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與用藥】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其用藥

附圖說明:文圖無關,上圖為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藥師張敏在第二屆半島婦女兒童醫學論壇藥學分論壇中做題為《妊娠期安全用藥理論與實踐》的專題講座。

本文章作者為中山市陳星海醫院張偉傑藥師。

今天介紹一個婦科病症——子宮內膜異位症(下稱內異症)。可能大家偶爾聽過個名字,但聽得少不代表低發,內異症是婦科領域常見病,發病率約為6%~10%,且有逐年上升趨勢,在不孕症及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當中,其發病率更高達35%~50%[1] 。

然而,到目前為止,所有部位的異位症都很難用一種學說圓滿解釋,其病因可能是多途徑的,其中本病以子宮內膜種植和體腔化生為主,而盆腔以外的異位症則以經淋巴及血行傳播為主。內異症是由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其他部位的子宮內膜引起的一種病變,子宮內膜是指構成哺乳類子宮內壁的一層細胞組織,子宮內膜對動情素和孕激素都起反應,故隨著性周期發生顯著的變化,當其異常增厚同樣會導致不孕。內異症最常見於卵巢,其次為子宮直腸陷凹、子宮骶骨韌帶和直腸陰道膈,亦可發生於膀胱、直腸、闊韌帶的腹膜層、腹壁切口或臍部,還有極個別病例見於肺[2]、胸膜、脾、腎等處。病變部位廣泛及表現多樣性,文獻對其解釋要麼是高大上的學說,要麼是「原因目前還未完全明了」,依我之見,「內膜的異位種植」一說比較符合。根據該理論,內膜的種植與生長要完成粘附、侵襲和血管形成三步,激素與受體在促進和抑制也起重要作用,概括起來,當人處於一種免疫功能降低狀態,返流入盆腹腔的內膜碎片不能被正常清除,並在雌激素、細胞因子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異位病灶,產生臨床癥狀[1]。

內異症基本的醫治手段是手術和藥物。手術遵循個體化治療,可進行切除、減滅病變、分離粘連等方法,一般採用腹腔鏡手術,這個留給外科大夫去探討。這裡重點介紹藥物治療手段。相比手術,其具有無創傷、依從性高、抑制病灶作用強等優勢,常作為緩解疼痛癥狀,改善生育能力,延緩癥狀複發時間的重要手段。

內異症的藥物治療:

第一類,藥物治療要達到卵巢抑制,或「假孕」或「假絕經」,採用高效孕激素,有內在雄激素作用,使子宮內膜和異位內膜萎縮,經量減少、經期縮短並緩解痛經。此類藥物有炔諾酮、安宮黃體酮等,一般連續使用6個月;

第二類,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長期使用使用,則垂體的促激素釋放受體被耗盡,造成體內低雌激素狀態,出現暫時性絕經,此類藥物有戈舍瑞林、曲普瑞林(達菲林)等;

第三類,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給葯後血漿卵泡刺激素及黃體生成互水平在數小時候內降低,但此類藥物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第四類,含藥物的宮內節育器,在使用一個月後,內異症的痛經、性交痛、慢性盆腔痛大大減輕,且無口服的副作用,典型的添加內置藥物為丹那唑和左旋18-甲基炔諾酮。

其他類別的藥物還包括: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他莫昔芬和雷諾昔芬;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分化、增生、遷移和浸潤——腫瘤壞死因子、鹼性成纖維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抗雌激素、孕激素——孕三烯酮、米非司酮。

總而言之,保守性藥物治療對於緩解內異症的癥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當然,還應充分考慮藥物的副作用。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相信不久的將來內異症的診治還會有更新的診治思路。

【參考文獻】

[1] 郎景和.子宮內膜異位症基礎與臨床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2002,18(3):129-130

[2]王文秀,王新舉,蔡傑.肺內子宮內膜異位症1例報告[J].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2001(8):46

推薦閱讀:

做到以下五點可讓子宮內的胎兒更聰明
子宮內膜異位症能根治嗎?
有一種痛經,叫做「子宮內膜異位性痛經」
乾貨提煉│中國子宮內膜增生診療共識
子宮內膜異位症中醫的病因病機

TAG:子宮 | 疾病 | 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