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悅讀丨歷史】大唐盛世最嬌艷的牡丹——長孫皇后

  文/肖敏

  【作者簡介】肖敏,女,70後,陝西彬縣人,酷愛文學創作,熱愛詩歌,喜歡書法。主張詩詞文字,顯我本心,在文字中愉悅,在文學世界裡找到真我。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公元601年,隋朝開皇二十年,天下初定,百廢待興。隋文帝楊堅開刀闊斧,崇尚節儉,勤政愛民,為後來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礎。  右驍衛將軍長孫晟(shèng),是北魏皇族宗室後裔,他戰突厥平都蘭,是享有「一箭雙鵰」美譽的隋朝大將軍。是年3月,長孫晟之妻高氏在洛陽府邸誕下一女,小名觀音婢,她就是後來大唐盛世一朵最嬌艷的牡丹,是千古絕代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最有才情、賢良德惠的後宮之主——長孫皇后。  名門望族之家,琴棋書畫、禮儀女紅自不必說,單單是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就成就了一個包容智慧、卓識遠見的奇女子。  無憂無慮的日子過了八年,父親長孫晟去逝不久,長孫氏和哥哥長孫無忌及母親高氏,就被異母兄長長孫安業趕出家門,這個鼠目寸光的長孫安業,以後得多麼後悔自責才行啊!舅舅高士廉接她們三人回家撫養,長孫氏自此走出長孫家門,再也沒有回去過。  隋朝重臣、三州刺史唐國公李淵,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hào)的後裔,髮妻竇氏,是北周武帝姐姐襄陽長公主的女兒。兩人育有四子,二子李世民出生後,偶遇相師言之:「龍鳳之資,天日之表,二十歲,必能濟世安民!」遂取名世民。  俗話說,嫁女看家,長孫晟的哥哥長孫熾就很有先見之明,他曾見過六歲的竇氏勸說舅舅武帝為了大局要善待突厥皇后,還曾說過「恨不生為男兒身,為舅父排憂!」之語。只可惜自己沒有適齡的女兒嫁於李家,就讓長孫晟去倒提親,提前訂下了兩家的姻親關係。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是布衣之交,少年摯友,高士廉也發現李世民異於常人,對他十分器重。公元613年,十三歲的長孫氏由舅舅高士廉做主,秉承父輩婚約,嫁給了十六歲的李世民。嫁女嫁女,父輩操心,長孫氏正是有目光獨到的伯父和舅舅,才覓得佳婿。  婚後的長孫氏,和李世民共同經歷了婆婆竇氏的病逝,舅舅高士廉的被貶,夫妻二人在逆境中互相安慰,扶持激勵,感情日深。  李淵是一個老謀深算、胸懷大志之人,他預見隋大勢已去,就和兒子們暗地裡招兵買馬,廣交天下英雄豪傑,明面上飲酒受賄,掩人耳目韜光養晦。當然,後來的《資治通鑒》為了頌揚李世民的功績,說晉陽起兵反隋李世民是決策者,描述李淵優柔寡斷,毫無主見被迫而為。這顯然與史實不符,不過功績卓越者為大也無可厚非了。  在太原留守時期,長孫氏成為唐國公府的當家主婦,安頓家事井井有條,還出資修建了玄中寺,聲望遠揚,仁德有佳,深得百姓讚許。  終於,皇帝輪流坐,今天到李家。公元618年,李淵廢黜隋恭帝楊侑(yòu),稱帝建唐,定都長安。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  李世民非凡人也,聰明果斷,好習武擅騎射。大唐之初疆土尚未完全統一,李世民經常出征,東征西戰消滅割據勢力,使他在戰鬥中成長,在成長中幹練。他也建立了自己的文學館和智囊團,在謀士杜如晦、房玄齡,武將秦瓊、尉遲敬德等人的幫助下,李世民的功名日盛,很快受到了太子黨的排擠與謀害。  而此時的秦王妃長孫氏,為了緩和矛盾,經常在宮中出入,孝順高租李淵,同後宮嬪妃交往,以彌補丈夫與皇帝的嫌隙,在後宮中為丈夫暗自助力。處理好家族親戚間的關係,也是一門學問,不願或者不會處理婆媳關係的媳婦,實在是丈夫的損失。

  勇敢果斷的秦王,最終策划了玄武門兵變。長孫氏義無反顧的站在丈夫身後,和胞兄長孫無忌等秦王府同僚們毫無保留地支持著他。玄武門設伏當日,秦王妃親自登城勉勵將士,鼓舞士氣。她的無所畏懼生死相隨,讓李世民感激並敬重著。  公元626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為帝,封長孫氏為皇后,從此明君賢后,夫唱婦隨,心繫天下。才有了貞觀之治、國運亨通。  有愛情滋潤的女人是美艷絕倫的。有詩為證:  《春遊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詩中說桃花之所以紅艷是偷得了她的面色,嫩柳之所以蹁躚是學得了她的腰身,她行如蝶笑如鶯,無須說出姓名,世人也曉得她是誰,因為她的出眾風流已是有口皆碑。  到底是何人有何等的尊貴榮寵,才能如此美韶華,曬幸福?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長孫皇后寫出如此張揚的詩句,她是那樣的意氣風發,不可一世。她是大唐盛世最嬌艷尊貴的牡丹,就連唐太宗也覺著妻子的描寫貼切、生動,他「見而誦之,嘖嘖稱美」。  主後宮,長孫皇后生活儉樸不奢華,教導孩子們不置閑物。對宮人仁慈有佳,使後宮不再有濫刑枉殺之事。乃至遺言要求薄葬,希望不起墳塋,不大興土木以山為陵。

  明大義,長孫皇后手不釋卷,對事情有獨特的見解,她一面庇護著敢於直諫的忠臣,一面提醒著皇上要仁政愛民,容納良言。  大臣魏徵經常在朝堂上直言進諫,觸怒聖顏。有一次惹得唐太宗極為惱火,回宮後怒而揚言要殺之,長孫皇后於是換朝服上前祝賀太宗:「君主開明則臣下正直,如今魏徵正直敢言,正因陛下開明,怎能不賀?」太宗方轉怒為喜,更加重視魏徵。房玄齡也因過錯被遣回家,皇后識賢力爭,復被重用。  當年趕她出家門的長孫安業,後因參與謀反其罪當誅,長孫皇后念舊情,求太宗網開一面饒恕了這個異母兄長。好一個你無親情我有大義的國母胸襟。  太宗對皇后愛重有佳,對長孫家族也格外恩遇。長孫皇后深知外戚干政之害,以盈滿為誡,說服哥哥長孫無忌,退以閑職居之。當年的明哲保身只護了哥哥一時周全,皇后去世後,長孫無忌還是被唐太宗重用,以致後來被武媚娘扣上了謀反的罪名,貶職流放後自縊他鄉,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論才情,長孫皇后所著《女則》,並不是宣揚「三從四德」的誡訓之作,而是收集了歷代后妃的事迹並加以評註,用於時刻以史為誡,提醒自己如何做一個好皇后。  說忠貞,太宗登基後生過一場重病,皇后晝夜不離悉心照料,腰系毒藥,執意「夫若不諱,絕不獨生」。多少次危難生死相依,無須誓言表白,濃情深意,至死不渝。  大唐有明君臨朝,有哲後相輔,才有關雎之美,盛世之歌。  可惜天妒紅顏,天妒英才,公元636年,貞觀十年六月,長孫皇后病逝於太極宮立政殿,享年36歲,葬於昭陵。她與太宗少年結髮,一起相互扶持,走過了二十三載,譜寫了一曲大唐盛世最壯美的情歌!

  長孫皇后先後為唐太宗誕下了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長樂公主李麗質、唐高宗李治、城陽公主(太平公主之夫薛紹的生母)、晉陽公主和新城公主。皇后病逝時,李承乾十七歲,最小的新城公主還不到兩歲。  唐太宗愛屋及烏,子以母貴。他把對皇后的思念和愛,全寄托在寵愛長孫皇后所生或收養的兒女身上。皇后逝後,太宗對李承乾寵愛縱容,直到他謀反事敗,太宗也不忍心依律處死。他偏愛李泰,過度的寵愛賞賜和不責罰。皇后病逝後太宗親自撫養晉陽公主和李治,從此不再立後。長樂公主22歲因病去世,他打破皇子、嬪妃、公主只設一道石墓門的制度,在昭陵的陪葬墓中設了三道石門。  在太宗心裡,皇后是永遠活著的。在那個「夫不祭妻」的時代,太宗頂著世俗的譏諷,為了緩解思憶,毫不避諱的在宮中建起層觀,終日眺望妻子的陵墓,還讓大臣們陪同悼念。並且決意將來與妻子合葬,同穴而眠。他們生同寢死同穴,伉儷情深,不負彼此不負愛情。  皇太子李治在太宗的支持下建造了大慈恩寺來紀念母親,後來玄莊法師為保存西域取來的佛經,把聞名遐邇的大雁塔建在了大慈恩寺內。  三千寵愛在一身,聰慧賢良保民生。作為女人,長孫皇后的一生是圓滿幸福的。  長孫皇后——她是第一個享有兩個謚號的「文德」皇后,她是賢良淑德的後宮之主,她是朝堂下的巾幗英雄,她是深明大義的千古女子。  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她是一個慈愛的母親,她是後人永遠的追思和尊崇,她就是大唐盛世那一朵最嬌艷的牡丹。

  《寫乎》微信號:hongyupt
推薦閱讀:

櫻花盛開時:南京玄武湖賞花悅讀攻略!
【悅讀日】您知道《傅雷家書》,而傅雷您又了解多少呢?
悅讀│民國大師們的長篇集體傳記
悅讀 |《老公有點萌》連載二
每日悅讀:我要心形的

TAG:閱讀 | 歷史 | 牡丹 | 大唐 | 悅讀 | 盛世 | 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