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明仁:「神面紗」的背後
06-16
發布日期:2014-01-01發布:www.xzbu.com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1/view-4762139.htm他曾經是神之子。時至今日,日本人仍然在國歌里,祝福他和他的家族:「吾皇盛世兮,千秋萬代……」而他自己卻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努力把家族帶向「平民」。他是這個國家的元首,但不斷有人呼籲,給其家族以「人權」。他循規蹈矩,政治上唯恐踏雷池一步,卻屢屢與歷史問題或政府行為牽扯不清。他叫明仁,沒有姓。12月23日,這個日本首位二戰後登基的天皇,80歲整。「什麼是ATM?」人群開始向皇宮內聚集,高舉著國旗和各種條幅,不少人纏著缽卷(一種纏在頭上的布制帶子)。雖然只能走到長和殿前的小廣場上,但已是民眾能深入皇宮最遠的地方。位於東京市中心的日本皇宮,四周環繞著護城河,只有1500餘名皇家侍從與少量賓客能進出,一年之中僅兩天對公眾開放,一天是新年,另一天就是12月23日,天長節,明仁天皇的生日。天皇夫婦出現在長和殿二樓。全場沸騰,「萬歲」聲四起。如果不介紹,日本之外,很少有人會一眼認出樓上這個身量不高、面相和善的小老頭,是日本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明仁天皇。但對廣場上的日本人來說,他是本國的象徵——即便如此,在「象徵」生日這天,除了全國休假(公共假期),股市休市一天,以及各大神社寺廟裡舉行「長天祭」外,沒有其他特殊慶典。隔著防彈玻璃——1969年,皇居第一次新年開放的時候,曾經有人用銅彈襲擊裕仁天皇,從此皇室只能在防彈玻璃後面接見民眾——明仁開始講話,簡短,但足以讓廣場上的日本人瞬間安靜、屏息傾聽,直到他講完揮手離去時,方又「萬歲」聲如潮。對眾多國民和外國人而言,明仁天皇給人一種安定舒心的感覺,喜歡雙排扣西裝——不時尚,但很有風度;非常注意自己的舉止,禮節真誠,絲毫沒有貴族的傲慢。明仁夫婦的日常生活簡單而且規律:早上六點半起床,接受由5名內、外科醫生以及兩名護士組成的御醫隊視診,收看電視新聞,在皇宮裡散步,然後出席各種禮儀活動。如果是雨天,明仁就自己駕駛一輛用了十餘年的米白色本田車,穿行於皇宮建築之間。他開得很小心,堅持不超速,堅持系安全帶,堅持按期換領駕照,儘管大院內的私家道路上幾乎沒有車輛,而且不受公路法規的管轄。在生活上,他自然沒有什麼可憂慮的:皇族起居的皇宮和各地的離宮、別宮都由國家出錢維護修理;免交固定財產稅、所得稅,日本《關稅法》上還明文規定,「天皇和皇族用品免除進口關稅」;為天皇家族所有的開支,日本政府安排了每年3億日元(約合1800萬人民幣)的預算。據侍臣介紹,有一次,日本央行行長向他做彙報,說到一半時,明仁打斷他,迷惑不解地問:「什麼是ATM(自動取款機)?」天皇不是「人」但是,在不少日本人看來,天皇和皇族沒有「人權」。天皇一家沒有姓,也沒有戶籍。在歷史上,日本人的姓氏是由社會等級高的人向下賜予。於是,「萬世一系」、等級最高的天皇家族,無人能夠給他們賜姓。至於戶籍,二戰前,天皇是「現人神」——日本神道教認為,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具有神性——自然不受「人間」的戶籍所限。1946年1月1日,裕仁天皇發表皇室詔書,其後半部分否定了天皇作為「現人神」的地位,宣告天皇也是僅具有人性的普通人。可這一《人間宣言》後,關於日本皇族的法律地位,依然太過敏感,仍沒人去踩這個雷區。一貫「曖昧」的日本人直到1989年,才通過東京高等法院的一份判決書,指出「天皇是有日本國籍的自然人」。但迄今,天皇和皇族依然沒有落戶,名字和身份只是記載在歸宮內廳保管的《皇統譜》中——沒有戶籍也就沒有護照,日本皇族出國,使用的是由外務省頒發一次性旅行證件。即便作為「自然人」,為保持「血脈純凈」,一年多前,明仁天皇接受心臟冠動脈搭橋手術時,不得不預先抽出自己的一部分血液,以備手術輸血。天皇和皇族也沒有「職業選擇的自由」、「遷居的自由」、「參加選舉和被選舉的自由」等基本公民權,甚至連「言論自由」和「婚姻的自由」,都沒有。出於對戰爭的反省,日本戰後憲法規定:天皇是日本國民統合的「象徵」,不能干涉政治,其行為由內閣「助言」並經內閣認可、負責。也就是說,天皇必須服從內閣,不能有自己的「政治意志」,不能對政治發言。內閣大臣把自己所管事項向天皇進行口頭報告,是為「內奏」,但是一般不允許把天皇的話語向外界泄露。就是出訪,也只是「皇室外交」,只談友好,不言政治。每天,明仁都按照宮內廳制定好的活動計劃,走規定的路線,去指定的地方參加預定的活動、會見預定的人物,說些按規定要說的話,連說話的節奏也都得按照「皇室的節奏」,臉上必須充滿「皇家的微笑」——實際上,就連每天吃的食物是否可口,明仁都不能評價,哪怕食譜是在一個月以前就已經制定好了的。皇族婚姻受到的干涉更嚴,《皇室典範》第十條明文規定:「立後以及皇族男子的婚姻必須經過『皇室會議』的討論」——皇室會議由眾參兩議院的議長、內閣總理大臣、最高法院長官和一名最高法院法官組成。1959年,明仁與正田美智子成婚,首開日本皇室與平民通婚的先例。這一舉動,為明仁獲得了「開明」、「親民」的讚譽。但其背後,卻是「國丈」正田英三郎因為女兒嫁進了皇家,不得不在45歲時卸任日清制粉社長(總經理),從此未在公開場合下露過面,說過話。「明仁鸚蝦虎魚」明仁從小接受的是傳統皇家教育。3歲時,他即被帶到東宮行宮,開始了由宮廷教師、保育員及醫護人員照顧撫育的皇太子生活,幾乎再沒有和父親母親一起生活過。 明仁5歲時,每周三、六都會有一些與他同齡的男孩子作為玩伴被帶到行宮來。「都是從貴族幼稚園中選出來的名門望族的公子哥。」原宮女草間笙子在她的回憶錄《大內山》中這樣寫道,「公子們在宮苑中追趕打鬧,爭先恐後地搶坐旋轉木馬,完全不理會小親王,任由旁邊那個男孩,孤零零地望著他們。」「一次音樂課上,學生們被要求報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唱一首歌。輪到親王,他傻傻地站在那兒,不開口。老師提醒說『請先告訴大家你的名字』,親王稍頓片刻答道『明仁親王』,然後便自顧自地唱起歌來。」明仁當時的一位玩伴明石元紹回憶說,「很長一段時間裡,同學們都以為未來的天皇陛下沒有名字呢。」按照皇室當時的規矩,1944年明仁還應該到近衛師團擔任少尉。或許因為當時敗象已顯,日本皇室最終沒有讓明仁到軍隊中任職,只留下了一張他持槍穿日軍軍裝的照片。日本戰敗後,明仁親王進入了普通高中——原本,和歷代天皇一樣,明仁親王要與被選拔出的同學一起,在為未來天皇專門設置的「御學問所」接受專門教育——略有不同的是,在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影響下,日本皇室專門聘請了美國兒童作家伊麗莎白·維寧夫人擔任家庭教師,以便讓明仁能「學習西洋的思想和習慣」。1989年1月7日,56歲,做了37年皇太子之後,在父親裕仁天皇病逝當天,明仁登基為第一百二十五代日本天皇,年號平成——典出中國《史記·五帝本紀》及《書經·大禹謨》「內平外成」、「地平天成」二語。經過「改造」的明仁,比父親裕仁天皇更接近「平民」。自繼任後,他一改其父說話居高臨下的僵硬語調,使用「鄭重語」,希圖讓國民感到和藹可親;他要求在他上班、出行時,輕車簡從,遵守紅綠燈;在東京的原宿車站,有專門為停靠天皇專列的站台,但明仁天皇則極少使用,而是與平民百姓一樣,在新宿、池袋等車站上下車。正式場合謁見天皇,例如接受大臣任命或授勛等等,上前都要鞠躬九十度。但天皇夫婦到災區慰問時,往往不是災民「恭迎」,而是兩人上前問寒問暖,與年老體弱的災民促膝交談。生物學,是少數明仁與父親相同的愛好。從1967年開始,明仁先後在學術刊物上發表32篇專業論文,是世界蝦虎魚研究權威——其中至少有5篇是SCI論文,足夠五名中國博士生順利畢業。甚至,為表示對他研究成果的尊敬,一種生活在珊瑚礁里的扇尾蝦虎魚,被命名為「明仁鸚蝦虎魚」。「他(明仁天皇)的職責,不可避免地與政治問題或政府牽扯到一塊兒。」服侍明仁十餘年的內侍總管渡邊說:「自然科學裡,他才可以毫無顧忌。」逃不開的包袱儘管出於政治考量,二戰後日本並沒取消天皇制,但那場侵略戰爭,給明仁留下了一筆碩大的「負資產」。經歷過戰爭的日本人,對天皇都有過從崇拜到幻滅甚至憤恨的過程。一個極端案例是,1975年,還是皇太子的明仁到沖繩——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之一,民眾死傷慘重——悼念戰爭死難者,遭到沖繩獨立運動組織成員投擲燃燒瓶襲擊,太子妃美智子負傷。實際上,明仁擔任天皇以後,怎樣處理這筆「負資產」一直是個大問題。如果對戰爭的譴責不夠深刻,會遭到左翼和戰爭受害者的不滿;但如果過於深刻,又怕被右翼攻擊。明仁在這個問題上一直低調再低調,避免明確表露自己對歷史的看法。日語曖昧,「不能干政」的天皇發言就更加曖昧。「日本自昭和初年至昭和二十(1945)年,無幾寧日……願今後在更多的人的努力下,正確地繼承有關過去事實的知識,以鑒將來。」2005年明仁72歲生日時答記者問留下的這段話,幾乎是他對戰爭最明顯的批判。不單24年天皇生涯里,從未因自己的言行給日本政府帶來內政、外交上的麻煩,明仁還十分敬業,即便身體不適時也會努力參加各種禮儀性活動,盡量滿足社會需要——宮內廳統計顯示,年過七旬的明仁,平均每天參加公務活動次數,是裕仁天皇同年齡時的2.3倍。即使是這樣,明仁依然難免被牽扯進政治漩渦。2013年4月28日,安倍內閣主辦的「主權恢復日」紀念儀式結束後,首相安倍晉三帶領下,與會者突然向空中齊舉雙手,高呼「天皇陛下萬歲」。據央視報道,二戰後,在日本舉行的與天皇並無直接關係的政府活動中,這是首次由首相帶領同僚高喊:「天皇萬歲」。「感覺好像回到了戰前。」一位日本媒體人士表示。日本右翼媒體紛紛為此舉鼓掌叫好的時候,只有少數日媒在報道中提到,安倍「高呼萬歲」時,同在現場的明仁天皇「面色尷尬」。更尷尬的還在後面。「主權恢復」式後半年,10月31日,按照慣例,明仁天皇夫婦在皇居邀請各界人士出席園遊會。站在來賓隊伍最前排的左派無黨籍參議員山本太郎,突然向天皇鞠躬說:「孩子們的未來很危險」,然後就向天皇遞交了一封彈劾現政府治理福島核泄漏不力的書信。議員直接向天皇表達意見,據日本媒體報道,還要追溯到明治時代(1868年-1912年)。「這是對天皇進行政治利用。」文部科學兼奧運擔當大臣下村博文事後評論稱。被「突襲」的明仁天皇接過信,隨手交給身邊瞬間「石化」的侍從長,沖仍說個不停的山本點了幾下頭,一言不發,微笑著轉身離去。 半個月後,日本左右兩方還在為誰「對天皇政治利用」爭論不休,並等待明仁表態的時候,11月14日,宮內廳宣布,持續討論一年多的天皇夫婦身後事安排,有了最終結果:首位加入皇室的平民女子、皇后美智子「謝絕了」明仁天皇的合葬要求,此外,天皇夫婦放棄延續大約350年的土葬傳統,改為火葬。宮內廳解釋稱,天皇夫婦希望此舉可以「減少對國民生活的影響」。政壇爭論,由是風平浪靜。宮內廳:「保證沒有事情發生」宮內廳的前身是宮內省、宮內府,是為日本皇室服務、管理宮廷的最高政府機構。二戰結束時,宮內廳僱員超過6000人,現在,只剩千餘人、6個部門:車馬課主馬班負責飼養訓練33匹駿馬;庭園課負責照料植物;正倉院保存課負責收藏修復珍貴的文物;侍從職負責天皇公私生活;式部職負責舉辦包括登基儀式在內的各項儀典以及遊園會;書陵部負責保存皇室藏書及管理皇室陵墓;大膳課負責天皇及皇族的日常飲食,安排節慶餐會。宮內廳職員,除部分是因為在園藝或烹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而被任用,其餘均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錄取。雖然在名義上歸內閣管轄,但在皇室事務上,皇室成員也要遵守宮內廳的規定。宮內廳官員有時甚至凌駕於皇室成員之上,「在沒有獲宮內廳通過之前,連首相都不能直接向天皇進言,」一名自民黨成員說。日本皇室有無數清規戒律,皇室成員的舉手投足都有嚴格的規定。一位與宮內廳打過數年交道的雜誌記者說:男尊女卑意識在皇族中根深蒂固,宮內廳制定的面向皇族女性的清規戒律特別多,比如皇族女性與男性要保持一定距離;在皇宮內,只能走偏道,不能走正道。甚至在宣布訂婚的記者招待會上,外交官出身的雅子妃比太子德仁多說了28秒,一旁拿著秒錶的官員就提醒她,這是不被允許的。作為皇室的代言人和日本歷史官方版本的掌控者,宮內廳成功地扮演了「菊幕」的作用(日本皇室的標誌是菊花),多年來一直為皇室遮羞擋丑,維持體面——類似皇宮裡養了什麼貓兒狗兒這樣無傷大雅的新聞,宮內廳都拒絕向外透露。一位宮內廳前部門主管說:宮內廳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沒有事情發生」。不過,宮內廳倒也不是不能變通。2009年1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日本,期間,習近平與明仁天皇的會晤,就是宮內廳「特事特辦」。為照顧明仁身體,宮內廳制定了一個「30天定律」,想面見天皇的客人必須提前30天預約,以方便宮內廳安排天皇的日程。因日方失誤,此次會晤申請時,已不足30天。但在時任首相鳩山由紀夫的強烈要求下,宮內廳最終打破了慣例。轉載請註明來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4762139.htm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張藝謀復婚」背後啥玄機? [圖]
※女士們,你們可知道男人背後的辛酸和軟弱!
※中國式養老:「孝」字背後一把刀
※歷史鉤沉:馬嵬兵變背後的推手
※喜馬拉雅偉哥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