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南禪七日》第十三講 (文字檔案新編)

《南禪七日》第十三講(胡松年編輯)見、思惑是根本煩惱,構成生命的十大結使在上午我們介紹了見思惑,這個小乘法門的最基本。現在我們需要了解,見思惑是佛法修證最根本的道理,這十個見思惑是根本煩惱,基本無明所在之處,見惑,也就是無明的現狀。如果我們拿現在學術觀念的分類,完全屬於心理的、精神的,這五個見惑同思惑連在一起,是見解上的根本困擾,同有生命以來,根本的困擾,兩個合在一起,就是十個結使,所謂「結使」,我們古代兩種翻譯的,就是十個「結」,打在那裡的結,很難解脫所以修行,學佛就是解脫這個結,又怎麼叫「使」呢,就是說我們生命在輪迴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轉到每一個部份去,所謂六道輪迴,它的根本的動力,就是這十個東西,十個作用,在使我們向輪迴的路上旋轉,所以合起來就叫做「結使」,我們修持解脫是解脫這個東西。在佛學裡,配合三界天人,其實不止配合三界天人,就是上自這個欲界、色界、無色界的這個層次,下至十八層地獄這個層次,那麼總合起來,就是九十八個結使,一層一層的配合。所謂普通講八十八結使,因為這十個是根本的,以這個來計算,道理在哪裡?個人習性、性向,與生俱來,極難更改我們做一個比方,等於一個人生下來這個脾氣,我們現在講這個人的脾氣,這個人的個性,他從娘胎出來,由嬰兒變成幼童,由童子變成成人變大人,他的脾氣個性,天生的,所以我們現在在教育上特別注重孩子的性向問題,孩子有這個天才,有這個個性,他有畫畫的天才,結果呢,你硬想他學物理,或者學電子、工程,這就要了命,不行的。如果這個孩子生下來有文學的天才,你硬要他學運動,學科學,違反他的性向,他的本身……這個現在教育非常注重這個,所謂性向教育,這完全是準確的。我常常說世界上一般人做家長的,一個教育,文化教育,基本在家庭教育。自己做父母的,對於孩子基本的教育,沒有弄好,要求學校,這是不可能的。學校教的是知識,基本的教育在父母。由一個嬰兒到幼童,到十幾歲的一個孩子,父母兩個人的一舉一動的生活就是教育。假使父母兩個人天天吵架,這個孩子受的教育,已經非常高明了,甚至孩子對父母是反感,下意識裡頭已經種下了種子。下一代之教育,令人憂心所以我說今天我們的國家最嚴重,我所擔心,憂心忡忡是下一代。一家生一個孩子,然後兩家配來寵愛他。等於一個嬰兒生下來兩方面,五六個人在愛他,寵愛得比皇帝比太子還厲害,下一代不曉得怎麼辦,我所憂心的是這個,而我們做家長的人呢,做父母的,老實講,自己的教育還成了問題,如何把這個模式教給下面。同時做父母的還有個錯誤呢,自己一輩子沒有做到的希望,都寄托在後代身上。因為自己讀書笨,希望兒子讀書啊,要讀書啊,實際上你都不會讀呢,讀個屁,就是要嚴厲的管他讀,因為自己做不到,要他來做,下意識的,他不是有意的。自己想發財,做不到,叫孩子趕快啊,拚命發財呀,做不到的。性向問題,我們現在不談教育,談的太多了。教育難改人之本質就是說我們根根上帶來,這個小孩的性向、個性、脾氣,這是基本了,如果這個孩子將來到了中年,長大了,成人了,或者他發了財,做個大老闆的,非常偉大的公司的董事長,或者他到了政府機關做了偉大的首長,身份不同,形象不同,你說他那個個性、脾氣一樣不一樣?一樣,不過稍稍兩樣一點,那個兩樣一點,是外形的改變,脾氣大的一樣大,脾氣好的一樣好,甚至於說他到了六十多歲退休了,回來做老太爺了,那個脾氣、個性還是一樣,教育對他有沒有改變?沒有改變。我一輩子各種教育,都做過學生,軍事教育、普通的教育,甚至大學裡到大學研究所教育,在我手裡畢業的碩士、博士也一大堆,我始終的感嘆,我的結論,教育對人一點辦法都沒有,改變不了他,只是增加他的知識,他的個性。所謂改變不了,他原始是個什麼本質,就是什麼本質。這個佛學呢,在《楞嚴經》來講根性,就是根性,根根來的,本性,幾乎是改變不了。所謂教育讀到由小學到碩士、博士了,甚至在外面很多經驗了,他那個本質是這個東西就是這個東西,教育等於在這個本質上加了油漆層,你把它油成什麼顏色,就是,他本質還是這個。現在了解了這個道理,我們就了解了自己從生命帶來的,這個個性、性向,對了,進一步就了解佛學了。性向來自三世因果那麼一個人的生下來的個性,性向,他又怎麼來的,依我們佛學來講呢,三世因果來的。一個精蟲、一個卵藏,配上我們那個中陰身,拿普通話,靈魂,三個東西結合來變成一個人投胎來。這個,所以每個孩子帶來的個性,十分之三是父母個性的遺傳,母親同父親,甚至他的相貌也是兩邊遺傳作用,這個遺傳是因緣裡頭的,增上緣,是加工的,不是根本,根本這個個性是前生的業力帶來。所以你們學了唯識曉得了,佛學裡頭,種子生現行,現行,前生帶來的種性,變成這一生的,所有的現象,行為,所以我們生出來你看,同一個母親生七、八個孩子,每一個孩子相貌,相同中間又有不同,不同裡頭相同,而每一個孩子的個性是絕對不同,不是完全遺傳的。它的種子生現行生出來,現在這一生的行為,這一生的行為,做好做壞,這個習慣,又是新的肥料加進去了,現行呢?累積起來,做來生的種子,所以,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業力與結使所以,以佛法來講,一般人經常問我,老師啊,你告訴我,老師啊,慈悲一點,不要給人家聽到嘛,沒有關係,你告訴我,我前生什麼變的?我說,我也不知道誰什麼變的。佛法有四句話,欲知前生事,你想知道自己前生是個什麼人,今生受者是,你這一輩子的,生出來,父母、家庭、社會、時代,乃至所遭遇的、所經過的就是你前生的,業力果報的一個反影,種子生現行。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你問,自己這一輩子修行來生會怎樣,今生作者是,看你這一生所作所為,行為做到什麼程度了,這就說明了業力結使的關系,所以三界天人,我們修持,佛法的修持就是了這個業力的結使,不是了,你把它轉化過來,已經是非常大的功德了,這個東西都沒有動搖,打坐,坐得好就是佛啦,所以昨天,講到禪宗方面,南嶽懷讓禪師接引馬祖的話,你在這幹什麼?打坐呀。老和尚你幹什麼?他說,我磨磚啊,我做鏡,沒有鏡子啊,把磚頭磨好了做個鏡子照。馬祖不是講他,磨磚豈能作鏡嗎,那個磚頭能夠做鏡子啊,不行的啊。他說,那你幹什麼?我打坐啊,打坐幹什麼?要成佛啊。那麼磨磚豈能做鏡,打坐焉能成佛啊。轉化結使,須修禪定打坐是修定法,身心修養的一個境界,即使你定得很好,就在定中轉化前生、今生,甚至來生的習氣轉變,這個就是佛法的中心,搞清楚。所以初禪是離生喜樂,什麼叫禪呢,這個禪定的禪,禪者,拿中國的字,嚴格的講起,就是靜態到極點的靜,靜,動靜這個靜。也可以講三點水淨土這個「淨」,等於把我們一杯水一個東西擺在那裡,把他冷卻、晾乾、洗乾淨這個作用,所以叫做淨,淨字下面叫禪,古代翻譯講的。在這個境界裡頭,你檢查自己心理習氣的狀態,慢慢、慢慢轉化,這個是佛法。不然呢,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不是你學佛的人才有哦,再三給大家……這不是我說的噢,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定,是共法,甚至於其他的外道什麼都會呀,這個關鍵要弄清楚,這個關鍵弄不清楚,以為這個就是佛法,太差遠了,要了解這個道理,至於八十八結使,九十八個結使與三界天人的,這個關係,我沒有時間給大家多講了,我們這裡閩南佛學院的這幾位老師,都是會的,不需要我多講,而且我也沒有時間,我講的比他們不會高明,一樣的,大家去留意,自己去研究,我來不及,所以把禪定的道理這樣交代清楚了,不過我也不知道我交代清楚沒有,這個關鍵應該是了解了,所以上午也告訴你們,定境,四禪八定非修不可,是佛法同一切外道的共法,反過來講,外道都會,你佛法更應該會。第二點要了解,沒有禪定,你想轉化習氣是非常困難。不可能,因為身心的寧定下來,等於說把無始以來這個習氣,慢慢慢……把它軟化了,慢慢的修,這叫做修行。你譬如說,我的老朋友,這一次因為我到了這兒,我在國內的老朋友五十年不見的,都特別趕來看我了,大家又碰面,八十歲的那麼多,對不住,老朋友們不要見怪,我看來他們都是,我當年我一、二十歲跟他們是朋友,那個毛病啊,一點都沒有改變,不但沒有改變,還加四個字,變本加厲,他生來世不曉得如何得了噢,這是真話。老朋友們來看我,不能說假話,一定送他一個真話。好話是難聽的,假話是好聽的。這是世界上的大原則。這是講到習氣的問題,修行就在這裡。這個先要交代。我們繼續下去講三禪。三禪,離喜妙樂。心理平靜了,身體無比解脫,樂感無窮三,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裡講,三、離喜靜慮,濃縮了只變四個字,離喜靜慮。離喜靜慮,實際上我們一般的人講,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是離喜得樂。還是古代翻的更清楚一點,玄奘法師翻得很仔細,沒有他的……怎麼叫離喜得樂,我們已經交代過,喜悅是心理上的境界,樂,生理上的境界,所謂樂感是觸受上面的境界,觸受、樂感,觸與受。喜是心理上的境界,它所以進一步到第三禪的時候呢,心理上平靜了,離喜,只有生理上的快感,觸受的境界非常快感,心理上平靜了,如果一個,不管他學佛不學佛,到了三禪這個境界,這個身體的障礙呀,沒有現在我們這個障礙了,這裡腰酸、那裡背痛,這裡頭昏、那裡牙齒難過,兩個腿發麻又發脹,沒有了,變成什麼呢,全身都在快感中,那個快感,舒服無比哦,是真的哦,不騙你,那不是別的,不是菩薩給你,你本身……那所謂密宗、道家,什麼性命雙修、氣脈通了,那是小兒科的話,小兒科,那已經不算數了,舒服得很。這是佛法同外道同樣到達這個境界,換句話我們人體的生命的功能自然,你真的修養到這一步,就會這樣,所以佛在這個大乘戒律上在這裡有一條嚴重的戒,注意哦,戒律,菩薩耽著禪悅,犯戒了,犯菩薩戒了。你定力那麼高,或者是心……盤腿很好,像我們年輕菩薩注意,想清淨,現在我也不教書了,什麼都不管,我要修行了,菩薩耽著禪悅,貪戀清淨,自私到極點,不能利世利人,對社會沒有貢獻,對眾生不作貢獻,犯大菩薩戒。你們講戒律,戒律不要拿來嚇唬人,你可是不要嚇唬我,嚇唬不住的,我要嚇唬嚇唬你啦,菩薩不能耽著禪樂,這個地方嚴重的,如來的板子就下了,就打你了,菩薩耽著禪樂不可以,這個叫做「外道」了,心外求法,當然,你們諸位聽盡管聽,你現在不要幹事,來耽著禪樂,給我坐在那裡,十天、八天不下來,我們還少一點米消耗,也不需要請你吃東西,絕對不犯戒,我還贊成呢,這個不是禪定啊。貪著禪定之樂,是菩薩內觸妙樂,內觸妙樂,已經寫過的,那……捨不得的,那個比鴉片的癮呀,比喝酒上癮的還嚴重,所以三禪的境界是離喜得樂這樣。四禪,捨念清淨。樂感也空,身心清淨到了四禪,第四禪,第四個階段很高了,捨念清淨,這個快感的、樂感的也空了,這真的得清淨了,可你說這樣是佛法嗎?注意喲,佛法和外道是共法,佛法在般若,就是上面講智慧的成就,轉變習氣與結使,這叫四步四禪,四禪天到達這個境界,譬如這要翻過來,你們要想了,就叫做研究,我們這一次所謂研究,就是研究啰,你就要仔細,反復三思研究。我們上面講過,無想定的人,修到了無想定,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它的情況境界是不是一樣呢?一樣,還是一樣。不管你無想定呢,什麼的,修到了四禪就很高了,你們翻翻查這個天人境界,三界到四禪的境界是色界天的天頂,佛法的宇宙觀是非常科學的,色界天,你以為還是我們禪堂一樣啊,下一層是地獄,再下一層是獄地,再下一層上一層是什麼不知道。小乘佛教之宇宙觀,很有問題佛法的宇宙觀嚴謹講就是周圓的,周圓的,這個大家要想清楚哦,不然你那個佛法講的,我就看到有一位非常大,大大的法師,三、四十年以前在台灣的時候,著作,佛法的宇宙觀,他說啊,一般都是那麼講,他也沒有錯,老實講,佛法的宇宙觀,以須彌山為中心,須彌山是現在地球的屋頂,喜馬拉雅山,小乘好像是這樣說,沒有錯。南瞻部洲,喜馬拉雅山南面到印度,東勝神洲,中國。西牛賀洲,是歐洲。這個,北什麼?北俱廬洲,沒有錯,你記性很好,讀書不錯,北俱廬洲,是蘇聯。然後太陽、日、月,照佛說,這個喜馬拉雅,太陽、日、月是繞須彌山的一半在旋轉。就是一九四九、五○、一九五三、五四,你們現在的習慣,我們還記得中……這個推翻滿清以後,所謂是民國多少年,四十幾年,這本書一出來,那個時候大陸跟台灣,所謂共產黨、國民黨對立的尖銳的不得了,這個法師這本……台灣政府管特務的抓啊,這個和尚關起來,蘇聯是北俱廬洲,照佛經上說,北俱廬洲的人就不得了,天人境界,這個和尚思想有問題,後來有位老先生,原來蔣老頭子蔣總統蔣老頭子的軍事處長,地位很高,認識我的,李子寬,佛教界,原來大陸上中國佛教會的太虛法師會長,他是祕書長,那個老頭子,湖北人。我住在台灣另外一個地方,基隆。他說,有一天他來找我,我說,你怎麼來,我找你蓋個章。我說,幹什麼。保一個人。保誰啊。保某某法師。我說,為什麼啊。關起來了。我說,怎麼樣。他說,我領頭保,你也蓋一個章,你蓋了章才有用處。我說,為什麼關起來。就是這樣一本書。好嘛,好嘛,我說,你叫我蓋,常常啊,台灣好幾個,現在大和尚好幾個,當年小和尚常常出這個事情,他們跑來……蓋章,蓋章、簽字,就簽了,就保人了。現在有些佛……地位很高很大了,不……這個是歷史,重點不在這裡,不相干。佛陀之智慧,現今科學方能初步證實就是你們現在觀念,認為佛的世界觀,你要看看這個觀念是小乘說法。是印度婆羅門教傳統的說法,有問題的問題。您讀了《華嚴經》以後,你可以了解了,佛說的這個世界中心須彌山,這是個假設的,太陽、月亮繞須彌山,圍到須彌山一半在轉,也是真的。拿《華嚴經》境界來講,這個須彌山等於……但是我的話也不確定的,這要配上科學研究了,佛說的絕對對,是銀河系統的中心是須彌山,日、月圍繞銀河系統,因為佛法的宇宙觀,你看兩千多年前為什麼現在科學還是才只能說第一步所證明到佛說的差不多,所以真的研究科學的人啊,大科學家對於佛法一接觸更相信。你看佛在兩千年以前講的,佛觀一碗水,佛法給你們比丘的戒律,任何一個水,拿來,要一塊紗布放上,把它濾過才喝。他說不濾過,佛觀一碗水是八萬四千蟲,有細菌、有生命,所以要把水先濾了,把這塊紗布再放到水裡去,抖啊抖,把這些生命放回去,自己才喝,這個是戒律。那麼假使一百年以前的人,以前聽佛的話只好信,實際上不信啊,水裡頭有那麼八萬四千蟲,沒有看見過,現在醫學、科學的證明,水裡頭微生物、細菌多得很,是真的。還有,譬如你們佛經看得少了,大藏經擺在那裡,你們這裡大藏經哪些同學看,你知道嗎?不好意思,那個同學叫脈望的在看,脈望,按脈的那個脈,希望那個望,你認識他嗎?不認識啊。脈望還有個名字叫蟗魚,你認識嗎?是一條魚,蟗魚,這個認識嗎?蟗魚你也不認識,還有一個名字,他的小名叫書蟲,你認識了吧,小名講了,你就認識了,這就是中國文化,書蟲,也叫脈望,也叫「蟫」,一個蟲字旁邊一個西字,下面一個早字。書蟫,蟫魚的蟫。所以清朝有個人……講到這裡又亂,我這個人啊,頭腦亂七八糟的,講佛法亂七八糟扯了一大堆,王大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先休息,再來。剛才講到你們大藏經放到,後來就提出來了,為什麼?你們佛經都不好好看,講到這個宇宙觀,你看佛的科學,佛在二千多年前,有一個徒弟提問題,問釋迦牟尼佛,人的眼睛夜裡看不到東西,狗的眼睛怎麼夜裡看得到東西呢?成佛好難哦,什麼狗屁大便祕結的問題都要問他,你看戒律上,亂七八糟、男女衛生一點點問題都問他,他老人家一點一點都很科學的解答。佛在二千多年前他怎麼知道,他說狗的眼睛外面一圈是紅的有紅外線,所以夜裡看得見,我們人沒有。不過他沒有講紅外線,就是這個原理,你說怎麼樣說,所以他告訴我們,那麼,我說可惜了。大藏經內寶物多,只怕無人能遍讀你們不好好用功讀大藏經,大藏經擺在那裡給那個朋友蟗魚去讀,因此我想起來我平常最喜歡的這首詩,這是個女的作的(蔡琬),清朝初年一個女的,他的父親嘛是個將軍,跟我們許老爹一樣是個將軍,然後信佛的,出了很大的錢,蓋了一個廟子,沒有多少年過世了父親,這個小姐再到這個廟子看,寫了這首詩感想,「蘿壁蓬門一徑深」,這是一幅畫面,這個蘿壁山裡頭四面藤蘿都是藤,兩面都是藤,蓬門亂雜雜的門,很好。「題名曾記舊鋪金」,這又今天現在來又給你們上國文課,嘿……考你這前面這兩,五、六個,七、八個調皮的年輕同學們,怎麼解釋啊?你們出去是小法師啊,我現在老居士皈依小法師,這一句話怎麼解釋啊?題名曾記舊鋪金,因為他爸爸修了這個廟子,這個廟子上這個老和尚,特別給他一個碑文上刻起來有他的名字,某某大居士,出了多少功德金,題名曾記舊鋪金是什麼意思呢?鋪金,你講話,我聽到一位同學答,鋪金,佛經上那個給佛蓋廟子地下鋪滿黃金買地皮的啊,誰啊?給孤獨長者,給孤獨長者要給佛蓋一個廟子,看準了一塊地,一問啊,太子的,太子用不著賣地嘛,他就看準這個地要給佛蓋廟子,沒有辦法找人給太子商量,太子說,誰要買這塊地啊,他說,給孤獨長者。曉得他是國內的大財富、大資本家。他要買我的地,好哇,叫他這塊地黃金把地面完全蓋住了就賣給他。給孤獨長者,好,就拿黃金,金葉子來鋪地吧,蓋,蓋了一半,這個太子,人家給太子報告,某某老闆他真的照你的話,黃金在鋪地下,要買這塊地啊。太子說,他瘋了,他說,我也不缺錢用,怎麼賣地呢?因為他要買,我故意逗他,他真的鋪嗎?他說,真的,請他來。他說,你幹什麼?你發神經啊。他說,不是啊,我誠懇的,因為你講了嘛,你是未來的國王,皇帝聖旨我就照辦了。他說,你為什麼這樣辦。他說,有位師父,我的師父,釋迦牟尼佛,我要請他出來弘揚佛法,我要蓋一個講堂給他。他是什麼人啊?他是也是太子出家的,整個說了。真的這樣嘛,我跟來看看。一見佛了以後,回來告訴他,算了,你黃金鋪一半,這一半歸我的,我們兩個合作,蓋了這個講堂。所以《金剛經》上說,佛在哪裡啊,舍衛國給孤獨園,就是這個地方。她現在引用這個,所以……這是個小姐哦,女的作的詩之美,把學問那麼好涵在一個句子裡頭,你如果書讀得不多,歷史不了解,佛經不了解,你就看不懂了,題名曾記舊鋪金,她爸爸名字還在,爸爸出資給他修的。可是現在呢?「苔生階砌無香火」,變成一個冷廟了,路上一樓梯上去都是青苔了,可見沒有人來過,香火也沒有了。「經蝕僧櫥有蟗蟫」,我爸爸給他們供養的一部大藏經,放在這個和尚書櫃裡頭,現在什麼人在讀呢,那個蟗魚,都給書蟲在吃,所以,經蝕僧櫥有蟗蟫,這是描寫,她父親修的這個廟子上看,老和尚也走了,然後她就想念她的父親,「赤手屠鯨千載事」,空手在海裡頭抓龍來殺的,抓鯨魚來殺,她父親是當時清朝南京的大將軍,描寫一個氣概,但是她講她父親啊,退休了以後,「白頭皈佛一生心」,就像我們許老一樣光想要出家,白頭皈佛,想去出家修行去了,赤手屠鯨千載事,英雄事業是過去的事,晚年就想自己修行,學佛是真的事,白頭皈佛一生心。然後感嘆父親也過世了,「征南部曲今何在」,父親帶領這一批英雄大將打南方的統一中國了,這都沒有了,現在只留下父親所出錢蓋的這個廟子,廟子留了什麼呢,「剩有枯蟬響故林」。只有那個知了在樹上唧……在叫,這就是人生歷史,這個境界多美啊,所以這首詩啊,我年輕的時候讀了,常常會想起來,赤手屠鯨千載事,白頭……我現在要寫送給許老了,白頭皈佛一生心,征南部曲今何在,剩有枯蟬響故林。我們不講文學,講下去不得了,我講文學那個毛病習氣就來了,越講越有興趣,越有興趣越講,佛法就丟掉了,回轉來。佛陀之宇宙觀,至今仍不可思議你看佛說的,太陽、月亮這個系統下面包含四大洲,有個八小洲,一個太陽。我們現在曉得,我們這個太陽系統,九個星球,我們地球是這個太陽系統最小的小老弟,而且壽命還很短的一個星球,這麼一個星球叫做一個世界,佛也早說過,月亮上的一晝夜,一個白天,一個夜裡,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地球上的一個月,我們地球上半個月,是月亮上面的白天,我們地球上下半個月,月亮上面的黑夜,他老人家在二千多年以前這樣……好像隨便亂說一樣,誰相信啊,現在太空船到了月球上面去,證明是這樣一回事,他怎麼知道,所以佛在俱舍論上面,我們這裡有俱舍論法師的專家在這裡,那個時間的比較,他說,太陽系統的一晝、一夜,一個白天,一個晚上,我們地球上就是一年,但是你說太陽很偉大嗎,不偉大,別的太陽裡頭的,別的世界的太陽,一晝夜,等於我們這個太陽的一年,所以講時間相對,這個時間相對論,科學家愛因斯坦就發現時間相對論,才到佛……離開佛幾千年以後才發現,他再幾千年,他說,所以這一個,我們這一個太陽系統這一個世界算什麼,在虛空中像這樣太陽系統的多的很,三千個,不只,不只三千個,多多……不可說,不可說,不可思議的,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一個太陽系統的我們這樣一個世界,一千個太陽系統合起來叫做一千,一個小千世界。累積到一千個小千世界合起來叫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起來叫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裡頭有一個佛,現在我們大千世界裡頭是釋迦牟尼佛。如是者佛經上說,像這樣的太空裡頭,這個宇宙裡頭,三千個大千世界無量無數不可知,不可說,不可思議,你說他的牛吹的多大啊,可是真的嗎,科學越發達越證明他老人家的話是真的,今天越來越證明他這講的對的,所以現在的外太空的科學已經發現,銀河系統那一帶,那個像我們這個太陽的星球……一點一點不曉得還有多少啊。古時《入胎經》所述,又一顯例所以佛說的法越到科學越昌明的時代,一步一步譬如我們第一天所講的,佛說的《入胎經》,一個人怎麼樣入胎,怎麼樣出生的,怎麼變化的,當然跟現代的……我們這裡大醫生都在研究,跟現在講的不同,但是大體上這個生命變化是一樣哦,好像釋迦牟尼佛自己做過接生婆,自己做過婦科醫生一樣的,好像還解剖過那麼清楚,你說他的智慧哪裡來的,他也不是假造的,處處是科學,這個生命,所以我們要了解這些方面的道理,還是回轉來,講我們修持禪定。戒、定、慧,無定戒難守,無定慧不生這個四禪配合這個四天,所以我吩咐你,不是說你打坐坐好了就會生天哦,打坐是個外形,是個修養,所謂,戒、定、慧,你想真達到這個守戒,不得定,戒律守不住啊,不得定,慧生不起來啊,所以這三個東西像飯鍋的三腳,以定為中心,一得定了還有個屁的戒,當然不會去殺生,當然不會去偷盜,殺、盜、淫、妄什麼都沒有了,不需要戒就戒了嘛,戒就在其中嘛。不得定的話,隨時犯戒,隨時又守戒,戒完了,犯了以後,阿彌陀佛懺悔、懺悔,懺了不悔。下次再來,阿彌陀佛,懺悔,永遠懺悔,等於我想……我說你們信佛的,信基督教的、天主教的,我說你們這些人千萬要信啊,信教的人啊,都心腸很貪、很狠,你看那個犯了罪的人到教堂一跪,上帝,阿門懺悔,就出來了,等一下又去幹。你看信佛的人,然後去到廟子上,去拜拜去,十塊錢買了些香蕉啊,餅干啊、甘蔗啊,買了一把香,擺在佛前面,大拜一番,保佑我健康、長壽,保佑我兒子長大,保佑我丈夫好,保佑來生、還保佑生西方,保佑了一大堆,又發財、又陞官,然後拜完了,水果帶回去給孫子吃,你看那個多貪心啊,就花十塊錢,要求這個,保佑那個,保佑什麼,保佑都保佑完了。這不能夠說一般居士啊,你們也一樣哦,早晚課,南……無……唱兩句好像功德圓滿了,然後要求這樣,要求吃包子啊,要求吃的好,要求……你看多貪啊,貪、瞋、痴、慢怎麼去啊,對不起啊,我亂吹的,不曉得吹得對了沒有,讓大家作參考。所以要了解四禪定,就是給你修到了,只能夠配合你那個福報。修定亦是修福報修定是修福哦,真的福報。所以我常常勸人,許多老年的朋友,趕快學打坐啊,為了自己健康,免得少進醫院。自己媽媽給你的兩個工具,兩條腿,自己媽媽給你一個,兩個鼻孔,一毛錢也不花,鼻孔自己的,腿也自己的,這兩個手一盤,坐在那裡,越多坐越健康,一毛錢掛號費也不花,偏不幹,硬要花錢找醫生打屁股上注它一針,注得屁股也發腫,然後說我住醫院,我在看醫生。你打坐嘛,等醫院出來,我醫生看好了再打坐。世界上的人啊,眾生顛倒,沒有辦法,所以定,是有這樣的重要。所以四禪是配合天人境界,定是福報。你看你們這七天坐在這裡,飯來張口,茶來伸手,下面的人那麼多在忙,然後你們坐在這裡,兩腿包起,還有毯子保護,然後坐在這裡等著吃吃包子,引磬叮一下,自己心裡頭南無包子來了,多好啊,多享受啊,你們還沒有得定呢,所以修禪堂得定這個福報呢,老和尚在那裡,嗯……嗯……我硬要修一個……他修好了,他給你們培養的福報,所以定是修福啊,不要認為這個就是了不起了,真的佛法是在心理上習氣轉過來,要想成道是慧,所以戒定慧三學,悟道是慧,不是在這個,可是你說,我們下面有位老朋友啊,小朋友,年輕個子大,那個和尚看到我在笑,他正要發心修,他大概想,老師你這樣一講,我就不要學打坐了,我還是畫我的畫那就糟了,打坐定還是重要的,還是重要的,戒定慧兩方面都靠它,它是一個機器的中心啊,建築的中心,你這個中心不好,不行的,大概介紹到這裡。八解脫云何總標。謂此地中略有四種。一者靜慮。二者解脫。三者等持。四者等至。靜慮者。謂四靜慮。一從離生有尋有伺靜慮。二從定生無尋無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捨念清淨靜慮。解脫者。謂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等持者。謂三三摩地。一空。二無願。三無相。復有三種。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復有三種。謂小大無量。復有二種。謂一分修。具分修。復有三種。謂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復有四種。謂四修定。復有五種。謂五聖智三摩地。復有五種。謂聖五支三摩地。復有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復有金剛喻三摩地。復有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等三摩地。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鉢底。八勝處三摩鉢底。十遍處三摩鉢底。四無色三摩鉢底。無想三摩鉢底。滅盡定等三摩鉢底。(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那麼我們還是翻開來看,四禪介紹完了,四禪,不是有八定嗎?後面還有四種定,那麼你看,我們看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三、離喜靜慮,這一頁的第四行四禪捨念靜慮,就是捨念清淨了,解脫呢,解脫,我們不解釋了,上一次解釋過,就解開了,這個結子打開了,脫離開了,八個解脫,八種解脫,哪八種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這怎麼講,你們的老師們都給你們講過的,哪一位,起來講,獎金拿出來,獎金擺在這裡,怎麼講,有色觀諸色解脫,你們都讀過的哦,現在我要……不是考你們,我要在你們前面聽課,你來講好不好?你來,你像個彌勒佛那個樣子啊,正好講彌勒佛,靈光一點嘛,格腦筋不靈(下面有人講,南師讓工作的人拿話筒。同學說:是說這個,外面的諸色法,他是說觀外面的色法是由因緣所成的,因緣和合而成的。)講下去啊,多講幾句啊。(同學說:因緣所成,它本來就是本體就是空的嘛。)你說,有色觀諸色解脫是這樣意思是嗎?(同學說:對。)你的意思我聽懂了,你們聽懂了沒有?你們也聽懂了,我覺得我蠻聰明的,你們同我一樣聰明,我有點不舒服耶,真的啊,我為什麼講他講我聽懂了,我現在……沒有關系我們研究,我們彼此同學,你忘記了,你不要……當年你是老前輩的時候,我還是小孩子呢,現在不過換個位子沒有關系,好,你講的對,交代的沒有清楚,現在你要練習,你將來要做法師的,就要學我的辦法,交代給大家清清楚楚。一、有色觀諸色解脫,這個物理世界同身體都屬於色法,你講對了,地水火風空,包括空哦,都屬於色法。普通講地水火風,色法,都是物質世界物理世界,包括我們身體也是生理、物理世界,是有色,我們第一個能夠真達到解脫的程度啊,看這個物質世界,這個觀,觀察,看清楚物質世界包括生理這些都是空的,真看到清楚,證到……觀清楚這個道理,就在物質世界,現實的環境裡,世界上就得了解脫了,你的意思是這樣,我知道你是我老前輩,我怎麼不知道呢,當年我就聽過你那麼講給我聽的,對不對?現在就是這樣交代,就清楚了,所以你剛才講的意思我懂了,你講對了,對就是對,不能夠冤枉你不以,懂了吧。第二個再講,再來,我們是研究嘛,研究,就是討論性質的,你讓給別人講也可以,你是彌勒佛,胖胖的,你找一個瘦的是濟公和尚,你就讓給什麼濟公也可以,但是不要耽誤時間。二、內無色想,句點,圈在這裡哦,不要說,內無色,不對哦,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怎麼講呢?(同學:就是,就是觀那個同嘛,內面的色身嘛,一切外在的諸法……諸法它皆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皆是空的,這樣呢,然後解脫。)嗯……你講的蠻好,差不多。講實際的功夫的證驗,你講佛學講得蠻好,這一切皆是因緣,並不是不對,很好。第二,內,對身體生命以內來講,到達無色,就是剛才講等於初禪境界一切都空了,修證到空了,無色的「想」了,這個觀念都沒有了這念頭,那真是修到了這一點,再來看外面,就看物理世界解脫的更大了,否則,你們那麼講完全對,不是不對,所以變成一個普通的佛學,那給世界上,社會上把佛學歸到哲學的范圍,就是這樣。實際上佛學每一個經典,每一句話都是科學,都是可以求證到,不是理想的哲學,這個意思了解了吧,謝謝,拿過來啊。我們晚上再發獎金給你,你講對了,你是四川人啊,四川哪裡人,你是這裡的同學是吧,我聽你口音講四川話的。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完全講實證的功夫了,內外清淨了,解脫身哦,剛才講初禪、二禪,身體這個觀念空了,不是理念上空,真修持到達了,淨解脫身,作證,就是科學求證明,證到了,作證具足住,不是講空話了,完全實在的做到了,具足住,得解脫了,這三點,也就是修禪定達摩禪經,修止觀天台宗講十六特勝裡頭的,特別的境界,也是八解脫特別境界。那麼第四到空無邊處,空無邊處定,它到四禪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個定境都屬於意識心理的,不是生理的,那麼四禪八定,是不是說,初禪以後到二禪,二禪以後再到三禪、四禪,然後第五個才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等等次序來,不是的,這八個是邏輯上給你分類,根據身心上。如果你是一個定力很高的,我兩腿一盤,一切皆空,不管你有相的空無相的空,空掉了,空掉了以後,寧定到極點,達到初禪境界,也有的,就像你們修持都有的,你自己看不清楚,而有時你兩腿一盤上座,也沒有想頭,可是似想非想也空了,空了以後呀,有無知之間,當中有知,有知裡頭無知,非想又非非想,一下進入三禪的離喜得樂,也有的,不是說一步一步……那麼呆的,這個意思聽懂了吧,我交代清楚沒有,聽懂沒有?不是你們聽懂沒有,很抱歉,我講對了沒有?好像都不響,我就不能講啰,就是說沒有對啰,又要重來過,很耽誤時間耶,可以通過嗎?真奇怪。四禪八定簡單的那麼交代了。第八,這裡的,彌勒菩薩講第八個解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所以得阿羅漢果是什麼果位,真正的現象,想滅、受滅,叫作寂滅,不是無想定的想滅哦,習氣各種想思想完全清淨了。受滅,身體沒有障礙了,感受沒有障礙了。想受滅,具足住,硬是達到這個境界了,才真得解脫,才真得解脫了。這講四禪八定講的……所以《瑜伽師地論》,要你們好好研究啊,不要放在那裡,犯了剛才哪位清朝,那位大小姐的那個詩,「經蝕僧櫥有蟗蟫」,我經常感覺到,像台灣大藏經啊,到處都是啊,又便宜,大廟、小廟,有許多居士個人家裡都一部、兩部啊,一個小和尚,一個廟子。那個小廟一出家了,沒有幾年,像你們年紀輕輕如果在台灣,自然而然,師父啊,各種供養來,就買一個公寓的樓房做廟子,上面又有冰箱、又有電視、又有大藏經,享受的我們天人境界,然後那些大藏經擺在那裡,請那些同學來看,書蟲,真可惜啊,真可惜啊。所以當年我為什麼跑到峨嵋山去閉關,整個四川,還是別處,還找不到大藏經,只有大坪寺一部,才跑去,師兄才給我護關,買東西給我吃……都是他,那麼可憐啊,才跑到那個地方。廟子上說不剃了光頭,不做和尚,還不能閱經耶,不能閱大藏經,那很嚴重啊,那裡像你們這樣的福報。欲不了,難得定。能得定,則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云何安立。謂唯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云何安立,他說,四禪八定。所以古文翻成安立,就是怎麼樣確定這個范圍,「謂」講只有唯此等名等引地,上面所講的四禪八定八解脫這些不是佛學,做哲學理論的名詞,這是一個科學去求證的一個原理,上面等名,等引地,平等引發的,等於那個機器總開關,電腦的開關要總開關,在這裡一按,整個就引發出來了,那個電力就出來了。但是他講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所以我們打坐修定很難得真的能得定,因為我們這個思想、習慣、情感、生理還在欲界中。譬如肚子餓了,就坐不下去了,食慾,要吃的,這個慾望就來了,其它的欲還多的很,所以不了欲,難啊,所以我們出了家,早晚功課,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對不對?皈依僧是什麼呢?眾中尊。怎麼叫眾中尊啊,大眾裡頭,你的……都對你崇拜信仰,要做到這樣,大眾裡頭,人群裡頭,對你,社會上對你是崇拜的,信仰的,你就做到了這個僧了,所以佛法是離欲。他說,所以要想得到定的境界,非於欲界心一境性。並不是……大家譬如念佛的人,都想念到一心不亂,但是多少念佛的人,有幾個念到一心不亂,很少。原因什麼呢,他一邊念佛,一邊欲界的心,欲界的世俗的觀念一點都沒有丟掉,此心清淨不下來,不能專一。非於欲界心一境性,謂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為什麼,他說上面所講四禪八定這一些,由此定等,由就是由來這個由,田字上面出頭。原因,由於這些定的境界,心中沒有疑悔之心,像疑悔的心理我們經常有,有時候想學密宗啦,嗯,這個比較好,學了幾天密宗了,後悔了,唉啊,還是禪宗好,信心不夠。有時候想練氣功了,功了半天,又覺得不對了,又想要去找老公了,原來都在後悔中,疑悔。要無悔,歡喜,安樂,所引心情,欲界不爾,欲界裡頭不是這樣,做不到的,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因為在欲界裡頭,我們普通一個人生的生活環境中,心境不能寧靜,對於佛法不能真正的審正,審,審察的,內心反轉來審察自己,很嚴格,很正確觀察自己,做不到,欲界眾生,譬如我們這些大居士們很多啊,台灣朋友們都來哦,我在台灣就怕這……那一次講經說法,一看都是這些面孔,那個地方打七,又是這一批面孔,有法必聽,有課必上,有會必來,有功是用不上,他在欲界中,好像很喜歡,可是證不到,因為在法,在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復次,所以你看,古文就不給你圈斷,所以你們讀起更困難了,現在這一本還好呢,還加了標點呢,了不起了,不加標點,你連句子都讀不下去。如果照現在這樣排法呢,審正觀察,這一行就完了,重新要起頭,復次,復次是古文哦,現在講話是,上面是第一點。初禪,可斷五法。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捨復次初靜慮中。說離生喜。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捨。又於五法修習圓滿。謂歡喜安樂。及三摩地。欲所引喜者。於妙五欲。若初得時。若已證得。正受用時。或見或聞。或曾領受。由此諸緣。憶念歡喜。欲所引憂者。於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復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諸緣多生憂惱。不善所引喜者。謂如有一與喜樂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不善所引憂者。謂如有一與憂苦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不善所引捨者。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餘宰官或尊尊等自不樂為殺等惡業。然其僕使作惡業時。忍而不制。亦不安處毘奈耶中。由縱捨故。遂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非不現前。又住於捨。尋求伺察。為惡方便。又於諸惡。耽著不斷。引發於捨。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歡者。謂從本來清淨行者觀資糧地所修淨行無悔為先。慰意適悅心欣踴性。喜者。謂正修習方便為先。深慶適悅心欣踴性安者。謂離麁重身心調適性。樂者。謂由如是心調適故。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以離彼品麁重性故。於諸煩惱而得解脫。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世尊於無漏方便中。先說三摩地。後說解脫。由三摩地善成滿力。於諸煩惱。心永解脫故。於有漏方便中。先說解脫。後說三摩地。由證方便究竟作意果煩惱斷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或有俱時說三摩地及與解脫。謂即於此方便究竟作意。及餘無間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與彼解脫俱時有故。復次,第二點再來,再其次,初靜慮中說離生喜樂,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喜。還再其次告訴你,所以這個你看到佛經這裡很難看,看看會煩起來,因為他太科學了,一條一條給你分析的太仔細了,如果你學會了這樣,你寫的文章寫科學的文章就會了,寫什麼管理啊,什麼……條理分得很清楚,很嚴密。他說,你初初在定的境界,初靜慮說,離生喜樂,對不對,剛才不是講過嗎,離生喜樂,由證住此,如果真證到了離生喜樂,你的心理同生理狀態,住此,所謂定,我們普通叫得定了,要佛學「住」,等於一個人房子搬進來住在裡頭安定了,斷除五法,自然心理習氣上斷了五種東西,哪五種?謂欲所引喜,慾望所引的喜愛心理,清淨了,不會起來,這個欲包括男女之欲的欲,飲食的欲,包括了要什麼東西,要求什麼等等的欲,這個心理清淨了。那麼引發心理一種無比的喜悅,同彌勒菩薩一樣笑口常開了,欲所引喜。欲所引的憂,憂愁的心理沒有了,是講欲所引,欲界中間所有,譬如說我明天想去買一個電暖器放在我的房間裡,怕那個太冷,這也是欲啦,雖然是正當的也是欲啊,沒有錢,還差了二十塊,買不到,不曉得問他借好,欲所引的憂,心理的憂愁等等……。不善的所引的喜,做壞事,行為不對的,可是習慣,很高興,譬如抽煙啦,譬如喝酒啦,譬如做什麼,很多,很多……譬如吃麻醉品啦,不善所引的喜。不善所引的憂。不善就是惡的。不善所引的捨,捨是什麼呢?在這裡,不善法所引的捨,這個難懂了,只要你想想這麼的,譬如我看這個東西,這個木魚是這位小彌勒佛的,是他的,可是我真看上了,真看上了,他也很愛它,我也很愛它,我知道他問他拿,要來,他也不幹,不問他要,我心理又丟不下來,格老子最後沒有辦法就一偷了事,等他這個小彌勒不在的時候,不善所引喜,我心理狀態想偷了,不好,我學佛的,怎麼可以偷呢?雖然是個木魚也不能偷,他走兩步,想想越可愛,管他呢,算了,偷就偷了,這叫不善所引捨。切斷幹了,上就上,怕個老幾啊,就是這樣,這種心理。就是給你們講佛學講得非常好聽,沒有我表演的好,所以說你每一種書,每個東西要自己投進去,要深入進去,你才懂得這是個什麼東西,文字語言我只能表達到這樣,所以佛在楞伽經告訴你,世界上的文字,任何不管英文、中文,什麼文字,不夠用的,文字同語言也不夠用,文字不能代表人家的意思的,所以有時候你寫信給我,我還看不懂不是看不懂,你那個文章太高明了,我是看不懂,就是不高明也看不懂,你曉得我們人類講話,文字是代表語言的,語言是代表後面那個思想的,我們的思想變成語言表達出來,大家聽不懂耶,你我都是中國人,講中國話給你聽,聽不懂,為什麼聽不懂?人與人之間意思沒有辦法溝通,這個語言文字不夠用的,所以人與人之間,假使語言文字溝通的了,人同人之間沒有誤會了,可是人同人之間真有誤會,你看我們講話多困難,好不好,好不好,不是語言哦,光靠語言好不好,嘴巴還要裂開,眼睛要瞪一下,眉毛動一下說,好不好?全身的力量用上去對方才懂,所以語言文字是這樣,所以語言你以為嘴巴講話是講話啊,有時候不要嘴巴講話的,所以我呢,站在那裡看看,你就曉得我叫你要來了,有時候你就曉得這個是不字,不字……,不要了。所以語言文字這個道理很難,因此研究佛經,尤其這個翻譯,你要深深的投進去。這一段我也是帶領你們叫你們圈起來,重要,這一段蠻長的,翻過來,講打坐修定,就是上面數下來這一頁,一二三四,第五行。五蓋為禪定之障礙: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五疑蓋復次於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何等為五。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貪欲者。謂於妙五欲。隨逐淨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或隨憶念。先所領受。尋伺追戀。瞋恚者。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或因憶念昔所曾經不饒益事瞋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欲當作不饒益事。於當所為瞋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惛沈者。謂或因毀壞淨屍羅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煩惱。身心惛昧。無堪任性。睡眠者。謂心極昧略。又順生煩惱壞斷加行。是惛沈性。心極昧略。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說一蓋。又惛昧無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由此惛沈生諸煩惱隨煩惱時。無餘近緣如睡眠者。諸餘煩惱及隨煩惱。或應可生。或應不生。若生惛昧。睡眠必定皆起。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惡作者。謂因尋思親屬等故。心生追悔。謂我何緣離別親屬。何緣不往如是國土。何緣棄捨如是國土來到於此。食如是食。飲如是飲。唯得如是衣服臥具。病緣醫藥。資身眾具。我本何緣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或因追念昔所曾經戲笑等事。便生悔恨。謂我何緣於應受用戲樂嚴具朋遊等時。違背宗親朋友等意。令其悲戀涕淚盈目。而強出家。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蓋。又於應作不應作事。隨其所應。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應作不作。非作反作。除先追悔所生惡作。此惡作纏猶未能捨。次後復生相續不斷憂戀之心。惡作追悔。此又一種惡作差別。次前所生非處惡作。及後惡作雖與掉舉處所不等。然如彼相騰躍諠動。今此亦是憂戀之相。是故與彼雜說一蓋。疑者。謂於師於法於學於誨及於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斷寂靜。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諦。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復次,其次告訴你,於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這個你們都學過的,都知道,他說你們要修行修定,在靜慮當中,有五種障礙,障礙不給它打破,你就修不到。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他說你好好在打坐修定,快要到達那個定的境界,這個魔障,我們所謂講魔,「魔」真有個鬼嗎,是自己心魔,這個魔障,障礙就來了。何等為五呢,哪五個魔鬼來呢。一、貪欲蓋,貪心來了,甚至你們年輕人打坐坐的好好的,這兩天修行非常好,突然那個貪欲蓋來了,生理起問題了,老虎就下山了,格老子把它一點都沒有辦法,你心理是非常痛苦,懺悔,不應該……,你愈不應該,它很應該的就來了,對不對,一定不錯,貪欲蓋只好向這邊問,這邊我就不好意思問了,一定的,這一邊我也知道,這一邊我也知道,這個問題才大了,第一個障礙。第二瞋恚蓋,有時候用功用的好好的,忽然那幾天脾氣非常大,無緣無故的會脾氣來,而且呢,想起來三十年、五十年前的事情,都想得起來,格老子氣死人了,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氣死啦,心理、生理習氣,業力的障礙來,瞋恚蓋。回轉看,本來好好的同學,忽然你還用功嗎,平常呢,還可以,雖然肚量還蠻大,彼此可以包容,忽然到那幾天了,恨不得他離開他,再不然你不走,我走,就是這樣,瞋恚蓋來。還有呢。第三種,昏沉,一坐就睡覺,不坐還好,一坐就睡覺,等於我常講的,老年人跟你少年人、年輕人,有五種相反的,老年人啊像我們這些老頭很討厭的,人老了,因為我是老頭,所以可以講的。你講他的好話,耳朵聾聽不見,你一罵他,他就聽到了,第一。第二,現在你告訴他什麼事,當下忘記了,年輕的事,五、六歲,三歲都想得起來,而且給你講都是過去的事,不是現在的。第三種,坐到了就想睡覺,躺下去睡不著了。第四種,笑起來就流眼淚,哭起來沒有眼淚。你們記住哦,你們到了幾十年以後,都是如此,下面還多了,不多講了。我們講佛經,所以第三種昏沉就來了,昏沉有很多種,那麼別的經典上佛也講,兩種,一種心理上的疲勞,容易昏沉,要睡覺了。一種是身體上的疲勞,也睡覺,身體不健康就睡覺了,尤其是打坐,平常精神蠻好,真的一打起坐來想用功,就來了,所以你看,你們別的禪堂裡不在乎,在我,假使在禪堂裡,你這個就逃不過我的眼睛了,有些坐在那裡看到好好的,實際上在睡覺,昏沉。不昏沉,去掉昏沉的蓋很難,尤其睡眠,譬如有些人,你睡眠睡慣了六個鐘頭,你睡五個半鐘頭起來打坐,一天都昏沉的,就是習氣,睡眠是習慣,並不是必然的,昏沉,所以昏沉睡眠蓋,把你障礙住了,得不了定。第四種,掉舉惡作蓋,不是惡作蓋哦,這個字是叫惡作,在台灣講國語啊,是第二聲,是不是啊,惡,這是出哪裡啊,你講的,你們上去寫下來,大陸現在是怎麼樣,用第幾聲啊,惡,可惡的惡,這個「惡」字讀ㄨ\,你們怎麼拼音,一樣的,兩邊一樣的,我以為兩樣的,掉舉惡作蓋,什麼叫掉舉,心不是散亂,可是不能清淨,雖然坐在這裡啊,你沒有去想它,它自己出來了,等於一本書叫《笑禪錄》,你們沒有看過,講用功的笑話,也是真話,有一個老先生喜歡學禪,天天在家裡用功打坐,這個太太就反對,老太太,可是老公要打坐,她也沒有辦法了,太太也反對不了,乾脆自己也跟著丈夫盤腿打坐,坐了兩、三天以後,告訴丈夫,怪不得你要學佛、打坐,打坐真好。丈夫說,怎麼你也學打坐了,他說你怎麼曉得好處,哎呀,我一坐起來,十五年前,隔壁某人欠我十塊錢,都忘了,一打坐,出來了,打坐有這個好處。他掉舉,真的哦,所以你修行越好,從前的那個習氣啊,老帳都會翻出來,老毛病會出來,它不是你想出來,散亂,它是掉舉來的。惡作蓋,惡作,就是我們現在的話,是什麼呢?惡作,討厭,有時候自己……我們人生活著很討厭,有時候自己對自己蠻討厭的,有沒有?你們有這個經驗沒有,自己對自己討厭過沒有?有啊,那你好像跟我一樣,都是一個人,有時候就會如此,掉舉惡作。這五種蓋。第五呢,疑蓋,自己信心不夠,有懷疑,所以有些人做功夫,學佛,其實已經到了某一個程度,某一個境界,因為自己認不清楚不夠啊,又不行了,所以這五種蓋,障礙。下面給你分析了,什麼、什麼……你看,諸佛菩薩是非常慈悲。
推薦閱讀:

解讀中國發展元素國情檔案:國情備忘錄
檔案丟了?握在手裡變死檔?......解密你所不了解的檔案問題!
你對檔案的哪一期節目印象最深刻?
字音檔案:易錯易混易忘字讀音輯錄
檔案丨 每日一橋——汕頭海灣大橋

TAG:文字 | 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