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終結》考證恩格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定性之一

從《終結》全書考證恩格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定性(之一)

理 思

馬克思哲學史研究室 湖北陽新435200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第311-353頁,第21卷)是恩格斯闡發馬克思學說的「指導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以下簡稱《終結》)。

眾所周知,前蘇聯的哲學家們是從這部書的第二節開頭的一句話,而用於去建構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問題」而作為根據的。然而,我們現在重讀《終結》全書的四個章節的觀點來看:事實上「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就實屬是恩格斯批判的對象,並作為重點揭露黑格爾以後的哲學的形式而提出來「要批判地消滅它的形式」的「重新唯物」的理論前提的問題。這也是在向世人闡明《神聖家族》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的真實思想。

因此,為了維護作者原著的思想不被長期地篡改:而重新考證《終結》的各個章節的真實思想,從而澄清被上個世紀誤解的馬、恩重新確立認知前提的重大理論問題,既是恢復原著的原生思想的真實性,也是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而找到創始人解決「問題在於改變世界」的理論前提,這是有其現實和歷史的作用。我們下面按照《終結》全書各個章節的順序而展開重新考證:

第一節, 是恩格斯對「德國哲學思想體系」做出定論的闡述;

我們在恩格斯在《終結》這部書的「1888年單行本序言」看到了他在重述:「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9年在柏林出版)的序言中說,1845年我們兩人在布魯塞爾決定『共同鑽研我們的見解』——主要由馬克思所制定唯物主義歷史觀,——『與德國哲學思想體系的見解之間的對立』,實際上是把我們從前的哲學信仰清算一下。這個心愿是以批判黑格爾以後的哲學的形式來實現的。」

然而,我們從馬克思闡明:「共同鑽研我們的見解」的論述,它有三條思路是直得解讀者深思的:

其一,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是「與德國哲學思想體系的見解之間的對立」;

其二,馬克思和恩格斯說的是:「實際上是把我們從前的哲學信仰清算一下」;

其三,「這個心愿是以批判黑格爾以後的哲學的形式來實現的。」

這三條思路,是提供給我們研究:「主要由馬克思所制定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思考前提。那麼,唯物主義歷史觀是否是哲學體系的性質呢?

另一方面,唯物主義歷史觀所佔有和揚棄的對象、肯定和否定的對象是否也是從哲學的立足地上來確立的呢?

換言之,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立足地(認知前提)是在「哲學的立足地」里,還是在現實世界的現實里?

然而,如果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立足地是在現實世界的現實中存在,那麼它有沒有基本問題?它的立場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按照這三條思路來研究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原理而要思索的理論問題。

實際上,馬克思說的:「八開本兩厚冊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里亞的出版所,後來我們才接到通知說,由於情況改變,不能付印」,這指的是《德意志意識形態》這部著作。

然而我們現在可以看出:恩格斯的這本《終結》所要說明的觀點,實際上《德意志意識形態》這部書已經作過全面的論述。假如沒有《德意志意識形態》這部書的話,那麼光憑這部書的《序言》他所說的:「我越來越覺得把我們和黑格爾哲學的關係,即我們怎樣從這一哲學出發並怎樣同它脫離,做一個簡要而有系統的說明是很必要的了」,那是無法全面地去理解馬克思的世界觀與黑格爾哲學的倒置與顛倒的真實性。

這就說明,《終結》這本書的實際作用、是在取代《德意志意識形態》而論述的觀點。(但是,有關馬克思與黑格爾、費爾巴哈的關係,《終結》是取代不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有關這方面本人以後有專題闡述)下面我們於實地解讀《終結》的第一節的思想觀點:

《終結》的第一節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批判、揭露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之後,從而確立馬克思的世界觀的立場問題。恩格斯說:「按照黑格爾的思維方法的一切規則,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這個命題,就變為另一個命題:凡是現存的,都是應當滅亡的。」(為了便於理解本文的思路,也就刪除了是哪一頁、哪一卷,因為本文是按照這部書的全文的順序而解讀的。)

請大家注意恩格斯在確立馬克思的世界觀、歷史觀、辯證法的立場問題:「凡是現存的,都是應當滅亡的」觀點。那麼,為什麼界定「現存的」事物「都是應當滅亡」的呢?恩格斯闡明了因為事物「在發展的進程中,以前的一切現實的東西都會成為不現實的,都會喪失自己存在的權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種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現實的東西就會起來代替正在衰亡的現實的東西,——如果舊的東西抵抗這種必然性,那就通過暴力來代替。」

誠然,我們對恩格斯的這段論述的觀點是不是正確性的,從上個世紀到本世紀為止的人類歷史「在發展的進程中」而看到了、也見到了「以前的一切現實的東西都會成為不現實的,都會喪失自己存在的權利」的事實。

同時,我們從這段論述就可看出:馬克思是怎樣將黑格爾的辯證法倒置過來的運用方法:黑格爾的辯證法是在哲學體系里運用,而馬克思的辯證法是在現實中提供給「現實的人」來運用;黑格爾哲學的對象所展開的肯定、否定,是在哲學體系的形式里表現,而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對象所展開的肯定、否定,是在現實中、是在歷史發展進程中表現。由此可見,前者的肯定對象是在哲學體系里確立,而後者的肯定對象是在現實中、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確立。

因此,恩格斯在說明:馬克思的辯證法否定的對象是「現存的」事物,而黑格爾的辯證法否定的對象是不同與哲學體系里佔有的對象。這才是馬克思論述的「顛倒」與「倒置」的關係。而且恩格斯說明了黑格爾的哲學性質:

「因為他不得不去建立一個體系,而按照傳統的要求,哲學體系是一定要以某種絕對真理來完成的。」

這就說明,《終結》是不會再去重建哲學體系的。因為馬克思所制定的唯物主義歷史觀,那是「與德國哲學思想體系的見解的對立」;因為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是產生於「實際上是把我們從前的哲學信仰清算一下」的重新創立;因為它「是以批判黑格爾以後的哲學的形式來實現的。」那麼,「黑格爾以後的哲學的形式」是怎麼樣的形式呢?

然而對這個問題,恩格斯在這一節已經指明了:是施特勞斯和鮑威爾「兩人之間的爭論是在『自我意識』對『實體』的鬥爭這一哲學幌子下進行的。」

而且也揭示出:「——這個問題竟擴展為這樣一個問題:在世界歷史中起決定作用的力量是『實體』呢,還是『自我意識』;」

這就說明,實體和自我意識的關係問題就實屬是:黑格爾以後的哲學的形式。由此可見,這個問題是上個世紀群體解讀《終結》的馬克思主義者們而忽略的「第一個重大問題」。

忽略了的「第二重大問題」是:馬克思制定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不是重返「哲學的立足地」(這在第四節開頭已經說明了)。因為恩格斯闡明或定性:「哲學在黑格爾那裡終結了」;因為恩格斯在第一節已經從現實世界的現實性、從歷史發展的進程而證明:「這樣給哲學提出任務,無非就是要求一個哲學家完成那只有全人類在其前進的發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那麼全部以往所理解的哲學也就終結了。」那麼,恩格斯還會立足在:實體和自我意識的形式,去確立爭論是思維決定存在,還是存在決定思維的問題嗎?那麼,恩格斯還會確立:「只有全人類在其前進的發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去確立「物質是客觀實在」的定義嗎?

誠然,按照《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第十一條:「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的觀點來看,哲學還是有其「解釋世界」的作用。

因此,關於在哲學的作用問題上,馬克思那是沒有否定「哲學家們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在現實中、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的作用。也就是說,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對:「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的定性問題上,是有其不一致的。——對這個問題我們是要明確的。

但是,對馬克思學說的指導思想即唯物主義歷史觀它不是哲學、更不是立足在「哲學基本問題」即「哲學的基地」上理解真理、確定立場,也不能立足在「哲學的立足地」上確立辯證法的肯定和否定的對象等等的這些認知前提上或原則問題上,恩格斯的闡述那是與馬克思是一致的。

然而,恩格斯在《終結》第一節的末尾所指出的是應當引起解讀者重視:「施特勞斯和鮑威爾各自抓住黑格爾哲學的一個方面,在論戰中互相攻擊。」這就說明:有關「實體」與「自我意識」的爭論問題,實屬馬克思的世界觀、歷史觀的辯證法的產生是:「要批判地消滅的」形式。而且恩格斯在第一節還闡明:

「對於愛的過度崇拜也是這樣。這種崇拜,雖然不能加以辯護,但是情有可原,因為它是反對已經變得不能容忍的『純粹思維』的專制的。但是我們不應忘記,從1844年起在德國的『有教養的』人們中間象瘟疫一樣傳播開來的『真正的社會主義』,正是把費爾巴哈的這兩個弱點當做自己的出發點的。它以美文學的詞句代替了科學的認識,主張靠『愛』來實現人類的解放,而不是主張用經濟上改革生產的辦法來實現無產階級的解放,一句話,它沉溺在令人厭惡的美文學和泛愛的空談中了。」

由此可見,馬、恩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認知前提,是「主張用經濟上改革生產的辦法來實現無產階級的解放」,這才是馬克思哲學的真實思想。那麼,凡是用「愛的過度崇拜」,以及用「德國的『有教養的』人們中間象瘟疫一樣傳播開來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的理性,就實屬是「空想社會主義」。

小結《終結》第一節而闡明的觀點:

1、恩格斯重複了馬克思早期著作的觀點認為:「自我意識」對「實體」的這類形式,仍舊立足在黑格爾哲學的形式,而以「哲學幌子」的方式「下進行的」表述,從現實世界的現實性的真相,以及從歷史發展過程的真實性的事實等這兩個前提看,是玩弄「哲學騙局」而固化現存的事物;

2、闡明了馬克思的辯證法與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區別是:前者是在現實里運用;後者是在哲學體系里運用;

3、向世人說明了什麼是,什麼是絕對觀念的確定:「終點,即絕對觀念——其所以是絕對的,只是因為他關於這個觀念絕對說不出什麼來」的定義;

4、確立了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改變對象是:現存的即不合理的、不是現實的東西;

5、說明了馬克思學說而理解的「真理是包含在認識過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學的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而科學從認識的較低階段上升到較高階段,愈升愈高,但是永遠不能通過所謂絕對真理的發現而達到這樣一點,在這一點上它再也不能前進一步,除了袖手一旁驚愕地望著這個已經獲得的真理出神,就再也無事可做了。」因此馬克思說學的指導思想,是不會立足在「哲學的基地」上確立真理觀的;

6、說明了:馬克思的學說有關社會主義的科學性是:「主張用經濟上改革生產的辦法來實現無產階級的解放」才是科學的,用「愛的過度崇拜」、用「以美文學的詞句代替了科學的認識」前提,其實質是空想社會主義的認知前提。(待續)

推薦閱讀:

王新春:鄭玄易學爻辰說的哲學文化底蘊
現代西方哲學研究在新中國的曲折
10個哲學思想,讓思想更有深度
心靈性的玄德
哲學的誕生

TAG:哲學 | 考證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