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八卦術·京房的占候術

京房是西漢元帝時人,著名的《易》學大師。西漢有兩個京房,都講《易》學,這裡所說的京房不是指梁丘賀的老師,而是指焦延壽的弟子京君明。他本姓李,但「推律自定為京氏」。《漢書·京房傳》說:

(焦延壽)其說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更值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房用之尤精。

這是說焦延壽長於用《周易》講災異變化,也以六十四卦與三百六十五天相配。據孟康說其配法完全繼承孟喜,以坎、震、離、兌四卦主管東南西北四方,分別代表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其餘六十卦與一年天數相配。所謂「更值日用事」,就是六十卦輪流值班管事,每卦主管六天七分。以風雨寒溫作為測問的徵兆,再根據某卦所主管的那幾天內的風雨寒溫情況來判斷吉凶善惡。而京房對這一套使用得非常精熟。

的確,京房是以《周易》占驗陰陽災異而聞名的,他的受刑早終也與此有關。

元帝執政時,屢屢發生災異,京房多次預言,竟然多次應驗,得到漢元帝的賞識。元帝問其緣由,京房認為這是由於朝廷用人不當,考核官吏的方法不當。只要按功績大小考核升降官吏,災異立即可息。於是元帝命他作「考功課吏法」。但京房製作的「考功課吏法」由於太煩瑣,遭到朝廷大臣的一致反對。

京房與尚書令充宗同講《周易》,因觀點不同而產生嚴重的隔閡,而充宗又與當時權勢很大的中書令石顯相友好。京房曾當面建議元帝罷免二人的官職,由此石顯、充宗對京房非常疾恨。並勸說元帝讓京房到外地當郡太守。京房離開京城後心情恐懼,曾多次向元帝寫奏章,說他占卦發現卦氣總是不順,老是碰到蒙氣乘卦,「太陽侵色」。有時雖然蒙氣衰去,但「少陰并力而乘消息」,到戊子那天的五十分時,蒙氣又出現了,而且到己丑夜晚,還有暴風,太陽又被迷霧奪去光芒,而到癸已時,竟然是太陽和月亮相互迫擊。出現這種情況就是「邪陰同力而太陽為之疑也」。他說:「此陛下欲正消息,雜卦之黨并力而爭,消息之氣不勝。」

意思是說,由於皇上身邊有邪惡之臣,且勢力越來越大,以至於干擾主上,損害聖威,威脅帝位。而這些並不是他的無中生有,而是《周易》卦象上表現出來的,請求陛下遵從天意,消解蒙氣。這顯然是借《易》滅敵,如「臣去朝稍遠,太陽侵色益甚」二語,就非常明白地說明了其指桑罵槐、借刀殺人之意。以至到後來與張博一道通過淮陽憲王,公開提出要試行考功課吏法,就必須罷免石顯、充宗等人。可悲的是,元帝並不著急京房的卦氣順不順,倒是京房被石顯、充宗以「非謗政治,歸惡天子」的罪名拋屍街頭。

從以上的敘述中我們可知京房是以講占候之術而著名的,他治《易》的基本做法是把《周易》作為占問吉凶禍福的典籍,並吸收了當時的陰陽五行學的觀點,利用《周易》講陰陽災異之變,變化的形象體現是卦氣的順與不順。所以他雖然創造了許多佔算體例,但最主要的還是卦氣學說。

京房所以把《周易》看成是一部專門用來占問吉凶禍福的書籍,是基於他對八卦起源和《周易》製作的目的的認識,他在《京氏易傳》中說:

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聖人所以仰觀俯察,象天地日月星辰草木萬物,順之則和,逆之則亂。夫細不可窮,深不可極。故揲蓍布爻,用之於下。筮分六十四卦,配三百六(八)十四爻,序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定天地萬物之情狀,故吉凶之氣順六爻,上下次之八九六七之數,內外承乘之象,故曰兼三才而兩之。

認為《周易》包含概括了日月星辰草木萬物運行生長的規律,人們必須順從《周易》卦象的變化。但由於這種道理深奧難懂,內容細不可究,故聖人指示用揲蓍的方法探知《周易》之理。《周易》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策,規定了天地萬物的總情狀,所以只要精通《周易》,就可知曉天地萬物之情。不僅如此,《周易》還可以定吉凶,確定的依據是一卦的六爻,再結合一卦的陰陽爻之數和內外卦陽陰爻的承乘情況。京房正是利用卦象的陰陽爻之數和陰陽爻的關係來講災異變化的。

關於《周易》中的象和數,京房繼承了《繫辭》「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的說法,也主張數生象。認為天地陰陽都有數的規定性,卦象中之所以分陰陽,也是出於數的規定性。把數作為探測吉凶、察往知來的主要依據。他在《京氏易傳》中假借孔子的話說:

孔子曰:陽三陰四,位之正也。三者東方之數。東方日之所出,又圓者徑一而開三也。四者西方之數。西方日之所入,又方者徑一而取四也。言日月終天之道。故《易》卦六十四,分上下,象陰陽也。奇偶之數,取之於乾坤。乾坤者陰陽之根本,坎離者陰陽之性命。分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卦象定吉凶,明得失,降五行,分四象,順則吉,逆則凶。

所謂「陽三陰四」,是指一卦的六爻,象徵天和地。從中間分開三以上為天,四以下為地,三和四是天地的界限。天為陽,地為陰,故有此說。正因為三代表陽,所以他說三為東方之數,為什麼呢?因為東方是太陽升起之處,至於說什麼天是圓的,直徑為一而周長為三。故把三作為東方天陽之數,那是信口開河,不足為信。也正因為他把四作為地陰的代號,所以說四為西方之數,因為西方是太陽落入的地方。至於說地是方的,直徑為一而周長為四,來解釋四為地陰之數,也是不足信的。京房認為三和四概括了日月運行之道。

《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之所以分為上下兩篇,京房認為是取象宇宙中的陰陽二氣。卦中的奇偶之數,來之於乾坤,即天地。乾卦全陽,象徵天,其數為三,其變為九。坤卦全陰,象徵地,其數為四,其變為六。坤卦全陰,象徵地,其數為四,其變為六。乾坤兩卦中不僅具有九六之數,也具備了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之數,所以說「乾坤者陰陽之根本」,這裡的乾坤兼有雙重意義,既指卦,也指天地。

同樣,奇偶之數也來自坎離二卦,孟喜曾說:「陽七之靜始於坎。」「陰八之靜始於離」。如果說乾、坤二卦具備了九、六老陽老陰之數,那麼坎、離二卦則具備了七、八少陽少陰之數。正因為數從卦來,象從數生,所以從卦象上可以定出吉凶,明確得失,『列出五行,分為四象,順從卦象的則吉利,反之則兇險。這是用陰陽奇偶之數來解釋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成,認為卦中陰陽之位和內外之分來源於天三地四之數,卦象分陽陰源於筮法中的七八九六之數,這種說法並不是京房的發明。但是他抓住奇偶之數大做文章,讓奇偶之數取代天地作為《周易》的根本,從而把奇偶之數作為決定天命人事和成敗得失的依據,突出地表現了京房重視象數的特點。

另一方面,京房還繼承和發展了《繫辭》的說法,認為《周易》概括了天地間陰陽二氣的運行法則,體現了天地萬物德性,因而可以用《周易》來推斷天下之理,規定人類生活的準則,這就是他在《京氏易傳》中所說的:

陰陽運行,一寒一暑;五行互用,一吉一凶。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故易所以斷天下之理,定之以人倫而明王道。八卦建,五氣立,五常法象乾坤,順於陰陽,以正君臣父子之義。

這裡與《繫辭》不同的是,加進了五行學說,提出了仁義禮智信也是效法乾坤二卦和五行之氣而產生的理論。按這種說法,《周易》包括了天地、陰陽、五行、以及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規範,用它可以了解掌握天地間的一切。京房正是基於對《周易》的這些認識來研究和使用《周易》的,下面分別加以闡述:

『八宮卦的建立』

為了使《周易》的六十四卦能形象地表示宇宙間陰陽二氣的消長變化和人類社會的尊卑貴賤,京房對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提出新說;他根據《說卦傳》,以八經卦的自重卦為基礎,乾坤為父母,生出三男三女,乾卦統率三男,坤卦統率三女,具體說來即是乾卦統率震、坎、艮三卦,坤卦統率巽、離、兌三卦,乾卦為父,震、坎、艮分別為長男、中男、少男。坤卦為母,巽、兌、離,分別為長女、中女、少女。這樣八個基本卦的排列順序是:乾、震、坎、艮、坤、巽、離、兌。京房把這八個卦稱為「八宮」,又稱為「八純」,然後將其餘的五十六卦分別納於八宮卦之中。每宮七個卦。如乾宮所屬的七個卦的順序是:姤,遁,否,觀,剝,晉,大有。坤宮所屬的七個卦的順序是;復,臨,泰,大壯,夬,需,比。按照京房的這種排列,六 十四卦是以乾卦開始,以歸妹卦結尾,與通行本的以未濟卦殿後不同,當然中間的卦的順序也完全不同。

京房又說:「《易》有四世,一世二世為人易,三世四世為地易,五世八純為天易,遊魂歸魂為鬼易」。這種說法本於《繫辭》和《說卦》。《繫辭》認為《周易》一書「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故六」。《說卦》論述《周易》「是以立天之道日陰與陽,立地之道日柔與剛,立人之道日仁與義:兼三材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章」。

具體說來,即是初爻二爻為地道,三爻四爻為人道,五爻上爻為天道。京房將每宮卦中所屬的七個卦分為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遊魂,歸魂。與《繫辭》相應,一世二世為地易,三世四世為人易,五世和八宮卦(即八個自重卦)為天易,又《繫辭》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所以將遊魂歸魂稱為鬼易。這樣各宮所屬的七個卦都有自己的地位,也都有自己主管和象徵的內容。清人惠棟的《易漢學》根據京房的說法,制有八宮卦次圖,今稍加補充,列圖表如下:

八宮卦次圖

仔細觀察這個圖表,我們就可以發現,其它五十六卦其所以被如此分別置於八宮卦之中,其所以要將它們分成七個不同的等次,主要是依據陰陽爻的變化情況來分配和安排的,根據從下往上的次序,觀察陰陽爻的變化,我們知道,六爻中的任何一爻發生變化,卦的性質也就隨之改變。京房就是根據這一點來安排其它五十六卦的位置,比如小畜,家人,益,無妄,噬嗑,頤,蠱七卦所以是按照這種順序被安排在巽宮中,就是因為它們各自的陰陽爻變化能夠與巽卦構成對應關係。

如巽卦,其第一爻由陰變陽,則為小畜卦象,第二爻接著由陽變陰,則為家人卦象,第三爻再繼續由陽變陰,則為益卦象。第四爻由原來的陰變陽,則為無妄卦象,第五爻由原來的陽變陰,則為噬嗑卦象。第一個爻位發生變化的叫作一世卦,第二個爻位發生變化的叫二世卦,余此類推。五世以後是遊魂,所謂遊魂,即精神在外遊盪。按照京房的說法,遊魂卦是指五世卦中的第四爻恢復為本宮卦第四爻的爻象,或者說是將五世卦中的第四爻無條件地由陽爻變成陰爻,由陰爻變成陽爻。如巽宮中的五世卦是噬嗑,要恢復為本宮卦巽卦第四爻的爻象。巽卦的第四爻是陰爻,而噬嗑卦的第四爻卻是陽爻,所以要將該陽爻變為陰爻,成為頤卦象。所謂「歸魂」,即精神回歸。按照京房的說法,是指遊魂卦的下卦,恢復為本宮卦的下卦象,或者是遊魂卦的下卦卦象無條件地變成與它相反的卦象。巽宮中的遊魂卦是頤卦,其卦象是

,巽卦的下卦象?,與頤卦下卦象?相反的卦象也是?,所以將頤卦的上卦象?和上所列的三組合,即成為蠱卦象。

這種以陰陽爻的變化為依據來排列組合六十四卦,並不只是為了找出哪些卦的陰陽爻變化能與八宮卦相配,而主要是為了通過這些卦的陰陽爻的變化來反映陰陽二氣的消長情況,以乾坤二卦為例:

乾卦為首,六爻都是陽爻,表示陽氣極盛,按照物極必反的原則,陽必然會變成陰。但這種變化不是一時的驟變,而是慢慢的漸變。京房認為《周易》的陰陽爻卦畫就是表現這種變化的,乾卦的初爻陽變陰,表示陰氣開始浸陽,這是姤卦,第二爻由陽變陰,表示陰氣開始加強,這是遁卦。然後第三爻由陽變陰,陰氣勢力與陽氣勢力勢均力敵。這是否卦。第四爻由陽變陰,象徵陰氣超過陽氣,這是觀卦。第五爻由陽變陰,象徵陰氣接近全盛,這是剝卦,卦象是是五陰衝擊一陽。

但京房認為這一陽不會被陰氣完全吞滅,它會想方設法恢復陽位,只是因為受陰氣衝擊太甚,一下子未能立即恢復到內卦,而是象靈魂一樣遊盪於外卦的第四位,所以把它叫做遊魂,這就是晉卦。經過一段時間的遊盪之後,這一陽終於恢復了元氣,捲土重來,使遊魂卦晉卦的下卦象完全恢復到富卦乾卦的下卦象,陽又入主於內,這就是大有卦。

京房在《易傳》中對於這幾卦的解釋就是以陰陽二氣的變化為依據的,從乾卦到剝卦他的依次解釋是純陽用事,陰遇陽,陰來陽退,內象陰長,內象陰道已成,陽氣消滅。他對晉卦的解釋是:「陰陽返復,進退不居,精粹氣純,是為遊魂。」他對大有卦的解釋是:「卦複本宮日大有,內象見乾是本位」,「陰退陽伏,返本也。」

坤卦六爻皆陰,表示陰氣盛極。陰氣太盛必然會發生變化,同樣這種變化也是漸變,第一爻由陰變陽,表示陽氣始生,這是復卦。第二爻由陰變陽,象徵陽氣開始加強,這是臨卦。第三爻由陰變陽,象徵陰陽二氣分庭抗禮,這是泰卦。第四爻由陰變陽,象徵陽長陰退,這是大壯卦。第五爻由陰變陽,象徵陽氣強盛,這是夬卦。卦象是五陽決一陰。京房同樣認為這一陰不會消失,而會返回原位;暫時居外遊盪,處於外卦的第四位,這就是需卦象。遊盪之後,終於使遊魂卦需卦回復到本富卦的下卦之象,此為比卦。京房對這幾卦的解釋也依次是:純陰用事,剛陽複位,陽長陰消,陽長陰危,陽升陰降,陰道滅,消不可極,返於遊魂,歸魂得本,陰陽相成,萬物相生。

值得指出的是,京房解釋復卦說:「陽來盪陰,陽柔反去,剛陽複位」,所謂「剛陽複位」,指的是復卦的初爻陽爻是由剝卦上九爻折而向下回到本位。這是本於《彖傳》的說法,與京房其對它幾卦的解釋不同,表現出他思想上的矛盾性。

前四宮卦為陽卦,其所屬的七個卦象徵陽由盛到衰,從息到消的變化過程,後四卦為陰卦,其所屬的七個卦,象徵陰由盛到衰,從息到消的變化過程,八宮卦,五十六別卦,整個六十四卦表示的就是陽陰二氣的盈虛消長變化。

京房的這種說法顯然是來源於孟喜的十二辟卦,我們將八宮卦次圖中的坤富和乾宮兩宮中的五世卦排列起來,與孟喜的十二辟卦排列順序基本相同,但要從坤宮開始,即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遁,否,觀,剝。如果將坤富乾宮兩宮中的五世卦排列成一個圓圈,那麼即可看出京房的八官卦與孟喜的十二辟卦的一致性,這足以充分說明京房與孟喜的密切關係。但二者又有根本區別,關鍵是坤卦擺在哪裡,孟喜將它放在最後,而京房則將它放在開頭。這反映了二者的認識不同。

屬於京房自己的發明創造的,還有遊魂和歸魂卦。他雖然是別出心裁,但其實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完全是自己的主觀編造。以乾宮卦為例,到五世卦時,形成五陰衝擊一陽的卦象,按常理說,陰陽的這種矛盾的結果只可能是兩種情況:

①孤陽為陰所滅,成為坤卦卦象,陰氣達到全盛狀態,孟喜的十二辟卦即持這種認識。

②是孤陽折而向下,成為復卦卦象,《彖傳》持這種認識。

然而京房卻認為孤陽受到陰氣的強大衝擊之後既未被吞滅,也未折而向下,而是象幽靈一樣遊盪於外卦的第四個位置,這有什麼根據呢?一點根據也沒有。而且還是矛盾的,既然是說孤陽遊盪於外卦四位,那麼四位上的陽應該就是原來的上九陽遊盪而來的,可事實上原來的上九陽仍然不動,倒是第四爻不知怎麼由陰變成了陽。其它各宮卦中都是到遊魂卦時,其第四爻即要改變原來性質,為什麼要改變?沒有絲毫道理。

至於說遊魂卦之後的歸魂卦就更荒唐了,由原來的一爻變,突然變成整個下卦都要變成本富卦的下卦,更是任意胡撰。其所以如此,原因是按陽陰爻的變化,最多只能排出六世卦,每世卦有八個卦,六八四十八個卦,加上八個官卦,只有五十六個卦,還有八個卦無法排列進來。

於是京房在《繫辭》「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的影響下,在五世卦之後,打破原來按陰陽爻一爻變的原則,編造出遊魂和歸魂兩個名目,將剩下的十六個卦按事先設想好的能夠與這十六卦的變化相合的原則加以排列,構成八宮卦次圖,如果說八宮卦的確立具有某種規律可尋,具有某種科學性的話,那麼其中的「遊魂」「歸魂」則沒有任何科學性可言。

從京房的八宮五世卦的排列,特別是從乾坤二富卦的排列,我們發現,京房是以陽氣的由盛至衰,再由衰至盛的原則來安排卦的順序的,而孟喜的十二辟卦卻是以陰氣的由盛至衰,再由衰至盛來安排順序的。二者剛好相反。如果說孟喜的十二月卦的卦象與一年十二月陰陽二氣變化的情況相合的話,那麼京房的乾坤二宮五世卦的卦象與月份的陰陽二氣變化則肯定不相符合,如以十一月冬至起例,那麼孟喜那裡是復卦,表示一陽初生,而在京房這裡卻是姤卦,表示一陰初生,京房的排列顯然與陰陽二氣的變化相矛盾。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所載的京房起月例就是如此,除了乾坤兩卦配的月份相同以外,其它卦所配的月份與孟喜的十二月卦正好相反。

此外,八宮卦說中還提出了世應說。京房根據《繫辭》「列貴賤者存乎位」的理論,將一卦中的六爻,按照從下至上的原則,一一與人類社會中人的尊卑貴賤地位相搭配:即以初爻為元士,二爻為大夫,三爻為三公,四爻為諸侯,五爻為天子,上爻為宗廟。為了便於定奪,他認為每一卦中都只有一爻是主要的,確定某一卦的吉凶禍福也主要是看這為主的一爻。

那麼怎樣確定這為主的一爻呢?京房提出:在八宮卦中屬於那一世中的卦,即以哪一爻為主。如該卦屬於二世中的卦,那麼即以二爻為主,二爻為大夫,即以二爻大夫為主。三世卦以三爻三公為主,四世卦以四爻諸侯為主,五世卦以五爻天子為主。遊魂卦中因為它的九四爻是本宮卦九四爻的恢復,所以遊魂中的卦都以九四爻為主。歸魂中的卦因為它的整個下卦都是本富卦下卦象的恢復,下卦三爻中京房確定以三爻為主。

因此凡屬於歸魂中的卦都以三爻三公為主,八宮卦即以上爻宗廟為主。凡為主的爻叫作「居世」「臨世」「治世」。按照《彖傳》《象傳》中提出的應位理論,即初爻元士當與四爻諸侯相應,二爻大夫當與五爻天子相應,三爻三公當與上爻宗廟相應。

同樣,上爻宗廟臨世即與三爻三公相應,五爻天子治世則與三爻大夫相應。這就叫世應,即某一世中的一爻與另一世中的一爻相應。提出世應的目的,顯然是為占術服務的,因為它可以增加釋卦的靈活性,也豐富了卦爻本身的內涵。他提出「定吉凶只取一爻之象」,但現在這一爻可以與另一爻相應,顯然增加了一倍的機會。如他解釋《姤》卦:「元士居世,尊就卑,定吉凶只取一爻之象。九四諸侯堅剛在上,陰氣處下。」姤卦為乾宮中的一世卦,所以說「元士居世」。此卦即以其初六爻一爻元士為主。但九四陽剛之爻在上與它相應,初六陰爻在下位為卑,九四陽爻在上為尊,九四陽與初六陰來應,故說「尊就卑」。又如其解釋《剝》卦:「天子治世,反應大夫。」剝卦為乾宮中的五世卦,該卦以五爻天子為主,故叫「天子治世」。又它與該卦的二爻大夫相應,所以說「反應大夫」。

世應說的理論基礎是《易傳》,但發揮的功勞則是屬於京房的。這樣卦中的六爻也有了等級差別,爻位成了地位的象徵。後人即把初爻二爻等分別稱為元士爻,大夫爻,三公爻,諸侯爻,天子爻,宗廟爻等。

對於八宮的解釋,除了世應說之外,京房又提出飛伏說。所謂飛,是指可見而表現出來的卦象和爻象;伏,是指不可見而隱藏在背後,還沒有表現出來的卦象和爻象。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完全相反和對立的。如乾卦象至,表現出來的是六個陽爻,這是飛。與它完全相反或對立的卦象即是六個陰爻;坤卦象莖莖。但坤卦象只是潛藏在乾卦的背後,還沒有表現出來。人們看不見,所以叫伏。南宋易學家朱震曾在《漢上易傳》中對此加以解釋發揮。

伏爻何也?曰京房所傳飛伏也。乾坤坎離震巽艮兌相伏者也。見者為飛,不可見者為伏。飛方來也,伏既往也。《說卦》巽其究為躁,卦例飛伏也。太史公《律書》曰:冬至一陰下藏,一陽上舒,此論復卦初爻之伏巽也。

照朱震的說法,所謂飛伏說並不是京房個人的發明創造,而是受到《說卦傳》對巽卦的解釋的啟示而成為系統的。所謂「《說卦》巽其究為躁,卦例飛伏也」,意思是,《說卦傳》認為巽的意義最終是急躁,巽卦這個例子就已經有了飛伏的意思。本來巽的意思是順從,順從是以他人的意見為主,自己當然不存在急於求成的意思。但《說卦傳》卻說巽最終會發展為急躁,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可見巽的內部隱藏著急躁的因素,在《周易》中,《說卦傳》認為震卦有急躁的意思。故震與巽構成對立面,互為飛伏。

朱震還認為司馬遷在《律書》中說的「一陽上舒」,就是指的復卦的初九爻。而「一陰下藏」,即是指的復卦下卦震的對立面,即巽卦初六爻。震的卦象是?,與它相反的卦象是巽?。震卦的初九陽爻看得見,是飛,與它相反的巽卦初六陰爻隱而不見,所以是藏。朱震的解釋完全符合京房的原意,從其釋卦中可以得到充分證明,但並不見得符合司馬遷的意思,很可能是曲解。

根據朱震的解釋,結合考察京房釋卦的實例,大致可以概括為下列幾種情況。

①八宮卦中各與其相對的四卦為飛伏。即乾與坤,震與巽,坎與離,艮與兌,因為它們的卦象完全對立相反。乾為飛,則坤為伏。反之,坤為飛,即乾為伏。余皆類推。如京房解釋乾卦:

六位純陽,陰象在中。陽為君,陰為臣。陽為民,陰為事。陽實陰虛,明暗之象,陰陽可知。

為什麼純陽之象中包括陰象呢?是因為明陽和暗陰構成飛伏,乾卦六個陽爻是看得見的,為明為飛,而潛伏著的陰則看不見,故為虛為暗為伏。

又其釋離卦:「陽為陰主,陽伏於陰也。」離卦為陰卦,其二五兩爻都是陰爻,並都得中。但與它相反的卦象坎卦,二五爻都是陽爻,也都得中,而且五爻還得位,非常吉祥。坎卦是陽卦。所以說「陽為陰主」,陽潛伏於在陰的背後。

②八富卦各與其反覆卦構成飛伏,如震?與艮?,巽?與兌?,卦象剛相反。

③一二三世卦與其內卦構成飛伏。如京房解釋。姤卦;「與巽為飛伏」。姤是乾富的一世卦。姤卦,是由乾卦初九爻變為初六爻而來的。姤卦的下卦是巽,它的初爻陰六,與本宮卦乾卦的初九爻構成飛伏。

④四五世卦與其外卦構成飛伏。京房解釋夫卦說:「與兌為飛伏」。夾是坤富的五世卦。坤卦五陰爻都變為陽爻後,即成為夬卦。這是說坤卦中的五陰與央卦中的上卦兌九五陽爻構成飛伏。又如他解釋井卦:「與坎為飛伏」。井是震宮中的五世卦,它以五爻天子為主。它的外卦坎,是由震卦的六五爻變來的。所以說震卦的六五爻與坎卦的九五爻為飛伏。

⑤遊魂卦與五世卦的外卦為飛伏。京房解釋晉卦說:「與艮為飛伏」。晉是乾宮中的遊魂卦,此卦上卦為離,第四爻是剝卦的上九爻遊盪至此的,故晉卦的九四陽爻與剝卦上卦艮的六四陰爻構成飛伏。

⑥歸魂卦與該宮本位卦的相對卦構成飛伏,如乾宮歸魂卦大有和本宮卦乾卦的相對卦坤互為飛伏。坎宮歸魂卦師卦與本宮卦坎卦的相對卦離卦互為飛伏。

從以上所歸納出的幾條來看,所謂的飛伏既有卦象完全相反的,也有爻與爻的相對,其中既有某一陰爻與某一陽爻為飛伏,也有某一爻與其它幾個爻相對。而這些都沒有什麼道理可言,完全是京房的隨心所欲,其中還不無混亂矛盾的地方。

京房所以要提出運用飛伏說,目的就是在本卦卦爻象之外,又增加一卦的爻象,以此豐富該卦的意義和所蘊含的內容,更便於說明卦爻辭的吉凶,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如他解釋坤卦的上六爻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時說:

陰極則陽來,陰消則陽長,衰則退,盛則戰。陰中有陽,令積萬象,故曰陰中陽。陰陽二氣,天地相接,人事吉凶見乎象。

坤卦上六,說明陰氣盛極,將有陰消陽長之勢。按飛伏說,坤為飛,乾為伏。現陰已處於極盛狀態,其潛伏在它背後的陽勢必乘勢而起,所以說「陰中有陽」。所謂「衰則退」,是陰氣在衰弱時則退讓,「盛則戰」,是說陽氣旺盛時將會與陰發生戰鬥。宇宙間就是陰陽二氣的運轉變化。人事上的吉與凶從這種卦爻象上即可體現出來。實際上,恐怕只有京房自己看得出來,別人都沒有那麼好的眼力。

『對卦氣說的發展』

京房解《易》時,繼承了孟喜的卦氣學,也將卦與二十四節氣相配。他在《易傳》中說:

分六十四卦,配三百八十四爻,成萬一千五百二十策,定氣候二十四,考五行於運命,人事天道日月星辰局於指掌。

京房認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與二十四節氣,金木水火土五行都可一一構成對應關係,通過觀察卦的變化,即可了解天道人事以及日月星辰的情況,將卦、爻與節氣、五行、天象組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那麼卦與節氣、月份到底怎樣相配呢?他在《易傳》中又說:

龍德十一月在子在坎卦左行,虎刑五月午在離卦右行。陰從午,陽從子,子午分行。子左行,午右行,左右吉凶。吉凶之道,子午分時。

所謂「龍德」「虎刑」,是對《淮南子·天文訓》「冬至為德」「夏至為刑」的發揮。古人認為冬至時陽氣開始產生,萬物開始萌動生長,故稱冬至為德。夏至時陰氣開始產生,夏至過後即為秋季,萬物將凋零衰落,故稱夏至為刑。刑,即殺。《淮南子》中還說:「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於子,月從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謀刑,十一月合子為德。」雌雄即陰陽,即陽氣左行,陰氣右行。

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京房以坎為龍德,代表陽氣,配十一月,主管冬至,其運行方向由左至右。以離卦為虎刑,代表陰氣,配五月,主管夏至,其運行方向由右至左。

這裡既吸取了《淮南子》的理論,又繼承了孟喜的卦氣學說,也有自己的創造。他以子午代表冬至和夏至,用陰陽二氣的運行變化來解釋孟喜的卦氣學說。並且提出「吉凶之道,子午分時」。固定了吉凶的方位和卦別,凡往左運行的陽卦則吉,凡往右運行的陰卦則凶。這是京房的發明。目的還在於簡捷便當地確定人事的吉凶禍福。

孟喜的卦氣說是以四正卦主管二至二分,而以其餘六十卦與一年的日數相配。但京房卻將坎、離、震、巽四正卦也納入一年的日數之中,這樣就形成六十四卦配一年的日數。這是與孟喜不同的。但京房並不是以六十四卦來平均分配一年日數,而是加以區別對待。

唐代一行和尚在《卦議》中引述了孟喜的說法之後,在評論京房的卦氣理論時說:

京氏又以卦爻配期之日,坎,離,震、兌,其用事自分至首,皆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頤,晉,升,大畜,皆五日十四分。余皆六日七分。

「期」就是一年。「分」即春分秋分,「首」即冬至夏至,京房以坎離震兌四正卦主管四個節氣,所分管的天數各為一日八十分之七十三。而頤,晉,升、大畜四卦由於各居四正卦之前,所分管的天數則各為五日十四分。其餘的卦,仍是每卦主管六日七分。這樣四正卦所主管的天數約為八天,頤、晉等四卦所主管的天數約為二十天,其餘五十六卦則主管約三百三十九天。為何四正卦主管的天數這麼少?特別是頤、晉等四卦又為何只分配五日十四分呢?這些都不得而知。

根據四正卦主管二至二分來看,京房在將八卦與十二月和四季、八方相配時,亦吸取了《說卦》的八卦方位說的理論,即坎為十一月,離為五月,震為二月,兌為八月。其它四卦是乾為十月,主管立冬。坤為七月,主管立秋。巽為四月,主管立夏,艮為正月,主管立春。

關於卦所主月份和季節,其後易緯《乾鑿度》也持這種觀點。參看本章《乾鑿度》引述。

此外,還有一點與孟喜不同。孟喜是將四正卦與二十四節氣相配,每爻主管一個節氣。而京房卻是以六子卦與二十四節氣相配,即在四正卦之外另加巽,艮兩卦。每卦主管四個節氣。卦有六爻,而節氣只有四個,怎麼分配呢?京房在《易傳》中說:

立春正月節在寅,坎卦初六,立秋同用。

雨水正月中在丑,巽卦初六,處暑同用。

驚蟄二月節在子,震卦初九,白露同用。

春分二月中在亥,兌卦九四,秋分同用。

清明三月節在戌,艮卦六四,寒露同用。

穀雨三月中在酉,離卦九四,霜降同用。

立夏四月節在申,坎卦六四,立冬同用。

小滿四月中在未,巽卦六四,小雪同用。

芒種五月節在午,震卦六四,大雪同用。

夏至五月中在巳,兌卦初九,冬至同用。

小暑六月節在辰,良卦初六,小寒同用。

大暑六月中在卯,離卦初九,大寒同用。

這裡將六卦與六個月和二十四個節氣、十二地支一一配合起來。為了解決卦少而月份和節氣多的矛盾,京房首先將月份和節氣一一對應起來,如立春正月節對立秋七月節,立夏四月節對立冬十月節,清明三月節對寒露九月節,大暑六月中對大寒十二月中。認為凡是相對應的月份和節氣其性質是一樣的,因而都可用同一個卦來表示,這就是所謂「同用」。這樣十二個月就變成了六個月,二十四節氣就變成了十二節氣,這樣月份正好與卦相配。十二節氣也正好與十二地支相配。

但還存在一個問題,即卦只有六個,而節氣仍有十二個,而每卦都有六爻,怎麼配呢?京房即讓每卦的兩個爻與十二節氣相配。取哪兩個爻呢?京房認為初爻為下卦之始,四爻為上卦之始,都有開始之意,而一個節氣亦是表示這半個月的氣候開始,於是京房便取初爻和四爻來與這十二節氣相配。從而順利地解決了六卦配十二月和二十四節氣及十二地支的矛盾問題。

表面上看是一卦主管一個月份,兩個節氣,一個地支,但由於它是「同用」,所以實際上是每卦主管兩個月,四個節氣和兩個地支。即從立春坎卦開始,依次為巽、震、兌、艮、離。到立秋時又從坎卦開始。再輪一次。前半年從立春到大暑,是陽氣從弱到強的過程。後半年從立秋到大寒,是陰氣由弱到強的過程。按照八卦卦氣圖,這也是遵循了「子午分行」的理論。

值得注意的是,京房此處不是以坎卦配十一月,而是以坎卦配正月。即不是以十一月建子為歲首,而是以正月建寅為歲首。這與孟喜以坎卦配冬至不同,也違反了自己「龍德十一月在子在坎卦左行」的主張,反映出其思想上的矛盾混亂。

同時,在八卦中,獨取六子卦與二十四節氣相配,而沒有將乾坤父母卦納入卦氣之中。這大概是受了「乾坤,陰陽之根本」思想的影響。

『以陰陽二氣明災異』

京房繼承了《易大傳》的思想,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的結果。他說:

二氣陽入陰,陰入陽,二氣交互不停,故曰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內無不通也。

基於這種認識,他認為陰不能沒有陽,陽也不能沒有陰。陽太盛時必須潤之以陰,陰太盛時必須加之以陽。光有純陽之體,沒有陰氣相助,不能很好地發光照物,因為陽太盛則會因為暴熱而灼傷其物,同樣光有陰而無陽,則又會因為太寒冷而凍傷其物。

人類社會也一樣,做事太剛,容易傷人傷己,必須潤之以柔;處事太柔,又容易誤人誤己,必須加之以剛。《周易》中剛柔二爻就是自然界陰陽二氣的反映,亦是剛中有柔,陽中有陰。這就是他在解釋《離卦》時所說的:

本於純陽,陰氣貫中。……始於陽象而假以陰氣,純用剛健不能明照。故以陰氣為陽,柔於剛健而能順柔。

陰陽既為相互依存,任何事物都必然是一陰一陽所組成。事物內部的陰陽兩種勢力並不是平起平坐,也不是相安無事,而是經常在進行鬥爭,有時是陽佔主導,有時是陰佔主導,總是呈現出一種相交,相盪,相爭,相合,升降,消長的形式,這就是他在解釋《豐》卦時所說的:

陰陽之體,不可執一為定象。於八卦陽盪陰,陰盪陽,二氣相感而成體,或隱或顯,故《繫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總是處在變化之中,不可把某種形式作為一種固定的現象來看待。《周易》陰陽爻的變易與自然的陰陽二氣的變化一樣,也是經常處在變動之中的,這點早在《繫辭》中即已指出:「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京房也是這麼看的,他在解釋《損》卦時說:

陰陽相盪,位不居,六爻有吉凶。四時變更,不可執一以為規。

認為爻象所居之位也與四時的變更一樣,變化是經常的,不可固定某種形式作為常規。

從這種陰陽變易的情況,京房認識到在一定條件下陰陽還可以相互轉化,即事物發展到極限時,必然要走向它的反面。如他在解釋《大壯》卦時說:

內外二象動而健,陽勝陰而為壯。《易》曰:「羝羊觸藩,贏其角。」進退難也。壯不可極,極則敗。物不可極,極則反。故曰:「君子用罔,小人用壯。」

大壯卦的卦象下乾上震,乾為健,震為動,所以說內卦外卦兩個爻象都是動而健。該卦四陽爻二陰爻,故說是「陽勝陰而為壯」,按理說這是非常強壯的。然而該卦的九三爻辭卻是「羝羊觸藩,贏其角」,公羊血氣方剛,以角觸籬笆,結果不但未能將籬笆撞爛,反而被籬笆掛住了角,進退兩難。這是典型的壯極而弱,陽極而陰。當然「物極必反」,並不是京房的發明,早在春秋時期的老子就已提出「柔弱處上,堅強處下」。京房利用這種觀點來解釋《周易》,表現了他的《易》學思想的特色。

京房對於《周易》中的陰陽相輔相成,陰陽二氣的盈虛消長以及相互轉化,都有深刻的認識。但他並不是為了探尋天地間陰陽二氣的變化規律,並以此去正確揭示客觀事物的奧秘,而是為了從探尋《周易》中的陰陽變化來研究人事的吉凶,即通過觀察卦爻的變化來宣揚陰陽災異。他在《易傳》中說:

生吉凶之義,始於五行,終於八卦。從無入有,見災於星辰也。從有入無,見象於陰陽也。陰陽之義歲月分也。歲月既分,吉凶定矣。故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六爻上下,天地陰陽,運轉有無之象,配乎人事。八卦仰觀俯察在乎人,隱顯災祥在乎天,考天時,察人事在乎卦。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京房認為吉凶產生是從五行的運行中開始的,但最終的結果從八卦中表現出來。因為《周易》的八卦是聖人仰觀俯察的結果。其中的「無」指無形,「有」指有形。八卦所顯示的吉凶,分為有形和無形兩種情況:一種情況通過星辰的運行 告人以災異,這是有形的告知,也就是「從無入有」。另一種情況是通過卦中陰陽爻的變化來顯示吉凶之兆,這是無形的告知,也即「從有入無」。

為什麼卦爻象的變化可以顯示吉凶呢?因為卦中陰陽爻的變化是本於自然界陰陽二氣的變化的,而陰陽二氣的變化又決定了一年月份的不同和節氣的區別,所以他說「歲月既分,吉凶定矣」。

反過來,一卦的六爻,其上下變化同天地日月星辰的運轉,人們生活的起居歇息出處進退都是相統一的。所以觀察天象在於人,顯示災異在於天,而考察天象為什麼會出現災異又在於卦。按照這種邏輯推理,只要觀察卦象,就既能曉知天象,又能察知人事吉凶。《周易》的卦象成了知人知天的法寶。

用陰陽二氣的變化來推吉凶,明災異,這在西漢中期即已普遍流行,如董仲舒及其弟子們就是以講陰陽災異聞名的,《淮南子》《史記·天官書》也常將節氣、日月星辰和人事溶為一爐。但利用《周易》中陰陽爻的變化來宣揚災異,推斷人事吉凶,考究政治得失,京房則是《易》學象數派中的傑出代表。

『納甲說的創立』

所謂納甲,即是以《周易》的卦和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相配,即把十天干分別納於有關的卦中來。由於十天乾的第一千是甲,故稱納甲。

納甲為京房所發明,他在《易傳》中說:

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離之象配戊己,艮兌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陰陽,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變易立節。

從引文可知,京房是以八宮卦來配十天干,配的結果是乾坤二卦得甲乙壬癸,震巽二卦得庚辛,坎離二卦得戊己,艮兌二卦得 丙丁。這是按什麼原則配的呢?從「八卦分陰陽」中我們得知:

他是先將八宮卦和十天干區分為陰陽兩組,八卦的陽組是乾,震、坎、艮;陰組是坤,巽,離,兌。十天乾的陽組是甲、丙,戊、庚、壬、陰組是乙、丁、己、辛、癸,也就是奇數位的為陽,偶數位的為陰。然後陽卦納陽干,陰卦納陰乾。但卦只有八個,而天干卻有十個,一一相配,多出兩個。

京房認為乾坤是根本,為父母,理當多用事,於是便將乾坤二卦又分內外卦。這樣乾坤即由兩卦變為四卦。加上原來的六子卦,剛好與十天干相配。按照循環的原則,壬與甲相隔最近,癸與乙相隔最近,故便以乾卦內卦納甲,外卦納壬;坤卦內卦納乙,外卦納癸。震卦納庚,巽卦納辛,坎卦納戊,離卦納己,艮卦納丙,兌卦納丁。

京房在解釋《鼎》卦時便是使用的納甲法。他說:「陰穴見,火順於上也。中虛見,納受辛於內也。」《鼎》卦的卦象是巽下離上,巽為木,離為火,鼎中間是空的,所以木點燃後火能順勢而上,而且由於火光,中間空的地方都能看見。所謂「納受辛於內也」,即是指鼎內有木,因為納辛的是巽,巽為木,木在鼎內,所以說「納受辛於內」。

卦與天干相配。八卦的六爻則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由於十二地支的第一支是「子」,故通常稱「納子」。不過一般言納甲時即已包括「納子」。關於納子,清人惠稱的《易漢學》中載有京房的八卦六點陣圖,具體情況是:

乾卦六爻依次配子,寅,辰,午,申,戍。

坤卦六爻依次配未,巳,卯,丑,亥,酉。

震卦六爻依次配子,寅,辰,午,申,戌。

巽卦六爻依次配丑,亥,酉,未,巳,卯。

坎卦六爻依次配寅,辰,午,申,戍,子。

離卦六爻依次配卯,丑,亥,酉,未,巳。

艮卦六爻依次配辰,午,申,戍,子,寅。

兌卦六爻依次配巳,卯,丑,亥,酉,未。

顯然,這種配法也是將八卦區分為陰陽兩組,乾、震、坎、艮為陽,坤、巽、離、兌為陰。再將十二支分為陰陽兩組,按順序在奇位的為陽,在偶位的為陰。陽卦納陽支,陰卦納陰支。乾,震兩卦所納的支一樣。坎卦則從第二支開始,艮卦則從第三支開始。但陰卦納陰支的情況則不同,它並不按順序,而是交錯進行。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受了《淮南子·天文訓》的影響,該篇曾將十二律與十二月、十二支相配如下:

黃鐘 十一月 子 蕤賓 五月 午

大呂 十二月 丑 林鐘 六月 未

太蔟 正月 寅 夷則 七月 申

夾鍾 二月 卯 南呂 八月 酉

姑洗 三月 辰 無射 九月 戍

伴呂 四月 巳 應鐘 十月 亥

這十二個月,奇數月為陽,偶數月為陰,八卦中的陽卦配陽月陽支,陰卦配陰月陰支,十一月、五月為子午,十二月、六月為丑未。這四個月表示一年中陰陽二氣的始終,而「乾坤,陰陽之根本」,所以這四個月應該配給乾坤父母卦。按照京房在《易傳》中所說:

陰從午,陽從子,子午分行。子左行,午右行。

乾卦及所屬的三子卦納陽支時應該左行,即順行,而坤卦及所屬的三女卦納陰支時應該右行,即逆行。這是因為陽主進,陰主退。因此乾卦初爻當十一月為子,二爻當正月為寅,三爻當三月為辰,四爻當五月為午……坤卦則初爻當六月為未,由於是逆行,所以它的二爻當四月為巳,三爻當二月為卯,四爻當十二月為丑……又按照律歷,十一月、五月為子午,配陽卦震,各爻按陽支順序順納,十二月、六月為丑未,配陰卦巽,各爻陰支順序逆納,故變成丑,亥,酉,未,巳,卯。

一月、七月為寅申,配陽卦坎,從正月開始,各爻依次納陽支,二月、八月為卯酉,配陰卦離,從二月開始,按陰支順序逆納,故得卯,丑,亥,酉,未,巳。四月、十月為亥,配陰卦兌,從四月開始,按陰支順序逆納,故得巳,卯,丑,亥,酉,未。

綜上所述,如果說京房的納甲說主要受《說卦》乾坤父母說的影響的話,那麼他的納支說,則主要受了律歷說的影響,這是析而別之,合起來說,其納甲和納支說即是將《說卦》乾坤父母說和律歷說相結合的產物。其所以發明納甲納支的說法,無非是為了用《周易》的卦爻占驗吉凶時更方便準確。因為這比以八卦配月份、日子更具體細緻了。

現將京房的納甲和納支理論,附一圖如下:

『八卦五行說的提出』

京房還以五行學說來解釋卦爻象和卦爻辭。他根據《說卦》以乾為金、以坤為土的說法,將八卦與五行相配,認為乾屬金,兌屬金,離屬火,震屬木,巽屬木,坎屬水,艮屬土,坤屬土。這裡因為卦有八個,而五行只有金木水火土五種,故震、巽都為木,艮、坤都為土。而兌由於在《說卦》中有毀折之意,為剛,故配金。這樣就出現金有兩卦,木有兩卦,土也有兩卦。為了應用方便,京房又將它們以陰陽加以區分,即乾為陽金,兌為陰金,震為陽木,巽為陰木,艮為陽土,坤為陰土。

又《禮記·月令》中以五行配四時十二月,春季為木,夏季為火,秋季為金,冬季為水。還剩下「土」無法配給哪一季,則把土配給每季之末,列表示之如下:

京房依照《禮記·月令》所排定的這種順序,將八卦各爻分別與五行相配。仍然如納支一樣,陽卦配陽支,陰卦配陰支,陽支順數,陰支逆配。乾為陽卦,始於十一月,初爻為子為水,二爻為寅為木,三爻為辰為土,四爻為午為火,五爻為申為金,上爻為戍為土。坤卦為陰卦,始於六月,初爻為未為土,二爻為巳為火,三爻為卯為木,四爻為丑為土,五爻為亥為水,上爻為酉為金。餘下六卦與十二地支和五行的配法與納支一樣。

現將八卦各爻與五行、十二支相配情況制一圖表如下:

《淮南子·天文訓》論述五行關係說: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子生母曰義,母生子曰保,子母相得曰專,母勝子曰制,子勝母曰困,以勝擊殺,勝而無極,以專從事,專而有功。以義行理,名立而不墮,以保畜養,萬物蕃昌,以困舉事,破滅死亡。

這段話的意思是:水能使木生,木能使火生,火能使土生,土能使金生,金能使水生,兒子孝養母親叫做義,母親養活兒子叫做保。兒子母親相處得好叫做專。母親能取勝兒子叫做制,兒子能取勝母親叫做困。相互用取勝的辦法來對待對方,這種辦法的使用會沒有窮盡。最後還得以和睦相處來從事,和睦相處才會有功。按照兒子當孝養母親的道義去行理處事,就會名聲遠揚而不會毀壞,按照母親哺養兒子的公理來養育萬物,萬物就會蕃衍昌盛,用兒子取勝母親的做法去工作,就會破滅死亡。這是以五行生剋的關係來論述人事的吉凶。

京房借鑒和吸取了《淮南子·天文訓》的這種理論,以八宮卦為母,以其爻位為子,按照它們和五行相配的關係,來解釋《周易》的卦,他在《易傳》中解釋乾卦說:

水配位為福德,木入金鄉居寶貝,土臨內象為父母,火來四上嫌相敵,金入金鄉木漸微。

陸績注釋說:「甲子水是乾之子孫,甲寅木是乾之財,甲辰土是乾之父母,壬午火是乾之官鬼,壬申金同位,傷木。」

要理解京房的話和績的注,必須察看八卦納甲圖和八卦月支五行圖。

從這兩個圖中,我們知道乾卦屬金,初爻為甲子,配水。如前所說,八宮卦為母,其爻位為子,那麼卦與初爻的關係,則是母與子的關係,母為金,子為水,母子是金生水的關係,所以說初爻水配在這裡是「福德」。

第二爻為甲寅,配木,母子是金克木關係,亦即「母勝子」,所以說是乾之財」,是寶貝。

第三爻為甲辰,配土,母子關係是土生金,所以把它叫做父母。

第四爻為壬午,配火,母子關係是火克金,亦即「子勝母」之義,這是相互敵對的行為,故把它叫做「官鬼」。

第五爻為壬申,配金,母子關係是同位同等,都是金,互不傷害。但由於都是金,反而對二爻的木有所傷害,所以說「金入金鄉木漸微」。

在此基礎上,京房又解釋說:

八卦鬼為系爻,財為制爻,天地為義爻,福德為寶爻,同氣為專爻。

所謂系爻,是指八宮卦中的某一爻與它所在的那個宮卦構成克制關係,如爻屬火,而卦屬金,爻與卦的關係為火克金,此爻則稱系爻。如前舉乾卦中的第四爻即是,後來術數家稱為「官鬼爻」,為六之一。

所謂制爻,是指八官卦中的某一爻被它所在的那個宮卦所克制。制即克制。如某爻屬木,而卦屬金,卦與爻的關係是金克木。此爻則稱為制爻,意思是此爻為本宮卦所克制,如前舉乾卦中的第二爻即是。後來術數家稱為「妻財爻」,意即妻子為丈夫所克制則能生財。亦為六親之一。

義爻,是指能生養本宮卦的爻。即八宮卦中某爻與其所在的宮卦構成生養關係,如爻屬土,卦屬金,爻與卦的關係是土生金。此爻則稱為義爻。如前所舉乾卦中的第三爻即是。後世術數家把它叫作父母爻,意即能養活父母的爻,為六親之一。

寶爻,是指本宮卦能生養扶植的爻。即八宮鄯中某爻與其所在的宮卦構成被生養扶值的關係,如爻屬水,卦屬金,爻與卦的關係是水為金所生。此爻即稱為寶爻,如前所舉乾卦中的第一爻即是。後世術數家把它叫作子孫爻,意即為父母所生的爻,為六親之一。

專爻,指與本宮卦同氣的爻。即八富卦中某爻與其所在的官卦在五行分配上獲得同一「行」的爻,如爻屬金,爻卦都為金,同位同氣。此爻即稱為專爻。如前舉乾卦中的第五爻即是。後世術數家稱之為兄弟爻,意指地位平等。亦為六親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所謂制爻、義爻,都是以八宮卦的排列為依據的,離開京房創製的八宮卦,制爻、義爻都不存在。這是其一。確定某爻為制爻、義爻,都是以八宮卦及其爻位所配的五行為依據的,離開五行,則無從談起,這是其二。其中的生養關係包括兩層含義,①為生養,②為被生養。應該區別對待。這是其三。

我們知道京房提出的制爻、義爻等概念,是受了《淮南子·天文訓》的影響。但《淮南子》只是以五行相生和母子關係來論事,而京房則是第一個以五行相生和母子關係的理論來解說《周易》的卦爻象。這對後世的《易》學研究,尤其是對術數家的影響很大。

京房以五行解《易》,實際是以倫理規範作為論述依據的,處處都以論人事吉凶為目的,充分表現出京房治《易》的實用目的。

但要指出的是,這種方法雖然煞費苦心,就五行關係和母子關係來說,也會有某種科學成份和合理認識。但以八卦及其爻位來與五行相配,則是沒有任何科學性可言的,以此來解釋卦爻象,甚至進而推論事吉凶,是絕對不可信的。

京房的《易》學理論的核心是把八卦和六十四卦看成是世界的模式,宇宙中的陰陽二氣變化和五行的生克,都可以在八卦、六十四卦以及三百八十四爻中表現出來。

《周易》既然具有如此大的容量,其把《周易》引向神秘的占候之術就是很自然的了。京房以《周易》評論政事的得失,預測人事的吉凶禍福,當然他是有意而為,帶有明顯的針對性。但他將《周易》與日月星辰、陰陽五行、一年四季天干地支相聯繫,以此評人論事,確是具有開創之功,至少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後世許多《易》學家、術數學都從京房這裡吸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來形成自己的《易》學觀點,其中不無迷信和牽強附會的東西。

但也必須指出的是,京房的《易》學理論也並不都是迷信,其中也存一些科學的合理的成份,如他在繼承孟喜卦氣說的基礎上闡述的卦氣理論,就是借鑒了當時天文、曆法的有關成果而形成的,因而其卦氣學說對後代影響很大,尤其是對曆法影響深遠。

劉歆的三統曆,東漢末年的《乾象曆》,唐代的《開元大衍曆》都大量引用卦氣理論來解說曆法。特別是他和孟喜的推卦用事,成為成代曆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推薦閱讀:

八卦走轉之於手 王炳寰
李現12厘米事件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八卦
八卦掌套路舉要
用神在八卦六爻中的確定

TAG: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