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PS處理技巧大全(手把手教會你:)

圖片PS處理技巧大全

寫在前面:按下快門,等著PP出來。如果你用的是膠捲,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暗房,那你就得在煎熬中等待PP的出來,你的PP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沖印店的選擇,沖印店所採用的設備,藥水相紙的質量,打片師傅的心情……

怎麼辦?大師和大款會選擇自己搭建彩色暗房。 問題是,我們,怎麼辦?我們選擇掃描(花錢讓沖印店的數字設備掃或者自己準備底掃,無論如何,對沖洗出的照片進行平掃是下下策)。或者,我們選擇DC。DC,實現了我們和PP之間最近的距離。然而我們離美麗,離震撼,離完美的PP,還有一道門檻,這道門檻就是PS。或許你可以不邁這道門檻永遠在門外徘徊……或許,也有人,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對這道門檻很不屑。覺得是侮辱了攝影,玷污了真實……這我也不爭,沒什麼好爭的。讓這些人用角膜後的晶狀體去感受那大自然那轉瞬即逝的真實吧。

PS,即Adobe Photoshop……□□□□□□□□(此處略去3456字的介紹、讚美、以及熱愛之辭。)如果我問你:「今天,你PS了嗎?」,請注意,我不是在問你今天是否用Photoshop對你的PP進行了處理。在這裡,PS是一個動詞,形容詞,抑或是代詞……我只是想說,你把你的PP做了嗎? 雖然我們大多時候用Photoshop,這毫無疑問也是一個好習慣,但是我們也絲毫不能排斥其它一些優秀圖形軟體的存在,既便被其它軟體對圖片進行過處理,我們仍然會習慣的說:「啊,這張PP被PS過了!」 所以,底下一切的討論不會僅僅囿於Photoshop這一個軟體來進行。以下將對如何對手裡的原始PP進行優化,美化處理進行一些探討,一切以實用為出發點。 需要說明的是,我並不是PS高手,底下所談的也僅僅是個人處理圖片的經驗之談。對PS來說,實現一個目標也許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我所採取的種種也許不是最好的方法。權作拋磚引玉了,偶也期望藉此來提高廣大比我菜的菜鳥,也從比我老的老鳥那裡學到更多。 **************************************

重要提示:為了更精確的色彩和層次表現,在開始以下一切之前,有必要首先對我們的顯示器作一個簡單的最起碼的調校: 對照下圖:

1、調低顯示器的亮度直至1和0一樣黑。 2、調整顯示器的對比度使15亮白。 3、調高顯示器的亮度使色塊1剛好顯現。

我的調整結果是亮度50,對比度75。我的顯示器是PHILIPS107P。僅供參考。

*******************************************

色彩調整 不管我們後面對PP要進行怎樣的處理,但是前提是:要儘可能的拍好。儘可能使得PP曝光準確,聚焦精確。只有豐富真實的色彩和儘可能多的細節再現才能保證PS有足夠的草吃。俗話說了,PS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啊!

PP首要的元素是色彩,所以我的習慣是首先對色彩進行調整。

●「自動色階」和「自動對比度」

在PS的調整菜單下,我們能看到很多關於色彩調整的選項:

我們首先應該做的或者說應該嘗試的是:「自動色階」

下面兩圖是原圖以及做過「自動色階」調整後的對比: 原圖:

調整後:

我們看到圖片層次更豐富了,色彩對比也鮮明了許多。在大部分情況下,「自動色階」之後我們已經可以獲得比較滿意的色彩效果。

但是正如上面兩圖所表現的,在「自動色階」之後顏色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有人不喜歡。雖然我們可以通過手動調整對各通道進行細緻的調整使得色階調整對顏色的影響減至最小。但是,那樣太繁瑣,這裡提供一個相對簡單有效的方法: 進入菜單:圖象-模式,將圖片由「RGB顏色」模式轉換為「LAB顏色」模式。完成後進行「自動色階」調整,調整完畢後把圖片還原成「RGB顏色」模式。 這樣的在「自動色階調整之後圖片的顏色不會有什麼變化,但是層次感會好一些。

下面兩圖是原圖以及經過「LAB顏色」模式「自動色階」調整後的對比: 原圖:

調整後:

通常我們會將「自動對比度」和「自動色階」配合使用。不過在曝光準確的PP中,在做過「自動色階」之後,再做「自動對比度」,收效會很不明顯。最終的結果還是要做一次才知道。讓自己的感覺來衡量。 另外一點,前面說過有時候「自動色階」會使顏色產生變化,這時候我們也可以不做色階調整,僅僅做「自動對比度」調整,往往也能夠使得PP層次獲得改觀並且顏色不會產生大的變化。從而避開前面所說的通過「LAB顏色」模式來作色階調整。

下面兩圖是原圖以及經過「自動對比度」調整後的對比: 原圖:

調整後:

「自動色階」和「自動對比度」儘管非常有用,但是有時候對PP往往矯枉過正,或者收效甚微。它畢竟是「自動」的。 不過這兩個功能還是應該成為我們在色彩調整的時候首先嘗試的手段。雖然這一招比不上小李飛刀,但總要試試看,興許,就成功了呢?!********************************************************

●「曲線」

我愛成熟女子那凹凸有致的玲瓏曲線,我也愛少女那延綿起伏的柔媚曲線……不過,我更愛PS這千變萬化的魔力「曲線」…… 如果上帝只允許我記住一個快捷鍵,我不會選擇Ctrl+C,我不會選擇Alt+F4……我一定會選擇Ctal+M,在PS里,它就是「曲線」…… 如果上帝只給我一個功能來處理PP,我會企求上帝給我「曲線」……

啊!偶滴廢話是不是廢話太多了啊~!!厚厚……

在前面說的「自動色階」和「自動對比度」不能滿足要求的時候,「曲線」就派上用場了。「曲線」的強大功能使得我們可以對整個圖片或者單獨通道進行亮度,顏色,對比的調整。 更重要的是,這種調整可以是純感性化的線性無極調整,也可以是純理性化的數據精確調整。

通過圖象-調整菜單或者快捷鍵Ctrl+M我們可以調出「曲線」對話框:

對話框中的水平灰度條是原圖的色調值(下圖中的A點),垂直的灰度條是調整後的圖像色調值(下圖中的B點)。在未作任何改變時,輸入和輸出的色調值是相等的,這時候曲線實際上就是一條45度的直線。 我們點擊直線的任何位置以確立任何一個點或者多個點來作為「調節點」(就是下圖曲線上的黑點)。調節點可以拖拽到虛線方格所在的範圍內其它任何地方以改變色調值,這時候圖象上所有和調節點所對應的同等亮度的象素都會得到相應的改變。

通過一個實例來看看曲線的魔力——

未作調整的時候:

提高調節點的亮度,整個圖片隨之變亮:

降低調節點的亮度,整個圖片隨之變暗:

上面的圖也表明了一個問題:單純的通過一個調節點改變亮度很難讓人滿意,在改善圖片一部分的同時也造成了另外一部分圖象的破壞。好在,曲線的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添加多個調節點,針對不同的亮度色值區域單獨調節,取長補短。 我們可以按住Shift然後在曲線上選擇多個調節點,要求不那麼精確的情況下選中一個之後直接另外點選也可以。如果要刪除某一個調節點,可以按住Ctal之後點擊或者乾脆把該點拖出坐標之外扔掉! 即使是在調整的過程之中,我們也可以用滑鼠拖拽任意調整調節點在曲線上所處的位置。圖片會隨之即時發生變化。

下圖選擇了兩個調節點,提高亮部的亮度,降低暗部的亮度。

這樣處理的可以得到更濃烈的色彩和更鮮明的對比。可以有效的改觀DC看起來灰濛濛不夠明快的原始PP。 當然這種調節也不能過度。過度會導致細節的大量丟失和色彩的嚴重失真。 另外,調節點並不是越多越好,雖然理論上可以更精確,但是過分複雜的,很容易導致感覺的混亂。對於絕大部分圖片,我都是選色兩個調節點,最多在兩個調節點調整完成之後再添加一兩個做一些細緻的微調。

另我們也可以利用吸管工具精確決定圖片上某一位置的色調值。默認的情形是全黑,50%灰和全白。三隻吸管的色調值可以通過雙擊吸管精確設定。由此我們也可以對主體的色偏進行精確的糾正。 用吸管點擊圖片的某一點,那一點以及所有同等亮度的象素都會變成吸管所設置的色調值。 這個工具最大的好處在於操作的精確化,但是也要我們對色彩有敏感且理性的感知能力。

下圖就是將A點設置為全黑,B點設置為全白,C點設置為50%灰後的情況。

「曲線」對話框也同樣有一個「自動」按鈕。這個按鈕的作用是讓最暗處變為全黑,最亮處變為全白。通常經過自動處理之後,我們會得到一個和前面「自動色階」非常接近的結果。就我的經驗來看,既然選擇曲線,那麼它的自動功能也僅僅是提供一個可以參考的結果。

關於曲線的一些功能,也是需要知道的。 消褪曲線 快捷鍵是Shift+Ctrl+F。有些時候我們時候做得很好,就是看來有些「過」,而又不願意回頭完全重做,這時就可以使用「消褪」命令來減淡曲線效果。隨著數量的遞減,效果也越來被淡化。不過一定要在剛剛用完曲線之後,還沒有用別的命令之前消褪才可以使用。撤消和重做如果對剛做的曲線效果不甚滿意,那麼和PS其他命令一樣,都可以用Ctrl+Z來消除;我們知道曲線命令的快捷鍵是Ctrl+M,而Alt+Ctrl+M,將會以最後一次設置的曲線打開對話框,這樣你就可以繼續調節了。不過這不是在原來調節的基礎之上減淡效果,而是一次全新的調整。當然,如果我們願意,也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加調整。它不像消褪命令,只能緊跟著上一步命令,在PS的工作時間內,它都可以記住最後一次曲線的位置。那麼我們只需做一次曲線調整,再按快捷鍵,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剩下的其它圖片作同樣的曲線處理。此外,色階,飽和度,色彩平衡命令也可同樣工作。 批處理 如果要記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曲線類型,這時我們可以用存儲命令,將一個調整好的曲線形態存儲在固定的文件夾中,然後再用載入命令記錄載入曲線的路徑,這樣就可以對大量的圖片做同樣的曲線調整。 新調整圖層 如果怕破壞原圖片,我們可以在「圖層菜單」建立「新調整圖層」來做曲線或者色階等調整。隨心所欲而不怕破壞畫面,並且可以鎖定局部處理。

以上說的都是對圖片色彩調整最常用的方法。色彩對於感覺來說,是一個很難量化的東西。所以不管做怎樣的調整,我都希望會達到這樣的目標:保持良好的層次和舒服。兩個字:感覺。

以上的對於色彩的處理都是基於「調整」來談的,處理的目的是為了讓PP更「悅目」。

****************************************************

●「反轉負沖」 「反轉負沖」是在膠片拍攝中比較特殊的一種手法。就是用負片的沖洗工藝來沖洗反轉片,這樣會得到比較詭異而且有趣的色彩。如果用在MM人像照片上,則會令瀰漫著一種前衛甚至頹頹的色彩。

PS號稱「數字暗房」,我們當然也可以用PS來對PP作一番「反轉負」。我們先欣賞一下奶茶的PP,原圖以及「反轉負沖」效果的對比: 原圖:

「反轉負沖」效果:

製作過程如下:

打開圖象,並讓右邊顯示「通道面板」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藍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選中「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50%,確認。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綠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選中「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20%,確認。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紅色通道,進入「圖象」菜單,選「應用圖象」,混合模式用「顏色加深」,確認。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藍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 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25、0.75、150,確認。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綠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 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40、1.20、220,確認。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紅色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階」(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L」調出) 在「輸入色階」三欄輸入:50、1.30、255,確認。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全部RGB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亮度/對比度」,調整對比度亮度-5,對比度+20,確認。

在通道控制面板選全部RGB通道,進入「圖象」-「調整」菜單,選「色相/飽和度」(或者直接用快捷鍵「Ctrl+U」調出)調整飽和度+15,確認。

OY—大功告成了!

以上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不透明度」「色階」「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等等數值,都是可以根據實際的圖片和自己的喜好來自己決定的,以上過程中具體的數值僅供參考。 個人覺得「反轉負沖」效果用在人像題材或者城市邊緣的一些題材上,會取得比較別樣的效果。

**********************************************************

●「 磨皮大師

每個MM都希望自己在PP上皮膚光滑柔嫩,不過殘酷的事實不是這樣…每一個MM面對鏡頭都會擔憂自己的豆豆,毛孔,黑頭是不是會被面前的鏡頭無情的毫髮必現的完全寫實主義的揭露…… 我們知道改變真實的皮膚需要各種昂貴的化妝品,然而改變PP,那就容易得多……照相館的「藝術照」是靠濾鏡和沖印打磨皮膚。 我們,就靠ABSoft Neat Image Pro Plus v2.6吧。我們的磨皮大師。

Neat Image Pro Plusv2.6這個軟體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作為PS的一個濾鏡使用。具體的安裝和漢化以及載入濾鏡的方法請找小狗狗幫忙。

先看看處理效果,這個PLMM大家想必都認識了…… 原圖:

處理之後:

軟體的使用:

啟動軟體,打開需要處理的圖片:

進入「DC噪點參數」選項卡 在圖象上,用滑鼠在層次不是很分明,明暗對比比較柔和的位置拉出一個選框用作粗略分析的分析區域。在此前提下讓選框盡量的大。 在滑鼠拖拉選擇的同時,注意圖中「粗略分析按鈕」旁邊的信息框,只有框內顯示「Selection can be analyzed」的時候才表示分析區域已經足夠大。選好分析區域之後按「粗略分析按鈕」進行分析。

然後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細緻分析,用滑鼠在圖象上在皮膚上選擇一個過渡平滑的相對細膩的區域,注意不要選擇明暗交界處和細節較多的地方(比如頭髮絲之類)。 選好分析區域之後按「細緻分析按鈕」進行分析。可以選擇不同的分析區域大小作多次分析。使得「噪點參數均衡器」內的數據盡量的多。也可以使用「自動細微調整」和「自動完成」來讓它自己完成這個分析調整過程。不過建議還是盡量手動選擇分析區域多次分析。

進入「噪點濾鏡設定值」選項卡, 在圖象上用滑鼠拉出一個選框即可預覽處理效果。

按下圖中的按鈕,可以打開通道面板。 我們可以在右邊的控制面板對設定值作精細的拖拉調整。這種調整可以對全部通道,也可以對獨立的通道單獨進行調整。 調整的原則是兼顧輪廓的明晰並使得噪點盡量的少,在其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當然,魚和熊掌,這要看個人的喜好。 不過經過前面的兩步分析,我認為效果一般已經足夠好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需要再仔細調整。當然,追求完美或者需要特殊效果,試試也無妨。

進入「輸出圖象」選項卡 按「應用」即可對全圖進行處理。然後「保存輸出圖象」。

如果是JPG圖象,同樣會讓我們選擇壓縮比。選擇100%吧。

(這個軟體也可以用「隊列」按鈕對圖片進行批量處理。使用也很簡單,並可以自定義參數或者採用內置的參數模板。但是個人覺得,這種活,還是老老實實一個一個的干吧。)

正確安裝之後,在PS的「濾鏡」菜單下會多出一個「ABSoft」,在此可以在PS中調出Neat Image對圖片進行處理。操作和獨立的Neat Image差不多,只是在這裡它作為一個濾鏡和PS整合了。 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PS中用套索或者矩形工具來選中圖片中要處理的區域來由Neat Image處理,這樣就可以單獨對皮膚作處理而完全保留背景衣服等等的細節。

處理完之後對眼睛邊緣等處最好在PS里稍作修整,更進一步的,可以人為的加少量的雜色點以使得圖片更具真實感而不顯得「假」。我建議對原始圖片先進行Neat Image處理,然後再繼續色彩調整等處理。

最後想說的是:我已經看膩了網上很多處理過分的絲綢一樣光滑無暇挽若陶瓷人一樣的「完美肌膚」,糖吃多了要膩的,酒喝多了要醉的……這叫:過猶不及……在我看來,還是適度為好。

(其實……ABSoft Neat Image Pro Plus v2.6這個軟體的本意是用來降噪的,不過大部分人都拿它來磨MM皮……嘻嘻@@ 用在降噪的時候,用法和上面說的也差不多。只是處理區域重點不同而已……另外其網站上也有針對各種DC的各種ISO參數的降噪參數模板可供下載使用。)

***********************************************************●黑白

黑白自有迷人的魅力,雖然沒人迷戀黑白電視機,但是黑白照還是那麼令人著迷。

在PS里轉換黑白似乎很簡單:去色,改變色彩模式,把飽和度降到底,這是三種最簡單的方法。但是,這些辦法在轉換過程中都不能夠很好的保留層次和細節。也就是說,得不到豐富的影調,而影調,恰恰是黑白照的靈魂。在色影無忌潛水日久,發現了以下的方法。大傢伙評價都不錯,我感覺也是最好的轉換黑白的方法。不敢獨享。

操作過程:

◆◇◆◇◆◇◆ 打開圖片,建立「色相/飽和度」「新調整圖層」

◆◇◆◇◆◇◆ 將新圖層命名為「A」並將「模式」設定為「顏色」

確認之後我們會看到「色相/飽和度」對話框,暫時不作調整,確定之後右邊「通道」面板就多出了一個名稱為「A」的調整圖層。

◆◇◆◇◆◇◆ 之後再建立一個「新調整圖層」並命名為「B」,並將模式設定為「正常」。並保持「B」圖層一直在「A」圖層的上方。

◆◇◆◇◆◇◆ 確定之後在「色相/飽和度」對話框將飽和度設定為「-100」

◆◇◆◇◆◇◆ 選擇圖層「A」,拉動「色相」指針進行調整,此時圖片影調會隨之變化,調整到滿意為止。當然,對「明度」也能作調整。 這種調整沒有一定的標準,看個人的喜好和要達到的目的了。

◆◇◆◇◆◇◆ 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便是可以在「A」圖層對每一個顏色(這個「顏色」是針對原始PP而言的)做細微調整。在對話框中「編輯」選擇框內選擇不同的顏色進行調整即可(默認的情形是「全圖」)。 正因為如此,我們甚至可以在一開始記錄下原始圖某些區域的色彩信息然後再最後做精確調整,獲得豐富的影調。而「色相/飽和度」對話框底部,也有色域調整條可以對色域做調整。 比如例圖中可以對紅色作一些調整以加強門的質感和亮度。在對話框中「編輯」選擇框內選擇「紅色」然後對「色相」等值進行調整即可。 以此而廣之,在一些背景為藍天的情況下,轉換成黑白之後天空往往顯得過亮,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將其壓暗。……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處理結果的比較:

原始圖片:

直接用「圖象」-「調整」-「去色」得到的結果:

用上述辦法處理後得到的結果:

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是操控性強,可以針對不同的色域精細調整,更好的是,一切過程都是即時預覽的。如果用於輸出,我們盡可精確,如果用於玩票,那「感覺」就是檢驗效果的唯一標準。

**************************************************************** ●添加畫框

畫框能有效的集中人的注意力,也可以使得照片顯得更精緻,不管是雪中送炭也好,還是錦上添花也罷,合適的畫框總能讓PP顯得多那麼點意思…… 嘿嘿。

先討論用PS做畫框的辦法。雖然稍顯複雜,但是它有很多好處。它可以得益於PS精良的圖形演算法來盡量的保證PP的質量,它也可以完整的保留PP的EXIF信息。

PS中相框的製作過程:

◇◇◇ 打開圖象,並通過「窗口菜單」選擇「顯示動作」面板

◇◇◇ 點擊「動作」面板上方右邊的黑色三角按鈕彈出菜單,選擇「載入動作」

◇◇◇ 在選擇對話框中選擇「畫框」然後「載入」

◇◇◇ 這時候我們會看到「動作」面板多出了「畫框」,點擊左邊空心三角。

◇◇◇ 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下拉選項中多出了各種畫框選項。

◇◇◇ 我最常用的就是投影畫框,所以先用它來做試驗。滑鼠選中「投影畫框」之後,點擊動作面板下方一排按鈕中的白色三角形按鈕,這個按鈕就是「播放」動作按鈕。(呵呵,和音響隨身聽啥的播放Play符號是一樣滴……)稍等幾秒鐘之後,畫框就做好了!……如果滿意的話,在「圖層菜單」選擇「合併可見圖層」(快捷鍵:Shift+Ctrl+E),然後保存就大功告成了。

◇◇◇ 畫框動作可以選擇的畫框有很多。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筆刷形畫框」效果

「照片卡角」效果

「無光鋁畫框」效果

**********************************************************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一些專門做相框的小軟體來做相框。比如被稱為「相框大師」的FrameMaster。下載照例請找狗狗幫忙吧。

◇◇◇ 使用很簡單。打開圖象。

◇◇◇ 點擊「Frames」菜單即可選擇各種效果的相框。

◇◇◇ 我們可以設定相框的大小以及相關參數,設定好之後可以預覽Preview」,滿意之後應用「Apply」,然後保存即可。

◇◇◇ 很快就得到了投影效果的畫框。

◇◇◇ 內置很多畫框和覆蓋方式可供選擇。並且FrameMaster也可以對色彩大小等做一些基本的調整(當然,這些還是建議用PS來做)。以下都是用FrameMaster做的效果。折騰吧,簡單的很。不過令人很FT的是,FrameMaster不支持EXIF,經它處理的PP就丟了EXIF信息了……

雖然說相框怎麼做都看個人喜好,但是總不能喧賓奪主搶了PP的風頭,這是應該記住的。嘿嘿。

***********************************************************

●水印,LOGO的添加

有時候出於保護版權的需要,有時候出於玩兒個性的需要。在圖片上加個水印擺個LOGO啥的,也有點那麼個意思。……如果能畫龍點睛,那就更爽了不是?!

◆◇◆◇◆ 打開圖片,選擇文字工具。

◆◇◆◇◆ 在圖上適當位置打出自己想要的字。選好字體,大小,加粗斜體等等。

◆◇◆◇◆ 右鍵點擊圖層面板的文字圖層,選擇「混和選項」

◆◇◆◇◆ 在混和選項設置面板對文字圖層作設置。可以選擇投各種特效並對之作出細微調整。怎麼擺弄就按照個人喜好吧。不過水印畢竟是水印,太大太鮮艷醒目就喧賓奪主了。那樣不好,在這裡我選擇了「漸變疊加」並調整了一下「不透明性」。

◆◇◆◇◆ 確定之後就完成了。很簡單。滿意的話合併圖層保存就大功告成OK完工搞定了!OY~~

◆◇◆◇◆ 上面說的是文字。加圖片也一樣的。打開自己準備的小圖片花紋啥的。

◆◇◆◇◆ 全選複製到PP上,如果有不需要的區域比如白色背景等等,用套索吸管工具選擇之後把它刪掉。(如果每次都用一個圖案就可以事先新建透明圖層把圖案複製過去,把不需要的區域刪掉之後保存成PSD或者GIF等支持透明的格式備用。以後就不需要每次都吸啊套啊刪的了……)

◆◇◆◇◆ 上一步把不需要的部分處理好之後,進入「編輯」菜單,選擇「自由變換」(快捷鍵:Ctrl+T),對LOGO圖案所在的圖層進行調整,調整LOGO的大小和位置。

◆◇◆◇◆ 調整完畢之後回車確認應用即可。

◆◇◆◇◆ 然後右鍵點擊圖層面板LOGO的圖層,進入「混和選現」菜單。

◆◇◆◇◆ 選擇相應的效果並對之進行調整。在這裡選擇了「外發光」並對參數作了一些微調。確定之後就完成了。很簡單。滿意的話合併圖層保存就大功告成OK完工搞定了!OY~~

◆◇◆◇◆ 以下是最終效果,扔出兩塊磚,大夥的玉朝我砸來吧呼哎嗨喲嗨!朗力格朗~~

◆◇◆◇◆ PS添加水印和LOGO雖然也不複雜。……不過還有更偷懶的做法。就是利用專門的小軟體例如Photomark,BatchIt!等等……也可以選擇文字或者圖案作為水印LOGO,並且都可以自定義覆蓋方式,特效等等。最主要的,它們可以很方便的批量幹活……這些小軟體操作都很簡單。就不一一說了。 (老熊)
推薦閱讀:

教會TA如何愛你
父親教會我如何摘取荊棘里的玫瑰
教會論:算是個事兒嗎?
《塔木德》究竟教會了我們什麼?
〔教會微刊〕揀選論(一)救恩出於耶和華—什麼是上帝的揀選?

TAG:圖片 | 技巧 | 教會 | 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