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智 把好的東西與別人分享,才會得到更多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現如今的社會交往中,人們處處都在運用這條樸素哲理,換句話說就是,只要把好東西與別人分享,你就會收穫得更多。 佛說:"與人分享,是謂大心;不圖回報的分享,收穫到的將是不可預知的。"把好東西與人分享是一種習慣,當人們學會分享並將它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時,就等於幸福美好的生活已經開始,生命也會具有更加深刻的意義。把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一個過程,在這個慢慢過程中,無論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難,有多大的挫折,有多深的痛苦,都將會變成一縷雲煙,隨風飄去。 學會與人分享好東西是一個慈悲者的外在表現,這種人多給人的感覺是快樂的,善良的,無私的。學會分享,可以讓人擺脫乏味的日常生活,豐富自己的經歷,提升自己的品位,同時還能給身心帶來舒適和安寧。童年時,有一個玩具要給小夥伴一起玩,於是,給自己增添了天真爛漫的樂趣;年輕時,和戀人一起輕歌曼舞,共同沉浸在愛情的甜言蜜語之中,享受著一縷芬芳的情感陽光;有了孩子時親吻他的小臉蛋,牽著孩子散步,送孩子上學;夫妻又共同分享著一種濃濃的親情,等到人近黃昏,共同攙扶,坐在一起慢慢變老,又分享著如午後陽光灑在身上一樣的快樂時光...... 把好東西與人分享是一種胸襟,多是佛家常說的有慈悲之心的人才會甘願與人分享。人的一生,就要學會與人和睦相處,與人為善,把自己的好東西,比如快樂、幸福......與他人共享,即使不需要回報,那些回報卻已化為雙份被你所擁有。 一位老禪師在院子里種了一株海棠花。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照料,在幾年後的秋天,院子里開滿了海棠,香味一直傳到了山腳下的村子裡。凡事經過這家禪院的人都忍不住讚歎:"好美的海棠啊!" 一天,山下有位青年慕香而來,開口向老禪師要幾株海棠花苗種在自己家的院里,老禪師愉快的答應了。之後他便親自動手挑了幾株枝幹較粗的海棠花苗送到那位青年的家裡。消息傳開後,前來要花苗的人接踵而來,絡繹不絕,老禪師滿足了每個人的願望。但這樣一來,沒過幾天,院里的海棠花苗就被送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寥寥無幾的幾株。有弟子看到滿院的凄涼,忍不住說:"太可惜了!這裡本來應該是滿院的香味啊。"老禪師微笑著說:"這樣不好嗎?因為3年以後就會是滿村花香了啊!"弟子聽老禪師這麼一說,臉上的笑容立刻如沐春光一樣燦爛起來。老禪師告訴弟子:參佛的人都應該知道把美好的事物與別人分享,只有讓每個人都感受到這種幸福,即使自己一無所有了,心裡也是感覺幸福的。 佛學推崇的就是與人分享。但是什麼是與人分享呢?佛學中已有明確的解釋,關心愛護周圍的人,多為別人著想,看到別人的幸福微笑,自己心中自然也會感到幸福快樂,也就會得到雙重甚至更多的幸福!這就是分享快樂。 佛學對生活有個確切的定義:一切美好的事物加一切快樂的心靈,就等於生活!有人說,把快樂與人分享,快樂就會加倍,把悲傷與人分享,悲傷就會減半。人生在世,快樂是最不可少的,但最快樂的莫過於從他人那裡收穫得到的快樂。 快樂是什麼?如何與他人分享快樂?一直是人們心底的疑問。快樂其實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是一種清澈明確的內心感覺。它可以使人身體無病,心靈無疾。所以為了使生活更加的幸福,我們就應該尋找快樂,製造快樂,享受快樂!與人分享是每個人心底的自覺性,有了高興的事誰都控制不了想要到處宣揚的念頭,所以告訴他人就成了一種心底的渴望。同樣,當別人把他們高興的事與你分享時,那份快樂就變成了雙份的。這也是佛經中常說的快樂之道。 人的一生中,每個人都在追求著快樂,都在找尋著快樂的方法,但何謂快樂之道?生活中人們總是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快樂與欣喜,成功的喜悅,勝利的喜悅,收穫的喜悅等等,快樂總是充滿在人們的周圍。用中國古人的一句話可以概括人生有三喜,"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但是如果這些快樂僅僅是一個人的獨自享受,那麼這些快樂也僅僅是曇花一現罷了,因為生活中有快樂的同時也會有痛苦與悲傷。只有將快樂與朋友親人共同分享的時候,才會覺得快樂停留在我們心中,因為在你這樣做的時候,別人也在這樣做,在分享每一個人的快樂的時候,快樂就會增加,你所享受的快樂也就會更多,何樂而不為呢? 佛說:"我們要慈悲,慈悲緣於我們的內心,慈悲會布及每一個生靈。" 古人有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人生哲學!予人以快樂者,自己會獲得快樂。對於追求快樂,渴望快樂的人們而言,與人分享快樂,才能收穫更多的快樂。
※「BreakNg | FM」讓我向前,回憶的紀念※得好茶易,沖好茶難,黑茶、綠茶、白茶、紅茶沖泡細節分享!※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妳~~< 女人要看> --分享 @ 女人心事姊妹淘 :: 痞客邦 PIX...※戶型實例分享:大門對陽台,植物隔斷化解※轉 關於「禱告」的一點分享
TAG:分享 | 東西 | 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