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講堂------寬昌法師:佛法大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寬昌法師:佛法大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2013年06月17日 08:45 來源:寬昌法師博客 作者:寬昌法師

分享到: 更多
-

寬昌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印媛)

整個佛陀教法,如果論其大意,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這也是佛法的作用了。

「諸惡莫作」,是說凡是妨害到眾生的事,不論大小,都不可以去做;諸惡是指身體方面的殺生、偷盜和邪淫三惡;語言(口)方面的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四惡;思想(意識)方面的貪慾、嗔恚、邪見三惡,總共有「三業十惡」。

殺生,是指斷一切眾生的命;偷盜,是指盜取別人的財物;邪淫,是指非妻妾行欲;妄語,是指以言誑他;兩舌,是指挑撥是非;惡口,是指惡言加彼;綺語,是指綺側語辭,言乖道理;貪慾是指心無厭足;嗔恚,是指,對違境心生忿怒;邪見,是指撥正因果,僻信求福。

十惡的果報是:據《華嚴經》卷三十五「十地品」載,十惡果報為:一、殺生果報,在人中得短命、多病報;二、偷盜果報,在人中得貧窮、共財不得自在報;三、邪淫果報,在人中得妻不貞良、不得隨意眷屬報;四、妄語果報,在人中得多被誹謗、為他所誑報;五、兩舌果報,在人中得眷屬乖離、親族弊惡報;六、惡口果報,在人中得常聞惡聲、言多諍訟報;七、綺語果報,在人中得言無人信、語不明了報;八、貪慾果報,在人中得心不知足、多欲無厭報;九、嗔恚果報,在人中得常被他人求其長短、常被他人所惱害報;十、邪見果報,在人中得生邪見家、其心諂曲報。

「眾善奉行」,是說凡是能夠利益到眾生的事,不論大小,都要積極地去做;眾善是指身體方面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三善;語言方面的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四善;思想方面的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三善,總共有「三業十善」。

不殺生,指不殺害其他眾生的生命。不偷盜,指不侵佔奪取他人的財物。不邪淫,指不與配偶之外的人行淫。不妄語,指不講虛誑騙人的話。不惡口,指不說粗暴及使人不悅的話。不兩舌,指不說離間他人的話。不綺語,指不說出於散亂心的雜穢語。不貪慾,指對他人的財物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不嗔恚,指對眾生永舍嗔恨、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不邪見,指心住正見,了解事物不誑不曲。

行十善的果報是:唐代實叉難陀譯的《十善業道經》說永離十惡修行十善者,有如下的功德:離殺生者成就十離惱法,離偷盜者得十種可保信法,離邪行者得四種智所贊法,離妄語者得八種天所贊法,離兩舌者得五種不可壞法,離惡口者成就八種凈業,離綺語者成就三種決定,離貪慾者成就五種自在,離嗔恚者得八種喜悅心法,離邪見者得成就十功德法。

這兩句合起來,也就是戒學中禁止和勒令的旨意。

「自凈其意」,是要使意業清凈無染(修清凈心);而禪定正是清凈意業的功夫,智慧卻是清凈意業的效果。所以佛法的本體和作用,恰可互相配合。《涅槃經》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可見這是一切諸佛通行的教化。


推薦閱讀:

禪老師對《地藏法門》讀後感之勉勵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文及譯文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22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一百二十八
般若空性--如果你想求得什麼,請看:《蓮池大師自知錄》

TAG:佛法 | 法師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