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命的四月天

生命的四月天

作者:心若蓮花靜靜開

(插圖來自網路,謝謝!) 一

最美人間四月天。

四月,天藍藍,草青青,陽光暖暖,春風煦煦,空氣清清,溪水潺潺。

四月,柳絮飄飄,花團簇簇,蜂蝶嚶嚶,笑聲朗朗,歌聲揚揚。

四月,令人目不暇接的斑斕色彩,其衝擊力和擴張的速度猶如高峰墜石般的予你驚喜;猝不及防的溫馨,猶若千里陣雲般層出不窮的予你纏綿;靈魂出竅的震撼,若萬歲枯藤朽木逢春般的予你無限生機。

四月的萬種風情,讓人心花怒放;四月的花開花謝,讓人無限遐思;四月的轉瞬即逝,讓人暗生惆悵。

漫步在網路里,我像一棵樹,哪裡有營養,根就伸向哪裡。品文,聽歌,賞樂,觀美圖,足不出戶,包攬世間美景,貪婪地吮吸著精神佳釀,逍遙自在,不亦樂乎。

時下,筆墨成就了書畫家,照相機成就了攝影家,網路則成就了作家。在網路這個開放的虛擬平台上,形形色色的人們展示著千奇百態的生活,也讓每個置身其中的人大開了眼界,拓寬了思想,靈魂得到了淬鍊和升華。

可宣紙薄如蠶翼,承載不起功名虛偽的負累;銀屏潔白如雪,經受不起世俗功利的玷污;文字橫豎方正,掩藏不住低俗卑劣的靈魂跳舞。

偶看電視徵婚類節目,與其說是喜歡觀賞美女帥男,毋庸說是喜歡透過美女帥哥的言談舉止來審視人性的表演和體味文化的傳遞。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很感謝這個真人秀節目,讓我們有幸目睹了一個個真實的人性展示。男女嘉賓的悉數亮相表現,無疑是一個別開生面、生動活潑、現身說法的人性展示課堂,它在給觀眾提供娛樂、大飽眼福的同時,也讓觀眾收穫了書本上難以獲得的為人處世經驗和用金錢難以買到的人生心靈雞湯。毫不誇張地說,相親類節目,像一面鏡子,讓我們有幸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假醜惡。

本色、真誠之人,讓人仰視和敬佩;虛偽、做作之人,讓人作嘔和可笑;無知、無恥之人,讓人可憐和心痛。

一男嘉賓對女性的要求,每月讀書不少於5、6本,並且雜誌不算。結果呼啦啦,燈一下子全部滅了。很顯然,大多數女生很實際,也很誠實,她們達不到。其實,男嘉賓沒有錯,只是教條了一點,不食人間煙火了一點點。可愛有時候很可憐。

讀書多了咋樣?讀書少了咋樣?不讀書又能咋樣?

讀書與否,肯定不一樣!讀書多少,卻不一定是一個人素養水平的秦嶺。

知識分子不等同於有道德底蘊的人。應該說,知識分子在人們的想像中或者期待中,應當成為、也理應是「社會的良知」的代表者。但是,舉目觀望,獨生子女制度所造就的第三代、第四代本能上已經脫離了勤儉、樸實的民族性格,應試教育使他們只會死記硬背,對歷史和現實不可能有獨立見解和深刻的思考,加上現實生活中行行業業里的潛規則,嗚呼哀哉,知識分子豈能擔當 「社會良知」角色的重任?!

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你懂的。否則,也不會出現馬諾之流的「寧願躲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後笑」的至理名言一夜之間竄紅網路了。

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確是萬萬不能的。自古「有錢能使鬼推磨」,地球人都知道。看一看眼下無論是「五毛」、還是「五美分」對王立軍、薄熙來事件的反應,包括央視「走基層」欄目近期連續報道的「愛心小院」的前後發展變化……

胡適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文化可以重建,愛心可以傳遞。秦嶺就是我們人人心中的那桿善良之秤。

一個國家的崩潰不在於貧富不均,不在於山河污染,不在於貪官外逃,不在於GDP、CIP,而在於全民族的道德、良心、人性和文化素養。

你可以管中窺豹,但以貌取人,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美貌與內涵並不一定成正比,有時候甚至是反比。因為一切皆有可能。世界就是這麼的奇妙。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看過相親節目後,我以為「己所欲,也勿施於人」 ,這是對人起碼的尊重。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唯一的,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別人都無法進入,更無法感同身受。「子非魚焉知魚」,道理同在。只有接納、包容,最大限度的尊重、理解別人,才是對自己人格的起碼和最根本的尊重。

當然,包括我的這些言論和感慨,也是應當反思——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養不夠。其實,我也不能倖免庸俗,因為我也是凡人一個。不低俗,不惡俗,也許就是善者的慧根。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落井下石,其實從來都是我們自己。當然,也不排除趨炎附勢之輩。 看別人的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聽別人的故事,豐富自己的生活;觀他人的思想,觸摸自己的靈魂;審視自己的生活,矯正自己的人生。

網路有句名言,摘抄於此,立此存照,便於時時自檢——「人生不過三件事。上帝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上帝的事我們管不了,他人的事我們管不著,只有管好自己的事。」

記得周國平說過,時下的散文模式是:小故事+小情節+小感動。他說讀這樣的文字時間長了,會影響人們的思想深度,所以,他聲明自己一向不屑參與這樣的小散文大合唱。我想,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哲人和聖人畢竟是極少數,天空之下,大地之上,大都是凡夫俗子,所以,我等平民百姓的生活不可能日日雷霆萬鈞,也不可能天天詩情畫意,都是些流水一樣平凡的日子。其實小散文又何如呢?將生活中的點滴感動和絲絲感悟記錄下來,就是心智成長的見證。

量的積累產生質的飛躍。如荀子《勸學》所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普通人過好自己的小生活不也其樂融融,於己無疑是一種「小確幸」的生活體驗,推及他人與社會不也是一幅難得的人生美麗畫卷嗎?

在網路上還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散文是一個人的時光簡史」。非常認同之,又深深的共鳴其中。如果說,溫情是歲月寫就的一首詩,那麼,文字就是靈魂披著的一襲袍子,是有溫度的。無論真實還是虛偽、不管華麗還是質樸,都是思想的表達,也是靈魂的展示,是靈魂考究的外衣。

俗話說,言為心聲。通過語言或文字,將一個人的學識、道德、修養、性格、脾氣、品性、秉性和本色充分暴露無疑。有時候,感覺語言、文字就像是一個X光透視機,將言者、作者的心性透視的一覽無遺。一直信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這也是我喜歡在網路上常常樂此不疲地走馬觀花品讀好文所在。

學識水平的高低任何時候不代表你的品質和道德。人,可以沒有文化,但應該有教養;人若沒有教養,起碼應該真誠;人若不懂真誠,也一定要學會善良。

有人問法國作家雨果:人世間最寶貴的是什麼?雨果回答:善良。他說「善良的心就是太陽」。我理解的善良是心地純潔,對人不懷有惡意,而是關心、信任、寬容和愛心,我希望自己心中亮堂的同時也能夠傳遞給別人絲絲的暖意。

善良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很重要的倫理基礎。但當今社會道德滑坡、世風日下,善良人總是遭冷落,受欺侮,吃不開。但我們依舊需要堅守善良,就像風雨中堅信太陽一樣。小悅悅事件中的阿婆,就是善良的守護者。

善良是一種美德,一種文化,一種境界。

需要呼喚,需要追逐,需要營造。

你、我、他、我們,責無旁貸。任重道遠。

在《讀者》上看到一篇題為「一個母親的百度」的文章,讀罷,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和壓抑,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悲愴感堵滿心房、盈滿胸腔。講的是一位為人妻為人母的傳統中國女性的愛情故事,年輕時為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將自己的愛情埋葬,雙方約定一生不再相見。一直相夫教子,恪守婦道。婚後兩年,自己夫亡,戀人妻病,她為戀人可以捨棄顏面,奉獻一切,唯獨保留各自的清白,待侍奉戀人的妻子病情好轉後,毅然的抽身退出,並悄無聲息的徹底消失,苦己為人,只為別人而活……默默地將愛深深的滿藏在心底,只有一張被摩挲地起了毛邊的泛黃了的學生時代的畢業集體照片一直陪伴在她的身邊……這種愛象黯然的水草,幽深的不見底,令人心酸心碎,使人如魚哽在喉泣不成聲。

聯想起曾讀到過的一首詩歌「中國的最高愛情方式」,那樣的愛情同樣也是讓人柔腸百轉、噬人心肺、無語哽咽。除卻殘忍,就剩斷腸。

有人說過,每個人的內心裡都有一座傷城,抑或叫空城。無人無有之,也無人能知之。如此想來、看來,人其實是很可憐的。

愛是什麼?如何去愛?千古話題,每種答案都自有其道理。悟不透的還在愛,我們都在路上。

生生不息。

在網路上看到一組圖畫:美酒、夜光杯和一束束嬌艷欲滴的各色鮮花。

「好美……」,瀏覽中禁不住在後跟帖留言:「品酒,品花,品格調,生活似酒,生命如花,人生需慢慢的品味………」 是啊,生活似酒,五味雜陳混其中;生命如花,花開花謝終有時。人生何不如此呢?慢品,乃生活之格調。

社會是一所大學,沒有人能夠真正的畢業。生活是一面鏡子,沒有人能夠離開它的反照。也許,鏡子里照出的自己,不是真實的自己,是經過化妝後了的自己。但化妝久了以後,那就是真實的你了。因為一種總習慣堅持的足夠長久,就變成了你的特點和特質。不是嗎,「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所有的富貴、名利都是虛幻的,最終還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到末了一樣「白茫茫大地一片乾淨」。所以,平平淡淡的生活,開開心心的過,真真實實的活,不為蝸角蠅頭的名利去爭得頭破血流,是智慧的人生所選。

過程永遠重於結果。人生的旅途不在於選擇的目的地,而始終在於沿途的美麗風景。

叔本華曾說過:「你在有錢人的臉上看到的痛苦與煩惱,絕對不會比在窮人臉上看到的少。」想一想,只有快樂可以陪伴我們到最後,當人生吐完最後一口氣時,如果臉上還蕩漾著微笑,這一生就值了。

生命不在長久,在於美好。

餘暉嬌羞,空氣芬芳,風箏高飛,四月的黃昏是多情嫵媚的。每天傍晚,喜歡去廣場散步。

廣場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一派熱鬧景象。

寫地書的一群鶴髮老者,不乏耄耋之人。他們以地當紙,以水作墨,在方塊狀的青石板上揮毫寫意,行雲流水疏密有度,桀驁不馴濃淺隨心,好不愜意。我一時心血來潮,也上得前來湊熱鬧,即興隨意塗鴉,一首唐詩龍飛鳳舞地矯情落地,竟引來眾多的圍觀者和喝彩聲,一下子滿足了自己小小的虛榮心,收穫了風與瘋中的成就感。在一聲聲「您是老師吧?」、「練了多長時間了?」、「拜你為師可以嗎?」的嘈雜詢問、不斷搭訕中,我一撥浪鼓搖頭二分羞澀三分滿足四分調皮五分歡笑六(溜)賊一樣的逃出人群……

境由心造,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佛。

瞅見鞦韆上的小男孩離開小解的空當,環顧四周,確定無人注意,便咧開嘴角傻呵呵地盪起了鞦韆。閉上雙眼,盡情享受著忽高忽低的悠蕩……陶醉中,兒時久遠的記憶在耳邊頻頻吹響的風哨聲中慢慢蘇醒並一一呈現,高潮時的飛翔激動和緊張愜意,低潮時的下墜緊縮和迷茫恐懼,伴隨著兒時的聲聲尖叫,勾起了人生的種種經歷,高潮的得意和低谷的糾結……

鞦韆的美,在於高低位置瞬間的變換,給人無盡刺激。無論高處低處,都有清風相伴,笑聲相隨。每一次的低谷,都是盪高的起點;每一次的高處,又何不是下降的開始呢。

鞦韆的曲線之美魅力無窮。一如山巒疊嶂,一如大海波瀾,一如人生挫折。

路過一座教堂。悄然進入,虔誠的看著十字架上的耶穌,冥思。

耶穌痛苦自己,拯救世人出苦海。忘我是種快樂,奉獻等於快樂。付出與給予收穫的就是快樂吧?

馬克思說:「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鴉片。」實際生活證明,宗教是一種鎮定劑,它使人超脫淡定,忘卻塵世間的一些喧囂和醜惡,心靈上得到寧靜。僅就這一點來說,宗教有著它的心理價值和社會價值。

基督教勸人為善。我雖然不是信教徒,但了解身邊許多信教徒平時在家、為人處世都很遵守教義,星期天到教堂做「禮拜」,唱讚美詩,很虔誠很專註,他們大多與人為善,舉止優雅,禮貌友善,面帶笑容,對人和善不高傲,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平靜,也給周圍的人帶來了快樂。

基督教勸人為善,這何不是一種值得讚美的信仰呢?

只要尊重自己的內心,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無論是懷孔子之心入世,還是染莊子之氣出世,一心篤定,風雨兼程,皆能成佛。

璀璨的夜景,夢幻迷離。

燈光的美妙是夜色的功勞,黑夜襯托出了光的亮麗和神奇。

每種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別的事物為背景或為前提的。這個世界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又相為前提和互為結果的。法制與權力,政府與民眾,個人與團體,經濟與政治,道德與良知……矛盾的世界,對立統一無處不在,螺旋式的往複無時不有。這就是奇妙的宇宙,人畢竟是一粒浮塵。

歷史可以讚美,同樣也可以篡改,還可以被戲說。只要權力願意。

歷史的真相唯有當事者和上帝知曉。所以拜佛的人日益增多——有香燭價格一路激增猛漲為證。

當然,再怎麼瘋長,也瘋狂不過中石油。畢竟,動靜相比,風馳電掣比安靜焚香費心耗力些嘛。十元錢買三根蔥,不是神話,是人話。聽街邊大媽說的。

趕明兒,我也去山裡租上二分地,面朝黃土,專門種菜。一百元一根蔥,俺也不怕哩,咱地里有哈。高興了,興許俺鼻子上還會插根蔥呢。哈哈!

我不拜佛。我拜自己,拜四季。此時,對春色頂禮膜拜。

春天的菩薩,將綠色賜予人間,一掃灰色冬天單一的蕭瑟摸樣,給人們帶來了無限希望和蓬勃的生機。

我慢慢行走在季節的岸邊,綠的海洋,花的世界,醉了春風,美在心田……

最近很喜歡一個詞:「小確幸」。它源自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中的一文,是指生活中那些「微小而又確切的幸福」。

四月,花開花謝,是自然的季節;春天,耕耘播種,是人間的春色;我呢,「小確幸」的生活,是生命的四月天。


推薦閱讀:

【生命靈糧】復興:從聖靈開始
每日圖宴1021:生命的禮物
【微情書333】有一些人,TA們赤腳在你生命中走過,眉眼帶笑,不短暫,也不漫長。卻足以讓你體會幸福,領略痛楚,回憶一生......
李河:禮讓生命更溫和
在生命之初,胚胎中最早的轉錄因何觸發

TAG: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