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童因被批評上吊自殺
06-16
【導讀】孩子犯錯應該批評,但嚴肅教育並不是劈頭蓋臉罵那麼簡單,錯誤批評不僅不能讓孩子進步,反而會使其自卑或叛逆。 就在前幾天聖誕夜,贛州市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名9歲的小男孩在自己家中卧室上吊自殺,晚上20時30分許送至醫院重症室搶救,不治身亡。據了解,該男孩因為放學晚回家,被父母批評教育了一番。 我們該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嗎?還是父母的批評太過於嚴厲?真要當一個生命消失之後,才能夠讓我們仔細思考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孩子,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父母更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難免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要求嚴格一些。適當的批評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具有促進作用,但是錯誤的批評只會適得其反。 家長批評孩子也是有方法的,小編整理了一些正確批評孩子的技巧,一起來看看吧。1、先聽聽孩子的解釋 當孩子犯錯後,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給他一個申訴、解釋的機會,也讓自己的批評更有針對性。2、讓孩子學會換個立場 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問問孩子,「如果自己是別人,該說些什麼。」3、父母也要自我批評 在批評孩子之前,先來一番自我批評,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4、批評孩子注意場合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強的,家長批評孩子最好單獨進行,不應該在公開場合,比如公共場所、當著孩子同學或朋友的面、當著眾多親朋的面。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很難堪。5、批評時別翻舊賬 本來是一個很小的錯誤,偏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這樣的批評只會讓孩子產生抵抗情緒,甚至不承認錯誤。6、批評時就事論事 批評孩子只評價事實,不分析動機,剝掉孩子最後一絲遮羞布,給他強加罪名,無異於火上澆油。7、批評時不要動手打孩子 不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反思錯誤,而是一味打罵,這種急於求成的批評,往往造成反效果。8、學會暗示和沉默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就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家長能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孩子自然會很快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9、批評要盡量剪短 盡量使用最簡煉的語言、花費最短的時間來完成。受批評的感覺總是不舒服的,誰都希望這種感受儘快結束。10、語音語調不能高 低於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11、想批評前可以借鑒他人 父母用他人類似的錯誤行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個錯誤,這麼做可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12、給孩子一點心理安慰 孩子犯錯受批評後情緒往往低落,父母應及時給孩子一些安慰,讓孩子感到你們依然愛他。13、父母應「統一戰線」 父母教育孩子時,如果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孩子所想的就不是如何去認識和改正錯誤,而是尋求庇護,給自己一個逃脫的借口。14、別把壞情緒發泄給孩子 受到壞情緒影響時,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就不是客觀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從來都是...」等指責很可能激化矛盾。15、增加身體接觸 摟著孩子的肩膀說話,或拉著他的手講道理給他聽,用眼睛正視孩子,能達到恩威並施的效果。這樣也容易讓孩子接受批評。16、批評和鼓勵結合 批評後加入一點鼓勵,不僅能促進孩子儘快改正錯誤,還能引導孩子向自己擅長的方向發展。>>以下幾種情況,不要批評孩子1、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孩子,傷害孩子自尊心。2、不要在睡覺前批評孩子,增加孩子的壓力。3、不要在孩子哭泣時批評孩子,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4、不要在孩子吃飯時批評孩子,容易導致孩子消化不良,心理壓抑。5、不要在孩子生病時批評孩子,容易讓孩子更加脆弱。6、不要在孩子高興時批評孩子,會使得孩子突然躁動,更加反叛。7、不要在孩子自責時批評孩子,會讓孩子逃避錯誤,喜歡說謊。>>批評孩子要避免四種方式1、嘮叨式:某個道理,孩子明明己經知道,可家長絮叨個不停。從心理學上講,這種絮叨是一種重複刺激,會在大腦皮層上產生保護抑制,你越說,他越聽不進。2、遷怒式:把別人身上出現的不良傾向和壞事,「遷移」到自己孩子身上,想當然地左叮嚀、右囑咐。但家長這樣做會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對立面,而且孩子會對你的說教充耳不聞。3、提審式:剛發現一些苗頭性的現象,便大驚小怪地把孩手喊到別處「單獨審問」。他們會因為你言過其實和妄加推測而大為惱火。4、公開訓話式:有的父母當著許多人的面對孩子進行責罵、數落。這樣做會挫傷孩子希望保密、諒解和寬恕的心情,從而傷害了自尊心,很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進而我行我素,無所顧忌。俗話說得好,「表揚要當眾,批評要私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崇禎上吊,只有一個太監願意跟他死
※乾隆死前給和珅留下保命符,和珅臨死前才打開,看完直接上吊自盡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崇禎本可不上吊
※上吊的體驗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