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11-法國古典名人

A-Q023-00692-阿貝蘭德:中世紀Peter Abelard: 12th- CenturyMonophonic Chant,etc-阿貝蘭德:中世紀僧侶歌曲等-指揮Paul Hillier-Harmonia Mundi-1998年12世紀拉丁語歌曲的創作吸引了當時一些有名人物,包括法國的彼得·阿貝拉德、賓根的希爾德加德Hildegardof Bingen(1098-1179)和莎蒂倫的瓦爾特Walter of chatillon。彼得·阿貝蘭德Peter Abelard(約1080-1142)在巴黎做教師。40歲時愛上了他的學生赫羅伊斯,修道院官員的侄女。他們秘密結婚後生了一個兒子。赫羅伊斯的叔叔雇了兩個兇手闖入阿貝拉德的屋裡閹割了他。阿貝蘭德進了修道院,赫羅伊斯當了修女。阿貝拉德後來成為一個著名的哲學家和神學家。後來他建立了一座新的修女院赫羅伊斯在那裡任院長。阿貝拉德作為一名教師經常訪問那裡。他被葬在那裡,赫羅伊斯後來也埋葬在他的身邊。阿貝拉德是12世紀最有影響的作者之一。他的評註和論文得到人們廣泛的閱讀,他所教的學生遍及歐洲。他留有一本自傳和他與赫羅伊斯之間的信件。阿貝拉德還是一位作曲家。赫羅伊斯描述過他寫的情歌,說它們的「語言和音樂都很迷人而甜美的,旋律很柔和」。他也寫過讚美詩和悲歌。不幸的是他的很多音樂失傳了,只有一首讚美詩的歌詞和旋律,以及六首舊約主題的悲歌倖存下來。阿貝拉德的悲歌之一是寫大衛王哀悼掃羅、武士和戰死沙場的密友約拿丹的(「勝似兄弟,共享一個靈魂」)。阿貝拉德從《撒母耳記》、《歷代志》和《列王紀》中選取故事,詩歌從政治轉向個人的不幸,帶有精妙的力量。歌詞的形式使人想起晚期的繼續詠,帶有一種類似的節拍和韻律,以及成對的詩行。音樂大多用第7調式,即混合利第亞調式,但它開始和結束在變格的混合利第亞調式上,因此它有了一個八度的寬廣音域。不尋常的寬廣音域是悲歌旋律的特點。悲歌的風格在音節式與花唱式風格之間建立了一種高度的表情上的對比。1-3.Abelard:O quanta qualia-Virgines caste-Planctus cigne4-7.Codex Las Huelgas:Quis dabit-O monialis-Rexobiit-Plange Castella8-10.Abelard:De profundis-Epithalamica-Planctus David演唱者:Theatre of Voices:Alan Bennett-tenor; Paul Elliott-tenor; MoiraSmiley-mezzo-soprano; Paul Hillier-baritone; Wendie Gillespie-vielle The Pro Arte Singers:Corey Carleton, Sara Colburn, Meredith Ellis, ChristineHowlett, Carolina Rodriguez, Beth Sinton, Rachelle Skloff, Andrianna Smela,Moira Smiley, Kristen Toedtman, Catherine Webster, Noa Zechoval, Kevin Bailey,Daniel Carberg, Daniel Cole, Pablo Cora, Paul Ryan, Jonathan Shull, SumnerThompson

Abelard was born into the lesser nobility around 1079 in Le Pallet, a smalltown in Brittany near Nantes. He received early training in letters, and tookto his studies with enthusiasm; his later writings show familiarity withCicero, Horace, Juvenal, Ovid, Lucan, Seneca, and Vergil. Abelard eventuallyrenounced his inheritance, including its attendant knighthood, to pursuephilosophy. He did so by travelling to study with well-known philosophers, mostnotably Roscelin and William of Champeaux.

B-Q023-00684-阿爾坎-A、人生的四個階段-B、RPC07-1994-Marc-Andre Hamelin-BBC ScottishSymphony Orchestra-Martyn Brabbins"http://www.simplecd.org/id/2896340 阿爾坎:大奏鳴曲-人生的四個階段,小奏鳴曲,伊索的饗宴Alkan: Grande sonate-Les quatre ages-Sonatine-Le festind"Esope-1995年08月22日-HyperionGrande Sonate-Les Quatre Ages-Op. 33: 20-1.Tres vite-2.30 ans,Quasi-Faust. Assez vite-3.40 ans, un menage heureux. Lentement-4.50 ans,Promethee enchaine. Extremement lentSonatine, Op. 61-1.Allegrovivace-2.Allegramente-3.Scherzo-Minuet-4.Tempo giusto - CodaBarcarolle, Op. 65, No. 6伊索的饗宴Le Festind"Esope-Op. 39, No. 12評論:The finest Alkan pianist of hisgeneration...The virtuosity is mind-boggling-BBC Music MagazineWithout a shadow of doubt the finest Alkan recording evermade-Soundscape,AustraliaAnother Hyperion/Hamelin must-GrammophonBreathtaking』-Penguin Guide to Compact Discs

B2-法國作曲家阿爾坎其人其事---台灣藝術大學專任副教授王潤婷一 前言 如果有一天,你走進音樂廳想欣賞一點新鮮的鋼琴音樂。你想逃避尖銳、無調性的現代樂,而單調無深度的音樂不能引起共鳴,歷代音樂大師們的作品又太耳熟能詳;你希望聽到調性的,優美富詩意的聲音,有閃亮的技巧展現並深具獨創性的音樂。此時,法國作曲家阿爾坎的鋼琴協奏曲作品39之8應是最佳曲目。對絕大多數的愛樂者而言,阿爾坎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然而十九世紀中期,他卻是李斯特口中當代一顆閃亮的鋼琴巨星,布索尼並將之列入李斯特、肖邦、舒曼和勃拉姆斯同等地位的鋼琴作曲家。二 生平 查爾斯-瓦倫丹·阿爾坎(Charles-Valentin Alkan) 1813年11月30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由阿什肯納齊 (Ashkenazic,中歐地名) 移居法國的猶太人,在巴黎的布朗克-芒都大道 (Blancs-Manteaux) 經營一所預備學校。他在音樂方面的教學十分成功,曾有人將該校比喻為入音樂學院的預備校。父親名為阿爾坎·摩爾漢惹(Alkan Morhange) 共生六名子女,阿爾坎排行老二,上有姐姐賽莉絲特 (Celeste),下有四個弟弟。他們皆以父親的名字當姓,原因不詳。阿爾坎姊弟自小即顯露音樂天份。阿爾坎本人為天才兒童型人物。他六歲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八歲得「視唱」第一獎;九歲時,切魯比尼 (Cherubini)曾經讚譽其為同齡孩子中最閃亮的一位;十歲得「鋼琴」第一獎;十二歲得「和聲」第一獎;二十歲得「管風琴」第一獎;十六歲至二十三歲在音樂學院教授「視唱」(Solfege) 課程。他曾經教導過法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娜娣亞·布蘭潔的父親。阿爾坎的姐姐賽莉絲特十一歲時也得到視唱第一獎,阿爾坎的三位弟弟共拿下八項音樂學院的第一獎和一個羅馬大賽的第二獎。第三個弟弟拿破崙·阿爾坎終生任教於巴黎音樂學院。阿爾坎在孩童時期即享有聲譽,時常受邀在莫絲科瓦公主 (The Princesse de la Moskova) 的宮中演奏.他在音樂院的鋼琴老師是約瑟夫·欽莫爾曼(P.J.Zimmermann)。欽莫爾曼對年輕的阿爾坎愛護備至,除了細心教導,聘他為教學助理,並引領阿爾坎進入巴黎文化社交圈。在那裡阿爾坎認識了雨果、喬治桑、李斯特、肖邦、大仲馬、小仲馬 …。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的肖邦與阿爾坎相處融洽,兩人相知相惜。阿爾坎極為欣賞及崇拜肖邦,二人成為密友和鄰居,住所靠近奧爾良 (d"Orleans) 廣場,他們時常互換學生並同台演出。1838八年,阿爾坎和肖邦合開一場音樂會,該年阿爾坎的聲譽大振,但是他對名聲感到害怕;翌年,1839年便從舞台消失,至1844年才出現。阿爾坎的性格里有著極不協調的矛盾:一面他是天才型的演奏者,另一面他卻厭惡演出;一面他有良好的社會關係,另一面他卻厭世,容易對人感到失望;一面他對社會改革運動有興趣,另一面卻又支持拿破崙三世。他極端矛盾的性格,使他猶如置身於一條繩子的兩端,不是這端,便是那端。 1844年阿爾坎努力克服性格上的不協和,重新出現於舞台時,連續彈奏兩場演奏會。肖邦和李斯特皆出現於觀眾席上,多爾蒂克 (D"Ortigue) 稱他的演奏「堅實有力,華麗且簡潔嚴謹」。1845年他在艾拉爾音樂廳 (Salle Erard) 又彈奏兩場,深獲好評,樂界皆視他為當時主要的頂尖鋼琴家。1848年,老師欽莫爾曼去世,原本寄望阿爾坎接替他在巴黎音樂學院的教職,然而音樂學院的主事者奧伯對阿爾坎敏感多刺的個性產生疑慮,最後將教職交給阿爾坎早年的學生馬蒙泰爾(Marmontel)。這個打擊使阿爾坎方伸出的觸角又收了回去。此時法國因革命後的不安持續升高,許多音樂人士相繼離開巴黎,肖邦在1849年去世,人事全非使阿爾坎對人生感到沮喪。1853年,他再度現身舞台,演奏兩場內容大多以古典樂派及懷舊音樂為主的獨奏會,隨即又消失無蹤。直至1873年,闊別二十年後,阿爾坎才回到音樂廳的演奏台上。漫長的二十年間,他除了作曲,並專研聖經和猶太教經典。1873年,阿爾坎已六十歲。人生至此,猶如平靜的大海,內里的翻騰,不再顯明於外。自該年起,他每年都在艾拉音樂廳或普雷耶爾音樂廳舉行六場演奏會。他的曲目十分廣泛,將各時期的作曲家以年代排列,把他們的鋼琴曲做系列性演奏。他廣傳貝多芬後期及舒伯特的鋼琴音樂,這在十九世紀後期是一件很稀罕的事,因為當時的音樂家皆瘋狂熱衷於浪漫樂派渲染誇張的音樂表達。1880年後,他每周兩次出現在艾拉爾音樂廳,並於每日午後指導學生。1888年3月29日,傳說他在尋找一本猶太教經典時,被倒塌下來的書架壓倒,離開人世,享年七十五歲。1888年4月1 日葬於巴黎的蒙馬特墓園。阿爾坎一生行事隱密,外人對其所知不多,官方紀錄亦然。一生未婚,卻有一位私生子名叫艾力-米利安·狄拉伯爾德 (Elie-MiriamDelaborde);狄拉伯爾德是他的學生,後任教於巴黎音樂學院。他的穿著保守簡樸,猶如清教徒。深居簡出的他,不喜歡與人交際,害怕出現在眾人面前,常疑慮自己的健康有問題。三 作品特色 和肖邦一樣,阿爾坎的音樂大部分是為鋼琴而寫。可能因為他性格上的「極端」所致,阿爾坎的音樂呈現長短差距極大,創作時期即不均衡的現象。許多作品長度不超過十二小節,而鋼琴協奏曲作品39的第一樂章,卻需要半小時才能奏完。他的創作可分四個大時期來看: 一、1828至1840; 二、1844至1850; 三、1856至1861; 四、1870至1873。 每個時期之間都有幾年是真空期,尤其以1862年至1870年間虛置最久。而最好的創作是寫於1847年至1861年間。阿爾坎的第1號作品寫作於1828年,是一首鋼琴變奏曲。1837年以前他的作品皆為變奏曲。1837年後,他開始嶄露頭角,作品逐漸加入了即興曲、詼諧曲、幻想曲、舞曲、練習曲、奏鳴曲、賦格、前奏曲、觸技曲、協奏曲、四手聯彈等各類浪漫時期和巴洛克時期流行的格式。除了鋼琴作品,他還有少量的歌曲、管弦樂作品和室內樂。第一首交響曲寫作於1844年,樂譜已遺失。管弦樂作品和室內樂幾乎都與鋼琴有關。其中有兩首是為鋼琴寫作的室內協奏曲,一首為小提琴和鋼琴寫作的二重協奏曲,一首是鋼琴三重奏曲,一首為小提琴和鋼琴創作的奏鳴曲。1870年之後,可能與他的宗教信仰有關,作品偏向為踏板鋼琴(注1)創作,名為《為三隻手創作的…曲》,那些作品亦可在管風琴上演奏。阿爾坎還創作了一些專為 30鍵踏板鍵盤的練習曲,甚至有四腳連踏的練習曲。阿爾坎是一位深具個人原創力的音樂家,他景仰巴哈、貝多芬,也崇拜肖邦等各時代的大師。由吸收、融合到創作,他的音樂擁有其個人的音樂語言,在音樂的表現上給予後人許多新的啟發,他像一位先知,預告了未來創作的走向。十九世紀後半葉,是一個無限發展新音響的時代,作曲家們無不努力地讓樂器發出驚人的聲音,阿爾坎在鋼琴技巧的拓展上有其正面的貢獻,故其成就並不亞於李斯特。他的音樂要求演奏者具備高度的技巧、力度和表達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為1847年的二十五首前奏曲作品31,1848年的大奏鳴曲《人生四個階段》作品33(Grand Sonata: Les Quatve Ages) 和十二首大調練習曲作品35,1857年的十二首小調練習曲作品39,1861年的小奏鳴曲作品61及四十八首《素描》作品63。1848年的大奏鳴曲《人生四個階段》作品33(Grand Sonata: Les Quatve Ages) 以音樂描繪人一生中四個階段:第一樂章詼諧曲,描述人在二十歲的生命;第二樂章描寫三十歲的情景;第三樂章慢板描述四十歲的經歷;第四樂章極緩慢,描述五十歲的心境。樂章的速度隨著年歲的增長愈趨緩慢,最後歸於終寂。阿爾坎無論在曲式或調性的架構上,皆有他個人的見解,不落俗套。大型音樂時常開始與結束的調性不一致。在作品中亦常見模仿的語言,如作品45模仿邊鼓的效果,作品60模仿蟋蟀聲。甚至有作品模仿火車聲音…。其節奏亦充滿著不規則的手法,作品32有五拍的樂曲,也有七拍的樂曲。這些似乎都預示了早期現代音樂的走向。作品76是分別給左手、右手及雙手寫作的練習曲,亦給後代斯克里亞賓、拉威爾及戈多夫斯基為左手寫作的音樂,開創了一條嶄新的路。作品39雖名為練習曲,其難度和長度卻非練習曲的範疇。作品共分兩冊。上冊有七首曲子,前三首分別為個性不同的單一練習曲,後四首則為標名《交響曲》的四個樂章。四個樂章即作品39的之4、5、6、7,全曲共有五十頁樂譜,與李斯特改編貝多芬的一首交響曲等長,此曲是用鋼琴彈奏的交響曲,阿爾坎期望在鋼琴上奏出整個管弦樂團的音響。四個樂章分別為《中庸的快板》、《送葬進行曲》、《小步舞曲》和《終曲》。第二冊共五首,前三首為標名〈協奏曲〉的三個樂章、編號是作品39之8、9、10。這首協奏曲十分巨大,光是第一樂章彈奏起來便需要半小時,共有七十三頁樂譜。第三樂章是一首炫麗的波蘭舞曲。作品39之11標題為《序曲》,作品39之12是此套練習曲最為人熟知的音樂,標題為《伊索的筵席》(Le Festin,Aesope),是一首變奏曲。阿爾坎以他超人的鋼琴技巧在音樂上展現了一座動物園,裡面有狗、魚、跳蚤和鳥 …。此曲似乎將前面十一首練習曲的技巧全部濃縮表達。四 作品39之8作品39之8、9、10是阿爾坎1857年完成的三樂章鋼琴協奏曲。整首作品以鋼琴獨奏的方式完成,鋼琴身兼獨奏者與管弦樂團。此曲阿爾坎在世時從未完整演出過。1872年,一位任教於莫斯科音樂院的德籍指揮兼鋼琴家卡爾· 克林德伍斯(Karl Klindworth, 1830-1916)(注2)對此曲產生興趣,著手為第一樂章進行管弦樂的配置。1885年至1888年,阿爾坎連續提供意見給當時已回德國柏林的克林德伍斯。阿爾坎去世後,克林德伍斯再次修改,終於在1902年完成作品39之8的管弦樂版本。雖然自1872年至1902年。克林德伍斯只完成一個樂章的管弦樂譜,但是他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把這首原本是第一樂章的音樂,發展成一首單樂章獨立的鋼琴協奏曲。此後沒有其他版本可以與之相比擬。此曲調性為升G小調,奏鳴曲式的快板樂章。管弦樂從一開始便奏出簡明有力的第一主題(Ex. 1),經過門至E大調的第二主題。 第二主題(Ex. 2)充滿了迷人的色彩,詩般的旋律配上寬闊的和聲,使人宛若置身於空曠的北歐,呼吸著沁涼而甜美的空氣,風輕吹拂面;勃拉姆斯的深刻內涵似乎重現於阿爾坎的音樂。裝飾奏里重複敲擊的音符,預告了下一世紀普羅科菲耶夫音樂的到來。這首協奏曲充滿了詩意的美和火焰般強烈的情感,阿爾坎對技巧及力度的要求極高,大量使用大跳的八度及和弦,音符上下快速進行,鍵盤似乎無法達到他內在熱情的訴說境界。發熱的音符,持續的高潮,襯托出這位隱居於人世間音樂家的至情至性。他的音樂組織架構沒有肖邦那麼複雜,然而他的柔美話語卻較李斯特深刻,高難度的技巧展現對鋼琴家是一大挑戰。五 結語 馬蒙泰爾在回憶中提到:當肖邦去世時,他最親近的學生們曾推舉阿爾坎是唯一能延續浪漫派大師肖邦鋼琴音樂傳統的作曲家。阿爾坎在世時極少公開演奏自己的作品,導致他生前與死後,世人對他的音樂創作一無所知。近幾年法國和英國皆成立了「阿爾坎音樂協會」。2002年10月24日英國劍橋的費茲威廉學院和阿爾坎音樂協會聯合舉辦「阿爾坎鋼琴大賽」,參賽者以彈奏阿爾坎的作品為主。費茲威廉學院並設有「阿爾坎獎學金」。鋼琴家自1961年後陸續有人錄製他的音樂,如法國的馬爾克-安德列·哈默林 (Marc-Andre"Hamelin) 錄製《阿爾坎鋼琴協奏曲》三個樂章、大奏鳴曲和小奏鳴曲。雷蒙·勒文達爾 (RaymondLewenthal) 錄製《阿爾坎的鋼琴音樂》由BMG發行。羅納爾·史密斯 (Ronald Smith) 為EMI錄製作品39的十二首音樂和大奏鳴曲。此外,他的室內樂及其他鋼琴作品亦有人錄製。阿爾坎這位舒曼筆下「鋼琴音樂的柏遼茲」在去世一個世紀後,方才漸露光芒,箇中原因耐人尋味,值得深入探討。天才雖有其得天獨厚的一面,其性格上卻有軟弱的一面。他們敏感的特質,一面使他們在音樂藝術上綻放異彩,一面卻讓他們處於不安的現實生活中。鋼琴家霍洛維茲在演奏生涯中亦多次消失—復出於舞台,在炫麗的音樂背後是一顆備受煎熬的心。對自我完美的要求,讓他們無法面對過度的演出與消耗,不願向世俗推銷自己的作品。他們需要凈心,需要長時間自我審視。阿爾坎擁有創作的內在慾望,卻不敢在真實的舞台上展現自己的作品。高度的自我期許使他恐懼自我的音樂不夠完美,天才們內在的自負與自卑,使阿爾坎至終在宗教信仰中求得了平衡。注釋 1 踏板鋼琴 (pedal-piano) 製作起源於十九世紀中葉。鋼琴本身除手鍵盤外,另加入踏板鍵盤,供管風琴手在家中練習使用。1843年路易斯·肖恩 (Louis Schone) 在萊比錫為舒曼及門德爾松製作過此類鋼琴。舒曼及阿爾坎則是為這項樂器創作過音樂的作曲家。2 卡爾·克林德伍斯 (Karl Klindworth) 1830年生於德國漢諾威,1916年逝於史托爾伯、他是德國鋼琴家,指揮家及作曲家。1852年師從李斯特。1854年至1868年在倫敦工作。 1868年至1881年任莫斯科音樂院鋼琴教授。1882年返德定居柏林,創立一所鋼琴音樂學校。曾為華格納的《指環》編作鋼琴版,為肖邦作品編考訂本。

C-Q075-02273-布朗熱-合唱作品ChoralWorks-CH03布朗熱LiliBoulanger,法國作曲家,納迪亞·布朗熱Nadia Boulanger之妹。1893年生於巴黎的一個音樂世家,1918年因克羅恩氏病卒於梅齊。1912年入巴黎音樂院師從科薩德、維達爾以及福雷,福雷曾對其音樂天分大為稱道,經常借曲譜讓其閱讀。1913年以康塔塔《浮士德和埃萊娜Faust et Hélène》獲羅馬大獎第一名(她是第一位獲此獎的婦女)。布朗熱2歲時染上支氣管肺炎,健康不佳,事業屢屢中斷,但作品顯示出她具有特殊才能。作品有為梅特林克的詩《瑪萊娜公主La princesse Maleine》配樂;2首交響詩;2首用樂隊的詩篇歌,弦樂四重奏等,去世前的時間大多數精力都花在了歌劇《瑪萊娜公主》的創作上,可惜未能完成。楊·巴斯卡·托特里耶Yan Pascal Tortelier,法國著名指揮家,1947年出生巴黎,已故大提琴演奏家保羅·托特里耶Paul Tortelier之子。1992-2003年任曼徹斯特BBC愛樂樂團首席指揮,期間錄有大量作品。他與朱利安·勞埃德·韋伯合作演錄的聖桑大提琴協奏曲也深受好評。2005-2008年任彼得堡交響樂團新設的首席客座指揮一職,目前擔任大英國立青年管弦樂團首席客座指揮。此盤獲得過留聲機大獎及德國唱片評論家大獎。英國《衛報》稱該CD充滿了楊·巴斯卡·托特里耶極富使命感的熱忱,BBC愛樂樂團的演奏也配合得非常到位。Lynne Dawson, soprano Ann Murray, mezzo-soprano Bonaventura Bottone, tenor NeilMacKenzie, tenor * Jason Howard, bass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Chorus *BBC Philharmonic-Yan Pascal TortelierRecorded at: New Broadcasting House, Manchester 14 May 1999(Faust et Hélène & D"un soir triste)Recorded at: Bridgewater Hall, Manchester 15 May 1999 (Psaume24, D"une matin de printemps & Psaume 130: Du fond de l"ab?me)Producer(s): Mike George (Executive), Ralph CouzensSound Engineer(s): Stephen Rinker, Steve Hargreaves (Assistant)01. Psaume 24 * 讚美詩第24首-02. Faust et Hélène 浮士德與埃萊娜-03. D"un soir triste 悲傷的夜晚-04. D"unmatin de printemps 春天的早晨-05. 讚美詩第130首Psaume 130-從內心深處Du fond del"abime妹妹名氣很大,其作品很法國,能聽出來有德彪西的影子,我覺得好像從福雷開始法國的音樂就是音色大於結構了!(純屬個人看法)

D-Q036-01081-加布里埃爾·福雷

RA63-Faure:Requiem Op48; Poeme d*un jour Op21/1-3-最精彩的福雷加布里埃爾·福雷Faure Gabriel(1854~1924年)是法國著名作曲家和管風琴演奏家,在法國音樂歷史上,福雷是跨越19世紀和20世紀的橋樑,由於福雷在19世紀法國藝術歌曲乃至整個歐洲藝術歌曲發展中的地位和貢獻,被後人譽為「法國的舒曼」。福雷傾其一生心血所追求的,是如詩般愁緒一樣優美的藝術精品。《安魂曲》是他一生最傑出的作品,他的另外8首以精緻細膩見長的藝術歌曲,與《安魂曲》一樣也都屬於清淡簡約而又繞樑三日的作品。熱情洋溢,豪邁細膩的東方指揮大師小澤征爾,以他揮灑思想的雙臂,率領當今美國最富貴族氣質的波士頓交響樂團和美國著名的坦格伍德節日合唱團共同闡釋法國的浪漫。演唱部分由被譽為「藝術歌曲第一夫人」的著名美國女高音芭芭拉·邦妮與丈夫、瑞典男中音哈堪·哈格加德擔綱,兩位大師的演唱,甘甜而極富智慧和修養,又像夜鶯般自由,無拘無束。在本唱片中演奏鋼琴的是被稱為「當今世界最棒的鋼琴伴奏」的沃倫·喬尼斯。一次偉大的法蘭西音樂之旅 。波士頓交響樂團/小澤征爾指揮/沃倫·喬尼斯 鋼琴 坦格伍德節日合唱團/奧立弗 指揮/邦尼 女高音/哈格加德 男中音。女高音:巴巴拉·邦尼1-12;男中音:哈根·哈格加德1-7 13-20合唱指揮:約翰·奧立弗/坦格伍德節日合唱團1-7指揮:小澤征爾/波士頓交響樂團1-7鋼琴:沃倫·喬尼斯8-20錄音:1994、95年

E-Q036-01092-福克雷Antoine Forqueray

A、DHM19-福克雷-為維奧爾琴和古鋼琴而作的小品-Antoine Forqueray-Pièces de viole et declavecin-低音維奧爾琴:Jay Bernfeld傑伊·伯爾尼-羽管鍵琴:Skip Sempe賽佩福克雷AntoineForqueray(1672-1745),法國低音維奧爾琴演奏家、作曲家,5歲就對路易十四獻藝,1689年以維奧爾琴演奏家身份進宮廷供職,是當時最偉大的維奧爾琴演奏家,作有300首維奧爾琴演奏曲。

F-Q023-00694-Henri Herz(1803-1888)-奧地利出生

RPC35-CDA67465和RPC40-CDA67537鋼琴和指揮HowardShelley-Tasmanian Symphony Orchestra-錄音時間與地點:Federation Concert Hall, Hobart, Tasmania, AustraliaNo 1 in A major, Op 34-1.Allegromoderato-2.Larghetto-3.Allegro moderatoNo 7 in B minor, Op 207-1.Allegro moderato-2.Romance.Larghetto senza tempo - Andantino cantabile-3.Rondo espagnol. AllegrettoNo 8 in A flat major, Op 218-1.Allegro moltomoderato-2.Andantino-3.PolonaiseRPC40-Herz 3, 4 & 5No 3 in D minor, Op 87-1.Allegro moderato-2.Andantinosostenuto-3.Finale. Allegro (con fuoco ed appassionato)No 4 in E major, Op 131-1.Allegro moderato-2.Andantecantabile-3.Rondo russe. Allegro vivaceNo 5 in F minor, Op 180-1.Allegromoderato-2.Andantino-3.Finale. Allegro agitato

G-Q078-02363-Renaud Garcia-Fons-低音提琴-法國

//v.youku.com/v_show/id_XNjIxMDA2NzA4.htmlRenaud Garcia-Fons於1962年12月24日出生於巴黎,法國低音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擅長使用5弦BASS。父親Pierre Garcia-Fons是著名畫家。他的家庭原籍是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所以他對熱愛西班牙以及東方文化。80年代早期他在Paris Conservatory學習,從Fran?oisRabbath那裡嘗到演奏Arco的特殊技能。他壓倒性的精湛技巧、地中海風情的旋律感和演奏col arco時如中提琴般的音色讓世人了解了他。Garcia-Fons不止受JAZZ和古典音樂的影響,還深受弗拉明戈、新musette風格以及imaginary folklore(虛構民俗?) 傳統的影響。他在Roger Guérin的樂隊里開始了他的爵士演奏生涯。1987-1993年是法國Orchestre de Contrebasses樂隊成員,這個樂隊全部由DOUBLEBASS組成。之後他在Claude Barthélémy指揮的Orchestre National de Jazz 樂隊里演奏。他的藝術特質促成了他與很多其他觀念開放的爵士藝術家的精彩成功的合作,例如 Jean-Louis Matinier,MichaelRiessler,Nguyên Lê,以及 Michel Godard。

H-Q038-01154-庫普蘭Couperin

DHM17:Couperin:La Sultane-For Viola Da Gamba & Basso Continuo-庫普蘭:蘇丹王妃-為兩把小提琴,一把古大提琴和羽管鍵琴創作的四重奏-古鍵琴家:Skip Sempé-賽佩庫普蘭FrancoisCouperin(1668-1733),法國作曲家、大鍵琴與管風琴演奏家,庫普蘭家族中最優秀的一員,又稱「大庫普蘭」。1685年任巴黎聖熱爾韋教堂管風琴師,1693年起又任皇家聖堂管風琴師,故有路易十四御前管風琴師之稱。庫普蘭把科萊里的三重奏奏鳴曲形式引入法國,使器樂表達因融人其獨特的感受能力而更具色彩感。庫普蘭作為鍵盤樂大師,最具影響的作品是傾其畢生精力而創作的《羽管鍵琴曲集》 。這套曲集共4卷,總數有230餘首作品。這4卷分別為;第一卷,5套組曲(1-5),作於1713年;第二卷,7套組曲(6-12),作於1717年;第三卷,7套組曲(13-19),作於1722年;第四卷,8套組曲(20-27),作於1730年。這27套組曲,每一套都輯同一調性的各種舞曲而成套,每一曲都有充滿詩意的標題,比如第二組曲的終曲為著名的《蝴蝶》,在鮮明的轉調中表現蝴蝶飛舞。第四組曲的終曲為《鬧鐘》,第九組曲的第八曲為《飄動的髮帶》,第十三組曲的第二曲為《蘆葦》,第十四組曲的第一曲為《戀愛中的黃鶯》。庫普蘭的這套《大鍵琴曲集》不僅對巴赫的鍵盤音樂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也是德彪西等後來現代印象派音樂的先驅。(林逸聰)

I-Q038-01155-拉羅-西班牙交響曲-SinfoniaEspanholaA、西班牙交響曲-小提琴:AugustineDumay杜梅-圖盧茲首府管弦樂團Orchestre du Capitole de Toulouse-指揮:MichelPlasson 普拉松-EMI CDC 7 49833 2-1989年 DDDB、DL05-Sinfonia Espanhola de Lalo, Concertopara violino No.3 de Saint Sa?ns e Rêverie et Caprice de Berlioz -帕爾曼-小提琴-巴黎管弦樂團Orquestrade Paris-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èdouard Lalo-1.Allegro non tropo-2.Scherzando- Allegro molto-3.Inermezzo-Allegretto non tropo-4.Andante-5.Rondo- Allegro聖桑-第三小提琴協奏曲-1.Allegronon tropo-2.Andantino quasi allegretto-3.Molto mderato e maestoso-Allegro non柏遼茲-沉思和隨想-Rêverie etCaprice op. 8.拉羅èdouardLalo(1823-1892),法國作曲家。在19世紀的法國樂壇上,拉羅並不多麼耀眼。但他的這首《西班牙交響曲》成為自薩拉薩蒂以來的小提琴家們的必演名曲。這是一首五個樂章的小提琴協奏曲,是拉羅四首同類作品中的第二首,題獻給那時的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薩氏於1875年作了首演。之所以取名「西班牙」是因為其中的許多曲調充滿了西班牙色彩,而之所以叫「交響曲」,則顯然是考慮到它的五個樂章都不曾安排小提琴獨奏的華彩段,而始終讓它和樂隊交織在一起,這便更像是有獨奏樂器參與的交響組曲了。這首曲子非常好聽,每個樂章都十分浪漫,眾多優美的曲調以及整體氣氛都十分誘人,儘管在意境上略嫌單薄。好在杜梅和普拉松的演奏是儘可能多地轉向樂曲的內在氣韻上,盡量多討得些抒情意思出來,小提琴的音色、線條變化和樂隊細節,儘可能地豐滿直至「溢出」,因此多少是有點彌補了那單薄感的。西班牙交響曲,作於1873年。這首樂曲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它罕見的標題。實質上,本曲是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在拉羅的作品中,經常可看到類似本曲這樣「名不副實」的現象。或許是由於曲中所出現的奇特節奏、旋律,以及這些所描繪出來的濃厚的西班牙風格,所以作者才有意加上這個標題的。這首樂曲不但在外表上有華麗的效果和迷人的情調,而且在內容上也頗具深度,不愧為拉羅的代表作。偉大的音樂家柴科夫斯基聽了這首樂曲之後,曾評價道:「這是極為愉快、新鮮而又明朗的樂曲……他的期望並不在於深刻」。全曲共分五個樂章:1.不太快的快板,d小調,2/2拍子,奏鳴曲式。本樂章是全曲中最充實有力的樂章。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題自由瀟洒,之後緊接優美抒情的旋律為第二主題,經發展後小提琴的第一主題則顯得蒼勁濃郁。樂章在異常華美的氛圍中結束。2.詼諧曲,很快的快板,G大調,3/8拍子。三段體,西班牙色彩很濃的樂章。樂曲在快速與慢速不斷交替中發展,小提琴則悠然自得地歌唱。3.間奏曲,不太快的稍快板,a小調,2/4拍子, 三段體,如同前面樂章一樣,有濃厚的西班牙情調。管弦樂部分展示出西班牙風味十足的序奏後,主奏小提琴奏起「半拖半拉而前進」的主題。這一主題也含有前面的序奏那樣很有個性的節奏。中段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奔放的主題,這個主題技巧性的快速音群熱烈、華麗地發展,造出了頂點。4.行板,d小調,3/4拍子,三段體。 這是情緒化而富有旋律美的樂章。管弦樂奏出帶有哀愁味的沉重的序奏, 主奏小提琴奏起了感傷味十足的主題。不久,像是「撥雲見日」一般,又出現新的民謠般甜美的主題。最後,樂章以簡單的尾奏輕輕地結束。5.迴旋曲,快板,D大調,6/8拍子。這是燦爛生輝的迴旋曲,小提琴在此把它的華麗技巧做了最大限度的發揮。主奏小提琴奏起了輕快的迴旋曲主題,並經過多次發展變化,最後由全體樂器以最強音在D大調主和弦上結束樂曲。

D小調大提琴協奏曲,這首好聽的曲子相當有西班牙風味,作於1877年,也就是他53歲的時候。拉羅的曲子旋律性都非常強,節奏也非常明確,這首協奏曲當然也不例外,總共三個樂章。1.前奏曲Prelude一開始由樂團演奏出強而有力的前奏展開,好像一個意味著故事即將開始。之後就接出熱情奔放的第一主題與柔美的第二主題。2.間奏曲Intermezzo旋律優美地A段由大提琴緩緩的奏出,B段則是轉成一段速度很快的舞曲,好像一位舞者一直旋轉的跳著舞,但是,馬上又跳回A段那美麗的旋律,這次更深沉、更豐富,突然間又轉回那段速度很快的B段,很快便結束在弦樂器的撥弦中。3.終曲Finale一開始由大提琴帶出一段非常自由像詠嘆調Recitative式的前奏,接著是個快而有力的第一主題與非常富有表情的第二主題,發展部有個西班牙味很重的段落,可以想像這是位西班牙女郎正跳著西班牙舞,提著裙子擺動,因為裙子重量不輕嘛,所以動作都得大一點,感覺每次的動作都有點挑釁。最後當然也回到再現部,前段的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都回來,非常燦爛的結束。

J-Q023-00699-雷貝爾-三重奏鳴曲陵墓讓·費里·勒貝爾RebelJean-Fery(1661年生於巴黎;1747年卒於巴黎)。法國作曲家、小提琴家。呂利Lully的學生。1717年起成為法國「王室24把最佳小提琴」之一。1720-27年是法王室內樂作曲家。曾在巴黎歌劇院擔任小提琴師和指揮。作有若干奏鳴曲和小提琴獨奏曲。DHM41-Rebel-Tombeau Les Sonates En Trio-雷貝爾:三重奏鳴曲-陵墓-雷貝爾合奏團EnsembleRebel組曲-四大元素之混沌開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y4qGIE0pGo/

K-Q023-00688-紀蕘姆··馬肖Machaut Cuillaume De-聖母彌撒曲-DHM27

http://www.verycd.com/topics/178224/ ;http://www.verycd.com/topics/134898-La Messe De NostreDame-馬肖:聖母彌撒曲-Clemencic Consort Arte NovaRecords-2001年

紀蕘姆·德·馬肖Machaut CuillaumeDe(1300-1377),法國著名作曲家和優秀詩人,多才多藝。他是在西方音樂史上,作品被妥善保存的第一位作曲家。他也是「新藝術」音樂風格的傑出代表。他的作品包含了當時所有的音樂形式,表現了新舊音樂風格的混合。他創作有23首經文歌、大量的多聲部世俗歌曲及一首著名的《聖母彌撒曲》。 馬肖曾擔任過神職,當過盧森堡公爵和波西米亞王約翰的秘書。馬肖不僅是一位典型的14世紀作曲家,而且是一位詩人、學者。教士和宮廷人士的雙重生涯,使他既能寫出宗教音樂,也能寫世俗音樂。他的世俗音樂大大多於宗教音樂,其根本原因是由於14世紀是世俗歌曲盛行的年代。隨著法國的君主政體越來越強大,教會的威望日益衰微,教會儀式中的音樂也被更多的世俗因素侵入。1324年教皇約翰22世在阿維尼翁頒布教令,允許「在節慶日或嚴肅的彌撒以及聖事中採用諸如八度、五度和四度等裝飾旋律的協和音程以及在簡單聖詠上方唱它們,但必須以不干擾聖詠的完整性為準。馬肖的世俗歌曲繼承了法國北部吟唱詩人的傳統,其作品數量遠遠超過了他的宗教性歌曲,這也是他對音樂史最大的貢獻。13世紀出現的多聲部世俗歌曲性質上十分接近吟唱詩人的歌曲,只不過是用已有的旋律作為低聲部或其他聲部曲調。而馬肖的復調世俗合唱所有聲部都是由作曲家重新創作,表現出他的才華。他一生創造的作品有:19部單聲部或復調的游吟歌,42首敘述曲(復調作品),22首復調迴旋詩,33首單聲部或復調的維勒萊,23首經文歌。他最主要的作品是復調維勒萊(Virelai)、迴旋曲(Rondeuau)和敘事曲(ballade)。 這些作品體現了法國14世紀詩歌和音樂的三種固定格式的詩歌體裁,主要反映的是宮廷中的男女之愛。明顯地展現出了新藝術的一些傾向,如開拓了二等分節拍的各種可能性,常常把一個大三拍加以細分,或把節奏聽起來更為突出的二拍子加以組織。在和聲上他更重視三度和六度音響,使他的音樂聽起來與古藝術風格的音樂截然不同。他的歌曲旋律靈活多變,精雕細琢,富有表現力。 12、13世紀,復調音樂作曲家主要對專用於彌撒的經文感興趣,如萊奧南和佩羅坦創作了奧爾伽農中的《階台經》和《哈利路亞》。他們有時也為常規彌撒的部分經文配樂,但他們的選擇是毫無定規的,因為誰也不會在意《慈悲經Kyrie》、《榮耀經Gloria》、《信經Credo》、《聖哉經Sanctus》和《羔羊經Agnus Dei》之間的音樂是否有關聯。馬肖的經文歌大都遵循傳統的格式,持續低音的旋律來自聖歌,上方兩個聲部運用等節奏,而且配以兩種不同的歌詞。他最著名世俗的經文歌是《愛之控訴》(S"il estoitnulz)。 馬肖對彌撒曲很重要的貢獻在於:他將彌撒曲固定的五個部分作為一個整體來創作,這在音樂史上無疑是先例。在整個彌撒曲中相同的音樂旋律在各個段落出現,使每個樂章具有相同的風格以達到整體化的目的。他最著名的彌撒曲是《聖母彌撒曲》。在這首彌撒曲中,一個音樂「動機」在每個部分出現,使整個彌撒曲的音樂構思成為一個整體。《聖母彌撒曲》是一部四聲部的彌撒曲,《榮耀經》和《信經》用的是康都克圖的風格,而《慈悲經》、《聖哉經》和《羔羊經》用的是等節奏風格。其中有許多感人的音樂段落,如信經中在聖靈在童貞女瑪利亞身上懷胎死後三天復活的段落,音樂速度突然放慢,造成了強大的情緒轉換。這種處理成為日後許多著名作曲家處理這段經文的傳統,巴赫、貝多芬甚至斯特拉文斯基都曾沿用過。四聲部聖母彌撒曲Messe de NotreDame是迄今為至發現的最早將彌撒曲中的5個固定部分(慈悲經、榮耀經、信經、聖哉經、羔羊經)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在同一作品中的例子。這部作品傳說是1364年為查里五世的加冕典禮而寫的。採用的4個聲部使合唱音樂的和聲更為豐滿。這部作品中的固定旋律仍取自格利高里聖詠,低音區的兩個聲部與高音區的兩個聲部距離拉得比較開,主要是五度和八度。和聲空間擴大,使高低音聲部間的對比更為明顯,和聲音響清晰、明凈。整部作品為復調性的,但這種復調比中世紀早期的復調在結構上要複雜得多(有音樂史學家認為真正的復調音樂是從馬肖開始的)。在旋律的寫法上則使用民間的世俗性曲調,圍繞著定旋律進行裝飾性自由發展,使旋律更富有人情味,音樂個性更為明顯,生活氣息更為濃厚,突破了中世紀宗教音樂的情感束縛。馬肖認為:詩歌藝術必須是發自內心的,「誰要是不動感情,他的作品和詩歌就是虛偽的」。馬肖為了表達他的內心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嘗試各種創造手法,在他的《聖母彌撒曲》的「信經」段落中,為了表示一種極度的悲劇性效果,他要求演唱者做突然的漸慢處理,這種處理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感情色彩過於濃厚,與當時宗教教議全然相悖,但這種音樂的處理方式對後來的巴羅克時期的音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馬肖的這部作品從各個方面都體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是"新藝術"時期合唱音樂作品發展的一個典型。這部作品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從結構上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是研究西方早期合唱音樂的一部重要作品。(侯錫瑾著《西方早期合唱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

法國人紀蕘姆·德·馬肖(Machaut cuillaume de 1300-1377)是必需提到的重要人物。馬肖一生主要從事神職和外交工作,同時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不僅是作曲家,同時還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一生創造的作品有:19部單聲部或復調的游吟歌,42首敘述曲(復調作品),22首復調迴旋詩,33首單聲部或復調的維勒萊,23首經文歌,四聲部的"聖母彌撒曲"(Messe de Notre Dame)最為著名。這部作品是迄今為至人們發現的最早將彌撒曲中的5個固定部分(慈悲經、榮耀經、信經、聖哉經、羔羊經)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在同一作品中的先例。

這部作品傳說是1364年為查里五世的加冕典禮而寫的。這作品與當時主要由二、三聲部構成的其他合唱作品不同,它採用了4個聲部的寫法,使合唱音樂的和聲更為豐滿,這為後來的合唱音樂作品寫作奠定了基礎。在這部作品中,固定旋律仍取自格利高里聖詠,低音區的兩個聲部與高音區的兩個聲部距離拉得比較開,主要是五度和八度。和聲空間擴大,使高低音聲部間的對比更為明顯,和聲音響清晰、明凈。整部作品為復調性的,但這種復調比中世紀早期的復調在結構上要複雜得多(有音樂史學家認為真正的復調音樂是從馬肖開始的)。在旋律的寫法上,則使用民間的世俗性曲調,圍繞著定旋律進行裝飾性自由發展,使旋律更富有人情味,音樂個性更為明顯,生活氣息更為濃厚,突破了中世紀宗教音樂的情感束縛。馬肖認為:詩歌藝術必須是發自內心的,「誰要是不動感情,他的作品和詩歌就是虛偽的」。馬肖為了表達他的內心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嘗試各種創造手法,在他的《聖母彌撒曲》的「信經」段落中,為了表示一種極度的悲劇性效果,他要求演唱者做突然的漸慢處理,這種處理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感情色彩過於濃厚,與當時宗教教議全然相悖,但這種音樂的處理方式對後來的巴羅克時期的音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馬肖的這部作品從各個方面都體現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是"新藝術"時期合唱音樂作品發展的一個典型。這部作品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從結構上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是研究西方早期合唱音樂的一部重要作品。

12、13世紀,復調音樂作曲家主要對專用於彌撒的經文感興趣,如萊奧南和佩羅坦,創作了奧爾伽農中的《階台經》和《哈利路亞》。他們有時也為常規彌撒的部分經文配樂,但他們的選擇是毫無定規的,因為誰也不會在意《慈悲經Kyrie》、《榮耀經Gloria》、《信經Credo》、《聖哉經Sanctus》和《羔羊經Agnus Dei》之間的音樂是否有關聯。

馬肖對彌撒曲很重要的貢獻在於:他將彌撒曲固定部分中的五個部分作為一個整體來創作,這在音樂史上無疑是先例。在整個彌撒曲中,相同的音樂旋律在各個段落出現,使每個樂章具有相同的風格,以達到整體化的目的。他最著名的彌撒曲是《聖母彌撒曲》。在這首彌撒曲中,一個音樂「動機」在每個部分出現,使整個彌撒曲的音樂構思成為一個整體。

《聖母彌撒曲》是一部四聲部的彌撒曲,《榮耀經》和《信經》用的是康都克圖的風格,而《慈悲經》、《聖哉經》和《羔羊經》用的是等節奏風格。其中有許多感人的音樂段落,最突出的例子出自《信經》,在「聖靈在童貞女瑪利亞身上懷胎,死後三天復活」的段落,音樂速度突然放慢,造成了強大的情緒轉換。而這種處理,成為日後許多著名作曲家處理這段經文的傳統,巴赫、貝多芬甚至斯特拉文斯基都曾這樣處理過這段經文。

L-Q024-00704-奧立維埃·梅西昂Olivier Messiaen(1908-1992),現代法國著名作曲家圖倫加利拉交響曲,作於1948年,梅西昂最著名的作品。圖倫加利拉為梵語,由內涵具有律動意味的圖倫加Turanga和包含輪迴意義的利拉lila結合而成,意為時光流逝、生死和愛戀的頌歌。作品篇幅宏大,由十個樂章組成,為了達到東方效果,作曲家在樂曲中採用了馬特洛電琴和外來打擊樂器。小澤征爾與多倫多交響樂團,將這部納入了多母音樂風格的大型作品完美呈現出來。鋼琴-伊萬·洛伊德;馬特洛電琴-簡妮·洛伊德;錄音-1967年圖倫加利拉交響曲Turangalila Symphony-1.Introduction引子-2.Chantd』amour 1情歌之一-3.Turangalila 1圖倫加利拉之一-4.Chant d』amour 2情歌之二-5.Joie dusang des étoiles明星家族的樂事-6.Jardin du sommeil d』amour情人沉睡的花園-7.Turangalila 2圖倫加利拉之二-8.Développementde l』amour愛情的發展-9.Turangalila 3圖倫加利拉之三-10.Finale 終曲

M-Q023-00691-Milhaud Scaramouche & Paris etc米約-膽小鬼-巴黎組曲法國作曲家米約DariusMilhaud(1892-1974),生於猶太富商家庭,學於巴黎音樂學院。1917-1918年受聘為法國駐巴西大使的私人秘書。1940年移居美國。1947年返法,輪流執教巴黎音樂學院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密爾斯學院。創作上不斷試驗新的作曲手法,以多調性為其主要特點,與奧涅格等同為「六人團」的成員,三十年代後期曾參加反法西斯的人民音樂同盟。作品近五百件,風格雜陳,瑕瑜互見,包括歌劇六十部《克利斯多弗-哥倫布》、《迷途的羔羊》、《有罪的母親》等、舞劇約十四部《創世紀》、《人與欲》等、交響曲十二部、康塔塔《火堡》以及各種管樂曲、協奏曲、重奏曲、合唱曲、歌曲等。Scaramouche-1.Vif-2.Modere-3.BazileiraLe Bal martiniquais-1.Chanson Creole-2.BiguineParis, suite-1.Montmartre-2.L"lleSaint-Louis-3.Montparnasse-4.Bateaux-Mouches-5.Longchamp-La Tour EiffelLe Carnaval d"Aix-1.LeCorso-2.Tartaglia-3.Isabelle-4.Rosetta-5.Le bon et mauvais tuteur-6.Coviello-7.LeCapitaine Cartuccia-8.Polichinelle-9.Polka-10.Cinzio-11.Souvenir deRio-12.FinalSuite francaise-1.Normandie-2.Bretagne-3.Ile deFrance-4.Alsace-Lorraine-5.ProvenceSuite provencale-1.Anime-2.Tresmodere-3.Modere-4.Vif-5.Modere-6.Vif-7.Len-8.Vif

N-Q037-01109-莫里斯·安德烈Maurice Andre-小號協奏曲-DL14 DL14-Haydn,Vivaldi, Teleman, H?ndel,...Concertos para Trombeta (Vários) : 海頓、維瓦爾第、泰勒曼、亨德爾等的小號協奏曲 J.Haydn; Concerto for Trompete & Orchester, Es-Dur, Hob.VIIe-1-1.Allegro-2.Andante-3.AllegroG.F.H?ndel; Konzert Nr.10 g-Moll-1.Grave-2.Allegro-3.Sarabande, Largo-4.AllegroVivaldi; Konz.f 2 Trompeten, Str,Cemb, C-Dur, RV 537-1.Allegro-2.Largo-3.(Allegro)G.B.Viviani; Sonata f.Trompete u. Orgel, C-Dur-1.Andante-2.Allegro-3.Dur,Presto-4.Allegro-5.Adagio亨德爾Konzert Nr.8, B-Dur-1.Adagio-2.Allegro-3.Siciliana, Largo-4.VivaceM.Haydn; Konz.f. Trompete, Streicher u. Cembalo, D-Dur, AdagioM.Haydn; Konz.f. Trompete, Streicher u. Cembalo, AllegroG.P.Telemann; Konzert-Sonate f. Trompete, Str, Cembolo, D-Dur -1.Moderato egrazioso-2.Largo-3.Vivace.莫里斯·安德烈-法國小號演奏家慕尼黑室內樂團;斯塔德邁爾指揮慕尼黑巴赫樂團;李希特指揮英國室內樂團;馬克拉斯爵士指揮

O-Q023-00695-RPC34-CDA67348-加布里埃爾·皮埃內Gabriel Pierne (1863-1937)-Stephen Coombs (piano)-BBC ScottishSymphony Orchestra-Ronald Corp (指揮)-錄音時間與地點: May 2002, Caird Hall, Dundee,Scotland, United Kingdom-發行時間: October 2003Piano Concerto in C minor, Op 12-1.Allegro-2.Scherzando-3.FinalPoeme symphonique in D minor, Op 37Fantaisie-Ballet in B flat major, Op 6Scherzo-Caprice in D major, Op 25

P-Q023-00687

http://www.verycd.com/topics/55278/

音符的主人-若斯坎··普雷Josquin des Pres在整個西方音樂史中,有幾個時代的創作活動格外旺盛,16世紀初便是這樣一個時代。在1500年前後出現的為數極多的第一流作曲家中有一個人可算是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之一,這就是若斯坎·德·普雷。 很少有人能像若斯坎那樣在活著的時候享有如此聲譽,或者對後繼者具有如此深刻持久的影響。他在那個時代被讚譽為當代最優秀的作曲家,音樂之父馬丁·路德說他是音符的主人;音符必須按他的意志行事,而其他作曲家則必須按音符的意志行事;16世紀的佛羅倫薩文人科西莫·爾托利稱若斯坎在音樂上是蓋世無雙的,猶如米開朗基羅之於建築、繪畫與雕刻:他們二人打開了所有對這兩門藝術發生興趣並肯定會在將來得到歡樂的人的眼界。若斯坎約生於1440年,可能在法國與埃諾(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相峙而立的邊境上的博勒瓦。1459-1472年為米蘭大教堂歌手,後成為加萊亞佐·瑪利亞·斯伏爾札公爵聲樂團的一員。1476年公爵被刺後若斯坎轉而為其弟阿斯卡尼奧·斯伏爾札紅衣主教工作,直至後者於1505年去世為止。從現有史料看,1486-1494年間,他不時出現在羅馬的教皇聖堂;1501-1503年他可能是供職於法國路易十二宮廷。1503年應聘擔任費拉拉宮廷教堂樂正,所得薪俸是該堂有史以來最高的,但次年即離開義大利而赴法國,也許是為了逃避後來奪去了奧布雷赫特生命的那場大瘟疫。1504-1521年若斯坎寓居於故鄉埃斯考河畔的的貢德,任聖母院院長。他的作品收於16世紀印刷出版的許多曲集中,也見之於當時許多手抄本中,共計彌撒曲3卷(約18首),經文歌100餘首,及70首尚松和其他世俗聲樂作品。若斯坎的早期作品屬於對位風格,當時老一輩的音樂家一直專心於解決對位法的技術問題,這些問題適應了正在衰落的中世紀的知識風氣。隨著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傳遍歐洲,若斯坎的創作也發生轉向,他把從奧克吉姆那裡繼承來的精巧對位法用於情感表現。如果說若斯坎事業的前幾年是獲取完善的卡農技巧,那麼以後他發展了一種自由的、連續不斷的主題模仿手法,使樂思作富有想像力的發展。他的音樂情感豐富,旋律安靜優美,和聲有表現力。他的音樂的明晰結構及表現出來的人文主義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人的精神。若斯坎的復調聖樂對16世紀音樂影響甚大,他比任何人都更明顯地處於中世紀和現代世界交接處,因此他的音樂既包含傳統又包含時代的因素。可以想像得到他的創作的保守特徵在彌撒曲中最為明顯。這些彌撒曲大多以一個世俗曲調為定旋律,作曲者在其中大肆發揮炫技的妙筆。在彌撒曲《各音級上的〈武裝的人〉》中,若斯坎將這首家喻戶曉的15世紀曲調依次移調到六聲調的各個音級上,在《慈悲經》中它始於C音,在《榮耀經》中始於D音,依次類推。這首彌撒曲也採用了大量卡農的手法。若斯坎的彌撒曲顯示出16世紀通用的許多技巧和手法,彌撒曲《費拉拉的赫爾克里斯》的主題提供了一個「由一個詞或一句子中的母音組成主題」的例子,亦即讓每一母音表示六聲音階中一個響應的音節。若斯坎的彌撒曲《不幸向我襲來》則例示出一種在16世紀晚期更為常用的程序。它取材於奧克岡的一首尚松,但不只是把尚松的一個聲部而是所有聲部都付之自由幻想和任意擴展。如果一首彌撒曲從早已存在的尚松、彌撒曲或經文歌中借用的不只是一個聲部而是好幾個,包括特徵性的動機、賦格的陳述和答句,甚至包括它的結構及其音樂實質,那麼它就是一首模仿彌撒曲。在模仿彌撒曲中,借用的程度可以大相徑庭;更重要的是,處理所借用的素材的獨創性也可以是天差地遠的。若斯坎等16世紀的作曲家會在彌撒曲的莊嚴詞句中攙雜一些世俗曲調,從他們的觀點看,世俗曲調的好處在於它們提供了組織長的復調進行的框架,這樣它們的音樂輪廓要比素歌的更為顯著,和聲蘊涵也更為明確。同時,引用世俗曲調的彌撒不與某一特定的常規彌撒由任何聯繫,也不和教會年曆中的某一節期有關,因而就使彌撒曲更適合於普遍應用。此外,若斯坎作品中經文歌的高比例也值得注意。當時,彌撒曲被公認為作曲家表現熟練技巧的傳統工具,但由於相對固定的程式,能夠提供實驗的幅度不大。經文歌就自由了一些,它可以採用範圍極廣的相對地人們所不熟悉的歌詞,因而為詞曲關係提供了一些新的有趣的可能性。在若斯坎等16世紀的作曲家手中,經文歌成為聖樂創作中極吸引人的形式。若斯坎還創作有一些效果非常迷人的小歌曲,如被稱為「胡鬧歌曲」的《膽小鬼》,它顯示出義大利流行歌曲對若斯坎的影響。這些紮根於民間舞曲節奏的風格使若斯坎脫離了中世紀後期音樂的波浪式的旋律線,在歌曲中,這位卡農手法的大師非常輕鬆自如地運用他的知識,聲部之間也作了大量模仿,但絕沒有影響歌曲的風味和快樂情緒。本張Gimell出品的唱片收錄了若斯坎的彌撒曲,其中富有創意的《拉、索、發、來、米彌撒》是第一次錄音,不容錯失。演繹此曲的泰利斯學者合唱團和指揮菲力普與Gimell這個唱片品牌關係密切。Gimell就是由合唱團指揮菲力普和製作人史蒂夫·斯密特於1981年創立的。該公司不僅把錄音曲目定位在早期音樂,更精確地說,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音樂之上,因此對演繹若斯坎的作品非常拿手。Gimell至今發行的唱片清一色出自菲力普和泰利斯學者合唱團的演唱,這等於是他們專屬的唱片公司。泰利斯學者合唱團以嚴謹的研究建立起口碑,加上Gimell的優質錄音,使他們的唱片頻頻獲獎。從1996年8月起,Gimell已正式由飛利浦音樂集團併購。這套唱片中的一些演唱是從所有錄音中挑選出的最出色的詮釋,其中《馬其頓語彌撒「張口吧!」》曾被評為《留聲機》雜誌1987年度唱片大獎。泰利斯學者合唱團演唱的聲音混合得非常完美,每個線條都穩固、清晰,並且優美地溶入整個聲音的背景中。他們的很多錄音是在牛津默頓學院教堂錄製的,具有一流水準,是若斯坎《彌撒曲》中最好的。 若斯坎為音樂藝術帶來的新的想像力,他的時代已經給予了他正當的評價。雖然他被人們遺忘了幾個世紀,但在以上那些優秀音樂家的努力下,我們的時代恢復了他應有的地位,他是音樂大師中的一個。Missa Pange lingua-Missa La sol fa re mi-彌撒曲-若斯坎·德·普雷-版本: Gimell-1987年《留聲機》唱片大獎-發行時間: 1986年常規彌撒的五個部分為:慈悲經Kyrie、榮耀經Gloria、信經Credo、聖哉經Sanctus、羔羊經Agnus Dei。 若斯坎的這首Missa Pange lingua是一首16世紀典型的釋義彌撒曲Paraphrase Missa,特點就是素歌旋律不只在固定聲部出現,而且以復調的模仿在各個聲部上出現。在《慈悲經》中我們就能聽到這種復調模仿,而後素歌的旋律又部分地出現在後面的《榮耀經》、《信經》和《聖哉經》中,《羔羊經》的第三部分則出現了這首素歌的完整旋律。Anonymous: Pange Lingua Missa-Pange Lingua for 4parts-1.Kyrie-2.Gloria-3.Credo-4.Sanctus&Benedictus-5.Agnus Dei I, II & III Missa La Sol Fa Re Mi, for 4 parts-1.Kyrie-2.Gloria-3.Credo-4.Sanctus &Benedictus-5.Agnus Dei I, II & III塔利斯學者合唱團由指揮彼得·菲利普斯於1973年創立,現已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宗教音樂的代言人。他們對這個時期作品的深刻詮釋以及廣泛的曲目吸引了全世界無數的聽眾。合唱團創造出他們認為最適合文藝復興時期曲目的精純及乾淨的音色,使聽眾能清楚聽到音樂的每一個線條及細節。他們每年大約有80場在教堂、音樂廳的演出。在美國他們被喻為無伴奏合唱的超級巨星,每年至少有兩次巡迴演出,每一年半會到遠東地區巡迴演出。1994年4月很榮幸的在梵蒂崗著名的西斯汀禮拜堂Sistine Chapel為米開郎基羅大壁畫修復工程最後階段作紀念性演出。 Gimell唱片公司由彼得·菲利普斯和斯蒂夫·史密斯在1981年專為塔利斯學者合唱團錄音而創立。在1996年與寶麗金集團Polygram結盟之後,Gimell唱片公司不僅錄製知名的作曲家如柏得Byrd、塔利斯Tallis、帕勒斯特利納Palestrina和維多利亞Victoria的作品,更可將較鮮為人知的作曲家如Clemens non Papa、Frei Manuel Cardoso和衣札克Heinrich Isaac的作品介紹給大眾。1994年2月彼得·菲利普斯和塔利斯學者合唱團在羅馬聖母大教堂演出帕勒斯特利納逝世400周年紀念音樂會,而這個教堂就是帕勒斯特利納童年在此作詩班歌手且日後成為教堂樂長的同一地點。這場演出實況已被Gimell錄製成影片及CD發行。 指揮:彼得·菲利普斯致力於鑽研及演出文藝復興時期宗教音樂,享有非凡名聲且令人印象深刻。他1972年獲得牛津大學獎學金,跟隨David Wulstan和Denis Arnold學習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同時指揮小規模合唱團。除了指揮塔利斯學者合唱團之外,彼得·菲利普斯多年來定期為觀察者日報寫音樂專欄文章(同時也寫板球專欄)。1995年他成為歐洲發行最久的定期音樂刊物《音樂時報》的顧問編輯。他的專著《1549-1649的英國宗教音樂》由Gimell公司出版,內容如百科辭典般記述自宗教改革至大英國協時代的黃金時期以英語歌詞寫作的宗教音樂。 他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興趣自音樂衍生到美術。他同時擔任Oakham國際夏季學校的總監,為珍惜及維護英國合唱傳統及追求無伴奏合唱的極致設計了一套全新的合唱課程。

Q-Q024-00709-瓦爾特費爾A、瓦爾特費爾-1華爾茲-波爾卡-加洛普-B、著名圓舞曲埃米爾·瓦爾特費爾EmileWaldteufel,法國作曲家。18世紀末19世紀初,一種新的舞蹈形式風靡歐洲舞廳,那就是華爾茲(Waltz圓舞曲)。它的旋律優美、自然,透露出一種清心的美,又帶有一種激昂的情緒。聆聽由法國作曲家埃米爾·瓦爾特費爾創作的《溜冰圓舞曲The Skaters』 Waltz》,您將抓住那種使華爾茲如此吸引人的獨特氣氛和生命力。

溜冰圓舞曲,作於1882年,原為管弦樂曲,後被改編為鋼琴曲、銅管樂曲、豎琴合奏曲、吉他二重奏曲等。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巴黎,溜冰和圓舞曲同樣風行,成為上流社會社交活動之一。作者在本曲中將圓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樂曲採用維也納圓舞曲形式,由序奏、四個小圓舞曲及結尾組成。每個段落都象一幕冰上芭蕾舞。序奏中圓號奏出的徐緩的旋律,使人聯想到冬天的景色,轉為圓舞曲速度之後,呈現出本曲的主要主題——第一小圓舞曲的第一主題。這一主題寬廣平穩、流暢明麗,使人聯想到溜冰的人們舒展優美的舞姿。接下來的第一小圓舞曲第二主題運用八分音符並強調其節奏,使樂曲充滿了輕鬆活潑的情緒。第二小圓舞曲第一主題充分運用直線上升的旋律線,忽上忽下的大跳音程以及頻繁的休止符,表現溜冰中矯健的騰空動作,樂曲情緒歡快而有力,有聲有色地描繪出在溜冰場上大顯身手的溜冰者洒脫的姿態。接著出現急速的音樂片斷,輕巧而詼諧,彷彿腰上系著鈴鐺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著滑稽的舞蹈動作。從容的第三小圓舞曲第一主題主要由弦樂奏出,具有與第一小圓舞曲同樣舒展平穩、流暢悠閑的特點。隨後出現的第二主題輕巧活潑,與第一主題形成了生動的情緒對比。隨後,整個樂隊奏出如同微風般柔和輕盈、委婉甜美的第四小圓舞曲。後面還有一段表現溜冰運動員在冰上作出各種令人眼花繚亂動作的華彩樂段。歡快的華彩段落之後,音樂進入結尾部分,再現開頭的第一圓舞曲,並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T-Q082-02479-夏布里埃-西班牙狂想曲

亞歷克西斯-埃馬紐埃爾·夏布里埃(Alexis-Emmanuel Chabrier,1841年1月18日-1894年9月13日),法國浪漫主義作曲家。夏布里埃和當時的許多法國人一樣,都醉心於西班牙。他曾悉心研究過西班牙的音樂、舞蹈和舞蹈家,而且詳細地做了筆記,並經常在給友人的信中生動地談論起這些問題。他在1882年11月從格拉納達給友人的信中提到:「每天晚上,我們到咖啡館聽音樂,那裡演唱馬拉圭那、索立達、薩帕台阿多和佩台涅拉,還有那裡的舞蹈,說實話,那是純而又純的阿拉伯舞蹈。你若是能看到她們的臀部像脫了臼似地扭來扭去,我敢說你再也不想離開。在馬拉加,那舞蹈越跳越狂熱,我不得不帶了我的妻子離場;不用說,你也知道我記錄了不少這些音樂…」這就是我們在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中聽到的那種色彩與激情。這部作品是為鋼琴而譜寫的,後由作者配器。整個樂曲主要包括兩種西班牙舞曲:馬拉圭那(一種狂熱而放蕩的舞蹈)和霍塔(一種火熱、衝動的快速圓舞曲,邊唱邊跳)。樂曲的第一主題為霍塔主題,由大管和小號奏出,其間有三角鐵進行點綴。這一跳躍性的主題帶有狂放的西班牙民間風格;經過整個樂隊對第一主題的反覆,樂曲進入第二主題。第二主題為圓舞曲式,依然奔放的性格中不乏抒情色彩,其後又產生各種多姿多彩的派生主題,生動地描繪出節日般的歡慶氣氛。

W-Q078-02358-德利布-法國舞劇-葛蓓莉亞Coppélia-歌舞劇三幕芭蕾舞劇,作於1870年。原劇腳本作者是尼泰和聖-萊昂,根據霍夫曼原著的《睡魔》故事改編。這部作品也稱為《琺琅眼睛的姑娘》,劇情寫的是少女葛蓓莉亞是葛培留斯精心設計製作的機器木偶,她常常坐在窗口,青年弗朗茲對她一見鍾情,百般獻殷勤。弗朗茲的未婚妻斯瓦尼爾達為此十分生氣。最後他們終於發現葛蓓莉亞原來是機器木偶,於是二人消除了誤會,重歸於好。這部作品也稱為《琺琅眼睛的姑娘》,少女葛蓓莉亞是葛培留斯精心設計的機器木偶,她常常坐在窗口,青年弗朗茲對她一見鍾情,百般獻殷勤。弗朗茲的未婚妻斯瓦尼爾達為此十分生氣。最後他們終於發現葛蓓莉亞原來是機器木偶,於是二人消除了誤會,重歸於好。《葛蓓莉亞》是古典芭蕾舞劇中少有的喜劇,儘管這部舞劇的演繹版本很多,差別很大,但主要場景均忠實沿襲法國作曲家德利布Léo Delibes創作的音樂。Giuseppina在1870年扮演女主角Swanhilda。音樂由法國作曲家德利布Clément Philibert Léo Delibes(1836–1891)作於1870年。原劇腳本作者是尼泰Charles Nuitter 和聖-萊昂Saint-Léon,根據霍夫曼ErnstTheodor Wilhelm Hoffmann (1776-1822), 原著的《睡魔》 Der Sandmann (The Sandman)故事改編。《葛蓓莉亞》中的音樂活躍,其中的主要旋律就是劇中的瑪祖卡舞曲Mazurka,非常具有民族特色。這部芭蕾的全劇包括前奏曲與間奏曲,還有22首有編號的曲子,第二幕第二場的第二十二曲《鐘的慶典—插舞》中又包含有8首;而第八曲與第十叄曲都要重複演奏,所以實際上全曲共33首:前奏曲,幻想曲風格,形成高潮後為著名的瑪祖卡舞曲旋律。 01. Prélude 前奏曲,序幕:葛白留斯Doctor Coppélius是一位製作木偶的發明家、一位賦有幻想的藝術家。他的最新傑作是一個木偶娃娃葛蓓莉亞Coppélia。葛白留斯正在他的工作室忙著安裝機械以使葛蓓莉亞能自己移動,他的學生弗朗茲Franz進來工作,但葛白留斯想自己一個人干,就將弗朗茲推出門外。Act 1: 第一幕:弗朗茲遇到了他的未婚妻斯萬尼爾達Swanhilda及朋友們,他們一起跳起了歡快的舞蹈。葛白留斯實驗成功後走出家門,當他看到年輕人跳舞時,他有了一個好主意,他要給葛蓓莉亞穿上一雙腳尖鞋。葛白留斯和弗朗茲興高采烈地去買鞋,受到冷落的斯萬尼爾達很生氣,並決定偷偷跟在他們後面。葛白留斯和弗朗茲回到工作室開始工作,弗朗茲忘了關門,斯萬尼爾達溜進房裡,他們的朋友們也通過鑰匙孔好奇地往裡看。   02. No. 1 Valse 圓舞曲   03. No. 2 Scène (Swanilda et Frantz) 情景(斯瓦尼爾達與弗朗茲)   04. No. 3 Mazurka 瑪祖卡舞曲   05. No. 4 Scène (Préparatifs de fête) 情景(準備慶典)  06. No. 5 Ballade de l"épi 麥穗敘事曲   07. No. 6 Thème slave varié 斯拉夫民歌主題變奏曲   08. No. 7a Czárdás (Danse hongroise) 查爾達斯舞曲   09. No. 7b Sortie 散場   10. No. 8 Final 終曲   Act 2: 第二幕:葛白留斯和弗朗茲給漂亮的木偶葛蓓莉亞穿上了腳尖鞋,葛白留斯開始教葛蓓莉亞舞蹈,由於過量使用葛蓓莉亞的機械運轉失靈,她突然失去控制狂奔起來,最後葛蓓莉亞終於被抓住並送去檢查。躲在房間里的斯萬尼爾達看到了這一切,她決定教訓一下弗朗茲。斯萬尼爾達穿上了葛蓓莉亞的衣服,葛蓓莉亞活了,弗朗茲開始向她獻殷勤,但她卻戲弄弗朗茲,弗朗茲非常氣憤,斯萬尼爾達傷心地哭了,最終他們和好如初。   11. Entr"acte - Valse 圓舞曲   12. No. 9 Scène (L"atelier de Coppélius) 情景(葛蓓莉亞的工場)   13. No. 10 Scène 情景   14. No. 11a Musique des automates 自動玩偶的音樂   15. No. 11b Scène 情景   16. No. 12 Scène 情景   17. No. 13 Chanson à boire - Scène 酒歌與情景   18. No. 14a Scène 情景   19. No. 14b Valse de la poupée 與玩偶的圓舞曲   20. No. 15 Scène 情景   21. No. 16 Boléro 波萊羅舞曲   22. No. 17 Gigue 吉格舞曲   23. No. 18 Scène (Final) 終曲   Act 3: 第三幕:葛白留斯決定請斯萬尼爾達和她的朋友們到他的房子里,向他們展示他心愛的木偶。弗朗茲和斯萬尼爾達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其它人也加入進來直到葛白留斯將他們都推出,他只想獨自與他的夢想--葛蓓莉亞在一起。   01. No. 19 Marche de la cloche 鐘的進行曲   02. No. 20 Fête de la cloche: 1) Valse des heures 鐘的慶典:時辰舞   03. No. 20 Fête de la cloche: 2) L"aurore 鐘的慶典:黎明   04. No. 20 Fête de la cloche: 3) La prière 鐘的慶典:祈禱   05. No. 20 Fête de la cloche: 4) Le travail (La fileuse) 鐘的慶典:工作舞(紡紗的婦女)   06. No. 20 Fête de la cloche: 5) L"hymen (Noce villageoise) 鐘的慶典:婚禮舞(鄉村的婚禮)   07. No. 20 Fête de la cloche: 6) La discorde et la guerre 鐘的慶典:戰爭舞   08. No. 20 Fête de la cloche: 7a) La paix 鐘的慶典:和平舞   09. No. 20 Fête de la cloche: 7b) Danse de fête 鐘的慶典:祭祀舞   10. No. 20 Fête de la cloche: 8) Galop final 鐘的慶典:嘉洛舞終曲德里勃的這部作品有一套組曲,由五首樂曲組成:1.斯拉夫民歌與變奏曲;2.節日舞與時鐘圓舞曲;3.夜曲;4.動玩偶的音樂與圓舞曲;5.查爾達什舞曲(一種匈牙利舞曲)。


推薦閱讀:

電影【邁阿密行動- 法國劇情片】
胡浩探秘巴黎-魯貝:看來我胡浩騎石頭路確實不慢
法國諺語的集錦
[6-9歲] 【阿木手作】香榭麗舍的深秋——仿法國品牌女童大衣(真人圖解過程)
法國居留卡/永居辦理流程和條件

TAG:法國 | 名人 | 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