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藝術寶庫 洛陽龍門石窟
06-16
石刻藝術寶庫 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6公里處的伊闕峽谷間。是北魏、唐代皇家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又因為這裡東、西兩山對峙,伊水從中流過,看上去宛若門厥,所以被稱為「龍門」,也被稱為「伊厥」,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
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
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公元471~477年),大規模營建於北魏、唐代,後經歷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龍門石窟南北長約1公里,現存石窟1300多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佛像97000餘尊。
沿西山石棧道緩緩而行,古陽洞、賓陽洞、萬佛洞,洞洞有典;魏晉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顯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盧舍那石佛,充分顯示了唐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藝,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
推薦閱讀:
※【龍門藏出土歷代石刻珍品系列二】
※洛陽文物盜案頻發田野布滿盜洞 龍門石刻盜案草草收場
※(宋)陸遊---《釵頭鳳》石刻
※《石刻史料新編》目錄(六)
※上海書評︱陳爽:石刻文獻與北魏史硏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