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帶你走進身邊的環境教育基地 08

  提到崇明,人們要豎好幾次大拇指:水好!空氣好!生態好!  崇明,擁有優越生態環境和豐富自然資源,是上海重要的生態屏障,對長三角、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生態環境、生態安全都有重大影響。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崇明逐步探索生態發展的路徑。2005年,市政府批准《崇明三島總體規劃(2005—2020)》,明確了崇明三島的功能定位,提出把崇明建成環境和諧優美、資源集約利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島區。  去年底,《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今年3月,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推進工作大會召開。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關於長江沿線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上海提出舉全市之力,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使崇明島成為鳥類的天然博物館、候鳥的天堂,推動形成崇明島家家戶戶共建生態島的氛圍和機制。同時,生態島建設要真正惠及當地群眾,使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目前,崇明有多家環保教育基地,其中有濕地公園,也有生態科技館。無論是在保護生態的一線,還是環保教育的後方,他們的努力有目共睹。  一隻蛸蜞的生態平衡理念  ——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從細處著手進行生態修復  一條總長6.8公里的木棧道穿行於草叢間,直到長江邊上,兩邊蘆葦搖曳,影影綽綽,一片清新的翠綠。這裡是崇明西沙國家濕地公園,作為上海第一家國家級濕地公園,它保存了17種地質遺迹和地貌景觀。更值得公園管理者自豪的是,短短几年間,這裡已經形成了一片成熟的生態系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蘆葦下有一種平凡卻很偉大的底棲動物,它們是淡水域的蛸蜞,孩子們稱之為小螃蟹。蛸蜞是雜食性動物,除了愛吃蘆葦葉,腐生的物質也都吃,在濕地生態系統起到分解的作用;其排泄物也為濕地提供礦物質鹽分,滋養了水生植被。蛸蜞大大小小的洞穴不僅使土壤更加鬆軟,在漲潮時水灌進洞來,也達到了良好的蓄水效果。濕地公園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徐忠將蛸蜞稱作濕地的無名衛士,日夜維護著生態系統的平衡,「沒有它們就不會有濕地的草長鶯飛」。  可是,蛸蜞面臨的威脅從來沒有消失過,濕地公園開放以來,許多遊客熱衷於釣蛸蜞。用蘆葦做釣竿,梢上用鉛絲扎一片肉或者串條蚯蚓,很快蛸蜞就上鉤了。2014年的一篇新聞報道里提到,當年國慶黃金周7天,至少10萬隻蛸蜞被釣走。  濕地公園已形成成熟的生物鏈,如果一個鏈條斷裂,整個生物鏈就會被破壞,進而對生態產生威脅。園方無法坐視不理,一方面組織工作人員,勸阻釣蛸蜞的遊客,驅散私售釣竿的人; 另一方面加強宣傳教育,讓更多人了解蛸蜞的重要性。徐忠認為,與蛸蜞近距離接觸體驗,可以培養提高公眾對蛸蜞的正確認識,從而更多地去關注、了解濕地的功能特性,讓人們去愛護它們。  保護小小的蛸蜞,只是公園維護整個濕地生態系統的縮影。蘆葦也是濕地生態系統重要的一環,既能為鳥類和其他生物提供棲息之所,又能為其提供食物。但如果放置不管,又可能會變得稀疏不堪。公園採取更科學的方式——劃塊收割,確保蘆葦可持續地生長。「遊客的生態保護意識也在增強。」徐忠說,前幾年,木棧道邊的蘆葦總是被人們折得七零八落。如今,大家都知道只動眼不動手,把美景留在原地。  就是這樣,從保護一隻蛸蜞、一根蘆葦開始,園方和遊客共同努力維護著整個濕地的生態系統。如今,在這裡常能看到白鷺與灰鷺齊飛的美景,河道里偶爾還會有魚兒躍出水面。遷徙到來的候鳥、長駐的留鳥—震旦鴉雀、罕見的中華鱘和「紅」色樹林下的「根雕藝術」,共同構成了一片獨特的濕地風光。  一片濕地的可持續發展思路  ——東灘濕地公園探索自然保護與經濟開發雙贏模式  濕地被稱作「地球之腎」,人類該怎樣對待這一珍貴的自然資源?  大力開發,追求經濟效益?什麼都不做,順其自然?這兩種觀念都是不對的。位於崇明島最東端的東灘濕地公園提供了另一種思路。自2003年開工建設以來,公園一直積極探索自然保護與經濟開發雙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力求建立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結合的國際性生態示範區。  「十年磨一劍」是園方最自豪的事情。這裡原本是一片荒蕪的鹽鹼地,隨處可見的蟹塘里堆滿了各種垃圾、動物糞便。2003年,公園啟動修復工程,經過十年的治水、改土、復綠、造景,原本的光灘滿眼是綠色。保留原有泥灘的同時,園區重建了大面積雨水收集區,蓄水量達60萬立方米,通過雨水沖刷洗鹽,將原有10‰的鹽鹼水漸變為1.5‰的鹹淡水,大面積的泥灘和水域也吸引了大量水涉禽來此棲息和覓食。目前,東灘濕地公園已完成1.81平方公里範圍的基本環境建設,共建成綠化面積27萬平方米,種植苗木260餘種,湖面面積35萬平方米,原始蘆葦面積40萬平方米。  候鳥也願意來歇歇腳。東灘濕地已成為亞太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據專業統計,到過公園的鳥類達153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和瀕危物種14種,如白頭鶴、花臉鴨、震旦鴉雀等,遷徙過境單種鳥群總數超過2000隻。  揚子鱷是我國一級保護珍稀動物,生存現狀堪憂,野生個體不足150條。2007年和2015年,東灘濕地公園分別引入6條揚子鱷個體,開展揚子鱷野放和種群恢復研究。通過棲息地改造和監測保護,引入的揚子鱷個體順利地在東灘濕地築巢、打洞和繁衍,如今大大小小的揚子鱷已經超過20條。  環境好了,生物多了,遊客紛至沓來。如今每年來東灘濕地觀鳥、遊園、參加各類活動的遊客約20萬人次,如何協調好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公園有兩個妙招。  第一,舉辦各類環保科普宣傳教育,提高遊客的生態保護意識。以去年為例,公園圍繞濕地修復、候鳥保護和揚子鱷種群恢復,舉辦如觀鳥節、夜尋揚子鱷、生態小衛士召集令等10餘項科普教育活動,其中觀鳥節與夜尋揚子鱷為常年持續開展的特色活動。  第二,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將人類活動對濕地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比如,公園內所有河道及雨水收集區全部在原有潮溝的基礎上挖深和拓寬而成;公園內保留了大面積的原生蘆葦,為候鳥提供休憩場所,儘可能的減少人為干擾。  在公園的管理者看來,人類的關注和介入,對濕地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的保護並無壞處。重要的是,要在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的基礎上,引領更多的人來關注濕地、愛護鳥類、保護濕地生態環境。  一個生態講台的互動課  ———崇明生態科技館將生態保護教育常態化  崇明生態科技館的公告板上宣布:周六下午兩時,科學小講台又開課了。  這個科技館並不大,展示區域面積2700平方米,4個主展區展示了崇明的生態風貌和生態科技,突出可持續發展理念及生態科技在生態島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在館內,最吸引小朋友的莫過於二樓的「科學小講台」了。  一杯清水,倒入醬油、醋、洗潔精、洗衣粉等,攪成黑乎乎的污水,老師問台下的孩子們:「大家知道如何把這杯水變清嗎?」  許多孩子不知所措。  老師繼續提醒,剛才我們看過水質凈化的一些辦法,除了自然凈化外,人工凈化有哪些做法呢?  孩子們一下子活躍起來,紛紛利用手邊的碎石粒、細沙、脫脂棉、過濾紙、薄海綿片製作凈化裝置。  這樣的科學小講台每周舉辦一次,課時約30分鐘,以科普實驗的課堂形式,通過讓學生參與操作實驗,了解實驗原理並加深其對生態環保的思考。  崇明生態科技館館長施永亮表示,許多環保話題太過寬泛,別說是小朋友了,連很多大人都不感興趣。怎麼找到孩子們的興趣點?館方根據展覽特色,構思出相關課題。譬如,根據大氣保護的主題設計出了「發燒的地球」,根據水資源保護設計出了「節約用水」等等。  為了讓小講台吸引更多生態環保小粉絲,館方還外聘了11名講解員和4位優秀教師來上課。高校的學者、其他科技館的講解員也成為科技館的智囊團。「雖然我們不是自然科學和生態保護方面的專家,但一定要確保小講台的內容準確無誤,讓孩子接受正確的環保教育。」小講台每周開放約60個座位,場場爆滿。  科技館裡如果都是說明牌,沒有互動的項目,誰也不想來。設計之初,有專家給崇明生態科技館出主意,展項只有能互動且需要開動腦筋,孩子才會停留三分鐘以上,否則看一眼就走了。用什麼樣的形式展現生態科技的內容,館方著實動了腦筋。目前館內總共有81項93件展品,95%以上可以互動。  除了展品互動,還要讓孩子們在專題活動中學會博弈,通過競賽的形式,促使他們迅速思考、反應。以「我為垃圾找個家」專題活動為例,30名學生分為兩組進行小組對抗賽,模擬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垃圾,讓兩組在規定的參賽時間對垃圾進行分類。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大家都積極踴躍參加。  現在的科技館吸引了眾多小粉絲,施永亮希望在教育引導孩子同時,也能影響家長們,共同為崇明的生態保護做貢獻。
推薦閱讀:

性與真愛的關係|性與真愛|福州青少年性教育網
一明心語之十六:親子教育篇
為什麼上課不敢舉手發言?如何看待上課舉手發言?
年終盤點:美國大學知多少,擇校申請校園生活一網打盡
於建嶸教授:【愚見】你害怕嗎?

TAG:教育 | 環境 |