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_錢文忠解讀《三字經》_第二講

http://www.tudou.com/v/3jvCQmYIeBg/v.swf

《三字經》共1000多字,自南宋問世以來,已有700多年歷史,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經》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經典啟蒙讀物,即使在今天,也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功用。

第13節:第二講 昔孟母,擇鄰處(1)

  第二講昔孟母,擇鄰處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昔:過去。孟母:孟子的母親。擇:選擇。鄰:鄰居。處:住處。子:兒子,此處指孟子。機杼:織布機上用於穿引緯線的梭子。竇燕山:指五代末年的竇禹均。因他祖居薊州,鄰近燕山,故稱。  義方:指做人應該遵守的規矩法度。後指家教。  俱:都。  揚:傳揚。  養:養育。  過:過錯。  嚴:嚴格。  惰:失職。

  孟子的母親為什麼要三次搬家,擇鄰而居?竇燕山是什麼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負有什麼責任?老師又應該怎樣和學生相處?《三字經》在"教之道,貴以專"之後,緊接著又是四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就是"孟母教子"的故事。

  "昔孟母,擇鄰處"這六個字,以另外一種說法而聞名,就是"孟母三遷"。"孟母三遷"出於西漢劉向的《列女傳》,這本書講歷史上各種偉大的女性,而"孟母三遷"這個故事也在裡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孟子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貧寒,所以只能住在一個城外的破房子裡頭,這個破房子正好在墓地旁。由於經常有人出殯,辦喪事,小孟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從小就學人家哭喪。他沒事就哭,學各種各樣的喪儀,這當然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中急在心裡,怎麼辦呢?竭盡所能搬家。搬到哪裡呢?搬到市集上,搬到商業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個肉鋪,天天要殺豬賣肉,天天要剁肉。小孟子沒事幹,又學著肉鋪夥計天天也在那裡剁肉,然後學人家討價還價,變成了一個賣肉的小孟子。孟母當然更著急了。更何況,當時人們還是看不起商人的。孟母咬咬牙,再搬家。這對於一個生活很貧寒的家庭來講,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孟母這一次搬到一所學校的附近,弦歌不絕,書聲朗朗。孟子受到了學校的熏染,從此開始學打躬、作揖,因為這是師生之間的規矩。又憑耳朵聽在那兒學著背書,言行也變得彬彬有禮。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明,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接下來"子不學,斷機杼"是什麼故事呢?小孟子長大了,要讀書去了,但是孟子畢竟還是個孩子,自然有童心,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環境。

第14節:第二講昔孟母,擇鄰處(2)

  文忠寄語他經常逃課。孟子感到讀書煩,所以經常不去上課。有一天,小孟子聽著聽著課覺得沒勁兒,於是就逃回來了。孟母正好在織布。那個時候孟母主要靠織布、賣布來維持生活。孟母看見兒子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就意味著馬上就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無數個夜晚的辛勞就白費了。孟子是個好孩子,非常孝順自己的母親,就跪下來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就告訴他:"讀書、學習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就像我織布,我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後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才可以做被單。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像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怎麼能夠成才呢?"孟子受到了母親的教訓,從此以後,專心致志,一心向學,後來成為一代亞聖,成為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這就是《三字經》中"孟母教子"的故事。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父親是一家之主,婦女的地位很低,甚至大多數婦女都不識字。那麼,教育孩子當然首先應該是父親的責任。但是,為什麼《三字經》在提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卻是先講孟母如何教子,而不是先說父親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我想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像我以前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一系的思想,所以到舉例子的時候,總要首先從孟子那一系來舉,就舉這個亞聖是怎麼培養出來的例子。不巧,孟子從小父親就去世了,父親並沒有對孟子的教育、孟子的成長產生多大的影響。孟子是在他母親的教育之下開始做學問,開始成為亞聖的人生旅程。所以用孟母來作例子。

第15節:第二講昔孟母,擇鄰處(3)

  另外一個原因是,也許母親並沒讀過書,也許母親連字都不識,但母親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親是一個孩子最早的老師,更是一個孩子終生的導師。在中國傳統社會當中,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很少,大量的女性,甚至包括一些名門望族的女性,很多並不識字。我的老師季羨林先生的母親就是不識字的。但是,每當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季先生也好,胡適也好,很多大學者也好,首先想到的卻都是自己的母親。儘管在傳統社會當中母親一般都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但是,對孩子道德的養成,對一些生活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人格的養成,母親的作用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母親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更是孩子終生的導師。

  我們常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終其一生的。那麼,父親應該對教育孩子負什麼責任?在孩子的成長之中,父親起了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

  《三字經》接下來講的是一個比較冷僻的故事,"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又是四句。竇燕山,是五代時期的人,是歷史上一個真實的人物。他出身於富豪人家,非常有錢。但是,年少時的竇燕山為人不怎麼樣,雖然很有錢,卻經常恃財傲物,不僅小心眼,還見不救。年到三十,膝下依然無子。有一天他夢見自己的父親,父親教育他:"你現在這樣的為人處事,這種做法和行為舉止是不對的,你應該改過。你應該樂善好施,多做好事。"醒過來以後,竇燕山領受了父親的教誨,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仗義疏財,修橋鋪路,濟難扶困,變成了名甲一方的一個好人,一個善人。不久以後,就有了五個兒子。按照傳統的說法,年過三十才有子,幾乎就是中年得子了。竇燕山牢牢記住自己的教訓,嘔心瀝血地去教育這五個孩子,後來三個中了進士,兩個中了舉人。這就是"五子登科"這個成語的來歷。

第16節:第二講昔孟母,擇鄰處(4)

  《三字經》覺得僅僅講"五子登科"的故事還不夠,接下來就是非常有名的六個字,"養不教,父之過。"養,養育的意思,做爸爸的,不能光把孩子生下來,而不教育他。你只管生他,只管養他,但不去教育他,那就是當父親的過錯。從歷史上,可以找到一正一反的兩個故事,來說明這六個字。漢宣帝的時候,有叔侄兩個人,一個叫疏廣,一個叫疏受。疏廣是叔叔,疏受是侄子,叔侄兩個人都當了比較大的官,一個是太子少傅,另一個是太子太傅,都是教育太子的大官。他們教育完太子以後,叔侄兩個覺得應該告老還鄉了。皇帝為感謝他們對太子的教育,就賞賜了他們一大筆錢。這叔侄倆回到老家以後,按照傳統觀念,該給孩子準備好多財富,留下好多錢,好多動產、不動產。但是,這叔侄倆很奇怪,怎麼奇怪呢?回去以後沒看見他們有這個動靜,只看見他們兩人經常在村裡舉辦宴席,請自己的一些親友,請村裡的孤寡老人,請附近那些沒有人去關心的、比較貧苦的人來赴宴,白吃白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皇帝賞賜的錢像流水一樣地在花。疏廣和疏受都有孩子。孩子們看著不敢說,但是心裡擔心:"你們這麼折騰的話,拿什麼留給我們呢?"就托族裡的長老去跟疏廣、疏受打招呼:"這麼花錢,孩子將來怎麼活?這樣花錢,給孩子留下什麼呢?"疏廣、疏受就跟長老講了這麼一段話:"我們做父親的,怎麼會不愛自己的孩子?我們怎麼不知道該給孩子留點東西呢?但是,我們疏家已經薄有田產,如果孩子勤勞一點、刻苦一點的話,是不會比別人過得差的。我們把那麼多錢留給他們,只能使他們變得懶惰,變得依賴,從小錦衣玉食,消磨鬥志,對他們恐怕沒有什麼好處。"這個長老把疏廣、疏受的話傳給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孩子一下子領悟到父親深意所在。

第17節:第二講昔孟母,擇鄰處(5)

  在現代社會當中,人們也會經常考慮給孩子留點什麼。孩子還很小,就琢磨著他將來要結婚,先把房子給他買好吧。孩子剛剛進入大學,就琢磨著給他買輛車吧。但是,在傳統中國有一句話:"遺子千金不如遺子一經。"留給孩子千兩黃金,不如留給他一本經書。當然,"遺子一經"這句話不能刻板地去理解,是指留給他知識。與其留給他千兩黃金,還不如留給他一種安身立命的知識,給他創造一種受教育的機會。應該培養他對學習的渴望,和對學習的依賴,而不是對財產的依賴。

  文忠寄語

  父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必須和母親共同承擔教應該培養孩子育孩子的職責。當然,父親的教育功能和母親的教育功能終對學習的依賴,而不是對財產的依賴。究還是有所區別的。我相信,父親是一個孩子成長以後,終究能夠理解的榜樣。一般而論,父子感情比較緊張,母子感情很親近。但是,當一個人成長起來以後,他往往會想起自己的父親。

  父親往往就是孩子無形中的榜樣,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親的所有思想都是正確的。那麼,對於父親的教誨,是不是無論對錯統統都要接受?如果父親的觀點是錯誤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呢?

  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漢宣帝的時候,有一個御史大夫,類似於今天的監察部部長,叫陳萬年。他也愛自己的孩子,也願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謹小慎微,溜須拍馬,誰都不得罪,看到皇親國戚,看到政要就竭盡討好之能。他的兒子陳咸,卻是一個剛正不阿、仗義執言、執法如山的官員。兒子也是一個官,但官沒他爸爸那麼大,經常得罪人,不避權貴。父親當然愛兒子,陳萬年怎麼會不愛陳咸呢,所以他也擔心:"你小子這麼弄下去,將來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看你得罪那麼些人,還好有我在。我人緣好,位置高,還能罩著你,但我總有走的一天,我走了以後你怎麼辦?這不是要被人整死嗎?"所以,有一天晚上,他下定決心找兒子談談。古時父子之間的規矩很嚴,陳萬年年紀很大,躺在榻上,兒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風後,隔著一個簾。父親在裡面說話,兒子在外面聆聽父親的教誨。陳萬年就教育他:"你應該像我一樣,圓滑一點,變通一點,要明哲保身。"嘮嘮叨叨一番車軲轆話。陳咸站在那裡也累了,"撲通",頭就撞到屏風上。這就把陳萬年給惹火了:我好心好意在這兒通宵地教育你,你卻在那兒打瞌睡!爬起來,舉起拐杖要去揍陳咸。古人有說法,"小杖受,大杖走"。這也是儒家的規矩。儒家並沒有說父親要打兒子,兒子只能被打死。儒家的說法是,輕輕地打你就熬一熬,狠狠地打兒子是有權逃的。陳咸扭頭就跑,跑的時候扭頭扔下一句:"你問我為什麼打瞌睡,我告訴你,你要說的話我都懂,無非是讓我像你那樣溜須拍馬嘛!"

第18節:第二講昔孟母,擇鄰處(6)

  這兩種教育方針,都是父親教育兒子,兩個父親也都深愛著自己的兒子,可是哪種好呢?雖說"養不教,父之過",但是父親到底應該教給孩子什麼,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正確的教育,可以讓孩子更加尊重父親,而錯誤的教育,只會使父親失去自己的威信。那麼,教育孩子的責任,除了父母之外,還有誰很重要呢?

  教育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人終究要走進社會,要離開父母,去接受更完備的教育。那麼,這又是誰的責任呢?老師。所以《三字經》接下講的是,"教不嚴,師之惰。"不嚴格地進行教育,是老師的過錯。惰,有疏忽、過錯的意思,並不僅僅是懶惰的意思。不是說教不嚴,就是老師偷懶。而是說,教不嚴就是老師的過錯。

  如果我們要從歷史上找出故事來說明這六個字的話,那就太多了。我找一個皇帝家的老師來說明這個問題。朱元璋奪取了元朝的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沒受過什麼教育,但當了皇帝以後,就很關心皇子的教育,滿世界找有學問的人,到皇宮裡教他的這些龍子龍孫。終於找到了一位,叫李希顏,一代名儒,教書水平很高。這個老師,非常嚴格地來教育這些龍子龍孫。他完全以一種嚴格的態度,來履行自己的教師職責。嚴格到什麼地步?他居然揍龍子龍孫,這些皇子上課不好好聽講他就揍,打得皇子嗷嗷叫,痛得受不了。也許大家會說,這個老師太野蠻了,皇子你還敢揍?但李老師照打。朱元璋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裡說:"這書沒法念了,這老師把我給揍的,都快揍死了。"朱元璋當然就火了:"這還了得,敢打我的孩子?"就準備治李希顏先生的罪。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就勸朱元璋:"這是你不對。"她就問那個孩子:"老師為什麼揍你?""我不好好背書。""那你不該揍嗎?"馬皇后就跟朱元璋講:"李先生這是以聖人之道,以一種非常嚴格的態度來教育我們的孩子,也是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慮,我們應該感謝李先生,怎麼還能責怪他呢?"朱元璋一下子明白了馬皇后的話有道理,不僅沒有治李希顏先生的罪,反而對他非常尊敬。李先生退休的時候,朱元璋專門賞賜了紅袍。雖然李先生的官並沒有那麼大,並不見得可以穿這樣的服飾,但還是賞賜了紅袍,同時賞賜了大量的錢財,讓李老師告老還鄉。

第19節:第二講昔孟母,擇鄰處(7)

  在封建社會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權威,為什麼一個教書先生竟敢責打皇子?而貴為皇帝的朱元璋,為什麼會對一個教書先生如此禮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教師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在傳統的中國,老師是什麼地位?在傳統的社會當中,孩子正式入學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磕頭,因為這是至聖先師。孩子要向一個牌位磕頭,上面寫著"天、地、君、親、師"。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祖父母。接著天地君親,第五個就是師。這就是老師的地位。

  在1905年中國廢除科舉制度之前,私塾門口一般都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四個字:"溺愛免送"。如果你要溺愛你的孩子,拜託,你別送來,我不教。這是中國傳統的師生關係,即便貴為帝王,也得懂得這個道理。清朝,皇子入學就很有講究。大家看宣統皇帝溥儀的回憶錄,他去讀書的時候,會找一些同宗的人陪。為什麼要請親貴陪伴?就是讓老師罵的。因為老師必須教訓你,你不好好讀書,小動作不斷,要罵你。但是,你是皇帝,不好罵。然而,老師總得指桑罵槐吧,總得教訓你吧。怎麼教訓呢?就找小皇帝的幾個叔伯兄弟作陪,儘管也都是貝勒、貝子,但總還可以指著罵罵,但是,他不能罵溥儀。比如罵一個貝勒:"你看你,上課不好好聽,動手動腳,言語輕浮,你像個什麼樣子啊?"其實是溥儀在動。那個叔伯兄弟並沒有動,正好好地在聽老師講課,但是他得替皇上挨罵。這是一套制度。這也就是說明了,在中國的傳統當中,老師必須嚴格教育學生,連皇上也不能例外。

第20節:第二講昔孟母,擇鄰處(8)

  "教不嚴,師之惰",不僅強調了老師的責任,同時也強調了老師的尊嚴。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師道尊嚴"。但是,這种師道尊嚴,會不會使有些不合格的老師有恃無恐,誤人子弟呢?

  有些老師也不那麼合格,那的確是有的。魯迅先生就舉過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有一個老師教孩子讀《論語》,讀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學生一下子就暈了,什麼叫"都都平丈我"?學生問什麼意思。這個老師比較蠻橫:"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麼多?"這個學生很小心地問:"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記錯了?""老師怎麼會記錯,就是"都都平丈我"。"但原文是什麼呢?"鬱郁乎文哉"。這位老師是個白字先生,"鬱郁"他不知道怎麼看成"都都"了,"乎"看成了"平","文"看成了"丈","嗚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所以,老師居然就把"鬱郁乎文哉"讀成了"都都平丈我"。這樣的老師,毫無疑問是不合格的。

  儒家文化十分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但是,為人師表者,未必都合格。那麼,我們現代人,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問題?傳統中的師生關係,是不是完全過時了呢?中國傳統的師生關係的優缺點,我們還沒有好好地反思過,長處在哪裡?短處在哪裡?有些短處是很明顯的,比如體罰,這個在今天是應該予以批判的,不能繼承下來,現在的老師絕對不能對孩子施以體罰。但是,老師的嚴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對了?是不是老師就可以縱容孩子了?我想,時代進步了,老師應該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學內容教給孩子。孩子還是應該以一種尊敬老師的心態,刻苦學習的心態,從老師那裡領受知識和教誨。現在,好多教師對孩子不敢嚴格要求。因為好多家長未必理解老師,怕嚴格要求委屈了孩子。家裡就這麼一個獨苗,

  文忠寄語

  就這麼一個寶寶,實在捨不得,動不動就對老師興師問罪。應該以一種尊敬老師、刻苦學習當然,我還是要強調,傳統的教育有它的毛病,我們不能繼的心態,領受知識承。但是,傳統的教育難道就一點道理都沒有了嗎?難道"教和教誨。不嚴,師之惰"不對嗎?自然,老師自己也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種敬業的精神來履行自己的職責。那麼,孩子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來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領悟教育呢?這是《三字經》接下來要講的又一個重大問題,請聽下一講。


推薦閱讀:

《三字經》解讀之十八
無齋主人解讀《三字經》(01)
《三字經》全文解讀 圖文並茂
圖文並茂《三字經》
《三字經》10個最經典的典故,永久收藏,受用一生

TAG:解讀 | 《三字經》 | 百家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