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 -2015年9月12日星期<font class=weekday>六</font>- 肝腎同源及腦髓

中醫以發展了先秦哲學中的陰陽五行為基礎,並將其與人體腑臟、部位、生理、病理機製作了聯繫。將人體五臟即肺、肝、腎、心、脾,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此外結合陰陽來分:胸為陽,陽中之陽心也,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陰中之陰腎也。並敘述它們的詳細功能,這是十分珍貴的醫學文化遺產。

內經中腑臟與後來從西方傳入的醫學雖然有驚人相似,但也有天壤之別。當時將西方醫學中臟器名稱Heart、Liver、Spleen、lungs、Kidney,譯為心、肝、脾、肺,腎。翻譯得如此妥帖、精確,肯定是一些通曉中醫學的人士所為。但西醫學的祖先是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而中醫理論是源於黃帝內經,二者文化歷史淵源不同,且相隔千山萬水,當然有其千差萬別。因此中醫所述上述五臟不能完全等同西醫的心肝脾肺腎。當然也不能否定它們之間有其驚人的相通之處。作為東方的中醫文化自古以來通過千錘百鍊的醫學實踐,不斷升華、沉澱,經驗不斷積累並代代傳承,並不斷充實豐富,確實是一座內容極其豐盛的寶庫。如中醫「肝腎同源」的理論源於《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曰: 「肝腎同源於精血」。又曰:「腎生骨髓,髓生肝。」其意為腎通過生髓而生肝、養肝。因為肝生血,腎生精,髓為精血相聚而生,而腦為髓之海,故補肝腎之陰血對腦髓有直接的滋養作用。在此所謂「髓」,除了骨髓外,更重要的是指腦細胞神經,還包括脊髓神經在內。《靈樞·經脈》篇中提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腎生骨髓,髓生肝」,由於腦為髓之海,故能使肝血腎精得到滋養,則使腦髓同樣能生生不息。《辯證奇聞》一書中也論述了「腦氣不足治在肝」的觀點,「蓋目之系,下通於肝,而上實屬於腦。腦氣不足,則肝之氣應之,肝氣太虛,不能應腦。」

上述肝腎腦緊密相關的理論在臨床上可取得引證。如2001年有一位62歲男性患者,訴四天來頭暈目眩伴左下肢乏力,站立不穩如踏棉絮,並伴小便失禁。來院診治,經頭顱磁共振示右基底節腔梗伴少量出血灶;舌質紅絳形瘦,脈象細弦而數尺脈弱,二顴色紅,中醫辨證此為肝腎陰虛,腦髓不足所致。方用張景岳左歸飲化裁,即予熟地黃24克、山萸肉18克、枸杞子18克、淮山藥24克、茯苓18克、龜板18克、肉桂3克、黃連6克、菟絲子24克、制首烏24克、川牛膝12克、覆盆子12克、墨旱蓮15克。日後並隨證加減,但滋補肝腎之治則基本不變。患者經近半年的中藥湯劑調治後眩暈、小便失禁痊癒,下肢乏力、舌質紅絳等均明顯改善。磁共振複查基底節微小出血灶消失。

方中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是著名六味地黃丸的主體。肉桂、黃連為交泰丸,系取引火歸原法,使上浮之相火下歸於腎之原位。腎內寄陰陽,其陰即腎精,其陽即命門之火,命門位於二腎之間,命門之火上浮,往往表現為面頰烘熱,此由陰虛而陰不戀陽之故,是體內的陰陽失調的一種癥狀。在正常情況下。命門之火守於原位而不上浮,肝和腎均內藏相火,相火源於命門。

肝腎同源,敘述是腎生精,精生髓,髓生肝,肝生血,髓彙集於腦,故曰腦為髓之海。可見肝腎腦生理上是密切相關的人體臟器。由於腎屬水而生精,在五行中肝屬木、腎屬水,由於水生木,故腎為肝之母。故曰母子相生,精血同源並同居下焦。位於下焦的相火是對位於上焦的君火而言,君火即是心火。例如午後升火、二頰潮熱,往往是相火上浮,是一種腎陰不足的表現。水生木是先秦哲學中五行間相生相剋重要理論之一。所以稱水生木,源於人們觀察到只有陽光雨水才能促進樹木的生長,故曰壯水之源,木賴以榮故稱之。例如有一男士、28歲,於2010年5月來診,訴腰膝酸軟乏力、目花、目眩、日間工作中易疲勞,雖然已是春天,但仍然四肢畏寒,且耳鳴如蟬,右脅隱痛,夜寐多夢,遺精等症;觀其舌體瘦紅而苔薄,脈弦細而尺弱。在體檢中肝臟B超示有輕度脂肪肝,血甘油三酯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4.24mmol/L。中醫辨證為腎陰不足,相火上浮,併兼肝氣鬱滯。擬滋育腎陰、疏肝解郁之劑。故擬滋水清肝飲合柴胡疏散加減:柴胡6克、枳實9克、制香附9克、當歸12克、川芎6克、生地黃21克、白芍9克、山萸肉12克、茯神15克、遠志肉9克、淮山藥15克、丹皮9克、澤瀉12克、酸棗仁30克、楮實子15克、陳皮6克。患者以上方不斷調整加減,並時時顧及其脾胃之氣經四個月調整後,腰膝酸軟、目眩乏力、右脅隱痛、遺精、畏寒等症消失;夜寐改善。在次年的例行體檢中脂肪肝消失,血脂也正常。柴胡疏肝散中,是枳殼,而上方中用枳實而不用枳殼,因枳實行氣之功力大於枳殼,而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只有枳實在經方中反覆出現。楮實子一味性寒味甘,能補腎強腰明目,是不可忽視的好葯。

臨床中肝和腎虛實密切相關,如肝陰虛與腎陰虛往往同時並存。如肝氣鬱結日久則使肝陰耗傷,肝陰損耗又導致腎陰虛虧;但也常有因腎陰虛而致肝陰不足的,故有「腎肝同治」 的治療法則。肝腎同源又稱乙癸同源,這是根據天干地支排列順序號而名之。如《醫宗必讀》中提出著名的「乙癸同源,腎肝同治」的理論觀點。「肝應東方甲乙」,「腎應北方壬癸」故稱:「乙癸同源」。至於肝腎同源是否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有關係?這尚需進行相關的深入研究。

推薦閱讀:

2015年01月18日 甲午年冬月廿八
哪些人在2015年工作易升遷
你覺得2015年鎚子手機能不能成功?
【定心念佛,惜福培福】2015年9月7日上午開示
2015年家居風水擺設和注意事項

TAG:星期 | 2015年 | 2015 | 東方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