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詳細的小米平板評測

史上最詳細的小米平板評測來源:愛范兒33個評論分享文章A-A+

百度權重查詢詞庫網網站監控伺服器監控SEO監控Swift編程語言教程

之前,我並不意外小米會推出平板電腦產品,畢竟以小米不斷拓展新品類的戰略驅動之下,涉足平板是並讓人不意外。

然而,真正到了發布小米平板那一天,卻發現小米平板充滿了意外。它居然選擇了和 iPad mini 2 一致的屏幕解析度,一致的屏幕尺寸,相似的三圍和重量。這一切,讓小米平板顯得怪異:就好似一部運行著 Android 的 iPad mini 2。

小米官網處處可見對蘋果的「致敬」,包括這句「採用與蘋果 iPhone 5c 一樣的後蓋工藝,但在平板上使用尚屬首次。」而有趣的是,小米平板的官網上寫著幾個大字「做最好用的安卓平板。」似乎小米認為,結合 iPad mini 2 相似的硬體和設計,以及自己開發的 MIUI for Pad 操作系統,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平板使用體驗。

但是,這樣的產品邏輯行得通嗎?看我們下面詳細的評測。

外觀

先說一下小米平板的外觀,機身的正面覆蓋著碩大的玻璃,延伸至機身的邊框,給人一種統一一致的感覺,但可惜的是,機身左上方突兀地顯示了小米的 LOGO,破壞了這種和諧的感覺。而在小米 LOGO 的右側,有一盞呼吸燈,當收到系統通知的時候,就會一閃一閃發出綠光;沒電時會發紅光;接上電源充電時,發黃光。

小米平板正面的中央是屏幕,屏幕的上方前置攝像頭,而屏幕下方卻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如果用手觸摸,會發現原來隱藏著三顆觸控按鍵,從做左到右分別是:多任務鍵、Home 鍵和返回鍵。

平板的音量鍵安排在機身的右側,音量鍵的下方是電源鍵;擴展卡卡槽被放在機身的左側,需要卡針才能捅出。小米平板的背面,左上方是後置攝像頭,正中間什麼都沒有,底部是小米的 LOGO 和公司信息等雜七雜八的和揚聲孔。值得一提的小細節是,後置攝像頭下方,還有機身背面的頂部,各有一個小孔,它們是麥克風。

按照小米官方的說法,小米平板的外殼採用了和 iPhone 5c 一致的高光無痕注塑工藝,理論上,外殼的色彩表現,也應該有 iPhone 5c 那樣多彩繽紛,晶瑩透亮。在蘋果官網上,有一段介紹 iPhone 5c 製造工藝的視頻,我們可以看到,iPhone 5c 的外殼經過了相當多打磨的處理,力求表面的光滑。而之前搜狐 IT 曾經報道,iPhone 5c 的外殼製造商捷普綠點擁有名為「真空蒸鍍」的技術,能夠在塑料外殼鍍上了一層很薄的金屬膜,讓外殼看上去有金屬的質感。

iPhone 5c 的外殼能夠反射豐富的光線,這是它為什麼給人感覺「亮晶晶」的

這種質感來自我們人眼視覺上的判斷,光線打在表面光滑的金屬上,和打在一般,表面光滑的塑料上是不同的視覺效果,前者會反射出更多的光線,有一種鏡面的效果,遠處的光線也能很好的反射出來,而後者反射的光線較少,往往變成一個光斑。所以,有朋友說,5c 的外殼給人一種亮晶晶的感覺。

然而,由於送測的這部機器用的是白色外殼,光線反射在視覺上並不明顯,如果是其它的顏色,藍色、綠色、粉紅色會更加明顯一些,所以關於小米平板的外殼,視覺上是否和 iPhone 5c 的表現一致,較難評斷。不過,從視覺觀感來看,小米平板的外觀在國內廠商的平板產品里,算得上相當優秀的。

硬體

小米平板的三圍數據是 202.1 x 135.4 x 8.5 mm,重量為 360g。iPad mini 2 的三圍是 200 x 134.7 x 7.5 mm,重量是 331g。所以,實際上小米平板要比 iPad mini 2 要厚、重、長。但這基本上是數字比較的結果,第一眼看上去,小米平板很容易被誤認為 iPad mini 2。

但由於材質的不同,摸著握著小米平板,感覺十分的滑膩,手指稍微出汗的時候,又十分黏手。相比之下,表面進行了磨砂處理的 iPad mini 2,不管手指出汗與否,摸起來會更加的乾爽利落。如果是長時間握持,也許會有人不太喜歡這種滑膩的感覺。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小米平板的四個邊角,會發現它的弧度不如 iPad mini 2 的平緩,所以握著的時候,會更加容易感覺小米平板頂著自己的掌心。

從做工看,小米平板表現還算不錯,用手指大力按小米平板的背面機身,沒有變形的感覺,也沒發出那種摩擦的聲音;而用力按屏幕,也要繼續加力,才發現屏幕出現水波紋。小米官網講解工藝,小米平板採用了鎂合金中框,擁有更好的抗震性能,看上去這句話水分不大。

屏幕

小米平板這塊解析度為 2048 x 1536,尺寸為 7.9 寸的全貼合屏幕,是這款產品最富特色的部分。得益於高解析度,在第一次上手使用小米平板時,可以明顯感受到中文字體顯示飽滿、勻稱,不會出現字體筆畫粗細不一的情況,效果出色。

由於採用全貼合屏幕,小米平板顯示的圖像,和玻璃幾乎處於同一水平面,這一點是很多平板產品不如的地方。但是,就亮度、色准、色彩過渡這幾個方面的表現,如果是和 iPad mini 2 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啟動機器後,系統背景圖中,顏色由濃變淡的過渡帶出現細微的不規則細紋,感覺十分明顯。結果截屏後發現,很可能是因為背景圖片本身存在輕微的拉伸所致。後來,我下載了專門測試色彩過渡的圖片查看,發現問題應該沒有系統背景表現得那麼明顯,但和 iPad mini 2 相比還是有一點差距,可以看到色彩過渡帶的顏色有輕微的不均勻。

就色彩來說,以下這張圖很能說明問題,小米平板和 iPad mini 2 同時打開瀏覽器空白頁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小米平板的屏幕色溫很高,也就是俗稱的「尿屏」。不知道這是否是小米有意為之,高色溫會讓綠色、黃色、紅色、藍色等比較艷的顏色更加突出,在顯示色彩豐富的電影、圖片時,會有更好的感受。色彩一直沒有校準的三星設備,也擁有大批擁躉。

至於亮度,從照片上表現並不明顯,用文字形容就是:把小米平板的亮度調到最高,我們也不會覺得屏幕刺眼;而如果把 iPad mini 2 的屏幕調到最高,會給人一種刺眼的感覺。如果一般是在室內使用平板,這種亮度的差異,並不會太影響平常的使用;但如果習慣隨身帶著平板,那這種亮度差異決定著,小米平板在陽光下的顯示效果。

不過,色彩不是最大的問題,當用戶使用小米平板時間長了,他的眼睛會慢慢習慣;最大的問題是漏光,在使用的時候,可以看得到屏幕四周有明顯的漏光現象,形成一條亮條,無法不注意到。

事實上,小米在宣傳小米平板的時候,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它的顯示效果。這塊屏幕的解析度,意義要比顯示效果大得多,按照雷軍的說法:

各家安卓平板屏幕大小不同、解析度迥異,適配難度大,再加上單款銷量不高,導致研發者移植熱情不高。小米在 @小米平板選擇和 iPad mini 一樣的視網膜屏,是反覆思考的結果,目的就是一樣的大小和一樣的分辨度,方便移植 iPad 應用。

從這句話來看,雷軍的潛台詞是,蘋果才是平板標準的制定者,Android 平板的解析度應該追隨蘋果的標準。這樣做的結果,會如何影響第三方應用,第三方生態,乃至用戶直接使用的體驗呢?我們將在「系統」這一小節下進行解答。

性能

除了做工,硬體配置也是評價一款硬體產品的基礎。小米對外宣傳十分重視硬體規格,我們在這裡依然需要重複一下:

屏幕:IPS 全貼合,解析度為 2048 x 1536; SoC:NVIDIA Tegra K1 2.2 GHz、NVDIA Kepler GPU; 後置攝像頭:索尼背照式 800 像素、光圈 F2.0; 前置攝像頭:500 萬像素; 運行內存 2GB; 儲存空間 16/64 GB,支持 128 GB 的 Micro SD 卡擴展儲存; 電池容量:6700 mAh。

我們可以看到,決定小米平板基礎性能表現的,是英偉達最新面向手機、平板所開發的 SoC 產品 Tegra K1。在安兔兔的跑分當中,跑分一舉突破 4 萬。當然跑分僅僅說明了理論性能到底如何而已,真正能讓人感覺產品性能強的,是實際使用的體驗。

從 Tegra K1 的性能指標來看,它足以應付任何大型的應用、3D 遊戲,而且在平常的使用,應當非常流暢,應用的小動畫不會出現卡頓、掉幀,應用的啟動速度是「秒開」,應用的運行過程當中不會出現無響應的情況。不過,鑒於手中這台是工程機的關係,系統優化能感受到部分優化還不夠好,比如說主界面上左右滑動,能觀察到輕微的卡頓,而應用的打開和關閉,也不夠流暢。以上這些是系統底層優化一些問題,在工程機上很常見,最終成品應該會得到解決。我也會保留手中的這部工程機,進行更加長時間的觀察。

由於我們總是手賤要打開很多應用,小米平板的多任務運行的表現也值得關注。我嘗試同時打開《蝙蝠俠:阿甘之城》、《極品飛車:最高通緝》、多看、豆瓣閱讀、系統內置的視頻和音樂等總計 10 多個應用,應用之間的切換,切換之後應用的運行都頗為流暢。我諮詢 MIUI 相關的工程師,得到的反饋是 MIUI for Pad 的多任務處理策略和原生 Android 一致,並沒有經過特別的設計。

至於硬體上有什麼缺憾,那就小米平板目前沒有內置 GPS 晶元,換言之,缺乏 GPS 定位相關的功能。它也沒有內置 NFC 晶元。由於現在評測的小米平板是 Wi-Fi 版的,不知道以後小米推出 3G 版之後,會不會把 GPS 定位晶元添加進去。

拍照

現在基本上所有的手機都用上了索尼背照式 COMS,但平板電腦也突出自己使用索尼攝像頭元件,這並不常見。小米平板的拍照性能如何?在評價它之前,還是需要強調,現在我手中測試的這部設備是一部工程機,還有大量優化工作要做。

小米平板的拍照界面十分簡單,下方三個按鈕,從左往右分別是最近拍的一張照片、拍照鍵、錄像鍵;頂部也是三個按鈕,從左往右分別是實時濾鏡開關、更多選項開關(點擊後只有美顏和聲控快門關兩個開關)、前置攝像頭切換鍵。可以看到目前小米平板的拍照功能還比較簡陋。當然,和這些相比,我們更加關注小米平板實際拍照的體驗,和拍照的質量。

下方是小米平板實拍樣張,與 iPad mini 2 實拍樣張對比。

第一組樣張:測試動態圖像,遠處高光細節,兩者表現大致相當,小米平板樣張稍微偏綠。

第二組樣張:測試色彩,兩者表現大體相當,值得注意的是,遠處的雲,小米平板的樣張出現較為明顯的塗抹痕迹。

第三組樣張:測試高光,小米平板的樣張中「高光溢出」比較嚴重,基本看不清招牌上的字。

第四組樣張:還是測試高光,兩者表現相差不大,小米平板稍遜。

第五組樣張:測試微距,小米平板樣張細節更加豐富,圖像更加銳利,表現出高像素攝像頭的優點。

第六組樣張:測試夜拍,小米平板明顯勝出,樣張中燈光下的磚牆細節十分豐富。

第七組樣張:測試遠景夜拍,兩者表現大體相當,小米平板的樣張圖案邊緣會更加銳利一些。

可能由於系統的關係,小米平板拍照過程當中,若拍照對象不停晃動,攝像頭會不停反覆對焦,難以拍照;若拍照對象較遠,攝像頭也存在反覆對焦的問題。諮詢小米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以後會通過系統升級來優化拍照的體驗。

系統

第一次進入系統界面時,最讓我驚訝的是,它採用了和 Mac OS X 一樣的邏輯,把系統常用的 Widget 集中放在主界面的左側。這不同尋常的設計表明:從手機到平板,MIUI for Pad 是繼 MIUI v5 之後,MIUI 最大的一次變化。

至於系統內置應用的功能,比如視頻、音樂、便簽、聯繫人,和小米手機 3 沒有差別。通過系統設置查看版本好,可以看出 MIUI for Pad 是基於 Android 4.2.2 二次開發的。由於 MIUI for Pad 還在開發當中,尚未正式開放下載的關係,部分系統功能較為簡陋,前文提到拍照的功能選項不多,還有時鐘應用里無法添加鬧鐘等等。不過,正如小米員工所說,這些都可以在後續升級中得到解決。

設計上,MIUI for Pad 承前啟後, 體現了 MIUI 系統未來的變化趨勢。最明顯的,就是系統應用圖標拋棄了陰影,削弱了圖標的立體感;而內置設置頁面里,MIUI v5 高立體感的按鈕也採用了 iOS 7 一般的扁平化設計(有人提出另外一個說法:抽象化,個人認為這個提法更好,但為了理解的方便,還是採用「扁平化」的稱呼)。以下是 MIUI V5 圖標和 MIUI for Pad 圖標的對比:

還有設置頁面的,請注意那個被拍平了的開關按鈕:

聯想到設計風格緊貼 MIUI 的多看閱讀,之前升級新版本之後,風格大變,去掉了來自 MIUI v5 的高光、陰影以及顯得油畫一般的色彩,變得扁平、疏郎、淡雅。這一切預示著 MIUI 下一個版本風格上,應該變得扁平化或抽象化。

為何扁平化會是下一個設計重要趨勢的原因:

擬物化設計在審美上是非常初級的一種形態,扁平化設計的出現是一種必然,因為人們需要複雜審美,需要在像不像之上建立和事物建立一 種更抽象更本質的聯繫。雖然說今天的扁平化設計還不盡如人意,但是它的路數是對的。我們不可能在手機的方寸天地里模擬世界上的每一種事物,而我們在手機中 創造的新應用在原本的世界裡甚至找不到對應的原型。扁平化設計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用新的設計元素和方案去表達更為豐富的內涵。

回到系統的交互,在主界面左側集中放上 Widget 的方式,是耐人尋味的細節。為了驗證,MIUI for Pad 中的 Widget 機制,我下載了印象筆記桌面小工具、豆瓣電台、Any.do 等自帶 Widget 應用,結果發現現階段的 MIUI for Pad 版本似乎限制第三方應用的 Widget——在桌面上用兩根手指作出「捏合」的手勢之後,就會出現桌面管理面板,在這個面板里,我們可以批量選中應用圖標,然後轉到另外一個桌面當中,十分方便。當然在這個面板上,我們也可以管理 Widget,但問題是,當我進入 Widget 面板,準備挑選時,發現除了系統自帶的開關和設置,第三方的 Widget 一個都沒看見。

對此,我徵求了小米員工的意見,對方反饋稱,可能是 MIUI for Pad 為了節電的原因,默認關閉應用自啟動——不過,當手動添加了相關自啟動的應用後,我依然沒有發現桌面管理面板中提供更多 Widget 選項。這可能是該版本 MIUI for Pad 的特殊設計。但如果這並不是一個「特別設計」,那麼很有可能表明,小米有可能設計自己的 Widget 規則。一個事實是,即便是系統自帶的 Widget,MIUI for Pad 都把它們統一稱應用圖標的樣子,而不像其它的 Android 系統那樣,能夠提供大小不一的 Widget 作為入口。

那麼,到底 MIUI 打算如何處理 Widget?這個問題得等系統正式發布才能得到明確的回答。不過,綜合以上蛛絲馬跡,倒不妨大膽猜測一下,MIUI for Pad 會要求第三方提供特定 Widget 樣式,或者將 Widget 集中放置在最左邊的 Widget 頁上。

就交互而言,MIUI for Pad 不支持 iOS 那樣的系統手勢,而是提供了三顆觸控按鍵,讓我們回到主界面,後退以及管理後台任務。從實際操作體驗來看,如果是豎持小米平板的話,基本不會發生誤觸的情況;但如果是因為拍照、玩遊戲而橫持平板,就會悲劇的發現因為頻頻誤觸的關係,往往不由自主的進入多任務頁面和主頁。這個體驗非常痛苦,因為它往往突然中斷手頭正在做的事情。除非後續 MIUI for Pad 能夠通過創造性的交互來解決「誤觸」的問題,我們只能期望下一代小米平板能裝上個實體按鍵。

生態

之前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小調查,看身邊朋友想了解小米平板的哪個方面,結果關注「系統生態」、「第三方應用兼容性」是大多數——這很可能是影響他們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

MIUI for Pad 里,已經內置了應用中心、遊戲中心兩大應用下載渠道。不過,本身專門為 Android 平板開發的應用數量就不多,所以當我在應用中心搜索的時候,常常發現需要轉到「手機」頁面,才能發現更多的應用。當然,小米平板是可以運行那些手機版應用的,只不過和其它 Android 平板一樣,手機版應用運行在平板屏幕上,存在著界面設計錯位的問題。如果不介意應用界面按鈕的錯位,那麼有手機應用作為補充,小米平板的數量並不少。

然而,目前完美適配小米平板的應用數量並不多。在小米論壇上,有人列出了完美適配小米平板的應用列表,一共有 300 多個,囊括了相當多的主流應用,但缺乏新浪微博、微信、QQ、淘寶這幾個手機上的「超級大 App」。不過,新浪微博之前並沒有非常積極更新 HD 版的應用,微信一貫沒有針對平板的版本,可以想見,針對社交的它們,並不在意平板的使用場景。倒是淘寶、天貓之類的電商應用,非常適合平板使用場景,MIUI 團隊應該說服這類電商、電商導購類應用儘快適配小米平板。

就生態而言,一般的應用,使用手機版並沒有太大關係,按鈕有點錯位就錯位,只要能按、按下去的指令不是錯的,那就沒問題。平板電腦是一種內容消費很強的設備,在多看閱讀的幫助下,小米平板的電子書閱讀體驗上佳;就看電視劇和電影來說,小米平板面臨的問題和 iPad mini 4 一樣,4 : 3 的屏幕比例讓它在播放視頻時,上方下方出現很寬闊的黑條,至於用戶在不在意這一點,見仁見智。

而另外決定小米平板使用體驗的是遊戲。如果買小米平板回來,不下載一兩個 3D 遊戲來玩,那簡直對不起 Tegra K1 強大的性能。而在測試不同的 3D 遊戲當時,我發現有趣的現象——因為 Android 平板存在多個尺寸和解析度,3D 遊戲基本上具備屏幕自適應技術,只不過,適應的方法不太一樣,總結來說有三種:

第一種,類似高清電視播放有線電視節目,為了保證畫面的清晰,把圖像中間放大,切割畫面的邊角部分,代表:《極品飛車:最高通緝》。

第二種,為了適應屏幕解析度,強制拉伸畫面,結果遊戲畫面縱橫比失調,人物看上去怪怪的,代表:《NBA 2K14》。

第三種,和第一種相反,在屏幕中央顯示完整的遊戲畫面,就是畫面上下方會出現黑條,代表:《索尼克》。

以上三款遊戲,都尚未完美適配小米平板。它們的存在證明了 Android 這個自由市場里的無序,而最終收到影響的是用戶體驗。——的確,和雷軍說的一樣,Android 平板需要標準。然而,就 MIUI for Pad 而言,它自己沒有提出一種強制、統一讓其它應用適應屏幕解析度的方式。我認為,現階段若要儘快充實小米平板的生態,最好還是 MIUI for Pad 系統強制一種兼容方式,這樣至少保證了體驗的統一。

總結

因為評測時間不足的關係,小米平板的電力未能進行較為系統的評測,以下只提供一天評測下來的電力表現總結:上午 8 點 30 拔出電源線,一直到傍晚 6 點還剩下 12% 的電,期間因為評測的關係,頻繁點亮屏幕,持續點亮屏幕 10 分鐘以上,打開 3D 遊戲,上網,一直打開拍照應用拍照超過 15 分鐘等等。在重度使用的情況下,小米平板還具備 10 小時的續航時間,算是相當不錯。(如果有人想讓我專門評測小米平板的電力,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我會另抽時間進行評測)

至於小米平板的定位,從價格來看,它並不便宜。但從配置上看,它又屬豪華,因此它的定位在 iPad mini 2 之下,但在國內其它平板品牌之上。小米比較聰明的是,發布產品的時候,一直把 iPad mini 2 作為比較對象,無形中就拉高了自己的定位。

只不過,對於 Android 開發者來說,MIUI for Pad 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析度。這是它生態最困難的地方——儘管雷軍用「便於移植 iPad 應用/遊戲」作為理由,但如果是單純從 Android 角度來看,開發者又要為兼容另外一種屏幕解析度而忙碌。不過,在小米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之下,小米平板的正式上市,一定會觸動國內各個平板品牌的神經,至於它會不會令平板市場洗牌,這要看小米平板的產品定位,還有小米本身對產品的運營。

文末一句話總結:以小米平板的工程機來看,它依然值得你嘗試的 Android 平板電腦。

推薦閱讀:

【牛哥健身】如何做標準的平板杠鈴卧推 練就超完美胸肌
千次平板撐,不如一次「升龍旗」!
關於跑步核心訓練,光知道平板支撐可遠遠不夠
8個正位技巧幫助穩固平板式
雷軍余承東隔空對話平板標準|平板電腦|雷軍|余承東

TAG:小米平板 | 評測 | 平板 | 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