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發展元素國情檔案:國情備忘錄
06-16
【書名】解讀中國發展元素國情檔案:國情備忘錄【作者】央視《國情備忘錄》項目組【類別】哲學【狀態】連載【來源】騰訊讀書【更新】2010-04-05已更新至45章【本冊章節】第1-45章【簡介】本書是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製作的一部大型電視紀錄片,一共分為中國之謎、人口大計、農字當頭、蒼茫大地、資源掃描、山水之間、民生縱橫、創新元素,以及中國腳步九集。《國情備忘錄》以每集45分鐘的篇幅,就當下中國的人口、三農、耕地保護、資源環境、社會保障以及創新能力等我國國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進行了客觀詳盡的表現。這也是我國的電視媒體第一次全方位展示國情的基本狀況,第一次近距離觀察中國的發展元素。---開始閱讀---[1]第1節:引言:真相?假相?(1) 引言:真相?假相?什麼是你眼中的中國素描(1)2008年,華爾街潰敗了。 恐慌不斷在世界上空盤旋,而這些恐慌也隨著時光流逝一點點變成現實。可怕的是,即使是天衣無縫的經濟學量表,也沒有在之前的某個日子,準確預測出金融危機這一災難的降臨。 到底是誰葬送了華爾街,歷史留給我們一地碎片。瘋狂與貪婪超過了美國國情的承受力,也超出了世界的承受力。一度沉溺在財富夢中的人們,天真地把泡沫堆砌的虛假繁榮當做真金白銀。錯識國情,歷史給了盲目者嚴厲的懲罰。 幾乎所有的人都把中國當做扭轉世界經濟格局的關鍵棋子。在中國,構築的馬其諾防線更堅固;在中國,可以找到新的世界經濟增長點;在中國有盛宴,市場和資源也充滿誘惑,私募機構、納斯達克都願把橄欖枝拋向中國...... 但是,也有人稱,中國不是救世主,中國拯救不了世界。 中國,到底是不是救世主?你瞳孔中映射出來的中國素描,是歷史的真實表白還是喧囂浮華的幌子? 站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歷史關口,我們迫切需要答案。 歷時兩年,大型紀錄片《國情備忘錄》劇組深入到中國幾乎所有的省、市、區,行程超過8萬公里,用行走的腳步記錄中國國情,試圖勾畫出一條中國國情的脈絡;而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親自擔任節目主持人,並提供了大量權威、準確、翔實的統計數據,對中國國情、國策進行全面的解讀。本書不僅汲取了紀錄片《國情備忘錄》的精華,還鏈接了更多的背景資料。讀完本書,讀者心中將自有乾坤。創新與毀滅並舉的時代,一舉一動都系乾坤。無論中國的筆鋒是否濃淡相宜,都要站在中國的土地上。這是考察人類智慧和靈魂的時刻--陣痛後,需反思,這是涅槃最好的基石。國情宏大到關係中華民族的命運,也能微觀到一口飯,一件衣裳。 德國哲學大師黑格爾把中國看做世界歷史的開端,是人類歷史上唯一最古老、最持久的國家。至今,我們的血液里還流淌著古代文明的基因,不斷駐足聆聽昔日的凱旋之聲,又不拒絕現代文明的養分。 經歷了明智的歷史轉折,中國以"大國崛起"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然而,追隨中國的腳步,它的每一個足跡並不是那麼清晰。在現代化進程中,中國所遇到的困難之大、矛盾之多、問題之複雜,不是輕易能夠認識的,也不是朝夕之間能夠解決的。我們很難從國際上找到現成的發展模式和經驗來解決中國的特殊發展問題,我們只能從中國國情出發。 引言:真相?假相?什麼是你眼中的中國素描(2)國情的真相往往在我們的過於悲觀與樂觀中徘徊,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提供的數據讓我們擦亮眼睛:[2]第2節:引言:真相?假相?(2) "人口眾多",我國擁有13億人口,任何資源被13億一除,都變得稀薄,沒有計劃生育,中國和世界的後果都將不堪設想。不過,我們同樣不能忽視13億帶給我們的人口紅利,它挺起了中國製造的脊樑。 "地大物博"曾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先天優勢,但我們消耗得很多,浪費得不少,進口的也很多。我們的資源在不斷枯竭,更尷尬的是,一個泱泱大國,是國際市場的大戶,卻"買啥啥漲,賣啥啥賤"。區區一個力拓,因為"騙婚"中鋁,就捲走中國數千億元。 GDP過山車的速度增長,財富以幾何數暴漲。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每兩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飛,繁華盡顯。然而,在有些偏遠山區,很多人只能勉強填飽肚子,貧窮的帽子大而沉重。當國際上一些人士批評中國貧富差距在擴大時,他們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也是中國進行改革的必然結果之一。拉大是正常的,拉得太大則需進行調整。 已經是工業大國的我們,在技術水平、管理經驗、產業提升以及國際競爭力上卻仍然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創新乏力,擊中中國製造的死穴。 ...... 是強國,也是弱國;是富國,也是窮國。這恰是中國的國情邏輯。 在鏡頭前面,我們自問,經歷了五千多年古老文明的中國,在享用了三十年的繁榮之後,什麼是支撐我們前行的力量,什麼是我們成長的基因,中國究竟面對怎樣的道路?延續了整整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是否還能在我們手中續寫?未來前行的動力和比較優勢又在哪裡?通過《國情備忘錄》的獨家解讀,我們看到了中國的成長,也看到了我們的傷痕,看到了生機勃勃,也看到我們必須面對的艱辛。 這是一個越來越融入世界大潮,卻又相伴著許多難題的中國;這是一個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但又始終頑強地向上生長的中國;這是個全社會深深地被各種慾望攪動,但同時又發自內心地渴望和諧、正義與幸福的中國.. 那個夢想,一百多年前,在劉鶚的書桌前曾奄奄一息,"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無哭泣也,得乎?"那個夢想,一百年前,在梁啟超的海船上又曾復活了,"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壯哉,我少年中國"。 中國仍然在"歷史的三峽"中航行,前面還有大大小小的淺灘激流。 而對基本國情的重新發現和審視,將成為中國經濟這艘大船的望哨和指路燈。 我們一起出發!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也無法理解的中國經濟多年以後,關於2008年,有這樣一些印象將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 這一年,一場金融風暴從美國華爾街悄然發端,在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證券..這些百年歷史的金融巨頭相繼倒下後,風暴進一步席捲整個歐洲大陸,金融危機肆虐下的世界經濟陷入了全面衰退。[3]第3節:引言:真相?假相?(3) 這一年,罕見的冰雪災害和汶川大地震降臨到中國人身上,帶著劇烈的傷痛,中國人向全世界奉獻了一場有史以來最為壯觀與宏大的奧運盛會。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作為全球唯一保持增長的經濟體,完成了歷史上的又一次跨越--經濟總量突破30萬億元,佔世界經濟的份額達到7.3%,穩居世界第三位。 再沒有哪個時代的中國像今天這樣受到世界的關註:無論是三十年不變的經濟高速增長,還是金融危機中奇蹟般地率先回暖,都讓深陷經濟危局的西方國家充滿了探究的熱情,他們想弄清中國的發展動力,更希望中國能夠成為抵禦風暴的中流砥柱,引領世界走出危機。 也沒有哪個時代的中國像今天這樣迫切需要看清自己:延續了整整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是否還能在我們手中續寫;未來前行的動力和比較優勢又在哪裡? 世界的目光也投向中國。經歷了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並能在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中國是否真的正走向世界經濟舞台的中心地帶?在世界眼中,中國到底製造了什麼樣的謎團,誰能破譯當代中國基因?中國國情的真相是什麼?最先進與最落後的距離到底有多遠?中國發展有著怎樣的本土化軌跡? 【權威數據披露】 姚景源:我是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我所在的這個機構最主要的職能,就是組織、領導和協調全國統計工作,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及時。 一般人感受這個國家的變化,多半來自自己的切身體會;而我則是依靠這浩如煙海的統計數據,這些數據再清楚不過地標示著這個國家的變化與進步。 今天,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鋼鐵和水泥生產國,第二大能源消費國。 中國的外匯儲備列居世界第一,外貿規模世界第三。 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幅高達9.4%,其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在1978年還不到1%,2008年已提高到7.3%。 1978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06億美元,2007年猛增到21 737億美元,增長了104倍。其中,出口總額從98億美元增加到12 178億美元,增長了123倍;進口總額從109億美元增加到9560億美元,增長了87倍。 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不斷提升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位次:改革開放初期位居第三十二位,從2007年以來則穩居第三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 中國生產全世界三分之二的複印機、微波爐、DVD機和鞋子,還有幾乎全部玩具。2005年,全球最大的美國連鎖零售商店沃爾瑪的6000個供應商中,有5000個來自中國。[4]第4節:誰製造了"中國之謎"(1) 誰製造了"中國之謎"(1) 危機中的中國盛宴 2008年9月14日晚上,25 000名雷曼員工度過了不眠之夜。整個公司開始"敦刻爾克大撤退",一位曾因在雷曼工作而令人羨慕的員工這樣描述他們的離職: "這是一家經歷過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公司,人們都說雷曼是'有十九條命的不死貓',我們加入雷曼也從來沒有想到過會有這麼一天,不過,現實比我想像的要殘酷得多。全公司燈火通明,員工通宵翻箱倒櫃清理物品,甚至複製客戶聯絡資料,為求職做準備,只是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當走出雷曼大門時,就好像大人物從飛機上第一個走下來一樣,無數相機對著你閃光。"當然,當這樣的明星滋味並不好受。 在這規模浩大的25 000名雷曼員工中,有一個中國人C。當他抱著紙盒走出雷曼的大門時,竟有些恍惚。在華爾街掙美元,在雷曼入職,他曾是那麼意氣風發。而今天,金融風暴已經徹底打碎了他的華爾街財富夢,孤單的身影被路燈拉得很長很長。 C站在大街上,被浮華堆砌得喧囂的華爾街竟安靜下來。他不禁想,"連華爾街都陣腳大亂,哪裡才是我的落腳地?" 不少朋友已經知道C離職的消息,紛紛打來電話問候。在中國的朋友勸他: "回中國吧,這裡才是金融危機的避風港。" 聽到朋友的規勸,C不禁想起五年前,他從美國某著名大學畢業後,對於留在美國還是回國,他曾猶豫不決。 一個聲音告訴他:"留在美國吧,美國的華爾街瀰漫著世界上最悅耳的商業音樂。中國的金融土壤還很貧瘠,回去了你會發現英雄無用武之地。" 另一個聲音告訴他,"回國吧。中國雖然沒有華爾街,但這是一片待開墾的金融土地,充滿機會和挑戰。" 再三斟酌,C還是選擇留在華爾街。"潮水退了,才知道哪些人在裸泳"。他怎麼也沒想到,美國成為金融風暴的風眼,華爾街被傷得遍體鱗傷,而大洋彼岸的中國卻安然無恙。作為中國人,他竟然有些看不懂中國了。在美國,他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評價--中國讓人看不懂,中國是個謎! 誰製造了"中國之謎"(2) 無論歷史身處哪一個低谷,總有高坡出現,而中國就是歷史的一個高坡。它以從容不迫的發展態勢,為世界做出榜樣。當其他國家還在收拾殘局時,中國卻在享受盛宴。此時的盛宴不是標榜中國有多麼繁華和喧囂,而是彰顯中國出色的危機預防力及傳遞給世界的信心。 2008年12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改變了前幾個月一路下滑的頹勢。在消費領域,2008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2007年增長21.6%,2008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達到17.4%。2008年,中國為世界貢獻了四分之一的經濟增長量,而人們期待中國將在2009年貢獻一半左右的增長量。[5]第5節:誰製造了"中國之謎"(2) 全球經濟急轉直下,世界經濟出現了集體噤聲,尤其是對高速增長這樣的敏感字眼更是退避三舍。2008年,中國實現了9%的GDP高速增長,隨後在2008年12月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又定下了2009年GDP增速保持8%的目標。 這讓全世界感到驚詫,全球經濟每況愈下,中國卻逆勢而行,提出實現8%的高速增長,中國提出8%的底氣在哪裡,這到底是一個真命題還是一個偽命題? 2009年7月16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1%,又為全年"保8"增加了幾分勝算。 因而,中國沒有理由不受關注。 的確,中國的國情是"底子薄",但大量的統計數據向世界再清楚不過地標示著中國的進步,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崛起。 中國的GDP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增長,在"10%"左右徘徊的驚喜數字,讓很多國家的經濟學家大跌眼鏡--中國創造了經濟奇蹟。 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鋼鐵、水泥、黃金和原料生產國,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的外匯儲備列居世界第一。截止到2009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21316億美元。我國外貿總額居第三位。2008年,中國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5616億美元,同比增長17.8%,實現貿易順差約2955億美元。美國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o羅奇就曾這樣感慨:"在亞洲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打破即使是接近中國在25年的時間裡貿易總額增加8倍的收入。在二戰後,也很難找到一個經濟體可以超過中國的經濟增長。" 歷史上,經過了工業革命的英國曾被稱為"世界工廠",現如今,這一稱號當之無愧地屬於中國。中國生產全世界三分之二的複印機、微波爐、DVD機和鞋子,還有幾乎全部玩具。以世界最大的美國連鎖零售店沃爾瑪為例,在沃爾瑪的6000個供應商中,就有5000個來自中國。 誰製造了"中國之謎"(3) 上海港、天津港、營口港、青島港......貨物吞吐量也在連年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連年破紀錄,在國際貿易中,越來越多地出現中國的身影,從鞋子、襪子到打火機、皮包。2008年,中國花了11 330.8億美元買外國貨,卻把14 285.5億美元中國貨賣到了世界各地。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三十年,尤其是近五年,中國的成就舉世矚目。當中國上市公司開市的槌聲在紐約交易所、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響起的時候,在國際資本上中國概念已經成為國際投資銀行家追捧的對象。百度、錦江之星、如家,中國老百姓日常接觸最多的這些網路搜索平台和經濟型酒店成為國際買家手中最有未來的成長型企業。[6]第6節:誰製造了"中國之謎"(3) 中國經濟的崛起,是工業革命以來國際經濟實力對比第四次巨變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次是19世紀早期英國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早期美國和德國的崛起,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的經濟奇蹟,第四次就是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亞洲其餘地區的崛起。 經濟學家羅納德o科斯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中國將在75年後超越美國和歐盟,我對此深信不疑。" 中國發展歷程波瀾壯闊,沒有理由不受關注。 誰製造了"中國之謎"(4) 世界眼中的中國 中國,成為世界的焦點。 對2006年世界性的雜誌SCI和SSCI索引,有28.9%的文章其題目都與中國有關。 關於中國經濟起飛的說法首先來自西方,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是美國《紐約時報》。1992年9月,該報用頭版頭條大幅報道中國經濟起飛了,根據是世界銀行的報告,並附有一張很大的照片。 全球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中,一旦涉及中國經濟,經常使用的是一些加感嘆號、感情色彩比較濃厚的辭彙。比如龐然大物、中國虎、新的超級大國、中國旗艦、全球化的帝國,等等。 在形容中國的眾多新詞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時代周刊》的"一個新王朝的開始";美國《新聞周刊》稱中國是"亞洲的龐然大物";美聯社在新聞評論中用"中國虎"來代表中國經濟;《時代網路在線》給中國的稱號很嚇人,叫"新的超級大國";法國《回聲報》副主編伊茲拉萊維奇發表了一部名為《當中國改變世界的時候》的著作。刊登於該書封底的簡介說,"中國已經醒來,世界正在顫抖..世界用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改變了中國,現在中國在改變世界,今後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德國之聲"電台在預測2050年世界經濟形勢時將中國形容為"旗艦"。 2008年,德國《金融時報》撰文,稱德國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最大受益國。德國必須高度重視這個正在興起的國家。 無論是哪個稱號,儘管是在繪聲繪色描寫中國的崛起,但無不帶有酸溜溜的味道,甚至還裹挾了"中國威脅論"的火藥味。在他們看來,大國崛起都是通過擴張實現的,中國沒有擴張的客觀條件,但中國在掠奪世界的資源。 在發展中國家,則對中國經濟抱有強烈的期待: 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孟買市當局要學中國"經營城市",提出要"15年趕超上海";巴西《經濟價值報》在一篇長達14頁的介紹中國的文章中稱中國是"全球化的帝國";拉丁美洲第一大周刊的巴西《請看》雜誌在一篇長達78頁的文章中稱中國為"正在上升中的帝國",該雜誌封面圖片是一條紅色的龍盤在藍色的地球上,虎視眈眈地看著整個地球。[7]第7節:誰製造了"中國之謎"(4) 2008年的金融危機打破了世界有條不紊的腳步。經濟格局混亂,誰將主導世界經濟的格局?世界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中國。"中國不是功夫熊貓,非經濟救世主"。商務部長陳德銘不想世界為中國鍍上"救世主"的光環。但仍然有越來越多的人把中國當做"功夫熊貓"。 在很多人看來,以歐美中心的世界格局即將被打破,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如今,"G2"成為一個時髦的詞語,人們不斷用G2來指代美國和中國,G2成為世界新秩序的代名詞。的確,中國雖然是新興國家,但正以超乎人們想像的速度前進。 渣打集團CEO彼得o桑茲就說:"我認為(中國政府公布的2008年度經濟數據)很振奮人心,因為這些數據說明中國的內需很強,中國經濟不像一些人擔心的那樣,需要依靠出口和投資,因為很明顯,目前對增長率貢獻較少的部分是出口和投資,我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挑戰是保持內需持續增長,因為這正是中國度過這次經濟危機的關鍵因素,而對於世界各國而言中國的行動很重要。" 在全球化的經濟鏈中,中國這個環節已不是可有可無。人們都清晰地懂得,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將惠及全世界。無論是惡意的還是善意的標籤,都傳遞著這樣一個主題--中國越來越強大。 誰製造了"中國之謎"(5) "中國是個謎"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長達5000年不間斷文明史的國家。中華文明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獨特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歷史悠久的文明,沒有其他民族可比。" 古老的中國神秘而瑰麗,讓來自法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阿蘭o佩雷菲特感慨萬千。 崛起的中國,又蒙上新的面紗。三十年經濟的強勁增長,如此深入地改變了中國國情,也改變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經濟學裡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當現實經濟發生變化時,經濟學的理論也要隨之改變。在西方浩如煙海的經濟學理論中,卻找不到適合中國經濟的理論。 在全世界的眼中,中國迷霧重重,是一個難以看清的國家,成為經濟命題中的悖論。外國經濟學家無論如何也不明白,為什麼在一個人均資源貧乏、技術創新幾近空白以及產權不完全清晰、市場不完全開放、社會不完全平等、對外不完全開放的制度條件下,中國出人意料地創造了經濟奇蹟。 所以,近些年,出現了一個新的辭彙:中國之謎。"中國之謎"逐漸成為過渡經濟學的理論命題,並成為20世紀90年代國際主流經濟學家的重點課題。 羅納德o麥金農在1993年提出了"中國之謎"時認為,中國在財政下降的同時,快速的貨幣供給增長並沒有帶來嚴重的通貨膨脹,他對這一情況大惑不解。[8]第8節:誰製造了"中國之謎"(5) 於是,他把中國這種"高財政赤字和高貨幣供給量的同時保持價格穩定現象"稱為"中國之謎"。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韋茨曼提出,按照西方主流經濟學家設計的東歐和蘇聯各國的改革,伴隨而來的是經濟大蕭條,而在他看來不那麼正宗的中國改革卻與高速經濟增長並行。他將這種現象稱為"中國之謎"。 2002年,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家彼得o諾蘭藉助主流經濟學的理論來解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增長,同樣提出了中國之謎的說法。他認為,按照主流經濟學的理論邏輯,中國不可能獲得目前的成就。但中國是在各種缺損的條件下獲得了持續的經濟增長。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這樣詮釋他心目中的"中國之謎":"看上去不合理,可是卻管用。" 弗里德曼,是最關注中國經濟的一位經濟學家,對中國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詼諧的幽默:"只要能夠給中國的經濟改革提供可行性方案,他就有能力獲得,或者他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國為世界經濟學家帶來了傷腦筋的經濟反例。這些世界最頂尖的學者專家,在面對中國的時候,充滿了困惑和不解。在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在三十年間保持每年近百分之十的增長速度,而這樣的增長速度至今還在繼續。按照西方的經濟學理論,中國並不具備經濟高速發展的經濟、政治條件,也沒有按照"華盛頓共識"所描繪的藍圖進行,反而駛向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他們把中國的快速發展稱為"中國之謎"。 中國的確是個謎。在"中國之謎"背後,隱藏著中國人創造財富的稟賦;蘊藏著一個古老國家,如何在古老的土地上破繭成蝶,與西方發達國家比肩;暗涌著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福祉道路。[9]第9節:誰能參透"中國之謎"(1) 誰能參透"中國之謎"(1) 看不懂的中國經濟 許多西方經濟學理論的研究者,他們更多地希望把西方市場經濟制度移植到中國的實踐中去,這大大束縛了西方學者的眼界和理論視野。在他們的理論框架中,很難給"中國之謎"一個相對有說服力的答案。 著名全球發展問題專家傑弗里o薩克斯認為,中國的經濟成就之所以超越蘇聯、東歐,在於中國獨特的經濟結構。在中國,有一個龐大的經濟體--農村,這成為中國勞動力的源泉,在低效率的國有部門所產生的負面效應沒有達到整體經濟承受能力的底線之前,通過推行漸進式的變革,大量勞動力向工業轉移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以ToRawski為代表的經濟學家,並不認為勞動力轉移可以解釋中國經濟的整體增長,事實上,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中國工業經濟生產率的顯著提高,才是推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槓桿;有些經濟學家更甚,認為中國根本不是一個謎,完全可以用新古典理論進行詮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就認為,中國經濟的高增長源於中國的高儲蓄、高投資。 不過,很多人並不認為這些經濟學家已經破解了中國之謎。 基辛格,最關注中國國情的國際政治家。這位代表西方首先打開中國國門的老人,幾十年來,一直在密切關注著中國每一個哪怕是細微的變化。他用了一句西方政治家們的口頭禪來判斷中國正在發生的變革,"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太早"。 就在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學家試圖破解中國之謎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總量逐漸超過義大利,又超過法國。2006年2月15日,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05年中國GDP增長率為9.9%,總量達2.2257萬億美元。而與此同時,英國的統計數字顯示,2005年英國GDP的增長率為1.8%,總量為2.03萬億美元。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超過英國,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位居世界第四。 即使在金融危機肆虐的2008年,中國仍然實現了9%的GDP高速增長。在西方人眼中,中國這個謎越來越難解。他們絞盡腦汁,希望把中國這個不再沉睡的巨人裝在某個西方的經濟學理論框架中。但是,不管是新自由主義還是凱恩斯主義,由於中國的國情過於神秘與複雜,這些理論往往束手無策。 誰能參透"中國之謎"(2) 最真實的聲音 以往我們提到國情時,往往說: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但今天,一句話已經遠遠不能描述出中國的基本國情。 國情既是綿長的歷史敘事,也是宏大的紀實詩篇。13億人心中,有13億個國情的版本。處於不同階層的人們,因為扮演的社會角色不同,會從不同的側面認識中國國情。 學者往往俯瞰中國國情,他們對中國國情的認識站在宏觀的視角,為我們全面刻畫中國國情。 經濟學家樊綱: 中國既是發展中國家,又是體制轉軌國家,它面臨著兩套問題:在發展中,貧窮落後,低收入人群佔全部人口的80%,所有不發達國家的問題全都有,如國有企業,行政手段管制,計劃經濟,腐敗,法制不健全等。 其中,貧富差距背後最重要的一個是腐敗問題,另一個是農業社會轉型問題。 和別的國家比,我們國情非常獨特。中國的任何成就除以13億,成就是很小;問題乘以13億,問題是很大的。 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胡光宇: 人口多、底子薄,這是最核心的國情,一個中國四個世界。按照經濟發展水平來定的,比如說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樣的重點城市,它的各方面的經濟水平指標,已經達到或者超過了發達國家水平,這是第一世界的;第二世界,像江浙一帶,大部分的省會城市,較富有的一些,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但差不多;第三個是貧困地區,縣級市;第四個是廣大的農村地區和西部地區。[10]第10節:誰能參透"中國之謎"(2) 作家梁曉聲: 中國國情有幾個數字是相當重要的,第一個數字就是說中國已經擁有了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第二個數字是說我們現在的人口統計是13億。 作家張勝友: 中國的基本國情,表面上來看,是在改革開放的調節下,社會分層化,多元化。社會在財富擁有的水平上、消費模式上,都階梯化、階層化。這是一個競爭性社會必然的一個格局。某種程度上來說,今天的基本國情就是,與西方相比,在社會利益上,財富上,受教育水平上,社會遵從方式上,程度上,這個分層結構的模型,跟西方現代化社會相似階段的模型差異在哪? 誰能參透"中國之謎"(3) 中國前駐日外交官唐淳風: 我們國家真的很偉大。比方說我們長期引以為自豪的,一談起來必然跟人家說,我們這二十幾年,我們這三十幾年,我們的GDP漲了幾倍,我們的財政收入、貿易增長了幾倍。從綜合的角度來說,還有很多很多的發展,同時,中國也面臨著很多挑戰。 國際關係學者時殷弘: 中國國情就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特別快,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新的問題,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一系列重大的機會和一系列重大的新的矛盾。 與學者相比,普通老百姓對國情的闡釋多從自己生活的一個方面出發,具體到他們的切實感受。 某超市顧客: 希望工程是中國的一項公益活動,目的是通過援助資金、物資,幫助落後地方建校辦學,多年以來,援建希望小學近萬所,在每100所農村小學中,就有2所是希望小學。在北京郊區延慶縣,一所希望小學的孩子們,現在剛剛依靠捐贈喝上了牛奶。 某大學學生: 大學生就業難是很嚴峻的中國國情。我們也在很努力地找工作,可是很多人還是找不到工作。我不想一畢業就啃老,但我也不想在校園裡躲一輩子。 80後白領: 作為一個80後,剛畢業兩年,無房無車,正在向自己所嚮往的中產階級生活努力的人。我想說一句,大家腦子要清醒,千萬不要被人利用。房子買不起,至少我還租得起。車子買不起,至少我還能坐公交。吃不起牛排,至少我還能吃米飯。國家穩定,大家才有錢賺,生活才能有盼頭。要是真的亂起來了,像伊拉克、阿富汗那樣,生活就更沒盼頭了。 農民工: 我不知道到底什麼是國情。談談我自己吧。我們公司的人很好,經常把能賣錢的東西給我,一次有個女孩還給了我一件衣服。每次在我們這裡做事,有水喝,有時候還有好煙抽。我最怕的就是生病,哪怕是感冒發燒,最想的就是兒子能考上大學,母親身體能好起來,最愉快的日子就是吃了飯跑到小賣鋪去看電視。[11]第11節:誰能參透"中國之謎"(3) ......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獲得空前的財富與發展潛能,空前融入世界,並受到世界的尊重。但我們也空前面對著缺乏經驗的空白、矛盾和衝突。不論是變革過程的理性保障、社會安定,還是變革目標期望的新制度創建,都需要認清我們的國情。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經驗往往都是片面的,生存地位也是有局部性的。我們需要在各種理性的、情感的以及文化認知基礎上,剝繭抽絲,深度剖析中國國情。 誰能參透"中國之謎"(4) 強大還是弱小 因雷曼兄弟破產而離職的中國人C,最終還是把人生之旅的下一站鎖定在中國首都--北京。 在首都國際機場,C剛下飛機,他就感受到了中國崛起的力量。在首都國際機場,每2分鐘起落一架航班,不斷變換的航班顯示屏和繁忙的飛行跑道讓人感受到這裡的效率和繁榮。 然而,他或許永遠都不知道,就在離北京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三義村,地處河北省康保縣,距離北京256公里。土壩的另一邊就是內蒙古與河北交界的沙漠地帶。沙地里除了土豆很難種什麼糧食,更別說經濟作物了。 66歲的王榮和老伴就住在這裡。家中唯一的電器就是一盞電燈,一個月不足2元的電費對於這個家庭來說已經算是一筆相當大的支出了。此時室外是攝氏零下20多度,因為政府發了700斤救濟煤,老兩口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生起了爐子。 王榮告訴我們:"今年什麼也沒收到,就收了點攸面,還有一點小土豆。" 一碗腌白菜、一盆煮土豆,就是他們的午飯。王榮的老伴也是一臉無奈,"家裡本來是養了一頭豬的,後來因為成本太高就給賣了,賣豬得的700元錢買了一些化肥,給家裡買了一些油鹽也就所剩無幾了。" 受土地沙化的影響,在三義村,像王榮這樣的貧困家庭並不少見,家裡能有十幾隻羊已經算得上是富裕了。 2005年,類似三義這樣的貧困村,在河北省與京津接壤的6個區市中,有3798個,貧困縣則有32個,占該地區縣(區)總數的44%。其中,貧困人口達到272.6萬人。 在中國,諸如首都機場與三義村這樣的巨大落差處處存在。 種種成長的力量,種種前進的方向,有的還沒有生成就已經被超越,有的還在迅速崛起,有的已然停頓消失,曾經憂慮的正在好轉,不經意間又會險象叢生。中國學者對於"中國之謎"的關注,其焦點不在於爭論中國國情是否符合西方的經濟理論框架,而在於中國現實的複雜狀況。 20世紀50年代,中國曾有一個口號,叫超英趕美,那是我們提出的藍圖。很多年後,我們幾乎忘記了這個口號,但就在2005年,中國就這麼不聲不響地趕上了英國。[12]第12節:誰能參透"中國之謎"(4) 而今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一位河南商人用10億元買下了德國帕希姆機場,溫州商人也買下了英國的某家電視台.. 但是,中國真的強大了嗎? 強大,還是弱小,就如一個硬幣的兩面,常常很難分清。每天,我們從許許多多來自中國各個角落的統計數字後面,面對著我們這個國家。這些數字看似枯燥,但正是這些數字組成的浩瀚場景,在描繪著中國的複雜國情。 誰能參透"中國之謎"(5) 中國資源豐富,但又負重累累。 中國有18 000多公里的海岸線和20 000多公里大陸邊境線,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東西跨經度60多度,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公里。這是一個廣袤的中國。 從資源總量上看,在中國,已發現的170多種礦產資源中,鎢、錫、鉬、銻、稀土等儲量世界第一,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世界第一,煤炭、石油、黃金等的儲量也位居世界前列。這是一個富饒的中國。 然而,中國用佔世界9%的耕地養活著佔世界22%的人口,這又是一個負重的中國。 中國處於黃金髮展期,但又貧富不均衡。 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645億元,200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已躍升至300 670億元。三十年間,國民經濟實現了年均9.8%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升至全球第三位。這是一個迅速跑著的中國。 當我國的GDP總量超越德國,擠進世界前三的時候,人均下來,我們的GDP剛超過3000美元大關,在世界18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06位,我們依然是中下收入的國家。這又是一個貧瘠的中國。 一份來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對中國的地區不均衡、貧富不均衡做過這樣的描述:"如果貴州是一個國家,那麼它的人類發展指數僅剛剛超過非洲的納米比亞,但是如果把上海比作一個國家,其人類發展指數則與發達國家葡萄牙相當。" 在中國,有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在奔涌的怒江江面上,上學的孩子們每天溜索往返於怒江兩岸;在上海,有高達492米的"世界第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同時,青海某一個普通村莊,人們至今還只能點著煤油燈照明。 在中國,許多研究經濟的學者,也把在中國國土上出現的這種局面稱作"中國之謎"。 和以往任何經濟體的崛起不同,中國是以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而且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的,三十年的一路成長,改變了幾代人的生命體驗。 當電視屏幕上出現貞觀之治和康乾盛世的故事時,沒有人懷疑,自己正在經歷中國歷史上另一個巔峰時刻。然而,繁榮真的會永遠眷顧這個國家嗎?對於這個龐大的經濟體,前行的長河中,是否有我們未曾發現的暗礁,當我們對繁榮已經視為理所應當時,是否對試圖絆倒我們的障礙視而不見?[13]第13節:誰能參透"中國之謎"(5) 如何才能保持中國更長久的繁榮,無論對於中國,還是對於世界,都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問題。 誰能參透"中國之謎"(6) 怎一個"變"字了得 法國大文豪雨果當年曾經感嘆:"中國真是保存胎兒的酒精瓶。"他認為中國是缺少變化的國家。德國大名鼎鼎的黑格爾也這樣評價中國:"中國歷史本身沒有什麼發展,因此我們不必再議論該歷史的各個細節方面。" 但今天,沒有人認為中國是一成不變的,變化已經成了中國的一個顯著特徵。 二十多年前,美國人阿爾文o托夫勒的一本書《第三次浪潮》,為我們描述了未來社會的大變革,這給剛剛打開國門的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心靈衝擊。但今天,阿爾文o托夫勒面對中國的巨變,感嘆所有的變化超出了他的預測範圍。他說:沒有人能夠想像中國的崛起。這是一個神奇的時刻,變化如此迅速地降臨。 沒有人能夠精確地預測未來。主流的預測在不斷地變化。 1961年,我國的GDP增長率低達-27.3%,到2008年,即使世界遭遇世紀災難金融風暴,中國仍保持了9%的高增長率;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大陸人口為5.4億人,到1969年已達8億人,今天我國的人口有13億多;自1985年專利制度建立以來,我國專利的申請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連續增長;2000年3月,湖北監利縣一位鄉長致信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稱"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當地農民負擔如"泰山"。2008年,中國政府對農民進行糧食、良種等補貼已有4年,全面免除農業稅已經2年;一百五十年前,德國人李希霍芬樂觀地預言:"山西煤炭資源可供世界兩千年之用。"今天,最富足的煤炭,僅供中國百年之用;1996-2006年間,中國平均每年凈減少1230萬畝耕地;淮河有歌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質變壞,80年代魚蝦絕代,90年代不洗馬桶蓋。"2006年,青海省實行"人退湖進"政策,青海湖的環境發生很大改善,一位老人還發現了絕跡多年的湟魚,這種魚十年才長半斤。 胡鞍鋼,一位關注中國國情的中國學者,幾十年來,他研究中國國情的文章和書籍摞起來,已經比他的個子還要高。他對自己的國家有過這麼一段感慨: "年歲越大,所知越多,卻對中國國情的複雜性表示了誠摯的尊重、誠實的敬畏。研究國情就如同讀一部天書,天天讀,但實際上我們發現也讀得不是很懂,知之不多、也知之不深,因為中國太大、太複雜,它不僅每年在變化,每天都在變化。"[14]第14節:誰能指引中國經濟(1) 誰能指引中國經濟(1) 歷史上的"富國"之鑒 經濟發展,國家富強,依據國情制定經濟政策是一個充滿智慧的而又需要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國歷史上,政策演進的成與敗,得與失,從來都是一個充滿了挑戰的歷程。 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藏其餘。節用以禮,裕民以政。彼節用故多餘,裕民則民富,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 這段文字出自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的《富國篇》,他論述了節用裕民是富國之道。以翔實的語言,嚴密的邏輯,推論人民富裕,生產發展和國家富足三者的關係。 "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百姓和時,事業得序者,貨之源也;等賦府庫者,貨之源也。" "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這些在今天看來都是依然有價值的思想。 現在我們常用的"開源節流"一詞,就出自荀子的《富國篇》。一個兩千多年前的老人說的一句話,就現在而言,仍是可用於國家經濟財政問題的專用術語,可見荀子智慧非同一般。他的富國理論也由此照耀著以後2000年的中國。 春秋時期的管仲、戰國時代的商鞅、漢代的桑弘羊、明代的張居正,都是中國不同歷史時期,在國家經濟發展與政策制定後面進行著探索。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是中國古人在"國家發展與經濟政策"的探索中締造的輝煌篇章。 1911-1949年這38年,人民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同時,無產階級革命的思想也貫徹其中。經過這一階段的發展,中國在某些方面雖然得到一定發展,但中國和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不是縮小了,反而是擴大了。不少國家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幾千、上萬美元,而中國人均GDP卻只有300美元左右。在世界上排名,落到一百多名以後。這段歷史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是,唯有國家統一,社會安定,中國才會實現強國富國的夢想,人民才會過上好日子。 直到1978年,中國拉開破冰之旅的序幕,改革開放的氣息撲面而來。1978-2008年,這三十年,背負著轉型的使命,將中國推向"大國崛起"。這是屬於中國的三十年,更是浩瀚綿長的中國歷史上重重的一筆。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時間像殘忍的刷子,不顯山不露水地抹去人們對瑣碎歷史的記憶,可我們總能從大場景中聚焦出氣血貫通的畫卷,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長江商學院教授王一江認為,歷史給了我們六條教訓與六條經驗,值得我們深思。 誰能指引中國經濟(2) 六條教訓: 一、落後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體制問題。 二、動亂不可能造成我們國家的繁榮和強盛。 三、極端的思維方法,會讓全民族和全國人民都付出沉重代價。 四、政治不能干預經濟。 五、政府的大包大攬是不能建設一個持久繁榮的強大國家的。 六、熱情和良好願望不能代替經濟規律。[15]第15節:誰能指引中國經濟(2) 六條經驗: 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才是硬道理。如果不發展,就落到挨打的局面,重新有這個被開除球籍的危險。 二、重視體制問題。把體制創新作為最重要的創新。 三、在處理經濟建設與政治體制改革、政治建設的關係上,要掌握好平衡。 四、調動民間的積極性。強大的民間力量,是我們富國強國的根源所在。 五、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 六、對外開放。 身處歲月的節點,回首,呼吸著撲面而來的氣息,其中的吶喊、呼籲甚至轉型的陣痛、斷裂,讓人著迷。今天,我們站在歷史厚重的肩上,將會看得更高更遠。 誰能指引中國經濟(3)迥異的中西工業化環境 公元1776年,也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那一年,英國一位名叫亞當o斯密的學者出版了一本書,書名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也被簡稱為《國富論》,這本書成為西方國家經濟理論的聖經,也由此奠定了西方國家經濟政策制定的基礎。 《國富論》源遠流長的影響力至今還在不斷發散和滲透,誰也不能否認這是一部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書。即便如此,以《國富論》為代表的西方理論卻並不一定就是拯救中國經濟的聖經。 中國也曾希望向西方國家學習,19世紀60.90年代,以"自強""求富"為目標,中國進行了一次失敗的嘗試。 洋務運動給中國帶來現代銀行體系、現代郵政體系、新式教育、新思想、鐵路、重工業等影響後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務往來、科學技術上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 但是,中國的封建體制素來是"各朝各代,官是大而強,民是小而弱的",洋務運動亦是如此。在封建政治體制框架下,任何與封建傳統意志相違背的進步,哪怕並沒有從根本上觸及政治制度,也會遭遇強大的阻力。 這是中國走向現代化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挫折。"師夷長技以制夷"最終沒有把中國帶上強國富民的坦途。 歷史上,我們無法複製西方人的成功。今天,我們面對的環境,已經和西方經濟起步時的情況有了很大的差別。 翻開英國作家狄更斯的《雙城記》,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高老頭》、雨果的《悲慘世界》、左拉的《萌芽》,美國作家德萊賽的《嘉莉妹妹》,可以看到西方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法國和美國在工業革命時期的圖景。 工業化人口規模不同。英國18世紀工業革命時,本土人口只有1000多萬人,少於今天的北京和上海。二百多年的實踐中,只有佔世界11.2%的西方發達國家,躋身工業化的行列。而且,他們的工業化進程也是不一而足的。而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這13億人口需要在50年內步入工業化。[16]第16節:誰能指引中國經濟(3) 資源環境不同。西方國家走的是"先發展,後治理"的路子,他們的工業化將地球的資源與環境狀態推向警戒線。因而,西方國家在工業化之後才遇到資源與環境瓶頸。同時,西方不必為工業化所使用的能源和造成的污染付出過高代價,為成本外化。中國已經喪失了成本外化的機會。中國在工業化之初,就遇到了資源與環境的緊箍咒。由於資源被大量使用,資源的價格與西方國家工業化之初時的價格已是冰火兩重天,這意味著中國將付出更多的工業化成本;在環境上,中國更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不僅會威脅到中國自身的生存環境,還會威脅全球的資源與環境。 社會環境不同。當時的西方國家靠擴張"化解"各種社會矛盾,英國可以把罪犯"出口"到澳大利亞,可以把失業者"出口"到非洲。而在那時的美國,貧富差距大於今天的中國幾十倍也沒什麼問題,因為上千萬奴隸和無數華工苦力當時都是合法的。西方的工業化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人類文化和文明的多元化,也破壞了人類文明和文化的生態。 中國不會也不可能以擴張來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只能進行合法的經濟貿易擴張。相比之下,中國今天面對的國際競爭條件異常苛刻:出口一個蘋果到歐洲,都需通過別人制定的幾十種技術指標的檢查,其中很多指標純屬貿易保護主義。 此一時彼一時,中國的工業化環境與西方的工業化環境截然不同,這就決定了照搬西方經濟理論會摔跟頭。我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我們更不能忘了中國這片熱土的特殊性。[17]第17節:向左走,向右走(1) 向左走,向右走(1) 不流阿根廷的眼淚 很多西方國家按照他們的理論邏輯,規划了一條通往國家富強的大道。但實踐證明,沿著那條邏輯線描繪的走向,並非是一個國家發展強盛的金科玉律。拉美國家在西方經濟學理論指導下制定的經濟政策,使"經濟拉美化"在近年來逐漸成為一個制定發展政策失敗的代名詞。 2001年,阿根廷這一年在全國範圍內發生的搶劫浪潮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動蕩,最終迫使阿根廷內閣集體總辭職。阿根廷總統德拉魯阿迫於強大的社會壓力,向國會遞交辭呈。總統走後,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1320億美元的債務,高達18.3%的失業率。 面對連續蕭條和債務累累的阿根廷經濟,也許很難有人相信這個拉美小國曾經是二戰以前的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處在相當於現在日本的地位。而帶領拉美走向失敗的正是西方經濟學理論指導下的一項共識--《華盛頓共識》。 《華盛頓共識》是1989年,由曾任職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約翰o威廉姆森根據西方學者的意見執筆的。雅諾什o科爾奈,是西方在經濟轉型問題研究上影響很大的一位學者,他有個著名的論斷:經濟體制不像超市,不能保證得到計劃與市場兩個世界的最好部分,拼湊起來裝入一個籃子里。他認為經濟體制不可分割相互替代,只能作為一個整體,其轉軌結論就是大爆炸式的激進改革路徑。這是《華盛頓共識》的代表性觀點。 《華盛頓共識》主要包括加強財政紀律、政府開支轉向經濟效益高及有利於改善收入分配的領域、進行稅制改革、利率市場化、貿易自由化、放鬆外資限制、國有企業實施私有化等方面。《華盛頓共識》為新自由主義思潮,其延伸出的經濟政策也成為發展中國家所奉行的經濟鐵律。 20世紀80年代初,拉丁美洲國家就成為"華盛頓共識"的試驗場,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都進行了所謂經濟結構調整,大力推行私有化、市場化、貿易自由化以及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不幸淪為重災區。例如,阿根廷、烏拉圭的新自由主義改革均以失敗告終。智利的新自由主義改革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付出了高昂代價,1976-1983年破產企業增加了7倍,銀行業幾乎崩潰,失業率達30%,經濟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之中。在外債方面,1982年8月,墨西哥無力償還到期的100億美元外債,引發了1982-1983年的"債務危機",巴西1999年的債務利息占其出口收入的69.3%,阿根廷在前幾年則爆發了由外債引發的"阿根廷金融危機"。 很多拉美國家的經濟學家指出,拉美國家這二十年經濟的停滯和發展質量的下降,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難辭其咎。 整個拉丁美洲都認為他們被華盛頓拋棄了,《紐約時報》發表了一份來自巴西的報道:"美國..正在為該地區人們所認為的冷漠付出代價。人們認為,在他們的領導人聽從了美國的建議、開放了市場以迎接全球化的短短几年後,美國對橫掃該地區的經濟危機表現出的卻是冷漠..當地的一位民調者兼政治分析師菲利普o諾蓋拉說:'當你承諾全球化和自由的市場時,人民激動地想也許繁榮的美國夢很快就快到家來了。'但是,如今這一地區的公眾--用他的原話說--'就像一隻咆哮的狗。'" 經濟和平期,"華盛頓共識"尚有用武之地。但一旦經濟出現困難動蕩,過於開放的市場往往會滋生更多的危險;同時,由於公共政策缺失,市場不能解決社會問題,導致社會貧富分化加劇,社會經濟結構不合理;政府對經濟放任自流,在經濟危機來臨時,缺乏必要的宏觀調控能力,拉美經濟終於"毀在"曾經風靡一時的"華盛頓共識"上。 "華盛頓共識"並沒有使拉美實現經濟繁榮的美國夢,反而為拉美製造了悲劇。"華盛頓共識"江河日下,顯然不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向左走,向右走(2) 拒絕休克療法 在西方理論的指導下,俄羅斯為振興經濟實施的休克療法,是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大規模經濟改革,政策實施的結果是導致了俄羅斯經濟的倒退。"休克療法"這一醫學術語,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o薩克斯引入經濟領域。[18]第18節:向左走,向右走(2) 1991年底,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獨立,繼承了原蘇聯的大部分家底。自1992年1月1日起,一場以"休克療法"為模式的改革,在俄羅斯聯邦全面鋪開。 按照西方經濟學經典理論,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不能同時存在,主張激進式變革,反對漸進式變革。俄羅斯聯邦進行經濟變革,就必須實施全面而徹底的經濟變革,完全摒棄計劃經濟體制,實施市場經濟。"休克療法"是根據新自由主義的《華盛頓共識》制定的,為激進式變革,主要包括穩定宏觀經濟、經濟自由化和產權私有化三個方面。 "華盛頓共識"的翻版--"休克療法"同樣複製了悲劇。在長期的指令性價格及商品極度匱乏的形勢下驟然放開價格的閘門,導致商品價格飛漲,通貨膨脹洶湧而至。俄羅斯休克療法實施不到一年,1992年12月,蓋達爾政府解散。 休克療法的失敗使俄羅斯GDP幾乎減少了一半,GDP總量只有美國的1/10。居民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有專家估計,俄羅斯人均GDP生產要達到葡萄牙或西班牙的水平,GDP每年保持8%的增長速度也需要15年的時間。 俄羅斯經濟學家格拉濟耶夫認為"休克療法"是"'華盛頓共識'的最野蠻形式",把"休克療法"與俄羅斯歷史上三大外敵入侵--蒙古人入侵、拿破崙入侵、希特勒法西斯入侵放在同一個破壞程度上,認為其帶來的經濟損失要比希特勒法西斯1941-1945年入侵蘇聯時造成的損失大一倍還多。 "休克療法"與當時俄羅斯的國情是格格不入的。國策,實際上是基於國情的一種智慧,無法因循任何一種現成的理論。在中國,我們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正是立足中國基本國情,探索一條符合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 有意思的是,傑弗里o薩克斯,這位休克療法的創始人,到訪中國的時候,對中國評價時說:我覺得中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向左走,向右走(3) 北京共識 其實,能不能把計劃和市場最好的部分"裝入一個籃子里"正是中國經濟轉型目標模式的精髓所在。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現在,已經有人開始討論北京共識了。 2004年,英國著名思想庫倫敦外交政策中心發表了美國高盛公司政治經濟問題資深顧問喬舒亞o庫珀o雷默的一篇論文,叫《北京共識》。雷默在其論文中指出,"北京共識"是更適合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發展模式,並逐步成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學習的榜樣。"北京共識"一詞由此不脛而走,引起各方關注。 其中,創新和試驗是"北京共識"的靈魂,強調解決問題應因事而異,靈活應對,不求統一標準。所有了解發展中國家幾經起伏的發展史以及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激烈爭論的人們,都不難掂量出"北京共識"一詞的分量。[19]第19節:向左走,向右走(3)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今天的中國,正在自己的國土上,化解著工業化、現代化進程所帶來的各種矛盾和所有難題。中國政府實際上在面對有史以來最難的課題。沒有向外擴張,而是給大部分國人和大部分國家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就是中國奇蹟。如何解讀這個"奇蹟",當下已經成了思想界的頂級課題。 公元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 中國每一次的火箭發射,都牽動著這個國家公眾的目光。這是一個大國的雄心,這是一個強國的尊嚴。 在神舟六號的太空之旅中,搭載了三幅中國的書畫長卷。三幅長卷中,人物、山水、花鳥各56件,這三幅中國畫,被命名為--《神州頌》。 56幅人物,描繪著中國56個民族--自古中國,人傑地靈.. 56幅花鳥,寄託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九州之壤,物華天寶.. 56幅山水,描繪著中國人心中的家園--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這是我們的國家,這是我們的家園,這裡有中國人強國的夢想。 奇蹟是許多真實的數據。 中國的GDP已經衝過3.3萬億美元。中國,一個世界人口第一的國家,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中國的進步使1.5億人擺脫了飢餓和貧困。 北京奧運會讓世界看到了充滿朝氣的中國,上海世博會將再次讓世界看到一個更加自信與開放的國家。 在現代化進程中,中國所遇到的困難之大、矛盾之多、問題之複雜,不是輕易能夠認識的,也不是朝夕之間能夠解決的。我們很難從國際上找到現成的發展模式和經驗來解決中國的特殊發展問題,我們只能充分了解、深刻認識,並牢牢立足於中國基本國情,看待和解決我們遇到的一切問題。 向左走,向右走(4) 反思:站在歷史的拐點 "可是不管怎麼說,每一個影子畢竟還是光明的產兒,而且只有經歷過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戰爭、興盛和衰敗的人,他才算真正的生活過。"茨威格以話語結束了他對"昨日的世界"的追憶與思考。 與過往的歷史相比,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中國正在崛起,中國距離世界中心地帶越來越近。然而,最好的時代,我們所走的路並不是一路坦途。如果我們無法正視中國國情還有令人憂思的角落,也許,最好的時代,會變成最壞的時代。[20]第20節:向左走,向右走(4) 金融危機後遺症仍然存在,甚至還有人高呼"會有第二波襲來";中國的資源版圖越來越小;耕地面臨著被城市化吞噬的危險;碧水藍天越來越少;人口考驗著中國的承受力;農民、農業與農村仍然相對落後;很多人現在還無法納入社保這張大網.. 中國國情,有些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比如中國有13億人口;有些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比如中國的環境惡化。如果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時代,找准問題的癥結所在,並積極尋找良策,那麼,最好的時代,就真的是最好的時代。[21]第21節: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1) 第二章 人口大計:擁擠的生存哲學 擁擠的車流,快速涌動的人群。面對密集得甚至有點透不過氣來的生存空間,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恬淡從容,處亂不驚。 擁擠,這或許是生為中國人必須要習慣的一種生活。 雖然同樣的擁擠可能出現在東京、紐約、倫敦、孟買,甚至更多國家的一些城市。但是在國土面積前五十位的國家當中,沒有一個會像中國這樣,在如此廣袤的疆土上,大面積地出現類似的擁擠。也不曾有過其他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中,始終如一地密集著。 雖然中國已經進入了低生育率國家行列,但由於人口增長的慣性作用,當前和今後十幾年,中國人口仍將以年均800萬-1000萬的速度增長。 人口多,為中國帶來了創造奇蹟的可能。今天的中國,似乎什麼事情都是可能的。只有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擁有龐大人口資源的國家,才有可能創造奇蹟。我們這13億人,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賺錢和消費。 然而,要養活13億人,更是一個浩大工程。衣食住行,無論牽動了哪根神經,都是13億人的浩大工程,任何歷史的筆鋒都忍不住要大肆潑墨。 當家難,怎麼當好中國這個大家?即便是世界頂級管理大師,恐怕也難以給出完美的答案。 有人說,假如中國的人口只有美國的3億人或者更少,我們會怎樣? 是多少就是多少,我們不會作出如此徒勞的假設,歷史永遠不會被"假設"綁架著前行。 泱泱大國,我們應該如何善待每一個真實的生命?至今,人口紅利是基業常青的優勢競爭力還是被透支為噱頭?計劃生育這項國策到底是對人道主義的泯滅還是治療人口壅塞的靈丹妙藥?計劃生育是否無意中充當了損耗獨生子女道德價值資源的幫凶,誰來驅趕國策投下的陰影?未富先老,是咒語還是宿命? 【權威數據披露】 姚景源:打開中國地形圖,綠色的平原很少,大部分是黃色、橙色的高原、丘陵。雖然中國人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但真正適合人們生存的空間,卻只有300多萬平方公里。 我們國家統計局,曾用人口普查結果做過推算:中國有超過兩成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區,而全世界平均也只有10%的人口是居住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地方,中國人生存環境之惡劣,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 20世紀80年代,中國出現了建國以後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那個時期出生的孩子們,如今已經開始結婚生子。中國又一個人口生育高峰不可避免地來臨了。 過去五年,中國的新生人口一直在波動,2005年和2008年兩度突破1600萬人關口,2009年很可能將達到1800萬人。 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其他國家,人口增長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DP年均增長率達8.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人均GDP從改革前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22%上升到74%。2008年我國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據測算,如不實行計劃生育,只有1800多美元。如不實行計劃生育,我國的資源、環境將面臨更為沉重的壓力,人均耕地、糧食、森林、水資源、能源等將比目前減少20%以上。 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1)擁擠的標籤 早上7點,鬧鐘響了。北京市海淀區某小區的李響,睡眼惺忪地起床,只幾分鐘,他就洗漱完畢,匆匆挎包離開了家。公司距離他所在的小區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為了趕在9點前上班打卡,他不得不加快步伐向車站趕去。 到了車站,已經有很多人在車站翹首以待了。不斷地有公交車開來又開走,車開來時,呼啦一大片人擠下了車,又有呼啦一大片人擠上了車,車站還是清靜不下來,整輛車仍被塞得滿滿的。左等右等,李響要等的車終於開過來,他沒怎麼費力氣,就被後面的人流推著擠上了車。在車上,前後左右都是人。 在車上,李響還暗自慶幸,"幸虧實行了計劃生育,若不對生育踩急剎車,中國豈不要人滿為患了?" 山東籍的李響25歲,在家是獨生子女。其實,他的父母很想再要一個女兒,迫於20世紀80年代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只得作罷,這成為他們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 李響還是單身,雖然剛剛25歲,還不至於歸到"剩男"的行列,已經有不少熱心的同事張羅著給他相親了。相親時,他也有不少尷尬的經歷。 經歷一:都是獨生子女惹的禍女方:"你是獨生子女?" 李響:"是的。" 女方沉默,不多久。女方的電話就響了,接到電話,女方以"朋友找我有事"為借口逃之夭夭,留下摸不著頭腦的李響。後來,才知道女方那邊的反饋--獨生子女是家裡的"小皇帝",往往被父母寵壞,有自私、冷漠等不少壞習慣,女方怕招架不住。[22]第22節: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2) 經歷二:父母沒有養老保險也是錯女方:"你沒有兄弟姐妹?" 李響:"是的。" 女方:"哦,那你父母有養老保險嗎?" 李響:"沒有。" 女方沉默,不多久。女方的電話就響了,接到電話,女方同樣以"朋友找我有事"為借口逃之夭夭。女方那邊的反饋--李響是獨生子女,他父母沒有養老保險。女方也是獨生子女,父母也沒有養老保險,兩個人養四個老人,壓力太大了。一開始,李響覺得女方的這個理由很淺薄,但考慮再三,發現這個"逃跑" 的相親對象還真給他上了現實的一課--兩個人養四個老人,壓力的確不小。 擁擠只是空間的相對。數目龐大的人口以及逼仄的空間,不折不扣地勾勒出中國的生存狀態--擁擠。 龐大的人口數量一直是中國國情最顯著的特點。雖然同樣的擁擠可能出現在東京、紐約、倫敦、孟買,甚至更多國家的一些城市,但是在國土面積前五十位的國家當中,沒有一個會像中國這樣,在如此廣袤的疆土上,大面積地出現類似的擁擠。也不曾有過其他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中,始終如一地密集著。這個問題的答案,曾在20世紀30年代被一個叫胡煥庸的地理學家掀開過一角。 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2) 1935年,胡煥庸發表了我國人口地理和農業地理方面第一批論文。其中,最重要的論文是《中國人口之分布》。在文中,胡煥庸繪製了一張與眾不同的中國地圖,這張地圖被一條線分為兩半--從黑龍江的璦琿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一直到雲南騰衝。線的西北一側是中國64%的土地,但是大約只有4%的中國人生活在這裡,原因很簡單,這邊的生存環境太惡劣了;線東南方36%國土居住著96%人口,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就這樣,一條線畫出兩個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域。線的東南方,土地面積佔中國的36%,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卻養育著96%的中國人。這就是說,同全國平均密度相比,東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僅及其的1/16。很明顯,璦琿-騰衝一線,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直為國內外人口學者所承認和引用,被稱為"胡煥庸線"。 全世界也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在接受了大自然給予的遼闊土地的同時,也毫無怨言地接受了大自然的不公,並以不斷膨脹的數字,向大自然證明人類無與倫比的繁殖能力。 13億人,橫切面是一個龐大的人口集合;從縱切面,我們不得不承認,裹挾著現代文明的基因,沉澱了人類上千年的歷史與文明。人口泱泱,得益於中華民族得天獨厚--擁有廣闊的施耕地帶。早期文明的發源地--黃土高原,印度洋上溫暖的海風時時照顧,擁有億萬年積澱形成的黃土層,鬆軟而礦物質豐富,陽光充足,即使耕作工具非常簡單、農民還不懂得施肥,黃土高原已經可以連年耕作。[23]第23節: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3) 農耕時代的優越,很容易造成經濟形態的此消彼長。商業總是被拒絕。商業活動在某種程度上衝擊了農耕,所以人們不斷控制商業。文明早期優越的耕作環境和耕作條件,導致中國人對農業的信守。同時,在農耕為本的社會,工作方式的改良也會提高人口資源的容量。 中國也不知不覺受到了外部世界的槓桿撬動。明朝中期以後,歐洲人與中國頻繁往來。他們首先帶來了美洲的花生、玉米、土豆、紅薯等這些產量巨大對生存環境要求較低的作物,這成為人口膨脹的物質條件。清朝,這些舶來品在廣大的半乾旱地帶廣泛種植,為人口膨脹提供了食物來源,到康乾盛世,人口已經飆升到近4億。 中國自給自足的農耕優勢,為中國人口的膨脹提供了硬體,而生育倫理的建立則是保證中國人口大幅增加的軟體。按社會生物學理論,養育後代是自身安全的一種調整,以保證某個物種或種群的延續。但中國人並非完全如此,中國有孝道秩序。在甲骨文記載中就有人類社會共有的殺老棄幼現象。大災之年,就把老人殺了,保證以有限的糧食維持有遺傳能力之人的生存。在中國,生命追求永恆的通道不在天堂,也不在西方的極樂世界,而在血緣和後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旺盛的生育激起的熱情,穩定的社會環境,以及作物的產量和生產成本,這三個條件合成,導致了歷史上特殊的人口數量崛起的高峰期。 擁擠的標籤,隱藏著歷史的影子。我們的祖先給了我們擁擠的宿命。今天,這樣的宿命仍在繼續.. 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3) "巋然不動"的人口分布線 距離胡煥庸提出人口分布線已有70年之久,擁擠仍然像掙脫不掉的尾巴,緊緊跟在當代中國的身後,而且,我們生存的空間更加狹小。隨處,我們都能看到人山人海的盛況。 歷史變遷,胡煥庸人口分布線竟然紋絲不動。 在近年的人口普查時,我們發現,胡煥庸畫的這條線依然存在。也就是說,雖然經過改革開放,中國的人口發生了巨大的流動和變遷,但是從整個國家來說,人口分布的格局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根據1982年我國人口普查數據,黑河-騰衝線以東和以西的人口所佔的百分比為94.4%和5.6%,比當初僅有1.6個百分點的增減。 2000年的人口普查數字,東南、西北兩部分的人口比例是94.2%比5.8%。 現在人們利用夜間燈光平均強度遙感數據,將縣域人口統計數據分布到1km2×1km2網格上,得出1998年人口密度圖。與胡煥庸1935年的圖相比,分布的大結構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是由於技術手段的進步,揭示出更為細緻的紋理。[24]第24節: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4) 中國人口數量,比起1935年已經大幅增加,"胡煥庸線"畫出的中國人口分布結構歷經了中國的大三線建設、屯墾戍邊、上山下鄉等一系列人口向西部遷移的政策,迄今仍然"巋然不動"。 統計數據表明,進入城市的農民工及其家庭成員總數有大約1億人。 這些人從哪裡走出?又流向何方?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抽樣數據研究了這個問題,結論是: 第一,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十分活躍的幾個大省: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在吸引外來農業人口方面佔據明顯優勢。 第二,上海、北京兩個超大型城市對於非農業人口的吸引力非常大,其外來人口的構成與其他省區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 第三,人口大省和勞務輸出大省如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在人口流動過程中呈現人口正向的凈輸出狀態。 第四,西部地區對於人口的吸納能力仍然非常有限。 由此,我們看到,胡煥庸發現的人口分布格局不但沒有緩解的痕迹,相反有加重的趨勢。 城鄉差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寧波、南通、張家港、舟山、廈門、福州、溫州、汕頭、泉州、東山、廣州、深圳等東南沿海城市,對外來人口有極強的吸引力。這提醒我們思考,人口向適合生存的地區集中,是不是一種規律?中國真正適合生存的空間到底有多大? 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4) 中國的版圖上,代表平原的綠色部分很少。大部分是黃色、橙色的地區。 和中國人相比,美國擁有與中國幾乎同樣大小的疆土,但人口卻比中國少了10個億。而且美國從落基山脈下來,一直到佛羅里達,幾乎就是一片平原,中部一望無際的玉米地,完全都是平的。 雖然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但我們生存的空間,其實卻只有300多萬平方公里,和印度的國土面積差不多,但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還是比我們寬鬆一點,因為他們的人口比中國少2個億。與中國人相比,整個歐洲的面積雖然比中國略大,但是他們的人口總數卻只有中國的一半。 西方工業化進程,從來沒有提供過一個如此大的農業人口國家是如何轉型的經驗。英國工業革命初期,他們的人口只有區區1000萬,還不到全球的2%;1935年羅斯福新政後的美國,人口也不過才1個億,只佔全球的5%。而新中國開始工業化轉型的時候,身上背負的人口是5.4億,而現在已經有13億了。 人,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在胡煥庸線的這一側,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適合人類生存,人頭攢動,密密麻麻;另一側,生存環境比較惡劣,人生存的資源比較稀缺,不適合人生存,地廣人稀。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不斷在國內遷移流動。省內的,跨省的,跨南北的,以及少量跨東西的。人口的彙集,越來越被利益牽動著,改變著中國的人口版圖。利益有巨大的現代凝聚力,今天人口的聚散圍繞著商業利益聚散。[25]第25節: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5) 再者,從西部客觀條件來看,西部的確有資源,容納經濟可以,卻難以容納更多的人口,中國沒有這樣多的資源。中國是全世界居住最高的地方,平均住的最高並不是好事。尤其是山區,不但天氣寒冷,還沒土、沒水、沒交通,通婚圈很窄,也容易患地方病,人們往往對這樣的生存條件退避三舍。 本質上,中國仍然是一個以農耕為主體的社會,即便我們接近一半的人口已經生活在都市和城鎮,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在精神上、情感上和觀念上距離農村更近,對於承載人類延續的東部地區,人們割捨不下。浩蕩的江河,遼闊的原野,耕作了我們所有的傳統和精神,養育了13億人共同生存這樣一個人類獨一的後果。我們即便高坐都城,離開原野,無法理解我們的現在和未來,13億,這個包含一切中國素質的社會數字。13億,這個帶來所有希望和艱巨的經濟數字,是數千年歲月打造的一個生命河流的今日景象。中國未來的毀譽,將系13億於一 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5) 13億人的生活怎麼過 對於李響來說,中國的人口現狀帶給他的苦惱是,上下班的公交車很擠,父母時不時會在他面前嘮叨"沒有機會再要一個女兒",相親時會有人因為他是獨生子女而拒絕他。 而對整個中國,13億人口的苦惱遠不止李響的苦惱那麼簡單。960萬平方公里,當我們豪氣萬丈地喊出"地大物博"時,卻被"人口眾多"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 也許只有當你真正近距離地去觀察這個國家的每個細節,你才能明白,要支撐起13億人的衣食住行,是個龐大而又艱難的系統工程。而13億這個數字並不是靜止的。在短短4秒鐘里,中國就又有一個孩子出生了。而中國在有限的狹小空間,養活著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和中國人相比,印度人是幸運的,因為中國真正適合人生活的土地面積,只相當於一個印度,而論人口,中國卻比世界第二的印度還要多出2個億。與中國人相比,歐洲人也是幸運的,儘管整個歐洲的面積僅比中國略大一些,但他們的人口總數,卻只有中國的一半。和中國人相比,美國人更是幸運的,他們擁有與中國幾乎同樣大小的疆土,但人口卻比中國少了10億,而且他們生活的那片土地,是大塊大塊的平原。 中國人是全世界居住海拔最高的人,有超過20%的人住在海拔500米以上,而全世界住在海拔400米以上的人口只佔10%,所以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出,中國人生存環境是最惡劣的,最不適宜過多人口生存。 960萬平方公里,中國人一直引以為豪的數字背後,是極其擁擠而艱難的生存條件:[26]第26節: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6) 按能源負載,中國人最好不超過12.6億;按土地資源,中國人最好不超過10億;按淡水資源,中國人更是只有4.5億才好。 13億意味著雖然中國擁有數不清的河流湖泊,但當這"生命之源"平分給13億人的時候,中國就只能和以色列、沙特、阿聯酋這樣的沙漠之國,並列站在聯合國的缺水名單當中;雖然中國地下蘊藏著世界十分之一以上的煤炭,可被13億人一分,中國就只能去仰望原本在總量上並駕齊驅的澳大利亞,去羨慕美國人和加拿大人的富裕;雖然我們腳下還涌動著比OPEC成員國卡達和阿爾及利亞還要多的石油,但是人均以後,我們就會被40多個國家甩在身後。 中國人的日常開銷究竟有多大?也許在北方這個最大的煤炭樞紐,你會得到另一種答案。 大秦鐵路線上,一座三百多米長,十五六米高的煤山,通常只需幾個小時的時間就會被完全搬空。中國每三盞燈里就有一盞必須靠這裡運出的煤來點亮。而這條能源大動脈現在承載的運量,已經是它設計運送能力的4倍。繃緊的不僅是鐵軌,還有鐵路線上每個職工的神經。 13億人要吃飯,平均每天就要吃掉160萬頭豬,就要消費掉大約13億公斤的糧食。 中國人口環境的切面(6) 13億人要生活,每天就有10萬噸垃圾需要填埋,就有3個西湖的水要被馬桶抽掉;13億人要發展,每天就要動用相當於建一個長江大橋的財政資金;13億,如果拆解成每個人的衣食住行,很可能將是一項永遠都做不完的工作。 春運,這是中國人創造的獨有的生活景觀。每年春天,要將超過20億人次的出行妥善安排,相當於幫每個中國人都搬一次家。這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活動,沒有任何其他國家的政府,有過中國政府這樣的體驗。 吃喝拉撒,這個具體在每個人身上都是最基本的自理能力的簡單事件,一旦乘上13億這個天文數字,就變得紛繁複雜。我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思考,13億人的生活,到底該怎麼過? 我們有13億人口,那麼,中國到底能夠承擔多少人口?中國的人口底線在哪裡?顯然,13億還不是,中國960萬平方公里還不至於承載13億就人滿為患。但底線不在未來悠閑的棲居,稍不留神,中國的人口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越過"人口三八線"了:線這邊,是安居樂業;線那邊,是中國土地不能承受人口之重。 有人說16億、17億是底線,也有人說7億.10億。爭論從沒有停止過。根據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的估測,中國人口承載極限在16億左右。最理想的人口數量是7億.10個億,中國現在的人口比理想狀態多出了3億多。 決定中國人口底線的要素不僅有自然要素,還有社會要素和政治要素。房子夠不夠住、工作夠不夠做、養老夠不夠充足..一系列問題都在制約中國的人口底線。 溫家寶總理2003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的時候曾說:"多麼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可以變成很大的問題;多麼大的經濟總量除以13億都可以變為一個很小的數目..解決13億人的問題,不能靠別人,只能靠自己。"[27]第27節: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1) 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1) 誰能看透人口問題 追溯歷史會發現,遠古時期中國的氣候地理條件和現在有很大不同,那時我們這片土地是全世界最適合農耕的土地。在農業社會,勞動生產力水平很低,所以生產的增加、財富的增加,主要是靠勞動力的貢獻。對勞動力的追求,就是對財富的追求。這樣的追求,中國人延續了數千年。 龐大的中國人口,創造出世界上最古老也最燦爛的文明。那些新穎農具每一次在中國出現,都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力。 史學家司馬光在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上,曾經寫下了這樣的話:"民多則田墾而稅增,役眾而兵強。"人多,賦稅就多、兵力就強。這也被後來的中國帝王,當做國家興亡法則的最好總結。事實上,從西周時期開始,中國就已經取代了埃及和巴比倫,成為世界的人口中心。 亞當o斯密在他著名的《國富論》里這樣寫道:"一國繁榮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居民人數的增加。"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流思想就是不斷增加人口數量,皇帝們治國的主要思路為鼓勵百姓多生。因為農耕文明的特點是生產力水平低,人力構成經濟生產和軍事力量的決定因素。從康熙至道光,中國人從不到1億猛增到4億,150年里翻了兩番,完成了中國古代史上人口最大規模的一次增長,與它相對應的是那時候中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的比例,已經超過1/4,中國的繁榮與富足讓西方人望塵莫及。 不過,這依然算不上最高紀錄。一百年之後,中國人口增速再一次被刷新。 從建國到1970年,中國連續出現了兩個人口高峰,中國人從5.4億猛增到8.3億,和康乾-道光時期相比,同樣是增加3個億的人口,但這次我們只用了二十年。這二十年里,全世界人口增長了11億,也就是說當時全球新增人口中每3個人里就有1個是中國人。尤其是從1964-1974年的十年,中國差不多每年都要生出一個澳大利亞的人口來。 建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急需發展生產,大多數人認為人多力量大,所以就多生,這也參照了當時蘇聯的人口發展模式。那時,人們對人口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認識並不深刻,只把人當做了生產者,並沒有認識到人同時也是消費者,沒有考慮到積累問題。[28]第28節: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2) 人口的發展變化幅度很小,2%的人口增長就是在快速滾雪球了,更何況中國以9%、10%的速度滾大雪球。人口從量變到質變,常常跳出人們的視野之外。當人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增時,很多人還沉浸在"人多力量大"的遐想中,只有少數人如馬寅初等人有先見之明地提出人口控制問題。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在1957年就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張,表示我們的社會主義是計劃經濟,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計劃之內,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實行計劃生育,那就不稱其為計劃經濟,馬寅初主張必須控制人口。 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2) 馬寅初被群起而攻之,有組織批判他的文章數以百計。反對控制人口的人提出"人手論",人手論與人口論針鋒相對。人手論的理由振振有詞,人總要有兩雙手,一個人兩雙手創造出來的價值總是超過消費的,人創造出來的東西超過消費,就有積累,就有剩餘,有了剩餘社會才能積累。馬寅初仍然堅持他的"新人口論","我對我的理論有相當的把握,不能不堅持,學術的尊嚴不能不維護。 我雖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敵眾,自當單槍匹馬出來應戰,直到戰死為止,決不向以力壓服、不以理說服的那種批判者所投降!"特殊年代,馬寅初的孤軍奮戰最終換得"理論批判從嚴,生活給予出路,此事不可手軟"的批示。很多與馬寅初有類似主張的人,被劃為右派,中國失去了一個控制人口的機會。 一直到1979年,整整二十年時間,中國的人口研究變成禁區,無人問津,最終人口的急劇膨脹"吃"掉了發展成果,無論是國家財富還是個人財富都很難積累。20世紀60年代,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工人10年沒長過工資,城裡容納不了,就只有上山下鄉.. 農耕時代,由於自然災害、疾病、醫療衛生等原因,人口的增加是緩慢的,人口起落往往與王朝循環同步。但到近現代社會,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生率不斷提高,死亡率不斷下降,人口終於膨脹到與自然、社會資源不可調和的階段,吃飯、教育、醫療、住房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 越來越多的人把天平傾向以馬寅初為代表的人口論,或許,"人手論"真的過時了。 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3) 撥慢人口鐘 "只有膝蓋疼痛的時候,才會感到膝蓋的存在。"法國著名人口學家索維的名言,在中國人身上得到應驗。 人者,邦之本也。中國人自古相信:"民之眾寡為國之貧富,民之眾寡為國之強弱。"然而當歷史翻頁,人類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的貧富與強弱,已經不能再和人口數量簡單地畫上等號了。[29]第29節: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3) 20世紀80年代初,有一部特別轟動的電影《甜蜜的事業》,這是中國第一部以計劃生育為題材的電影。電影是喜劇,看了很輕鬆,那是中國人人口觀念開始變革的一個起點。也就從那時起,中國撥慢了人口增長的鐘擺。1980年,意識到"人口起飛"不再等於"國力起飛"的中國人,將幾千年的生育傳統深埋心底,為了國家前途和全球減貧目標的實現,開始了三十年的艱難跋涉。 巨大的社會經濟壓力,讓那時的中國政府第一次嘗到了"人多之痛"。 傳統社會與工業社會對人口的標準已是冰火兩重天。傳統社會裡,人口的繁衍文化為貧窮和富足可以服從於生育,但生育不能服從於貧富。但新工業社會,對人口數量的唯一衡量標準變成是不是有效率,是不是有利於社會發展。 對於人口與國家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都是在實踐中慢慢探索。中國雖然在人口認識問題上走了一段彎路,但也提醒我們,在人口問題上我們必須警惕,一旦政策失誤,影響的將是未來幾代人。因為人口對社會經濟的壓力,比如吃飯、教育、就業、住房等問題,往往要十幾、二十年才能暴露出來,我們當前很多經濟矛盾和問題,其實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的反映。 歷史總是在行將失控的瞬間,窺見真理的光芒。1978年的中國,一場新的改革蓄勢待發,而此時中國人口已逼近10億大關。 "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幾乎所有的工業化國家,都可以心懷坦蕩地去等待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慢將人們的生育熱情降溫。唯有當年的中國,已經來不及等待自然女神的眷顧。1980年9月25日的清晨,中國,作出了歷史性的抉擇。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這樣解釋計劃生育的原因:"為什麼中國要實行計劃生育,就是說我們不能等到人口緩慢地增長,經濟社會發展了,人們生命觀念自然轉變過來,中國真是沒有那樣的時間。" 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4) 1999年全球人口突破60億的時候,聯合國向每個國家的首腦都贈送了這樣一個人口鐘,提醒各國首腦隨時警惕人口的變化。中國人這三十年少生4億人,意味著我們少生了一個歐洲,我們不僅幫助全球緩解了資源壓力,而且促成了中國經濟奇蹟。中國的人口鐘,非撥慢不可。 撥慢人口鐘,西方沒有"西學東漸"的經驗複製給我們。西方在全球跑馬圈地的過程中,一直存在人口緊缺的問題。即使西方出現間斷性的就業不足,這是伴隨經濟周期不斷顯現的結果,但也很少有經濟學家或官員認為是人口拋錨了,大多把原因歸結為市場機制或社會管理。[30]第30節: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4) 一場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規模堅決而痛苦的人口控制,自此在中國大地上展開。對於三十年前的那一代中國人來說,他們內心的生育傳統與國家前途糾結在一起--生與不生,已經不再是個人的選擇。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對中國政府來說是艱難而痛苦的選擇。而為了國家的命運和前途以及子孫萬代,又必須這麼做。一代人為此做出了犧牲。很多人甚至丟掉了工作或者走上手術台,中國所有的婦女都把生孩子的年齡向後推遲了三年甚至更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歷史事件的受益者,為了能讓更多人受益,很多人主動或被動地被推到付出者的傳送帶上。 未來的歲月時光發展到遙遠的以後,我們的後人回觀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變化過程,波瀾壯闊的計劃生育運動,輝煌慘烈的程度,遠遠超出紅軍長征,超過土地,它有著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力。計劃生育是在拯救我們和未來,所有的人都應為這場轟轟烈烈的人為生育運動鼓一次掌。 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5) 計劃生育"摸石頭過河" 提起20世紀80年代那段瘋狂的計劃生育歲月,李響的父母仍然心有餘悸。 當時,兄弟姐妹多達7個的李父,怎麼也想不到,等到他結婚生子時,只允許生一個孩子了。生了李響後,李響的父母一直想再要個女兒。但是,國家政策已經不允許了。鄰居就因為超生不但被罰了款,還被掀了屋頂,最後鄰居的老婆還是被迫流產了,李響的父母再也不敢動生第二胎的念頭了。 多子多福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李響的父母只能守著李響這個獨苗過日子。計劃生育,這個在歷史上從未出現的字眼,成為中國揮之不去的印記。 在西方國家,人口的規模經歷了自然的發育過程,不需要也沒有出現過人為的干預,人口某個階段的多和少,生命對於傳宗接代願望的熱和冷,是社會生活方式變化的自然後果。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人口也經歷著不溫不火的自然繁殖狀態,很少有人為干預的狀況出現。 中國人的生育倫理是多子多福,努力生育。然而,傳統社會中,也有其獨特的平衡人口的規則。在封閉的生活條件下,有限的醫療保障限制了人口存活能力。同時,在傳統王權循環規則當中,會出現周期性的社會衝突,秩序崩潰造成人口大面積淘汰。一旦秩序處於失范狀態,生命對生命的淘汰毫不手軟。繁榮與蕭條的周期交替,成為中國人口自發調節"旱澇"的自然手段。然而,新中國成立後,有利於人口增量的條件--多子多福的生育倫理與提供人類健康安全的保障,兩者嫁接到一起,中國的人口版圖以大躍進式的速度蔓延。[31]第31節: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5) 事實上,在大規模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之前,中國也嘗試進行了人口調節,如上山下鄉。盡量稀釋人口,不斷消減城市人口,以降低全民族生存質量的方式來消化都市人口的負擔。當然,這些措施既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又背離社會工業化和都市化的方向,而且大部分經歷過上山下鄉的人,心中都會留下一個或大或小的疤痕。中國,不再等待,不再等待以人口自然成長過程來完成對生育熱情的消減。從大潮的浪頭只是少數智慧,到領導層或者全社會的人認識到--人口無節制地增長也是在掘社會主義的墳墓,經歷了一個較長的覺醒狀態。控制生育的時刻終於來臨,整個民族朝著與民族生育願望越來越遠的地方前進。 從1980年到今天,將近三十年的時間,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作為基本國策深入人心。為我們全社會節約了高達7萬億元的撫養費用,也使中國的經濟變革處境更為寬鬆: 1980年,黨中央發表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1981年,成立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1982年,計劃生育被確定為基本國策,同年寫入《憲法》;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人口問題被提高到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首要位置;1991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決定》;1991年開始,中央連續15年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部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隨後,我國低生育水平出現;2000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決定》;2001年,《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頒布實施;2004年,國家啟動人口發展戰略研究,歷時兩年,研究成果為國家制定重大戰略規劃和政策提供了重要支撐;十六大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為認識和解決人口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這標誌著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進入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6) 三十年來,計劃生育政策也經歷了從野蠻到文明的蛻變過程,逐漸從行政性向法制性轉變。除了行政性政策還有獎勵政策。國家開始用經濟政策進行引導。 在西部農村出台了這樣一條政策,少生快富,一個家庭可以生兩個孩子,但如果這個家庭自願放棄不生第二個孩子,政府就獎勵3000元。在西部,3000元不是一個小數字,可以辦一個豬場或鴨場了。多項政策多管齊下,中國人口的繁衍乾坤被慢慢扭轉。[32]第32節: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6) 人口,這輛曾經呼嘯而過的生命火車,經過急剎車的陣痛與衝擊後,開始緩慢行駛。人口政策越來越人性化,並開始放寬。 中國的人口控制已經在兩難抉擇中掙扎,控制人口往往會帶來老齡化。以壽命延長為前提,生育率下降往往會帶來老齡化,老齡人的比例越來越高。一旦數量問題得到緩解,就不能忘記質量問題。我們並不主張出生率越低越好,人口降得越快越好,穩定在兩個以下,才是中國大政策的戰略部署。人口學上,通常以生育2.1個孩子的生育率作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標準。到2006年,城鄉平均是1.8,即一個婦女平均生1.8個。 不過,中國人口太多,龍頭我們只能慢慢擰。放開龍頭的時候,中國選擇了微調,實際上中國的生育龍頭已經擰松不少了。 人口學家鄔滄萍這樣告訴我們:"有嚴格法律規定的佔中國整個人口36%,36%的人只許生一個。59%是什麼呢?是農村生了一個女孩子可以再生一個,所以叫一個半的政策。但是現在我們還有可以生兩個的,很多地方,尤其寧夏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生兩個,甚至可以生三個和不受限制的。所以不能說是我們中國裡面人口都是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還是有區別的。現在微調也是有區別的,每一個省微調的程度不一樣。" 與改革開放一樣,中國的人口政策沒有經驗可以複製,也沒有歷史借鑒,是摸著石頭過河。慶幸的是,我們順利過了河。經過了將近三十年的衝突、調整、磨合、適應,今天絕大多數中國民眾甚至絕大多數中國農民已經理解了人口控制與國家前途,與自己生存質量相關,已經適應並接受了國家人口政策對生育的干預。生育,這輛拉滿了中國人歷史價值觀的火車,經過三十年艱難而沉重的跋涉,已經改頭換面了。 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7) 16億人的"資源稀薄"藍圖 西方國家在工業化時代,不可遏制地從生育高峰下滑,經歷著人口冬天。 但有著獨特生育倫理的中華民族,可能在未來人口的生產領域,為全人類提供希望。但是,中國人口過多,將會是中國不能承受之重。 13億的重量,已經讓中國氣喘吁吁。中國用不到一半的土地養活13億人口的壓力,是客觀的自然條件決定的,並不會因為經濟發展了而得到緩解。恰恰相反,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會不斷向資金充裕、資源充裕的地區流動。近年來,我國東部以及一些大城市的人口承載壓力在不斷增加..中國特大城市和大型城市的人口數量已經遠遠超出國際標準,比如北京,每平方公里要比世界其他特大城市多出8000人。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城市能達到宜居城市的標準..[33]第33節:控制人口是一項歷史使命(7) 不過,13億還不是終點站。很多人猜測,中國的人口將會達到16億。假如今天的中國人是16億,而不是13億,那將意味著什麼? 大慶油田自1960年投入開發建設,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6.7億噸,累計生產原油18.21億噸,占同期全國陸上石油總產量的47%;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548.2億立方米,特別是實現年產原油5000萬噸連續27年高產穩產,創造了世界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蹟。如果中國的人口是16億,那麼我們至少還需要一個大慶油田才能應付每年的石油消費;如果中國有16億人口,還意味著中國的人均耕地下降,逼近聯合國警戒線;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1760立方米,中國不得不跨入聯合國有關組織確定的中度缺水型國家的行列;……16億,很輕易就把中國的"地大物博"平均得所剩無幾。除了攤薄資源,16億的人口大國,接踵而來的還有一系列令人焦頭爛額的社會問題。交通擁擠、住房狹小、就業難、看病難、社會犯罪率上漲.. 我們不希望人口再多了,如果真到16億、17億,那就很糟糕了。16億,已是中國的人口底線。如果我們的人口雪球真的滾到16億,那麼中國將坐在人口火山口上戰戰兢兢。就連西方媒體在用挑剔的眼光評論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時候,他們自己也會變成矛盾的綜合體。他們一面在各種人權報告中對中國這項國策指指點點,但另一方面,他們又高度讚揚中國控制了人口,減少了世界資源負擔。這兩種聲音如同一個變奏曲,彈了三十年。 然而就是在這樣並不和諧的變奏曲中,命運多舛的中國完成了華麗轉身。 三十年來,中國少生了4億人,這意味著少消耗糧食1710億公斤,少消耗水資源1867.5億立方米,少佔用耕地播種面積5.7億公頃。[34]第34節:人多與人少:孰優孰劣(1) 人多與人少:孰優孰劣(1) 救贖中國 與以往的王朝不同。建國後,我們擁有一個統治到每一個角落的穩定社會秩序,這成為人口繁衍的黃金時段。多子多福的生育願望又推波助瀾,中國坐上了人口增長的過山車。 沒有工業經驗堅強的政府,也沒有力量的政策,而那些充滿浪漫主義的試圖跨越人類的經驗--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制度等,削弱了人們的勞動熱情,土地也在不斷萎縮。與生產能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吃飯的人越來越多。飢餓鋪天蓋地而來,一寸一寸吞噬著人們的生產熱情。中國的農村只剩下了三樣風景:共產主義理想、無米下鍋的食堂以及餓死的農民。人民公社給農民畫了一個誘惑的大餅,但農民只能眼巴巴地畫餅充饑,卻抵擋不住真實的飢餓。 有了飢餓的教訓,中國政府以"前無古人"的堅決姿態,開啟了計劃生育政策的閘門。有人說 ,這是一個堅強、負責任也是一個不計後果的政府。但緊要關頭,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如此控制生命繁衍、波瀾壯闊的社會制度,在世界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不再擁有生與不生的權利。同時,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很多人快樂和幸福都系在生育孩子身上,尤其是生育男孩,而計劃生育政策則大大降低了人們維繫生育的幸福指數,沒有未來的恐懼一波一波湧上來。恐怕每一個在計劃生育浪潮中放棄生育的人們,並不都是自願的,甚至是帶著怨氣的。不可否認,在從被迫控制生育到自願控制的生育倫理的過渡中,最初的經歷者承擔了更多。同時,計劃生育還成為西方攻擊中國政府的噱頭,大量關於中國人權的美國政府報告,很多是在計劃生育政策上做文章。 人口政策到底是好還是壞?答案顯然是前者。 1994年9月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了第三次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中國政府提出:"人口問題從本質上講是一個發展問題。" 2005年這個叫張亦弛的孩子幸運地成為了中國第13億公民,為了讓他的到來推遲4年,中國花費了整整25年的時間。 小亦弛是這個家庭里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家裡人所有精力幾乎都花在了這個孩子身上。為了他的成長,全家拿出了全部積蓄,買了一套大三居。 比起三十年前,現在中國的每對夫妻平均要少生四個孩子。原來花在五六甚至六七個孩子身上的錢,現在花在一個孩子身上。獨立的卧室,良好的教育,各式各樣的玩具,張亦弛彩色的童年,是他的父輩和祖輩們小時候不曾想像過的。 張亦弛的父親張彤由於趕上了生育高峰,他的童年遠不如自己的孩子這般斑斕,"上面有比我大的我就永遠穿不上新衣服,上面最大的哥哥,他穿剩下的給第二個弟弟,然後第二個弟弟再給第三個弟弟,然後就這麼傳下來的"。 人口數量的有效調控,為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重要的基本條件。由於實行計劃生育,我國人口撫養比下降1/3左右,創造了較長時間的人口紅利期,對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貢獻率達1/4以上。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其他國家,人口增長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DP年均增長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2007年我國人均GDP達到2400美元。據測算,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只有1800多美元。在人口有效控制的同時,也提升了人口素質,促進了全要素生產率的顯著提高。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我國的資源、環境將面臨更為沉重的壓力,人均耕地、糧食、森林、水資源、能源等將比目前減少20%以上。 果斷的人口政策,及時止住了人口洪流的傾瀉。某些西方輿論在煞有介事地拿計劃生育做靶子攻擊中國的時候,並沒有想到,如果中國政府對人口的繁衍放任自流,中國人口勢必會膨脹到衝破國界造成國際後果的時刻,恐怕那時他們又會發一通"中國人口威脅論"的牢騷了。[35]第35節:人多與人少:孰優孰劣(2) 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審視人口政策,我們會發現,強制性的人口政策是在救贖中國,也是在救贖世界。 人多與人少:孰優孰劣(2) "人手論"與"人口論"的現實博弈 究竟是人多好還是人少好?我們應該擁護"人手論"還是"人口論"? 不同的國家國情不同,答案也並不相同。 當中國啟動工業化列車,人口載重卻成了大問題。英國工業革命初期,他們的人口只有區區1000萬,還不到全球的2%;1935年羅斯福新政後的美國,人口也不過1個億,只佔全球的5%。而新中國開始工業化轉型的時候,身上背負的人口是5.4億,佔全球的1/4。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鄭曉瑛談道:"中國不僅是一個人口大國,更具體地說,實際上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那麼帶著這樣一個大的基數的農業人口進行這個工業化的轉型,這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那麼西方的工業化這個進程,和他們的經驗從來也沒有提供過一個如此大的農業人口的國家是如何轉型的經驗。所以中國完全走了一條自己的工業化道路。" 不管如何,中國人口眾多也為中國帶來了一段激情飛揚的歲月。在中國,有"人口紅利"一說。計劃生育為中國大大降低了撫養比,中國的勞動適齡人口相對增加,這就是人口紅利。這部分勞動力,為中國製造業的騰飛提供了最有力的跳板。 中國人的生產力是驚人的:我們生產的糧油畜產全球最多,我們生產的水果蔬菜全球最多。每年我們都能為全世界每個人生產兩件新服裝,為全世界每個孩子增添兩件新玩具。 13億,這個數字對於市場,也有巨大的潛力。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談道:"13億人口要吃要喝要住,它的消費市場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我們知道在經濟上,你只有有了市場,你才能去生產,所以我覺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口總量多,一定的人口規模,對經濟是有拉動作用的。另一方面,就是你這個勞動力,巨大的勞動力市場,充分的勞動力的供應,對經濟發展是有益處的。" 早在2005年,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中國的糧食、肉類、煤炭和鋼鐵的消費總量都已取代美國,位居世界第一。龐大的人口消費規模,有力拉動了中國經濟增長。中國百姓每年要購買1.3億部行動電話,這個數字超越了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中國人每年要消費掉3500萬台彩電,這個數字目前全球無人能及;13億人,每年僅憑購買食品和服裝,就可以拉動GDP增長4個百分點。未來二十年,中國還將成為全球汽車第一消費大國,奢侈品第一消費大國,2015年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旅遊市場。俯瞰中國,這個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潛力正在被加速釋放。[36]第36節:人多與人少:孰優孰劣(3) 我國人口多,勞動力充裕,勞動力價格相對較低。低價勞動力大大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 不過,對於經濟和社會發展,人口既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經濟所必須承載的負擔。因而,人口眾多也是一把雙刃劍。 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程,勞動力量上的積累不足以代表一個國家的競爭力。 人多與人少:孰優孰劣(3) 我們在簡單的農業生產中依靠體力時,人多就是生產力。現代化的生產,生產要素中光有勞動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資金,有設備,有管理人才,也得有原料。如果只有勞動力,而且還是沒有受過訓練的勞動力,勞動力多並不能增加生產。 "人手論"越來越走下坡路,而"人口論"則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逐漸佔上風。到20世紀80年代,人口已經不堪重負,人們最看重的吃飯和就業問題並沒有因人手增多迎刃而解。相反,在吃飯問題上,人口平均的糧食越來越少,並帶來住房困難、入學困難等問題。人口多,工作就成了"狼多肉少",只得低工資多就業,手裡抱的是鐵飯碗,工資卻很低。 現代化的生產對人才的要求,已遠遠超出了量上的要求,在資本、技術、管理等方面都需人才相匹配。 人口需要與經濟協調發展,如果人口過多,超出了一個國家自然資源及社會生存要素的承受力,人口過多反而適得其反。 我國的資源環境已不能容納更多的人。單就土地而言,我國的耕地很少,我們的耕地已經到頭了,國家死守18億畝的底線。耕地稀少,中國這麼多人吃飯,應該怎麼辦?科學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袁隆平發明了水稻,但再優良的品種如果沒有水也是徒勞,並不是每一寸土地都能種植水稻。所以,解決人口問題,不能只靠科學家,還要依靠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 人口增多也加大了污染環境的係數。西方人認為中國在破壞全球的環境,我們也很委屈--中國的人均排放量並不高。但是,從GDP的角度,我們生產同樣的GDP,製造的污染要比西方國家高很多。這是粗放型經濟增長帶來的後遺症。 哪裡人多,哪裡水污染就最嚴重,這似乎已經成為中國當今水問題的一大定律。2007年5月29日,江蘇無錫城區的自來水發出了一種難聞的氣味,市民們紛紛跑到街上搶購純凈水。與此同時,無錫太湖的水位下降到了五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根據中國科學院的調查,這場水危機的"罪魁禍首"是太湖沿岸嚴重的工農業污染和生活污染。人口太多是造成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太湖地區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1000人,這裡已經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這麼多人要生活,必然會產生巨量生活垃圾。這麼多人要吃飯,要工作,就要千方百計增產糧食、發展工業,當地農業和工業飛速發展了,污染排放也出現了天量。光是太湖流域每公頃耕地一年的化肥施用量就已經達到將近67公斤,是30年前的3倍![37]第37節:人多與人少:孰優孰劣(4) "人口多,底子薄"的特殊國情,也把就業問題凸顯出來。國際上就業年齡即勞動年齡是16.65歲,我國處於勞動年齡的人口總量為9.09億人,比全世界發達國家人口總數還多3個億。如何安排這9.09億人的工作,恐怕哪個國家都不能輕而易舉地解決。 人多與人少:孰優孰劣(4) 大學畢業生、城鎮新增失業人口、農村轉移勞動力,再加上原來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下崗的沒有安排工作的職工,這樣每年需要解決的就業崗位就是2000多萬個。雖然我們創造的新增就業崗位已連續四年超額完成任務,目前已經達到1000多萬個,但依然有1000多萬的巨大缺口。從2003年的212萬到2008年的559萬,中國的大學畢業生每年都在以六七十萬的速度遞增。他們是中國經濟的新生力量,然而這些天之驕子卻已經習慣了"一畢業就失業"的尷尬。 有些人喜歡拿新加坡、日本和中國比較,說這些國家人口密度比中國還大,沒有搞人口控制,但就業問題不是也解決得很好嗎?這裡面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國情,就是我們的人口基數要遠遠大於這些國家。當年"四小龍"的就業問題可以靠外貿,甚至勞務輸出來解決,但我們不可能。到2010年中國適齡勞動人口總量比全世界發達國家勞動力的總和還要多,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不能完全依靠國外資源來解決就業問題,把自己的問題推給別的國家。人手論已無用武之地,我們需要正視人口的利弊,如果我們控制人口不得力,將是利多弊多甚至利少弊多。[38]第38節:中國怎麼辦(1) 中國怎麼辦(1) 中國改變了世界人口格局 "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 全球化不是風靡一時的時尚,更不是一場各國短暫扮演各種角色的天堂遊戲,而是一種趨勢。全球化在以特有的邏輯、規則,潛移默化地對每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產生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告訴我們: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使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到世界的競爭中來;在經濟一體化的現實中,科技、政治和經濟革命正在消除各種壁壘,國家之間早已沒有了國界。 中國,也不可避免地捲入了全球化的浪潮,與全球經濟甚至政治共冷暖。同樣,中國人口生產革命能否成功,一樣與世界息息相關。 在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數據是最受關注的統計數據。我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被稱為10億人口普查,接著11億人口日、12億人口日,也都作為人口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記入史冊。之所以重視以億計算的人口裡程碑,目的就是提醒人們對待人口問題要有憂患意識。 1987年7月11日18點23分46秒出生的嬰兒,將是第50億個人,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宣布這一天為"50億人口日"。世界上第50億個居民出生在原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這是全球第一次出現人口日的概念。 1988年6月30日是亞洲30億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成為世界60億人口日。每一個這樣的日子,世界各大媒體都對這些全球人口標誌性日期進行了顯眼標註,而這樣的報道後面,人口眾多的中國,每每成為備受關注的國家。 中國在人口控制方面的努力,拆除了"人口爆炸"的引信,使世界人口達到50億的時間推遲了2年,使亞洲達到30億人口的時間推遲了3年,使世界人口達到60億的時間推遲了至少4年。 人口問題絕不是一個抽象的數字話題,它關係到全球居民的生存環境與健康問題以及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如果對中國人口的繁衍放任自流,全球對人口的承受能力將會瞬間增加。中國人口過多所產生的負影響力,將會迅速通過全球化的鏈條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中國對人口踩剎車,讓世界鬆了一大口氣。 中國的人口政策也在世界產生了示範效應。由於我們堅定的人口政策,中國婦女總的生育率從實行計劃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中國的人口政策和成就,促進了原來不重視計劃生育的一些國家政府,使其認識有所改變。中國的人口政策產生了深遠的國際影響。 人口鐘為誰而鳴?不但為中國而鳴,也為世界而鳴。控制中國人口的使命,來自中國內部,更來自世界。過去,世界因擔憂中國的人口鐘過快而心跳加速;今天,中國成為改變世界人口格局的重要棋子。 中國怎麼辦(2) 未來任重道遠 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為中國創造了較長時間的人口撫養費用較低、勞動年齡人口充裕、儲蓄率較高的有利時期,節約的社會和家庭撫養費用,實現了社會財富與家庭財富的積累。現在中國經濟增長,每4塊錢里就有1塊錢是因為人口控制實現的,保證了總體小康目標的實現。如今,中國每對夫妻生孩子的數量已經從將近6個下降到1.8個。從高生育階段走向低生育階段,發達國家用了將近130年的時間,而中國只用了30年。 然而,這一切只能代表過去。儘管三十年來中國在人口政策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我國仍然面臨著重重壓力。 北京婦幼保健醫院是北京最大的專科婦產醫院。產科六個病區的辦公室全都已經騰出來改成了病房。門診醫生從原來的六七個增加到了十二個,還是無法滿足需求。北京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張為遠告訴我們:"以前挂號頭一天(晚上)十點鐘排隊,去年就是提前了,頭一天下午就來排隊了。" 20世紀80年代,中國出現了建國以後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那個時期出生的孩子們,如今已經開始結婚生子。中國又一個人口生育高峰不可避免地來臨了。[39]第39節:中國怎麼辦(2) 過去五年,中國的新生人口一直在波動,2005年和2008年兩度突破1600萬人關口,2009年很可能將達到1800萬人。 雖然與前三次生育高峰相比,這次的生育高峰僅僅是一個小突起,但社會公共資源同樣面臨新一輪的搶奪。 因為趕上了生育高峰,遠在黑龍江的一位年輕母親產生了不少擔憂,"最大的擔憂就是,孩子的早期教育問題,因為孩子太多了,沒有相對應的機構來容納這麼多的孩子的早期教育"。 上一撥人口高峰出生的人,現在差不多都到生孩子的年齡了,而且都是符合二胎政策的獨生子女,新的人口高峰已經提前到來了。同時,"無子不成家,有兒萬事足"的傳統生育觀念,依然影響著每個中國人。富人超生、名人超生、農民工的超生問題,都一一擺在人類學家和政府的案頭和會議桌上。這一切都暗示,中國好不容易才維繫住的人口總量與社會資源的平衡依然脆弱,而且隨時都有可能被打破。 但是,即便我們保持現在的生育水平,人口規模的壓力依然存在,因為未來的二三十年,中國的人口總量每年還會以1200萬.1700萬的速度慣性增加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本世紀40年代中國人口才能達到15億的峰值。一旦放鬆警惕,我們就很可能會突破之前講的16億、17億的人口承載極限。因而,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還應當承擔控制人口的社會責任,我們的使命並沒有完結。 從現在開始的未來三十年,中華大地上還將新增2億人口,還將有3億農民要從鄉村走向城市。這意味著至少有5億中國人需要在有限的國土空間上重新布局。 那些人口低密度國家,可能永遠無法想像中國人為了讓每一塊土地都產生效益付出了多少成本,可能永遠無法理解重新安排家園對中國人來說是怎樣一種心靈體驗。 中國的人口現在約為13.5億人。我們刨掉4億未成年兒童和青少年,刨掉1.5億的老人,剩下的大約7.5億人應該是支撐我們國家發展的人力資本。但是這7.5億人我們還得往下減。因為其中1億是文盲,得減掉。 十七大報告對小康社會目標的內涵已經進行了拓展,從2020年GDP比2000年總量翻兩番,轉變為人均GDP翻兩番。這是個重大變化,因為單純以經濟總量來衡量,只能表明中國國力的增強,但是人均GDP更能反映居民在經濟發展中分享的成果。 在巨大的就業壓力和資源壓力下,我們必須確保人口總量這個"分母"保持穩定,未來5.10年,我們依然要使生育率穩定在1.8的水平上,這是中國人口發展戰略里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人口不是商品,生產多了可以銷毀。人口慣性增長是不可逆的,中國在人口問題上不能再有失誤了。[40]第40節:中國怎麼辦(3) 如果本世紀中葉,中國人口峰值能控制在15億左右,到那時中國人的平均收入就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中國人也將因此而完成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口控制。但是,由於千年積澱下來的龐大基數,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怎麼辦(3) 老齡化"步履急促" 當數千年積澱下來的龐大人口基數,對應的是新增人口瞬間大幅減少的時候,中國發展的前方,是另一個隱憂。 4-2-1,8-4-2-1,這種倒金字塔式的新型家庭結構考驗著我們的社會。最近三十年,它一直是一個金字塔形。但是這個金字塔,正在慢慢變成一朵蘑菇雲,在中國上空升騰。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60歲以上老人比例如果超過10%,就算老齡化社會。 1982年還是壯年型國家的中國,在2000年就已經宣告進入老齡化社會。西方國家從青壯年步入老齡化,大多數都經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過程,然而中國只用了不到18年。 2008年底,中國的老年人口總數達到了1.49億,這意味著全世界每五個老人里就有一個是中國人,全亞洲每兩個老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 當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步履急促地湧入人們的視線,他們的撫養問題也開始拷問著中國社會。 1988年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的天津市,這幾年老年人口開始加速膨脹。80歲以上高齡老人的比例目前已經猛增到13%。 在天津許多普通社區里,你都會看到這樣的情景,低齡老人照顧高齡老人,志願服務者也大多是退休老人。 類似的情景,不止發生在天津。社會年齡結構的變化,正在使中國的勞動人口撫養負擔不可避免地加重。這是所有已經步入老齡化的中國城市,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閻青春告訴我們:"勞動人口的撫養比越來越沉重,建國初期(撫養比)我們都是20∶1,一直發展到後來到60年代、70年代還是10∶1,可是前幾年我們測算了一下,就只有3∶1,勞動力的撫養比只有3∶1。到2025年,根據我們的研究和測算,就要達到2∶1,也就是說兩個勞動人口就要撫養一個人。" 即便在發達國家,老齡化也是最頭疼的社會難題: 福利大國法國,近幾年老年人口爆炸性增長,已經使他們的退休金入不敷出;保障大國英國,養老金虧空目前高達300億.600億英鎊;我們的鄰居日本,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因為養老保險問題而暴露出財政危機;另一個鄰居韓國,目前需要支付的國民養老年金,已經超過了其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就算是在最富裕的美國,十年後他們的養老基金也將面臨著不夠用的威脅。[41]第41節:中國怎麼辦(4) 遠不及他們富裕的中國,今後的壓力只會更大。 北大人口研究所所長鄭曉瑛這樣談道:"國外在進入老齡化的時候,基本上他們的人均GDP都達到了5000.10 000美元這樣一個水平。中國從2000年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以後,到今天已經十年過去了,中國的人均GDP還不足2000美元。" 中國怎麼辦(4) 未富先老,未富速老。社會養老的捉襟見肘隨處可見。 在寧波一家普通的養老院里,由於床位有限,等待入住的老人又太多,收住老人的平均年齡,已經從三年前的65歲提高到了現在的81.7歲。 中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目前超過1500萬人,比五個紐西蘭的人口還要多;中國的殘疾老人,目前有4500萬人,已經相當於一個韓國;中國老年痴呆症患者,未來二十年里將達到1020萬人,屆時將相當於兩個新加坡。 如果按照國家目前平均每張養老床位8萬元的最低投入來計算,僅這部分老人的養老投入,就至少需要5.6億元的資金。5.6億,這已經相當於目前我們國內生產總值的1/5。 鄭曉瑛認為中國難以承受快速的老齡化,"發達國家是在一個很漫長的老齡化的過程中,用充足的資源來應對一個較小的老年人口群體的需求,那麼這個對國家的壓力是比較小的。中國是在資源很小的情況下,要快速地應對一個很大群體的老年人口需求,這個情況國家是難以承受的"。 2050年,中國的老人總數加起來將達到4億,這比英、法、德、意、日5個發達國家的人口總和還要多。整個21世紀,我們都已經註定要和"老齡化"三個字相伴。 中國,你準備好了嗎?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這樣擔憂中國的老齡化:"光靠國家財力,能不能支撐起這麼龐大的老年人群體?我們可以算這樣一筆賬。生病看病的錢暫且不算,光說吃飯,即便老人們每天三餐只吃盒飯,按現在最便宜的5塊錢一盒計算,每人每年就要5475元,全國1.5億老人,每年就要吃掉8157.75億元。 而我們現在全國的社會養老金支出一年只有5000億元,光是解決這個吃飯問題就很困難了"。 老齡化對國家發展的影響還不是我們這個正在加速老齡化的國家唯一的問題。沒有錢,我們可以掙,財富可以通過辛勤勞動獲得。但是問題恰恰在於,未來我們的勞動年齡人口很可能會出現不足的狀況.. 老齡化並不僅僅是老人問題、養老問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老齡人口比例增加,社會思維會不會僵化,創新能力會不會削弱,國家發展速度會不會受到影響,這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從經濟層面上看,一個老齡化的社會,將會慢慢演變成一個以消費為主導的社會。所以無論是生產、交換、分配,還是消費、儲蓄、投資,將來在中國都會發生很大變化。[42]第42節:中國怎麼辦(5) 我們做好準備應對這一切了嗎? "孝子之至,莫大於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兩千三百多年前孟子的這番話,已經在提醒今天的中國人,面對這些生養我們的父親母親,我們有責任傾舉國之力,讓他們有尊嚴地、快樂地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 各種各樣的努力,已經起步。 當這些各具特色的養老試點不斷出現在社區,出現在鄉村,我們還是需要提醒自己,這些試點目前還只限於相對富裕的地區,要想讓中國大地上1.5億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這樣的養老服務,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智慧。 2030年中國將進入老齡化加速階段,留給我們的戰略準備期還有20年,只有20年。 中國怎麼辦(5) 優先投資人的發展 還是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這樣的話以一種難得的清醒被寫入了中學教科書,但三十年來,究竟有多少人記得這樣的話?作為製造業大國,我國還處在世界產業分工鏈的低端,這也是由中國的人口狀況決定的。我們要著力提高人口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但我們也要在國情面前懷著一種誠惶誠恐、如履薄冰的心情選擇我們要走的道路。 除了巨大的人口基數及很容易越過警戒線的人口增長速度,中國其他方面的人口國情仍然嚴峻且不容樂觀。 從還在娘胎里的胎兒到成年人,都遭遇著疾病的侵擾。 由於環境污染、經濟相對落後造成的營養不足、地理偏遠造成當地都是親戚等因素,中國還有很多缺陷兒。儘管通過多年努力,全中國的嬰兒出生平均體重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但現實依然殘酷--目前在中國,每30秒就有一個缺陷兒童出生。 當出生缺陷問題在中國拉響一級警報,癌症也開始成為成年人最大的殺手。 發展中國家高發的肺癌、肝癌在中國一直居高不下,而發達國家高發的乳腺癌、大腸癌這幾年也開始迅速攻佔中國人的健康領地。日益複雜的中國癌症圖譜,正越來越清晰地暴露出中國各地之間的經濟發展失衡。 性別比例失調也是當前人口國情一塊明顯的傷疤。中國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出生性別比還是正常的,但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已經達到1∶1.7。而在海南、廣東和湖北,男女比例失衡已經到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時候。 未來中國可能出現3000萬光棍兒。中國的人口生態遭到極大挑戰。 在中國,計劃生育也造就了某個特殊詞語--獨生子女。今天,有超過1億人的中國獨生子女大軍。獨生,意味著眾星捧月,有越來越多的家庭資源用於孩子的培養。雖然中國民間早就深知"獨柴難燒,獨子難教",但是在中國的城市裡,人們依然眼睜睜地看著眾星捧月般養大的獨生子女,在道德上出現滑坡,在經濟上開始"啃老"。計劃生育,也在一點點吞噬獨生子女的道德價值資源。[43]第43節:中國怎麼辦(6) 人口規模要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龐大的人口規模我們無法改變,那麼這個問題是不是就沒有解了? 雖然二十年以後能解決社會養老撫養問題,但在這二十年里,兒童的撫養比同樣會增加,社會負擔依然會加重,遠水解不了近渴。如果繼續控制人口總量,我們又將面對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不足、人口紅利消失等問題。 人口規模要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在人口問題上,如何把數量轉化為質量,對於中國發展更為重要。 新中國在提高人口素質方面取得了種種成就:健康素質方面,經過六十年不懈的努力,衡量國民健康水平的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中國已經降低並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從35歲增加到73歲,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文化素質方面,九年義務教育被寫進中國的法律,中國人平均受教育的年限目前已經接近9年,比改革開放前整整翻了一番,高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 然而,中國目前高素質人口比例仍然偏低。目前中國受過高等教育和中等技術教育的人口比例只為美國一百多年前的水平。中國人口素質這些年來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現在的人口,每十萬受教育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印度以及很多發展中國家,但是中國從事研究和開發的科技人員,在每千人當中的比例還是很低的,中國每千人當中從事研究和開發,我們叫R&D,這個工程師和科學家只有0.5個,日本是5.1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進一步的發展,人口素質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中國怎麼辦(6) 如果我們只靠這一小部分人,去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車,可以想像,這會有多麼吃力。 翟振武深深擔憂中國的人口素質,"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中國要想創造出美國這樣的GDP總量,中國不需要13億人就應該能創造出來。民族能不能發展,國家能不能強盛,民族能不能繁榮,人口多少不是一個決定的因素,而人口的素質才是決定因素"。 當中國製造努力擺脫原來小作坊式的生產,試圖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時,中國的企業家卻驀然發現,自己企業里最基本的員工素質,離想像中還有相當的距離。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俞堯昌非常苦惱:"因為質量都是工人製作出來的,產品是製造出來的,不是檢查出來的。而製造的過程,你可以去看我們現在的這個裝備,全是世界一流的,那一流的裝備就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工人去操作它。如果素質不到位,很好的裝備也不一定能生產出一流的產品"。 十年前就定位於世界名牌製造中心的格蘭仕,這些年來,人的問題一直是它的切膚之痛。格蘭仕缺的不僅是高素質的技工,還有高素質的工程師。格蘭仕一度認為,只要從國外引進了一流的技術和生產線,就能生產出國際一流的產品,事實卻令他們失望。同樣的流水線,同樣的材料和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依然在工藝上存在差距。[44]第44節:中國怎麼辦(7) 一個國家的強大在於其國民素質,包括健康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養,可我們在很多方面越來越受制於低素質人口比重過大這樣一個國情,出生缺陷、文盲、電腦盲、科技盲,幾億之眾!所以我們只能是一個經濟大國,而不是一個經濟強國。低素質人口比重過大,大大地攤薄了我們的經濟收益率,而且不斷地加大我們的經濟成本。人力資本跟物力資本、金融資本一個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它即使不生產,它依然在消費。不是先進生產力,就是落後生產力,甚至是破壞力。 而且,"人口紅利"這曾被世界艷羨的字眼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曾經有人會自豪地認為,中國是一個人口豐富的大國,我們永遠消耗不了我們的勞動力,但是現實正在不動聲色地結束勞動力無限供給的狀況。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劉易斯轉折點,即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會經歷二元經濟蛻變的發展過程,其中一個突出表現是剩餘的農村勞動力轉化為工業化必需的廉價勞動力。在這一過程中,勞動力工資增長緩慢,僱用關係不利於勞動者,城鄉差距擴大。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最終會從無限供給的狀態向短缺狀態轉變,並實現質的飛躍,這就是劉易斯轉折點。隨著經濟發展,中國的勞動力由廉價向昂貴邁進,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境也將改變。 從2004年開始,民工這個巨大的勞動力蓄水池開始出現斷流,持續五年的民工荒,打破了樂觀者的預言--中國不會很快進入勞動力短缺時代。 亞洲開發銀行在《2008年亞洲發展展望》中警示,中國的勞動力面臨三大挑戰: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人口紅利"消失,熟練和半熟練工人短缺制約了企業製造水平,以及結構調整等問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而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7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指出,近年來,青壯年勞動力短缺現象逐漸由沿海向內地蔓延,甚至到2013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可能轉變成"人口負債"。 在中國農村,還有一半的勞動力沒有念過中學,全中國的文盲已經超過1個億。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靠什麼來實現,最起碼要給他一種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中國不存在勞動力總量不足的問題,短缺的是有技能的、有熟練技術的勞動力。 中國怎麼辦(7) 勞動力市場儲備會越來越枯竭,但卻仍然出現高技術人才匱乏的尷尬。當前,面臨洗牌的不僅是企業,還有勞動力。 近代大思想家梁啟超同樣提出:"一家之子弟弱,則其家必落,一國之子弟弱,則其國必亡。" 二戰後的日本,物質資本幾乎蕩然無存,但其國家財富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具有知識水平的人大量存在,這促成了它後來的崛起;美國南北戰爭以後,大力發展職業中學,也造就了一批實業家和發明家。第一架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就是其中之一。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十分重視人口科學,培養了大批高端人才。所以說,人口能不能科學發展,這涉及一個國家的人口安全意識和戰略意識。[45]第45節:中國怎麼辦(8) 人口專家鄔滄萍以印度為例,為我們上了一課:"為什麼印度裡面,IT軟體確確實實在全世界獨一無二,我們叫世界的工廠,人家叫世界的辦公室,人家在這點上,它的文化素質,它的英語水平,顯然還有一點,在國際公務員,印度就比我們多,什麼道理呢?你看聯合國,哪一個國際機構裡面,印度的人都多。" 翟振武同樣認為提高國民素質至關重要,"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中國要想創造出美國這樣的GDP的總量,中國不需要13億人就應該能創造出來。美國只有3億人就創造出來了,當然你說中國在一個發展過程當中,現在達不到美國經濟發展水平,但至少就是說,在這裡面你能不能創造出你國家的競爭力,你民族的發展,國家能不能發展得強盛,民族能不能發展強盛,人口多少不是一個決定的因素,那麼技術水平,科技,人口的素質,這才是決定的因素"。 慶幸的是,今天我們的政策仍然堅定不移地堅持"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人口是多少就是多少,我們不能動用任何人為地減少現有人口的念頭。 對待人口,也需要大禹治水的智慧,當堵則堵,當疏則疏。我們可以提高人口素質,變人口壓力為人口動力。 2006年,中國發布了建國以來第一份人口戰略研究報告,明確提出要優先投資於人的發展。 優先投資於人的發展,是我們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的目標。我們試圖以現代化為課堂,以排山倒海的磅礴,把國民推入提高素質的浪潮。但現實告訴我們,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揠苗助長。 1979年我國農村改革以前,很多地方已經普遍地使用抽水機、拖拉機、插秧機、打穀機等農業機械設備,看上去機械化程度已經很高了,但中國的多數農民仍然吃不飽飯。1979年,農村實行了"包產到戶"政策,雖然絕大多數農民憑藉一家一戶的經濟實力購買不了農業機械,他們只好改用很原始的"水車"抽水,用牛耕地,用手插秧,用人工脫粒。但奇怪的是,科學技術在廣大農村的應用普遍倒退的1980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卻有了顯著的增長,大部分農民一下子就解決了溫飽問題。直至今天,大多數的中國農村還是用機械化程度不高的耕作方式,但絕大部分農民卻能豐衣足食。 很多地方公共汽車實行了無人售票,據說公交車無人售票屬於"與國際接軌"。可是,由於實行無人售票,整座城市因沒有了售票員而少很多就業機會。 歐美等發達國家勞動力緊缺,無人售票是他們明智的選擇。可是依照我們的國情,有什麼理由步人家的後塵? 中國怎麼辦(8) 如果我們單純以農業機械化、無人售票等現代化方式,把勞動者擠出粗放型產業,強迫他們在陣痛中蛻變。我們會悲哀地發現,我們無法給他們提供額外的工作機會,這些被擠出粗放型產業的勞動者,涅過後,不是重生而是迷茫。 優先投資人的發展,步子不能邁得過急,過大,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經驗,需要本土化,更需要原創。但無論如何,唯有建設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才能提高人口素質,從人力資本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這是我們別無選擇的選擇。 人者,邦之本也。 中國人自古相信:"民之眾寡為國之貧富,民之眾寡為國之強弱。"然而當歷史翻頁,人類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的貧富與強弱,已經不能再和人口數量簡單地畫上等號。 從現在開始的未來三十年,中華大地上還將新增2億人口,還將有3億農民要從鄉村走向城市。這意味著,至少有5億中國人需要在有限的國土空間上重新布局。 擁擠,或許還將繼續。每個清晨,我們仍將這樣開始。 儘管擁擠,儘管嘈雜,儘管現代社會的競爭加速了各種不如意。但每一個中國人的血脈里,依然流淌著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倫理基因。 家人,是我們幸福的永恆寄託;朋友,是我們永不沉淪的精神港灣。即便是一雙雙陌生的手,也會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給予最有力的支撐。 同一屋檐下,13億中國人,將永遠這樣--相互支撐,尋找美好、和諧之路。未完待續~~~--本部分結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