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或許你心裡也住著一個白骨夫人,信嗎?
文:夏志伶Daenerys志伶 | 壹心理專欄作者
When you look long into an abyss,the abyss looks into you.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Nietzsche尼采
在沒有看這部全新的影片之前,我曾一度以為《 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早已成為經典,那些經典人物形象、角色的揣摩與把握是無法超越。
可看過之後,才發現,原來這部《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仍然有令人驚艷之處。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自不必多說,可改編過的白骨夫人的故事,還是值得我們一起去探索心靈上的那些奇妙的語言。
「我嫁到一個村子裡,可不久那村子便死了人,村裡人便責怪是我把不祥帶入了村裡,說我是妖,還把我一個人留在了山上……」
為唐三藏講述這段故事的白骨夫人當時正幻化作人形,竭盡全力誘惑唐三藏上當,好吃掉可令她永世為妖的唐僧肉,說了那麼多段謊話,騙人可以深入骨髓至情至性,但偏偏這段故事卻是真實的過往。
那是白骨夫人依舊為人之時。
她說,「你們這些凡人,就是無情。」
借用一句佛經典籍中的參悟:佛的眼中眾生皆是佛,菩薩眼中皆是菩薩,凡夫眼中皆是凡夫。悲觀者看世界,世界是暗淡失敗;進取者看世界,世界是美麗光明。你的世界是光明還是暗淡,取決於你的心態與智慧。
同理,無情之人,看到的唯有無情。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密碼鑄就了如今冷酷無情、面如寒霜的白骨夫人呢?
第一,童年或曾經重要人生經歷階段的遭遇,鏤刻下銘心刻骨的創傷。
花季少女滿懷著待嫁的喜悅嫁入一個對她來說還是陌生的村莊為婦,可卻因為村裡人迷信和排外,不分是非對錯,將她如花的生命結束。沒有應不應該,只是她不被村裡人接納。彼時她的遭遇與內心,很是令人心疼,憐惜。
我可以想像得出,原以為心處天堂,後墜落地獄的痛苦與絕望。
就好比一個小孩從小被一根無形的界線豢養起來,身邊扮演教導者的人告訴那孩子,只要你在界線圈子內,乖乖的,那麼就給你糖果吃。
起初,那孩子一定會瘋狂地想要越過那根界線,求溫暖求抱抱,因為,那些教導者在那裡,孩子的心靈是需要和教導者發生親密鏈接的,身心皆需要愛的撫慰,(即精神鼓勵系統)。可事實卻恰恰相反,每越界一次都會遭遇嚴重的衝突,漸漸的,那個孩子會發現,這些ta想要親密鏈接的教導者並不是那麼需要ta,ta融不進那樣的教導者群體,從一個豢養者轉變為一個被教導者認同的獨立個體,在ta生命期冀的重要階段里,陪伴ta的只有那根無形的界線,以及那個界線圈子裡漂亮的「糖果」(物質鼓勵系統)。
於是,心靈的創傷一旦被種植在幼小的心靈里,這樣的傷口若不被看見與發現並加以修正,那個受傷的心靈就不再會痊癒。於是,孩子對ta這樣的教導者是既深深的愛著,也同樣是深深的厭惡與痛恨著。
上述這個小案例中,那個孩子想要融入與自己親密心靈鏈接的團體,這與白骨夫人初為人婦時的心理需求是相同的。
在白骨夫人重要的經歷里,當她被當做是妖孽遭遇她以為可以與她親密鏈接的團體背叛時,在眾多的「你是妖」,這樣的聲音里,她需要在不斷地自我背叛中修復或認同那些外在對自我的認知,哪怕她在最初一直都知道被曲解的外在認知不是真的。
當一個人得不到對外認同,又無法肯定自己是誰的認同時,她要麼是推翻自身,要麼就推翻外界,這也是諸多來訪者不願意聽到任何質疑和反對聲音的原因,因為,ta的過往經歷會扭曲一種認知模式給ta。
而上述案例中的糖果,正如白骨夫人想要為妖的致命誘惑。
如此一來,這樣的個體成長之後,要麼是一個假裝強悍,滿眼冷血無情的人;要麼就是一個見到一丁點兒「糖果」誘惑,便難以把持自身信念的人。
心理學上,這種現象為認同與反認同。一個人有意識的、有目的的使用自我認同或是自我反認同的方法,它的進行過程是從一個人的動力(統一)中心,將其分裂的、不協調的各個部分,綜合成一個整體的、協調的及完整的有機體。
對於一個以角色或主導功能來認同自我的人,也有同等的作用,這會促使一個人在面對生命的發展或生活的過程所必須產生的「繼續性」,無法進行,在影片里,當白骨夫人被村裡人群體認同為妖的時候,她是需要經歷自我背叛的,而這與她對自我認同:「我是一個人」這樣的認同背道而馳。
以致於最後她已經做了殺人如麻的白骨妖了,她仍舊對唐三藏說:「我最恨別人說我是妖。」
身心靈是抵禦外界誘惑的能力,這種能力一減再減,以致於個體的內我變得愈來愈虛弱。
「做人痛苦,不如就做妖好了。」這是白骨夫人選擇的做法。但影片中有意近距離刻畫她吸人血精魄的鏡頭,無聲無息,卻全力吸納入體內,那或許是她潛意識的願望和聲音:我是一個人或我想成為一個人。
在這種痛苦強烈衝突里,白骨夫人終於選擇了自我背叛與接受誘惑,做了妖,但她仍舊放不下我想做一個人,或我是一個人的想法。當內心愿望和行為表現不一致時,個體的外在行為表現形象與自我認同是相反的,於是內心衝突就獲得了越發強烈生長的溫床。
個體內心長期處於激烈艱難的心理衝突當中,而自身又缺乏自我調節與導引的能力,這個時候,就需要找心理諮詢。
第二,虛榮與過度自戀的結果,導致失去選擇善力的能力和自由。
在我《美人魚》那篇文字當中,曾提及自戀是分良性自戀與惡性自戀的。良性自戀可以從無到有的創造,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創造性現實匹配的認可;惡性自戀則不然。
個體自身不能創造或沒有發覺自我是擁有同等創造的能力的,於是就導致惡性自戀,關鍵詞「佔有」便出現了。
這就是收藏癖、戀物癖的成因之一。
譬如有些從不用鉛筆寫字的人,莫名其妙喜歡收藏鉛筆、橡皮,這樣的收藏無傷大雅,只要不害人害己就未必影響社會功能和人際關係。從這個角度分析,也能夠發掘出一些名人收藏家,喜歡收集古玩玉器,不惜擲以重金,卻並非是用於增值投資,僅僅是因為愛好。影片里的白骨夫人,吸了人血精魄後卻將自己的洞穴堆成了人骨堡壘。
其實有時候,我們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你聽說一件華美的寶藏時,你特別想要擁有它,但其實你連這寶藏的具體功用是什麼,你都未能全盤了解,也不管是否適合自己,不管是否傷人傷己……
只是一心想買回來束之高閣,哪怕是今後對自己沒什麼用,蒙塵不被問津也無所謂,在當下這一刻,有沒有思考過,那如此想要擁有的背後,隱藏的是是否正被鍍上了過度化自戀與虛榮的人格色彩呢?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這樣?
第三,對所有行為的反應,只源於對痛苦再現的恐懼。
白骨夫人曾說:「什麼叫身在地獄?」
「我就是地獄。」
當一個人遭遇重大心理恐懼之時,要麼就是消滅恐懼,變得強大,要麼就是索性成為恐懼,讓別人來恐懼自身。
前者選擇需要意志力堅韌修行修心,在挫折與磨難中逐漸成長變得強大。
後者,則是短平快,無需自我去克服恐懼面對恐懼了,我自己就是恐懼代言人。
白骨夫人的心靈深處同樣是有深藏的恐懼的,這樣的恐懼與內心的自我某種需求產生了強烈的衝突,繼而滋生出更大的恐懼。
白骨夫人再也不想為人,即便唐三藏一再說要度化她,她都寧死也要作妖,因為她已經把那種不被人類認可的恐懼演化成了自我的形象或精神符號,產生了「讓所有人都恐懼我,那便是我」的精神符號。
都說一個人一輩子只會真愛一個人,其它的後來者不過是那個心靈上的人的替代品或相似品。那其實也是一種對外尋求心理認同的模式,但畢竟後來者或許只是碰巧符合了個體認同模式,即被想像出來的模樣,而現實一旦發現差距,就會導致此類個體陷入一種糟糕的情緒當中。因為,ta接受不了這種認同模式的再一次崩潰。
所以,在影片里的白骨夫人放不下執念,一心想吃「唐僧肉」,即身為妖,又期冀著被人群認可,這樣的衝突藏在她的潛意識裡,以致於撕扯著她的靈識,一點一點,日積月累,吸再多的人血精魄也填不滿她心理創傷的「黑洞」。
影片里的白骨夫人吸人精魄之時,只看到自己的需求,卻從來都看不到別人的情緒的,諸如痛苦、無助、恐懼、疼痛……
當個體選擇了靠吸食他人的幸福,觀看別人的痛苦而生之時,就已經失去了選擇善力的自由度。
閱讀我的文字至此,會不會認為白骨夫人其實也是個可憐之人?
那麼,如何用心理密碼來破白骨夫人的命數呢?
1、身心靈的自由度決定了選擇善惡的能力的自由度。
A、選擇較好而不是選擇較壞的決定性因素在於認知:每個個體自從出生至今,都有一套自我構成善與惡的認知體系,若是體系在成長過程中發生了扭曲,那麼就需要一個專註於這個領域的人來一起工作,大家都要以發掘個體痛苦的深層原因為目標來認真負責的工作,提升認知正常平衡的百分比,才有可能使狀況得以改善;
B、認識到在何種情況下做什麼決斷,可以深思熟慮,但盡量避免優柔寡斷:人唯有在或者成為人,或者成為妖的中間自我矛盾衝突中才會出嚴重心理問題,就如同白骨夫人既想要做妖來杜絕為人的恐懼,又想被人認可,強調最討厭別人說她是妖。倘若想要做人,那就堂堂正正行人之事,言人之行;想要作妖也無不可,就堂堂正正宣稱自己是一個妖,那麼,極致的做自己,成為自己,只要這個決斷,你擔得起所言所行產生的多米諾效應,那又有何不可?其實西遊記5個修行者,只有唐僧是人,其它的都是妖,但都恪守本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做一隻極致的妖,這樣明亮的修行,可以避免痛苦扭曲來撕扯靈魂與人格。
C、能夠覺察到自我行動的背後,潛意識的需求是什麼,找到它發掘它良性改譯它:比如個體真實的需求是自戀和虛榮的滿足,而並非一定是佔有一堆對自己其實沒多大用途的「人骨」和「精魄」。解讀了這樣的需求,我們可以嘗試改譯它,通過別的方式來滿足,比如在某個領域發揮其所長獲得超乎常人的名與利,一樣可以讓自戀和虛榮的需求得到極大的滿足,只要不傷害別人,不把自己的需求構架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便是重新獲得善力的開始,選擇的自由度也開闊了。
2、拒絕非理性情感才能找到心路的方向。
那些非理性情感抉擇的人,通常是迫使人去做與自己真正自我發展格局相違背的事, 當「糖果」出現時堅定潛意識的聲音(當然前提是先學會探索與發現它),時間的延長與環境的轉變,往往容易逐漸改變一個人最初本真的信念,失去修行的「覺」,在各種活色生香的體驗中,逐漸迷失自我,變得麻木冷酷,甚至是無情。
所以,大聲對自己說三遍:「我現在不吃糖,因為這與我的發展規劃人生的格局背道而馳。不吃糖不吃糖不吃糖。」漸漸的,你會發現,在你的身邊有許多和你一樣把身心靈更多關注於個體規劃發展成長的人,而且很慶幸的是,你也是其中微渺但卻堅韌為自己夢想和行為買單的一員。
3、全面認識行為可能導致的後果,增強意志調控力。
誠如我們先前看到的那個糖果豢養孩子,長大以後,ta很容易一看到諸如「糖果」的誘惑便妥協,從而很容易放棄先前差點把自己都欺騙到的「初心」,本真的東西一旦迷失了,勢必會沉迷於短暫滿足的誘惑當中而忽略掉所言所行的後果,這個「忽略」是很自然發生的,幾乎已經從童年或過往經歷中成了一個條件反射的事件。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下一代的兒童教育中並不提倡物質獎勵大於精神獎勵來鼓勵孩子學習的原因之一。
當我們在面對誘惑時,靈台有清明的神識,理性邏輯優質全面的認知系統,從長遠考慮,當那顆糖果外表華麗的糖衣褪去之時,就是痛苦與追尋幸福人生規劃背道而馳的開始,那麼回到當下,可有靈光乍現,獲得醍醐灌頂的覺悟認知——再好吃的糖果也不要。
本期【心理門】解語:良善或許是一種能力,是為內心幸福種子澆灌助其發芽、成長、開花、結果的能力。幸福就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我們被人相待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個體的態度,當你良善對人,就事論事看世界,那麼至少這個世界大多數人也會良善的對你;你感恩際遇與磨難,那麼際遇磨難就會助你成長。就看你能否發現ta,亦或是發現了ta,是否給予照料和負責。「一念迷是眾生,一念覺則是佛。」也或許每個人的心裡也還住著一位白骨夫人,但,度ta成佛亦或是成魔,全在於心的覺悟力及時間。
??????
【心理門】為夏志伶注視者諮詢旗下原創有聲書作品,集情感、影視心聲、情商成長等多方面多視角分析的心理課。原創心理師主播夏志伶,「榕樹下」、百度名家認證重點作家,中科院醫學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專業研究生,快樂地寫很多書,集專欄作家+心理諮詢師+原創主播於一身的跨界傳播媒體人。
搜狐自媒體:夏志伶注視者諮詢
榕樹下app專欄筆名:夏志伶Daenerys志伶
微信公眾號:daenerysxiazl 預約諮詢助理qq號:3305737611
我的諮詢中心:注視者諮詢
我的有聲書?:「志伶之聲」電台節目【心理門】,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daenerysxiazl,或直接關注訂閱收聽優聽Radio或喜馬拉雅加V認證合作電台系列。
【此處心理文系夏志伶Daenerys志伶 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綿羊仔
推薦閱讀:
※美女媽媽攜女游日本,在迪士尼看一場幸福的煙花
※李自成行宮遊記
※川貴尋茶意未已,只願茶葉如初心
※全球十大必看展覽Teamlab,把酷炫又好玩的光影特效都承包了
※湘陰太傅祠遊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