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圖文解讀宋人花鳥

靜氣中見性靈——宋人花鳥小品中的虛靜美:宋代是中國工筆花鳥畫發展的歷史高峰,在宋人「奪造化而移精神」的精湛技法背後,展現給世人的精神世界更為豐厚。春秋戰國以來,特別是老莊書成後,道家哲學成為文人士大夫思想修養的重要源泉,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認識論,更是文人士大夫個人人生修養的終極目標和修心方法。而道家哲學中的虛靜美學思想也「潤物細無聲」地滋養著中國古典文藝的精神,是故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說,「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渝五藏,澡雪精神。」而宋人花鳥雖然在形式上依然重寫實,但在精神層面,「虛靜美」作為一種審美標準就已經被確立下來,並成為指導花鳥畫創作的不二法門,也是我們體悟宋人花鳥畫虛靜空靈之美的重要門徑。我們先來看看虛靜的審美定勢對宋人花鳥小品的取材與取景的影響。

淺談宋人花鳥小品之趣味:小品的最早含義是指篇幅小、語言簡約、便於閱讀的簡本佛經。在繪畫領域,小品通常指表現折枝、局部和尋常花鳥魚蟲的扇面、冊頁等小幅作品。宋人小品構圖篇幅小,多為方正的圓矩型,形式上注重畫面邊角,一般採用內斂的結構,內容上多表達特定的場景和瞬間的情態,於狀物精微的同時力求構思新奇,營造格調優雅而雋永的意境,表現出獨特的趣味。一、畫幅之趣味首先,小品之小,先就是就篇幅形體而言。宋人小品多為長、寬25厘米的方、圓尺幅。篇幅小就便於對物象局部進行精細的描繪,著意刻畫細節和意韻,於小的篇幅中營造另一個幻境。宋人對藝術的玩味,著意在於「開門出仕,閉門歸隱」(蘇東坡語)。於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所產生的各種情感,由這種「中隱」調和升華成一種「不執」的人格和人生境界。篇幅不在大,構制雖小但小中見大、微中見著、以少勝多、以輕壓重,是「寸瑜勝尺瑕」。對於物象來說,它所描繪的是局部;但由畫面本身而言,它所表現的又是完整的整體,包含了兩面性。

宋人花鳥小品對現代花鳥畫創作的啟示:宋人花鳥小品,多為圓形或方形,雖然大不盈尺,卻需要畫家付出整個心靈和全部技巧;雖為小品,卻能蘊涵著無窮的韻味。王國維曾說:「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遂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遂不若『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也?」一個時代自有一個時代獨有的特色,藝術的可貴之處正在於忠實而真切地記錄了每一個時代對於美的獨特見解。以此看來,花鳥小品又何遂不若長幅巨幛!一幅優秀的宋人小品,並非僅僅是一些孤立的技法現象,它還包含了一種對自然的體悟和對藝術的理解。筆墨技法只是表達過程中所採用的手段,是體悟與理解所產生的一種形式語言。因此,深入地品味宋人小品並分析出其審美特徵,對當今的花鳥畫創作具有重要啟示。一、花鳥小品的緣起「小品」原本是佛教名詞,佛經中詳者曰「大品」,略者曰「小品」,早在晉代就有了,後來才被延用於文藝領域,如繪畫中將尺幅較小的作品稱為小品畫。

宋人花鳥小品畫的意境:小品,亦名「宋人小品」。中國畫小品盛行於宋代。南朝宋宗炳謂「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也正如唐代王維所說「咫尺之圖,寫百千里之景。」宋人花鳥小品,多為方形或圓形,雖然畫幅較小,卻需要畫家嫻熟的技法;其在應物象形、意境營造、筆墨技巧等方面都臻於完美。雖為小品,卻能蘊涵著無窮的韻味。中國畫意境,就是畫家通過描繪景物表達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藝術境界。它能使欣賞者通過聯想產生情感共鳴。意境是中國傳統美學中十分重要的範疇,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繪畫是否具有意境。在中國畫里,意境既不是客觀物象的簡單描摹,也不是主觀意念的隨意拼合,而是畫家通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藝術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諧的體現,是藝術家觀照自然,感悟自然,觀物取象時而生髮的精神境界和情調。王國維曾說:「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

論宋人小品繪畫中「境」態表現的探究:宋代繪畫是中國中古時期繪畫的高峰時期,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又一鼎盛時期並繼承了漢唐和五代時期花鳥、山水畫的發展成就。三百多年統政的南北兩宋可以說對中國花鳥、山水繪畫的發展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這一發展方向可謂是宋人小品繪畫的出現,宋人小品繪畫可謂是我國繪畫藝術歷史中的重要轉折時期。它不僅改變了自古至今的繪畫模式,將畫面中一動一靜的物象結合,既體現了靜的憂思,又體現了欲將起動的感覺,從構圖、畫幅、著色到語言的轉變更大地改革了花鳥與山水畫的內容與形式。無論是從政治還是經濟角度來說,都是形成了促進宋代小品繪畫的發展和產生的重要原因,成為了中國藝術歷史的先河。本論文借用自然境態、詩詞文化的意境體現和其本身具有的藝術語言境態三方面,以宋代花鳥、山水小品繪畫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繪畫藝術的空間狀態為研究基準,結合其客觀存在的大自然、詩詞文化的吸收以及繪畫藝術語言的形態,對宋人小品進行其繪畫空間深層次的研究。

形與色的協奏——評宋人花鳥畫:論宋朝繪畫,不得不提及花鳥畫,宋人花鳥作品無論技法還是意境的營造都遠勝於前代,宋人郭若虛認為「若論佛道,人物、仕女、牛馬則近不及古,若論山水、林石、花竹則古不及近。」足見當時工筆花鳥畫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完全成熟的階段。宋人花鳥畫形象刻畫準確生動,設色有富麗堂皇的,也有清幽雅緻的,在工整細膩中充滿了一股濃濃的詩意。近千年的滄海桑田,面對畫面沒有絲毫的倦怠,帶來的卻是煥發出一種熱情、一種專註迷戀的精神狀態,一種幸福、一種自由、以及與大自然交融時一剎那的升騰。潘天壽說:「繪畫,不能離形於色,離形於色,即無繪畫矣。」宋人花鳥畫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與其獨到的形與色是分不開的,形與色的完美結合使她成為一種貫穿心靈的永恆,賦予了她一直在持續著優美的永無止境的言說。一、形:狀物寫形,自然樸實,傳神備至縱觀中國古代繪畫,我們不難發現,狀物寫形一直是困擾前人的重要問題之一。

宋人花鳥冊頁藝術特點解析:1.宋人花鳥冊頁冊頁是我國古代書畫作品的一種裝裱形式,其尺幅不大、易於創作、便於保存的特點深受書畫家和收藏家的喜愛。在花鳥畫發展長河中,宋代可謂是鼎盛時期,宋人花鳥畫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尺余見方的小品畫。有方形、團扇形或扇面形,多畫在絹上,這些作品大都有實際的用途,或是宮殿中配置在屏風上的裝飾畫,或是畫在紈扇上的裝飾畫,或作為燈具的燈片。後人為了欣賞和保存,裝裱成頁,結集成冊,也就是現在的宋人冊頁,其畫幅雖小,卻對中國繪畫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2.宋人花鳥冊頁藝術特點(1)題材寬泛宋人花鳥冊頁內容寬泛,題材面廣,後世花鳥畫中所涉及的題材類型均已被搬上畫面。花卉類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有芍藥、牡丹、梅、蘭、竹、菊、荷花、山茶花、海棠等。蔬果類有蔬菜、瓜、果、石榴、柿子、葡萄、枇杷、桃子、荔枝等。禽鳥類包括鳴禽、飛禽、猛禽、攀禽、雉禽、家禽、涉禽等,如八哥、鷯哥、鵪鶉、烏鴉、麻雀、喜鵲、鸚鵡、鴛鴦、畫眉、雞、鴨等。

宋人花鳥畫中的「雪竹法」(節選):畫竹離不開對具體場景與季節氣候變化的描繪。宋人作畫尚「理,,,畫家觀察了解自然事物,先從其外部特徵開始入手進而了解對象的內在規律,最終把握住事物的本質核心。漫天大雪中的竹最能體現其凌寒不屈、剛勁挺拔的品質特性。雪竹是宋人花鳥畫中風行興盛的題材,數量也多·《宣和畫譜》中所列的畜獸、花鳥、墨竹門類中單「雪竹』,就錄有55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代徐熙的《雪竹圖》—此圖通幅並無常見的那種大肆鋪陳、灑白彈粉的方式,僅在主竿竹節下方用墨渲染出上下節的結構,筆觸的凹凸處隱約映出上方的雪痕,畫幅左上端有一竹枝平出,末端因竹葉聚攏略略下沉。由於「落墨、,的傳神到位,枝梢上竹葉的質感十分寫實,葉與葉之間的空間似乎觸手可入,數處如帚的竹梢以書寫的筆法依勢而出,右側幾株斷竹與左邊質感粗礪的古木映襯著冬日寒柯缺葉間的蕭瑟雪意,短筆觸效染的湖石與平坡發出有如黃蠟般細微而沉穩的光澤。

宋人花鳥畫審美初探:談到中國的工筆花鳥畫,就不能不想到宋人花鳥畫,因為它曾是中國花鳥畫歷史的第一座高峰,它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驕傲。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代繪畫的「造極」是多方面的,特別是它那獨有的精微而幽玄的境界足以代表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學術高峰。尤其可貴的是,那一份體物的專註,那一份傳情的精微,那一份人與自然相融的境界,是後人追尋藝術時所不多見的。同時,宋畫中的優秀作品與人始終有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正是東方繪畫情調最玄妙的語言。花鳥畫雖然以花鳥自然為描寫對象,然而它的實質是描寫人。隨著時代環境、文化和社會心理的變遷,花鳥畫的情調、境界和審美追求也不斷變異,它是時代和民族文化的表徵。宋代崇尚理學,隨著佛教藝術漸衰,在以現實主義為主流的美學觀的影響下,藝術表現為忘情地詠歌自然生命,繪畫的重點亦轉向了肯定世俗人生,珍惜生命和娛情養性的山水和花鳥。

一花一葉一世界——宋代工筆花鳥小品臨摹感悟 :宋代工筆花鳥小品是中國繪畫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創作題材廣泛。流傳至今的傳世精品有禽鳥、昆蟲、蔬果、花卉、水族、走獸、花籃博古、折枝花卉、山澗水口及融入景觀。在這些珍貴的畫作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傳承與發展,以及畫家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豐富的創作理念。宋代工筆花鳥小品是把精妙的技巧、絢麗的色彩、嚴謹的造型融為一體,再現了大千世界的奇花珍禽,傳達了百匯眾木的形、神、理、趣。這些作品不僅是「一筆一畫奪造化,一花一葉一世界」,更是表現了畫家豐富的情感和自我的靈性,是一種心性的自然流淌。宋代工筆花鳥畫講究寓意抒情,一幅幅蘊藉清新、寧靜雅緻的作品已經生動地把花鳥與人、大自然與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畫面中所表現出來的美已經不是再現的自然美,而是融入了畫家的主觀情緒從而表現出單純、簡潔、虛構真實的美。宋代工筆花鳥小品不但影響了元明清的花鳥畫,更影響了近代的工筆花鳥畫。

簡約傳神 意匠高格——論宋人花鳥畫小品的寫實性: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繪畫史上,唐、宋時期是中國畫發展非常突出的時期。應該說,唐、宋的繪畫皆以寫實而著稱,唐代形成了中國人物畫發展的一個高峰,而宋代則形成了花鳥畫發展的一個高峰。唐代的人物畫以《步輦圖》、《簪花仕女圖》等名作流傳於世,宋代則以《出水芙蓉》、《雞雛待飼圖》、《枯樹鴝鵒圖》等花鳥畫小品為世人所稱頌。宋代的文壇領袖蘇東坡又被譽為文人畫的代表,其論畫方面有兩句詩:「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從字面上看,他對繪畫的品評標準,似乎是反對寫實的,而主張憑藉作者自己的空想去進行筆墨遊戲,其實不然。他的意思是反對自然主義只重視「形似」而不懂得表達客觀對象更深刻的內在精神,他的意思是重「意」,即重「神氣」或「神似」的。他在《東坡集》中的「傳神論」中,對顧愷之的神氣、骨法、用筆、置陳、摹寫等方法是有深刻研究的。所以,宋代繪畫達到了寫實主義的高峰,但其寫實,絕不是只重「形似」的自然主義,而是注重表達客觀對象更深刻的精華部分。

宋人花鳥畫的精髓:工筆花鳥畫在中國畫門類中具有輝煌而悠久的歷史,從宋代到清代,傳承將近千年,演變多端,美不勝收,是中國繪畫史上無可替代的瑰寶。 自上世紀初以來,中國山水畫、人物畫的創作樣式及創作觀念大幅度轉型,以至關於山水畫、人物畫創作的美學、筆墨、觀念等命題,成為中國畫討論的焦點問題。但是當代花鳥畫領域的創作實踐,卻與古代經典一脈相承,顯示出相對的延續性與穩定性,依然能在大變革時代保持其傳統特色。究其原因,一是花鳥畫題材比較固定,二是其作品形態天然地富有超越時代和現實生活的美感。近百年來,尤其是解放後,現代花鳥畫家繼承傳統筆墨技法,兼收西式素描造型與現代構成法,包括日本岩彩技法,逐步將清末民初的花鳥畫傳統轉化成了新的面貌。 傳統工筆花鳥畫的創作、鑒賞及收藏,更適合於安和閑適的農業文明時代,其精深的美學內蘊、風雅的意趣、高超的造型技巧,與現代社會畢竟有些隔膜。

宋人花鳥冊頁的美學意蘊:工筆花鳥畫,在中國畫門類中具有輝煌而悠久的歷史,從宋代到清代,傳承將近千年,其樣式與風貌,在歷代大師手中演變多端,美不勝收,是中國繪畫史無可替代的瑰寶。近一個世紀以來,現代花鳥畫家沒有出現嚴重的斷代與斷層,尤其是近50年,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創作方針的指引下,逐步將清末民初出現式微跡象的花鳥畫傳統,以新的姿態、面貌,為當代畫壇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並與古人的畫境遙相呼應。然而傳統工筆花鳥畫的描繪、賞鑒及收藏,大致適宜於悠然閑適的農業文明時代,其精練的美學意蘊、風雅的玩賞價值以及高度成熟的人文積澱,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畢竟不可強求了。因此,當代工筆花鳥畫雖然在圖式與技法上豐富多彩,但我們很難從中追慕它在中國古典文化中曾經有過的神采,尤其難以承襲花鳥畫背後淵遠深厚的文化底蘊

論宋人花鳥冊頁的當代意義:工筆花鳥畫經過唐、五代達於兩宋的黃金時代,它創造的美學價值、審美精神及高度成熟的人文積澱,是這一畫種最權威的源頭,成為後世花鳥畫家學習借鑒的恆久典範。而於當代工筆花鳥畫創作來說,認真研習兩宋花鳥畫經典,是領悟傳統精神、磨練表現技法的最佳途徑。以我近20年的實踐經驗和教學體會來說,宋人冊頁留給我們後人的不單單是技法問題,而是文化問題。它之所以成為工筆花鳥畫的不朽榜樣,還要返回到兩宋的文化背景中去考量。首先,工筆花鳥畫對意境的創造不是抽象和空泛的,它深深根植於兩宋的歷史。北宋初期,繪畫即得到帝王的高度重視、大力扶持和親身實踐,說明北宋文化達到相當奢侈的地步。僅以徽宗趙佶為例,他的藝術天賦、文學修養與鑒賞力,都是相當精深的,而他的帝王身份直接造就了兩宋花鳥畫無可企及的文化高度,而這等優厚的歷史條件在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孤例。

宋人 花鳥尋找心靈意境:工筆花鳥畫在中國傳統繪畫史上,有著輝煌的 成就。尤其是宋代的工筆花鳥畫,以其絢麗典雅的 品格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中佔有獨特的位置,成 為中國工筆繪畫史上的高峰。 多年來,我一直很喜歡宋人花鳥畫,時常沉迷 於宋人小品的意境中。有人評論宋人工筆花鳥畫的 成就在於寫實精神。其實不然,宋人小品的寫實是 在對現實反覆觀察、揣摩、理論、取捨之後,一種非 常理性的寫意,它的最終追求不在「實」,而在「意」。 中國繪畫講究以意人畫,不論是工筆畫、寫意畫,還 是其它形式的繪畫都應是一樣的,意境才是作品的 靈魂,它是最重要的,沒有了意境,如何去感染觀 眾? 在多年的創作嘗試中,我時時在找尋著我表達 意境的方式,找尋著我心中的完美意境。 那飄縈的輕煙、流動的雲霞、蒙蒙的水氣、迷茫 的月色,這些似有若無的朦朦朧朧的現象,足以讓 人陶醉,我不覺有一種衝動,那不就是我夢寐以求、 苦苦找尋的心靈意境。

論宋代的工筆花鳥畫精神:

宋代工筆花鳥畫是宋代繪畫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能夠體現宋代文化藝術精神核心要素的典型畫種,且留下大量可供研究的畫跡和畫史、畫論文獻。本文的研究目標是通過對宋代工筆花鳥畫所富含的藝術精神特質的研究來分析、剖析形成宋代鼎盛繪畫時代的重要因素,從中找到解決當代中國畫及工筆畫和花鳥畫發展進程中所出現的現實問題。並從具體的承揚研究角度倡議當代畫家在學習其技法程式、表現經驗的同時,注重對宋人藝術精神的研究、學習和承揚,從而在提升自身學養基礎上打造時代畫品的精品意識與完善人格修養提升創作的格調。全文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簡述論文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宋代工筆花鳥畫興盛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基本特徵」,從宋代理學思想與學術精神對繪畫藝術的影響、宋代崇文抑武的統治策略與皇家畫院設立機制的開創對工筆花鳥畫的實際推動、宋代文人士夫階層社會地位的上升所導致的文化精神彰顯以及宋代工筆花鳥畫基本表現特徵這四個方面具體分析其形成興盛局面的社會文化原因。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宋代工筆花鳥畫所形成的藝術精神特質」,從宋代工筆花鳥畫對文學情境與畫面意境的營造、意象寫實的造型方法與主觀實象的空間表現意識、師造化與格物求真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手段、程式化的圖示構成與精湛的表現技法系統這四個方面來逐一分析其藝術精神的特質內容。第四部分是第三章「現當代工筆花鳥畫對「宋人精神」的承揚」,主張在研究宋人繪畫時不孤立地看待宋人藝術精神為歷史上的文化體,而是將其放置在一個承前啟後,發軔新歷史時期的一個特定的藝術精神實體。全章從時代性與學養、精品意識和完善人格修養這三個角度提出當代畫家對宋代繪畫藝術精神承揚的關節點。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結語,從解決當代工筆花鳥畫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探討了全文研究歸納的結論,提出了我們應向宋人學習什麼和怎麼學習的思路。

宋人山水畫小品的藝術特色及影響:宋人山水畫小品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形式,它對後世小幅山水畫產生了深遠影響。當我們今天欣賞這些作品時心中仍然會蕩漾出各種輕柔優美的愉快感受。本文力圖從藝術形式角度將其與後世的山水作品,尤其小幅山水畫作品進行比較,分析它們之間的聯繫,並將自己在寫生實踐中的應用體會總結於後。全文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宋人山水畫小品產生的背景及原因。這一章主要從經濟、文化思潮、風俗等方面分析它們與山水畫小品之間的聯繫,另外從南宋山水畫小品的構圖及筆墨效果上分析小品畫的藝術特點。第二部分分析南宋山水畫小品的構圖及筆墨對冊頁和小幅山水的影響。著重寫筆者在學習南宋山水小品時如何把山水小品中的藝術特點運用到山水畫寫生中去,是筆者理論聯繫實踐的方法探索


推薦閱讀:

《玉井奧訣》解讀(四)
對傷官格的認識及民間子平傷官歌訣的解讀
必讀:9月10日重磅消息解讀!
專家解讀:當妻子比自己優秀時怎麼辦
白米飯是垃圾食品之王?專家深入解讀3

TAG: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