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禪機》介紹

  《西遊記的禪機》介紹  《西遊記的禪機》全文36大篇,136小篇,約24萬字。按照《西遊記》的故事順序,對每個故事蘊涵、隱喻的社會現實和人生哲理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並由此引發對民主、自由,善良、美好,人性、情慾以及為人處世方法的闡釋。  《西遊記的禪機》是一部以《西遊記》故事為載體,類似於《論語別裁》、《品三國》的讀書心得類作品。是研究、欣賞、學習《西遊記》的讀者很好的參考資料。  《西遊記的禪機》由具有註冊會計師、律師資格,長期在黨政機關工作的幹部原創出品,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貼近現實,也可以說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歡迎相關出版機構聯繫出版。  聯繫方式:郵箱:yongzhizexing@sina.com  附:《西遊記》的禪機目錄   第一篇 《西遊記》的禪機  1、《西遊記》怎麼成了四大名著  2、《西遊記》里的禪機  第二篇 孫悟空的本來面目  3、孫悟空的「貧農」身份  4、菩提祖師是誰  5、玉帝罩著去戰鬥  第三篇 皇帝不是好當的  6、兩個獨角嗎  7、為什麼請二郎神  8、皇帝不是好當的  第四篇 「唐僧」的來歷  9、唐僧身世的謊言  10、虛構的遇害情節  11、西遊記里的人際關係  12、唐僧的本來面目  第五篇 世界何時沒爭鬥  13、團圓會的隱秘暗示  14、安天大會是個宣傳發動大會  15、組織取經的孟蘭盆會  16、世界何時沒爭鬥  17、小幹部涇河龍王的遭遇  18、南瓜和東瓜西瓜的不同之處  19、大鬧天宮和唐太宗的地府之行  20、「民主」方法下的強制  第六篇 緊箍咒里的社會現實  21、緊箍咒里的社會現實  22、官必民反還是君逼民反  23、孫悟空的反抗  第七篇 試禪心的機關  24、豬八戒的本來面目  25、烏巢禪師是誰  26、黃風嶺對豬八戒的考察  27、沒有擔當的領導不值得追隨  28、沙和尚的工作崗位  29、試禪心的機關  第八篇 有苦說不出的中產階級  30、吃裡面的利益分配和鬥爭  31、有苦說不出的中產階級  32、為下之道莫過直  33、不要忘記留條後路  第九篇 黃袍怪的任務  34、白骨精不是披香殿的侍女  35、黃袍怪的任務  36、玉帝是個好領導  37、為什麼要把唐僧變成老虎  第十篇 壓在頭頂的「三座大山」  38、孫悟空為什麼揚言「打上靈霄殿」  39、孫悟空頭上的「三座大山」  40、別以為那裡都有這麼好的領導  41、「太上老君」的腰帶怎麼到了狐狸精那裡  42、需防仁不仁  第十一篇 敕建寶林寺的塵灰  43、敕建寶林寺的塵灰  44、豬八戒可能要失眠了  45、行在中途須參禪  第十二篇 師父和妖怪的緣分  46、師父和妖怪的緣分  47、領導就是合法的妖怪  48、小心別得罪了領導  49、一切都在掌握中  第十三篇 紅孩兒和唐僧的相同身份  50、烏雞國再次暗示唐僧的身份  51、紅孩兒不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  52、紅孩兒和唐僧的相似身份  53、無所不在的裙帶關係  第十四篇 小鼉龍為什麼成了問題少年  54、小鼉龍怎麼成了問題少年  55、為官為吏須有慧  第十五篇 普渡眾生的只能是眾生自己  56、你死我活的鬥爭  57、不遇真傳莫煉丹  58、普渡眾生的只能是眾生自己  第十六篇 觀音菩薩性感出鏡的背後  59、通天河的隱喻  60、「觀音菩薩」性感出鏡的背後  61、做妖怪是一種待遇  第十七篇 「金丹砂」的功用  62、孫悟空為什麼要人前顯貴  63、「太上老君」使出殺手鐧  64、慎獨的運用方法  65、「金丹砂」的功用  第十八篇 女兒國的秘密  66、唐僧和豬八戒脫胎未換骨  67、中國神話里的色和性  68、女兒國的秘密  69、蠍子精的本相和二奶的權利  70、孫悟空為什麼敢動領導的乳酪  第十九篇 牛魔王家族的複雜性  71、牛魔王是個神通廣大的人  72、彼此不同芭蕉扇  73、可疑的樵子和土地  74、奇怪的鐵扇公主  75、做善財童子為什麼還不好  76、牛魔王為什麼只皈依佛家  第二十篇 破心中賊難  77、假即是真孫悟空  78、為什麼玉帝這次會嚇的這麼苦  79、破心中賊難  第二十一篇 作死的兩類人  80、作死的兩類人  81、不是只要是和尚就可以取經  第二十二篇 悟空,認得我么  82、王儲老秘書的羨慕嫉妒恨  83、孫悟空為什麼感覺愧對天宮  84、悟空,認得我么  第二十三篇 蓮花座下的污穢  85、脫離污穢之道談何容易  86、蓮花座下的污穢  87、中國人固有的奴才哲學  第二十四篇 盤絲洞里的蛛絲馬跡  88、盤絲洞里的蛛絲馬跡  89、一物降一物的背後  90、故意露出的蛛絲馬跡  第二十五篇 如來的家事國事天下事  91、「如來」的家事  92、獅駝嶺和「如來」的政治結構  93、題外話:強烈推薦《厚黑學》  94、三個妖怪反映的上層利益關係  95、取經是一次整頓  第二十六篇 長生不老的本質  96、「壽星」的尷尬境遇  97、長生不老的本質  98、皇帝難當人人要當  99、固化利益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第二十七篇 托塔李天王家族  100、「李天王」家族在西遊記里  101、親仇敵我如此混雜  102、孫悟空為什麼要告御狀  第二十八篇 得意不可快心  103、「觀音菩薩」的警告  104、重蹈覆轍的隱霧山  105、三習一弊疏的歷史價值  第二十九篇 鳳仙郡的遭遇  106、鳳仙郡的遭遇  107、萬惡的「玉帝」  108、萬惡的專制制度  第三十篇 取經是播種機  109、好為人師的結果  110、仁慈妖怪的悲慘結局  111、邱會作中將的傳奇故事  第三十一篇 要改造社會必先適應社會  112、無字真言  113、孫悟空學會吹牛了  114、吹牛其實是一種本事  115、孫悟空知道貪污行賄了  116、對孫悟空的美好期望  第三十二篇 上層世界的恩怨情仇  117、素娥和玉兔的豪門恩怨  118、上層社會的情慾  119、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三次野合  120、也許關係國家興亡  121、朱熹的性謊言  第三十三篇 恩多致怨做人難  122、員外原來姓「寇」  123、恩多必然致怨  124、歪方也許好治病  125、孔夫子對蚱蜢如是說  第三十四篇 不要端著金飯碗討飯  126、金頂大仙是個特派員  127、獨木橋和無底船  128、再看唐僧肉  129、三藏不是三教的源流  130、不要端著金飯碗討飯  第三十五篇 永遠沒有圓滿的盡頭  131、寫在紙上的清廉  132、過河拆橋者之戒  133、天子不能萬年  134、此事古難全  第三十六篇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135、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136、自由之路,路在何方   從今日開始,作者將不定期發表其中的部分章節。所有均為原創,請尊重作者的辛勞和相關法律。  歡迎大家的批評指正。如果在書稿修改過程中吸納了大家討論的原創性意見,作者一定會在書稿中予以感謝和說明。  歡迎相關出版機構聯繫出版。    《西遊記》怎麼成了四大名著  對於四大名著,在我個人的讀書生涯中,是有很多故事的。並且一開始,我就覺得所謂四大名著,《西遊記》最不靠譜。  一開始讀四大名著,是《水滸傳》。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看到文革時期出版的前八十回。後來不知道是讀四年級還是五年級,又看到了《繪圖征四寇》。書是媽媽恢復公職後不知道哪裡借來的,經年的黃色,紙薄如蟬翼,從右往左排版,繁體。那時候鄉村的四五年級學生,認字也不很多,加上繁體,很多字不太認識。那個時候書也太少,就看,但是沒有看出什麼味道來,因為「四寇」裡面的那些人物,走馬燈樣的換,換的我煩煩躁躁,看到這個又忘記了那個,不看也罷。如果說稍有印象的,是前面的插圖。不過那些插圖,好漢們多數拿把刀什麼的,佝佝僂僂,一點也沒有英雄的形象,因此覺得插圖也不好。  後來再讀,是在初中了。後來再讀,在參加工作以後。反反覆復地讀,還發現裡面有不少社會現實和道理。比如官逼民反,比如梁山內部隱約的矛盾,等等。讀來讀去,就喜歡的上了, 108將的姓名綽號,都可以如數家珍地說出來。  然後接觸到的是《西遊記》,三打白骨精故事倒早已知道。到了初中,求同學借書,看了《西遊記》的一些連環畫,又找《西遊記》的書,囫圇吞棗的看,挑感興趣的故事看。看了就忘了。印象中的西遊記,是除了三打白骨精,就是絮絮叨叨的和尚,和什麼都靠別人的孫悟空。實在沒有什麼看頭。  再看就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我是太喜歡了。也是從向同學借連環畫開始,後來看了原著。我對三國演義的人物津津樂道。特別是是對火燒赤壁的傳奇,覺得很解氣。對諸葛亮崇拜的不得了。後來參加工作,閑暇的時候又看,感覺其中好像不太對勁。曹操怎麼是這麼個壞人?劉備怎麼會犯這麼大的錯誤?等等疑問。就找來《三國志》、《資治通鑒》來對照,也知道《三國演義》和很多史實並不一定符合。不過對三國演義,可以把歷史人物塑造的如此栩栩如生,是佩服加佩服的。  《紅樓夢》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如雷貫耳。現在看來一是因為電視劇,二是因為當時很多人在吹捧。但是對我而言,沒有電視,也沒有時間。我正在讀初中高中,功課也有些緊張。看過一些連環畫,也不知所云。到了剛參加工作,拿起來看,也看不出什麼有趣,就一直沒有細看。一看,對裡面的人物關係就搞的頭暈腦脹。實話實說,我是到快四十歲,兒子要考《紅樓夢》的時候才開始仔細看《紅樓夢》的。仔細看了後發現,《紅樓夢》當然不是浪得虛名。  在這之前,我還看過《封神演義》,我覺得好看。我最記得的是土行孫和他的艷遇,可能和自己在青春期有關吧。那個時候有人說《封神演義》應該作為五大名著,我就認為不可能,因為它的文學水平並不高。哪有什麼五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算三大名著,什麼《西遊記》、《封神演義》,就算故事離奇曲折,但沒有文學水平,胡編亂造而已。  在30多歲的時候,我看到了《金瓶梅》。在上世紀90年代,《金瓶梅》很不好找。到書店去買是要開介紹信的,並且要搞文學研究的才可以買,買了的人也不能借給別人看。還好,我在地攤上發現了它。出於偷窺的心裡,我買了一部香港中華書局的影印萬曆版,花了160多元,可是我一個月的工資!看了以後,覺得《金瓶梅》確實是好,其中的語言潑辣,堪比《何典》;社會刻畫,入木三分;性愛描寫,淋漓盡致。我當時就認為,中國人湊四大名著,怎麼就不把《金瓶梅》算進去?難道就因為《金瓶梅》把性愛描寫得淋漓盡致的緣故?我認為,四大名著,應該是《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金瓶梅》。為此我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當然沒有發表。  但是機緣巧合,今年頗閑。四大名著唯獨沒有好好讀過《西遊記》,於是從頭開始,逐字逐句地讀,發現《西遊記》還是一大名著,至少是中國古典小說五大名著之一!  認真讀《西遊記》的人,都會發現:西遊記前言不搭後語,自相矛盾。比如,「兩個獨角大王」,怎麼變了一個?孫悟空無所不能,卻不能對付最沒有本事的妖怪?……其中很多謎團,都好像是作者的粗製濫造,穿幫露陷。  其實不然。  《西遊記》裡面太有奧妙。用佛家的話來說,是其中有很多禪機。這些禪機,如果不仔細讀,如果不認真體會,是發現不了,參悟不透的。   菩提祖師是誰?  菩提祖師是誰?研究的人說什麼的都有。有說是如來的,有說是燃燈古佛的,有說是觀音的,也有說是太上老君,也有說是玉帝的。其實應該就是: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一、先看住的地方:  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箇賽天堂!  真箇賽天堂!這個「賽」,可以是超過,也可以是差不多,也可以就是。誰在天堂?天堂主人是誰?除了玉帝非他莫屬。  在西遊記中,玉帝是各色教派、神仙、人物、生靈、萬物的主宰,就算是太上老君三十三天之上的兜率天宮,也不過是雲霧飄渺;如來佛祖的靈山寶剎也不過莊嚴肅穆;南海觀音那裡也不過是純凈吉祥,但都不能和玉帝的天宮相提並論。如果賽天堂,那就是僭越,是違反禮法的大逆不道,是會遭到天地人皇的制裁乃至消滅的。而在西賀牛洲,竟然有賽天堂的地方,而竟然好像沒有人知道,竟然不怕有人告密。能夠擁有這樣地方的人是誰?是玉帝!  有沒有其他人知道?有。那個人是誰,是如來佛祖。為什麼會在西賀牛洲?因為要瞞著一個人。滿誰?值得玉皇大帝也躲躲藏藏?這個人就是在思想領域比玉帝還在更高地位的太上老君。  二、再看是怎麼樣的人?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這個菩提祖師,比大覺金仙還純凈精潔;是西方祖菩提,也就是西方菩提的祖師;不死不滅,在三三九重天上,與天同壽,歷劫明心。這樣的人是誰呢?  請看如來怎麼說玉帝的來歷: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而如來佛祖本身才經歷九十一劫。  在佛家中,佛是有生有滅的。比如佛,就有過去、現在、未來佛的說法。但佛的死和我們凡人的死有所不同,所以稱之為「涅槃」、「滅度」。而在王權世界,只有皇帝才能稱「萬歲」,才會「萬壽無疆」。那不生不滅的神仙是誰?   兩個獨角?  孫悟空做了弼馬溫之後,不久就發現自己這個弼馬溫,竟然是個未入流的官。他當然心中有氣。為什麼?因為他既有一身本事,又是玉帝老兒的徒弟,卻身居如此卑微的職位,當然心裡會不舒服。他反下天庭是他性格的必然,其實更是玉帝的刻意安排。  因為玉帝作為大政治家、陰謀家,他要一步一步讓孫悟空舉世聞名,才好安排他去取經。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炒作了孫悟空一把。所以,在孫悟空兢兢業業,不知道天高地厚地做了半個月的弼馬溫之後,玉帝就指使人員去激怒孫悟空——這些人還是孫悟空的下屬。  正在歡飲之間,猴王忽停杯問曰:「我這『弼馬溫』是個甚麼官銜?」眾曰:「官名就是此了。」又問:「此官是個幾品?」眾道:「沒有品從。」猴王道:「沒品,想是大之極也。」眾道:「不大,不大,只喚做『未入流』。」猴王道:「怎麼叫做『未入流』?」眾道:「末等。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後,這等殷勤,喂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尪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猴王聞此,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道:「這般藐視老孫!老孫在花果山,稱王稱祖,怎麼哄我來替他養馬?養馬者,乃後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將去也!」忽喇的一聲,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寶貝,幌一幌,碗來粗細,一路解數,直打出御馬監,徑至南天門。  如果還有人爭辯說告訴孫悟空弼馬溫是「未入流」的官這件事情,不是玉帝的安排。那麼,孫悟空反下天宮後,要做齊天大聖,那就絕對是一個陰謀。  正飲酒歡會間,有人來報道:「大王,門外有兩個獨角鬼王,要見大王。」猴王道:「教他進來。」那鬼王整衣跑入洞中,倒身下拜。美猴王問他:「你見我何干?」鬼王道:「久聞大王招賢,無由得見;今見大王授了天錄,得意榮歸,特獻赭黃袍一件,與大王稱慶。肯不棄鄙賤,收納小人,亦得效犬馬之勞。」猴王大喜,將赭黃袍穿起,眾等欣然排班朝拜,即將鬼王封為前部總督先鋒。鬼王謝恩畢,復啟道:「大王在天許久,所授何職?」猴王道:「玉帝輕賢,封我做個甚麼『弼馬溫』!」鬼王聽言,又奏道:「大王有此神通,如何與他養馬?就做個『齊天大聖』,有何不可?」猴王聞說,歡喜不勝,連道幾個「好!好!好!」教四健將:「就替我快置個旌旗,旗上寫『齊天大聖』四大字,立竿張掛。自此以後,只稱我為齊天大聖,不許再稱大王。亦可傳與各洞妖王,一體知悉。」  是孫悟空要做齊天大聖嗎?不是。  。。。。。。   唐僧的本來面目  在西遊記里,如來知道孫悟空的「本來面目」,但是一直沒有也不敢揭穿他。唐僧的本來面目,書中有很多描述,都說他是如來的第二弟子金蟬子的化身,也就是所謂的轉世靈童。  他是不是如來的第二弟子我們先不管他。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的是:  第一、他絕對來歷不凡;  第二,他不是如來的第一弟子。  這樣,我們再對照原文加以推祥,唐僧是:  1、出身名門的、年輕的、和尚領導人。父是海州陳狀元,外公總管當朝長。恩官不受願為僧,洪福沙門將道訪……小字江流古佛兒,法名喚做陳玄奘……太宗喜道:「果然舉之不錯,誠為有德行有禪心的和尚。朕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  2、主動要求去取經的御弟、聖僧。唐太宗在寺中問曰: 「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問不了,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果是十分賢德,就去那寺里佛前,與玄奘拜了四拜,口稱「御弟聖僧」。  3、皇帝寄予厚望的取經領導。太宗笑道:「御弟呵,這一去,到西天,幾時可回?」三藏道:「只在三年,徑回上國。」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遙路遠,御弟可進此酒: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復謝恩飲盡,辭謝出關而去。  因此,結合我們對唐僧身世的了解,我們可以推斷:  首先,唐僧是宗室里的一個和皇帝輩分相同的人物,在他亮明身份後,唐太宗不能也不願像對其他兄弟一樣斬盡殺絕了,因為在陰間(也就是世間),唐太宗因為這個已經被大眾有太多的指責,所以唐太宗在不威脅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的情況下,作出妥協,把一個年輕和尚,樹立起來,作為道德領袖,進行安撫。  其次,唐僧所以是御弟,是正式的認祖歸宗。這個認祖歸宗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要完成宗室的和解,去取經。對於唐太宗來說,取經有千難萬險,但是你去,你就認祖歸宗。不去,我給你洪福寺修行的待遇,也仁至義盡了。你一表態會去,我就認可你,可以光明正大地享受我皇家的待遇,稱為:御弟。  第三,作為皇家的待遇,也許你是不滿足的,但是如果要再高一些,請去取經鍛煉。取經鍛煉雖然千難萬險,不過我保證你安然無恙,給你「錦襕異寶袈裟一件,九環錫杖一條,外加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回來還有至高無上的享受,當然是作為在野派的享受。當權你就免了,因為我在當著呢。  在這種情況下,唐僧只能說:我去!我去!   團圓會的隱秘暗示  西遊記里說,所謂報仇結束後:  進了相府,光蕊同小姐與婆婆、玄奘都來見了夫人。夫人不勝之喜,吩咐家僮,大排筵宴慶賀。丞相道:「今日此宴可取名為團圓會。」真正合家歡樂。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到,唐僧取經是他的身份和遭遇的必然。那麼,在殷開山丞相家的團圓會上,作為取經的領導人唐僧,就被限定了的自己的身份和必然命運,那就是做和尚。儘管這些要在以後的洪福寺進修和水陸大會上的任命中體現,還要加上觀音這個「不速之客」發出的對取經的要約。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團圓會不「團圓」。陳光蕊在朝為官,唐僧出家,而殷小姐畢竟從容自盡。一家三口,一個當官,一個做和尚,一個自殺,從此再無交集。這樣的團圓,還不如不團圓。  實際上,殷開山丞相說的團圓,是對唐僧安排的團圓。唐僧經過虛構「被害」情節上的「復仇」,已經掃除了認祖歸宗的障礙。滿堂嬌小姐懷上宗室龍種的善後處理已經完成。陳光蕊也接受了威逼利誘。從這個意義上說,真是團圓。  這裡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我們推測,很可能,唐僧身世虛構的過程,還隱藏了其他取經隊伍組成人員的秘密,也是唐僧命運的秘密:  陳光蕊,也許是孫悟空的化身。孫悟空和陳光蕊,都是天子門生;都有緊箍咒;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取經大局;都不得對唐僧有任何的傷害。陳光蕊被結婚,被生兒子,滿肚怨氣,甚至要大鬧天宮,所以在江州這個窮鄉僻壤呆十八年,和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500年一樣,最後被迫認可唐僧,並將自己投身取經事業,將功補過。  劉洪.....   在這裡要虔誠地聲明:  我們在這本書里說的聖、神、仙、佛、人、妖等等,都是《西遊記》里的人物,都不是宗教或者神話里的人物。所以我們在每篇篇目涉及到宗教人物的名字的時候,都加上「」號。  我們對各種宗教及信仰,以及在宗教、神話中的聖、神、仙、佛、人等,只有崇敬,不會、也不敢有任何的褻瀆。我們應該相信,宗教、神話中的聖、神、仙、佛、人等,創造了歷史和人文,並且他們當中,肯定就有我們的祖先。     團圓會的隱秘暗示  西遊記里說,所謂報仇結束後:  進了相府,光蕊同小姐與婆婆、玄奘都來見了夫人。夫人不勝之喜,吩咐家僮,大排筵宴慶賀。丞相道:「今日此宴可取名為團圓會。」真正合家歡樂。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到,唐僧取經是他的身份和遭遇的必然。那麼,在殷開山丞相家的團圓會上,作為取經的領導人唐僧,就被限定了的自己的身份和必然命運,那就是做和尚。儘管這些要在以後的洪福寺進修和水陸大會上的任命......  -----------------------------  現在知道,西遊記還有這麼多的奧秘。求樓主快快更新吧   

  小幹部涇河龍王的遭遇  說起來,涇河龍王也是個人物,他是西海龍王敖潤的妹夫(東海龍王敖廣和西海龍王敖潤是西遊記的重要人物,我們在以後會經常說到)。更加重要的是,在唐朝定都西安的情況下,大家要注意涇河龍王所在的位置,如果說涇河大家不知道,說涇渭分明,大家就知道了,涇河龍王的「涇」,就是西安不遠的「涇」。  也就是說,涇河龍王,其實是就是京城一個地方幹部的化身。  李定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暫時禍福。你怎麼就保得無事?」張稍道:「李兄,你雖這等說,你還沒捉摸;不若我的生意有捉摸,定不遭此等事。」李定道:「你那水面上營生,極凶極險,隱隱暗暗,有甚麼捉摸?」張稍道:「你是不曉得。這長安城裡,西門街上,有一個賣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鯉,他就與我袖傳一課,依方位,百下百著。今日我又去買卦,他教我在涇河灣頭東邊下網,西岸拋釣,定獲滿載魚蝦而歸。明日上城來,賣錢沽酒,再與老兄相敘。」  剛剛我們說隱士張稍和樵夫李定兩個人爭誰的日子過得快活,「山好」還是「水好」,原來,「水好」是因為張稍打漁很容易,他認得一個賣卦的,只要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鯉,就會告訴他在哪裡打漁可以滿載而歸。這個賣卦的是誰?原來是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誠是也。  我們先看袁天罡是誰。他是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放到現在的話,袁天罡是中央氣象台的台長,少說也是副部級的官員。在古代,欽天監的職位比現在的中央氣象台台長重要得多。因為皇帝是天子,欽天監在某種意義來說,是負責人間和天庭聯絡,觀察天庭政策變化的官員。如果說天宮玉帝才是主宰萬物的皇帝的話,欽天監其實就像現在一個很有實權的駐京辦主任,或者說他是一個帝王信任的星象學家。因為他和天庭走的很近,洞察人家禍福,所以他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人間神仙。現在社會上流傳預言唐朝以後1000多年未來、直到現在都還在預言之中的預言書《推背圖》,是誰創作的?據說就是這個袁天罡!  西遊記里的關係,之所以很多人搞不清楚,關鍵在於西遊記里,天、地、人三界,人、鬼、神三種經常混雜一起。我們要把天、地、人,人、鬼、神都看成是人,才能知道其中的奧妙。  夜叉道:「臣巡水去到河邊,只聽得兩個漁樵攀話。相別時,言語甚是利害。那漁翁說:長安城裡西門街上,有個賣卦先生,算得最准。他每日送他鯉魚一尾,他就袖傳一課,教他百下百著。若依此等算準,卻不將水族盡情打了?何以壯觀水府,何以躍浪翻波輔助大王威力?」  夜叉說的現實情況是:負責政策制定的官員袁天罡,他的叔叔袁守誠在京城經營販賣內部消息的生意,打漁的隱士張稍向袁守誠購買關於魚群出沒的秘密。  於是,主管涇河流域水裡世界及降雨的小幹部——涇河龍王知道了後很生氣,認為泄露魚群出沒秘密侵犯了自己的管轄利益,就去找袁守誠算賬,並用自己掌握的下雨政策和袁守誠打賭。本來涇河龍王是算無遺策的,他哪裡知道自己的對頭袁守誠在最高層有這麼牛的關係?袁守誠袖傳一課,也就是一個電話打到了負責制定下雨政策的侄兒子袁天罡那裡,比涇河龍王還先得到了第二天下雨的文件和詳細內容,涇河龍王當然輸了賭局。他還不服氣,施雨時故意改了他一個時辰,克了他三寸八點。  涇河龍王敢於改下雨的時辰,剋扣下雨的數量,說明他肯定不止一次做過這樣不按文件執行的事情,所以他在故意有折有扣而不是不折不扣執行文件之後,還敢去袁守誠那裡鬧事。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他招惹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有大背景的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叔袁守誠,他不僅知道涇河龍王的實際身份,還將涇河龍王違反文件的情況報告了有關方面,甚至於還知道誰負責處斬涇河龍王!  處斬他的是誰?當朝丞相魏徵!龍王屬於天神體系,為什麼是人曹官處斬天神體系的龍王?因為,天庭就是人間,人間就是天庭。  涇河龍王只能到人皇、地皇那裡去求救、告狀,因為他得罪了最高層的領導,他是不敢也去不到天庭去告狀的,怕會被「勸訪」甚至「勞教」。其實他也不冤,只不過畢竟做過官還有些人脈而已,先是要求唐太宗徇私救他,唐太宗沒有能夠救他,竟然還把唐太宗弄到了陰曹地府去對質。  涇河龍王作為一個小幹部能夠拉唐太宗去陰曹地府對質,看起來匪夷所思。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天庭和佛家的取經計劃,已經迫在眉睫,涇河龍王的哭鬧正好給了佛家一個安排取經的大好機會,主管陰曹地府的佛家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順勢而為,由此拉開了人間取經的大幕。     大鬧天宮和唐太宗的地府之行  唐太宗的陰曹地府之行和玉帝的大鬧天宮之困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都是皇帝碰到問題;都是道家、也就是主流的政黨力量袖手旁觀看執政領導出洋相;都是佛家出力起死回生還皇帝以清凈;都是以皇帝出面推崇佛家,讓大眾接受佛家思想作為結束。  如來在天庭危難之中顯身手,玉帝召開安天大會顯揚如來法力,並且告訴大家:如來和佛家是支持我的!和唐太宗靠佛家管理的陰曹地府增壽還陽,並且表示對佛家的尊崇和皈依,是一致的。  在天庭,太上老君和玉帝已經有了很深的矛盾。玉帝對太上老君的指手畫腳、高高在上、驕橫跋扈很看不慣;而太上老君也在對天庭事務指手畫腳的同時,巴不得天庭混亂無序,比如對孫悟空大鬧天宮這樣的事情出人不出力,甚至有製造混亂來為難玉帝、進一步廢除玉帝的嫌疑。  在人間,唐太宗也有一樣的問題。  和太上老君一樣,西遊記里的魏徵是人間高高在上的道家代表。唐太宗在夢見涇河龍王求救後醒來早朝:  唐王閃鳳目龍睛,一一從頭觀看,只見那文官內是房玄齡、杜如晦、徐世勣、許敬宗、王珪等,武官內是馬三寶、段志賢、殷開山、程咬金、劉洪紀、胡敬德、秦叔寶等,一個個威儀端肅,卻不見魏徵丞相。  沒有請假可以不來上朝,明顯的是有恃無恐的、不是一般的臣子。原來他還有道家的勾當:  魏徵丞相在府,夜觀乾象,正爇寶香,只聞得九霄鶴唳,卻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著他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這丞相謝了天恩,齋戒沐浴,在府中試慧劍,運元神,故此不曾入朝。  唐太宗叫人去請,並故意留魏徵下棋,想救涇河龍王。沒有想到,魏徵在打瞌睡的間隙,還是把涇河龍王斬了。  試想,如果你的部下不來上班。叫他來了,沒有說明曠班理由。叫他和你一起玩,他就睡覺。睡覺之間,把你答應別人的事毀了。你恐怖不恐怖?  還有更恐怖的事:  唐太宗快死了。旁閃魏徵,手扯龍衣,奏道:「陛下寬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長生。」太宗道:「病勢已入膏肓,命將危矣,如何保得?」征云:「臣有書一封,進與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珪。」太宗道:「崔珪是誰?」征云:「崔珪乃是太上先皇帝駕前之臣,先受茲州令,後升禮部侍郎。在日與臣八拜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現在陰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夢中常與臣相會。此去若將此書付與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來,管教魂魄還陽世,定取龍顏轉帝都。」太宗聞言,接在手中,籠入袖裡,遂瞑目而亡。  魏徵作為臣子,和陰曹地府的人是朋友,有來往,又有本事教魂魄還陽世,你不早為我找好人、說好情,反而讓唐太宗以帝王之尊去鬼門關走一遭?這是部下、臣子的做法嗎?  當然不是。  魏徵之所以這樣做:一是要顯示自己的本事。你看,你有事(涇河龍王求救)不告訴我,我就讓你的事辦不成。二是要恐嚇唐太宗。別看你是皇帝,你的命在我手上,沒有我的輔佐,你不僅皇帝做不成,連命也保不住!  魏徵知不知道唐太宗的壽命?當然知道。他屬於那派?他情急之下說了實話,他是道家代表,執政黨的領袖。魏徵看起來是臣子,實際上皇帝也不過是「魏徵黨」的利益代表而已。魏徵道:「不瞞許先生說,下官自幼得授仙術,推算最明,管取陛下不死。」  當然,魏徵沒有想到,唐太宗陰曹地府走了一回之後,回來卻買佛家的賬,要辦水陸大會顯揚推崇佛家。  唐太宗當然會推崇佛家。因為在他起死回生的過程中,他看到的是高高在上的執政黨對自己的漠視、袖手甚至是恐嚇;看到的是自吹自擂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而又藏奸耍滑的黨內同志;看到的是自己的命運在別人手裡的可怕前景。而佛家,很尊敬的對待自己,只要自己皈依佛家,尊崇佛家,就可以讓自己起死回生、榮華富貴、福祿綿長。   唐太宗在陰曹地府受到很高的禮遇,十殿閻王殷勤接待,並且在崔判官的「徇私」下,增加了二十年陽壽。西遊記里說:  十閻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還魂。太宗出森羅殿,又起手問十王道:「朕宮中老少安否如何?」十王道:「俱安,但恐御妹壽似不永。」太宗又再拜啟謝:「朕回陽世,無物可酬謝,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道:「朕回去即送來,即送來。」從此遂相揖而別。  大家別小看這個瓜。唐太宗以人皇至尊,為什麼只送瓜果給十殿閻王?說明這個瓜,是一種象徵,是對陰曹地府的一種皈依。十殿閻王說什麼?好啊好啊,我們這裡東瓜西瓜都有,就是沒有南瓜。注意了,為什麼有東瓜西瓜就是沒有南瓜?看如來怎麼說:  我現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親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贈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  唐太宗在哪裡做人皇?南瞻部洲。為什麼陰曹地府沒有南瓜?因為南瞻部洲不皈依佛家,而陰曹地府是佛家地藏王菩薩的衙門。  唐太宗立即連聲說,那我立即送來,立即送來!  南瓜,在南方不是叫做南瓜,叫番脯。為什麼是番脯?是因為是西方物品,引進到中國來的。那麼,十殿閻王希望唐太宗送南瓜,就是要唐太宗領導的南瞻部洲皈依佛家。這是十殿閻王的暗示,更是如來明確的指示。當然,也是唐太宗在遭遇拘捕這樣的脅迫後「真實」的意思表示。  當然,光有南瓜,表示皈依佛家肯定不行,還得拿錢。  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的鬼魂;儘是枉死的冤業,無收無管,不得超生,又無錢鈔盤纏,都是孤寒餓鬼。陛下得些錢鈔與他,我才救得哩。」太宗道:「寡人空身到此,卻那裡得有錢鈔?」  沒錢還得借錢。唐太宗借錢才得以在陰間脫身。向唐太宗要錢的人是誰?崔判官,崔判官背後的是誰?是十殿閻王,十殿閻王后面的是誰?是地藏王菩薩。  判官道:「陛下到陽間,千萬做個水陸大會,超度那無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陰司里無報怨之聲,陽世間方得享太平之慶。凡百不善之處,俱可一一改過,普諭世人為善,管教你後代綿長,江山永固。」  要了錢之後,崔判官又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要唐太宗以皇家名義辦一個水陸大會。水陸大會的作用是什麼?是宣傳、推崇善惡有報的觀點,是宣傳佛家、要求大眾皈依佛家。  送瓜,是表示對佛家的皈依。送錢,是進身的表示,也就是進門的買路錢。既然招收了這麼高級別的信徒,那你要完成自己的功課,這個功課就是:推廣佛家,要求全體人民信奉佛家。 舉報 | 30樓 | 回復 樓主:用之則行 時間:2014-04-30 22:07:52   今日開始,作者將連續連載幾篇的全部內容,歡迎朋友們討論。您的討論對我完善作品非常重要。 舉報 | 31樓 | 回復 樓主:用之則行 時間:2014-05-04 09:53:24   「民主」方法下的強制  唐王傳旨,著太史丞傅奕選舉高僧,修建佛事。傅奕聞旨,即上疏止浮圖,以言無佛。……太宗聞言,遂將此表擲付群臣議之。  這裡「擲付」兩字至關重要。一方面,唐太宗是態度鮮明的。所以他對反對辦水陸大會的表章極端憤怒,採取丟擲的、極其不理性的方式表達出來。另一方面,唐太宗作為政治家,他知道,如果自己強行辦水陸大會推崇佛家,道家肯定會不服氣。於是,他交由大家討論。在自己態度明確的情況下,他知道,他是肯定可以得到支持的。  果然宰相蕭瑀、太僕卿張道源、中書令張士衡都堅決支持唐太宗。於是唐太宗決定:「卿之言合理。再有所陳者,罪之。」遂著魏徵與蕭瑀、張道源,邀請諸佛,選舉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壇主,設建道場,眾皆頓首謝恩而退。自此時出了法律:但有毀僧謗佛者,斷其臂。  這裡要說的是上層鬥爭和下層鬥爭的差別。  政治鬥爭是你死我活的,但多數都溫情脈脈、看不到劍拔弩張。要滅掉你,首先是詆毀你,讓你沒有面子,知難而退;如果你不知難而退,那就叫你身敗名裂,不得翻身;如果你還不幡然醒悟,螳臂當車,那才會讓你粉身碎骨,從肉體上消滅你。但是,中下層的鬥爭就不一樣了,他們是更直接的你死我活,沒有溫情脈脈。要不從讓你身敗名裂開始,要不直接的從貼身肉搏開始。  唐太宗、玉帝和道家的鬥爭,是上層的鬥爭。唐太宗在轉向支持佛家之前,儘管已經義無反顧,但是還要來個大家來議;玉帝搞安天大會,也是請大家來參加,而孫悟空對白骨精,是一棍子打死的。  上層和下層不同的鬥爭表現,並不是因為上層就更心慈手軟,恰恰相反,上層看起來溫情脈脈的鬥爭同樣你死我活,之所以溫情脈脈,是因為溫情脈脈更有利於其自身的利益:  首先,上層敵對雙方的利益,相對於下層來說,是一致的。上層的鬥爭,是上層內部的利益爭競。在對待下層反抗的時候,他們從來都是統一戰線。也就是說,上層之間的鬥爭,是他們的「人民內部矛盾」。  其次,上層的利益有很大的空間,即使是失敗的一方,只要不是被完全乃至生命的剝奪,也能獲得下層無可比擬的利益收穫。因此,上層的弱勢方往往容易妥協,大不了馬放南山,過自己清閑自在的日子。強勢方在對方毫無還手之力的時候,一般也不為己甚,樂得「仁至義盡」。  第三,上層的鬥爭形勢並不是了如明鏡的,每一個在上層的人,都是具有非凡的能力和資源的。如果一方太過分,讓對方狗急跳牆,會有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危險。所以各方都小心翼翼,不會一上來就圖窮匕首見。  唐太宗就是這樣,溫情脈脈,「從善如流」,用「民主」的辦法,強制安排水陸大會的。  唐太宗要安排水陸大會,推崇佛家。那麼,最信的過,最適合的人是誰?唐太宗很快就確定了,那就是唐僧。  第一,作為歷盡苦難的宗室,在認祖歸宗之後必須安排他應有的福祿,僅僅是「洪福寺」的學習待遇,自己過意不去,唐僧不會滿意,宗室裡面也說不過去。第二,安排好唐僧,讓他無話可說,安心自己的身份,不要來爭唐太宗自己的位置,是對自己地位的加固。第三,因為唐僧來歷不明,必須對給他好的前程有個說法,也就是要有歷練的過程,否則,唐僧作為一個會念幾句不是太高深佛經的和尚得到太好的位置,別人會有攀比和說法。第四,機緣巧合,剛好要做水陸大會。於是,唐太宗讓他主持水陸大會,並且做了「佛教協會會長」。  有皇帝唐太宗的支持,水陸大會當然會順順利利。但還不算完,有約而至、看起來又是不速之客的佛家代表觀音菩薩來了。  一是送來袈裟;二是送九環杖; 三是進一步明確要去西天取經:  只見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張簡帖,上有幾句頌子,寫得明白。頌曰:「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里,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唐太宗當然會驚喜交加,他立即將唐僧的宗室身份合法化,將唐僧的任務下達:  「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來,再秉丹誠,重修善果。」眾官無不遵依。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問不了,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將御手扶起道:「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願與你拜為兄弟。」玄奘頓首謝恩。唐王果是十分賢德,就去那寺里佛前,與玄奘拜了四拜,口稱「御弟聖僧」。  水陸大會和盂蘭盆會的無縫對接,標誌著取經的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實際上,也標誌著皇帝或者總統,或者執政者與佛家的合作,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已經完全一致。在這裡,玉帝和唐太宗,取得了鬥爭的主動權,提高了自己的支持率;佛家,取得了能夠提高自己身份、地位和影響力的世俗勢力的完全支持;唯獨作為執政黨的太上老君一方,偷雞不成蝕把米,把自己的玉帝同志推到了和自己不再同心同德的對立面。  當然,太上老君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任何名著,必須四者有其一以上,或者通而有之,或者以一個方面突出,其他方面相輔相成。但最少應該有其中之一。  那麼,《西遊記》是怎麼成為經典名著的呢?  《西遊記》取材於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的歷史事實,但它並沒有反映這個歷史事實。《西遊記》僅僅是以唐三藏西方取經的歷史事實作為故事背景,而不是歷史事件本身的真實。很多人都以訛傳訛,以為真正的唐僧取經就是這樣,這個是缺乏歷史知識的緣故。  《西遊記》反映了人性的追求。但是它以神怪故事的形式出現,又似乎在宣揚一種對人性理解較為特殊群體的教義——佛教,因此嚴格意義說,它也沒有對普遍的人性進行深刻的挖掘。因此它成為經典,也不是因為它對人性的刻畫及引導。  借鬼神警世喻人,是中國小說常用的方法,《西遊記》的創作方法並不特別。因此它也不是因為創作方法的新穎或者開創性貢獻而在文學史上留名。  很多人對《西遊記》,認為它是神話。這個認識是錯誤的。神話是上古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並且這些故事,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成為現代人信仰的基礎。比如道教、佛教、儒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等宗教的經典。這些神話分別根植於各種人種和信眾的腦海,是他們的思想基因。《西遊記》不是這樣,它是借聖、神、仙、佛、人、妖等等,寫人類社會。  所以在這裡要虔誠地聲明:  我們在這本書里說的聖、神、仙、佛、人、妖等等,都是《西遊記》里的人物,都不是宗教或者神話里的人物。所以我們在每篇篇目涉及到宗教人物的名字的時候,都加上「」號。  我們對各種宗教及信仰,以及在宗教、神話中的聖、神、仙、佛、人等,只有崇敬,不會、也不敢有任何的褻瀆。我們應該相信,宗教、神話中的聖、神、仙、佛、人等,創造了歷史和人文,並且他們當中,肯定就有我們的祖先。  《西遊記》反映的只能是社會現實,並且因為對社會現實的刻畫和思考,成為人們認識社會和思考社會的藝術化渠道。在這點上,《西遊記》做到了。  在《西遊記》里,玉帝和唐太宗是要取經的;佛家是希望取經又要顯擺取經事件的;道家是反對阻撓取經的。民眾和和不是神、佛、道出身的妖怪是取經的犧牲品。  在西遊記中,以玉帝為代表的儒家,以太上老君為代表的道家,以及以如來為代表的佛家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和取經隊伍,和凡間人、妖,以及他們各家內部之間的關係,反映了形形色色的社會關係。包括政治關係、經濟關係、文化關係、人際關係、管理關係等等方面。這裡簡要分析出十大關係:  1、從神話的角度看,反映了以玉帝為代表的儒家,以太上老君為代表的道家,以及以如來為代表的佛家之間的關係。《西遊記》是中國人對這三大教派神話故事的理解。玉帝代表天,天統治一切。道教是儒釋道三家的總源,但是當儒釋分家另過以後又有了爭競。《西遊記》里不管太上老君還是孫悟空,都說「化胡為佛」,「西出化胡」,就是這個認識的反映。  2、從信仰的角度看,反映了儒釋道三種不同信仰的關係。三種信仰相輔相成,又互相爭競,既有合作,又有鬥爭。玉帝像儒家一樣,包容一切,利用佛家、道家的思想和技術。而佛家和道家,在上層好像和和睦睦,融融恰恰,到了基層就表現為你爭我奪,相互詆毀,甚至你死我活爭奪地盤。這個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主要線索。  3、從利益的角度看,這個是政權和左派、右派的關係。右派往往更加註重上層的利益,更加關注社會的效率,對民間疾苦就不是很在意。而左派往往更加註重公平,通過對基層和民眾的聲援和幫助,解決民眾最關心和痛恨的問題,尋找自己立足的基礎,並以此來對抗統治階級特別是右派高高在上的作風。在西遊記中,玉帝是政權的代表,太上老君是右派的代表,如來是左派的代表。  4、從價值取向來看,這個是世俗的價值觀念、主流的價值觀念和倡導的價值觀念的關係。玉帝是世俗價值觀念的代表,他在維護、更是代表自己利益的主流價值觀念的同時,努力平衡其他的價值追求,對大眾渴望的價值取向採取有限發展、積極利用的方針,即處理好所謂「發展、改革、穩定」的關係。所以他支持取經,但不會讓佛祖住在天宮或者天宮之上。而太上老君是主流價值觀念的代表,他通過思想灌輸和幹部安排,在世俗中成為主流,在官員中得到貫徹。佛祖是倡導價值觀念的代表,在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努力奮鬥的同時,又為民眾的利益、觀念的多元化奔走呼喊。   5、從政治的角度看,是政府、執政黨和在野黨的關係。政府只要有利自己,比如佛祖可以為玉帝收服孫悟空、唐僧可以為唐太宗消弭災禍,倒不一定就不利用、不尊重在野黨。相反,有的時候,他甚至給予在野黨更多的榮譽和話語權,用於體現自己端得平一碗水,聽得進不同意見。當然在主體利益上,他還是和執政黨一致的。執政黨的黨務幹部就不一樣了,他們在無情打擊在野黨的同時,經常不會站在整個統治大局的角度,往往為了一己之私,在政府有困難的時候,不是幫助政府解決困難,而是想通過自己的弄奸耍滑,顯示自己的能耐和水平。在黨內鬥爭中,他們高高在上,以最高精神領袖、幹部選拔者自居,對派到政府的幹部故意刁難。有的甚至想,讓你出醜,把你換下、讓我上。比如太上老君完全有能力收服孫悟空,他就不這麼做。  6、從經濟的角度看,是政府、計劃和市場的關係。政府來說,總是有干預市場的衝動,因為只有這樣,政府才能在社會生活當中顯示自己的無所不能,當然其中更有無所不在的利益。所以政府干預經濟,儘管在東方還是西方,政府總是積極主動的一方。而計劃經濟的體制和思路,是執政黨最熱衷的,因為政府的利益,在分配的時候,肯定是向執政黨傾斜的。而在野黨,往往不同意一個強勢的政府,特別是是對經濟的干預,因為如果政府對經濟都進行干預特別是深度的介入,在野黨就會更加被壓縮發展空間。但是,儘管政府是喜歡干預經濟的,當經濟發生問題不能解決的時候,他又需要在野黨,需要更加主張市場的在野黨的「度化」,需要市場來發揮自己的作用。  7、從世界的角度看,玉帝、道家、佛家的關係,是整體的統治文化、東方文化、西方文化的關係。統治文化,說到底,是勞心者治人,並沒有多少不同。但是,東方文化強調的權威治理和西方文化強調的自由價值是相互交融的。所以強調權威治理的東方文化必須向西方學習其公平和均等,而強調自由價值的西方文化也必須向東方文化學習其權威下的統一和效率。東西方文化的捍衛者或者說衛道士都會說: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但是統治文化,是均衡的藝術,他會在自己本身立足的文化基礎上,有限吸取其中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這個就是「改革開放」。因為只有開放的文化才有活力,甚至可以說,越開放越好。比如東方社會,要越西化越好;西方社會,也許也要越東方越好。但是,根子里的文化是不會變的,比如日本,看起來全盤西化,其實還是東方社會。  8、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玉帝、道家、佛家的關係,是政府利益,高層利益和民眾利益的關係。道家極力維護高層利益,因為大小官吏,多數是道家的。在幹部系統中,天庭五老只有佛祖和觀音;在官吏階層中,天庭的天、地、陰間,做一把手的,只有管陰間的地藏王菩薩,也是管死為多,管生較少,並且手下幹部,也主要是道家的。這就像個在野黨的幹部當上了部長,但是部里的其他幹部都是執政黨的黨員幹部,這個部長的權力也就很有限。但是,就是因為佛家在基層,是在野黨,所以他和民眾、底層的利益更加接近,他更加代表民眾的利益,因此他的政治口號是普度眾生。玉帝作為上帝,他當然更加註重上層利益、中央利益,但是他和執政黨黨務幹部不同,他也要「清凈」,而不是此起彼伏的鬧事,所以他對還「天庭一個清凈」的佛家,感激之餘當然會給予回報。比如支持取經。  9、從管理學的角度看,玉帝、道家、佛家的關係,是領導者、資深高級幹部和新進幹部的關係。資深高級幹部倚老賣老在所難免,因為沒有了發展空間,工作的積極性當然不高。新進幹部想進步,當然更想把資深在位高級幹部取而代之,工作當然積極。所以任何管理者,在依賴資深高級幹部的同時,都會更加鼓勵、支持新進幹部的工作:先進工作者評給新進幹部;有發展空間也更有挑戰性的工作安排新進幹部去做。  10、從家庭情況來看,玉帝、道家、佛家的關係,十分像當家的兒子和婆婆、媳婦的關係。婆婆、媳婦既接受當家兒子的領導,也支持兒子的事業。兒子當然也敬愛母親,但是兒子的理家處事,因為代溝,經常被母親責罵,也在所難免。媳婦呢,她支持丈夫,還希望多年媳婦熬成婆,婆媳矛盾就不可避免。兒子夾在其中,既不能不尊敬母親,又得依賴媳婦,否則至少會「夜來受孤寂」。因此,他當然會在維護母親的基礎上,又支持鼓勵甚至親自向媳婦取經。  而三家和取經隊伍,和凡間人、妖,以及他們各家內部之間的關係,其實,都在這十大關係的大範疇內,並由此演繹出波瀾壯闊、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禪機四伏的取經活動。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讀書,寫下自己的感受,或者有益於世。或者無益於人,就算放屁。西遊記是小說,小說的價值也是這樣。我為什麼寫這個,因為我感覺,至少,西遊記對專制制度有血淚的控訴。馬克思說,打破的只是鐐銬,而得到的是自由的世界。我們看書,如果專註於當時,也許會墜入地獄,而人性的光輝,善良、自由、公平、正義、自然會萬古長青。   思考,來自《西遊記》原著,「如有雷同,請勿對號入座」。   正在讀西遊記  孫悟空的來歷,《西遊記》說的一點都不晦澀:東勝神洲的傲來國花果山有一塊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化作一個石猴,目運兩道金光,驚動了玉皇大帝。玉帝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回報,是風化的一個石猴,在那裡跪拜四方,所以眼運金光,射沖斗府。玉帝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也就是說,孫悟空的出生,甚至於包括他在學道之前的成長,並不十分稀奇,有很多和他這樣天賦聰慧的下方之物,他其實就是個「貧農」。所以玉帝並「沒有」把他的出生當成一回事兒。  當然,孫悟空有他的天生聰明:  第一是膽大,做了美猴王。眾猴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名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進去竟然發現了 「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於是,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啊,『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  其二是有上進心,知道去學本事。美猴王感嘆人生易老,決心去學長生不老之術,說:「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  就是因為《西遊記》對孫悟空描寫的天資聰敏,所以眾說紛紜。甚至有的人說,孫悟空是誰和誰的兒子,或者說他的前世今生是誰,這個是沒有依據的。我們這裡只看到兩點,第一,孫悟空出身草根,父母是不知名的人物,甚至就是小說里說的石頭;第二,玉帝知道孫悟空的出生,但沒有公開地對孫悟空的出世有任何的肯定和否定。  我們後面的分析會發現,就是因為玉帝知道孫悟空的出生,孫悟空從此進入了玉帝的視野,有了不尋常的風雲際遇。  其三是「運氣」不錯,遇到了菩提祖師。先是在南贍部洲,學人禮,學人話,一心裡要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無緣得遇,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來到 「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遇到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菩提祖師。  其四是善於溝通,一生無性。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裡,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孫悟空說自己一生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這個說法和我們以後看到的孫悟空截然不同。我們很快會看到,孫悟空修行之後,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頭,是個只要奉承來不得半點批判的刺頭。為什麼?難道就是因為孫悟空學到了本事?不是的,是因為菩提祖師的蹊蹺。   菩提祖師是誰?  菩提祖師是誰?研究的人說什麼的都有。有說是如來的,有說是燃燈古佛的,有說是觀音的,也有說是太上老君,也有說是玉帝的。其實應該就是: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一、先看住的地方:  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箇賽天堂!  真箇賽天堂!這個「賽」,可以是超過,也可以是差不多,也可以就是。誰在天堂?天堂主人是誰?除了玉帝非他莫屬。  在西遊記中,玉帝是各色教派、神仙、人物、生靈、萬物的主宰,就算是太上老君三十三天之上的兜率天宮,也不過是雲霧飄渺;如來佛祖的靈山寶剎也不過莊嚴肅穆;南海觀音那裡也不過是純凈吉祥,但都不能和玉帝的天宮相提並論。如果賽天堂,那就是僭越,是違反禮法的大逆不道,是會遭到天地人皇的制裁乃至消滅的。而在西賀牛洲,竟然有賽天堂的地方,而竟然好像沒有人知道,竟然不怕有人告密。能夠擁有這樣地方的人是誰?是玉帝!  有沒有其他人知道?有。那個人是誰,是如來佛祖。為什麼會在西賀牛洲?因為要瞞著一個人。滿誰?值得玉皇大帝也躲躲藏藏?這個人就是在思想領域比玉帝還在更高地位的太上老君。  二、再看是怎麼樣的人?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這個菩提祖師,比大覺金仙還純凈精潔;是西方祖菩提,也就是西方菩提的祖師;不死不滅,在三三九重天上,與天同壽,歷劫明心。這樣的人是誰呢?  請看如來怎麼說玉帝的來歷: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而如來佛祖本身才經歷九十一劫。  在佛家中,佛是有生有滅的。比如佛,就有過去、現在、未來佛的說法。但佛的死和我們凡人的死有所不同,所以稱之為「涅槃」、「滅度」。而在王權世界,只有皇帝才能稱「萬歲」,才會「萬壽無疆」。那不生不滅的神仙是誰?  是:玉帝!  三、給孫悟空取名的蹊蹺。  菩提祖師說:「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我們過去的規矩,取名是按輩分的。那麼不管你的年齡比很多人大,對你剛出生的爺爺或者父親輩,你都必須在正式稱呼里叫爺爺、叔叔。師傅帶徒弟也是這樣。師傅的徒子徒孫,可能比你入門早,但是他必須叫你師叔、師公。為什麼菩提祖師,他就可以將自己的弟子取12個依次的輩分?說起來,就算孫悟空入門很晚,孫悟空在菩提祖師門徒里的輩分,也應該是最大的,取「廣」字輩,而不是跟從在菩提祖師的9世徒後面,取排行第10的「悟」字輩。什麼樣的師傅有這樣的權利?肯定是一個一言九鼎、可以任意安排輩分的祖師。這說明:  菩提祖師是個非常有權威的神仙,他可以為所欲為、藐視天下的人,他的話就是聖旨,沒有人可以違背。  觀音去找取經人,沙和尚、豬八戒的名號都是觀音取的。唯獨孫悟空的名號,是師傅取的。  菩薩道:「既有善果,我與你起個法名。」大聖道:「我已有名了,叫做孫悟空。」菩薩又喜道:「我前面也有二人歸降,正是『悟』字排行。你今也是『悟』字,卻與他相合,甚好,甚好。這等也不消叮囑,我去也。」  觀音在大鬧天宮的時候就知道孫悟空的名字。孫悟空的名字,玉帝知道,如來佛祖、觀音菩薩等等,大家都知道。觀音說給他取名,其實是明知故問。  奇怪的是在此之前,觀音菩薩給沙和尚取名「悟凈」,豬八戒取名「悟能」,暗合孫悟空的「悟」字輩。這裡是要「悟」出驚天秘密的,那就是:  取經的人員安排,其實早在五百年前就已經註定!  四、菩提祖師屬於哪家修為的神仙?  先看菩提祖師教砍柴人的歌: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逕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靜坐講黃庭」是道家的價值觀。連孫悟空一聽都知道: 「我才來至林邊,只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再看菩提祖師教孫悟空修鍊的口訣: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生命無他說。   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   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   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台賞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   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里種金蓮。   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這些都不是佛家的精神,而是道家的心法。因此可以排除,菩提祖師絕對不是佛家的人物,而是道家的人物。  當然,玉帝收孫悟空為徒,肯定是有其目的的。玉帝是道家思想支撐的政治代表,他本身也是道家的集大成者,所以他利用自己本身的修為、以及自己得天獨厚的行政權力,在暗中培養有利於自己的政治勢力。這個時候,也許他還沒有最後決定是不是安排孫悟空去取經,所以他暗中鼓勵孫悟空:功完隨作佛和仙。  我們以後的分析會說到,取經的候選人,應該不只孫悟空一個,至少還有:黑熊怪、紅孩兒。   玉帝罩著去戰鬥  孫悟空變棵樹,簡簡單單的事驚動了祖師。祖師問道:「是何人在此喧嘩?」……祖師道:「你等起去。」叫:「悟空,過來!我問你弄甚麼精神,變甚麼松樹?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道:「只望師父恕罪!」祖師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悟空聞此言,滿眼墮淚道:「師父教我往那裡去?」祖師道:「你從那裡來,便從那裡去就是了。」悟空頓然醒悟道:「我自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來的。」祖師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間,斷然不可!」悟空領罪,「上告尊師,我也離家有二十年矣,雖是回顧舊日兒孫,但念師父厚恩未報,不敢去。」祖師道:「那裡甚麼恩義?你只是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  玉帝的陰謀很大。他知道孫悟空出世;知道孫悟空來了學道;還教了孫悟空本領。但是,在孫悟空在同學面前演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時候,莫名其妙被趕出師門,並要求誓死保密。這裡要搞清楚:玉帝為什麼?怕什麼?  先說為什麼?本來孫悟空並沒有什麼不對。在同學面前演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只會提高大家的學習興趣,難道不好?關鍵在於,玉帝傳授這麼高級的功夫給他,其實是對他有很大的期望的。孫悟空顯露本領,也就暴露了玉帝的期望,甚至於暴露了玉帝,所以玉帝只能讓孫悟空肄業。  當然,其中也許還有玉帝沒有更多時間來培養孫悟空的情況,畢竟玉帝是主宰萬方的帝神,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也許還有不需要繼續培養孫悟空能力的情況,因為孫悟空的本事,足於鬧出一場事來,攪動天庭的政局。  再說怕什麼?孫悟空是玉帝培養的獨門暗器。玉帝最怕的是,無所不在的太上老君,從正統思想的高度,對孫悟空痛下殺手;怕太上老君知道他對其的不信任,鬧出不「清凈」的天宮,因此,所謂的菩提祖師,神龍見首不見尾,首先要撇清孫悟空和自己的關係,然後再做打算。  後來的發展,完全證實了玉帝作為高超的政治家駕馭大局、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他看起來窩窩囊囊,好像連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問題也解決不了,但他卻站在全局,引導矛盾,在看起來無奈、實際上暗喜的情況下,安排孫悟空取經去了。  太白金星,領著美猴王,到於靈霄殿外。不等宣詔,直至御前,朝上禮拜。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禮,但側耳以聽金星啟奏。金星奏道:「臣領聖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簾問曰:「那個是妖仙?」悟空卻才躬身答道:「老孫便是!」仙卿們都大驚失色道:「這個野猴!怎麼不拜伏參見,輒敢這等答應道:『老孫便是!』卻該死了!該死了!」玉帝傳旨道:「那孫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禮,且姑恕罪。」眾仙卿叫聲「謝恩!」猴王卻才朝上唱個大喏。  玉帝對孫悟空是非常寬容的。  出生驚到玉帝,玉帝就有心培養他,暗中教他本領。知道他會惹事,也對他因勢利導,並不傷害他。因此,孫悟空先是在基層,鬧的龍宮、冥府不可開交,反而做了官。如果在基層鬧事就可以做官,做官也太容易了!這隻能說明玉帝對孫悟空是了解的、有安排的。  孫悟空嫌官小,打出南天門,對抗天兵,反而做了「齊天大聖」,又被派到天宮最主要的經濟部門蟠桃園做了領導,在那裡貪污盜竊,還嫌職級不高,不能參加蟠桃會,大鬧天宮。大鬧天宮中,孫悟空吃到仙丹、練成火眼金星,極大的增強了功力。  大鬧天宮之後,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勞其心志,餓其體膚,其實也是給了孫悟空靜心修鍊的機會。  最後取經去了,玉帝可以說是傾力支持。玉帝還為此找了一個堂而皇之的借口:「只得他無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  在以後我們會看到,對豬八戒和沙和尚,玉帝是沒有這麼寬容的。  玉帝對孫悟空這麼寬容,只能說明一點,孫悟空是玉帝的人。孫悟空所有看起來無巧不成書的事、無所不能的事、荒誕不經的事、膽大包天的事,都是玉帝精心安排的棋局,都是玉帝這個「菩提祖師」在「冥冥之中」的安排。  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孫悟空知不知道菩提祖師就是玉帝。我看一開始孫悟空是不知道的。  只有當孫悟空被招安到天庭做弼馬溫的時候,孫悟空一看,原來高坐中央的玉帝竟然是自己的師傅!孫悟空這個時候,肯定想起了「菩提祖師」的告誡: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孫悟空天資聰穎,他在震驚之餘,不僅沒有大呼小叫,而是側耳以聽金星啟奏。最後,他做出了一個非常聰明的決定,就是遵照了師傅也是玉帝的訓誡,遵守了自己的諾言。他做的最好的還是,不僅不認師傅,反而故意不跪不拜,給人予我孫悟空和玉帝沒有一點關係,我孫悟空就是一個妖仙,本領都是我自家會的感覺。  而就是因為孫悟空表現出來的言而有信;表現出來的從容淡定,玉帝從此認定了孫悟空是做取經大事業的好材料。所以在孫悟空嫌弼馬溫官位太小的時候,玉帝因勢利導,派出「兩個獨角鬼王」,指導孫悟空鬧出更大事情來。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尤以華南為十三或十四,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黑熊精紅孩兒也是栽培對象,這個我贊同!樓主加油,偶在拜讀,請繼續    「《西遊記的禪機》由具有註冊會計師、律師資格,長期在黨政機關工作的幹部原創出品,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貼近現實,也可以說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也歡迎相關遊戲創作方面給予贊助出版。相互借鑒和推廣。  聯繫方式:郵箱:yongzhizexing@sina.com   豬八戒為什麼插科打諢  那八戒見了壽星,近前扯住,笑道:「你這肉頭老兒,許久不見,還是這般脫灑,帽兒也不帶個來。」遂把自家一個僧帽,撲的套在他頭上,撲著手呵呵大笑道:「好!好!好!真是加冠進祿也!」那壽星將帽子摜了罵道:「你這個夯貨,老大不知高低!」八戒道:「我不是夯貨,你等真是奴才!」福星道:「你倒是個夯貨,反敢罵人是奴才!」八戒又笑道:「既不是人家奴才,好道叫做添壽、添福、添祿?」那三藏喝退了八戒,急整衣拜了三星。那三星以晚輩之禮見了大仙,方才敘坐。坐定,祿星道:「我們一向久闊尊顏,有失恭敬,今因孫大聖攪擾仙山,特來相見。」大仙道:「孫行者到蓬萊去的?」壽星道:「是,因為傷了大仙的丹樹,他來我處求方醫治,我輩無方,他又到別處求訪,但恐違了聖僧三日之限,要念《緊箍兒咒》。我輩一來奉拜,二來討個寬限。」三藏聞言,連聲應道:「不敢念,不敢念。」正說處,八戒又跑進來,扯住福星,要討果子吃。他去袖裡亂摸,腰裡亂吞,不住的揭他衣服搜檢。三藏笑道:「那八戒是甚麼規矩!」八戒道:「不是沒規矩,此叫做番番是福。」三藏又叱令出去,那獃子出門,瞅著福星,眼不轉睛的發狠,福星道:「夯貨!我那裡惱了你來,你這等恨我?」八戒道:「不是恨你,這叫回頭望福。」那獃子出得門來,只見一個小童,拿了四把茶匙,方去尋錘取果看茶,被他一把奪過,跑上殿,拿著小磬兒,用手亂敲亂打,兩頭玩耍。大仙道:「這個和尚,越發不尊重了!」八戒笑道:「不是不尊重,這叫做四時吉慶。」  福祿壽三星到了五庄觀,被豬八戒很好的取笑了一番。我們會看到,在取經過程中,很多神仙佛界神仙都和取經隊伍有交集,但是豬八戒都沒有拋頭露面,他或者唯唯諾諾、恭恭敬敬,或者躲躲藏藏、不聞不問。唯獨三星露面和嫦娥出現,他卻性情打發,插科打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我們前面的分析已經知道,豬八戒是太上老君派到取經隊伍裡面的間諜。間諜工作是一項很細緻的工作,一方面,要盡量少的引起別人的注意,不能成為頭面人物;另一方面,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環境,了解自己所處環境的各色人物的底細。  我們認為,豬八戒其實是知道唐僧母親關於唐僧出生的謊言的,所以他在三星面前故意裝瘋賣顛,其實就是看唐僧怎麼樣圓說所謂壽星報信唐僧母親的謊言,如果唐僧迫不及待的提起,那麼也許壽星報信唐僧母親這個事情還不一定是個謊言,就是謊言也說明壽星自己也參與其中。但是,唐僧並沒有提起,說明唐僧明知這個是個謊言,這下就讓豬八戒更加明白了唐僧的宗室身份而不是什麼狀元陳光蕊的兒子,說明了唐僧和天庭和皇室密不可分的關係。  另一方面,豬八戒是偷吃人蔘果的始作俑者,但他並不想平息偷吃人蔘果的矛盾。  那獃子用手亂招道:「這裡來!這裡來!」行者轉身到於廚聲門首道:「獃子,你嚷甚的?想是飯不彀吃,且讓老和尚吃飽,我們前邊大人家,再化吃去罷。」八戒道:「你進來,不是飯少。這觀里有一件寶貝,你可曉得?」行者道:「甚麼寶貝?」八戒笑道:「說與你,你不曾見;拿與你,你不認得。」行者道:「這獃子笑話我老孫。老孫五百年前,因訪仙道時,也曾雲遊在海角天涯,那般兒不曾見?」八戒道:「哥啊,人蔘果你曾見么?」行者驚道:「這個真不曾見。但只常聞得人說,人蔘果乃是草還丹,人吃了極能延壽。如今那裡有得?」八戒道:「他這裡有。那童子拿兩個與師父吃,那老和尚不認得,道是三朝未滿的孩兒,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憊懶,師父既不吃,便該讓我們,他就瞞著我們,才自在這隔壁房裡,一家一個,啯啅啯啅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裡水泱。怎麼得一個兒嘗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園子里偷幾個來嘗嘗,如何?」  豬八戒攛掇孫悟空偷吃人蔘果,人蔘果誘人是一個方面,偷吃人蔘果後主人不會善罷甘休是另一方面,豬八戒這樣就一舉兩得,既吃上人蔘果,又阻撓了取經。而福祿壽三星的到來,反而豬八戒的如意算盤有落空的危險,因此,三星一到,他就狠狠的羞辱了他們一番。「既不是人家奴才,好道叫做添壽、添福、添祿?」其實豬八戒說的是:取經出了問題,關你們屁事啊----來做孫悟空的奴才?  福祿壽三星是知道豬八戒天蓬元帥出身的,算起來在天庭的時候,豬八戒還是實權派,比自己混的還好,現在雖然錯投豬胎,但畢竟天神的靈性和威風還在,因此被他一番搶白,也只能不耐其何。   素娥和玉兔的豪門恩怨  孫悟空一行到了天竺國布金禪寺,也就是舍衛國給孤獨園寺。老禪師是個有道之人,他發現一個來投奔的女子來歷不明,就保護起來。看到唐僧是有道行的高僧,就委託他們幫助核實女子的身份。  取經隊伍來到國都,不想公主娘娘正在繡球招親,並把繡球丟給唐僧,逼迫唐僧和她成親。孫悟空懷疑公主可能是個妖怪,不想果真其然,公主原來是太陰真君的玉兔,因為在月宮被素娥嫦娥打了一巴掌,素娥嫦娥下界做了公主,月兔趕到人間來報仇,並成為妖怪,把素娥投生的公主攝到布金禪寺,自己化成公主,並誘取唐僧,要取其元陽。  很多人會說作者是在胡編亂造,神仙還有這麼小氣的?因為被打了一巴掌,就追到另外一個世界來報仇?  我們反覆說過,《西遊記》里的神仙,根本不是神仙,而是人。所不同的是,很多時候反應的是上層的人罷了。那又有人說,上層社會哪有這麼多齷蹉啊,一個個衣著光鮮,彬彬有禮,寬宏大度的。那我要告訴大家,作者之所以設計這個情節,就是要在故事快講完的時候,再一次告訴大家:上層也是人,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就算除了政治之外,也是和芸芸眾生一樣,有恩怨糾葛;有情慾勃發;有人情世故;有利益爭競的。  玉兔和素娥的恩怨是因為在月宮相互的鬥氣。在西遊記里的月宮,最高領導是太陰星君,太陰星君是天庭的高官,或者說是具有很高爵位的上層人物,連孫悟空看見她,也是畢恭畢敬的:  忽聽得九霄碧漢之間,有人叫道:「大聖,莫動手!莫動手!棍下留情!」行者回頭看時,原來是太陰星君,後帶著姮娥仙子,降彩雲到於當面。慌得行者收了鐵棒,躬身施禮道:「老太陰,那裡來的?老孫失迴避了。  太陰星君下面有包括素娥和霓霞仙子等眾多嫦娥,這些嫦娥是做什麼的呢?也許是天庭的宮廷女官,而太陰星君就是這些女官的總領。而玉兔呢,應該是太陰星君的寵物。玉兔恃寵驕橫,素娥也許看不慣,打了她一巴掌,打了之後就後悔莫及,因為可是打了最高領導最心愛的寵物,只能下凡躲避,沒有想到的是,玉兔還不依不饒,追到了人間報仇。奇怪的是,太陰星君並沒有對玉兔下凡報仇有什麼批評,反而說:  這玉兔兒懷那一掌之仇,故於舊年走出廣寒,拋素娥於荒野。但只是不該欲配唐僧,此罪真不可逭。幸汝留心,識破真假,卻也未曾傷損你師。萬望看我面上,恕他之罪,我收他去也。  看到沒有?太陰星君說下凡報仇是應該的,玉兔的錯誤在於欲配唐僧,還說沒有成功,卻也未曾傷損你師,因而罪不太重。太陰星君回護自己寵物的心情昭然若揭。  按說,素娥是人,玉兔是動物;素娥是做事的,玉兔是用來玩弄的,最多賣萌搗搗藥罐而已,但是太陰星君卻偏袒用來玩弄的寵物而懲罰做事的人,這也反映了專制社會的「人間正道」。  西遊記里還有很多的上層恩怨。比如朱紫國國王做王子時打獵的無心之過,射殺了下界來遊玩的佛母子女,就受到了夫妻失去聯繫三年的處罰。而文殊菩薩本來去度化烏雞國國王,卻因自己特意激怒國王,被國王捆在水牢里三天,就被文殊菩薩泡在水井裡三年,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故事,揭示的都是上層和上層之間因為利益和因為溝通產生了矛盾,而更強勢的一方,往往就會做出百倍還多的回擊。但是因為是上層的恩怨,上層總是上層,受到懲罰的上層看起來是自己在受罪,而真正的後果是,下層百姓的民不聊生,就像我們之前說的,是父母打架,兒女遭殃。  上層社會的人同樣是人,他們照樣有七情六慾。玉兔下界來報仇,仇已經報了,但為什麼又要逼唐僧成親呢?就是因為上層的生活錦衣玉食而又無所事事。俗話說「飽暖思淫慾」,上層社會,在看不見他們赤身裸體的同時,其實更有情慾勃發的條件和淫亂腐敗的機會。他們也許不屑於平民百姓的夫妻生活,而要追求更「高富帥」、「白富美」的交歡對象。唐僧既是官二代,又長的很帥,眼看要高居要職,當然就成了玉兔這樣恃寵驕橫的女人非得追求到手的對象了。  西遊記裡面的神仙世界,也和平常人們理解的神仙世界似乎一樣,神仙高僧都是清心寡欲、不思情慾的,如果神仙有男女之情、肉體性慾就是犯罪。但是我們在故事的夾縫裡我們又照樣可以看到:李天王的義女貂皮鼠的情慾衝動;披香殿侍女和奎木狼也就是黃袍怪和百花羞公主的恩愛私情;七仙女下凡和黃風怪的曖昧;豬八戒和霓霞仙子之間的舊情複發;鐵扇公主和牛魔王的蹊蹺夫妻關係;紅孩兒的不明來歷;還有女兒國的墮胎醫生和墮胎井水;包括我們曾經分析的父母結婚五六個月就生了唐僧的古怪,等等等等。  西遊記通過對神仙的恩怨情仇的故事告訴我們,上層的人也是人。撕下他們道貌岸然的面目,他們不僅在政治上勾心鬥角,在私生活中,他們也沒有比我們更高尚!  《史記?孔子世家》載叔梁紇與顏氏野合而生孔子。「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夫子的思想,對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影響,怎麼說都不過分,可見這次野合的意義非同一般。  第三次野合是漢高祖劉邦的母親劉媼。《史記?高祖本記》載:「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伏於其上。已而身有,遂產高祖。」就是說高祖的母親曾在大沼澤的堤岸上小睡,突然夢見與神相遇。那個時候雷電交加,天昏地暗。劉邦的父親跑去看她,發現一條龍伏在她的身上。章太炎先生還說劉家媳婦身上那條「龍」可能是戴著龍頭面具的人,他說湖北就發生姦夫戴了雷公的面具,在雷雨之時從樑上下來把姦婦的丈夫殺死的案件。因此,他懷疑劉邦的母親與人私通,並讓姦夫扮龍來嚇唬劉邦的父親,這當然是一家之言。但不管怎麼說,這次野合的結果,造就了大漢帝國的開國君主,並賦予了中華大地最廣大民族「漢族」這個名字,那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就算在中國,在宋朝以前,中國的性觀念和性生活,也不是和我們現在認為的一樣的。會讓很多人吃驚的是,我們的祖先在宋朝以前的性觀念和性習俗,比我們現在更開明、更開放。那個時候,從來不把男女私事作為一種道德標準,只要相互願意,是群婚還是雜婚,是群交還是野合,是聚眾還是私帷,只要沒有妨礙到不願意參加、不願意看到的人,大家是基本上不予干涉的,恰恰相反,還在一些節日比如元宵節、清明、七夕、中秋等,「男女雜奔,金吾不禁」,鼓勵人們自由交往哪怕野合。  我們如果多讀一些歷史會知道,在那些「荒淫」的日子裡,漢民族和漢文化遠遠地跑在其他民族和世界文明的前頭。   《西遊記的禪機》全文36大篇,約25萬字。按照《西遊記》的故事順序,對每個故事蘊涵、隱喻的社會現實和人生哲理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並由此引發對民主、自由,善良、美好,人性、情慾以及為人處世方法的闡釋。  《西遊記的禪機》是一部以《西遊記》故事為載體,類似於《論語別裁》、《品三國》的讀書心得類作品。是研究、欣賞、學習《西遊記》的讀者很好的參考資料,也對《西遊記》相關遊戲、影視的創作有很獨到的參考價值。   私生子創立文化?  佛教傳說中,釋迦摩尼的父母凈飯王和摩耶夫人在懷胎前都共持「八戒」。凈飯王見了菩薩的母親,從座起立而生恭敬的道心;視同母親又像是姊妹,打心底忘了欲想和欲行。而懷胎,是則摩耶夫人於夢中清皙地見到菩薩化騎著六牙白象,從她的右肋,進入胎腹。當時她的身心,均感到有無比的清涼、爽快和愉悅。  道教傳說中,老子則是彭祖的後裔,在商朝陽甲年,公神化氣,寄胎於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一天,理氏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到了中午,理氏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從此,理氏懷了身孕。懷了81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髮,白白的大絡腮鬍子。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著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說:「李就是我的姓。」  而在基督教里,耶穌的養父約瑟和生母瑪麗婭都是以色列北方拿撒勒鎮的居民,在他們訂婚後、還沒有結婚前,瑪利亞聲稱天使長加百列向她顯現,告知她從聖靈懷孕,將要生一個名叫耶穌的男孩,被稱為聖者、上帝的兒子和「以馬內利(上帝與人同在)」;約瑟因為尚未和瑪利亞圓房,於是打算暗中解除婚約,不料在夢中遇見天使長加百列,確認了瑪利亞的信息,於是和瑪利亞結婚,成為了耶穌的養父。  在這裡可以明確看出,釋迦摩尼、老子和耶穌的肉身,都不是他們父親給予的。這些傳說,如果除去後世教徒因為虔誠而對教派創始人的神話編撰,如果根據現代科學,那都可以確定,以儒、佛、道為代表的東方信仰和文化,以及以基督教為代表的西方信仰和文化的創始人,都是私生子。就是後世教徒對教派創始人的神話編撰,也可能有影射創始人真實身世的可能。因此,說是私生子創造了這個世界的文化,也是說的通的。 
推薦閱讀:

西遊記中紅孩兒的來歷?
為什麼孫悟空就是打不贏如來?
動畫片西遊記好看在哪?
須菩提祖師為什麼要趕走孫悟空呀?
4歲男童看完《西遊記》 模仿孫悟空跳下6樓(組圖)

TAG:西遊記 | 西遊 | 介紹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