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能挽救帝國者僅此一人,並非袁崇煥

明朝末年,內外交困,帝國風雨飄搖。

內有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等起義軍此起彼伏,外有努爾哈赤和繼任者皇太極咄咄逼人。

人禍還連著天災,連年大旱,國事已不可為,崇禎也許並非亡國之君,但就連他自己也隱隱感覺到江山難保,大明國脈也許就要斷送在他手中。

說也奇怪,越是形勢危急,越是有人才湧現出來,熊廷弼、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明末亂世中,這些極為優秀的將領外出擊,一定程度上為大明續了命。然而,要說起最有可能挽救明帝國的,卻並非這4人。

雖然崇禎的用人屢遭詬病,但他識才的能力還是有的,如果他能真正倚靠這個人,也許大明還有一線生機,這個人就是:孫承宗。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孫承宗才是明末最優秀的戰略家。注意,不是軍事家。前面說的熊、袁、盧、孫大都是軍事家而非戰略家。

孫承宗畫像

事實上,孫承宗親上戰場殺敵的機會不多,這也非他所長。作為一位戰略家,孫承宗最擅長的是判斷和規劃,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去謀劃大明的出路。此外,孫承宗在朝中威信極高,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老師,也是天啟皇帝的老師。大名鼎鼎的魏忠賢百般努力也沒能真正傷及孫承宗。

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孫承宗到達山海關。此時他官拜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遼東經略王在晉提出:在山海關外的八里鋪築一座新城,調兵四萬駐守,彼此照應。孫承宗一眼就看出這個計劃的致命漏洞。新、舊城僅隔八里,兩城間方圓八里內共有八萬多守軍,如此密度,別說打仗,新城一旦失守,四萬敗軍根本無法撤進山海關。而關前布置的地雷絆馬坑也勢必全都招呼到自家身上。

王在晉的方案遭到否決,孫承宗採納了袁崇煥的意見,駐守寧遠,修城練兵,屯田備戰。隨著寧遠城守的日漸鞏固,明軍防線不斷延伸。天啟五年(1625年)夏,孫承宗遣將分據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這樣,自寧遠又向前推進二百里,從而形成了以寧遠為中心的寧錦防線。加上山海關,著名的關寧錦防線就此形成,清軍再也沒能越過此防線。

孫承宗一手提拔和培養了袁崇煥,力保東北不失。直到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率軍十萬繞過關寧防線進攻北京。袁崇煥率軍回援,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袁崇煥被下獄後,孫承宗再度出山主持大局,化解危機。

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進攻高陽。76歲高齡的孫承宗率全家及高陽民眾奮起反抗,城破之後,多爾袞親自勸降。孫承宗拒絕之後自盡而死,以身殉國,全家四十餘人戰死,滿門忠烈。

清代修著的《明史》對孫承宗及其後人單獨列傳,這在整個明朝絕無僅有。其中有一段「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固封守」。意思是如果讓孫承宗守護江山,就算沒法恢復之前失去的地方,固守現有的地盤還是可以的。

孫承宗題寫匾額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明朝如果讓孫承宗來統領抗清,清軍想統一全國至少還要推遲十年,孫承宗苦心經營的關寧防線直到最後也是橫亘在八旗軍面前一道無法攀越的險阻。而孫承宗是毫無爭議的民族英雄,他的功績和忠烈值得後人永遠銘記。

推薦閱讀:

王晶成就票房「金錢帝國」
羅馬帝國有曆法嗎?
徐明帝國真相:2001年突然飛來40億 財技轉折點
細聊大明帝國的那些事
一篇文章,讓你了解阿里帝國到底有多龐大!

TAG:袁崇煥 | 明末 | 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