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走進老子的清涼國:得失看淡,榮辱不驚

那個夏日,酷熱當頭,臨時辦公地點的空調機又壞了。且將一片酷暑和喧嘩拋將一邊,在一方臨時的辦公桌上忙完案頭事務,抽出老子的《道德經》品讀起來: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若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只是看到這段文字,心間的山谷便已經清風徐徐、清泉潺潺了。

復命,歸根,知常,虛極,靜篤——這其實就是清醒理性的認識自己,定位自己,把握自己。只有如此,才能去妄念,少慾望,不虛火,繼而虛室生白,靜定生慧,內心安頓、篤定、澄明,狀態謙遜、樸厚、穩健。

人生路上常常是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如同哲學家所說的:人們原本想著進入此世界,卻往往發現最終進入了彼世界。這裡面,有自己的選擇、取捨,更有外力的不可推測、世事的難以預料。必然里潛在著多少偶然,偶然里又埋伏了多少必然——牽引著你走進了這一條路,而不是那一條路;牽引著你從某一個路口拐彎,上了另一條岔道,而沒有沿著眼前這一條道徑直走下去。

中途拐彎的,就是放棄嗎?如果是為了更豐富更精彩更自由的人生方式,如果是為了更創意新鮮的突圍而出,那麼知道在哪裡拐彎、並且毅然轉向的人,就代表了一種理性的選擇智慧,一種開拓意識和大膽嘗試。

一條道走到黑的,就是堅守嗎?如果只是因為一種慣性而滑行,如果只是因為沒法主動選擇而無奈、被動的壓抑和忍受,那就只能是因循守舊,麻木冷漠,隨波逐流。真正的隱忍與承受,不等於心有不甘的默默忍受,而是包含了擔當的魄力,未來的規劃,心智的淬鍊,努力於無聲處、隨時做好準備的智性與冷靜。

復命,就是黑格爾的否定之否定,就是王國維的做學問之三重境界,就是從最初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中間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最終的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已讀出了山水的真義;就是萬變不離其宗,匹夫不可奪志,就是本性不移,本色不褪,就是活出自我,修己安人。就是從一路上不斷地做加法,到主動有取捨地做減法,就是去偽存真,刪繁就簡,大處落墨,就是更簡單,更真誠,更樸素,更自由。

正如旅行,是為了更好的回來。想必人們的種種折騰,原本也是為了更好的回歸。特殊異常的事物,一定會漸漸調整到它本該遵循的規律上來。有些事情,離開一段時間再度皈依,你會有一種農人回到久違的田野的備加珍惜之感、勞作嫻熟美麗的深情。也許自己都不曾留意到,原來,你竟然一直如此執著和深沉地熱愛著這片土地!

回到天然的棉、麻、桑蠶絲時代,不僅僅是裙裳,更有身、心、靈的全面融合與回歸。

人生若只如初見。復命,知常,方能守恆。

又一個下雨的清涼夏日。清涼雨天,當有清涼心境,方能配得上這個清涼澤國。繼續跟著王蒙與老子精神對話,修習心功。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讀到王蒙的如下一段話,令人看後豁然開朗,身心通脫:外人也罷,某個集團勢力也罷,社會也罷,世界也罷,對你的反應,往往不是按照你的真實情況而是按照他們的想像與需要,他們對你的想像與他們的需要恰恰一致了,於是鋪天蓋地之榮之譽會在一個早上自天而降。同樣,如果你的表現恰恰不能滿足他們的想像與需要,再加上俗人難免的嫉妒啦讒言啦,以及你不能不正視的個人確有的缺失不足的因素的影響,於是外界對你的反應會瞬間一落千丈,榮極易變為辱,譽極易變為毀。

這段話揭示了寵與辱的偶然性、不可控性,以及某種程度上的荒謬性:誰是完美的呢?期待、想像和需要別人怎樣,本身就是一個設計別人的過程。不合乎某個人的想像和要求,不等於你的價值大還是小。做你自己,和做別人眼中的自己,本身就是兩個概念。

說到底,帶給自己煩惱、憤懣、痛苦的,還是那個在乎得失、在乎外界的評價、寵辱若驚、患得患失的自己。

也所以,看淡得失,寵辱不驚,方是內心保持靜定與清凈的根本。

對於一切幸與不幸,盡量以一顆包容、感恩、勇敢的心去承擔、接納和消化,從每一段順利或曲折的歷程中獲得不同的啟示,汲取不同的力量與營養。

名、利、權,即使幸運得到,也視之為你只是暫時的託管,那麼就好好行使自己被賦予託管的責任與義務,同時還要把握好暫時行使託管權的分寸與尺度。即使沒有得到或是不知道是否能夠得到,那麼也要儘力用心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耕耘自己的那一畝福田。榮辱與否,無關一個人的本體,只取決於你的心態、視野、胸懷、格局,就看你的隱忍力和承受力如何了。

去除種種的執念,抹殺那些大大小小的界限,觀心,觀己,觀人,觀萬象。看過,聽過,走過,路過,如鳥兒在天空飛過,如魚躍後水面復歸平靜,如風過耳,如潮洗岸。

侵權必究,轉載本文須註明:

來源:儒風大家(微信ID:rufengdajia)
推薦閱讀:

老子談人性層次
《老子天道論》講解提綱
《老子本義》初謄本(未校)魏源 著
我讀老子之二:眾?妙?之?門
神秘的老子按摩法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