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複合體功能解剖(二):關節運動學
2、額狀面——抬高和下壓;水平面——前伸和後縮;矢狀面——前旋和後旋關節運動滾動滑動上抬下壓前伸後縮向下向上向前向後向上向下向前向後3、抬高和下壓(1)最大上抬角度約45°,最大下壓角度約10°;(2)上抬與下壓與肩胛骨的運動密切相關——肩胛骨的上抬與下壓;(3)上抬與下壓時的凸凹定律:上抬-下轉-上滑;下壓-上轉-下滑。(4)上抬時牽伸肋鎖韌帶以穩定鎖骨,下壓時牽伸鎖骨間韌帶和上部分關節囊穩定鎖骨。
4、前伸和後縮(1)在兩個方向有至少15—30°的活動度。(2)前伸和後縮與肩胛骨運動密切相關——前伸和後縮(3)前伸與後縮的凸凹定律:前伸-前轉-前滑;後縮-後轉-後滑。(4)最大的前伸角度發生在用力向前夠物時,肋鎖韌帶後束、關節囊後束和前鋸肌維持鎖骨穩定;後縮時牽伸肋鎖韌帶前束和關節囊前束以穩定鎖骨。
5、軸向旋轉(1)當肩外展或前屈時,鎖骨向後旋轉約40-50°。(2)最大角度的後旋轉是SC的鎖扣位置。(二)肩鎖關節(AC)1、SC和AC的不同點:SC允許鎖骨相對比較大的運動以引導肩胛骨運動,AC只允許鎖骨輕微的運動,為ST提供最大的活動度。2、3個自由度。3、上旋和下旋是基礎運動,水平面和矢狀面調整是為了讓肩胛骨和胸壁有更好的吻合。
4、上旋和下旋(1)在手臂超過頭頂(外展或前屈大於90°)時,上旋角度可達30°。(2)上旋發生在肩胛骨向上、向外運動時,對於肩胛骨的上旋運動至關重要,上旋時下方AC囊和喙鎖韌帶受牽拉以穩定關節。(3)下旋發生在肩內收和伸展時。(4)上旋和下旋運動多發生在肩胛平面上。(5)肩胛骨在AC處最大角度的上旋時鎖扣位置。5、水平面和矢狀面旋轉微調(1)水平面旋轉微調發生在肩胛骨內側緣抬離胸壁並向胸壁外側運動時。(2)矢狀面旋轉微調發生在肩胛下角抬離胸壁並向胸壁外側運動時。(3)水平面和矢狀面微調增加了ST的運動質量和活動範圍,例如,在ST前伸時,水平面微調使肩胛骨前表面與胸壁更吻合;ST上升時,矢狀面微調亦是如此。(三)肩胛胸壁關節1、肩胛骨和胸壁間的運動是SC和AC共同運動的結果,一個關節運動的減少則會使另一個關節代償增加,或者使整個運動質量降低。2、上升和下壓ST上升=SC上抬+AC下旋,一般情況下,聳肩時,僅發生SC的上抬;AC的下旋使肩胛骨在整個上升過程中保持豎直。下壓反之。
3、前伸和後縮(1)ST前伸=SC前伸+AC水平面微調,ST前伸增加了向前夠物的幅度。後縮反之。(2)後縮一般發生在將一個物品拉向身體的方向,如攀岩、沿著繩子向上爬等。
4、上旋和下旋ST上旋=SC上抬+AC上旋,肩胛骨上旋可達60°。下旋反之。
(四)盂肱關節1、3個自由度。
2、外展和內收(1)凸凹定律:外展-上轉-下滑;內收-下轉-上滑。
(2)外展時,牽伸腋下皺襞(下關節囊的一部分)以維持肩關節穩定,當下關節囊黏連或過度緊張時,會引起黏連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導致外展受限。(3)肩外展180°=GH外展120°+ST上旋60°。(4)GH外展時肱骨頭「上轉下滑」的重要性:1)肱骨頭面積是關節盂的兩倍,「上轉下滑」能夠避免肱骨頭脫出;2)能夠避免外展時肱骨頭與喙肩弓發生碰撞,導致肩峰撞擊綜合征。(如果沒有肱骨頭的下滑,GH外展22°時肱骨頭已經上升了10mm,就會撞到喙肩弓,壓迫岡上肌及其肌腱、肩峰下滑囊。)
(5)額狀面和肩胛骨平面GH外展的對比:1)額狀面外展時,必須伴隨外旋,才能達到最大活動範圍,這是因為外旋可以避免肱骨大結節和喙肩弓(較低點)的撞擊。2)肩胛骨平面外展時,可不伴隨外旋,就能達到最大活動範圍,這是因為此時大結節頂端正好和喙肩弓最高點相對應,避免了撞擊。3)此外,在肩胛骨平面外展時,肱骨頭自然後傾,更加適應關節盂;岡上肌起點與止點也正好在一條直線上。
3、屈曲和伸展(1)凸凹定律:屈曲-前轉-後滑;伸展-後轉-前滑。(2)肩屈曲達180°=GH時需要ST的上旋方能完成。(3)GH屈曲超過90°時,喙肱韌帶收到牽伸,使肱骨發生輕微的內旋。(4)過伸可達45-55°,此時會伴隨肩胛骨的前傾。4、內旋和外旋(1)凸凹定律:外旋-後轉-前滑;內旋-前轉-後滑。
(2)外旋ROM約60-70°,內旋ROM約75-85°,外展90°時,外旋可達90°。(3)最大外旋時,伴隨肩胛骨後縮;最大內旋時,伴隨肩胛骨前伸。5、外展時肩關節的整體運動學(1)肩肱節律——GH外展:ST上旋=2:1肩外展180°=GH外展120°+ST上旋60°= GH外展120°+SC上抬30°+AC上旋30°。
(2)外展早期(0-90°),肩外展0-90°=GH外展60°+ST上旋30°= GH外展60°+SC上抬20-25°+AC上旋5-10°。(3)外展後期(90-180°),肩外展90-180°=GH外展60°+ST上旋30°= GH外展60°+SC上抬5-10°+AC上旋20-25°。
(4)外展時鎖骨的後旋1)在肩外展後期,鎖骨後旋約40度。
2)機制:肩外展時,肩胛骨上旋,牽伸喙鎖韌帶,引起鎖骨的旋轉。
3)意義:在外展後期,此旋轉使鎖骨與喙鎖韌帶位置更加合適,使肩胛骨維持上旋30°,沒有鎖骨的旋轉,肩胛骨整個外展就不會實現。關節運動滾動滑動屈曲伸展外展內收外旋內旋水平內收水平外展向前向後向上向下向後向前向前向後向後向前向下向上向前向後向後向前文中圖片來源於Reference[2]。Reference:[1]Neumann, Donald A. 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 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1st ed and 2nd ed.[2]劉穎,師玉濤. 骨骼肌肉功能解剖學[M]. 第二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便民 | 社保卡也可發養老金,看完了教爸媽激活金融功能吧!
※汽車一鍵啟動都有哪些功能?
※只有真正的果醋才具有保健功能
※虛幻引擎學習之路:粒子系統篇(二)
※十分鐘搞定卵巢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