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異象:靈魂視覺化的探索

夢境異象:靈魂視覺化的探索

作者:韓妙第

日期:2015年6月15日

論文摘要:

靈魂可以看得見嗎?本文的核心在於通過影像的負像畫面結合攝影中的中途曝光法來體現人類幾千年來所追求和研究的靈魂。即通過這樣的技法手段將人類的靈魂展示出來。

關鍵詞:

負像畫面,中途曝光法,夢境,異象,靈魂的視覺化;

前言:

靈魂是什麼樣子?靈魂與夢境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二千多年前的希臘人在解決了數學和天文學上的問題後,便轉向更微妙、難度更大的知識領域。其中之一就是人的靈魂。古希臘人普遍相信,人有靈魂而且靈魂不朽。靈魂與個人相對應,每個人都有靈魂,這個靈魂可能是自己的先人,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種族的人死後轉化而成的。它甚至可能曾經歷過一個變為各種男人、女人以至多種動物的漫長過程,現在才轉變為自己的靈魂。每個人死後,他的靈魂即脫離身體,根據生前的表現進福山(類似聖經中的天堂)或下地獄,然後再由命運之神參考各靈魂過去的表現和現在的願望(希臘人的神也講民主)轉投到不同的人或動物身上。這就是說,人與動物都有靈魂,而且可以在人體和動物體間相互流通。另有不少人相信植物也有靈魂。亞里士多德就是這種三靈魂論者。按他的觀點,有生命的有機體,即植物、動物和人都有靈魂,有機體的習慣和機能連同它的結構和完善程度,都是由它的靈魂或多種靈魂的性質支配的。植物靈魂又稱營養靈魂,擔任生長和繁殖的任務,而動物則另外還有一個有感覺的靈魂,支配它的主動性和感覺能力。人不但具有生殖的靈魂和感覺的靈魂,還有一個理性的靈魂,負責推理和思維,它的所在地是心,而不是一些人━━希波克拉底━━所說的腦子。

其實我們觀察事物有多個角度,從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不同的看法。以靈魂來說,起碼有三個角度:科學的、宗教的和哲學的。從科學上看,靈魂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人真正看到靈魂,或被別人看到自己的靈魂,靈魂藏在人體何處,也從來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或藉助儀器和實驗手段探測到它的存在。在宗教上,靈魂是被確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靈魂,在基督教中,人的靈魂是罪惡的,信仰基督教的目的是讓靈魂得救。在哲學中,則分成信與不信的兩派,兩派中又因信仰的差異而再分派。例如相信靈魂論的一派中,又分為萬物有靈論和生物有靈論,等等。不信靈魂論那一派多是唯物主義者。前面提問中出現的矛盾就是觀察靈魂角度發生轉化的情況的反映。

【01】靈魂論的作用;作者:蘇拉德

在這一領域,帕拉圖相信人的智慧就是靈魂里原有的內容物,包括各種感覺、性格、感情、知識等等。後天學習的作用之一是在智慧的幫助下實現靈魂轉向。讓靈魂正面向著實在與存在,不為虛假的影像所迷惑,防止靈魂轉向壞的方向,促使美德(他認為是後天的)的生成;之二是引起回憶。將靈魂原本擁有的知識和理念再現出來。他進一步將靈魂劃分為三個部分:學習(愛智)部分、激情(愛勝)部分和慾望(愛利)部分。三個部分「各做各的事」,和諧相處,就是個人的正義。學習部分是最高貴的部分,只有這個部分擁有「視覺」,它天然處於靈魂的統治地位。一個人如果他的靈魂由學習部分在整個靈魂中起領導作用,他靈魂的視覺就能正常發揮,就能依靠這部分認識實在與存在,看見理念,走向理性。如果他的靈魂由其他部分在整個靈魂中占統治地位,他的靈魂缺乏視覺,就不能看見理念,不能認識實在與存在,與瞎子無異。一個缺乏靈魂視覺的人,對他施予教育也沒有用,柏拉圖對智者的一個批評是「他們宣稱,他們能把靈魂里原來沒有的知識灌輸到靈魂里去,好象他們能把視力放進瞎子的眼睛裡去似的。」(518C)柏拉圖在《理想國》中雖則談論靈魂的地方不少,但要想比較充分地認識他的靈魂觀,僅研究《理想國》還不夠,重要的是要研究他的《蒂邁歐篇》。

【02】柏拉圖的靈魂觀;作者:蘇拉德

一.夢境的景象體現

1.概念

為夢中經歷的情境,具有虛擬性和荒誕性以及離奇性的虛幻境界。

2.作用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夢是有意識看無意識的一扇窗子。弗洛伊德與榮格是夢解析的開山鼻祖。

一般來說,夢境都是不具備傳統的邏輯性。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潛意識慾望的滿足,人在清醒的狀態中可以有效地壓抑潛意識,使那些違背道德習俗的慾望不能為所欲為。但當人進入睡眠狀態或放鬆狀態時,有些慾望就會避開潛意識的檢查作用,偷偷地浮出意識層面,以各種各樣的形象表現自己,這就是夢的形成。夢是人的慾望的替代物,它是釋放壓抑的主要途徑,以一種幻想的形式,體驗到這種夢寐以求的本能的滿足。隱藏在杜麗娘潛意識中的慾望之火由於現實的原因遭受壓抑不能滿足,而潛意識中的衝動與壓抑不斷鬥爭,形成一對矛盾,進而形成一種動力。這種動力使慾望尋找另外一種途徑或滿足,這就是夢。

【02】http://baike.haosou.com/doc/5667515-5880177.html

3.形式

十大經典夢境的解析

夢究竟與現實世界到底有多大聯繫?美國著名壓力控制專家NERYSDEE,就調查取樣的10,000夢境進行分析,並通過對我們常見的幾種夢境的解析,向你揭示夢境與現實的關聯和夢的意義。

夢境一:墜落、墜落、不停地墜落……

我們常常在進入睡眠之後就開始夢見自己墜落,在空間中墜落,在時光隧道中墜落。專家認為這是由清醒狀態轉入睡眠狀態的感覺,因此這並不是真的在做夢,它不過是我們身體的物理反應,只是我們即將進入睡眠的大腦把它理解成夢而已。

當我們開始入睡時,就開始進入REM狀態,即眼球快速運動階段。我們身體的四肢開始經歷猛烈、短促的抽動。科學解釋就是:肌陣性痙攣。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表現,當我們從懸崖邊上走下來的時候就有可能產生這種感覺。我們的潛意識在不清醒的狀況下把身體的這種物理反應理解成了夢境。

不難理解,這樣的夢境告訴我們,我們害怕即將面對或者已經不得不面對的困難處境。其實,你完全沒有必要害怕你在夢中墜落到了底,在現實生活中就有可能死亡的預示,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樣的事例發生過。

夢境之二:被人追趕

當你夢見自己被人追趕,卻又不能動彈跑動,這類的夢境其實是大腦幻想的另一種自然反應,這樣的夢境通常出現在REM睡眠階段。這時,你的身體其實已經麻痹了,我們的潛意識把這種麻痹轉化為無助的感覺,就好像你不能逃脫追捕一樣。

有時,追趕你的人可以理解成為你對別人的敵意或者別人對你的敵意;一旦你能辨別那些敵意究竟來自哪裡,你晚上就不會被這樣的噩夢糾纏了。

夢境之三:在天空中飛翔

這是人們經常遭遇的夢境之一:十個人中有七個在他們的有生之年都會體驗這樣的夢中飛翔。Dee自己在年輕的時候至少做過十次這樣的夢,而且每次夢醒之後都感覺非常快樂。

一種解釋是靈魂在那時離開了做夢者的軀體,因此當你夢醒時就會感覺這一切好像現實一樣。另外一個更科學的解釋是:飛翔的夢反應了達爾文曾經提到過的「遺傳記憶」,因為他認為我們的祖先是鳥。但可以肯定的是,做這樣夢的人不會感覺鬱悶。Dee解釋說,這樣的夢表達了做夢者解決自身問題的希望和能力。

夢境之四:牙齒掉落

如果你做夢夢見你的牙齒掉落,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暗示,預示著你的生活將有大轉機出現。

為什麼這樣的夢就意味著轉變呢?其實很簡單,牙齒掉落代表著人的奶牙脫落,在現實生活中就表現為從孩童時代到成人時代的轉變。所以,這個夢境傳遞著成長與成熟的訊息,也意味著你將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夢境之五:被愛人欺騙或欺騙愛人

如果你已經結婚或者有了固定的異性朋友,但是在夢中卻與另外的男人做愛,或者有意識地在夢中欺騙你的丈夫或男朋友。那麼這就表示,你有欺騙你愛人的徵兆或者就在不久將作出夢中的舉動。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的男朋友告訴你類似的夢境,這有可能意味著他對你的感情是假的,他或許早就對你們的關係感到困惑或者懷疑。

夢境之六:沒完沒了地做愛……

通常是到達青春期的男性會做這樣的夢,而且這樣的夢境可能到他們五六十歲的時候還會重現。

好預兆是:如果你夢境中的性愛是愉悅的,這就表示你現在正與你的戀人有著非常良好的進展;如果夢中在觀看別人做愛,這就表明你對現有的戀人很滿意,卻對你們的關係有些無能為力。

最有趣的是,如果你在夢中夢見亂倫,就預示著你將很快從你現任的職位上降下來,並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

夢境之七:遭遇意外事故

當你夢見出車禍、列車出軌、空難或者翻船等等意外事故時,你要小心:這預示著有不好的事要發生。這種夢境有時就代表著現實生活,當你出行開車或泛舟時都要格外小心。

如果你夢見不幸的事故發生在你認識的人身上,這就表明你對那個人沒有好感;相反如果你夢見那個人死了,就預示著那個人將交好運。

夢境之八:與老朋友重逢

這種夢通常發生在你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年或者兩年之中,潛意識裡,你渴望回到你以前熟悉的地方或者老朋友之中去,然而,你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也有這樣的例子:你可能夢見你孩童時代非常要好的朋友,這意味著你想忘卻你現在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想尋求像少年時代那樣樸實、忠誠的朋友。

夢境之九:水、水、到處都是水……

無論你的夢裡出現的是寧靜的湖水、滴流的小溪、狂怒的河流、平靜的海洋;夢中的水總是喻示著生命的精華,代表了精神的洗禮和重生。

一旦你的生活變得複雜,你就有可能夢見自己遇水溺死;湖水象徵著你想要儘快從煩亂的生活中掙脫出來,渴望過上寧靜安穩的生活。洪水或者狂怒的江水喻示著你面臨不能掌控的壓力和局面。

夢境之十:可怕的蛇

突然有一次,你在夢中夢見了成千上萬條蛇包圍著你,你卻一點也沒有感到害怕,相反,你卻表現了沉著、自信與能掌控事態的良好狀態。

佛洛伊德學說把蛇理解成為對生殖器的崇拜,然而NERYSDEE卻更願意認為這是一個人精力、性與強大精神狀態的表現。

當你的夢裡出現口吐信子、進攻你的蛇,這就警示你周圍有人在欺騙你、或者有的人非常狡猾、不誠實並且嫉妒你。但是,如果是一條大而遲鈍的蛇,就代表著智慧和知識。

【03】http://fashion.ifeng.com/emotion/astrology/oneiromancy/200812/1222_5268_934123_4.shtml

顯然,通過對夢境的解析,發現,夢境如同照片的負片一樣,就是現實世界的負像。但是這種負像又不完全是現實的翻版,具有似是而非的虛幻感。

那麼夢境和無聊以及發獃的行為狀態有著什麼樣的關聯?

二.夢境與發獃的關係

1.無聊與發獃的意識狀態

古往今來,在心理活動的研究領域中,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針對研究的心理活動不是七情六慾就是思想、意志、精神或者潛意識,但是很少有人深入到「發獃」以及「無聊」狀態的進行研究。而實際上而言,作為一個具體的人,一旦進入到「無聊」或者「發獃」的狀態,他的意識將一片空白,此時的世界將停滯不前,空間和時間將不復存在。這種現象既說明了作為心理活動如同高峰和低谷的K線圖一樣,而且也體現了「無聊」和「發獃」這一心理活動的狀態在心理活動的狀態之中處於低谷狀態。

這恰如正負之間的零一樣。也就是說零既是一個獨立的參數,顯示著與正和負之間的區別,更顯示了是正和負之間必不可少的橋樑或紐帶。自然也說明,當人類進入了「無聊」或「發獃」的狀態時,此時所有的心理活動都在瞬間降低和消失了,這就像時間上的零點或時區上的零時區一樣。

2.無聊與發獃產生的原因

出現這樣的狀態既說明作為「無聊」和「發獃」的人類既是原有的對高負荷、強壓力精神狀態進行自覺地揚棄,更說明這樣的狀態是對自己的心靈進行無意識的保護。

無論韓國也好,程度也好。主辦方舉辦「發獃大賽」活動的目的是讓人借著發獃釋放壓力,「同時也讓人們認識到,在緊張的工作中,抽空休息一下的重要性,就是放空大腦,呆久一點。」現代人缺乏時間休息,讓參賽者大腦能息一下,因此,比賽規則非常簡單,就是什麼也不做。「這是一個有趣的經歷,讓人真正地把自己從快節奏、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跳出來。」

在現場,各種年齡,各種經歷的人們開始了自己的發獃,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發獃理由:緬懷著,幸福著,天真著,孤獨著。專家稱,發獃是正常人的一種心理調節,偶爾發獃無傷大雅,還有利於健康。發獃可幫助人們減輕疲勞,對大腦來說,是很好的休息。[3]

【04】http://baike.baidu.com/view/15216469.htm

顯然,對於旁觀者而言,無聊與發獃的狀態更像是此人的靈魂出竅的狀態。

3.無聊與發獃的積極意義

第一,現代社會進入了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人類在各種繁瑣複雜的全新知識體系面前已經應接無暇。何況現代社會各種基礎知識難度大,如果將有限的時間花在某一知識領域的話,將會使人產生累贅、負擔感和抵觸的情緒。如果長期以往,將會是人的心理產生某些亞健康的癥狀。例如自閉、宅居、過敏,甚至自暴自棄等等。可是如果做一些個人感興趣的活動,個人的情趣容易得到培養而發展起來,在這一領域的鑽研也能得到深入。如此一來,在有興趣和感興趣的狀態下的心靈,更能夠得到緩釋和健康的發展。並且,作為零狀態下的心理活動既是阻止心理活動惡化的一道壁壘,更是在進行自我的心理狀態調節,起到緩解和調節心理狀態惡化重要機制的作用。專家稱,發獃是正常人的一種心理調節,偶爾發獃無傷大雅,還有利於健康。發獃可幫助人們減輕疲勞,對大腦來說,是很好的休息。

第二,由於現代社會對人類的要求扁平化和簡單化以及傻瓜化,紛呈而出的各種事物令人感覺很炫目,這些全新的事物不斷分解和銷蝕人類的專註精神。更由於很多知識通過不斷的重複來對人類進行灌輸,使得人類幾乎沒有獨立的思想空間和時間,而且那些扁平化的知識又使得人類從早上起床到晚上連軸轉的忙個不停,不斷地為低端的滿足和獲取而付出時間和精力,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隙。儘管在高負荷的競爭環境下,人類的大腦對全新的客觀事物的反應和接受表現出遊刃有餘的接受和學習情景,但是缺乏對某些問題和狀態具有深度和專業的定位以及持久的探索,從而使得現代社會的人類儘管能夠面面俱到的應付各種事務,但是這種扁平化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無助於人類的學術智商和創造力培養。因為現代社會高強度、高節奏以及多任務的工作、家庭、生活、學習以及社會活動對於人類專心致志從事某一領域的探索和研究以及創新等創造性地活動造成巨大的傷害。而創造性活動需要的是在獨處下的純粹自我中心的空間和時間,要求高度關注自我,並長時間的沉浸在某種思考或者精神活動中,拒絕頻繁的打擾和任務切換,否則,創造性能力難以得到生長和發育。

第三,什麼是精神?精神就是人類情感和慾望在具體的表現過程之中持續性和強度性以及穩定性的綜合機制。

精神的持續性:這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意志,意志是情感持之以恆的標準狀態。

精神的穩定性:這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邏輯,邏輯是情感狀態有始有終的程度。

精神的強度性:這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神采,神采是人的心理活動外露的符號。

顯然,精神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專註。「發獃」與「無聊」,作為精神的強度性最低端的狀態。「無聊」是精神的衰減期,「發獃」是精神的空白期,是心理活動的零狀態。也就是說,在「無聊」狀態下,精神的強度性為不斷的遞減。在「發獃」狀態下,精神的強度性為零。而出現這一癥狀的原因在於因為現代人類生活節奏的加快,處於高負荷的工作、學習等狀態下,心理活動經常會發生短路、閃神或失憶等失常境況,這些鏡況的表象就是「無聊」和「發獃」的狀態。

出現這樣的狀態既說明作為「無聊」和「發獃」的人類既是原有的對高負荷、強壓力精神狀態進行自覺地揚棄,更說明這樣的狀態是對自己的心靈進行無意識的保護。

第四,作為精神強度的極弱性的「無聊」和「發獃」它的意義不止於停頓與休息的心理活動狀態。更大的意義在於通過「無聊」和「發獃」,進入到個人想入非非的幻覺之中。無獨有偶,2013年1月,蘭開夏大學桑迪·曼恩在英國心理學協會職業心理學分會的年度大會上發言說:「無聊一般讓人感覺不好,但無聊很可能是有益的……尤其是當無聊使我們有時間做白日夢的時候。」「一旦我們開始做白日夢了,我們的頭腦就會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我們就會以創造性的方式解決問題。」

「無聊」和「發獃」可以讓人類做起白日夢,自然「無聊」與「發獃」就有助於專註,甚至促使創造性思維不斷的滋生,成為革命性的思想搖籃。

4.夢境與發獃

說到底,夢境就是個人的無意識狀態。而發獃是旁觀者對處於無意識狀態中人的感知和評價。為何如此?因為一旦一個人進入夢鄉,他的行為活動狀態馬上就進入了低谷。但是行為狀態的低谷不代表心理活動狀態的低谷,而心理活動的狀態有時無法用肉眼能夠觀察得到。旁觀者唯有通過進入夢鄉的人的表情以此進行判斷。

所以,夢境和發獃之間的關係就是夢境是內在的心理活動,具有不受控制的無意識性。而發獃是行為的表象,是行為處於停滯或靜止狀態具體表象。

那麼夢境和靈魂有有這什麼樣的關係?

三.靈魂的眾說紛紜

一直以來,人類對於靈魂的定義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究竟哪一樣比較正確?

1.概念

靈魂  soul

宗教所信各種居於人或其他物質軀體之內並對之起主宰作用的精神體,它們亦可脫離這些軀體而獨立存在,為超自然體的一種形態。靈魂觀念可追溯到遠古的原始宗教初期,原始人因對其夢境和生、老、病、死等現象的觀察認識而產生出有靈魂存在的觀念,認為這種靈魂既與肉體共居,又可與之相分。在解釋做夢或死亡現象時,原始人推出了靈魂不死和獨立靈魂的觀念。據對原始墓葬的考古發掘,許多跡象都表明當時人們已經具有明顯的靈魂觀念和人死之後靈魂仍會繼續存活的認識。不同宗教和處於不同認識階段的人們對於靈魂的表現形態和存在方式亦有不同理解。從對靈魂本質的神秘感及其獨立存在特性的認識出發,人們以人的靈魂而推出動物、植物的靈魂,併兼及天地萬物之靈,由此而滋生出各種各樣的靈魂崇拜,並且進而發展出構成宗教本質的神靈崇拜。因此,一些持宗教進化發展觀的學者認為,神靈及至上神的觀念最初即萌生於這種靈魂觀念。世界許多宗教都曾對靈魂有過詳細的分類和生動的描述。

靈魂在很多宗教思想都存在,系指人類超自然及非物質的組成部份。許多宗教都認為,靈魂居於人或其他物質軀體之內並對之起主宰作用,它們亦可脫離這些軀體而獨立存在。對於不同的宗教和民族,他們對靈魂有不同的解釋。現代科學沒有發現任何靈魂存在的證據。

【05】http://wenda.haosou.com/q/1383626226064257?src=300

3.形式

(1).靈魂的宗教意義

靈魂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不同的宗教對人死亡後靈魂去向解釋不同:死後靈魂就會煙消雲散;

死後永生,到未來某個特定時刻可以復活,例如古埃及。

死後生命,相信死後會再次輪迴,進入新生的人或生物體內,例如印度教和佛教。

面臨上天的審判。

(2).原始宗教的靈魂觀

靈魂來自一個全能的神靈。在人類的原始宗教中,靈魂的本質就是力量。力量、靈魂和生命是可以彼此互換的觀念。這些力量被認為存在於人類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命之中。  以澳洲的原住民為例,他們將靈魂分為內部靈魂(Internalsoul)和外部靈魂(Externalsoul)。內部靈魂是整個身體(即物質部份);外部靈魂則是可以離開身體之外的部份。外部靈魂會離開身體,並會停留在圖騰(即生物的替身)上。

(3).中國民間的魂魄說

中國人認為,靈魂分作「魂」和「魄」兩部份,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並有「三魂七魄」之說。傳統上認為,當一個人受到驚嚇,可能會使魂魄離開身體,若不好好處理的話,人就會步向死亡。因此,當有人被嚇至昏迷之時,民間會舉行一種特別的「招魂」儀式,意圖使昏迷的人起死回生。

(4).佛教的靈魂觀

佛教基本上是否定靈魂。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否定靈魂存在,而因果關係所聯繫的是記憶,不是靈魂。佛教各派對靈魂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在佛教傳入中國時,由於中國人重視先靈,因而使得中國佛教發展靈魂觀念。通俗之佛教的喪禮中,一般會誦經超度以引導亡靈早登極樂西方,這明顯是肯定靈魂觀念之做法。

(5).道教的元神說

除了魂魄說以外,中國的道教的許多派別都認為,人的靈魂是一種擁有意識的特殊物質,並稱之為「元神」、又叫作「內丹」。這種元神有陰陽之分,而經過修鍊,使人變為純陽,就可以控制靈魂進出肉體。他們稱之為「元神出竅」。

(6).基督教的靈魂說

原始基督教將靈魂分作「靈」(希臘文pneuma)和「魂」(希臘文psyche)兩部份:「魂」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靈」(即生命力)則是來自上天的,只有人類才擁有。因此,西方人有「人類是萬物之靈」之說。《聖經》的原文用詞「魂」(即希伯來文nephesh和希臘文psyche)顯示,是沒有將身體和「魂」加以劃分,而且描述「魂」是會死亡的。

傳統認為靈魂乃是不滅的,最終會到天堂或地獄。因受古希臘哲學新柏拉圖主義的思想影響,今天一般的基督教信仰中,將人劃分為兩部分-靈魂與身體,在生之時是不分離的。根據《聖經》的描述,巳死信徒的身體會改變,與得榮耀的耶穌的身體相似。  中世紀最廣泛的觀點認為靈魂是上帝所創造的,上帝為每一個新身體創造一個靈魂。這想法受到改革宗傳統和加爾文宗等支持。另一個觀點認為個人的靈魂承自父母,這受到一些基督教教父和天主教派別所接受。

(7).古希臘哲學的靈魂論

在古希臘,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靈魂是單純不能加以分解的,有生命和自發性,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純粹的,因他有追求世界的慾望,而墮落到地上,被圈入於肉體中,註定要經過一個凈化的階段,靈魂是會輪迴轉世。其後的新柏拉圖主義都有對靈魂作描述。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曾將靈魂與心理學一同討論。亞里士多德將《論靈魂》列為「第二哲學」的範疇。對靈魂的定義,亞里士多德認為靈魂是形式,肉體只是質料,靈魂才是實體。靈魂分為3個部分,有理性、感覺和營養的機能。

(8).伊斯蘭教的靈魂觀

伊斯蘭教靈魂觀所根據的是《可蘭經》。靈魂的意義與「呼吸」、「風」相關聯。靈魂是在身體受造後,才受造的;但靈魂是永恆的。在人死亡時,靈魂會與身體分開;在復活之時,靈魂和身體將會重新複合。

回教的靈魂觀包含了傳統、神學、哲學、神秘主義等四種看法。

(9).現代科學的靈魂否定說

現代科學認為,沒有靈魂存在的證據。人死後,生命消失,肉體逐步分解,不會留下任何非物質的存在。這種觀點不同於信仰,而是基於這樣一種事實: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採集到無可爭議的、來自已知的已死去的人的、能被人或儀器所感知的任何信息。

(10).人在死亡前後體重沒有突變

在調查很多瀕臨死亡臨床案例後,有科學家試圖將靈魂定義為以某一種形式存在的能量場。據稱有醫生讓瀕臨死亡的人躺在一個秤上,然後量度他們死後體重的變化,並發現有人在死後立即減少了20多克的體重。他們以為,這個重量就是靈魂的大約重量,並以能量的形式離開了肉體。

但後來更多的類似實驗表明,人死後,重量並未立刻減輕;以前的實驗由測量誤差所致。

(11).藝術和社會倫理方面的說法

靈魂是指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有時候也指人的道德品質。

(12).外部連結

①宗教所信居於人的軀體內而主宰軀體的一種靈體。

不少宗教認為人死亡是靈魂離開軀體而他往的結果。原始人認為人在夢中的行動是靈魂暫時離開肉體所作。各種宗教的靈魂觀念在具體形式上不同:有的認為人死後靈魂下到靜止的休憩之處,有的認為還將轉託別種生物身軀而生,有的認為將享天堂永生或受地獄永罰等。

②精神意識:靈魂深處|崇高的靈魂|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出賣靈魂。

③在事物中起決定和主導作用的因素:10號球員是這支足球隊的靈魂|政策和策略是一個政黨的靈魂。

【07】http://wenda.haosou.com/q/1383626226064257?src=300

3.靈魂的視覺體現

(1).脫體經歷

脫體經歷是指人在活著的時候覺知靈識離開肉體而從外部觀察自己,道家叫元神出遊。據調查美國四分之一的人有過出體經歷。美國著明作家海名威在十九歲那年有一次靈魂出體的經歷,那是1918年7月8日午夜,奧地利的一枚裝滿碎片的迫擊炮在日意軍附近爆炸,彈片向四周橫飛,擊中了海明威的雙腿,他感覺到靈魂走了出來,四處飄蕩,過了一會兒,靈魂不再向前飄蕩,又回到了軀體。還有離體經驗的人敘述能夠看見別人在幹什麼,聽見別人在講什麼。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演員山口百惠、美國總統柯林頓都有過靈魂出竅的經歷。瑞典科學家史威登堡在出體經歷中窺探死後世界,據此寫出了《靈界見聞》。我自己也經歷過靈魂出體,一天中午正躺著,突然小腹一陣發熱,「轟」的一聲,我的靈魂從頭部沖了出來,在屋內飄蕩,能從外部看見自己的身體,接近牆壁時一下子就穿過去了,一動念又返回身體。有人認為靈魂出體並不是真實存在而是一種幻覺,如潘菲爾德實驗用電流刺激右腦會產生夢幻意識,從空中俯視身體的感覺。2007年8月24日美國《科學》發表的文章意在否定靈魂出竅的真實性。為證明不是幻覺,一位名叫山姆·帕尼尓的英國醫生進行了實驗,他通過心臟停博使靈魂出體,然後在天花板下放置一些有特殊標記的物體(試驗者事先並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等病人被搶救後看看能否說出是什麼物體,山姆對100人進行研究其中7人全部說對。既然活著時靈魂可以離開自己的肉身而獨立存在,那麼在人死後,意識也不會完全消失。

美國實業家羅伯特·門羅因有過出體經歷開始研究人的意識感興趣建立門羅學院,研究人是否能在睡眠中學習。

(2).瀕死體驗

瀕死體驗是死亡邊緣上經歷的主觀體驗。中外都有瀕死體驗的描述,早在柏拉圖的理想國就有瀕死體驗的記載,有個士兵厄洛斯死而復生,他的靈魂離開肉體後與一大群人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方,見地有兩個孔,天也有兩個孔,審判官坐在天地之間逐個審判,正義的從右邊升天,不正義的從左邊下地獄。輪到他時,派個任務把冥界所見向人間傳達。美國的醫學博士雷蒙德·`穆迪通過對大量瀕臨死亡經過搶救死而復生的人進行調查,寫了一本《lifeafterlife》的書。在這本書里,穆迪對收集的一五○件臨死體驗的案例進行分析,總結了瀕死經歷的共通元素:

我現在瀕臨死亡狀態。正當物理肉體的危機到達頂點時,突然聽見主治醫生宣告我巳經死亡。不知何故,我聽到很多雜音類似鈴聲或嗡嗡聲,同時身體也以猛烈的速度,穿過一條黑暗、長長的隧道。突然之間,我發現自己巳經脫離肉體,並且以旁觀者的身份,在外部觀察自己的物質軀體,我的情緒起伏不定。過了一會兒,平靜下來,我也逐漸習慣了這種不尋常的狀態。雖然我仍然有一個「身體」,但是我與先前離開的物質身體,性質上並不相同,至少它具有某種不同尋常的能力。很快有其它情況發生。已經死去的親友的靈魂,出現在我的身邊,他們都是特地來幫助我的。接著,一種過去從未經歷到、為愛與溫暖所包圍的「光生命」出現了。它會以無言的方式引導我把一生中的重要事件於瞬間回放,這將有助於我回顧自己的一生。到了某個地點,我感覺到自己已經接近界限了。我知道這就是生與死的的交界。我意識到,現在還不是死的時候,我必須回去才行。在這個時刻,我的內心試圖抗拒。為什麼呢?因為,我正被死後快樂、平和的感覺所佔據,我不想回去。儘管如此,我還是不由自主回到了我的軀體。

這是一位心臟病患者,在心臟停止後瀕死經歷: 

大概在一年前,我因心臟病入院治療。入院的第二天早晨,我躺在病床上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劇痛。我立即按下了床邊的按鈕通知護士,她們很快過來檢查我的情況,我覺得躺著十分難受,就翻了一下身,就在這時,呼吸和心跳停止了。這時聽到護士們喊道:「急救!急救!」在她們大喊的時候我感覺到正在脫離自己的肉體,慢慢地向上升起。在上升的過程中,我看見很多護士跑進房間來。我一直上升到電燈的上方,可以清楚地看到電燈。我在天花板的下方停住了。當時我的感覺,就好像飄到天花板的紙片一樣。我就在那裡看著她們對我進行搶救,我躺在那裡,她們圍在我的周圍。我聽見一個護士對我喊道:「噢,上帝,她死了」另一個護士彎下腰對我進行人工呼吸,她在做人工呼吸時我甚至能看到她的後腦勺,我看見他們又推了一台機器進來,在我的胸部做電擊,突然間我的身體彈了一下,甚至還可以聽到骨頭所發出的聲響。我感到非常害怕。眼看著醫生為我電擊胸部、搓揉手腳,我不禁奇怪;「為什麼大家要這麼費事呢?我不是還活得好好的嗎?」

從上面可以看出,瀕死體驗與脫體經歷非常相似,都是有某種東西逸出體外,這種東西就是靈魂

(3).前世回憶

有人對前世的回憶是自動的,有人是在催眠的情況下引發的。催眠又稱麥斯梅爾術,最初是由維也納醫生給病人治療時,在一個金屬桶內,用一些化學藥品和純金屬,讓病人握住金屬桶柄,認為是一種「磁化」了的物質接觸病人,病人得到這種磁氣病情就會好轉,後來英國醫生布雷德通過研究發現,用其它方法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這說明並不是磁氣在起作用,而是通過暗示的心理誘導進入了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這種狀態稱為催眠狀態,它是介於清醒和睡眠之間的壯態。人們通過對大量催眠現象進行研究,發現在催眠狀態下,能夠不學自會,能夠控制血壓和心跳,有透視和預知功能,能夠回憶早已遺忘的事,有些人甚至能倒退到自己的前世。布萊恩·魏斯在他的《多次生命》中記述了一個叫凱瑟琳的女士因患焦慮等神經症求助催眠治療,結果在催眠過程中觸發了她的前世回憶,講述了她過去世曾經為奴隸、水手、飛行員。對她生活過的地點時間名字等細節都能夠描述出來。儘管每一世都不同,但死亡的情行卻很相似,看見自己浮在身體之上會感覺到一道光,可以從光中獲得能量被光吸過去,她飄浮在雲端,接著感覺子己被拉進一個狹窄溫暖的空間,然後出生轉到另一世。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偶然一次,我回憶起了前世的投生過程。在臨近死亡。靈魂尚未離體之前,非常難受,一旦擺脫肉體的束縛,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愉悅感,靈魂像一個光球在黑暗中向上快速飛行,突然我的身子一沉。又在新的肉體出生了。

【18】http://www.douban.com/note/98811922/

四.夢境與靈魂關係

1.夢的作用

夢,是大腦無意識中將腦內信息,無序的鏈接而成,有些是你早已忘記,在記憶邊緣的信息都會被調用的,很神奇。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夢是無法預見現實的。如果說夢能夠預見現實,而且這種預見可以被解讀,而且這種能人確實存在,我可以說,這種能人只有99.99%的人,一輩子也遇不到一次。

不少人有這樣的苦惱:入睡後,常常做噩夢,甚至被驚醒。由於睡不好,次日頭昏腦漲,影響了工作和學習。有的還擔心噩夢會給自己帶來厄運,造成心理上的恐懼和不安。其實,做夢是人在睡眠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正常心理現象。一般情況下,人在睡眠時大腦神經細胞都處於抑制狀態,這個抑制過程有時比較完全,有時不夠完全。如果沒有完全處於抑制狀態,大腦皮層還有少數區域的神經細胞處於興奮,人就會出現夢境。由於少數細胞的活動失去了覺醒狀態時的整個大腦皮層的控制和調節,白天日常活動中的某些記憶片斷會自然的活躍起來,可能就表現出與正常心理活動不同的千奇百怪的夢。此時,與語言和運動有關的神經細胞倘若也處於興奮狀態,那就不光會出現夢境,還會說夢話或發生夢遊的現象。

【09】http://baike.haosou.com/doc/5667515-5880177.html

2.夢境的全新觀點

2008年,俄羅斯《真理報》曾有報道,美國的研究人員最近公布的對夢的研究結果表明,夢其實更可能是大腦根據過去一周里發生的事情形成的,而不是產生於童年時代的心理創傷。

儘管夢都很奇特,似乎來自於另一個世界,但它們很可能是由平凡、單調的日常生活塑造的。羅伯特·斯迪克戈爾德是哈佛醫學院睡眠和認知中心的精神病學副教授,他對夢和日常記憶、生活中發生的事件之間的關係很感興趣。

斯迪克戈爾德認為,夢能夠揭示大腦運作的奧秘。他花了數年時間,和其他研究人員一樣,探究夢境和人類的慾望之間的深層次關係。他的研究小組邀請志願者來描述自己最近的夢,記錄下來後進行分析。有將近300人填寫了一份詳細的在線問卷。結果表明,弗洛伊德的基於早期生活經歷是夢境的主要來源的假設,完全不能成立。事實上,夢更有可能是由最近一周所經歷的事情構成的,而不是來源於童年時代的創傷。斯迪克戈爾德的同事埃琳·沃姆斯利說:「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瑣事,比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對夢的影響更大。比如人們看的一個電視劇,或朋友對他們說的一些煩心的話。」

即使是最近的事件如何對夢產生影響,也還是很不清楚。沃姆斯利解釋說:「和通常人們認為的只有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才會出現在夢中相反,進入夢境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對於做夢者來說,夢中出現的事件,有五分之一是一點也不重要的,有將近一半(47%)是不太重要的。」

夢決不會是日常經歷的精確回放。參加測試的人中,有將近一半的人認為夢是含混不清的,和現實生活中影響他們的事情完全不同。即使是那些確信他們的夢和早期的生活經歷有關的人,也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夢境是含糊的、或和清醒時發生的事情完全不同。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認為夢境來源於日常生活的人的平均年齡是44歲,而不同意這種觀點的人的平均年齡是37歲。沃姆斯利說,這反映出年齡較大的人睡眠較差,能夠把夢的內容記得更清楚。但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年齡較大的人,更多地把夢境與現實生活的經歷聯繫起來。

多數時候夢都是讓人不愉快的。但為什麼會出現惡夢,還無法作出解釋。同樣讓人不解的是,引發灰暗夢境的事件,往往是不帶什麼感情色彩的,而不是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不過帶有積極或消極的情緒的事件,會產生相應感覺的夢。

夢境是人的第五維世界,是大腦潛意識狀態的發揮,意識越強烈,則夢境越真實。意識達到一定的程度,人就成為了第五維世界的神。你不僅僅是那個世界的參與者、觀察者,甚至是創造者。意識可以讓那個世界更精彩,意識可以讓你在那個世界更強大,意識也可以讓你沉浸其中。死亡的過程也是意識漸失的過程。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夢境是可以控制的。美國一項調查發現,64.9%的參與者能意識到自己在做夢,34%的人認為自己能控制夢境。可見控制夢境或許並非幻想。常做噩夢的人可在睡前暗示自己:「噩夢並不可怕,因為那不過是一個夢。」其中「雷梅」眼罩的發明,讓電影《盜夢空間》里的場景成為可能——它能通過一種特殊的快速眼動增強器,在人們睡眠時製造某種大腦意識,以此控制人們進入特定的「夢境」。

【10】http://baike.haosou.com/doc/5667515-5880177.html

3.四種夢境的誘發

(1).解憂夢

在睡前播放患者喜愛的音樂或歌曲,入睡後仍不停地播放;同時使用一鬆緊帶,經過眉際和上眼瞼,圍系頭部,輕輕壓迫眼球。音樂通過聽覺怡神,鬆緊帶可解除頭痛胸悶,輕壓眼球可使夢境五彩繽紛,由此抑鬱症患者的不愉快情緒在夢幻中得到排解。

(2).美食夢

臨睡前將甘草、旋復花、山楂各等份煎湯飲一碗,就可能夢到進食美餐。因甘草和胃,併產生良久的甜口感;旋復花可產生溫和的飢餓感;山楂可助消化。諸品共同作用,便可產生「眠中食慾」,進而形成覓食、美食之類的夢境,對防治厭食症有一定療效。

(3).蹈水夢

人在熟睡時若有人將其一足置於涼水中,就有可能做踏入冰窖、深水池等類似的夢。足部未蓋被並有涼意時,也容易做蹈水的夢。對癔病性癱瘓病人,使其在夢中掉入冰窖或涼爽水池時縮腿、動肢,繼而讓其意識到夢中和醒後自己的肢體可以活動,並沒有癱瘓,對治療大有裨益。

(4).白日夢

首先用兩個小棉球輕輕堵住雙外耳,並閉目;然後在盡量減少外界刺激的情況下,任憑大腦作非主動的緩慢游思……當昏昏欲睡,出現某種意境,並不易被外界干擾或輕喚不知答時,即進入白日夢。常做白日夢常有利於產生連自己也感到意外的詩情畫意,以及頓悟、思想火花之類的思維成果,還有助增強對惡劣環境的抵抗力,減少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11】http://baike.haosou.com/doc/5667515-5880177.html

4.夢與靈魂的關係

通過上述的描述,可以看到,靈魂的產生基本上和夢的景象吻合。也就是說,靈魂的出現基本上都是在夢中。即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白日夢以及睡夢看到自己的靈魂出竅。而這樣的狀態往往是在一定的外界因素誘發產生的。

所以,當有人經常處於發獃的狀態時刻,那就是這個人此時進入了白日夢的狀態。而對於旁觀者而言,無法直觀的看到此時此刻神遊在白日夢之中人的意識。自然,這樣的狀態對於常人而言就是無意識狀態,通常意義而言就是說此人的靈魂出竅了,亦即這個做白日夢的人沒有了靈魂。也就是說,在做白日夢的人的靈魂在旁觀者而言就是沒有了靈魂。而至於在做白日夢的人而言,他的靈魂則處於神遊的狀態。這同時也似乎證明了作為靈魂這個概念與意識具有相同性質,也就是說,靈魂就是意識。而靈魂所涉及到的景象就是夢境。

五.負像畫面的由來

1.負像畫面的概念

負像畫面(英文:Negative),一種底片的效果,在照相術語中,負像畫面又稱之為負片。如果是黑白片的話,負片的畫面影像從黑白效果上亮暗關係與現實正像顛倒;如果是彩色片的話,畫面上的彩色效果與原物色彩之間的關係為補色效果。如果是藍的,負片畫面則是紅色。這就是負像畫面的影像呈現效果。

在現在電視屏、電腦屏、手機屏大行其道的時代,電視、電腦、手機屏幕經常會出現負像故障,即正在運行的電視屏、電腦屏、手機屏上會突然出現負像的視覺效應,這就是電子成像中的負像故障。其直觀的視覺現象就是圖像呈現出照片底片的影像效果,這種故障的出現沒有一定的規律。

出現負像時,有時候連按幾下預選鍵,圖像可恢復正常。當然,有時候無論怎樣按預選鍵,就是不能使圖像恢復正常的現實狀態。

2.作用

負像圖片的視覺感知效應有強烈的視覺異常感,常用於表現非現實景象的影像風格,如夢幻和主觀想像。

3.形式

(1).色彩的負像

現實中,如果人類在關注眼前的紅色圖像之後,當眼睛移開不再注視眼前的紅色時,人的視覺殘像會呈現出藍色。當然,這樣的效果是瞬間的。當然,所有呈現的色彩與所注視的色彩有著對應的關係,這種對應的關係表現為相互之間屬於補色的關係。

(2).圖像的負像

現實中,如果人類在關注眼前的任何圖像之後,當眼睛移開不再注視眼前的圖像時,人的視覺殘像會呈現出負像畫面的效果。當然,這樣的效果是瞬間的,一般人不會太關注。但是一旦讓他對這種殘像進行描述,其結果往往表現出似是而非的離奇性,讓傾聽的人云里霧裡的不知所措。這是因為這樣的描述與現實中的圖像不完全吻合。

六.中途曝光的技法

1.中途曝光的概念

這是一張人體攝影照片,從內容上看它依然能夠吸引觀者眼球。但這幅照片最大的特點應該是超越起肉體意義的暗房試驗上:這張照片正負不分。這種方式叫做「Solarisation」,我們可以稱作「二次曝光」或「中途曝光法」,簡而言之就是負片在一次顯影之後再次曝光底片,再次顯影。最後經過放大的照片就是這樣——負片高光部分在照片上反而發黑,暗調部分缺發亮,而中間調部分卻正常。這張照片就是被譽為「試驗攝影之父」的著名攝影家曼·雷(ManRay)的代表作品《人體·負感作用(Nude.Solarisation)》

【12】http://image.fengniao.com/133/1333689.html

2.作用

曼·雷(ManRay)對當代藝術,尤其是攝影注入了不少強心劑。他和李·米勒一起發明了中途曝光法(solarization)。「中途曝光」是因為攝影師在暗房顯影的過程中誤開了白光燈而產生的特殊效果。這種特殊效果雖然被發現、被介紹,但最初是受到大多數攝影家排斥的。曼·雷(ManRay)把這種技術大膽地運用到自己的人像創作中,使他的人像作品產生一種脫俗的夢幻效果。

【13】http://image.fengniao.com/133/1333689.html

《ICP攝影百科全書》對超現實主義藝術作了比較清楚的闡述:「超現實流派希望通過公開展出他們那些似是而非的,扣人心弦的影像,使觀眾從傳統的習慣、思想與行為中感到震驚。」曼·雷(ManRay)說:「與其拍攝一個東西,不如拍攝一個意念;與其拍攝一個意念,不如拍攝一個夢幻。」曼·雷(ManRay)通過自己的努力拓展了攝影藝術所能達到的領域,並使攝影藝術與其它視覺藝術獲得高度融合。

1999年,藝術新聞雜誌將曼·雷(ManRay)評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25位藝術家之一。

雜誌介紹了他的具有突破性的攝影:「他對於電影、繪畫、雕塑、珂拉奇和藝術組裝的探索和他對於表演藝術和概念藝術雛形的貢獻。」藝術新聞還評論道:「曼·雷(ManRay)為所有類型的藝術家樹立了創新的典範,並在他對於「快樂與自由的追求」中打開了每一扇他遇到的門,隨著他的理想自由漫遊。」尋找快樂和自由是曼雷藝術創作的基本原則之一,其他原則還包括做社會所禁止的事。

【14】http://baike.haosou.com/doc/3373145-3551243.html

3.形式

從中途曝光的效應來看,中途曝光在二次曝光程度上可以表現為淺度、適度和深度。同時,中途曝光在照片上也可以做到全部和局部以及一半等三種狀態。並且,中途曝光更可以做到讓彩色和黑白這種多色彩混合。起到令人炫目的驚詫感。

七.夢境的藝術體現

1.什麼是藝術體現?

藝術體現是既不同於藝術再現,又不同於藝術表現的全新表達手段。

藝術再現就是通過寫實的手法將客觀事物用鏡子般的反映,從而使得其具有現實意義的高保真符號傳達。

藝術表現就是通過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和慾望,通過率性隨意並忽視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因此對現實景象的表現從視覺效果而言具有扭曲和紊亂以及頹廢的效應。

而藝術體現則是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有所選擇、截留、放大、屏蔽來獲得更為需要凸顯的視覺元素,從而放大作品符號所承載的情感與慾望的訴求。從抽象的概念定義而言,藝術體現更像是鍊金術一般,對視覺要素的表達進行集中體現,從而使得藝術作品的景象更具抽象性。

2.藝術體現得到的異象

當然,這樣的藝術體現所得到的藝術形象不具有常規的具象特徵,而是在於似是而非的奇異之象。

「異象」的定義性就是針對「異象」二字進行進行概念的定義。作為異象而言,實質就是事物的形態在原有的基礎上有著突變的奇異之處,表現出的奇異的景象或形態樣式。也就是說,「異象」就是描述奇異的事物表象和奇異的感知狀態以及奇異的認知境界。

(1).異象的預兆性

預感到的或即將出現的跡象。兆,象形。大篆字形像龜甲受灼所生的裂痕。

①事前顯示的跡象:不祥的預兆|地震的預兆。

②預示將要發生某種事情或情況:此事預兆於十年之前|今日的團聚預兆著明日的分離|瑞雪預兆豐收。預兆就是前兆。

(2).異象的啟示性

異象所以產生是因為相對平衡的狀態變得不平衡了。在自然界,此消彼長的狀態非常之多。所以,異象的產生能夠給予我們的啟示就是自然以及人類社會還有個人的情感和認知呈現彼此交替的發展狀態。這些彼此交替的發展狀態表現的具體特徵為多元化、多樣化以及始元化這三大特徵。

(3).異象的彷徨性

異象作為一種狀態會使一個人或者機構在專心致志從事一件事情的時候,容易見異思遷的產生思維的游移性,進而會前功盡棄,甚至擦槍走火,其結果就是錯誤的方法和結果。異象的彷徨性主要有著惶惑性、迷失性以及誤知性三種狀態。

3.如何用異象的視覺語言體現靈魂

在「負像畫面的由來;中途曝光的技法;」這兩段的描述中可以發現。作為這兩種視覺形象的表達手段其作用都具有虛幻性和夢幻性。也就說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夢境視覺效果。

負像代表著夢境,線條具有勾勒客觀事物輪廓功能,通過負像和線條的結合,同時採取截留和放大以及屏蔽等舉措,誇大和迴避現實景象的某些要素。達到凸顯訴求的表達。

同時,這樣產生的圖像具有模糊性和混沌性以及耗散性,即所有的景象又是現實的不完全再現,從而產生全新的視覺圖像體驗。在這一方面,藝術體現顯然具有巨大的優勢性能夠對夢境進行有效和更為接近的詮釋。

而且,通過這樣的手法處理後的圖像中的各種視覺元素,更像虛無縹緲的鬼魅靈魂。與白日夢或睡夢中所遇到的各種虛無景象具有相當程度的吻合。

顯然,只要在做睡眠中做夢或做白日夢,就代表著此人靈魂出竅去神遊了,這種神遊的時刻所有的感知都處於無意識的狀態。從而使得這樣的圖像在表達夢境是更為接近和有效。

八.藝術體現的案例介紹

1.無聊與發獃的作品

一個真正有作為的藝術家就是要有所探索,通過探索發現未知的世界。通過這些發現,向人類展示了一個從未深究的情感或心理活動的零狀態表象,從而引領我們知其然。

作品名稱:

作品名稱:今夕是何夕?

作品名稱:無聊,發獃。。。

作品名稱:下雨了

2.進入夢境的案例

3.靈魂神遊的案例

結語:

就理論的研究表明,一旦人類進入了「發獃」的狀態,世界將停滯不前,空間和時間將不復存在,這恰如正負之間的零一樣。但是無聊和發獃不代表人的靈魂在閑著。那麼如有有效的詮釋和體現靈魂?

儘管這個領域的研究有些匱乏、無知茫然,例如像著名的藝術家羅丹其作品「思想者」來說,也被解釋為這位先生是在進入沉思的思想狀態。但是從其神態和表情以及姿勢來看,說其進入「發獃」的狀態也不為過。

顯然,作為藝術的功能就是需要體現出「文以載道」宗旨,更要找到絕佳的手法去體現客觀的事物。自然,在當時而言,心理科學的不發達導致藝術作品經常被誤解和誤讀。

摘錄

【01】靈魂論的作用;作者:蘇拉德

【02】柏拉圖的靈魂觀;作者:蘇拉德

【03】http://baike.haosou.com/doc/5667515-5880177.html

【04】http://fashion.ifeng.com/emotion/astrology/oneiromancy/200812/1222_5268_934123_4.shtml

【05】http://baike.baidu.com/view/15216469.htm

【06】http://wenda.haosou.com/q/1383626226064257?src=300

【07】http://wenda.haosou.com/q/1383626226064257?src=300

【08】http://www.douban.com/note/98811922/

【09】http://baike.haosou.com/doc/5667515-5880177.html

【10】http://baike.haosou.com/doc/5667515-5880177.html

【11】http://baike.haosou.com/doc/5667515-5880177.html

【12】http://image.fengniao.com/133/1333689.html

【13】http://image.fengniao.com/133/1333689.html

【14】http://baike.haosou.com/doc/3373145-3551243.html


推薦閱讀:

2016.05.06的夢境
火影,忍界出現過的機甲,最炫酷一個在夢境里
.什麼夢境預示運衰財敗
揭秘夢境如何展現好運
捲起,是夢境;鋪開,是風景

TAG:視覺 | 靈魂 | 探索 | 夢境 | 視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