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雜說6

太極雜說62009-04-05 22:13

】楊家的練法,……不是沒有站樁,而是叫法不同。其次序,站無極樁開始,下面是定式,就是37個基本式子都有個關鍵穩定姿勢,或滋養、或蓄態、或蘊味,都是支撐八面,最能體現此式精意所在,每個式子站幾分鐘,變式,也是師父為你定架的時期,再以後是單操等等就不說了。這個定式,各個都可以單獨成樁來練習,很多場合稱為「活步樁」,因為可以左右對稱變換來接續。為什麼楊家稱之為定式,而不是樁呢?因為此時要求不同,關鍵在於「定」字解釋。所謂出定入定要求不同,才有定式與樁的區別,在楊家不是什麼都可以隨便叫做「樁」的。】本人二十多年前在北京跟一陳式明師習陳家拳,後來主要與另一陳式明師的弟子一起磨研,可以說與陳式前輩相當熟悉,對陳式太極亦算了解。只是自己始終是文人練拳,練得不好,所以一般不會對外人談起我的具體師承,請原諒。 移居海外後,主要是自己練。三年前遇現在的太極老師,當時就被老師所展示的驚人境界所折服,好像太極禪兄所談的高手境界,老師當時就展示了,還記得當時帶一位法國朋友去見老師,這位法國朋友練了八年太極拳,曾經專門在香港、大陸學習多年。但見我們老師時,我們老師正在與其他人談話,這位法國朋友用手一接觸我們老師,就全身飄了起來。後來問他當時的體會,他說自己的感覺是沒有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如何反應。當時他非常沮喪,因為他見到了真正的太極功夫,卻又沒法學。 我跟現在的老師學了三年,體會越來越深,很多東西無法在網上描述,因為朋友們不會相信。最重要的是,我們一起學的人,都能達到同樣的境界。用我們老師的話來說,太極有奧秘,但絕不神秘,只要方法正確,就可以練到相當的境界,能不斷重複的功夫,就是科學的,雖然現在的科學還沒法解釋,但不代表不存在。高手境界,我們完全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也知道如何去修鍊,在大多數情形下,我們也能展示相類似的境界。 至於具體所練內容,我們所練以楊家的東西為主,但所練拳架與外面的所有拳架都不相同。不過,汪永泉一系的東西,有30%與我們近似。所以說,我們真的是無門無派。老師常說天下太極是一家,因為他本人就受到多位已過世的太極前輩的指導。如武家郝少如,陳、楊兩家的周元龍、顧留馨、李天驥、馮志強、何福生,吳家如吳圖南等明師的指導,像他這樣習練太極拳的機緣幾乎無人能及。而且,他的文化根底非常好,傳統文化根底非常深厚,我們上課,甚至主要講《道德經》。 我們絕不保守,因為我們無門無派,老師也常說,那麼多好老師教他東西,他不傳出來,就對不起這些老師,也對不起中華文化的傳承,而且,老師也說,手把手教都學不會,還怕什麼別人會偷去。只是太極拳道習練,真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沒有明師指導,別人讀了我們的體會,很可能會走極大的彎路。太極拳的很多道理,主要靠體悟,靠驗證,一落言詮就是錯。老師平時告訴我們,練太極拳,主要讀《道德經》和《太極拳譜》(沈壽注的即可,因原始資料較全,無自己的詮釋),其他的太極拳書都不要讀。再有時間的話,可讀心經、金剛經,易和孔孟所論浩然之氣修鍊的書。】我修的楊式,很少講形體,一入手,就是神意氣,尤其是神意。拳走下來,其風格真的是因人而異的,神意氣對頭了,拳就上身了,所以,講樁反而很少。我想,楊式吳式拳都是太極拳發展到較高層面時悟創出來的,起點本就很高的,只是,時下的人受到體育簡化拳的影響,好多東西都弄丟了。還有,其實,吳式拳,我在京城時,老師教我,講得最多的還是意,拳的意。拳意對了,你的樁自動呈現,自然而成,無須過分著意的。】行拳時身體有一處凸起,大腦皮層便有一處興奮,就包括走架時舌抵上顎,都是要不得的。豎著大指走架,便有一處死緊,如何能整體圓活? 我的說的那個吳的徒孫(好象叫李什麼)豎起拇指的「彩兒」可能得自少侯小架。實在是莫名其妙。】還有個更怪的。如果說握拳小指鬆散著,倒也沒有什麼,頂多有點象女人的蘭花指罷了,北京的吳圖南先生的徒孫,握拳時大拇指硬邦邦地豎立著,就怪得有點出奇了。大拇指豎著,我也見識過。秘密在哪兒?那裡面整個是松空的,裡面像是含了核桃的。而且,會豎的話,是圓的勁勢,整個身子啊。楊家,老式的練法,我見過朱老先生的,他師從的是褚桂亭先生,他行拳時,也是大拇指豎著的。依我的看法,那樣做沒有什麼不好的,大拇指豎著,他是與大小臂形成圓活的氣勢的,如果只是單純直倔倔豎著,那肯定是沒東西的。】只是太極拳道習練,真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沒有明師指導,別人讀了我們的體會,很可能會走極大的彎路。】吳式還有一種緊著練的,渾身能緊,儘管緊,緊的不能再緊了,就鬆了,這是以緊求松的法子。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拳有不同的練法,我想,這是正常的。】「武林前輩的確晚年中風和腿腳不好的非常之多」——不是頭不好,就是腳不好,到底是何原因呢?又為何「沒有太多戰績的名家要比戰績卓著的名家更長壽一些」?而比較好的都是決不死練打人功夫的,這裡面確實很有些道理。】太極拳是聰明人練的拳,越是聰明人,看上去卻越是傻呵呵的,凡是一味逞強逞能的,大約總是剛則易折的。】我師父從來不強調「松」,只強調「抻到極限就是松」。】很多人認為太極拳的精華在技擊,技擊是太極的精髓。那時本末倒置,我一直的觀點(請看我以前的貼)太極是太極拳之體,拳是太極之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練太極拳是為了養生,為人,悟道,技擊已 是其次。大成拳號稱是實戰拳,但他的宗師王鄉齋認為技擊是末枝,他晚年從事保健養生的工作,在教養生渾元樁。楊澄甫定架的楊式太極也是重養生而輕技擊,是保守還是超越? 八萬四千法門,皆可修禪。太極拳也是法門之一,為何不可修禪?少林寺的憎人是拳禪雙修。少林寺里有一碑文曰:禪拳歸一。太極拳,也可太極禪。八萬四千法門皆可修禪,以何入手,因人而好,為何非得七支坐?惠能云: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太極拳性命雙修,動靜皆宜,比較適合我。太極盤架熟而又熟,熟什麼?假如熟動作,熟套路。熟招法,終執於形。熟而又熟,應將形整化為零,化為氣,化為神,之後又歸一。練太極拳是一個從無到有,到有無,在歸於無的過程。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也。松靜的氣感是「有,有無」的階段。《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練太極應超越有無,才能達到無相,才能武道不二,禪拳歸一。這時的練法說不了。只能強之曰:空。說空即著無記空。空,非空,非非空。空即非空,是名空。】潛意思的加入,可能會抑制大腦的興奮,有時會使身體力恢復。但一味陶醉,就非常不好,非太極正道。架子不正,氣勢必然散漫,於健康不利。】功夫是耗出來的。當然耗是在科學合理的功法下的耗。我們只看到高功者的雍容悠然(不是懶洋洋),他們之前的苦練,我們卻看不到。】楊式拳拇指和食指連接之間是U字形,不能是V字形,這是全身內里通達的自然外現,非外在故意豎大拇指。】說實話,拿法、打法都是下乘東西,今天說的只有一個字,四字訣中的一個字。「順」,順者妙手。】順者,有一絲一毫頂就不對了。】如果你喜歡交手就會有所體會,有時你發力感覺並沒發著點,可對方摔得很慘,為什麼?順!】對方不順了,自己順時,卻須將對方扶正了,再來過,打的是心與心的交通。】……其實,你扶對方就不順了,當然禮貌可以,養成習慣可不好。】楊禹庭先生北派太極,是融匯了一些養生法在內的。比如說,小指領勁,調腎氣;中指領勁,調心氣;拇指領勁,調脾胃之氣;食指領勁,調肝氣的。行拳,可以一天一樣,也可幾天一樣,這樣一來,一套拳就有許多打法的,老師傳我的東西不少的,他們直接學自楊先生的。還有,吳式光起式時的那個意,就很不簡單的,那個做好了,人就與天地結合上了。】我真的羨慕你的福氣,你有福氣遇到你現在的老師是緣分,這種緣分與你的悟性和慧根有關。先生是有慧根的人,和這樣的人交流是一大幸事。能有以上我和你描述的太極功夫境界的有人在,但有些人空有這樣的功夫,之後就不知所往,這就是歸宗,他們的功夫停在那裡,這就是修為的功夫。從你師父教導你們讀的書,可知,他知道歸宗在哪。太極拳最高的境界在《道德經》里尋,最高的功夫指引在《易》,終極的修為在《六祖壇經》,《心經》《金剛經》,太極之立身處世在孔子的「中」,相對這樣的書,讀其他都是在浪費(請原諒我說的太絕對)。 這種書不但是在讀,還要修,才能悟出其中之妙。譬如《心經》里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我以前如何也不能明白,怎能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直到我體會到閉息。 「深沉九淵底,神遊三界外;一念已萬年,不離呼吸間」 吸---是生,人一出生第一吸是吸氣 呼---是死,人一死呼出最後一氣 故吸生呼死 吸---納入新鮮的氧氣,是凈 呼---吐出廢舊的二氧化炭,是垢 謂之吐故納新 吸---增加了肺氣量,有增 呼---減少了肺氣量,有減。只有在呼吸間,這個空隙,不吸不呼間,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推薦閱讀:

太極網
太極拳基本功
傳統楊式太極拳正弓步實腿屈膝程度的探討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講解
二十八、楊式太極長拳的鍛煉要點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