封號得氏的。屈原先祖暇,因受封於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國是一種僅次於「令尹」(宰相)的官職,多由王室親族充任。
明於治亂 偏義複合詞,偏在「治」
以 ( 之 ) 出號令 省略句
(二)研習第二段:
(1)文言字詞句: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 制定
屈平屬草稿未定 連綴,引申為寫作
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 更改
屈平不與 同意
平伐其功 自誇、誇耀
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認為
(2)行文思路:這一大段寫了哪幾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 共寫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正直的品格,因讒見流的緣由,預示楚國的國事將不可為。
(三)研習第三段:
(1)文言字詞句: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動作名,判斷力
讒諂之蔽明也 動作名,中傷別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惡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方正之人
離騷者,猶離憂也 通「罹」,遭遇
人窮則反本 處境困窘,走投無路 通「返」
故勞苦倦極 疲睏
明道德之廣崇 形作動,闡明
治亂之條貫 條理
靡不畢見 通「現」,表現,表達
其文約,其辭微 簡約 含蓄精深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通「旨」
舉類邇而見義遠 事物 近 通「現」,表現,表達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通「濁」 泥漿
蟬蛻於濁穢 名作狀,像蟬脫殼那樣 形作名,黑暗社會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潔凈 同「涅」,名作動,染黑 污濁
(2)行文思路:就段內來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評介《離騷》來論述屈原的偉大人格,指出屈原的志行可「與日月爭光」。因此,寫創作緣由,特別揭示「疾」、「窮」、「怨」三字,其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更是主旨句;寫《離騷》內容和創作特色,特別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亂之條貫」,最終歸結到讚美屈原「志潔行廉」。就全文來看,這段議論是全文綱領。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引出文章的第三部分所寫屈原的去留關乎楚國命運;由「志潔行廉」引出第四部分所寫寫屈原與漁父的對話,最終自沉汩羅江。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
1、嘗試翻譯下面的文章。
2、背誦第三段,思考:屈原為什麼作《離騷》?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研讀4—13段,梳理文言字詞句,理清該部分的行文思路。
一、導入。
二、檢查背誦情況。
三、梳理文章,解決文言字詞句。
(一)研習第四、五、六、七、八、九段:
(1)文言字詞句:
屈平既絀 通「黜」,罷免官職
齊與楚從親 通「縱」,合縱
厚幣委質事楚 名作狀,用豐厚的禮物 通「贄」,見面禮
遂絕 ( 於 ) 齊 省略句
願得張儀而甘心焉 快意
如楚,又因厚幣(賂)用事者臣靳尚 到……去 省略句
而(靳尚)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狀語後置
顧反 通「返」
時秦昭王與楚婚 名作動,結為婚煙
秦,虎狼之國 名作狀,像虎狼一樣
奈何絕秦歡 友好
亡走趙,趙不內 逃亡 跑 內:同「納」,接納,收留
復之秦 動詞,到。
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 眷念 挂念 通「返」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僥倖希望 一旦,一經 全部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 思念 使動,使…興 翻轉過來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 無論
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忠、賢,形作名,忠誠的人賢能的人
自為、自佐:為自、佐自,賓語前置
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使動,使…滅亡,使…破敗 連著
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名作狀,在朝內,在國外。
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名作狀,像客那樣 表被動
(2)行文思路:四、五、六、七、八、九段寫屈原被放逐後,仍關心朝政,繫心懷王;頃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穿插這麼一大段史實,且這些史實,都是在屈原「既絀」 以後發生的,這就說明屈原的去留,關係著楚國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聵腐朽,當朝重臣多貪婪鄙陋,像屈原這樣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見容於朝廷,所以最後終於自沉汩羅江。
(二)研習第十、十一、十二段:
(1)文言字詞句: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形作動,說短處,詆毀
被發行吟澤畔 通「披」
顏色憔悴 臉色
形容枯稿 形體容貌
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變化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語後置
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爾 通「長」,長流即江水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表反問,怎麼……呢?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名作動,效法,模仿 言語舉動適度得體
(2)行文思路:前兩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處世準則,即寧赴清流而死也不與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潔品格。第三段是寫屈原死後對後世的影響,即從繼承者對照的角度,來說明屈原敢於同邪惡作鬥爭的精神很不容易為人企及。這一段的寫法實際上是寓議於敘。
(三)研習第13段:
(1)文言字詞句:
悲其志 痛惜
適長沙 到、去
同生死 意動,認為…相同
輕去就 意動,以…為親輕,輕視
被貶在野 在朝為官
(2)行文思路:(關於司馬遷的政治遭遇)全文中的議論部分都寄託著作者個人的政治幽憤在內,而以這段議論最突出。
四、小結。
五、作業。
1、總結本文的文言現象,理清本文的層次脈絡。
2、找出文中出現的一些成語或典故。
3、背誦第11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1、梳理文章層次脈絡;
2、研讀重點語段,了解屈原的志向,品味作者寄寓的情感。
一、導入。
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1、背誦。
2、總結文中出現的一些成語或典故。
a、懷瑾握瑜:語出《楚辭·九音·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王逸註:「在衣為懷,在手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
b、博聞強志:語出本文。見識廣博,記憶力強。又作「博聞強記」「博聞強識」,《禮記·典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
c、隨波逐流:語出本文。比喻無原則、無立場地與世相沉浮。
d、彈冠振衣:語出本文。整潔衣冠。
e、與世推移:語出《楚辭·漁父》。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
二、梳理文章層次脈絡。
1、文章結構:
課文內容可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1):簡介屈原以及楚王對他的信任。
第二部分(2—3):英才遭讒被疏,窮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第三部分(4—9):屈原遭罷黜後楚國日衰。
第四部分(10—12):屈原的放逐和自殺,以及屈原死後楚國被秦所滅。
第五部分(13):司馬遷對屈原的讚詞。
2、感受文章,找出記敘屈原一生遭遇的五個詞語:
任——疏——黜——遷——投
第一部分(1) 任
第二部分(2—3) 疏
第三部分(4—9) 黜——遷
第四部分(11)投
3、重點研讀屈原與漁父的對話段(11)。
【明確】體會屈原憤世嫉俗的心情和對待人生的態度,體會作者流露出的那種憤慨惋惜之情。漁父和屈原的對話,代表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兩種不同的品格操守、兩種不同的政治取向:漁父認為,對人生、對世事都不要太認真、太執著,最好是得過且過、隨遇而安,即篇中所謂的隨流揚波、與世推移,至於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則是大可不必的。而屈原反對這種人生哲學,認為絕對不能隨波逐流,絕對不能同流合污,寧可葬身魚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潔行廉的人格。司馬遷把漁父和屈原的觀點兩相對比,是對屈原人格的讚揚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和對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A、承上啟下,緊承「頃襄王怒而遷之」, 也為後面屈原的投汩羅江自盡埋下了伏筆。
B、表現屈原「志潔行廉」.
三、藝術特色。
和前面剛剛學習地《高祖本紀》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選材上,《屈原列傳》不具備曲折、生動、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根據文獻記載,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寫法上,記敘和議論相結合。全文後四個部分都有「傳」有「評」,因「傳」而「評」,以「評」點「傳」。
③語言上,本文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敘中有情、傾向鮮明;議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運用對偶、對比、排比、反覆、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表達效果。本文堪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附:關於史傳「變體」:
我們讀完《屈原列傳》之後總覺得和一般的傳記不同,這篇傳記用了大量的議論,和前面《高祖本紀》相比較就能明顯地感覺得到,作者為什麼要用這種手法來寫呢?
A、歷來一般認為,是由於司馬遷為了便於寄寓自己個人的「政治幽憤」。在司馬遷看來,他與屈原有著類似的遭遇。他侍奉漢武帝,原來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為主上服務。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卻受到極不公正的懲罰。他和李陵本無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時,他因李陵平素頗有「國士」之風,又因李陵被俘前,只憑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數十萬兵力連戰十餘天,轉戰千餘里,最後才因矢盡道窮,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許是想暫時保全自己,然後再找機會報答漢朝。加上他又看不慣那滿朝文武的醜態,當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興,就爭著奉觴上壽,現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惱怒,就又爭說李陵的壞話,於是就想為李陵說幾句公道話。這一來,就觸怒了武帝,被下獄治罪,被處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來,受腐刑,這是極大的恥辱。他之所以還活著,是因為要完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後,發憤寫出《離騷》一樣。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傳》中寄託自己政治幽憤的原因。
B、先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迹的記載本來很少,特別是秦始皇焚毀六國典籍後,有關屈原的記載,更幾乎是蕩然無存,要憑史料來寫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是不可能的。這隻要從這篇傳記所寫屈原的事迹,不過片鱗斷爪,僅夠勾畫他一生大體輪廓就可看出來。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卻流傳下來了,可以充分運用它來寫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這篇列傳為什麼要採用「以議論行敘事」的「變調」寫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這篇文章的基本寫作特點,是以粗筆寫「形」,以工筆寫「心」,研讀時一定要把握住這一特點。
四、小結。
五、作業。
1、就屈原的最後地自殺發表自己的觀點,寫一篇小文章,要求言之成理,
2、預習《項羽本紀》,划出疑難字詞句,嘗試翻譯。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滄浪歌》中「君子處世,遇治則仕,遇亂則隱」?
※揭秘:屈原的死亡情結
※屈原是誰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那重陽節是什麼節日?
TAG: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