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創作的主旋律——意境
意境是中國畫美學的本質,在中國畫的創作中是至關重要的。什麼叫意境?很難下一個確切的定義。如果探究其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和莊子的美學觀點。老子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無」和「有」的統一,「虛」和「實」的統一。有了這種統一,天地萬物才能流動、運化,才能生生不息。老子的這種思想,對中國古典美學的發展影響很大。「虛實結合」成了中國古典美學的一條重要原則,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真實反映有生命的世界。莊子認為,天地萬物是有形和無形,虛和實的統一。形象,並不只是有形的形象,而應該是有形和無形相結合的形象。老子、莊子的這種思想,對於中國古典藝術中意境的創造,影響十分巨大。
一、中國畫的「意象」與「意境」
什麼叫「意」?我們在評論中國書畫時,常常說:「意在筆先、畫盡意在」、「筆斷意連」、「立象以盡意」等等。「意」,指的是畫家的思想、感情、意念、意義、理想。「意象」指的是以意成象,成為藝術形象。畫家在觀察大自然和觀察社會過程中,產生了思想感情。有了新的意念,要創作出有意義的理想作品。於是把客觀事物精粹部分集中起來,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兩忘的境界。這就是意象繪畫藝術。
比如,同樣是描繪黃山風景,有的人照摹黃山,這隻能是表現黃山的「象」。有的人不僅觀察到了黃山的外形,並且領悟到了黃山的氣質和生命。黃山就像人一樣,有思想,有感情,有飛揚的神情,有雄渾的動勢。每一座山有頭、有面、有四肢,有脈絡。每棵樹也像人一樣,枝幹傳情葉傳聲。雲和水的流動,也像人的感情一樣,或洶湧澎湃,或靜水微波,或飛流直下,或清泉細流,都是有生命的。這就是把雲水的種種自然屬性來作為人和生活的象徵。這就是藝術上的「物我兩化」。當一個人因忘己而隨物而化時,物化之物,亦即是存在的一切。人們都知道莊周夢蝶的故事。講的是莊周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栩栩然飛來飛去,不知道自己原來是莊周。忽然一夢醒來,原來自己是莊周不是蝴蝶呀!這一下可把他弄糊塗了。到底是莊周做夢變為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為莊周?然而,莊周和蝴蝶畢竟是不同的,這就叫「物我兩化」。把自己與對象融合為一個,得到因物化而來的全盤美化、藝術化的歷程,這就是物我合一的歷程。如果把這種境界表現在繪畫上,我們所描畫的對象,就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達到微妙的境地,這就是以意成象了。
還有一個故事,講的是莊子與惠子在壕溝邊遊玩。莊子說;「魚在水中從容地游,是魚的樂趣。」惠子問莊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樂趣?」莊子告訴他,我在壕溝邊上就看出來了。這個故事講的是,莊子是以恬適的感情與知覺,對魚做了觀察,因而使魚成為美的對象。從魚出遊從容,看出魚的樂趣。因此,對魚做出美的描述。這也是物我合一,物我兩忘。從這種美的觀察,做出美的判斷。如果表現在繪畫上,這也是以意成象。
「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在藝術里,感性的東西心靈化了,而心靈的東西也借感情化而顯現出來。「意象」是中國美學史發展的成果。到了唐朝,「意象」這一名詞,已經被美學家、畫家比較普遍地使用了。以後又進一步提出了「境」這個新的美學範疇,標誌著「意境」說的誕生。
關於「意境」。「境生於象外」。「象」是某種孤立的、有限的物象,而「境」則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圖景。「境」不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虛空。
「境」不是一草一木,而是元氣流動的造化自然。畫家的描繪,不要停留在有限的孤立的物象上,而要突破這有限的「象」,從有限進到無限,以體現宇宙本體和生機。顯然,「意境」是「意象」,但不是任何「意象」都是「意境」。「意境」既包含有「意象」共同具有的一般特徵,又包含自己特殊的方面。「意境」的內涵比「意象」更豐富。在繪畫上,要把客觀事物最精粹的部分汲取過來,經過集中、篩選、加工、改造,融進自己的審美觀點、審美感受、審美理想,再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高度概括,用藝術手法充分表現出來,就成為「意境」。畫家要具有審美的心胸,必須超越世俗慾念、成見的干擾和束縛,保持內心的虛靜態。在虛靜之心中才會「胸有丘壑」。蘇東坡說「虛,故納萬景」,這樣才能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才能表現出客觀真實的「境」。
二、中國畫的意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畫與詩是相融合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以詩人的手法作畫,可以提高畫的意境。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里有一幅傅抱石、關山月畫的《江山如此多嬌》,表現的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的詞意。畫家首先從詞中感受到「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雄闊氣勢,以及「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美麗景色,他要通過可視形象把歌頌祖國大好江山的情愫表現出來。於是畫家匠心獨運、刻苦經營,用滿蘸激情的筆墨去再現詩的意境,使詩情畫意水乳交融,產生出強烈感人的藝術魅力。在這幅畫前,你會感受到祖國雄偉壯闊的氣魄,感受到我們民族不可戰勝的力量;你會覺得做一個炎黃子孫的光榮,併產生為祖國的繁榮而獻身的願望。這就是《江山如此多嬌》意境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又如著名畫家齊白石的繪畫藝術,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熱烈,他創造的意境總是那麼清新明麗,開朗豪放。在白石老人90歲的時候,作家老舍要求他根據「蛙聲十里出山泉」的詩意畫一幅畫。繪畫是一種視覺藝術,要在紙上畫出「十里蛙聲」,的確是難題。但是老人不出幾天就交卷了,畫面上是一泓溪水從山澗亂石中奔瀉而出,水裡遊動著幾隻蝌蚪,高處聳立著幾筆遠山。亂石、山澗、遠山構成了深遠的意境,看起來何止是「十里」!生物知識告訴我們:蛙聲是青蛙求偶之聲,沒有蛙聲,也不會有蝌蚪。水裡既有蝌蚪遊動,山澗中豈無「蛙聲」?這個構思把各種藝術形象完美地組合起來,含蓄地表現了詩句的意境,方法新穎,耐人尋味,足見老人藝術修養的精深、才華的卓越。由此可以看出,注重意境,是中國畫家用來撥動觀者心弦的重要手段。
對於中國畫來說,寫意便是抒情,便是詩意,「詩者,志之所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足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主詩序》)中國的詩、歌、舞本來就「三位一體」後來又加上書法和繪畫,可以說是「五位一體」。無論是什麼樣的「情」都要通過「形」,這「形」是「情景交融」的「景」,也就是意境。
三、中國畫的意境在於「不似之似」。
石濤說:「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似的似。」這「不似之似」便是在總結前人關心形神關係的美學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的,而成為中國畫家遵循的法則。中國畫不僅有形,而且含有意。「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立象盡意」,象只是寫實的,而追求「不似之似似之」。不似是手段,目的在「似」。
歐陽修在詩中說:「古畫畫意不畫形,梅詩詠物無隱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知見詩如見畫。」晃以道對蘇軾的轉語中說「畫寫物外形,要物形不改。」這裡的「離形」、「不畫形」、「忘形」、「物外形」其實都是一個道理,即在掌握形似之後的一種「意象變形」。這種變形意在抒情和表現人生,目的是「得似」、「神似」、「得意」、「傳情」所以黃賓虹說:「不似之似,仍為真似」,齊白石指出「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不似則欺也,太似則媚俗。」中國畫家正把這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作者把他在現實中的看到的具象的東西,在頭腦中經過變形、加工、變成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形狀,來寄託自己的情意,從而也就是作品的誕生。以形寫神的花鳥畫中,客觀對象的表現,後於明顯的主導地位而作者主觀的感受則滲透於客觀對象的形神之中,同樣在寫意畫中,不求形似,只求神似,也多半不是客觀現象的神,而是作者主觀為神,元僧覺隱說:「吾嘗以喜氣寫蘭,怒氣寫竹。」倪雲林自稱其畫竹不管似蘆似麻,只是抒發胸中逸氣。
無論自然之蘭竹,似蘆似蘭已不重要了。可以斷言:不論是重客觀形神的花鳥畫,還是重主觀抒情的寫意畫,都包含著來自自然的現象和來自作者自身的這兩種審美信息的背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意境。同時把自己的人格和生命融入其中,達到既超越於物,也越於我的妙悟自然,物我兩忘的境界。
四、中國畫的意境在於真實。
意境是我國藝術獨特的審美意識。《文心雕龍》中說:「窺意境而運斤。」「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寫氣圖貌。即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中國藝術的意境都是與作者的緊密相聯的。是與情感相交融的,即是作者想像改造和感情浸潤的記憶表象,在審美的這種意境中「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作者經過一悉錘鍊,升華的境界,這種境界才是審美的最高明的境界,也是中國畫的精髓之所在。中國畫之所以經久不衰,不單單在於用筆,技法,更重要在於作者的要表達的的思想境界。
中國的寫意畫中,特別是文人畫中,往往把畫的對象人格化,更提高了審美的意境,這在四君子畫中尤為明顯。以梅蘭竹菊象徵人們的崇高品格,它首先是作者自己的品格替身,或沖寒先發,或幽谷自香,或冷艷傲霜,或勁傲冰霜,人們從身自的生活體驗中,發現了這些堅強剛毅的品格,從審美意義上來說,它不但已經超出現實美的範疇,而且也超出藝術美的範疇,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了,文人畫對人品在畫中的反映特為重視。
於是乃有人品即畫品之說,賦予自然山川以人的品格,這乃是中國畫的借物抒情,借景言志的優秀傳統,由於追求的不同,則反映著作者各個審美皆趣與人生理想。由於人的品格不同,不同作者反映在畫中的意境,有了品格的差異,這便是同一題材在不同作者筆下迥異共趣的根本原因。無論是怎樣的信息,是人在自然中對自身的觀照,是自然生命,和自我生命的升華。
由此可見,藝術生命之源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自然的生命,宇宙的生命,也可以叫做天源;二是自我的生命,可以叫做心源。唐代張操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造化便是自然的生命,心源便是自我的生命,但無論是天源還是心源都是對自我生命的展示。都表達作者的一種感受,表達作者此時的心境及意境。
五、中國畫的意境在於氣韻。
自從南齊謝赫提出「氣韻生動」這一概念,「氣韻」成為我國傳統繪畫的美學準則。歷代談氣韻者,有說在客觀,有說在主觀,有說在形象,有說在毛里,氣韻是可以超於這一切之上的音樂的境界,宇宙的和諧,古人也曾經說過「在意在象,在韻不在巧。」黃庭堅說:「凡書畫當觀韻」。就是要求意境要高,風神氣度要雅,「生動」就是生命的運動,是自然的和自我的生命。「氣韻」是這種生命在藝術中的表現形態,即韻律和韻味,作者所追求的是一種音樂的境界,是一種韻律。
意境是中國畫的主旋律,因此藝術作品中意境的創造是要調動一切藝術手段苦心經營的,需要含蓄曲折,也需要筆精墨妙。但所有這些都必須圍繞著思想感情的傳達、藝術形象的塑造和感人意境的追求,否則便成了孤立的玩弄技巧。含蓄朦朧也好,曲折變化也好,都必須恰到好處,如果晦澀含糊,如智力測驗,使人不解,或是故意雕琢,都是不可取的,因為那樣的話只會破壞畫面意境。畫面的意境決定著繪畫的最終完美與否。因此,畫家應在藝術創作中發揮自己思維、意念、情感和想像力的作用,在具體的、有限的顏色中組合出無限的色彩旋律來。
同時藝術作品的意境,可以說是每一位藝術家對於美的發現和表達。每個藝術家的精神境界、才氣、學識的高低,也決定了他們對於表現對象美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上大有差異。因此,我們應該在各方面加強自我修養,使自己獨具一雙慧眼,能在尋常中發現美,能在被別人重複表現多次的事物中挖掘到與別人不同的美,創造出與別人不同的意境。
推薦閱讀:
※求和《追光者》旋律很像的歌?
※孤獨,憂傷、我永遠的旋律
※主題旋律發展手法
※哪一首歌的歌詞內涵或旋律讓你印象深刻?
※為什麼我們在聽音樂時能夠對旋律產生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