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聖解(四十二)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①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②知其白,③守其黑,④為天下式。為天下式,⑤常德不忒。復歸於 無極。⑥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⑦朴散為器,聖人因之,則為官長,⑧故大制無割。⑨
【注釋】
①王弼曰:「雄,先之屬;雌,後之屬也。知為天下之先也,必後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也。」宋常星曰:「雄雌二字,不可概 於一端,天下萬物,皆有雄雌之理;天下萬事,皆有雄雌之道。雌者,陰也;雄者,陽也。陰主乎靜,陽主乎動。」其說是也。
谿,景龍本作「蹊」,景福本作「溪」,敦煌本作「奚」,下並同。
②羅振玉曰:「為天下谿,敦煌本無此句。」朱謙之謂:「遂州本亦無。」王弼曰:「谿不求物,而物自歸之,嬰兒不用智,而合自然之 智。」蘇子由曰:「譬如嬰兒,能受而不能用也。」憨山曰:「嬰兒,柔和之至也。」王純甫曰:「嬰兒,言其和也。」宋常星曰:「嬰兒動靜無 心,皆有自然之道。」
③易順鼎曰:「按此章有後人竄入之語,非盡老子原文。《莊子·天下篇》引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 辱,為天下谷。』此老子原文也。蓋本以『雌』對『雄』,以『辱』對『白』。辱有黑義。儀禮註:『以白造緇曰辱。』此古義之可證者。 後人不知『辱』與『白』對,以為必『黑』始可以對『白』,必『榮』始可以對『辱』,於是加『守其黑』一句,於『知其白』之下,加『知其榮』一 句,於『守其辱』之上,又加『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四句以葉黑韻,而竄改之跡顯然矣。此自周至漢古義,而 彼不知,其顯然者一也。『為天下谿』,『為天下谷』,『谿』『谷』同義,皆水所歸。『為天下式』,則即『溪』『谷』不倫,湊合成韻,其顯 然者二也。王弼已為『式』字等句作注,則竄改即在北魏之初,幸賴《莊子》所引,可以考見原文,亟當訂正以存真面目。」茲從通行 本,錄此以供考證者用。
馬敘倫曰:「易說是也……古書『榮』『辱』字,皆『寵、辱』之借,本書上文『寵辱若驚』,不作『榮辱』,亦妄增之證。然《淮南·道應訓》已引:『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則自漢初已然矣。」
蔣錫昌曰:「按易說是。四十一章『大白若辱』,『白』『辱』對言,此文應作『知其白,守其辱』之證也。」
高亨亦認為然,兼采易、馬說而補正之,除意同者外,其易、馬未及者有:「……『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朴』,意(忄旨)相同,人性未漓為 嬰兒,木質未散為朴,間以『復歸於無極』一句,則與嬰兒及朴不類。《淮南·道應訓》引《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又引《老子》曰:『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而未引『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句,蓋淮南所見本無此句也。且所引『知其榮,守 其辱』,原作『知其白,守其辱』,今作『榮』者,妄人依誤本《老子》改之也。」
叟案:辱,《廣雅·釋詁·三》:「辱,污也。」《左傳·襄三十年》:「使各子辱在塗泥久矣。」此「辱」即「污」也。《素問》、《黃帝內經》、《氣交變大論》:「黑氣乃辱。」故辱有黑義。(黑辱),《玉篇》:「垢黑也。」故(黑辱)有黑義。四十一章「大白若辱」,河上公、王弼、景龍本作「辱」,傅奕、范應本作「(黑辱)」。范曰:「(黑辱)音辱,黑垢也。古本如此,河上本作『辱』。」足證「辱」、「(黑辱)」義通也。按易說改正,文極簡古, 義極樸質,遠勝增文矣。故從之。
④宋常星曰:「天下萬事萬物,皆有白黑之理,不可以白黑二字,專指二色言之也。」
呂吉甫曰:「白於色為受采,於物為明,於行為金,於數為四。黑於色為不受染,於物為晦,於行為水,於數為一。」其所言「黑」, 亦通於下文之「辱」。
⑤為天下式,景龍本無此句。魏稼孫曰:「為天下式,『谿』、『谷』二句重,此句不重,蓋脫。御注三句皆重。」
⑥得,景龍本作「德」,古字通。忒,差也。敦煌本作「貸」。章炳麟《新方言》曰:「《月令》註:『不貸,不得過差也,「貸」本作 「忒」。』」無極,天玄子曰:「無極即道。」
⑦德,景龍本同上文作「得」。樸,景龍、景福二本作「朴」,下「模」字同。御注作「樸」。此從王弼本。《史記·文帝紀》:「示敦樸為天下先。」敦樸,即敦樸,古通用。樸,老子藉以喻道也。
⑧景龍本作「朴散為器,聖人用為官長」。文簡古,此從通行本。王弼注云:「朴,真也。真散則百行出,殊類生,若器也。聖人 因其分散,故立為官長。」俞樾據此,謂「用」當作「因」,王所見本,當為「因」,茲從改。
⑨景龍、敦煌二本作「是以大制無割」。河上、御注、景福及今通行本作「大制不割」。古王本、傅、範本作「無割」。易順鼎曰: 「『不割,當作『無割』,王注云:『以天下之心為心』故無割也。』足證王本作『無』。《道應訓》作『大制無割』,此作『不』者,後人因下文 有方而不割之語改之。」呂惠卿曰:「朴者真之全而物之渾成者也,渾成未為器,則無施而不可。……若夫抱朴以制天下者,視天下之理。猶庖丁之解牛,遊刃有餘地,何事於割哉?」斯言得之。
總闡「四三聖教」玄要第一
老子於上章示以聖人修道五善法門,以為行道之準則;唯聞道行道不易,而守道尤難;守道無離,方為要妙。故孔子一則曰:「朝聞 道,夕死可矣。」再則曰:「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道不可須臾離,則貴知有所守。守而無離,守而勿失,守而行之,行而成之,方與 道合,而得證道矣。所謂「四三聖教」者,乃本章「三知三守三為三複」之大道玄要也。道體虛無,不可言說,故舉事為喻以譬之,俾世 人之易曉也。
夫道之為物,如環之無端,圓成無礙。物不可極,極而復反。有無(陰陽)相對,亦復相涵相合,相生相反,相反相生,相生相成,相成 相剋,相剋亦復相成。凡百事物,莫不相對而相為因果者也。故聖人之於天下也,欲成之於此者,必先事之於彼;欲得於正者,必先守 諸其反;正行反反,反行常正;亦猶欲得其果者,不先為之於其因,而能有得者,未之有也。且正正為反,反反為正,乃自然之公律也。此 老子「用反原理」與「反用原理」秘義之所根。本章「聖人三守玄要」之開示,亦即基於此一原理而建立也。
聖人修道行道,固須先明三守而篤實踐履之,然於三守之前,尤須能明三知;三知之後,尤須能明三為;知之於此,而守之於彼;明之 於彼,而為之於此;一以貫之為用,方為要妙。所舉雖僅「四三聖教」,推而廣之,萬事萬物萬理萬行,莫不然也。
知其雄,知其白,知其榮,此三知者,聖人之大知也,所以明白四達,朗照天下,洞燭萬類,前知後知,而無或遺也。守其雌,守其黑, 守其辱,此三守者,聖人之大守也,所以柔弱自處,愚昧自全,卑下自居,光而不耀,仁常不仁,順物委蛇,不與世競,與時偕行,而應化無 窮也。為天下谿,為天下式,為天下谷,此三為者,聖人之大行藏也。聖人道超天地,智周萬類,德冠群倫,學絕今古,而能卑下自持,藏身 於虛,應物而無傷也。復歸於嬰兒,復歸於無極,復歸於朴,此三複者,聖人之大休歇處也。以嬰兒為法守者,中和之至也;以無極為法 守者,虛無之至也;以素樸為法守者,全真之至也。斯乃返本還元,復歸於道也。能全斯「三知、三守、三為、三複」之「四三聖教」,而行 於天下。則自能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肆應萬事而不失,化行萬世而不名。因物自然,與時推移,無作無為,行乎天道,而 合於天理之固然矣。故曰:大知無知而自知,大守無守而自守,大為無為而自為,大復無復而自復。是以老子終之曰:「大制無割。」夫大 道渾全,圓而不方,無善無惡,無成無毀,無彼無此,無分無合;若割,久矣其細也夫!
夫曲則全,反則成,此天道也。就雄雌而言,非純指雄雌之為物與性也。凡無與敵、可雄視於天下者,皆可目之為雄,反之則為雌。 故推而衍之,則尚可得數法則以為世守。嘗試言之曰:知其強,守其弱;知其剛,守其柔;知其尊,守其卑;知其貴,守其賤;知其大,守其 小;知其多,守其少;知其難,守其易;知其進,守其退;知其先,守其後;知其福,守其禍;知其利,守其害;知其得,守其失;知其有,守其 無;知其實,守其虛;知其正,守其反;此」十五守」者,無莫非不可或違之天道也。推而至於無窮相對之理事,亦莫不皆然。余故曰:老 子以守反為教,而以用反行反為道。是故天下人皆欲者,我獨不欲;天下人皆爭者,我獨不爭;我獨異於人,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以人天 交歸也。
參證章旨第二
本章主旨,全在教人以「三知」為三大前提,以「三守」為三大綱領,以「三為」為三大功夫,以「三複歸」為三大道樞。就儒門言,「三 知」屬於道問學之事,「三守」屬於尊德性之事,「三為」則屬於自處卑下與「反地」之事。而「三複歸」則屬於上超聖域而與道合一之事。 二千餘年來,對於「復歸」二字,多懵懂含混過去,以其全系修持「聖功」「道功」「神功」之過程與境界,於功夫修持,未入門或入門而未透 關者,概無法心領神會。以凡過來人,確能實知修聖功者,自有其聖化歷程與最後境界;修道功者,自有其道化歷程與最後境界;修神功 者,自有其神化歷程與最後境界。唯此中三昧,只能與功夫過來人道,而不能與文字漢言也。蓋文字漢既未入門做功夫,自不能體、不 能信,亦不能通,更不能化,豈可望其能有驗有證哉?
雄雖強,天下之伏雄者唯雌;雌雖弱,天下之役雄者唯雌。雌雖靜以自處,天下之就雌者為雄;雌雖後而不先,天下之歸雌者為雄。 汝為雄乎,為雌乎?當知所以自取矣。以其如此,故能為天下谿。既能為天下之谿,故能常德不離,而復歸於嬰兒。嬰兒一團天理,一 任天真,渾全無缺也。
知白守黑,知之易而守之難。黑白,非指色言,乃近取譬也。晝夜明暗、美醜善惡、是非進退、利害得失、禍福成敗、長短高下、曲直 方圓,無不可以黑白之理喻之也。凡世之所貴所好所趨者,白也;凡世之所賤所惡所避者,黑也。世人皆貴取白,老子獨貴守黑。守其 黑,黑中生白,而黑復返白;守之於此,則生之於彼;守之於此,亦復成之於彼。居天下之反,處眾人之所惡,不求歸而天下自歸之。猶 海不求水,而水自歸之;谿不求物,而物自歸之也。以其虛己以待物,復自居其惡,以善讓人;自居其害,以利讓人;自居其禍,以福讓 人;自居其失,以得讓人;長短高下,曲直方圓,進退成敗,凡百事物,莫不如之。是以故能為天下式。既能為天下式,則常德不忒,而復 歸於無極矣。無極者,天地未形,萬物未生時之象也。
知榮守辱,理亦如之。榮為上,辱為下,欲榮者務高,守辱者務卑;欲榮者尚華,守辱者務實。知其位高身危,則自處卑矣;知其華而不 果,則自務實矣。辱生於榮,榮反為辱;榮亦生辱,辱反為榮;故知榮之將反,何若守其辱?守其辱,為天下谷。谷虛而善盈,無而善用,故為 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既足,復歸於朴。朴者,質也、實也、全真也、無名也。道為無,名朴。故復歸於朴,亦即復之於道之始也。
嬰兒,人成形之始也;無極,萬有成形之始也;朴,物成器之始也。三者皆喻道之初,復於此三者,返本還元,歸根復命,復於道之 始也。萬象萬殊,萬事萬理,無所窮極;故必歸之於一,復之於無,簡之貫之,統之化之,所以務本守母也。故治天下理萬民者,必盡功於 致虛極,守靜篤,因以觀萬物之「復」。復之於一,獨立不改,則可執一御萬;復之於無,清靜無為,則可因無御有;執一而後能無不執,無 為而後能無不為。莽莽蒼蒼,林林總總,若不歸之於一,復之於無,復何以守之哉?無為之為,斯為善行;不言之教,斯為善言。故由朴 散為器,聖人因之為官長,是則執簡御繁,握本治末,使物各遂其所生,器各盡其所用,百姓各順其性,而皆自然。故萬象萬殊,其理則 渾然不二,故曰「大制無割」。大制無割,猶言「大道無分」也。如何知之、守之、為之、復之、歸之於道,則全屬聖教功夫中事矣。
推薦閱讀:
※世界越來越多元,道德的觀念也各不相同 | 我們需要了解關於道德的含義
※如何看待知乎大Vblack槍騎兵的山東聊城侮辱婦女案回答下的評論?
※知乎上為何這麼多討論貧窮和說自己窮的人?
※申請了助學金後有罪惡感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