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廣西「三月三」歌會

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

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歌節是民貿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區人民政府將三月三定為廣西的民族藝術節。2006年5月,壯族歌圩被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歷來以好歌善唱而著稱,而「歌圩」則是壯族民眾在特定的時間和場地里舉行的周期性、集體性、傳統性,以唱歌為主要內容的公共節日活動。歌圩為一年一度的唱歌聚會活動,古時以男女唱歌傳情、拋繡球結緣為主體。據史料記載,壯族歌圩形成於唐宋,盛行於明清。「歌圩」的緣起和形成,與壯族稻作農耕的生產周期和生活節奏有直接的關係。「三月三」歌圩,緣於祈求豐年,又為投入春耕大忙前行樂盡興鼓勁的活動。從其活動所表現的社會機能及文化現象來看,是以青年男女唱歌結緣活動為主體,都是出於對大地富饒和生育福祉的強烈願望。

壯族與古「百越」人有密切的淵源關係,本世紀初創製了壯文。壯族以農業為主,擅長種植水稻。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人口約15489630,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文山等地,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 、「僮」。解放後稱「僮」,1965年改族名為壯族。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1955年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 。1957年《壯文方案》被國務院批准,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自己的戲--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壯語叫「窩埠坡」;雙龍垌」。意為到田間或岩洞外唱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擇配為主要內容; 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唱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除農曆三月初三,春節、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滿月、喬遷等時節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趕圩路上歌逢對手時,也可形成臨時歌圩。

   「三月三」歌圩的來由有四種說法:一是,古時相傳唱歌可以樂神,可以消災除難,求得風調雨順,後來發展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二是,很久以前,有一對青年男女,從小相愛,他們很會唱山歌,談情說愛都是用山歌來表達,但因受到家人反對,他們不能結為夫妻,便雙雙殉情。青年們為了紀念這對堅貞的情侶,每年在他們殉情的日子,聚集起來唱山歌,並逐漸形成「三月三」歌圩。三是,唐代出了歌仙劉三姐,以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並揭露財主們的罪惡,因而財主們懷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時,派人斬斷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後世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四是,遠古時期,某家有三個很漂亮的女兒,上門求婚的人絡繹不絕,但父母都看不上。後來父親想了個點子——讓求婚的後生仔當場唱歌,誰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兒就嫁給誰。結果通過唱歌,三個女兒都找到了如意郎君。從此之後,唱歌成了一種求偶的形式,並發展成為歌圩。

「三月三」歌圩源遠流長,深深紮根在壯族和各族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成為男女老少都樂於參加的社交活動和審美活動,成為壯族傳統文化的鮮明表徵,並在現實生活中發揮其固有的社會功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月三」歌圩是歌唱活動社會化的集中表現。歌謠在壯族人民中的產生、傳播和應用,也可以說是他們的第二種語言,即詩歌化了的藝術語言。善唱歌者被視為聰明才智的標誌,博得大家的尊崇而享有聲譽,形成了一種社會風尚,是歌唱活動社會化的集中表現,並成為聯結民族群體及與各民族交流的精神紐帶。

   「三月三」歌圩是民間文藝的自然載體和寶庫。歌圩活動以青年為主體,以唱歌為載體,開展社交,連情結緣,同時也是民眾進行賽歌賞歌的藝術創作活動,還有拋繡球、搶花炮、演壯劇、舞龍舞獅、鬥牛、鬥彩蛋等文體自娛活動,是一種綜合性、多功能的民族民間文藝的全面展示及活態傳承。

   「三月三」歌圩是求知愛智和社會教育的大學堂。在歌圩活動中,人們相從而歌,不僅是交朋結友、聯絡感情、施展才智、愉悅身心的需要,也是出於求知愛智及其實用價值的需求。由於壯族先民在上古時期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字,人們只能憑藉發達的語言功能口耳相傳,通過易於掌握和便於記憶的韻律結構和歌唱形式,並按照約定俗成的聚會慣例及活動儀規來進行思想交流,傳播民族文化知識,由此而造就了歌唱的社會化、教育審美的歌化,從而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群眾從中自覺接受教育,通過實踐來不斷提高歌藝才智,激發求知愛智而「能通今博古」。由於壯族把能歌善唱視為聰明才智的標誌,歌圩活動也就成為進行社會教育的大課堂。

   「三月三」歌圩是自由婚戀的傳統領地。壯族的傳統婚姻,歷來盛行「男固可以娶妻,女亦可娶夫」的婚俗,反映了男女平等的觀念和婚制。歌圩便是自由婚戀的傳統領地。正是由歌圩活動造就並傳承的崇尚男女平等、追求婚姻自由的觀念,敢於向封建禮教抗爭的精神,使歌圩成為青年男女守望和寄託的精神家園。在今天社會主義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中,仍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三月三」歌圩是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歌圩作為壯族傳統節日,其活動具有群眾性和社會性的特徵。廣西自古是多民族聚居地區,而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歷來都有好歌善唱的習尚,各地一年一度的歌圩節,都有各民族群眾參加對歌、搶花炮、拋繡球等活動,成為同享共樂的節日盛會,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歌仙劉三姐的故事,就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正是歌圩這個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塑造了歌唱神聖化的藝術典型—歌仙劉三姐,而劉三姐的優美歌聲,讓世界認識壯族,嚮往廣西。

據了解,在南寧、柳州、百色、河池、崇左、來賓、欽州、防城港等市的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一些漢族地區, 農曆「三月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米飯,染彩色蛋,殺雞宰鴨,喝酒慶賀,採取不同方式歡度這個節日,還是比較隆重的,有些地方比過春節還隆重。

   特別是在壯族地區,「三月三」節形式最多樣、內容最豐富、氣氛最隆重、特點最鮮明。每到這一天,壯族男女像趕圩一樣匯聚山坡上對唱山歌,抒發自己的情感;一些地方的群眾用唱山歌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宣傳科普知識,交流生產技能,歌唱美好的生活等。除唱山歌外,有的地方還開展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如搶花炮、打銅鼓、拋繡球、打扁擔,舞龍、舞獅、舞春牛、演壯戲、師公戲、採茶戲等。一些地方政府也積極引導和支持「三月三」歌節活動,利用歌節舉辦經貿交流活動,滿足了當地群眾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需要。

   「三月三」歌圩普遍流行於壯族地區,其中尤以紅水河、左右江流域最為常見,百色、田東、田陽、平果、凌雲、德保、靖西、天等、崇左、寧明、龍州、憑祥、馬山、都安、大化、巴馬等縣(市、自治縣)相當流行。每場歌圩人數少則幾百人,多則數千甚至數萬人。

從2014年開始,「壯族三月三」廣西全體公民放假兩天。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2015年「壯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通知指出,2015年「壯族三月三」期間,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放假時間為4月20日至4月21日。各地各部門要組織引導開展好今年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辦成民族和地方特色濃郁的群眾性節日。
推薦閱讀:

廣西貴港葉氏墳
【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中共廣西省「一大」舊址
廣西資本運作五字歌
廣西蛇王--李勇
食色生死,在柳州

TAG:廣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