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園十景」之一嘉慶御制「稱松岩」詩刻石今回歸圓明園

新民晚報 潘子璇

1860年10月,圓明園毀於英法聯軍的劫掠、焚燒,無數珍貴的文物流失。如今,在各方的努力下,圓明園已徵集回歸40餘件流散文物。

今天,圓明園兩件流散文物乾隆御筆「熙春洞」 石匾額和嘉慶御筆「稱松岩」詩石刻從民盟中央現址——北京東城翠花衚衕翠園啟程「回家」。

澤蘭堂石室洞門乾隆御筆「熙春洞」 石匾。潘子璇 攝

其中,嘉慶御制「稱松岩」詩刻石,為「如園十景」之一,也是現存不多的嘉慶御筆詩文刻石。

如園嘉慶御筆「稱松岩」詩刻石。潘子璇 攝

據圓明園文物考古科陳輝介紹,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曾安放在澤蘭堂翠交軒前的石室洞門上。澤蘭堂位於長春園西洋樓遠瀛觀、大水法南的山坡上,清帝在這裡可據高觀覽西洋樓景觀。這裡假山疊石頗佳,至今澤蘭堂南部遺址殘存的疊石仍很壯觀。而今天熙春洞已經不復存在,這塊失而復得的「熙春洞」石扁也成為熙春洞存在過的延伸。

翠園文物拆除現場。潘子璇 攝

乾隆御筆的文物很多,但是嘉慶御筆則是少之又少,這塊「稱松岩」詩刻石的發現為圓明園考古帶來了重要的意義。石刻藝術博物館研究員吳夢麟表示,嘉慶御筆「稱松岩」詩刻石曾安放在如園。如園是長春園中一處江南園林風格的園中園,乾隆三十二年仿江寧明代中山王徐達的瞻園而建。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如園,並於嘉慶十七年(1812年)御制《如園十景》詩。如園內曾有嘉慶御筆字「轉翠橋」和「平安徑」石碑及「稱松岩」、「鏡香池」、「披青磴」等刻石。除此次回歸的「稱松岩」及2017年如園考古出土的「披青蹬」、「鏡香池」,其它石碑和刻石今已不存在。

兩件文物的回歸源於圓明園流散文物資料庫的記載,翠園原為東城區翠花衚衕內太平衚衕一號古宅。始建於明代,清代曾為王府。1949年3月5日,民盟中央機關從香港遷至於此。此次回歸的兩件流散石刻文物位於民盟中央機關後院仿古的中式庭院中。根據圓明園流散文物資料庫的線索,圓明園經過多次協商、接洽,最終與民盟中央達成一致,促成了此次流散文物的回歸。

圓明園流散文物捐贈儀式。潘子璇 攝

據圓明園管理處介紹,兩件文物運回圓明園後將邀請石刻文物專家進行科學修復會診,完成後加裝保護罩。同圓明園近幾年發現的40餘件石質文物一起於六月底在圓明園天心水面流散文物展區進行展出。


編輯:宋祖禮

推薦閱讀:

交流――聊聊古典繪畫的新回歸
回歸十年來香港政制的變化與發展
回歸基礎!想要打好高遠球,你必須知道的事情
董建華再談「佔中」:香港回歸時GDP佔全國16% 現僅3%
【元旦共修心得】回歸龍泉 接受心靈的洗滌

TAG:圓明園 | 回歸 | 嘉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